我的特工爷爷 粤语版:现代文阅读之分析综合之筛选信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3:32:55

现代文阅读之分析综合之筛选信息
类型:实习集锦      加入时间:2006年4月20日15:3

--------------------------------------------------------------------------------
 
现代文阅读之分析综合之筛选信息
【考点阐释】
《考试说明》要求 :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就是要根据要求,能把文章中有用的信息迅速筛选出来,并加以整合。这些信息可以是重要概念,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语句等。阅读时,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重要的信息上,才能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和整合。
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来对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具体的总结与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对文章全面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归纳概括。
牛刀小试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静夜听风可就大不同了。如果说前者宛如丝竹悠悠、清泉淙淙,后者则浑似江河破堤、大漠飞沙。尤其是无雨的冬夜,听虎啸龙吟般朔风动地而来,门窗劈啪,雨蓬呻吟,耳畔嗖嗖如有利箭飞掠.心头瑟缩似万马狂踏,落英狼籍。那心境,无论如何是找不到一丝美感来的。何况晚来的风总给人以凄凉的暗示,静夜的喧嚣声不免让人心惊肉跳。所以,我们难听到对夜风的欣赏或讴歌。尤其是不眠的长夜或病痛的僵卧中,听萧萧风过,黯淡的心境更如夏日雷雨将骤,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早年我下放煤矿,矿在太湖之中。按月休假。而休假前夜,总特别关注风情。因为交通全靠班轮,遇有6—7级风便要停航。夜来无风,睡眠便稳,有风则忧不能行,常至不寐。而假毕前夜,心情又正相反,夜风越大越是窃喜,为可在家多呆一日也。由是对风的感情忽喜忽憎,可谓自私无理,却又大可理解。这也是矿上大多数人的一般心态,算是一种特色。在矿上,我当过多年外线电工,常年在电杆甚至输电铁塔上爬上爬下,对风又别有一番敏感。高空作业,晴朗无风的日子总是顺利也舒畅得多。遇风,尤其是阴寒天,上得杆去冷而僵,不利索不说,危险也相对大些。杆顶的风比地上又格外尖利而硬朗,足可将尚未系上安全带的人吹落几十米外。所以我那时极厌风,而现在每听到某种风声,眼前常会活现杆上苦苦僵持的情景。不纯然是苦味,也有淡淡的自豪在心头。去年重回故地,见到我当年架起的电杆犹在那儿为人造福,那份感情更其甘洌。即使那时,在风中的电杆上,也有别人体味不到的独特情趣。那就是活干得顺手时,听那新扯起的四根长线,如琴弦般在风中铮铮放歌,嗡嗡有韵,奏出我的欢悦。人越高,如在几十米的铁塔上,那风越劲,“弦”上的音乐听来也越发清长动人,有时竟令我激动不已,操起大铁扳手,铿铿猛击粗长的银线,那气势,直若壮士临风,挥剑长啸大风歌!
1.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用两个词概括“静夜听风”的心境。
参考答案:凄凉(黯淡)、惊恐。
2.请根据第二段的内容,分两点概述“我与风”的特殊因缘。
参考答案:①休假前后的风,常使“我”的感情忽喜忽憎。
 ②野外作业时的风,既让“我”苦恼、厌恶,又让“我”欢悦、自豪(激动)。
题后三思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本能力点在近十年高考中的出现率为100%,分值为5-8分。高考的命题形式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
1. 哪些是重要信息
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提取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 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有哪些呢?⑴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⑵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⑶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2. 如何辨别、筛选重要信息
①从文章内容突破。要准确地筛选并提取信息,阅读时要学会综观全篇,善于抓住体现文章主旨、表达作者情感、反映事物特征、显示文章脉络的语言以及文中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最新知识。还要特别关注指代语、总结语、衔接句和标题语,这些语句中往往隐藏重要的信息,对其进行合理必要的抽取、概括、组合、转换和延伸,是解答题目的关键。加强阅读的目的性,增强筛选意识对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②从题目本身突破。解题时不仅要读懂原文,还要正确理解题意,准确组织表达文字。因此,又必须弄清题目要求筛选什么,在什么范围内筛选(对象概念的外延有多宽,在哪一段、哪个问题上筛选),要如何作答。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本能力点在近十年高考中的出现率为100%,而且分值较高。命题形式以主观性的简答题为主,有时候有字数限制,偶尔在多选题中涉及。
同学们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1.从核心语句突破。
文章中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或句子,往往是理解文章,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循主要线索突破。
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理。精研脉理,把握思路,概括文章具体内容,方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寻找主要线索也要善于抓住关键性和标志性的语句。
3.层层概括突破。
有些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相关文字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挖掘隐含信息突破。
语境是表达感情、思想的铺垫。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其深层意义(即隐含意义),只有把语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才算真正理解阅读材料,吃透作品的含义,从而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隐含信息有时还体现在注视、说明或情景材料中。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一.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在哈佛,我们正在复杂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持我们称之为“开化教育”的传统。哈佛本科生在校的四年中一定要在一个主要的领域学习。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行跨学科专业的学习。
   
1.从文中看,“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教育?
参考答案:培养更具创造性,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理想和洞察力,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度,这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精神重视天人合一与人人相合,礼乐便是这个系统的体现。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典章制度;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美善相合,以善统美,这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尽管后来的儒家把善的内容界定为封建仁义道德,反过来又束缚了文艺的发展。这一点,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写就的《摩罗诗力说》曾予以全面的批判与审理,但是强调美善一体,审美与文艺必须有特定的社会伦理内容,却是有其合理价值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社会国家来说,审美文化如果不能成为国民精神的火花与前导,而只是某种娱乐工具,就会在现实上造成失误。摈弃理性,提倡感性主义只会导向低级的官能主义。如今“过一把瘾就死”、“潇洒走一回”,这些社会话语隐喻了人们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的心态,地摊文化便是这各心态的审美幻化,严肃文艺的衰颓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也就势所难免了。
2.摈弃理性,只是将文化作为某种娱乐工具,在现实上必然滋生不良现象。请回答文中所提到的哪些这样的现象。
答:

参考答案: ①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的心态显露
②地摊文化的泛起
③严肃文化的衰颓
三.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里,包容着人生的四季。
按着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地面上的H2o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气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在这个时节草长莺飞、庄稼拔节上蹿,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那淅淅沥沥不绝于耳的雨声,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了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待到白雪结成寒冰的日子,就是人生终点站到了,于是在墓园里,耸立起一座座白色的人生纪念碑。
3.为什么说“雨包容着人生四季”?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因为春雨稚嫩、温柔,如婴儿;夏雨生命力旺盛,如青年;秋的欢乐中掺杂一丝忧伤,是成熟的标志;冬雨变成雪与冰,象征人生命的暮年与终点。(4个要点各1分,只答“春雨是婴儿,夏雨是青年,秋雨象征成熟,冬雨是暮年”,未概括出不同季节雨的特征,只得2分)
四.不是所有善良的人都不互相伤害,不是所有优雅的人都能浪漫地相爱。
爱,是神明设在每个人心底的谜语。这世上,人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乃至生命的全部去猜这道永恒的谜语。有的人快乐地说,猜中了,它是秋天的果实,你撒下种子,耕耘便是。有的人无奈地说,它是水中之月,只能远远地拥有,你越是扑腾,它越是化成碎片。有的人悲伤地说,它是落在掌心的冰花,是注定要失去风姿的。
4.第二段中,作者描述了三种人的猜谜情形,请根据这三种情形说说这三类人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①付出了努力,拥有了美好的爱情的人。
②对爱情进行了追求,但却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的人。
③受过爱情的打击,对爱情已经失望的人。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edudo.com/ziyuan/0604/2006420150347.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