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魔少年25:科研学术论文写作技巧文章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18:48
转载]科研学术论文写作技巧文章汇集
文章内容包括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学术paper的写作;文章作者包括国外教授,大陆教授,港澳台教授,还包括研究生;有用中文写作的,也有英文写作的; 有投稿的格式说明,有投顶尖期刊的要求,还有申请基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有 投稿的信件写作,有询问稿件的信件写作;有综述文章的写法,还有评审论文的 感受等等,内容非常富,希望对大家又帮忙.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目 录
1. 临床心理学研究计划的写作要点.pdf
2.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pdf
3. 关于提高论文在 SCI 上命中率的影响因素分析.pdf
4. 关于写英文文章的秘诀.pdf
5. 国外杂志投稿经验.pdf
6. 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要点.pdf
7. 教授谈如何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pdf
8. 科技论文英文题名的撰写.pdf
9.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pdf
10. 《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pdf
11. 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体会.pdf
12. 政治论文的写作方法.pdf
13. 科学研究的前瞻与回顾.pdf
14. 孟津:谈我向《Nature》投稿的经验与体会.pdf
15. 摘要的写作技巧.pdf
16. Nature 杂志投稿指南.pdf
17. 怎样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pdf
18. 在《细胞》上发表论文的启示.pdf
19. 英语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pdf
20. 撰写外刊论文的心得体会.pdf
21. 英文部分撰写须知.pdf
22. 英文论文写作的框架和各部分的注意事项.pdf
23. 综述的撰写方法和步骤.pdf
24. 英文论文和摘要写作的一点体会.pdf
25. 英文科研文章常见语言技巧.pdf
26. 医学英文论文写作方法.pdf
27. 修改稿件四法.pdf
28. 医学 SCI 科技论文撰写及投稿技巧.pdf
29. 一些常见的英文文章语言技巧.pdf
30. 新手如何在有关期刊上发表论文.pdf
31. 中国在生命科学顶尖杂志发表的论文.pdf
32. 如何修改医学论文.pdf
33. 如何在美国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pdf
34. 如何在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pdf
35. Cover Letter 的写法.pdf
36. 如何撰写博士论文的经典建议.pdf
37. 老外教你些论文.pdf
38. 向国外投稿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pdf
39. 临床医学论文的写作技巧.pdf
40. 一个大学教授、审稿专家的写作经验--陆际联.pdf
41. COVER LETTER(投稿信)实用指南.pdf
42. 文献综述的写法.pdf
43. 钟万勰院士治学之道.pdf
44.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pdf
45. 论文撰写中利用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pdf
46. How to Write an Article.pdf
47. 题纲:如何为做好试验与发 paper.pdf
48. 如何询问稿件及编辑答复!.pdf
49.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pdf
50. 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pdf
51. Word 编写论文十大技巧.pdf
52. 任胜利的讲稿科技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pdf
53. 論文寫作格式範例.pdf
54. SCI 论文写作经验.pdf
55. 人文社会学科论文写作问题.pdf
56. 拼写和样式中的常见错误一览表.pdf
57. 硕博选题、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要点.pdf
58.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pdf
59. 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和摘要的撰写方法.pdf
60. 科技论文写作.pdf
61.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pdf
62. 如何向外国人索要文章.pdf
63. 雷英杰教授 关于论文或学术报告的准备.pdf
64. 中国人写英文文章最常范的错误总结.pdf
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及申请书撰写中应注意.pdf
66. 学术论文的写作和投稿.pdf
67. 学术论文:如何写?往哪投?.pdf
68. 結合精確寫作及明白寫作.pdf
69. 科技写作的基本规律与技巧.pdf
70.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pdf
71. 论文写作中的问题综述.pdf
72. 科研论文的特点、构思和发表过程.pdf
73. How to Give a Technical Talk.pdf
74.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译名.pdf
75. 学术论文写作 18 剑(2005 精简版).pdf
76. 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经验谈.pdf
77. 医学科学论文的撰写.pdf
78. 一个怎样撰写科学论文的 Powerpoint.pdf
79. 从多角度教导,使你的论文进入到更高档次!.pdf
80. 英文論文寫作與投稿經驗.pdf
81. 对国外杂志投稿时如何写 Email.pdf
82. 中国科学研究信息门户-科研中国 SciEi.com 介绍.pdf
学术论文:如何写?往哪投?
范崇澄
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学术论文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一、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 观臆造,必 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 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 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 进行严谨的论证。
二、创造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 性在于作者 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 命的和非正统的","科 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 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 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 价值。
三、理论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 自己的理论 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 须符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 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平易性。指的是要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 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
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主要是:
一、选题 选题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只有研究有意义的课题,才能 获得好的效果,对科学事业和现实生活有益处;而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研究得再好, 论文写作得 再美,也是没有科学价值的。钱学森教授认为:"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国家的需 要。……在研究方法上要 防止钻牛角尖,搞烦琐哲学。目前在社会科学中,有的人就古人的 一句话大作文章,反复考证,写一大 篇论文,我看没有什么意思。"因此,我们要选择有科 学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写作。 那么,应该根据 哪些原则来选题呢?
(一)具有科学性。它应包括:急待解决的课题;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学科上短 缺或空白的 填补; 通行说法的纠正;前人理论的补充;等等。
(二)有利于展开。指的是:要有浓厚的兴趣;能发挥业务专长;先易后难,大小适中; 已占有一 定的资料;能得到导师指导;在一定时间内能完成;对题目加以限定。
还应说明的是,在选题的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题确定之前,要查阅文献资料。目的在于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明确在 本学科中过 去已经进行了哪些研究,有什么成果;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以便弄清现阶段 的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 以及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为此就要到图书馆查阅有关的报刊目录索引、专题目录索引以及年鉴等工 具书。另外,还要做文献目录卡片。这种卡片可以先从最近发表的新的文献资料调查开始,按年一项项写 出来。卡片的写法是,记上作者、标题、杂志名、页码。若是单行本,要写上出版单位,报 纸要写上发行的年月日。
2、发挥想象力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查阅文献资料、做目录卡和对目录卡进行分类整理 的过程中,大脑的思维就已经开始工作。论文作者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思考力(分析、综合、 演绎、归纳、分类、组合、加减、反逆、类推等等),对文献资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是一 种创造性的想象,缺少它就得不到新的题目。 在阅读资料、进行思考的同时,既要注意资料的记录,更要注意思考的记录,尤其是对 突然来临、转瞬即逝的灵感的记录。
(二)研究 科学研究从选题、确定课题时已经开始。这里指的研究,是指选题确定之后集中攻关的研究。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1、搜集资料。凡是与课题有关的资料都应昼搜集齐全。2、 整理资料。使散乱的资料条理化,具有可用性。3、调查材料。材料是科研的基础,除了查 阅资料搜集材料外,有时还要进行调查。调查分为实地调查和书信调查两种,实地调查可用 开会、查勘、个别访问等方法进行。在调查中要注意搜集原始材料,有时要绘图,或者摄影, 或者录音,或者翻印。4、观察实验。这主要是自然科学使用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中的某 些学科也要用到。通过观察、实验,我们可以取得重要的数据和材料,经过分析、综合,使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5、思维创造。
这是研究中的最富有 创造性的阶段。它是由一系列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着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归纳 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高级的理性认识。这种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就是辩证逻辑。
李景隆主编的《应用写作》把上述创造性思维称为"创造工艺",并介绍了对写作论文 很有参考价值的"创造工艺"方法--KJ法。具体方法是: 先准备下列必要的用品:①铅笔、钢笔;②红、蓝等 色铅笔;③曲别针;④橡皮;⑤卡 片;⑥图解用的对开大白纸。此外,还必须有能摊开卡片的场所(大的桌子,或者是床)。 这种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步骤:①写卡片;②对卡片进行分类、编成卡片群; ③排列卡片群,以图解来安排文章的结构;④文章化。
这种方法进行的过程是:
第一,搜集材料。
第二,把搜集的材料(包括:经过作者发散思维想出来的材料,文献资料,以及从调查、 观察、实验中得到的材料)制成卡片。每张卡片写一项,这样就便于材料的分类、综合、比 较、追加和剔除。每张卡片都要加上简明扼要、能一目了然的标题。若将这些卡片加上序码 则更为方便。
第三,把这些卡片象扑克牌那样摆到桌子或床上。
第四,边读,边思考,把内容相关的卡片调到一起。这时要注意,常常会思考出新的问 题来,应该 立刻写成卡片放到里边去。
第五,这样便会得到若干个卡片群。对这些卡片群要依次细读,琢磨为什么会把它们放 到一起,说 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把思考的结果简要概括地写出一张卡片,放在每群卡片的最 上边。为了表明各群卡片内容是不相同的,要用不同颜色的铅笔分别标出符号。然后,把每 个卡片群用曲别针别好。
第六,上面编成的是小的卡片群,下一步要编中的卡片群。编中的卡片群与上述编小的 卡片群的方 法一样,也要写出一张新的卡片,概括出这一群卡片的要点,放在最上边。也要 用颜色铅笔标出共同的符号,以与其他卡片群相区别。
第七,以相同的方法,对中卡片群进行编组,最后编出大卡片群。
第八,这样就逐步地把卡片小、中、大地集团化。在这个卡片群的编制过程中,要注意: 卡片群想做得好,就不能把另一群中的任何一张卡片随意抽出来插入到这一群里。每个卡片 群无论大小,都是紧紧绕着一个中心、一个观点组成的。还要注意:编卡片群,必须这么由 小到大来编。有些人卡片分类往往先做大的划分,把大类分出之后再分小类。这样由大到小 的分类方法不好,因为这么做,是从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固定分类标准出发的。如果循着旧的 观点分类,就不可能产生创见。卡片群只有从原始材料
出发,不抱任何成见,不带任何框框, 由小到大地编制才可能产生出新意。
第九,开始排列大卡片群,以图解的形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先把每个大卡片群中的第 一张"观点"卡片抽出来摆在桌子上进行空间排列,看这些大的"观点"卡片之间有何意义 上的联系,怎样排列能富
有逻辑效果,能更鲜明、有力地表达出论文论述的主题。考虑好后, 画到大白纸上。
第十,再这样排列中、小集团的卡片群。卡片的分类是由小的到大的,是由编出小的卡 片群开始,
然后再汇集编成中的,到大的卡片群。而以图解来安排文章的结构,与此刚好相 反,要先从大的卡片群
开始,也就是先把文章结构上的几个大的部分先安排出来。然后再考 虑每个大的部分中几个观点的安排,
这就是中卡片群的排列。最后是小的卡片群的排列,把 一张张卡片排列好,这样就有条理地集中说明了
一个个小的观点。这些都要画在大白纸上, 小的卡片群可以只写出观点,一张张所使用的材料卡片,可
以用序码标明先后次序,在白纸 的图解上加索引说明。
第十一,这些工作完成之后,要按图用嘴试着说一遍,如果通顺、流畅,言 之成理, 表达得清楚,
那是好的图解。如果说得别扭,意思不清或者缺乏逻辑效果,那还需要进一步 调整、修改。
第十二,有了满意的图解,就可以按图解的顺序开始写文章了。
以上就是"KJ法"的主要内容。
(三)写作 首先,拟制论文写作提纲。其方法是:
(1)写作短小的文章可以用"打腹稿"的办法,而写作学术论文则要通过拟制提纲, 使论文骨架、
轮廓视觉化,便于研究全篇文章的论点、材料的组合关系,局部与整体的逻辑 构成是否均衡、严谨。
(2)论文写作提纲应包括以下项目: 题目 基本论点 内容纲要 一、大项目(上位论点,大段论
旨)
(一)中项目(下位论点,段旨)
1、小项目(段中一个个材料)
(3)每个项目的写法可选用:一、标题写法。以简要的语言,用标题的形式把该部分 的内容概括
出来。二、句子写法。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起 来。
(4)拟制提纲的顺序:
①先拟标题。或提示论点,或提示课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
②以论点句写出论文基本论点。
③选择论文构成的基本型,确定全篇逻辑构成的骨架。 ④写出层次与段落的先后顺序。 ⑤资料、
卡片按构思的顺序标上序码备用。
⑥全面检查,修改提纲。 其次,根据论文提纲执笔起草。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照提纲排列的顺序从
绪论写起,接 着写本论、结论。二是从本论入手,写好本论、结论后,再写绪论。
起草时,较短的论文可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一气呵成。对于长篇论文,可以先分成几 部分,一部
分一部分地写,然后合成一篇。
在执笔写作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以下的方法:(1)从已知的到未知的;(2)从亲近 的到较疏远
的;(3)从简单的到复杂的;(4)从预备知识到本题论旨;(5)从概说到分 论;(6)从具体到抽象;
(7)从读者容易赞成的到不大同意的;(8)从与读者有关的到 关系不大的;(9)从读者兴趣浓厚的
到兴趣淡薄的;(10)语言尽量写得简洁、精炼;避 免烦冗、罗嗦;(11)表和图的运用有助于论文
的变化,增强表达效果;(12)引文尽量 要少,引时不可断章取义,要核对无误;引文的出处要加注,
方法有夹注、脚注、章(节)附注、尾注。
最后,推敲修改,誊清定稿。论文的初稿写成之后,还要再三推敲,反复修改,认真誊 清。论文的
修改,一般包括观点的订正,材料的增删,结构的调整,语言文字的润色等几个 方面。修改的方法因人
而异,因文而异,但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应该注意:1、要主动听取别 人的意见;2、要再查阅、再研究,
然后动笔修改;3、要"冷处理",即把初稿搁上若干 天,然后广泛地浏览有关的资料,让头脑冷静下来,
再行修改。这样修改,往往容易突破原 来的框框,发现问题,产生新的看法,就可以使论文质量得到明
显的提高。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摘要)
1.引言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
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它
形式。
2.定义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
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
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
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 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
4 编写格式
4.2 报告、论文的构成
封面、封二(学术论文不必要)
题名页
序或前言(必要时)
摘要
前置部分 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
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
引言
正文
主体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表
附录部分(必要时)
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
结尾部分(必要时) 索引
封三、封底
学术论文的写作和投稿
学术论文写作 18 剑(2005 精简版)
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和摘要的撰写方法
一、英文题名
1、题名的结构
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noun phrase)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 1 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
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
当,会导致表达不准。题名一般不应是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
式的语义;且陈述句不够精练和醒目,重点也不易突出。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
问句做题名,疑问句可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2、题名的字数
题名不应过长。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例如,美国医学会规定题名不超过 2 行,每行不
超过 42 个印刷符号和空格;英国数学会要求题名不超过 12 个词。总的原则是,题名应确切、简练、醒目,
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词数越少越好。
3、中英文题名的一致性
同一篇论文,其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
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4、题名中的冠词
科技论文题名中的冠词有简化的趋势,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可不用。
5、题名中的大小写
题名字母的大小写有以下 3 种格式:全部字母大写;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但 3 个或 4 个字母以下的冠词、
连词、介词全部小写;题名第 1 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均小写。
6、题名中的缩略词语
已得到整个科技界或本行业科技人员公认的缩略词语,才可用于题名中,否则不要轻易使用。
二、作者与作者单位的英译
1、作者
中国人名按汉语拼音拼写
2、单位
单位名称要写全(由小到大),并附地址和邮政编码,确保联系方便。
三、英文摘要
1、英文摘要的时态
英文摘要时态的运用以简练为佳。
(1)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涉及
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用一
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只是当时情况;所描述的研究过
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
(3)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
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
的另一过去行为。
2、英文摘要的语态
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用,更不要
在一个句子里混用。
(1)主动语态:摘要中谓语动词采用主动语态,有助于文字简洁、表达有力。
(2)被动语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
无须一一证明。为强调动作承受者,采用被动语态为好;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
(3)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 This 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
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 describe…, To study…, To investig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
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
3、注意事项
(1)冠词:主要是定冠词 the 易被漏用。the 用于表示整个群体、分类、时间、地名以及的独一无二的事
物、形容词最高级等较易掌握,用于特指时常被漏用。这里有个原则,即当我们用 the 时,听者或读者已
经明确我们所指的是什么。
(2)数词:避免用阿拉伯数字作首词。
(3)单复数:一些名词单复数形式不易辨认,从而造成谓语形式出错。
(4)使用短句:长句容易造成语义不清;但要避免单调和重复。
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经验谈
陆哲明 博士、教授
怎样写好论文
给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的审稿量少说有 100 篇。近年来,
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的通过率在 90%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 20%,有
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的约占 60%,不能录用的约占 20%。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
什么都看不惯;仔细想想,确实不是,实在是近来稿件质量滑坡太明显。
有一次,在某学报编辑部开座谈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学报的水平。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质量要高,这
是大家公认的。大家对近年来稿件质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至于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志
认为是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有的同志认定为是论文数作为指标被定在某些对个人或单位的评价体系中,造
成单纯追求数量而粗制滥造。应该承认,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问题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
移。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轻作者正处在创造力旺盛时期,是
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证。我认为,论文质量下降从面上看严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写作的基础
训练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因此,我把在审稿中碰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一些作
者写作有所帮助。
一、科技论文的内容
中学时就学过,文章的体裁最主要的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记叙文说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
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的感想。议论文要说的是对某些问题的论点和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做的求证工作,
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的。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
来不算议论文的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的正
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
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
"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的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容。
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
的,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楚,用不着
费劲就可以说明白。这样的文章深度不够。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的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
加之软件的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
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
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不同领域的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然而,有五点是
应该注意的:
⑴ 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
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工学类论文中,
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
于集成创新。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有一篇论文写基
于 Hermit 样条的彩色图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两个结论有问题。一是说用 Hermit 样
条对提取的间断的道路标志线拟合后可以得到连续的标志线,实际上,一般的三次样条或多项式拟合也能
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说 Hermit 样条更适于表达图象上的弯曲的道路标志线,但是没有数据表明为什么其它
的拟合曲线就不适合。这样一来,虽然别人在道路提取中没有用过 Hermit 样条,这篇论文的新意也就荡然
无存了。
⑵ 论文的写法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篇文章谈及机器人的灵巧手,这个项目本身做得不错,但这篇文章把
灵巧手的结构、手指驱动、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说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说得不透彻,没有深度。如果这篇
文章能集中论述尺寸受限制的灵巧手的驱动,就要好得多。还有一篇谈遥在技术的文章,先泛泛地讲了微
型摄像头的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了人所共知的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间又没有有机联系,这样
的文章根本没有内容。如果集中论述在视觉系统微小型化中所解决的问题,恐怕还能写出点东西。
⑶ 论文的内容要真实、正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弄虚作假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如果让人看出虚假的
东西,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有一篇写控制算法的文章,对算法做了仿真。仿真时用的关节角函数是
q=0.1sin(3πt),周期显然是(2/3)s,而做出的仿真曲线的周期却是 2.8s,角速度的最大值也小得多,这样的
结果至少使人怀疑作者并没有真正做了仿真。
⑷ 关于综述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
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综述性文章
实际上是比较难的,需要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千万不
要看了几篇发表过的论文就写综述。
⑸ 关于论文中的公式。科技论文一般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导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也并非一定要把一步
一步的推导过程写清楚。有的文章虽然写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对公式中所用符号的说明,不注意说明
公式的适用条件,这样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有一篇文章论述以三条人工肌肉作为作动器的并联机构,作
者试图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前面写出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的关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后
就说把前一式与后一式相结合,得到一个非线性的状态方程,把它作为数学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
然是与机构及肌肉参数有关的,作者恰恰没有写出系数与参数的关系,这就使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
出来的。即使是,这样的模型只是通式,没有用处。
二、论文的标题
论文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应该与文章的内容非常贴切。这一点往往不被注意。有的标题过大;
有的又过于局限。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运动学研究",内容是作者在研制一种服务
机器人时对一种七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所做的分析。"仿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
度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这样的解法并不只能用于服务机器人。如果把标题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
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则既有学术意义,又兼顾了作者的研究项目。还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登月机器
人关节润滑技术的研究",内容是一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和特性。论文的题目太大,而且,如果题目中就
明确提出登月机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粉尘环境中的实验,目前尚无条件。如
果将题目改为"MoS2 基固体润滑膜制备方法及特性的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开了尚不能进行的实验。
还有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仿人机器人的动态行走控制",行走
有静态的吗?肯定没有,连原地踏步都是动态的。这样的标题岂不让人笑话?
三、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即可。写
得不好的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没用的话。例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问题成为
研究的热点",之类的话就没有用。
四、引言
论文引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有的写机器人的文章,
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的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 Robota,美国 1950 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
了太大的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
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这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
的文章更有必要。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
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非很必
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
文献的引述要正确。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献,别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如果引用时不注意正
确性,就可能以讹传讹。有一篇谈遥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的文章,提到在相距 7000km 的
两地进行遥操作,从操作端发出操作命令到执行端反馈回信息只用了 150μs。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电
波直线传播,至少也需要 46.67ms。后来查明是作者引用时单位写错了。如果文章发表了,以《自然》杂
志的权威性及这篇文章作者的影响力,这个错误的数据肯定还会接着被引用。
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和消息。网上文献的可信度要好一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息的
可靠性不高。我们曾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台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曾有过报道。由于某
些内容不便公开,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这个消息到了网上却变成了"我国研制成功遥控装甲车","蚂
蚁"成了"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的消息,一定要通过其它渠道对消息进行核实。
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的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
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应该的。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
五、实验验证
论文中的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或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把
仿真叫做实验,但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理论的正确性并非总是要用实验来验证的。那些用公认的定理证明的新定理就不需要验证。
方法可行性的验证相对简单一些,实验只要说明所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即可。
方法(特别是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在很多论文里做得不好。所谓有效性,应该是比别的方法更快或更简单
地解决了问题,或是计算复杂性低,或是计算速度更高,或是占用的内存小。要说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
较,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的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文中的实验往往是一种为说明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要说明某一因素的作用,就要设法将它孤立起来。
我曾连续审了四篇关于构建机器人仿真球队的论文。这四篇论文除了叙述性的内容偏多以外,写得还是不
错的。文章的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及整体协调,并不重复。而且,球队两次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世
界杯仿真组的比赛,都取得亚军的好成绩。这就是说,在构建球队时代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是有成效的。
但是,这四篇文章都用参赛对阵的得分来说明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足球赛的成绩只
是一种排名,只说明参赛队实力的相对强弱。如果对手的实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军,也不能有效地说
明自己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如前所述,一个队能否取得胜利与个人技巧、决策能力、整体协调
等多种因素有关,取得较好成绩倒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说不清楚的。作者在最近的两篇文章中用
了相同的比赛结果来说明不相同的技术措施的作用,显然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对同一对手以采取论文
中的措施和不采用这种措施进行两次比赛,则比赛的结果就能较好地说明这种措施的作用。
有不少论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用严格的理论证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暂时做不了实验,于是就用仿
真的方法来说明。这时应注意的是,尽管文章中只能给出个别的仿真实例,但做仿真时应该尽可能对各种
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一些实例,因为,用一、两个实例的仿真结果说明的结论很可能被另一个实例推翻。
有一篇论文要在相互距离已知的几个点中寻找一条最短的遍历路径,论文的篇幅很长,所用的方法兜了不
少圈子,方法倒也对,但没有证明。最后用了一个实例做仿真。我在审稿时写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与论
文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这样一来,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虽然不错,但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六、结论
结论中出现的问题不太多,不过精彩的结论也不多。由于 Word 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复制"、"粘贴"
的方便,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
的结论已经没味了。不过偶尔也碰到"过火"的,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比较
罕见的情况是,有的论文的结论把文章中的论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
七、文字
以前用笔写字的时候,常听人说"字是人的脸面",意思是说,一手好字会为你增添光彩,看着也舒服。
现在,论文上的字都是打印机打出的印刷体,文章是不是通顺就很突出了,也就成为"人的脸面"了。俗
话说"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问题太多,唸不顺口,作者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好。
送审稿中,比较突出的文字、标点方面的问题有;
⑴ 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语意不连贯。
⑵ 语意重复,用词囉嗦,不善运用代词。
⑶ "而"、"故"、"然"、"其"之类的虚构词用得别扭。
⑷ 技术术语使用不当或生造术语,这是在论文中最不应出现的文字问题。如果某一领域的名词术语已经
有了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也应首先使用标准核定的术语,为的是与别人有"共
同语言"。在论文中不应使用俗名,即使这样的名词已被较多的人使用。术语是有内涵的,在制定术语标
准时,对收纳的每条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果在论文中不得不创造一条新的术语,对它的内涵一定要说
清楚,要有严格的定义。我对一篇论文中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过质疑。表面看来"跟踪控制"还说得
过去,细想想,能与"控制" 相连的无非是两类词,一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
"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 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轨迹跟踪控制"是什
么?"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的跟踪正是对运动轨迹进行控
制的效果。所以,"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都是可用的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则站不住脚。还有,
在学术性文章中不应使用"电脑"、"光碟"这类商业化和港台化的名词。
⑸ 乱用标点符号。错得最多的是句号,或是长句不断,或是断句不当。最不容易用错的只有问号和感叹
号。
⑹ 近年来有个很时髦也用得很滥的词"基于"。有时侯翻开一本杂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标题有"基于"二
字。"基于 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应该说"基于"一词翻译得还是不错的。"基于规则
的系统"比早年译的"规则基系统"、"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 听起来要顺耳一些。问题是要把"基于"
用得必要、得当。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来追求文皱皱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 X 的基础
上",X 就应该是个可以被当做基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
就不是实在的东西。还有一个用得不当的词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没有智能的东西也被带上了这个帽子。
其实,解决文字方面的问题并不难。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只要唸一、两遍,大部分文字问题都可以发现。不
过,如果作者在口语表达上就有不规范的地方和固癖,这样做的收效不大。
八、英文稿的特殊问题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用英语写作论文当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具有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在
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写中文稿再译成英语,这样至少能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的语意不
连贯的问题。
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现的用词问题是:
⑴ 按汉语硬译,形成所谓的"中式英语"。虽然不大会看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类"洋泾浜",
硬译的情况还是常见的。有一篇论文把"车载的"译为"tank-load",其实,单词"vehicular"的意思就是
车载。
⑵ 介词的使用不当,用"of"、"to"较多,其它介词用得少。
⑶ 代词"this"、"that"用得多,"it"用得少,而后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
⑷ 句型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to be"构成句子。
⑸ 不注意动词的词性。有些动词既可是及物动词也可是不及物动词,应该优先用不及物动词成句,而不
要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成句。
⑹ 冠词"a"、"the"的使用不当,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the"。
⑺ 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不注意主、谓语的人称配合。
⑻ 论文中的用词应该比较正式,尽量少用一词多意的词,例如,口语中"get"有"获得"的意思,但论
文中最好用"obtain"。
⑼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谦虚,在文章的结尾分析了所提
出的方法的缺点,说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
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绍中非要在
"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外国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的教授是什么样子。
九、论文的署名
毫无疑问,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劳动的尊重,而且有对文章的责任。
不少文章是在读的研究生写的,导师的名字署在后面,这无可非议。但是,从有些文章可以明显看出,在
投稿前导师并没有看过。甚至有的文章已经发表,导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导师即使在成文前参加
过意见但成文后不看,这是导师没有负起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署上导师的名字投稿,
从好的方面理解是对导师的尊重,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则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近来论文署名还有人数增多的趋势,甚至一篇不长的文章署了五、六个人的名字。这种情况在某个项目的
总结性文章中比较多见。诚然,项目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意是很难分清楚的,但是,论文不是工作总
结,在写论文时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至于在署名时多写几个人送人情或者写上根本没有参加工作
的领导的名字的做法,更是不应提倡的风气。
十、如何面对审稿意见
一般来说,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
杂志的编辑部聘请同领域的专家进行的。编辑部的责任是统一论文的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审
稿人的责任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的修改的建
议。
作者对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审稿人的意见毕竟是来自一
个旁观者的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他的意见总有一定道理。有的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的文
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他的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这是不对的。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
如果他都没有读懂,作者也得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的读者?
当然,对审稿意见也要分析。虽然编辑部聘请的审稿人是同领域的专家,但是,隔行如隔山,领域很宽,
审稿人可能并不熟悉文章作者所研究的某个具体专题,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的意见也不奇怪。所以,不
一定要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去做。
审稿后,如果要对稿件做修改,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审稿人。我给某学报审过一篇关于类刚毛表面
减阻效应的论文,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改后再审,作者的态度倒也是谦虚的,承认所提出的问题
都有道理,作了一些修改。但是我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实验的疑问,作者就有点敷衍,将实验结果用
与第一稿不同的另一种曲线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曲线明显地是不能由以前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我就有了
更大的疑问,提出修改后再审。第三稿中,作者又换了一种方式,有了更多的漏洞,后来,这篇稿件再也
没有出现过。
不少编辑部对审稿采取了双盲制,即审稿人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不管这种
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它把作者和审稿人的交流限制在文字上,有的编辑部甚至只将审稿人的部分
意见转述给作者,这样的交流往往是不充分的,很可能成为提高稿件质量的障碍。既然是做学问,就不应
该有所顾忌。
有的杂志的编辑部似乎不审稿。你刚把稿件发过去,它就来函说拟在某期发表,要寄版面费。这是不负责
任的编辑部,应该离远点。
说到标题,本文的标题也太大了,不过,本文只是随笔,用这样题目是追求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并不是
说,注意了本文所提到的这些事就能写出好论文。打个不十分准确的比方,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
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
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一个怎样撰写科学论文的 Powerpoint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一些英文写作的语言技巧总结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a)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的研究的重要性
通常在叙述了前人成果之后,用 However 来引导不足,比如
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little attention...
little work...
little data
little research
or few studies
few investigations...
few researchers...
few attempts...
or no
none of these studies
has (have) been less
done on ...
focused on
attempted to
conducted
investigated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Previous research (studies, records) has (have)
failed to 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 to
overestimated, underestimated
misleaded
thus, these previus results are
inconclisive, misleading, unsatisfactory, questionable, controversial..
Uncertainties (discrepancies) still exist ...
这种引导一般提出一种新方法,或者一种新方向。如果研究的方法
以及方向和前人一样,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强调自己工作的作用:
However, data is still scarce
rare
less accurate
there is still dearth of
We need to
aim to
have to
provide more documents
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 the dataset
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
essential...
为了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还要在 However 之前介绍自己研究
问题的反方面,另一方面等等
比如:
1)时间问题
如果你研究的问题时间上比较新,你就可以大量提及对时间较老的问题
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说(However),对时间尺度比较新的问题研究不足
2)物性及研究手段问题
如果你要应用一种新手段或者研究方向,你可以提出当前比较流行的方法
以及物质性质,然后说对你所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研究甚少。
3)研究区域问题
首先总结相邻区域或者其它区域的研究,然后强调这一区域研究不足
4)不确定性
虽然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很多,但是目前有两种或者更多种的观点,
这种 uncertanties, ambiguities,值得进一步澄清
5)提出自己的假设来验证
如果自己的研究完全是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进行对比,在这种情况下,
你可以自信地说,根据提出的过程,存在这种可能的结果,本文就是要
证实这种结果。
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reliability) of the ...
It is hoped that the qutestion will be resolved (fall away) with our proposed
method (approach).
b) 提出自己的观点
We aim to
This paper reports on
provides results
extends the method..
focus 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discuss...
c) 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
前言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告诉读者包括(reviewer)你的文章主要研究
内容。如果处理不好,reviewer 会提出严厉的建议,比如你没有考虑
某种可能性,某种研究手段等等。
为了减少这种争论,在前言的结尾你就要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
1)时间尺度问题
如果你的问题涉及比较长的时序,你可以明确地提出本文只关心这
一时间范围的问题。
We preliminarily focus on the older (younger)...
或者有两种时间尺度的问题 (long-term and short term),你可以说
两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种
2) 研究区域的问题
和时间问题一样,明确提出你只关心这一地区
d) 最后的原场
在前言的最后,还可以总结性地提出,这一研究对其它研究的帮助。
或者说,further studies on ... will be summarized in our next
study (or elsewhere)
总之,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讨论的问题上来。减少
争论(arguments).
关于词汇以及常用结构,要经常总结,多读多模仿才能融会贯通。
以上是常见的语言结构,不算抄袭。
----------------------------------------------------------------------------------------------
怎样提出观点
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很重要。
不合适的句子通常会遭到 reviewer 的置疑。
1)如果观点不是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
We confirm that...
2)对于自己很自信的观点,可用
We believe that...
3)在更通常的情况下,由数据推断出一定的结论,
用, Results indicate, infer, suggest, imply that...
4) 在及其特别的情况才可以用 We put forward
(discover, observe..) .. "for the first time".
来强调自己的创新。
5) 如果自己对所提出的观点不完全肯定,可用
W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 (interrprete this to..)
Or The results may be due to (caused by) attributed to
rsulted from..
Or This is probably a consequence of
It seems that .. can account for (interpret) this..
Or It is pisible that it stem from...
要注意这些结构要合理搭配。如果通篇是类型 1)和 5),
那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如果全是 2),肯定会遭到
置疑。所以要仔细分析自己成果的创新性以及可信度。
----------------------------------------------------------------------------------------------
连接词与逻辑
写英文论文最常见的一个毛病就是文章的逻辑不清楚。解决
的方法有:
1)句子上下要有连贯,不能让句子之间独立
常见的连接词语有, However, also, in addition,
consequently, afterwards, moreover, Furthermore,
further, although, unlike, in contrast, Similarly,
Unfortunately, alternatively, parallel results,
In order to, despite, For example, Compared with
other results, thus, therefore...
用好这些连接词,能够使观点表达得有层次,更加明确。
比如,如果叙述有时间顺序的事件或者文献,
最早的文献可用 AA advocated it for the first time.
接下来,可用 Then BB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再接下来,可用 Afterwards, CC..
如果还有,可用 More recent studies by DD..
如果叙述两种观点,要把它们截然分开
AA pput forward that...
In contrast, BB believe
or Unlike AA, BB suggest
or On the contrary (表明前面的观点错误,如果只是表明
两种对立的观点,用 in contrast), BB..
如果两种观点相近,可用
AA suggest
Similarily, alternatively, BB..
Or Also, BB
or BB allso does ..
表示因果或者前后关系,可用
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a result,
表明递进关系,可用 furthermore, further, moreover, in addition,
当写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检查一下是否较好地应用
了这些连接词。
2) 段落的整体逻辑
经常我们要叙述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
逻辑结构。
首先第一段要明确告诉读者你要讨论几个部份
...Therefore,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this problen have to
be addressed.
The first questuon involves...
The second problem relates to
The thrid aspect deals with...
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晰地把观点逐层叙述。
Or, 可以直接用 First, Second, Third...Finally,..
当然,Furthermore, in addition 等可以用来补充说明。
3) 讨论部份的整体结构
小标题是比较好的方法把要讨论的问题分为几个片段。
一般第一个片段指出文章最为重要的数据与结论。补充说明
的部份可以放在最后一个片段。
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读者会分为多个档次。文章除了本专业
的专业人士读懂以外,一定要想办法能让更多的外专业人读懂。
所以可以把讨论部份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提出观点,另一部份
详细介绍过程以及论述的依据。这样专业外的人士可以了解
文章的主要观点,比较专业的讨论他可以把它当成黑箱子,而这一
部份本专业人士可以进一步研究。
为了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时,最好加以个括弧,给出
较为详细的解释。
如果文章用了很多的 Abbreviation, 两种方法加以解决
1) 在文章最好加上个 Appendix,把所有 Abreviation 列表
2) 在不同的页面上,不时地给出 Abbreciation 的含义,用来
提醒读者。
总之,写文章的目的是要让读者读懂,读得清晰,并且采取各种
措施方便于读者。
----------------------------------------------------------------------------------------------
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来
前人的结论完全不对。这是前人工作最起码的尊重,英文
叫做给别人的工作 credits.
所以文章不要出现非常 negative 的评价,比如 Their results
are wrong, very questionable, have no commensence, etc.
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婉转地提出:
Their studie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if they had
considered this situation.
Their results could be better convinced if they ...
Or Their conclusion may remain some uncertanties.
讨论部份还包括什么内容?
1. 主要数据特征的总结
2. 主要结论以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
3. 本文的不足
第三点,在一般作者看来不可取。事实上给出文章的不足恰恰
是保护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隐藏文章的漏洞,觉得
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
1. 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
讨论时一定要说,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
We concentrate (focus) on only...
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
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2. 结论有些不足
The results do not imply,
The results can not be used to determine
be taken as evidence of
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en this from this data
Our results are lack of ...
但是,在指出这些不足之后,随后一定要再一次加强本文的重要性
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
研究打下浮笔。
Notwithsta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tudy does suggest..
However, these problems culd be solved if we consdier
Despite its preliminary character, this study can clearly indicate..
用中文来说,这一部份是左右逢源。把审稿人想到的问题提前
给一个交代,同时表明你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文章
长度,试验进度或者试验手段的制约,暂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但是,这些通过你的一些建议,这些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游可能
实现。
医学 SCI 科技论文撰写及投稿技巧
tongjimc,thanks,give you 2.00 credit(s)
大多数人写科技论文的目的是为了晋职,为了晋级,为了获得学位,为了获得某种荣誉等等,目的不一样,
但目标是一致的,将论文刊出。因此,撰写科技论文永无止境。我想每位作者都有很多的理由想加入撰写
科技论文的行列,而事实上写论文的真正意义在于把你的知识与别人分享而获得肯定的那种成就感。今天,
我们发表论文也不少了,回忆过去,那种激动的心情现已不复存在,再也难以寻觅原来的那种感受。了解
我们撰写论文的经历,是想告诉那些想写科技论文,却又犹豫无从下笔,或写作比较差的朋友们,写科技
论文在实验结束后就可以动笔,可以先打腹稿,写作无须专科出身,大多数是半路出家,要相信自己[1-4]。
从事科技论文写作,可以真切体会到了自己所写的论文能够被多数期刊刊出的感受,心里会有一种难以言
喻的感受,其中的曲曲折折,与编辑部来来往往的经历,以及与编辑和先辈之间所建立的友谊却都让每位
永难忘却,这对那些想写科技论文而又难于入门的朋友们或许有一些启迪。
1 医学科技论文特征及分类
1.1 医学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2,4-7] 对于科技论文论文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但是作为
科技期刊刊载的客体,不妨将科技论文定义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足够的,可以
重复其实验(做法的潜力),使他人得以评价和信服的素材论证,揭示出事物及或存在某种类似其真谛,并
发表于正式科技期刊或其他得到学术界正式认可形式的叙述文件可统称为科技论文。因此,完备的科技论
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有效性和可读性。
①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使它与一切文学的、美学的、神学的等文章区别开来。
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科技论文不
能凭主观臆断或个人好恶随意地取舍素材或得出结论,它必须根据足够的和可靠的实验数据或现象观察作
为立论基础。所谓"可靠的"是指整个实验过程是可以复核验证的。
② 首创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
特别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
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③ 逻辑性--是论文的结构特点。它要求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
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不论文章所涉及的专题大小如何,都应该有自己
的前提或假说、论证素材和推断结论。通过推理、分析、提高到学术理论的高度,不应该出现无中生有的
结论或一堆堆无序数据、一串串原始现象的自然堆砌。
④ 时效性--指论文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
论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的和有效的。这时,
不管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直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
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⑤ 可读性--是论文的文学水平。一篇好的论文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包括内容表达符合医学习惯、
语法修辞恰当、无病句别字,同时简明扼要,层次清楚,概念明确,叙述清晰,判断合理,结论正确。
1.2 医学科技论文的分类 严格且科学地对科技论文进行分类也不很容易,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
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例如可以从文章的学科内容分,从文章的发表形式分,从文章的叙述目的分,人和……。
而这个问题本身对现在的讨论并不是最主要目的。对于科技期刊的撰稿编辑来说,更为重要是在论文撰写、
修改和编辑加工时,如何抓住文章的要害和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为此,暂时可对科技论文作如下的分类。
① 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的文件。如对医学有关的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
学科及其他众多的应用性学科的公理、定理、原理、原则或假设的建立、论证及其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的
讨论。
② 科技报告型--在国标 GB 7713-87 中,说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
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者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如
医学领域的许多临床报告)。许多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亦可列入本类型。这
样的文章一般应该提供所研究项目的充分信息。原始资料的准确与齐备,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
往往使它成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与基础。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
③ 发现 / 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
种发现前景的文件。阐述被发明的医疗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
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件。
④ 计算型--提出或讨论不同类型(包括不同的边值和初始条件)数学物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其他数列
或数字运算,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原理、数字结构、操作方法和收敛性、稳定性、
精度分析等。它往往是计算机软件进一步开发的基础。
⑤ 综述型--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
有首创性,尽管一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有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
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综述文章
的题目一般较笼统,篇幅允许稍长,它的写法通常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
少评述。某些发展较活跃的学科的年度综述属此;另一类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
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这类文章的撰写要求较高,具有权威性(如专家述评)。往往能对所
讨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⑥ 其他型--个案报道、病案讨论、译文等。
2 写作步骤
2.1 收集整理资料 资料要真实,资料的获取一定是作者亲自调查或进行实验所取得的第一手材料。而绝非
虚构、伪造或"想当然"。论文中所有数据都要忠实于事实材料,必须经过反复验证,要有据可查,不能
主观臆断、弄虚作假。所有数据都必须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绝对数,率,百分
比,OR 值,标准误,可信限等,统计用条图,圆图,线图,分析用χ2 检验;等级数据可用秩和,Ridit
分析,统计用条图,圆图,分析用秩和检验,Ridit 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标准误,百
分位数,参考值,统计用直方图,分析用 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反应时间用年复发率,
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等,统计用生存率曲线,生存率阶梯图,危险率图等,分析用专门的统计方法,
即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
2.2 编写提纲 编写提纲是把医学科技文章结构、构思固定下来,它是完善构思,使构思条理化,周密化的
一种有效的方法,当然你也可以打好腹稿。编写提纲的好处是你能确定你研究成果总的轮廓、逻辑顺序,
可以让你清晰明了你所研究课题,不会造成论文混乱,甚或重复[2,3,7]。文章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对于大
的主题,应该按各期刊要求加以划分小标题来层层说明。如果没有小标题,读者读起来很吃力,显的杂乱
无章,这样的文章读者是不喜欢的。
2.3 撰写成稿 初稿应一气呵成,而不要不时的回头去看前面写的是否满意。初学写论文的读者很容易不停
的去往上看,是否字写错了,段落是否连贯等等。记住,这只是初稿,以后还要修改的,不时的回头看,
会影响自己的思路。初稿完成后,仔细的从头读到尾。看有没有错别字,语法是否有问题。论文写好后还
应反复修改,将可有可无的字、句,不必要的数据,甚至图表删除。注意有无文字与表或图的内容重复。
最重要的就是是否说清楚了你研究的问题,拿起你写下的主题,看看是否跑题了。对于段落,要注意段落
的构成是否单一,完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是否连贯,紧凑;对于句子,每个句子是否正确的表达了文章
内容;对于用词看是否贴切,是否符合习惯用语;修改文章一定要看看文章是否合乎逻辑,合乎多数读者
的阅读习惯[5-8]。
3 研究原著格式要求
医学科技论文的撰写有它固定的格式,有关论文撰写方面的书也不少(多数朋友不一定去读这些枯燥乏味
的书),可以急用先学,要写论文时再来学习也不迟,关键是科研选题。科技论文,即研究原著(论著)
的主体部分为 IMRAD 格式,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 4 个部分,基本写作格式简述如下:
文题:文题要鲜明而有特色,能确切反映全文的特定内容,不用副标题;文题应简明、扼要,还要便于检
索,勿用阿拉伯数字或缩写词开头;左顶格写,一般中文文题不超过 20 个汉字,英文文题不超过 10 个实
词,并且尽量少用或不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词。如"小鼠自然杀伤细胞瘤分泌途径的探
讨",可去"的探讨"3 个字;"一例先天性无胆囊",改为"先天性无胆囊 1 例"等。
作者和单位:论文署名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有关问题,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者,如论文学术内
容的创始构思或设计者;实验数据的采集并能给予解释者;能对编辑部提出的审改意见进行核修者;能在
学术界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者。对研究工作有贡献的其他人可放入致谢栏内。左顶格写,按贡献大小统一
排序,姓名之间可用逗号","隔开。2 位以上如系多单位时,则在作者的右上角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注明。
切勿将被致谢者列入作者之中。单位在作者后加圆括号或另起一行。如:许昌泰1,潘伯荣 2 ( 1 解放军
473 医院消化内科,甘肃 兰州 730070,2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陕西 西安 710033)。
关键词:3~8 个, 尽量用 Index Medicus 当年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中的词,以
便电脑国际检索。中文名用《汉语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译名,中医药参照《中国中
医药主题词表》选用。未被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中英文关键词(keywords)间用分号
";"分隔。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 4 版)》标注。可选 1~3 个,主分类号排前,其间用分号
";"分隔。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是用于文献的统计的评价,提高检索速度而设立的,包括 5 种:A--理论和应用研
究学术论文;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
理性文章;D--一般动态信息;E--文件资料。
摘要:研究原著需附中英文摘要,两者要文意一致,以 200~250 字为宜, 应为报道性,能独立成文,可
进入数据库作二次文献检索用,要求按目的(AIM)、方法(METHODS,包括材料)、结果(RESULTS,含主
要数据)和结论(CONCLUSION),即 AMRAC 四层次结构写,着重说明创新和新发现。不引用图、表、公
式及参考文献等。通常用第三人称的写法,省去"本文……"、"作者……"等主语。英文摘要需单独打印
1 页,应包括文题、作者署名和单位及 Keywords。文题除首词、专用名词首字母或略语大写外,余均小写。
作者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姓和双名均加连字符,作者间加",",如:李西安应写为
LI Xi'An, 而李显(贤、仙、先)则为 LI Xian。
脚注:注明课题资助基金及编号,是否在全国性或国际性会议上报告过,注明通讯作者及地址。有些期刊
要求第 1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全数字表达法,如 1965-)、性别、民族、何省何市(县)人、职称、
学位、职务、城市及邮政编码、电话、传真和 Email 等信息。脚注置于首页底左栏,用半栏横线与正文隔
开。
论文的层次:1~3 层,各层次通常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 最
末数字后面不加标点。例如:"1","1.1","1.1.1",各级标序均左顶格,后空 1 字距排标题,二级标题后
空 1 字距接排正文.正文内连续叙述中的序号采用①……; ②……; ③……。
引言:通常 250 字左右。概述立题的目的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勿作详细的历史回顾和综述,不宜写出本文
结论。若宣称"首次发现"、"未见报道"、"首次报道",须有充分检索和鉴定证明。
材料和方法:应翔实、具体,动物应说明品种、雌雄、年龄、体质量等;患者应说明性别、年龄、诊断及
其标准等;关键性的试剂、药品和测试仪器, 应说明品种、规格、型号和来源。一般方法可引文献,如
有创新或改进,则应具体描述, 具有可重复性。
结果:应按逻辑顺序真实、准确地表达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可用文字、 图或表表达, 但三者不应重复。
所有数据需经统计学处理,不引证他人资料,不展开讨论,仅强调或概述重要的观察结果。
结果中的表和图应少而精,文字能说明的问题,不用表和图。表和图不要重复同一数据,其设计应正确、
易懂,有自明性。采用三线表(不用端线、纵线和斜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并用白纸绘制或电脑打印。
表序和表题置于表上方,顶左排,统一的计量单位符号注于表的右上方,表随文放置。线条图用高质量白
纸绘制,墨色要黑,线条要匀,图序及图题置于图下方,居中排。一般图(包括标目)的宽度,不超过 8 cm(单
栏)或 17 cm(双栏);组织照片用彩图(多数期刊作者应支付印刷费),图随文,其背面用铅笔注明图序及
图题并标明最小可用范围,装入厚纸袋中。图置于文末,在正文插图处空出图位并写上图序、图题及图注。
一些期刊要求研究原著的表、图需用英文表达(包括表注、图注),同时具有中英文表、图题。在表图中
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应采用量和单位相比的形式,如 t/min, p/kPa, c/(mol.L-1)。
显著性检验应注明何种方法,P 值(大写斜体)一般统一注于表的左下方,一律用左上角标小写英文字母标
注,即:aP<0.05,  bP<0.01;如有另一对 P 值,则 cP<0.05, dP<0.01; 以此类推。P>0.05 可不注,特殊情
况时应注明具体 P 值,如 P=0.00126,表内则用相应的英文字母注于数据的右上角。
量、单位和数字的书写规则和数的修约规则完全按最新国家标准。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
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 5,10,15,20,25 mol.L-1。单位相同的量值范围,如 10 mol.L-1~15 mol.L-1
可写成 10~15 mol.L-1。数值偏差如 25±1℃应写成(25±1)℃或 25℃±1℃,3 万~8 万不能写 3~8 万,50%~
80%不能写成 50~80%,3×105~8×105 不能写成 3~8×105,体积 2 cm×3 cm×4 cm 不能写成 2×3×4
cm 或 2×3×4 cm3, 5μmol 不写成 5×10-6 mol。
完整数字不移行,测量数据的有效位数,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决定,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前面的数字不
应有误差。在 x±s 表示的一组数中,考虑到个体的变异,一般以 s 的 1/3 来定位,例如 3614.5 g±420.8 g,
s 的 1/3 约为 140.9 g. 平均波动在百位数,故应写成(3.6±0.4) kg.,过多的位数无意义. 又如 8.40 cm±0.27
cm, s/3=0.09, 达小数点后第 2 位,故该组数的有效位数,应写到小数点后两位. 多余位数行一次性修约,
即小于 5 去掉,大于 5 进位;逢 5 时,如其左方为奇数则进,偶数则不进;以两位小数为例,0.5561→0.56;
0.5548→0.55; 0.5550→0.56; 0.5650→0.56。分数则横写,如 2/3,1/5。阿拉伯数字尽量不用在句子开头[7]。
讨论:宜充分而简明扼要,重点要深入而突出,着重讨论新发现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和观点。避免应纳入引
言的内容(如文献内容)放在讨论中,不重复在结果中已叙述过的内容, 应联系试验目的与试验结论,联系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结果,指出本研究结果的意义与局限性。避免推论太远,不成熟的论断和评价不当,避
免工作尚未完成就提出或暗示要求首创权,理由充足时可提出设想和建议,但需恰如其分[9]。
致谢:是对本课题有实际贡献、对文稿作过修改、提供样品、协助实验、帮助制图、制表及统计等相关的
人表示感谢,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签字。
参 考 文 献 : 通 常 按 温 格 华 格 式 写 , 引 用 要 充 分 , 以 亲 自 阅 读 近 1 ~ 3 年 源 期 刊 ( 如 万 方 数 据
http://periodical1.chinainfo.gov.cn,Medlinewww.ncbi.nlm.nih.gov/pubmed,SCIwww.isinet.com)的重要论著
为主,勿引用未公开发表及非源期刊的文章及译文。参考文献应按文内出现先后编序,有些期刊要求每条
参考文献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识:杂志[J], 专著[M],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纸文章[N],
标准[S],报告[R],专利[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采用字符"A", 对其他
未说明的文献采用单字母"Z"。参考文献引用时,其序号注于右上角方括号内,如:许昌泰等[1]报道…,
胃癌组织中神经肽的变化已有文献报道[3-6, 9],参照文献[7]的方法测定血清中 sIL2 的含量,文末按引
文顺序列出,务必注意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able 1。
医学科学论文的撰写
医学英文论文写作方法
根据医学杂志编辑国际委员会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ICMJE)制定的《生
物医学杂志投稿统一要求》(The 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5th
Ed., 1997)*, 一篇生物医学科研论文(以下简称"论文")应包括以下 12 个部分:
1.标题(Title) 7.致谢(Acknowledgements)
2.摘要(Abstract) 8.参考文献(References)
3.引言(Introduction) 9.插图说明(Legends)
4.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10.插图(Figures)
5.结果(Results) 11.表格(Tables)
6.讨论(Discussion) 12.照片和说明(Plates and Explanations)
以上除 7、9、10、11、12 部分因实际情况不需要外,其他各部分是一篇论文必不可少的内容。
1)引言部分 总的要求是:The purpose of an introduction is to bring the reader into the general area of your study
and then state the specific area of study (move from the general to the specific). The introduction shows the scope
of your investigation efforts.** 即:说明研究的总体范围和目的。
具体内容包括:
A 背景 - 说明所研究问题的目前总体情况或历史(statement of general area or history of problem);
B.意义 - 说明研究的意义或必要性(statement of importance or need);
C.进展 - 说明有关该问题的先有发现、报告或研究(statement of previous findings, reports or studies)。
陈述这部分内容时一般要有引文(citations);
D 目的 - 说明本研究的目的(statement of purpose of current study);
E. 范围 - 说明要研究问题的具体范围(statement of specific area of problem to be studied)
1)材料与方法部分
总的要求是:Readers must be able to reproduce your results, evaluate the validity of your results and the
soundness of your methods, and follow the logic in the paper. 即:结果的可重演性、方法的可*性以及前后的
逻辑性。
具体内容包括:
A.简要说明研究设计(study design / protocol),如:回顾(retrospective / review),前瞻(prospective),
临床(clinical),动物(animal),实验(experimental),活体内(in vivo)活体外(in vitro),原位(in situ)
随访(follow-up),对照(controlled),随机(random / randomized),双盲交*(double-blind crossover),人
群(population / cohort / migrant),对比(comparative),流行病学(epidemiological)等研究性质;
B. 详细说明研究对象(subject)情况,包括研究人员(student),被研究的人(client)和动物(animal)
的性别(***)、年龄(age),物种(species),品种(breed)生理状态(physiological state); 微生物则要
说明其菌株(strain),血清型(serotype)及其他区别特性(identity characteristics);
C. 随机分组分组方法(methods of any random assignment of subjects to groups)和选择标准(criteria for
admission to study groups);
D. 详细说明所用的药物(drug),激素(hormone),试剂(reagent)和其他化学品(chemical)的名称、
商标(trademark)、生产厂家(manufacturer)及所在地(location)E. 简要说明测定方法(method of
measurement),包括名称,引文和偏差(variations);F. 简要说明统计学分析方法(method of statistic analysis)
这部分的陈述程序一般为:研究设计 → 研究对象性质 → 处理 / 干预方法 → 测定 / 观察手段 → 统
计分析
除指示性说明外,如:"病人资料见表 1"(Data of the patients are shown in Table 1)"材料与方法"和"结
果"两部分一律用过去时表达。
3) 结果部分 总的要求:This section tells the reader what happened in your work. Remember: let your results
speak for themselves and don't embellish (leave that for the Discussion section), 即:让研究的客观结果说话,
不要添枝加叶。
具体要求:
1) 对所获结果进行概述(overview of the results);
2) 说明所获资料或数据的统计意义(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统计支持(statistical support),包括图,表,照片等 (凡用图表表示的内容不再用文字详述)。
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词或短语表述结果,如: " The results tended to be greater than…", "… showed no
promising trends", "It could / might be inhibited by …"。
4) 讨论部分
总的要求:The author should tell the reader what the results mean by placing them in the context of previous
published studies of the problem, 即:与先有研究相比,本研究有何意义。具体要求:
A. 简要说明研究背景(background)
B. 简要介绍总的发现(general findings);
C. 介绍具体要点(introduction of points)
D.与现有发现(若有)进行比较(comparison in the context of other studies)
E. 意义(suggested meaning)
F. 结论(conclusion)
G.前瞻研究(future studies)
结论往往是论文中最长也是最难写的部分,主要原因是作者要对研究结果和发现进行分析、推断、演绎和
推理,要求作者具有很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文字组织能力。此外,这部分时态比较复杂,要分清实验过
程和结果(过去时)与分析意见(确定:现在时;不确定或假设:过去时)的区别;他人研究结果(过去
时或现在完成时)与本研究结果(过去时)的区别;普遍适用的结论(现在时)与只适用本研究的结论(过
去时)的其别等。因此,对于 however, may, might, could, would, possibly, probably, be likely to 等词(组)
的使用以及 we believe (think / consider) that, to our knowledge, in our experience (practice) 等插入语的使用就
显得格外重要。5) 致谢部分
总的要求:Always get approval of your intention to mention someone in the acknowledgement and approval of
the form in which you will present the acknowledgement, 即:致谢词和致谢方式必须征得受谢人或单位的同
意。
6) 参考文献
总的要求:Reference styles should be specific to each journal, 既:根据各杂志的具体要求,因为各杂志对参
考文献部分的编排顺序和格式不尽统一。现将 URMSBJ 要求的 20 多种参考文献中最常见的 5 种格式列举
如下:
1) Vega KJ, Pina I, Krevsky B. Heart transplan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pancreatobiliary
disease. Ann Intern Med 1996 Jun 1; 124(11): 980-3. [标准杂志文章]
2) The Cardiac Society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Clinical excise stress testing:Safety and performance
guidelines. Med J Aust 1996; 164: 282-4. [作者是个组织]
3) Cancer in South Africa [editorial]. S Afr Med J 1984; 84: 15. [无作者名]
4) Shen HM, Zhang QF. Risk assessment of nickel cardiogenicity and occupational lung cancer.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994; 102 Suppl 1: 275-82. [某杂志增刊]
5) Browell DA, Lennard TW. Immunologic status of the cancer patient and the effects of blood transfusion on
antitumor responses. Curr Opin Gen Surg 1993; 325-33 [无期无卷]
7) 插图说明
总的要求:Type or point out legends for illustrations using double spacing, starting on a separate page, 既:插图
说明要另页双行打印。当插图中有箭头(arrow)、符号(symbol)、数字(number)或字母(letter)时,要
在这部分(不是在插图页上)对其方向、位置等作出非常明确的说明。
8)插图
总的要求:Design your figures for the appropriate reduction, 即:插图要按杂志的版面大小比例进行压缩;
不要把插图拍成照片。
9)表格 总的要求:A table should be a totally self-contained unit of information, 即:表格要作为一个独立的
信息单位另页打印。表格要简明清楚,完整(标题、内容和脚注),即使只有一张表格也要标 Table 1。
英文部分撰写须知
1 英文摘要和文题的编写要求
英文摘要是作者和国际同行进行交流的必经之路,是国外各大数据库进行检索收录的主要依据,因此规范
英文摘要的编写显得尤为重要。
1)一篇好的英文摘要应该是独立、完整的短文,应包含正文的要点,即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所
用的设备、材料)、结果和结论。文中的创新之处或重要结论是文章的亮点,决不可因翻译困难而丢弃。
2)在不遗漏主题概念的前提下,摘要应力求简洁,尽可能删去课题研究或为同行所熟悉的背景信息。作
者研究工作的未来计划不能纳入摘要。应尽量简化措词和重复的单元,摘要第一句避免和文题重复。摘要
的长度适度,以说明白所做工作为准。
3)摘要中不可添加正文中不存在的内容,亦不可补充正文内容。最好不要出现图、表以及公式等内容。
4)英文摘要除了遵守语法规则,保证句子通顺流畅外,最好长短句结合使用,避免句型单调。主谓要完
整,缺乏主语的祈使句等句型不宜使用。
5)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的工作和研究方法,而用现在时态叙述结论,不要用将来时态。
6)文词要朴实无华,不用武断性的、文学性的以及个人色彩性的描述。英文拼写最好用美式拼写,而且
要全文一致。
7)关键词的数目和内容应与中文完全一致,不可添加或遗漏。
8)文题的要求:英文文题一般为短语结构,而不用句子。文题应简洁,略去不必要的"Study on","A
preliminary study on","Researchon"等套语。尽量少用冠词。
2 作者和作者单位的编写要求
1)应列出文章所有的作者的姓名、单位、顺序号、城市和邮政编码,不可用"et al."代替,中英文应该
一一对应。
2)中国本土作者的姓氏全部大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如"LIU Da-lin"。外国作者按照姓(Last name)
后名(First name)前的写法,如"John C Berger",其中"John C"为名字,"Berger"为姓氏。在作者姓名的
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上标注明作者所在单位的序号。
3)书写作者单位时,用阿拉伯数字在所在单位的首字母左上角用上标注明序号。单位名称不要使用几个
大写字母所组成的完全缩写或简称。单位内部级别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此外,当单位为教育部某一实验
室时,不可以只标出"实验室"和"教育部"两级单位,而应标明所在大学或研究机构。
3 举 例
GUO Jian-fen1; XIE Jin-sheng2; LU Hao-liang3; LIU Dong-xia2; YANG Yu-sheng3; CHEN Guang-shui3.
Carbon return and dynamics of litterfall in natural forest and monoculture plantation of Castanopsis kawakamii in
subtropical China.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1)23(2)1-6[Ch, 6 ref.]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361005, P. R. China;
2 College of Forestry, 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Nanping, 353001, P. R. China;
3 College of Geography Scienc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P. R. China
The amount of carbon returned through litterfall and its seasonal pattern were studied in a natural forest of
Castanopsis kawakamii and adjacent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后略)
Key words carbon return, litterfall, Castanopsis kawakamii, natural forest, monoculture plantation 你的论文很清爽,hoho
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要点
总体原则(3C):Correct (正确),Clear (清楚);Concise (简洁)。
1 论文题名
1.1 基本要求
(1) 准确 (Accuracy)。题名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作为论文的"标签",题名既不能过于空泛和一般
化,也不宜过于烦琐,使人得不出鲜明的印象。如果题名中无吸引读者的信息,或写得不堪理解。为确保
题名的含义准确,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定量的、含义不明的词,如"rapid","new"等;并力求用词具有专指性,
如"a vanadium-iron alloy"明显优于"a magnetic alloy"。
(2) 简洁 (Brevity)。题名需用词简短、明了,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题名最好不超过 10 ~ 12
个单词,或 100 个英文字符(含空格和标点),如若能用一行文字表达,就尽量不要用 2 行(超过 2 行有
可能会削弱读者的印象)。在内容层次很多的情况下,如果难以简短化,最好采用主、副题名相结合的方
法,如:Importance of replication in microarray gene expression studies: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evidence from
repetitive CDNA hybridizatio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0, 97(18): 9834 ~ 9839). 其中的副题名起补充、
阐明作用,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3) 清楚(Clarity)。题名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明确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力求简洁有
效、重点突出。为表达直接、清楚,以便引起读者的注意,应尽可能地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
开头。如 The effectiveness of vaccination against in healthy, working adults (N Engl J Med, 1995, 333: 889-893)
中,如果作者用关键词 vaccination 作为题名的开头,读者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一篇方法性文章:How to
vaccinate this population? 相反,用 effectiveness 作为题名中第一个主题词,就直接指明了研究问题:Is
vaccination in this population effective? 题名中应慎重使用缩略语。尤其对于可有多个解释的缩略语,应严
加限制,必要时应在括号中注明全称。对那些全称较长,缩写后已得到科技界公认的,才可使用。为方便
二次检索,题名中应避免使用化学式、上下角标、特殊符号(数字符号、希腊字母等)、公式、不常用的
专业术语和非英语词汇(包括拉丁语)等。
1.2 题名的句法结构
题名通常由名词性短语构成,如果出现动词,多为分词或动名词形式。由于陈述句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
语意,同时一般也显得不简洁,因此,大部分编辑和学者都认为题名不应由陈述句构成。由于题名比句子
简短,并且无需主、谓、宾,因此词序就也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如果词语间的修饰关系使用不当,就会
影响读者正确理解题名的真实含意。例如:Isolation of antigens from monkeys using complement-fixation
techniques. 可使人误解为"猴子使用了补体结合技术"。应改为:Using complement-fixation techniques in
isolation of antigens from monkeys.即"用补体结合技术从猴体分离抗体"。
2 摘要
2.1 基本要求
(1) 确保简洁而充分地表述论文的 IMRD,适当强调研究中创新、重要之处(但不要使用评价性语言);尽
量包括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细节(重要的论证或数据)。
(2) 使用短而简单的句子,表达要准确、简洁、清楚;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尽量使用指示性的词语来表达
论文的不同部分(层次),如使用"We found that..."表示结果;使用"We suggest that..."表示讨论结果的
含义等。
(3) 应尽量避免引用文献、图表,用词应为潜在的读者所熟悉。若无法回避使用引文,应在引文出现的位
置将引文的书目信息标注在方括号内;如确有需要(如避免多次重复较长的术语)使用非同行熟知的缩写,
应在缩写符号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其全称。
(4) 为方便检索系统转录,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表达式、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
2.2 摘要写作的时态
摘要写作时所采用的时态应因情况而定,应力求表达自然、妥当。写作中可大致遵循以下原则:
(1) 介绍背景资料时,如果句子的内容不受时间影响的普遍事实,应使用现在式;如果句子的内容为对某
种研究趋势的概述,则使用现在完成式。
(2) 在叙述研究目的或主要研究活动时,如果采用"论文导向",多使用现在式(如:This paper presents...);
如果采用"研究导向",则使用过去式(如:This study investigated...)。
(3) 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时,通常用现在式。如:We describe a new molecular approach to
analyzing ...
(4) 叙述结论或建议时,可使用现在式、臆测动词或 may, should, could 等助动词。We suggest that climate
instability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may have...
2.3 摘要写作的人称和语态
由于主动语态的表达更为准确,且更易阅读,因而目前大多数期刊都提倡使用主动态,国际知名科技期刊
"Nature","Cell"等尤其如此,其中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的使用十分普遍。
3 引言
3.1 基本要求
(1) 尽量准确、清楚且简洁地指出所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范围,对研究背景的阐述做到繁简适度。
(2) 在背景介绍和问题的提出中,应引用"最相关"的文献以指引读者。要优先选择引用的文献包括相关
研究中的经典、重要和最具说服力的文献,力戒刻意回避引用最重要的相关文献(甚至是对作者研究具某
种"启示"性意义的文献),或者不恰当地大量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
(3) 采取适当的方式强调作者在本次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或贡献,让读者顺着逻辑的演进阅读论文。
(4) 解释或定义专门术语或缩写词,以帮助编辑、审稿人和读者阅读稿件。
(5) 适当地使用"I","We"或"Our",以明确地指示作者本人的工作,如:最好使用"We conducted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whether...",而不使用"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叙述前人工作的欠
缺以强调自己研究的创新时,应慎重且留有余地。可采用类似如下的表达:To the author's knowledge...;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literature about...;Until recently, there is some lack of knowledge about...等等。
3.2 写作要点与时态运用
(1) 叙述有关现象或普遍事实时,句子的主要动词多使用现在时。如:"little is known about X"或"little
literature is available on X"。
(2) 描述特定研究领域中最近的某种趋势,或者强调表示某些"最近"发生的事件对现在的影响时,常采
用现在完成时。如:"few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X"或"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X"
(3) 在阐述作者本人研究目的的句子中应有类似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 reported here 等词,以表示所涉
及的内容是作者的工作,而不是指其他学者过去的研究。例如:"In summary, previous methods are all
extremely inefficient. Hence a new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process the data more efficiently."就容易使读者产
生误解,其中的第二句应修改为:"In this paper, a new approach will be developed to process the data more
efficiently." 或者,"This paper will present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that process the data more efficiently."
4. 材料和方法
4.1 写作要点
(1) 对材料的描述应清楚、准确。材料描述中应该清楚地指出研究的对象(样品或产品、动物、植物、病
人)的数量、来源和准备方法。对于实验材料的名称,应采用国际同行所熟悉的通用名,尽量避免使用只
有作者所在国家的人所熟悉
专门名称。
(2) 对方法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应遵循的原则是给出足够的细节信息以便让同行能够重复实验,
避免混入有关结果或发现方面的内容。如果方法新颖、且不曾发表过,应提供所有必需的细节;如果所采
用的方法已经公开报道过,引用相关的文献即可(如果报道该方法期刊的影响力很有限,可稍加详细地描
述)。
(3) 力求语法正确、描述准确。由于材料和方法部分通常需要描述很多的内容,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很简洁
的语言,故使用精确的英语描述材料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方面通常有:(a)不要遗漏动作的
执行者如:"To determine its respiratory quotient, the organism was..."显然,the organism 不能来 determine?
又如:"Having completed the study, the bacteria were of no further interest."显然,the bacteria 不会来 completed
the study.(b)在简洁表达的同时要注意内容方面的逻辑性如:"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48 informed
and consenting patients...the subjects ranged in age from 6 months to 22 years",其中的语法没有错误,但 6
months 的婴儿能表达 informed consent?(c)如果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能采用,在引用文献时提及一下
具体的方法如:"cells were broken by as previously described[9]"不够清楚,应改为:"cells were broken by
ultrasonic treatment as previously described[9]".
4.2 时态与语态的运用
(1) 若描述的内容为不受时间影响的事实:一般现在时。如: A twin-lens reflex camera is actually a
combination of two separate camera boxes.
(2) 若描述的内容为特定、过去的行为或事件,则采用过去式。如:The work was carried out on the Imperial
College gas atomizer, which has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 elsewhere[4,5].
(3) 方法章节的焦点在于描述实验中所进行的每个步骤以及所采用的材料,由于所涉及的行为与材料是讨
论的焦点,而且读者已知道进行这些行为和采用这些材料的人就是作者自己,因而一般都习惯采用被动语
态。例如:优:The samples were immersed in an ultrasonic bath for 3minutes in acetone followed by 10minutes
in distilled water. 劣:We immersed the samples in an ultrasonic bath for 3 minutes in acetone followed by 10
minutes in distilled water.
(4) 如果涉及表达作者的观点或看法,则应采用主动语态,如优:For the second trial, the apparatus was
covered by a sheet of plastic. We believed this modification would reduce the amount of scattering. 优:For the
second trial, the apparatus was covered by a sheet of plastic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scattering. 劣:For the second
trial, the apparatus was covered by a sheet of plastic. It was believed that this modification would reduce the
amount of scattering.
5 研究结果
5.1 写作要点
(1) 可根据需要建议建议作者是否合并"结果"(Result)与"讨论"(Discussion)。
(2) 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不能简单地将实验记录数据或观察事实堆积到论文中,
尤其是要突出有科学意义和具代表性的数据,而不是没完没了地重复一般性数据。
(3) 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如果只有一个或很少的测定结果,在正文中用文字描述即
可;如果数据较多,可采用图表形式来完整、详细的表述,文字部分则用来指出图表中资料的重要特性或
趋势。切忌在文字中简单地重复图表中的数据,而忽略叙述其趋势、意义以及相关推论。
(4) 适当解释原始数据,以帮助读者的理解。如果论文中还包括独立的"讨论"章节,应将对于研究结果
的详细讨论留到该部分,但"结果"中应该提及必要的解释,以便让读者能清楚地了解作者此次研究结果
意义或重要性。
(5) 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洁、清楚。避免使用冗长的词汇或句子来介绍或解释图表。为简洁、清楚起见,
不要把图表的序号作为段落的主题句,应在句子中指出图表所揭示的结论,并把图表的序号放入括号中。
例如"Figure 1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and B"不如"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 at all time points
hecked (Figure 1)".又如,"It is clearly shown in Table 1 that nocillin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N. gonorrhoeae."
不发"Nocillin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N. gonorrhoeae (Table 1)."
5.2 时态的运用
(1) 即指出结果在哪些图表中列出,常用一般现在时。如:Figure 2 shows the variation i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amples over time.
(2) 叙述或总结研究结果的内容为关于过去的事实,所以通常采用过去时。如:After flights of less than two
hours, 11% of the army pilots and 33% of the civilian pilots reported back pain.
(3) 对研究结果进行说明或由其得出一般性推论时,多用现在时。如:The higher incidence of back pain in
civilian pilots may be due to their greater accumulated flying time.
(4) 不同结果之间或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之间进行比较时,多采一般现在时(这种比较关系多为不受时间
影响的逻辑上的事实)。如:These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findings of Smith, et al.
6 讨论
6.1 基本内 "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并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
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观点等。因此撰写讨论时要避免含蓄,尽量做到直接、明确,以便审稿人和读者了
解论文为什么值得引起重视。讨论的内容主要有:
(1) 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设,并探讨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原来的期望?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
(2) 概述最重要的结果,并指出其是否能支持先前的假设以及是否与其他学者的结果相互一致;如果不是
的话,为什么?
(3) 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或猜测;根据这些结果,能得出何种结论或推论?
(4) 指出研究的限制以及这些限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建议进一步的研究题目或方向;
(5) 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支持或反驳相关领域中现有的理论、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和实际应用。
6.2 写作要点
(1) 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简洁、清楚。为有效地回答研究问题,可适当简要地回顾研究目的并概括
主要结果,但不能简单地罗列结果,因为这种结果的概括是为讨论服务的。
(2) 推论要符合逻辑,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结论。根据结果进行推理时要适度,论证时一定
要注意结论和推论的逻辑性。在探讨实验结果或观察事实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意义时,无需得出试图去解释
一切的巨大结论。如果把数据外推到一个更大的、不恰当的结论,不仅无益于提高作者的科学贡献,甚至
现有数据所支持的结论也受到怀疑。
(3) 观点或结论的表述要清楚、明确。尽可能清楚地指出作者的观点或结论,并解释其支持还是反对早先
的工作。结束讨论时,避免使用诸如"Future studies are needed."之类苍白无力的句子。
(4) 对结果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效果的表达要实事求是,适当留有余地。避免使用"For the first time"等
类似的优先权声明。在讨论中应选择适当的词汇来区分推测与事实。例如,可选用"prove","demonstrate"
等表示作者坚信观点的真实性;选用"show","indicate","found"等表示作者对问题的答案有某些不确
定性;选用"imply","suggest"等表示推测;或者选用情态动词"can","will", "should","probably",
"may","could","possibly"等来表示论点的确定性程度。
6.3 时态的运用
(1) 回顾研究目的时,通常使用过去时。如: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learning methods were
investigated.
(2) 如果作者认为所概述结果的有效性只是针对本次特定的研究,需用过去时;相反,如果具有普遍的意
义,则用现在时。如: In the first series of trials,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were all lower than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values for the yields agree well.
(3) 阐述由结果得出的推论时,通常使用现在时。使用现在时的理由作者得出的是具普遍有效的结论或推
论(而不只是在讨论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且结果与结论或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不受时间影响的事实。
如:The data reported here suggest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Our data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reaction rate may be determined by the amount
of oxygen available.
7 结论
通常情况下,有关结论的内容都包括在"结果与讨论"或"讨论"中,但有时也可将"结论"单独列为一
节。在"结论"中作者应清楚、简洁地叙述自己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结果、结果的
重要蕴含、对结果的说明或认识等。应注意的是,撰写结论时不应涉及前文不曾指出的新事实,也不能在
结论中重复论文中其他章节中的句子,或者叙述其他不重要或与自己研究没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以故意把
结论拉长。
英文科研文章常见语言技巧
英文科研文章常见语言技巧
a)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的研究的重要性
通常在叙述了前人成果之后,用 However 来引导不足,比如
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little attention...
little work...
little data
little research
or few studies
few investigations...
few researchers...
few attempts...
few attempts...
or no
none of these studies
has (have) been less
done on ...
focused on
attempted to
conducted
investigated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Previous research (studies, records) has (have)
failed to 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 to
overestimated, underestimated
misleaded
thus, these previus results are
inconclisive, misleading, unsatisfactory, questionable, controversial..
Uncertainties (discrepancies) still exist ...
这种引导一般提出一种新方法,或者一种新方向。如果研究的方法
以及方向和前人一样,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强调自己工作的作用:
However, data is still scarce
rare
less accurate
there is still dearth of
We need to
aim to
have to
provide more documents
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 the dataset
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
essential...
为了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还要在 However 之前介绍自己研究
问题的反方面,另一方面等等
比如:
1)时间问题
如果你研究的问题时间上比较新,你就可以大量提及对时间较老的问题
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说(However),对时间尺度比较新的问题研究不足
2)物性及研究手段问题
如果你要应用一种新手段或者研究方向,你可以提出当前比较流行的方法
以及物质性质,然后说对你所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研究甚少。
3)研究区域问题
首先总结相邻区域或者其它区域的研究,然后强调这一区域研究不足
4)不确定性
虽然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很多,但是目前有两种或者更多种的观点,
这种 uncertanties, ambiguities,值得进一步澄清
5)提出自己的假设来验证
如果自己的研究完全是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进行对比,在这种情况下,
你可以自信地说,根据提出的过程,存在这种可能的结果,本文就是要
证实这种结果。
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reliability) of the ...
It is hoped that the qutestion will be resolved (fall away) with our proposed
method (approach).
b) 提出自己的观点
We aim to
This paper reports on
provides results
extends the method..
focus 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discuss...
c) 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
前言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告诉读者包括(reviewer)你的文章主要研究
内容。如果处理不好,reviewer 会提出严厉的建议,比如你没有考虑
某种可能性,某种研究手段等等。
为了减少这种争论,在前言的结尾你就要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
1)时间尺度问题
如果你的问题涉及比较长的时序,你可以明确地提出本文只关心这
一时间范围的问题。
We preliminarily focus on the older (younger)...
或者有两种时间尺度的问题 (long-term and short term),你可以说
两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种
2) 研究区域的问题
和时间问题一样,明确提出你只关心这一地区
d) 最后的原场
在前言的最后,还可以总结性地提出,这一研究对其它研究的帮助。
或者说,further studies on ... will be summarized in our next
study (or elsewhere)
总之,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讨论的问题上来。减少
争论(arguments).
关于词汇以及常用结构,要经常总结,多读多模仿才能融会贯通。
-------------------------------------------------------------
怎样提出观点
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很重要。
不合适的句子通常会遭到 reviewer 的置疑。
1)如果观点不是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
We confirm that...
2)对于自己很自信的观点,可用
We believe that...
3)在更通常的情况下,由数据推断出一定的结论,
用, Results indicate, infer, suggest, imply that...
4) 在及其特别的情况才可以用 We put forward
(discover, observe..) .. "for the first time".
来强调自己的创新。
5) 如果自己对所提出的观点不完全肯定,可用
W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 (interrprete this to..)
Or The results may be due to (caused by) attributed to
rsulted from..
Or This is probably a consequence of
It seems that .. can account for (interpret) this..
Or It is pisible that it stem from...
---------------------------------------------------------
连接词与逻辑
写英文论文最常见的一个毛病就是文章的逻辑不清楚。解决
的方法有:
1)句子上下要有连贯,不能让句子之间独立
常见的连接词语有, However, also, in addition,
consequently, afterwards, moreover, Furthermore,
further, although, unlike, in contrast, Similarly,
Unfortunately, alternatively, parallel results,
In order to, despite, For example, Compared with
other results, thus, therefore...
用好这些连接词,能够使观点表达得有层次,更加明确。
比如,如果叙述有时间顺序的事件或者文献,
最早的文献可用 AA advocated it for the first time.
接下来,可用 Then BB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再接下来,可用 Afterwards, CC..
如果还有,可用 More recent studies by DD..
如果叙述两种观点,要把它们截然分开
AA pput forward that...
In contrast, BB believe
or Unlike AA, BB suggest
or On the contrary (表明前面的观点错误,如果只是表明
两种对立的观点,用 in contrast), BB..
如果两种观点相近,可用
AA suggest
Similarily, alternatively, BB..
Or Also, BB
or BB allso does ..
表示因果或者前后关系,可用
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a result,
表明递进关系,可用 furthermore, further, moreover, in addition,
当写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检查一下是否较好地应用
了这些连接词。
2) 段落的整体逻辑
经常我们要叙述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
逻辑结构。
首先第一段要明确告诉读者你要讨论几个部份
...Therefore,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this problen have to
be addressed.
The first questuon involves...
The second problem relates to
The thrid aspect deals with...
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晰地把观点逐层叙述。
Or, 可以直接用 First, Second, Third...Finally,..
当然,Furthermore, in addition 等可以用来补充说明。
3) 讨论部份的整体结构
小标题是比较好的方法把要讨论的问题分为几个片段。
一般第一个片段指出文章最为重要的数据与结论。补充说明
的部份可以放在最后一个片段。
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读者会分为多个档次。文章除了本专业
的专业人士读懂以外,一定要想办法能让更多的外专业人读懂。
所以可以把讨论部份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提出观点,另一部份
详细介绍过程以及论述的依据。这样专业外的人士可以了解
文章的主要观点,比较专业的讨论他可以把它当成黑箱子,而这一
部份本专业人士可以进一步研究。
为了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时,最好加以个括弧,给出
较为详细的解释。
如果文章用了很多的 Abbreviation, 两种方法加以解决
1) 在文章最好加上个 Appendix,把所有 Abreviation 列表
2) 在不同的页面上,不时地给出 Abbreciation 的含义,用来
2) 在不同的页面上,不时地给出 Abbreciation 的含义,用来
提醒读者。
总之,写文章的目的是要让读者读懂,读得清晰,并且采取各种
措施方便于读者。
---------------------------------------------------------
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来
前人的结论完全不对。这是前人工作最起码的尊重,英文
叫做给别人的工作 credits.
所以文章不要出现非常 negative 的评价,比如 Their results
are wrong, very questionable, have no commensence, etc.
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婉转地提出:
Their studie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if they had
considered this situation.
Their results could be better convinced if they ...
Or Their conclusion may remain some uncertanties.
讨论部份还包括什么内容?
1. 主要数据特征的总结
2. 主要结论以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
3. 本文的不足
第三点,在一般作者看来不可取。事实上给出文章的不足恰恰
是保护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隐藏文章的漏洞,觉得
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
1. 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
讨论时一定要说,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
We concentrate (focus) on only...
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
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2. 结论有些不足
The results do not imply,
The results can not be used to determine
be taken as evidence of
be taken as evidence of
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en this from this data
Our results are lack of ...
但是,在指出这些不足之后,随后一定要再一次加强本文的重要性
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
研究打下浮笔。
Notwithsta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tudy does suggest..
However, these problems culd be solved if we consdier
Despite its preliminary character, this study can clearly indicate..
用中文来说,这一部份是左右逢源。把审稿人想到的问题提前
给一个交代,同时表明你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文章
长度,试验进度或者试验手段的制约,暂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但是,这些通过你的一些建议,这些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游可能
实现。
英文论文和摘要写作的一点体会
英文论文和摘要写作的一点体会
1.xx 的特征在于: xx is characterized by…
2.xx 的 2 个重要特征是:Two cr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x are …
3.爱因斯坦指出 xx 的特征如下:Einstein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xx…
4.Generally, … 一般来讲,原则上 … 千万不要用 in principle,此原则非彼原
则也
5.已经采用了: have adopted …
6.近年来: in recent years
7.over/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比如我们说 SC 过去 10 年间发展很快,用 over,
over 是一段时间的事儿;during 是事情发生在什么期间,有时间点的意思。
8.出于各种原因: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9.此外,另外:moreover, in addition
10.即: "…, namely …"
11.A 与 B 的区别在于:A and B differ in the terms of …
12.谈及,关于:In terms of…
13.这些区别是因为:some of the difference stem from…
14.为了让:In order for xx to …
15.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rely heavily on …
16.基于 … is based on…
17.不是…而是… not …, but rather …
18.这方面的例子有… "…, exemplified by …"
19.严格限制:impose the stringent restrictions on …; 受到这些限制:be
subject to the restrictions.
20.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与… 有关:The problem arises in part from …
[Tip]:多用 although, however, while, moreover, in addition 这样的词儿,句子
之间的逻辑关系显得很清楚,读 paper 的人会觉得你的论文很清爽,hoho
英文论文写作的框架和各部分的注意事项
英文论文写作的框架和各部分的注意事项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Title
Be short, accurate, and unambiguous
Give your paper a distinct personality
Begin with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Introduction
What is known
What is not known
Why we did this study
Methods
Participants
Measurements
Outcomes and explanatory variables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Sample characteristics
Univariate analyses
Bivariate analyses
Multivariate analyses
Tables and figures
No more than six tables or figures
Use Table 1 for sample characteristics (no P values)
Put most important findings in a figure
Discussion
State what you found
Outline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Discuss the relevance to current literature
Outline your implications with a clear "So what?" and "Where now?"
References
All citations must be accurate
Include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most rigorous, and most recent literature
Quote only published journal articles or books
Never quote "second hand"
Cite only 20-35 references
Formatting
Include the title, author, page numbers, etc. in headers and footers
Start each section on a new page
Format titles and subtitles consistently
Comply with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英文論文寫作與投稿經驗
黃國禎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英语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我是新手,看了大家的帖子,也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现在国内大学的博士要毕业基本都要求再 SCI 收录的杂志发表论文,我也不例外,不过自己也刚开始写,
写一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学习。
第一,写英文论文,英文表达水平很重要,所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是问题的核心;怎么提高呢,我感觉一
定要多读,特别是在看专业论文的时候,要有意识的从写作的角度去读,看看人家的论文是怎么写的,引
言和讨论,结果和讨论是如何联系的。
第二,对你所做得课题要有深入的了解,把所研究领域的问题都搞清楚了,你写起来就有话可说,参照一
篇比较经典的专业文献格式,也就是写好文章的 OUTLINE,然后再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写出来,不一
定些得多好,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充分利用网络检索功能,把所要表达的内容尽量专业化。但千万不
要大段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容易表达得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尽量写成简单句,不要故弄玄虚,写成复杂句,
这样很容易出错的。
第三,要了解你要投杂志得收录文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按他的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最后 把写好的文
章再修改几遍,每次修改,你都会发现他的不妥之处,越来越完善,然后交给主任修改(一般只能提一些
笼统地问题,除非你的老板友国外求学工作经历,外语特别牛),你可让同行师兄弟帮你看看,如果能交
给专门的公司修改,当然再好不过了。
在《细胞》上发表论文的启示
2005 年 1 月 14 日出版的美国生命科学权威杂志《细胞》发表了中国科学家(蒋辉、郭纬、梁新华和饶毅)
关于发现对确定神经细胞极性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的研究论文。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这是近 25 年来中国
内地学者第一次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
其实,早在 25 年前,也就是 1980 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王敖全、戴秀玉和陆德如三位科学工作
者曾在《细胞》杂志 21 卷上发表过关于大肠杆菌 Tn2 转座子转座性质的文章。当时该杂志主编本杰明?列
文(Benjamin Lewin)博士曾致函陆德如,称非常高兴能够发表这篇过去 30 年来首次投向美国杂志的中国研
究论文。
25 年来,我国的国力大大加强,科学事业突飞猛进。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更以积极推进创新战
略而取得了一批重大的基础和高技术创新成果。新年伊始,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这个国际顶级权威性学术
刊物上,终于又有了与旅美科学家合作,全部研究工作都在中国大陆进行的论文的发表。这充分证明在国
家科技创新工程中大力引进海外科技精英和培养科技人才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类似成果在我国诞生,决不会再等上四分之一个世纪了。
在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25 年前的一篇实验研究论文本身的学术地位很难作过多的评价,自然无法和
25 年后的论文同日而语,况且后一篇论文是由获得过美国神经生物界 2000 年"克林根斯坦"大奖的现任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神经所客座研究员负责完成的。
只要了解上个世纪 70 年代后期中国大陆科研状况的人,就会容易理解当时能在细胞杂志发表文章,是多
么难能可贵。1979 年,该文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遗传研究室陆德如从瑞士进修归来,
根据当时微生物遗传学的进展动态,建议以发现不久的大肠杆菌转座子 TnA 家族中的某些未知性质作为研
究课题。在取得室主任的同意后,就和王敖全、戴秀玉一起开始了工作,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便得到了
新发现。正好此时 J.H.Miller 博士应邀来为我国举办分子遗传学培训班,研究小组向他介绍了最近的工作。
Miller 博士对此感到十分吃惊,没想到在北京,在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能取得如此高水平的结果,认为可
以推荐到 Cell 杂志上发表。这就是该文发表的背景。应该说,这才是完全由国内科学家在国内独立完成
的工作。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首先,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动态,根据自己的条件,善于捕捉
研究对象是创新的基础;其次,建立密切的对外交流渠道是让世界了解我们和使我们走向世界的必经之途;
第三,我国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与国外科学家相比并没有多少差距,做出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工作,并非
可望而不可及。微生物研究所近半个世纪以来.,也做出过数项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作。例如二步法发酵生产
维生素 C 的新工艺,是我国迄今为止收益最大的对外技术转让。
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一切悲观的论调都是站不住脚的。在属于中国的新世纪里,中国科学家将在科学
发展观的正确路线引导下取得越来越多的原创性成果。(本文作者为微生物所程光胜,戴秀玉,其中,戴秀
玉即当年 Cell 文章发表者之一)
怎样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
摘要的写作技巧
英文摘要(Abstract)的写作应用很广。不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向国际学术刊物投稿
要写摘要,国内级别较高的学术期刊也要求附上英文摘要。学位论文更是如此。论文
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
概括。本章主要介绍摘要的组成部分、写作方法、各部分的语言特点以及典型句型。
1. 摘要的种类与特点
摘要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随同论文一起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摘要。这种摘要置于主体部分之前,目的
是让读者首先了解一下论文的内容,以便决定是否阅读全文。一般来说,这种摘要在
全文完成之后写。字数限制在 100~150 字之间。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
结果和主要结论。
第二种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会议论文摘要往往在会议召开之前几个月撰写,目的是
交给会议论文评审委员会评阅,从而决定是否能够录用。所以,比第一种略为详细,
长度在 200-300 字之间。会议论文摘要的开头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研究课题的意义、
目的、宗旨等。如果在写摘要时,研究工作尚未完成,全部研究结果还未得到,那么
,应在方法、目的、宗旨、假设等方面多花笔墨。
第三种为学位论文摘要。学士、硕士和博士论文摘要一般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语言
写。学位论文摘要一般在 400 字左右,根据需要可以分为几个段落。内容一般包括研
究背景、意义、主旨和目的;基本理论依据,基本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
创新点;简短讨论。不同级别的学位论文摘要,要突出不同程度的创新之处,指出有
何新的观点、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四种是脱离原文而独立发表的摘要。这种摘要更应该具有独立性、自含性、完整性
。读者无需阅读全文,便可以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以上四种摘要具有许多共性。无论哪种摘要,内容一般都包括:
(1)目的(objectives,purposes):包括研究背景、范围、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及解
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2)方法(methods and materials):包括材料、手段和过程。
(3)结果与简短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s):包括数据与分析。
(4)结论(conclusions):主要结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等。
无论哪种摘要,语言特点和文体风格也都相同。首先必须符合格式规范。第二,语言
必须规范通顺,准确得体,用词要确切、恰如其分,而且要避免非通用的符号、缩略
语、生偏词。另外,摘要的语气要客观,不要作出言过其实的结论。
下面从内容、结构布局和语言特点三方面着手,讨论摘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摘要的内容与结构
一般来说,摘要必须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结论等内容。也就是
说,摘要必须回答"研究什么"、 怎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说明
了什么"等问题。
2.1 学术期刊论文摘要
这种摘要随同全文一起发表,简短精炼是其主要特点。只需简明扼要地将研究目的、
方法、结果和结论分别用 1~2 句话加以概括即可(如图所示)。至于研究背景或宗旨应
在论文的 Introduction 部分较详细介绍,不必在摘要里介绍。
Title
Author(s), address
Objectives,purpose,hypotheses ...........................................
...……………………………………………………………………………………………
………………………………………… Methods,materials,procedures ...........
......................................………………………………………………
…………………………………………..
Results,data,observations,discussion ....................................
.......…………………………………………………………………… Conclusions .
.........................................................................
...................................................
期刊论文摘要结构布局
例 1.
DOES ALUMINUM ENTER THE LIQUID OONTAINED
IN POP CANS AND ALUMINUM COOKWARE?
Daniel T. Moss
Campbell, 353 North King St., Xenia OH 45385
Objective: 1This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to see if the aluminum in pop
cans (易拉罐)and aluminum cookware enters the liquid they contain.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aluminum does enter the liquids in aluminum cans and cookware
. Methods and Materials: This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by testing seven
different
types of carbonated beverages and water boiled in aluminum cookware for
three hours. Every hour a sample was removed for testing. The cookware consisted
of a new and old aluminum pot. The colorimetri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aluminum.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uminum
was present in carbonated beverages and in the water boiled in the cookware
. Conclusio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aluminum existed in carbonated beverages
and substances cooked in aluminum cookware, an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aluminum increased with time. (126 words)
(本章选文中黑体部分为编者注。)
分析:
本摘要共 8 句话,126 个词。第 1 句话指出了研究目的:装在易拉罐或铝制炊具中的液
体是否含有铝。第 2 句是假设,铝可能真的会进人装在铝制罐子或炊具中的液体之中
。第 3~6 句是实验材料、时间与方法。第 7 句是实验结果。第 8 句是结论:存放于铝制
容器或炊具中的液体内含有铝,而且存放的时间越长,铝含量越高。
例 1 中的主要句型结构如下:
This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to see 表示研究目的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表示假设
This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by testing 表示实验过程和方法
The colorimetri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表示测量方法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表示实验结果
It was concluded that 表示结论
例 2
FACTORS INVOLVED IN POAG:
CAROTENOID INTAKE, EYE COLOR, ANDGIRTH MEASUREMENTS
C. A. Greenell and D. M. Spillm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and Sports Studies,
Phillops Hall, Miami University, Oxford Oh 45056
Objectiv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possible effects of high intake of
carotenoids
(类胡罗卜素), eye color, and girth measurements(眼睛大小)on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POAG 青光眼). Methods and Materials: Researchers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 that inquired about diet and family and personal health
history. This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250 individuals suffering
from glaucoma.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 dietary data suggested a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 habitual intake of vitamin A, E, and C and higher
risk of POAG. In addition, the number of persons suffering from POAG with
blue eye colo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brown or green.
Finally, a possible association was suggested concerning girth measurements
: those persons with proportionately larger than normal girth measurements
may b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POAG. (117 words)
分析:.
本摘要只有 6 句话,117 个词。第 1 句话明确指出研究目的:说明类胡萝卜素的摄人量
大、眼睛颜色及眼睛大小与青光眼的关系。第 2-3 句是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方法是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对象是 250 名青光眼患者。第 4~6 句话每句话是调查结果:
1) 维生素 A、E、C 摄人量低可能与青光眼发病率高有关系;
2) 蓝眼睛青光眼患者的比例远远超过棕色眼睛或绿色眼睛青光眼患者;
3) 眼睛过大的人患青光眼的可能性更大。
本摘要中的主要句型结构:
This study investigates…表示研究内容或目的
Researchers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表示研究方法
This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表示研究对象
The dietary data suggests that…表示调查数据与结果
A possible association has been suggested…表示调查结果
2.2 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学术会议论文摘要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是否被录用。摘要起到说服会议论文评
审委员会的作用。因此,摘要应该首先简要说明研究背景、内容、范围、价值与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也可以多花一点笔墨。会议论文摘要一般在 200~250 词之间。其结构
布局如图 2 所示。
Title
Author(s), address
Background, 15revious studies,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
…………………………………………………………………………………………………
…………………………………………………………………………………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hypothesis:....................................
…………………………………………………………………………………………………
…………………………………………………………………………………………………
…………………………………………………………………………………………………
………………………………………
Methods, materials, procedures: .........................................
..........
…………………………………………………………………………………………………
…………………………………………………………………………………………………
…………………………
Results, data, observations, discussion:.................................
...........
.........................................................................
.....................
Conclusions: ............................................................
...........会议论文摘要结构
例 3
SOLVING THE FOOD SHORTAGE PROBLEM IN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AFRICA USING HYDROPONICALLY GROWNPEANUTS & SOLARLY DISTILLED WATER
Linda S. Bos Windsor road, Hudson OH 44236
Background: In arid coastal climatic regions such as northern Africa, salt
water, soil, and sun am plentiful, but it is not currently economically
viable to grow crops due to the lack of fresh water. Hypothesis: The hypothesis
of this project is that the problem can be resolved with the combined uses
of growing peanuts hydroponically ( 营养液栽培法), solar distillation(太
阳蒸馏法), and water retention devices (保湿装置). Methods and Materials:
The experiments conducted center around ( 以.... 为中心) growing peanuts
hydroponically and creating a working solar distillato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It is determined that peanuts could be grown hydroponically and that they
require approximately 0.5 gallons of water per plant per growing season
in a closed container. A closed container could be simulated in Africa by
planting the peanuts in rows which were dug in the shape of a "U". This
"U" would be hoarded on all sides including the top by a mylar blanket,
minimizing
water loss. It is also possible to adapt a practical roof-type solar
distillalor
that could produce 1/10 of a gallon of pure water a day. Conclusion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n adapted solar distillator can provide the water
necessary for peanut plants grown hydroponically in water containment devices
. This would be a better way of growing crops in northern Africa. (199 words
)
分析:
这份摘要共 9 句话,199 个词。第 1 句话描述北非沿海干旱地区,由于缺乏淡水,无法
种植庄稼。通过描述这一实际情况。来说明本研究课题的重要性,也暗示了研究课题
的内容与目的。第 2 句是假设,即可以使用营养液栽培方法、太阳蒸馏法及保湿装置
三结合的措施来种植花生,从而解决第 1 句所提出的问题。第 3 句简要介绍实验方法,
即营养液栽培法和太阳蒸馏法。第 4 句简要介绍实验结果,即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在
封闭式的槽里种植花生。第 5~7 句较详细介绍实验结果。第 8~9 句是结论:将太阳蒸
馏法、保湿法和营养液栽培法相结合可以在北非种植花生,并且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此摘要中的主要句型结构有:
The hypothesis of this project is that…表示假设
The experiments conducted center around…表示实验内容
It is determined that 表示实验结果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表示结论
例 4.
D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FFECTTHE WAY PLANTS GROW?
Laurak Woleslagle, 2388 Whitlock PL.,
Kettering OH 45420
Background: Numer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electromagnetic (EM) fields
(电磁场) may have harmful effects on humans exposed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Hypothesis: My hypothesis is that EM fields may also be harmful to
plants, and resulting dam age occurs quickly due to the rapid growth and
short life cycle of the selected study plant. Methods and Materials: The
plant radish(罗卜)was chosen for its short germination cycle(生长周期) of
twenty one days. Sixteen radish plants were compared in the experiment.
Eight were grown in an EM field produced from a small electric fan, and eight
were grown outside the EM field as a control group. A Gauss met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M field and to determine the EM field boundary? The growth
in height of both groups were measured and plotted for twenty-one days.
On termination(最后), the plants were pulled, weighed, and their tap root
length measured. This data was also plotted. Results:The FM field plants
were smaller, weighed less, and 75 % of the tap roots were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lants. (172 words)
分析:本摘要共 10 句话,第 1 句概括了前人的研究结果:人如果长时间置身于电磁场
中,会有不良影响。第 2 句为假设:电磁场对植物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由于植物
生命周期的短暂,不良影响会很快表现出来。作者通过这一假设来说明研究的内容与
目的。第 3、4 向简要介绍实验对象(16 棵萝)和方法。第 5~9 句为具体实验环境、过程
、测量仪器、方法等。第 10 句为结果,即受电磁场影响的萝卜比远离电磁场的萝卜要
矮小、重量轻,主根大多要长一些。
主要句型结构:
Numer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表示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概括
My hypothesis is that…表示假设
This data was plotted.表示描述数据的方式
第 3~9 句按照先后顺序描述实验环境、过程、方法,都采用了被动句式,这是描述实
验过程最常用的方法。
例 5
NAVAL MIDSHIPMEN'S KNOWLEDG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hn R. Benjamine and Diana M. Spillman
Millet Hall, Miami University, Oxford OH 45056
Backgrou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number one killer of Americans.
The CVD condition starts at a younger age than when CVD is usually detected
. The established risk factors are well known in the medical community, but
what does the average person know about CVD?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how much the average person knows about CVD. Methods
: Naval Midshipmen (海军学校的学员)were chosen for a questionnaire study
because of their perceived health knowledge due to the program's requirement
for physical conditioning and adherence to an exercise regimen. The 28 question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to 38 students (ages 18-24 ) with 7 female and 31
male student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 following was found: (1) No
midshipman
could identify the three top causes of death in the US, (2) only 20 % either
knew what HDL/LDL(低密度蛋白) is or could identify LDL as contributing to
CVD, (3) 37 % did not know both the blood pressure and cholesterol level
, and 68 % did not know their cholesterol level alone, (4) 76% did not identify
race as a risk factor for CVD or correctly identify in which populous this
condition existed, and (5) less than half (39 % ) expressed concern about
CVD. The midshipmen were not knowledgeable about CVI). From the literature
, this appears to be typical for the age group, although surprising due to
the emphasis placed on physical conditioning in the program. Conclusions
: Clearly the education programs implemented by such groups as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re not as successful as hoped. A renewed emphasis on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nto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CVD is imperative
, especially in this surveyed age group where prevention must have already
begun. (275 words)
分析:
第 1~3 句介绍研究背景,包括心血管病的危害、发病年龄及高危因素,第 4 句为本研
究的目的:了解普通人对心血管病知道多少。第 5-6 句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用问
卷方法对海军学校学员进行调查。第 7 句为五点调查结果。第 8~9 句是对结果的讨论
。第 10~11 句是结论,其中第 10 句是研究结果所说明的问题,第 11 句是作者根据问题
而提出的建议。
2.3 学位论文摘要
学位论文摘要也叫内容提要(summary)。一般单独占一页,装订在学位论文目录之前
。这种摘要与上述两种摘要一样,都是介绍研究背景、内容、目的、方法、结果等。
但是,学位论文摘要与其他两种摘要的不同之处是,它必须指出研究结果的独到之处
或创新点。关于研究的内容也可以稍加详细介绍,摘要的长度一般在 400 字左右。如
有必要,可以分为几个段落。学位论文摘要可以分以下三步写(如图所示)。
开头部分可以先介绍一下研究的背景、宗旨、意义,提出问题,说明解决某一问题的
必要性或重要性等。
第二步介绍本研究的目的、范围。
第三步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
最后对研究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新创造、新突破、新见解或新方法加以概括总结。当
然,不同级别的学位论文(学士、硕士、博士),对创新性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
学位论文摘要结构布局
Abstract
Background,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rationale for the present study
........................................................................
Objectives and scope of this study ......................................
.........................................................................
Outline of the main contents and results ................................
.........................................................................
.........................................................................
Conclusions:.............................................................
............
例 6 是一份文科学士论文摘要,而例 7 是一份工学博士论文摘要。两份摘要尽管学科不
同,级别不同,但结构模式是相同的。
例 6
ABSTRACT
[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by research on psycho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rner. Language learning is generally affected by eight factors. They
are motivation, intelligence, aptitude, personality, age, first language
,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major purposes of the study are 1) to find
out whether there is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use; 2) to determine whether highly motivated learners
use more strategies than poorly motivated learners; 3)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type of motivation influences strategy choice. [2] The subjects in this
study are twenty four university students on the BSc joint course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ata collection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mainly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3] After data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se learners
are strongly motivated by communicative purposes, and that many of them
even have intrinsic motivations,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science
major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is group of learners favours social strategies
, that is, to learn the language by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It is concluded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at 1) instrumental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may
bot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imulating one's learning, and strong
motivation
will stimulate the learner to try different learning strategies; 2) the
employment and preferenc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partially determined
by the learner's special motivation. Therefore, the strategies which can
be employed to most efficiently achieve the learners' special goal are most
likely to be their most favorable ones.
By Liu Weiwei
分析:
这是一篇研究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选择的论文摘要。第 1 段命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目前,语言学习者自身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项目的目的是
研究学习动机与策略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 2 段介绍研究对象和方法。对象是中英合作培养班的 24 各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方
法是调查问卷。
第 3 段总结研究内容与结果。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学生具有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他
们在学习中主要采用交际策略,以实现交际目的。通过研究可以作出如下结论:学习
策略的喜好和选用取决于学习者的特殊动机,最能实现学习者特殊目的的学习策略往
往最容易被学习者接受和偏爱。
例 7
ABSTRACT
[1] Many high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pplied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utobody
covering products.CAD/CAM integrated technique is one of these applications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order to save development cost and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this techniqu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applying CAD/CAM technique to developing autobody-covering moulds.
[2] Firstly, it is difficult to modify and design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autobody outside surface. The existing modeling function of surface cannot
satisfy the need of establishing autobody model perfectly.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functional models of curve and surface, build software systems,
and develop autobody surface style model. Although CAD/CAM techniques have
been separately and skillfully applied to developing autobody, it is
inconvenient
and difficult to integrate these techniques. Up to now there have been no
reports on the study of integrated product model of autobody covering parts
and their moulds.
[3] This thesis comprehensively studies autobody coveting part and moulds
CAD/CAM integrated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s. First,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autobody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describes the CAD
/CAM integration applica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Then, it examines some theories of geometric styling such as creating curve
and surface by scattered points, three-dimensional free form deformation
(三维自由变形) and creating surface by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
片微分方程构造曲面). The thesis also discusses concurrence engineering theory
(并行工程理论), feature-based product styling methods (基于特征的产品造型
方法)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developing and manufacturing autobody-oovering
product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study, the thesis finally presents
concurrence engineering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in product model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4]This is not only a successful research into automobile covering product
and mould CAD/CAM integrated technique, but it is also an initial investigation
in prompting autobody CAD/CAM integrated technique to integration, intelligence
, and visualization. It identifies the areas for further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in autobody covering part and mould CAD/CAM integration.
By Lan Fengchong
分析:
这是一篇博士论文摘要。第 1 段介绍研究背景,即目前高新技术在汽车车身覆盖件产
品的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CAD/CAM 一体化技术是其中一种。同时指出目前此项技术
在车身覆盖件模具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 2 段描述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车身外表三维模型变形修改和设计难度大
,目前的表面造型功能尚不能完全满足车身建模的需要。第二个问题是将 CAD/CAM 技
术串通和衔接起来并不方便。作者通过提出这些问题,来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
此外,作者还通过指出此项技术尚无研究报告发表,来暗示自己的研究目的。
第 3 段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 4 段总结并评价此项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这项研究工作不仅是 CAD/CAM 一体化技术
在汽车车身覆盖件产品应用方面的一项成功研究,而且是促进该技术向集成化、智能
化和可视化方向发展的初步研究。
3. 摘要中的常用句型
上一节具体讨论了论文摘要的主要内容与结构模式。同时我们也接触到了一些常用的
句型。一则典型的学术论文摘要由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组成。本节着重介绍
表达这些内容的句型结构特点。
3.1 描述目的
描述研究目的时,最简单的句型是用 this paper,this study,this project,this
research 等词作主语,后面紧接着用一个实意动词作谓语,如 investigate,discuss
,examine,test 等,宾语为研究内容。即
concerns
tests
investigates …
This paper reports …
This study discusses …
This project describes …
The present study explains …
This research calculates …
Our project examines …
This survey analyses …
This thesis determines …
proposes …
demonstrates …
considers …
evaluates …
measures …
使用上述句型描述研究目的时,一般要采用一般现在时态。因为文中描述的是"手中
正在写的文章目的是……"(this paper…),理所当然要用一般现在时态。
例 8
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of dynamic systems
.
b.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ole of na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in human
settlement
patterns.
c. This project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geology and land usage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d. This study determines the vitamin and mineral use of elderly, free living
individuals in the southwestern area of Ohio.
e.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proposed factors believed to cause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
f. This investigation concerns the type of ground meat which contains the
most amount of fat.
g.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health of southeastern Ohio oak-hickory forest
.
h.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diagnosis of cancer affects the patient's
self-esteem coping process, and quality of life.
摘要中除了用上述句型表示目的以外,还常用 the purpose,the objective,the goal
,the aim 等表示目的的词作主语,以动词 is 或 was 作谓语,后面用不定式短语作表
语,描述研究内容,即: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examin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test
this survey determine
measure
investigate
demonstrate
analyze
例 9.
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n impoundment
on a stream ecosystem.
b.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amine the proposed factors believed
to cause POAG.
c. The goal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determine the best way of correcting
acidified soil.
d.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health of a
southeastern
Ohio oak-hickory forest.
描述目的时还可以用 this study, project, research 等词作主语,谓语 aims to do
…, is designed to do…等形式。即:
This research is designed to determine …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measure …
This project is designed to evaluate …
Our project aims to calculate …
例 11.
a. This research was designed to improve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cancer
development.
b.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measure differences in the home range of a
population of captive spotted turtles.
c. This project was designed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subliminal messages
.
3.2 描述方法
研究方法回答"What method is used in the study?"或"How was the study conducted
?"等问题,还常常涉及到研究材料、对象、设备、环境或实验过程等内容。在描述一
项已经完成的研究工作时,常用过去时态,被动语态使用频率也较高。
例 11
a. Researchers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 that inquired about diet and family
and personal health history. This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250
individuals suffering from glaucoma.
b. I used an acid rain substitute (lemon juice), and watered 7 of 8 plants
with it. My first plant was my control; it was watered with plain tap water
. The rest of the plants were acid rain plants. These plants were watered
daily and kept in a well lit area. The growth processes and color changes
of each plant were monitored and the results were assessed and documented
.
c. Male red-winged blackbirds were recorded and observed in adjacent wetland
territories in northwestern Pennsylvania during the spring and summer of
1995. Analog tape-recording of vocalizations were completed and territorial
behaviors were monitored for each subject during three separate 30 minute
observation periods conducted on each of three separate days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Females were observed in each subject's territory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Individual territories and perching positions were
mapped for each subject.
d. Water samples were conducted from 25 September through 9 December 1995
on Rock Run and Pine Creek. Three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ree locations
on Rock Run and from four locations on Pine Creek.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摘要中方法部分的句型结构特点。上面的例句都是一般过去时态,
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研究或实验过程确实是过去完成的工作。.被动语态的使用频
率较高,是因为描述研究方法时,涉及到实验材料、设备等,用这些词作主语,后面
的谓语动词自然多用被动语态。
3.3 描述结果
摘要中的结果部分在语态和时态方面没有突出的特点,既可用一般过去时态,也可用
一般现在时态;既可用被动语态,也可用主动语态。常用的句型有,:
Results indicated…
We found tha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ata suggested that…
Analysis of the samples indicates that…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t is shown that …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
It can be acknowledged that…
The examination / investigation proves that…
The paper then concludes that…
可见,在描述结果时,句子结构比较灵活,时态与语态也比较多样化,但作者在选用
动词时要非常慎重。例如:
The results show…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results may indicate…
用不同的动词,表达作者对研究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结果
的可靠性也不一样。
例 12
a.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fruit size does not differ between
the hybrid and nonhybrid progeny.
b. Our preliminary data suggest that hybrids are successful enough to allow
crop genes to persist in wild populations.
c.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round turkey had the greatest amount of fat
and ground hamburger had the least amount.
d. Our results show that nodules are capable of inducing a defens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of other plant tissues.
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load, ambiguity, and conflict in pharmacists
' roles can affect their orientation towards counseling their patients.
f. Our current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would find interactions with diverse
co-workers significantly easier than interactions with either diverse
supervisor
or diverse employees.
e. The results indicated variable repertoire sizes between subjects during
observation peri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consistent difference in call
type frequency across time.
f. The dietary data suggested that a possible correlation could be made between
low habitual intake of vitamin A, E, and C and high risk of intraocular
hypertension.
摘要往往需要多次修改。第一稿可能比较长,语言可能有些罗嗦,通过修改后,使长
度达到规定的要求,那么,在语言上必须下工夫斟酌,用尽量少的字表达尽量多的信
息。根据本章所介绍的摘要写作要求与技巧,我们很快可以判断下面这份摘要在结构
和内容上是不符合要求的。
例 13
GREENHOUSE GASES AND THE 5 % SOLUTION
One of the most hotly debated topics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1990s will
be whether or not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 being caused by the warming of
the atmosphere. The trend in current thought is that greenhouse gases are
going to melt the polar Gaps and these greenhouse gases are the result of
burning fossil fuels. The Rio Treaty and the Berlin Accord are going to
eventually result in federal mandates for the limit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 There is a public debate taking place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within
both media and public arenas. The issue will remain a volatile one for many
years. We need to create a project in which a coalition is formed on at
least some parts of the issue. In Ohio, we could meet the targets currently
contained in the grow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accords. We could switch
to nuclear power or we could all buy cars that are 25 % more fuel efficient
, or we could retrofit our power plants. These things ar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into a culture where few people even understand the phrase greenhouse gases
or the issue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r we could plant trees. To accomplish
a 20% reduction in year 2000 CO2 projected levels we would have to increase
tree cover in Ohio from the 30% cover of 1990 to a 35 % cover in the year
2000. This is a 5 % increase. Estimates are that this would cost .7 billion
. It will not. We will accomplish this goal and we will educate our state
population on the entire air cycle so that they better understand the issue
and both sides of the debate. We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and educate our
adult pop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My paper will talk about the coalition
we are forming among environmental,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groups to get
the trees planted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the adult pop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324words)
分析:
本摘要绝大部分篇幅介绍背景、意义和价值等,一直到最后一句话才介绍研究目的。
而且研究目的也非常笼统。本摘要完全没有谈及研究方法和结果等,所以不符合要求

思考题
一、阅读并分析下面一则论文摘要的结构,指出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KNOWLEDG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AR
IN UNIVERSITY STUDENTS
DIANA M. SPILIMAN
Abstract
Every 32 seconds an American dies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But
many individuals do not know the risk factors for CVD. Five hundred students
chosen at random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about CVD knowledge. Less than
16% of them knew the top three causes of death. Of she CVD risk factors,
diabetes and race were the least known, while high blood cholesterol, high
blood pressure, obesity, inactivity and smoking were the most often known
factors. Family history along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elevated cholesterol
and obesity were given as the most common risk factors for CVD. On the personal
CVD risk factor questions, men did not know their family cardiac history
, blood pressures or blood cholesterol levels. Women tended to know more
about CVD than men. Overall the students were not knowledgeable about CVD
and thought of it as a condition not to be concerned with until later in
life. (149 words)
Purpo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ethod and materi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sults: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clus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是一则摘要中的句子,次序混乱,不符合摘要的要求。根据摘要的结构特点
,调整句子的顺序。
A Hybri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Battery
Electric Passenger Car for Petroleum Displacement
I. Forster and J. R. Bumby
1. The way in which the powertrain can be controlled and the effect component
ratings have on achieving the petroleum substitution objective are described
.
2. In particular a hybrid car is considered.
3. In addition, it will be capable of entering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s and yet be capable of a range at high and intermediate speeds that
is limited only by the size of its fuel tank.
4. It is shown that a hybrid vehicle can be designed that can achieve a
petroleum
substitution of between 20 and 70 percent of the equivalent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ehicle.
5.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otential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in
substituting
petroleum fuel by broad-based electrical energy.
Correct order:
参考答案
一、阅读并分析下面一则论文摘要的结构,指出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Purpose: This study aims to test university students' knowledg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Method and material: 500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randomly chosen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about CVD.
Results: l) Less than 16% of the students knew the top three causes of death
. 2) Of the CVD risk factors, diabetes and race were the least known, while
high blood cholesterol, high blood pressure, obesity, inactivity and smoking
were the most often known factors. Family history along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elevated cholesterol and obesity were given as the most common
risk factors for CVD. 3) On the personal CVD risk factor questions, men did
not know their family cardiac history, blood pressures or blood cholesterol
levels. Women tended to know more about CVD than men.
Conclusion: The students were not knowledgeable about CVD and thought of
it as a condition not to be concerned with until later in life.
二、下面是一则摘要中的句子,次序混乱,不符合摘要的要求。根据摘要的结构特点
,调整句子的顺序。
Correct order:5-2-1-4-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otential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in substituting
petroleum fuel by broad-based electrical energy. In particular a hybrid
car is considered. The way in which the power- train can be controlled and
the effect component ratings have on achieving the petroleum substitution
objective are described. It is shown that a hybrid vehicle can be designed
that can achieve a petroleum substitution of between 20 and 70 per cent
of the equivalent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ehicle. In addition, it will
be capable of entering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s and yet be capable
of a range at high and intermediate speeds that is limited only by the size
of its fuel tank.
政治论文的写作方法
一、存在问题及对策
1、"欠新"。主要表现在立意不新,见解不新,取材不新,写不出时代信息,也没有自己的独立见
解,使小论文看去"一般化",没有特色,缺乏新的感觉。为此,要注意:
(1)立意要新。新意从何而来?来自时代的洪流,来自现实的生活。所以应从现实生活中,从改革
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作认真的调查,深入的分析。
(2)见解要新。文章论述的角度要新,不落俗套。不照搬他人说法,防止"老生常谈"的做法,力
求自己的独到见解给人以新的启示。例如:春游是许多学生参加过的集体活动。以春游为题的小论文一般
是以歌颂祖国美好河山,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主题的。如换一个新的角度,作者从春游中学生花钱大手
大脚出发,作深入调查,分析钱的来源,以及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从表面现象发掘问题的本质,并提出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杜绝奢侈之风,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继承、发扬。这一见解就
与众不同,就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3)取材要新。文章所用材料要从新近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选取。特别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热
门话题或能引发人们思考,但又不易被人们关注的给人以启迪的新材料。
2、"欠精"。主要表现在:选用材料太多,论文越定越长,与"短小精悍"的要求背道而驰。对
此,应注意:
(1)论文的题目要小,要具体。有些同学写的论文题目太大,例如《理论联系实际》、《论经济体制
改革》、《论人生价值》等,同学们的水平有限,题目过大,选用材料多了,文章篇幅就太长,写少了就显
得空洞,难以说明问题,很难符合小论文的要求。因此,题目不要过大,选取其中一方面讲就可以了。如
《良药也可以不苦口》、《驳孟母三迁》等,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以小见大。
(2)选票要精。写小论文必须要有丰富而又真实确凿的材料。但这么多的材料又不能都搬上去。否
则,一个材料连着一个材料,就如记流水帐一样,既长又没新意。因此,要对这些丰富而又确凿的材料进
行去粗取精的处理。所选用的材料要紧扣文章观点,富有代表性,既典型又生动,这样才会写好小论文。
(3)文章字词要精练,小论文写作要认真,不能马虎应付。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要面向主题,不能
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以至离题万里。不少同学起好初稿后,就如释重负一样,丢到一边,不看也不修改,
抄好了就交给老师,或者是为了凑足一定的字数而短话长说。这样的小论文质量肯定不高。为此,写好初
稿后,要多看几遍,反复修改,仔细推敲,把多余的话删去,病句错句改正过来。
3、"欠融"。事理脱节,即事实材料和理论挂不上勾,谈不拢。写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整理交
融;层次清楚,说明力强。所谓"事"即事实,事例;所谓"理"即指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般来说,要克服以下三种毛病:
(1)重"事实"轻"理论"。有些同学写小论文时一头栽进事例的堆子里,整篇文章象记流水帐一
样罗列了不少例子、材料。从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叔叔……有
时看起来好象很生动,但文章缺乏基本理论的分析,这就失去了小论文的特点,使人看了不得要领,甚至
不知所云,给人一种花言巧语而又空洞无物的感觉。为此对所掌握的材料要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透
彻分析,选取典型的例子,把例子的道理讲清楚,使小论文的主题鲜明,给人以启迪。
(2)重"理论"轻"事实"。有些同学觉得既然是小论文,似乎总是"理论性"越强越好。文章引
经据典,洋洋洒洒。道理讲一大堆,但缺少例子印证,以至从理论到理论,空话套话连篇,结果是文章缺
乏说明力。对此,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选取有说服力的例子,让事实说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
果。
(3)理论与例子衍接生,做不到事理交融。事理交融是指理论和事实有机联系,摆事实,讲道理,
即能够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恰如其分地分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学写小论文,
普遍有一个通病:先写一段理论,然后公式化地加上一个例子;或先写一个例子,后面再例行公事地加上
一段理论,就象水和油混在一起一样"层次分明"。不能做到事理水乳交融。要克服这一毛病,应注意事
理的统一,通过例子引出道理,或运用道理分析例子,光讲例子或光讲道理都不行。一篇好的小论文,应
当既有生动实在的例子,又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在摆事实中讲道理,把讲道理渗透于摆事实中,夹叙夹议,
叙议结合,做到事理交融。
二、写政治小论文的几点体会
1、要热爱生活。"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轻描淡写,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
人,是写不出引人入胜的小论文来的。热爱生活,就是要求同学们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生命之源,创作之源。不能整天愤世疾俗、怨天尤人,埋怨生不逢时,带
着变色镜看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生活态度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立场问题,直接关系到立意 。如果
生活上没有上进心,思想境界不高,立意也就不会高。倘若立意不高或不正确,再华丽的辞藻又有什么用?
在当今时代应该歌颂社会的主旋律,当然不是说不能触及个别丑恶的现象。
2、要学会从社会生活中摄取材料,充分占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既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又
是表现观点的支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写作原料的矿藏,它
是小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然并不是说材料越多越受欢迎,但缺乏材料绝对写不出令人
信服的小论文。
3、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主题。"意在笔先","留心处处皆学问"。同样生活在一
个学校里,有的同学写出来了,有的写不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观察、缺乏感受、缺乏思考。
任何一篇有见地的政治小论文,从议题的选定,主题的确立,到谋篇成文,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的理
解、冷静的分析,周密的论证,正确的立意。只有走进生活深处,用全身心去观察体验,才能做到所见者
深,所知者深。尤其要善于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一个人的感受越
深刻、越独特,小论文的个性就愈鲜明,价值就越高。初学写作的人,应该从自己周围熟悉的东西写起,
扬长避短,从自己生活基础最丰厚的地方选取写作材料,根据表现、论证主题的需要选择材料。选择真实
可靠、准确无误的材料,选择那些能够深刻提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明力的典型、新颖、
生动的材料,才能及时按住 时代脉博。防止出现罗列事实、堆彻材料的现象。荣获"知国情、爱中华"
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的《家乡变化启示录》就是作者深入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之后有感而发的。作者没有
停留在对家乡的朴素感情,而是深挖细掘,寻找变化的根据,并敏锐地发现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存在的问题,
把对家乡的爱上升到对社会主义祖国,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深沉的热爱。另一篇《邹蕴,你真走运》的小作
者是在观察了 1993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组感人镜头而生发的感想。可见小作者确是生活的有心人,很
善于捕捉生活的瞬间,并加以升华,让瞬间变为永恒。有不少小论文是从"我"的独特视角来审视家庭、
学校和社会生活的,突出了一个"小"字,以小见大。
中国科学研究信息门户――科研中国 SciEi.com
科研中国 SciEi.com 是独立的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倡导自由,开放,交流,创新,分
享,努力打造中国科研网络交流第一门户。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包括:
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人员!
网站宗旨:通过构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能够使得各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能够相互交叉,
改变目前国内科学研究分割、孤立的研究状况,让大家能够扩大交流,开拓视野,从而习惯
合作研究的科学精神;促进科研人员和企业的交流,推动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以及加强企业
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性文章和交流,培养后辈科研爱好者。
请在收藏夹里记住这个网址,是 Sci 和 Ei 的联体。虽然科研不仅仅是 Sci 和 Ei,这里
只是为了好记。
http://www.SciEi.com
主体部分包含内容最为丰富全面,由科研新闻、科研文章、科研资讯、科研会议、科研
图片、科研下载、科研博客、科研论坛科研搜索和科研网址十大部分组成,各部分均有不同
针对性。下面对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操作进行简单说明。
论坛主要版块设置和简单介绍如下,看看你的课题中有没有需要的东西吧,交流、讨论、
资料狂多多:
一、科研新闻http://www.sciei.com/news/
(1)科学发现:科学最新发现和探索
(2)科研进展: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3)科技实事:科技发明的实事新闻
(4)教育科研:科研和科研管理和改革新闻
(5)工程信息:重大工程新闻信息
(6)新闻采集:科研相关的各种新闻搜集
(7)国际新闻:国内外重大科技计划等等。
(8)趣味百科:科研领域的趣味新闻
(9)新闻头条: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新闻信息
二、科研文章http://www.SciEi.com/article
(1)科研综述:理工农医各领域的国内外的综述文章。
(2)百家争鸣:科研中国博客与论坛学术交流索引
(3)博采众长:网络精华文章索引
(4)软件技术:工程仿真软件的各种使用技巧
(5)专家访谈:各领域专家对国内容的科研体制,科研进展进行的概括性的文章
(6)科研写作:各种投稿写作技巧
三、科研资讯http://www.SciEi.com/info
(1)科学基金:各种科学基金介绍和申请要求
(2)专家信息:各领域专家信息库
(3)招聘求职:各科研机构招聘信息,硕士,博士和专家的求职信息。
(4)科研报告:各领域专家的学术报告
四、科研会议http://www.SciEi.com/meeting
(1)国际会议:包括各领域学术会议,技术会议等等
(2)国内会议:包括各领域学术会议,技术会议等等
(3)软件年会:各种仿真软件年会信息,培训信息等等;
(4)教育会议:各学科发展的教育会议信息
五、科研下载http://www.SciEi.com/soft
(1)理学: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天文,地理,生物,管理
(2)工学:土木水利,航空航天,汽车舰船,动力电气,能源油气,电子通讯,矿山冶金,
信号噪声,自动控制,材料科学,机械科学,人工智能
(3)农学: 农学,林学,水产,畜牧
(4)医学: 医学,药学,中医,中药
(5)社科:经济,历史,政治,哲学,法学
(6)软件:CAD 软件,CAE 软件,CAM 软件, CFD 软件,数学软件,试验软件,其它
(7)综合:常用工具,综合资源
六、科研图片http://www.SciEi.com/photo
(1)自然现象:自然奇观,深空探索
(2)科学实验:试验结果,试验仪器
(3)科研进展:科研发现,珍藏图片
(4)精英人物:历史回眸,科技人物
(5)科技仿真:软件界面,仿真结果
(6)综合图片:千奇百怪,最新最强
七、科研博客http://www.SciEi.com/blog
(1)面前全体科研学者
(2)针对原创性文章
(3)作为科研学者的个人文章发布系统
(4)博客内容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与论坛和网址大全配套。
八、科研论坛http://www.SciEi.com/bbs
(1)理学: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天文,地理,生物,管理
(2)工学:土木水利,航空航天,汽车舰船,动力电气,能源油气,电子通讯,矿山冶金,
信号噪声,自动控制,材料科学,机械科学,人工智能
(3)软件:数学软件,CAE 软件,CAD 软件,CAM 软件,试验软件等等。
(4)综合:综合讨论,综合资源,论文写作,科研互助。
九、科研搜索http://www.SciEi.com/seek
(1)汇集了国内外著名的科研学术数据库搜索引擎
(2)综合了日常使用的网络搜索引擎
(3)综合了日常使用的软件搜索,翻译搜索等等。
十、科研网址http://www.SciEi.com/link
(1)科研学术网址大全包括各个学科的学术网址,为本网站独创
(2)日常生活网址大全与其它网站的网址大全一样。
中国人写英文文章最常范的错误总结
中国在生命科学顶尖杂志发表的论文
以前中国到顶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很少很少。咱现在了解以前历史多亏了饶毅老师前几年统计过生命
科学的论文。他那时是连 JBC《生化杂志》的论文都算上,也没有多少篇,可以篇篇列出来。现在多了一
些,也许饶老师没兴趣做这样的统计了。俺没有饶老师那水平,也不懂历史,不过现在上网查这几年的文
献还是比较容易的了,也不用查历史上的文献嘛,还有就是每当大 paper 出来的时候,各种 BBS 还是反应
很热烈地,所以弄个小结嘛,还是行的。
听些老师说,十几年前,科学院的杨雄里、北医的韩启德这些人用在国外期间发表过的《科学》、《自
然》到中国当上科学院院士,协和的刘德培用国外发表的 PNAS《美国科学院杂志》做工程院院士。近到
前两年,军事医科院的贺福初因为发了三篇左右的 JBC 做了院士。不过事到如今,中国 JBC 水平的论文
多的不得了。而且听同学说科学院神经所有个研究员虽然有篇 PNAS,不仅当不到工程院院士、连神经所
的研究员考评还通不过、给分流到药物所去了。中国这几年形势上涨很快哟。
以单位和个人来说,科学院的神经所都领先。而且,它还向其它单位输送了好几个人:神经所发《科
学》的博士后唐世明到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以后又自己发《科学》、神经所的周专到北大、神经所的何仕刚
到生物物理所。其它单位这样的人比较难流动,单位一般都卡着不放。清华让饶子和做生物物理所的所长
是个例外。不过清华还坚持饶子和的实验室留在清华。
以前很多人当院士以后就没有什么大 paper 了,现在好几个人都是院士以后还做研究,有大 paper。神
经所的郭爱克啊,生物物理所的饶子和啊。
最佩服三个人:
第一,蒲慕明,领导科学院的神经所,一个单位撑起了当今中国生命科学的半壁江山。
第二,饶毅,公开为中国科学家做良心呼唤,私下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做科学研究。
第三个…嘿嘿嘿,现在先不说。
单位:
科学院神经所已经在所有顶尖杂志有多篇论文:《细胞》(饶毅、张旭实验室各一篇)、《科学》(郭爱
克实验室两篇、何仕刚一篇)、《自然》(袁晓兵实验室)。多篇《自然神经科学》(分别是蒲慕明、周专、
段树民、鲁白实验室)、《自然细胞生物学》(分别来自蒲慕明、袁小兵、段树民)、《神经元》(分别来自蒲
慕明、张旭、李朝议、周专、段树民),其中郭爱克已经因为前几年第一篇《科学》当选院士,周专和段
树明今年院士入围。
紧追神经所的是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细胞》(饶子和)、《自然》(常文瑞)、《科学》(唐世明、陈霖各
一篇),陈霖因此当选院士,常文瑞今年院士入围。
清华:《细胞》(饶子和)、《科学》(孟安明,今年院士入围),清华的饶子和前两年因为发过多篇 PNAS、
JBC 当选院士。
复旦大学:《科学》、《自然》各一篇(金力,今年院士入围)
科学院基因组所:《科学》两篇、《自然》一篇(杨焕明,今年院士入围)
科学院上海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自然》(韩斌,今年院士入围)、《科学》(赵国屏,今年院士入围)
各一篇
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科学》一篇(张永莲,已经因此当选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遗传学》(贺林,今年院士入围)
协和医科大学:《自然遗传学》(沈岩,已经当选院士)
第二军医大学:《自然免疫学》(曹雪涛)
个人发表两篇以上的人:
蒲慕明在中国自己的实验室发表顶尖论文是个人最多(至少五、六篇),这些都不包括他在 UC Berkeley
的论文
基因组所杨焕明发两篇《科学》、一篇《自然》
神经所郭爱克研究员发两篇《科学》
复旦大学金力发《科学》、《自然》各一篇
神经所张旭发《细胞》、《神经元》、PNAS 各一篇
神经所周专发《自然神经科学》、《神经元》、PNAS 各一篇
唐世明在神经所以博士后身份发一篇《科学》、在生物物理所以研究员身份
发一篇《科学》
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中心孔祥银发《自然遗传学》两篇
学生里面两次以上在顶尖杂志做第一作者两人:神经所张成(周专的学生)发《自然神经科学》和《神
经元》各一篇,神经所蒋辉(饶毅的学生)发一篇《细胞》原始论文、一篇《自然神经科学》评论
在同一个研究所有两个以上独立实验室发表多篇顶尖论文的目前只有神经所一个,其它单位有一个实
验室发表过多篇的(如基因组所、复旦、生物物理所),但是没有多个实验室能够发表多篇.
以上有三篇是同学们在 BBS 上宣布正式接受的论文,杂志还没有出来的,其它是都发表了的。正式待
发表的三篇:神经所郭爱克的第二篇《科学》、清华/生物物理所饶子和的《细胞》、神经所张旭的《细胞
因我对应用力学的相关学科比较关心,对动态规划,控制理论等,略有所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
在八十年代中期,采用与控制理论的学科交错方法,提出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参变量二次规划求解。虽然
打开了一个口子,但意犹未尽,感到还有更多的内容。当时我对周期结构的分析很感兴趣。
回顾以往,跌宕起伏。我想还是讲讲自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与体会吧。
因我对应用力学的相关学科比较关心,对动态规划,控制理论等,略有所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
在八十年代中期,采用与控制理论的学科交错方法,提出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参变量二次规划求解。虽然
打开了一个口子,但意犹未尽,感到还有更多的内容。当时我对周期结构的分析很感兴趣。
我曾用动态规划解决了公路桥梁车列的最不利加载问题。动态规划与线性二次控制理论都是现代控制论的
基础内容,我感到这两方面与结构力学有更深刻的内在关联。既然有问题在胸当然就很感兴趣,于是努力
探讨。自选课题,有何不可,既然有兴趣,就下决心上!这类课题乃为自找,没有任何保证一定出成果的。
但如果能做出来,就会很高兴,也相信有重要意义。所谓做学问的第一层境界,有道:"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段研究虽然费时数年,并放下了其他方面很多机会,但仍冲不开迷雾,反
复很多,目标若即若离。这一段时期是辛劳而苦闷的。所谓做学问的第二层境界,有道:"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碰到困难,不可轻易放弃。虽然有多次反复,但每次均有所领会。好在我的兴趣
比较多,不是盯住一样东西硬做。我自选课题探讨,成功与失败之间,失败的成分是很大的,关键是心态
要平稳,有以自处,所谓平常心。1989 年,我终于有了成果。认识到原来线性二次控制理论与结构力学之
间有模拟关系,这是自己悟出来的,是国货。真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感觉可谓酣畅淋漓,有成就感,借用毛主席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这套理论所用到的数
学是很基本的,乍一看没有什么东西,但其涵义丰富,是新的境界。其实基本理论问题往往是很普通的,
就在不起眼处,而且往往是高手的盲点。为什么年轻人有突破,就是因为他们框框少,能想人之所未想,
而不是盲目跟随。但我当年已经是 55 岁了。
虽然初步有了认识突破,但还是很肤浅的,亟需深化。所以说,辛苦多少年,提出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要
多得多。基础就是这样,练内功。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气息悠长。此前,我已在计算力学方面工作了 20
多年。深知应用力学理论虽好,如果不能提供数值计算结果以供实用,那多半也会落空。所以在建立了结
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的模拟关系之后,注意力就转到其数值计算方面。精细积分法就是在这样的基点上,得
以发展的。国内外以前已经出版了很多常微分方程数值求解的书,但往往是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全是差分
法近似。因为状态空间的分析需要求解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组,适合于发展精细积分算法,其关键处就在
于指数矩阵的计算。我看过 1972 年出版的一本书,讲到过 2N 算法,但直接运用有问题,有一个盲点。我
针对分析了其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并设法解决了该盲点,就给出了精细积分算法,其数值结果直逼计算机上
的精确解。其实精细积分法数学上也是非常简单、普通而又浅显的,但它却曾经是一个大问题。"山不在
高,有仙则名","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么,不是要"深入浅出"吗。正因为精细积分法浅显易懂,所以
现在采用的人很多。看过金庸的小说吗?其中讲过一个"珍珑"棋局,难倒了多少高手,后来破解棋局的竟
是一个常人。吴清源在对局中也有盲点,不过他自己及时破解了。高!后来我才知道,1978 年有一篇评论
文章,'Nineteen dubious ways to compute the exponential of a matrix',总结过 19 种可疑的矩阵指数算法。其
中之一是 2N 算法,但未能成功,其实只缺少了一步,所以被称为可疑。精细积分法补上了这小小的一步。
人家是"为山九仞",但缺一点也不行而成为可疑,我只是"功成一篑"而已。
常微分方程组的数值积分有两类:1)初值问题的积分;2)两点边值问题的积分。后者对控制理论很有用。
Kalman-Bucy 滤波,线性二次控制,都需要求解 Riccati 微分方程,它是非线性的。随着初值问题精细积分
法的解决,采用同样的手段,两点边值问题的积分以及 Riccati 微分方程也顺利地得到解决。进一步,
Kalman-Bucy 滤波方程的精细积分法也得到了解决。1993 年末我出版一本书,《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
介绍了模拟理论及精细积分法。同年我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应用力学方面,模拟理论当然也有很多发挥。我在大学年代就注意到弹性力学最基础的圣维南问题,求
解用半解析凑合法,当然不能满意。1953 年钱伟长著文研讨过该问题,意图改变其凑合求解法的状况。1957
年在全国力学大会还讨论过该问题。那时我做钱伟长的助教,也是跃跃欲试,当然是失败而归。问题梗在
心中 30 多年。直至找到了结构力学与控制理论的模拟关系后,交错学科的视角告诉我,多年来横梗心头
的问题解开了,可用状态空间法来处理之。解决圣维南问题凑合法求解的途径已经有了。随后我于 1995
年出版了《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一书。交错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机会,其中有趣的一段是鲁棒控制 理
论。我既然找到了结构力学与控制的模拟理论,当然想进一步研究点什么,就碰到了 理论。当时我看文
献给搞得稀里糊涂,太艰深了,老实说就是看不懂。只好暂时放下,但又岂能忘怀。后来出访时买了两本
书再读。我既然掌握了模拟理论,就有了另一个视角。我不是按已有的老路,跟着洋人再走一遍,这既费
劲又乏味,且缺少新意。而是从应用力学模拟的角度切入,就发现了一些新的提法。于是我又找到了理论
的关键参数原来是与结构稳定性的欧拉临界值一致的。后来又找到了分散系统控制理论就相当于计算结构
力学的子结构分析,等。可谓都是另辟蹊径。其实我不是控制领域的人,看问题总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偶有一得。既是缺点,但也有好处。结合起来方好。
我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钟兆琳是交通大学著名教授。我自幼喜欢自学读书。中学是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1956 年在同济大学毕业,自学数学力学多门学科,并得到李国豪等老师的指点。1956 年起在中国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师从胡海昌从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变分原理方面的研究,拓宽并加深了理论基础和跨学科
的研究能力。钱伟长指定我在《工程力学研究班》为他助教。1959 年,我被钱学森指派在中国科大近代力
学系讲授《理论力学》,而模拟理论的基础正是分析力学。1962 年,经胡海昌推荐,钱令希将我调入大连
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任助手。所以说我曾得多位名师指点,得益非浅。"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我跟随钱令希先生工作如鱼得水,研究工作节节进展。1963 年二人合作的《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的
论文,在力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想单纯从科技领域来看,此话还是
有道理的,意在打好基础。感谢多年的自学,为我随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基础。自学扎基础不
为赚钱,切不可急功近利,只图短平快立竿见影。扎基础来不得半点浮躁。我的经验是,扎基础受益极大,
学到的基础知识大都能用上。
我最重要的研究工作大多是自选课题,因为我不知道是否能做出来。即使我已经找到了模拟关系,申请科
学基金也是连战连败,人家就是不同意支持。自然科学基金要有 5 人评审,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不是大家
都熟悉的,人家不敢支持你。评审者可能喜欢支持他熟悉的课题。根据评审回执给一个平均分数,跨学科
研究就大大不利了。精细积分也是迭经磨难。不过即使申请到的基金慢半拍,也是很有帮助的,我的研究
工作又不是到此为止,还有下一步呢。不过老也支持大家熟悉的课题,突破就很难了。
报道总是讲成功的。似乎科学研究总是取得成功,似乎满眼鲜花在等着您。现在还有轿车洋房,名利。给
几十万年薪,科研就一定上去了吗?有时反而将一支好队伍拆散了。科学研究要准备失败,成功只占少数。
心态一定要平衡。即使有了成果,别人未必马上就能理解。碰到失败也要淡然处之,不气馁。"正其义不
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我国习惯于计划经济,科研也计划。恨不能立竿见影马上出成果,浮躁。研究人员被逼得做一些短平快。
报成果使人烦厌,往往是干扰。来一个"国际先进水平"好交差。我回顾自认为最好的工作,多在不起眼的
普通中文杂志发表。好杂志很慢,往往莫明其妙还给你打回来。近年来一检查就是 SCI 有多少,我做研究
又不是为了给他们看。工作好否还要从实用及其前景来考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从不去追求洋人
的批准,弄一个什么 SCI,而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我的文章是正确的,洋人将文章打回来,并不一
定就是坏事,很可能是人家没看懂。等到大家明白过来,会欣赏的。恰表明该文出人意料,有新意。
"是非审诸于己,毁誉听诸于人"。别因人家说几句就动摇了。文章并不是英语的就一定比中文的有价值。
其实我国自己的杂志审查也是很严格的,我看水平不低。片面贬低自己的杂志而抬高英语杂志,心理上见
洋矮一级,诚如毛主席当年所批判的"言必称希腊",实在缺乏根据,是病态。影响极坏。研究要力争主动。
研究并不是要取悦于人。向洋人学习先进的东西是必要的,但学习并不意味着总也跟着洋人的路子走。难
道我们就必定不能走出自己的路子来吗?
中国学者到了外国,好象忽然就变得特别有本事了。一回国报效好象就矮了些,土学位就赶不上外国学位,
真是咄咄怪事。难怪学生人心外向。领导机关不知是怎么想的,这样好吗?高手岂必出豪门,"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我是土包子,没学位,但我从未看不起自己。"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听
说日本、德国更重视他们本国著名大学的学位,不能向他们学一学吗?当年彭德怀好象也没有留过学,用
今天的话说没多少 SCI,打仗一定就败吗?1998 年 1 月,全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第一
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 2500 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光明日报 2003,6, 19,B1
版)。中国古典哲学值得细细品味。洋人倒蛮推崇中国哲学的。看电视剧里的法官,要戴一顶黄色卷发帽,
挺时髦。不过老百姓还是喜欢包公的,中华文化么。
还想说一点意见。"科学计算已经同理论与实验共同构成当代科学研究三大支柱"。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上台
时就提出发展 HPCC(高效计算与通讯)作为其科技国策,力求领先全球。请看他们十几年来在海湾、科
索沃、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力学、航空航天、控制与通讯正是其手中王牌,力学决不是"夕阳
学科"。很遗憾,我国对待计算力学可不当会事。美国非常重视有限元程序系统,但我国却放任不顾,变
成程序系统靠进口。美其名曰"与国际接口",人家承认。结果是人家给你多少,你就只会多少。真正重要
的程序模块,尤其是涉及他们重大经济利益和国防实力对比的核心软件,则一律禁运!长此以往,差距只
会越来越大,还谈何赶超呢?虽然程序系统出不了多少论文,显示度不够,从小处说,影响个人上岗提升;
从大处说,无助单位评比扬名。但这是工程应用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现在是,用进口程序解决不了的硬
骨头,才找自己人去啃。此等体制实在太短视。没有自己的体系,永远受制于人,何日才能翻身喔。
这些话可能不大中听,真抱歉。然我信奉"洋为中用,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钱学森指出,"总起来一句
话:今日的力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现代计算技术去回答一切宏观的实际科学技术问题,计算方法非常重
要;另一个辅助手段是巧妙设计的实验"。我在《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书中,引用了"中行独复,以从道
也"--易经,复卦六四以及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 以下是我的理解。"中行",跟着人家走不应是永
远的;更重要是"独复",得走自己的路。 "一阴一阳",洋人的提法是"对偶"。对偶体系也是中华哲学所指
引的。我得益非浅。
后来,我又写了《应用力学对偶体系》一书。可在教学、科研中通过实践加以完善。总之,要敢于创新,
要走自己的路。
寄语年青人:科学研究,要独立自主,要走自己的路;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难免有不如意事。把握住自己
的方向,毋为一时得失所惑,切要,切要。
撰写外刊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撰写外刊论文的心得体会
有人归纳了外刊论文撰写的五个基本要求,即 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
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只有在满足这 5 点要求的情况下才可以算是一篇合格的外刊
文章。对此,我深表同意。下面,从外刊论文的基本结构分别来说明我的看法:
1 Introduction
我一直认为 Introduction 是外刊文章最为难写的部分之一(另外一个是 Discussion)。中文文章的缺陷就在
于 Introduction 没有内涵,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体现出一篇论文的研究起初和创新要素。应该说外刊论文
对于 Introduction 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好的 Introduction 就相当于文章成功了一半。
所以大家应该在 Introduction 上集中足够的精力。
我认为要写好一个 Introduction,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这两点是结合在一起的,
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
一开始,我们要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的简洁明了,不要罗里罗嗦一大堆。须知看文
章的人都是该领域的专家,所以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
接下来,就是 Introduction 的重头戏之一:文献的总结回顾。这一点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
该领域内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的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
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如果一旦审稿人之处这两个毛病,很
可能意味着说你做的不够深入或者全面,负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另一方面,文献的应用和数据的提供一
定要准确。片面的摘录部分结果而不反映文献的总体结果是千万要不得的。引用的数据也要正确,特别是
间接引用的数据(即不是从原文献中查到的数据,而是从别人的文献中发现的另外一篇文献的数据)。数
据出错会导致文章的印象大大失分。此外,引用文献的时候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即不要原文抄录,
要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总结描述。如果审稿人正好是文献的引用者的话,这样做就会糟糕的。
然后就是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 Introduction 的高潮所在,所以更
是要慎之又慎。阐述局限性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客观公正评价别人的工作,不要把抬高自己研究
的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工作之上,这往往是我们写中文文章中容易犯的毛病。在外刊论文的写作中,这
是万万要不得的,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的缺
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需要注意的是文章的摊子不要铺的太大,要抓住一点进
行深入的阐述。只要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
被审稿人抓住把柄。中文文章的特点是创新性要多要大,而英文文章的特点恰恰相反:深入系统的解决一
到两个问题就算相当不错。
最后,就是总结性的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 Introduction 做最后
的收尾工作。
至此,Introduction 的写作算是大功告成。但是写完之后,还是要慎之又慎的仔细修改,仔细的琢磨里面的
每一个句子是否表达的恰当准确,这对 Introduction 的修改完善是至关重要的。
2 Methods
Methods 部分是描述我们论文的实验过程(这是针对理工科而言,文科我不知道不能妄言)。这一过程的写
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却不少,重要的在于完整和科学。完整就是实验当中的每一个
环节都要注意到,不要顾此失彼,遗漏一些重要的内容。
Methods 部分一般可以按照实验对象、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实验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组织。实验对象一般是人或者动物或者是一些组织等等,它们的基本信息要描述明确。此外需要注意的是
国外的刊物大多对牵扯到人或者动物的实验都有一些特定的要求,有些是不允许在人或者动物身上进行的
实验操作的,这需要认真阅读投稿刊物中关于实验的详细规定。如果违反这一规定的话,可能会不接受评
审或者发表,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实验设备的描述中,要对仪器的型号、生产厂家、实验过程中的用途等做详细的说明(牵扯到保密项目的
可能有另外的写法,我不清楚)。对实验设备之间的链接要做到科学正确,不要给人混乱或者操作错误的
感觉。设备使用的时候一些必要的步骤不可或缺,尤其是有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特定影响的操作更是要详
细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了在 Discussion 中能够进行对应的分析。比如,一些设备在使用之前要首先
进行校正(calibration),有的要求每个阶段实验之后都要重新校正,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这一点一定要
详细说明你的操作步骤或者校正过程,便于评审人分析你的结果。
实验材料的描述根据不同的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这里很难加以详细的描述。总体上来说要注意说明材
料选择的必要性,也就是对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最好有一定的说明。如果这一点上描述不清的话,可能会
导致整个实验过程是不成立的。
实验过程就是讲自己实验的整个操作流程描述清楚,一般都要附加以实验的流程图进行说明。流程图的画
法很多,有的是文字式的,有的式文字和示意图结合的,根据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做法。一般来说,可能
后者多一些(对一些实验性学科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这样做能够使评审人对你的实验过程一目了然。如
果示意图花的漂亮的话,还可以增强一些印象分。描述的时候,要有鲜明的层次感,对每个步骤之间的顺
序和关联要描述清楚,不要造成实验过程混乱不堪的印象。因为最终评审人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
这个过程的描述来的。
只要能在上述 4 个方面做到完整和科学的描述,相信写好 Methods 不是问题。
3 Results
不少人在写论文的时候会把 Results 和 Discussion 两部分放在一起写,但是大多数的论文都是分成两个部分。
这两种做法的选择,取决于文章的类型。如果你的结果在分析的同时进行讨论更加合适,并不适合单独拿
出来分析(或者是那样做很困难,导致 Discussion 成为鸡肋的时候),那么合在一起写是合适的;反之就要
放在一起写。因为我没有放在一起写的经验,所以这里就只好单独分开来说了。希望有合在一起写经验的
人能够补充这方面的内容。
Results 部分的要求是四个字:翔实准确。翔实就是要提供最为全面的分析结果,一切从你的实验当中能够
得到的结果都应该提供给读者,不要故意的隐瞒或者遗漏某些重要的结果。准确就是结果必须是要真实的,
不能是伪造合篡改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果不够翔实并不会导致论文直接被拒,但是结果的真实性被
人怀疑的话就肯定会被拒。
在结果的提供上,一般是表格和图两种方式。不同的杂志对于图表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应该要根据杂志
的要求分别对待。表格的优点是能够清晰的展示论文获得的第一手结果,便于后人在研究时进行引用和对
比。图的优点在于能够讲数据的变化趋势灵活的表现出来,表达上更为直接和富于感染力。应该来说,图
表应该结合起来使用,这样能各自取长补短,使得结果的展现更加丰富。应该要提出的一点是:现在大家
越来越喜欢给各种各样的图,但是杂志社的要求却是要尽量限制图的个数。因为这样子会增加排版的困难,
版面也会增加,出版社的支出也就会增加。因此,我的建议是大家在提供图的时候,尽量用最少的图提供
最多的信息,一般来说最多不要超过 8 个。图太多了,会显得过于罗索和累赘,主编那里就不会很欣赏。
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表格来替代一些图。图片的格式每个杂志不太一样,要求 tif 格式的比较多,不推荐使用
bmp(jpg 就更不能用)。有人说用矢量图清楚些,我的感觉和 tif 格式的没什么区别,只要足够清晰也就可
以了。彩色图片的使用要慎重,因为黑白图片可以免费,但是彩色图片是绝对要收费,而且价格不菲。
在 Results 和 Discussion 分开写的情况下,Results 部分尽量不要设计对结果的评论,最多是总结的陈述结
果也就可以了。否则造成这两部分的内容上的重叠,会显得很累赘,对 Discussion 的描述不利。结果的描
述上也要注意层次之间的安排,要按照条理性的要求分别描述,显得有逻辑性一些。不要乱七八糟的堆在
一起,只是给出来了就可以了。结果给的一团糟,会大大降低论文的可读性,吃亏的最终是自己。
Results 中大多都要提供统计性的结果,例如方差分析等。方差分析的结果形式要根据刊物的格式来给出,
有的要求对分析值、自由度和概率都要详细的给出,有的则只要分析值和概率就可以了。概率可以用 p=0.02
或者 p<0.03 等形势给出,自由度的表达也有一些特殊要求。这些细节问题虽然关系不大,但是注意格式要
统一,不要乱七八糟各自为战。统计分析结果过多时,可以用表格的方式来给出,具体上可以参照 SPSS
软件分析之后的结果。如果论文结果部分通篇都是统计分析的数据,会显得凌乱不堪,表格的形式会避免
这种情况的发生。
4 Discussion
前面已经说过,Introduction 和 Discussion 是整篇论文当中最为难写的两个部分。Discussion 部分之所以难
写,是因为这里面最能够显示一个作者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就是论文对于提出问题的研究到了一
个什么样的程度,广度就是是否能够从多个较多来分析解释实验中的结果。要写好 Discussion,我想大概
可以分为下面两个步骤:
第一,选择要深入讨论分析的问题。Results 部分中,有的结果是重要的,有的则是一笔带过的。选择合适
的结果在 Discussion 部分中进行深入的讨论,是写好该部分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一
个简单的原则来判断:如果你得到的结果体现了实验的独特性,是其他研究中没有得到的结果,那么这个
结果就是应该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有些结果是和前人的研究相一致的,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那么就应该
一笔带过不要深入讨论,否则那只是重复别人的工作而已,没有任何价值。Discussion 的一个重要作用就
是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出显著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区别大和小是另外一个问题,重要的在于有
区别。
第二,对选中的问题按照一定的层次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讨论。选择的问题有时候不只一个(实际上多数情
况下是 2 个以上),所以描述的时候就要按照一定的层次描述清楚。一般来说要把最重要的放在中间,次
之的放在开头和末尾。我觉得放在中间能够将评审人的情绪带至最高潮,前面是一个铺垫,后面是一个总
结。这样的顺序似乎更合适一些,不妥之处还请诸位大家指正。无论问题大小,重要与否,都要从多个较
多展开深入的讨论。这方面首先要有类似结果的对比,说明自己结论的独特性。其次,就要系统的阐述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方法可以有多种:从实验设计的角度,从理论原理的角度,从分析方法的角度,或
者借鉴别人分析的方法等等。这并没有所谓一定的规则,重要的在于将这个问题深入的阐述清楚,不能让
人有意犹未尽之感(这样其实很困难,因为评审人总是会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只能尽量做到这一点)。
在 Discussion 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保持和 Results 的一致性,也就是结果和讨论要一一对应,前后呼应,
相互衬托才可以。千万不要出现按照讨论的内容会推出与实验相反的结论这种事情,那就证明你的讨论思
路是彻底的失败或者你的实验压根儿就是失败的。所以在 Discussion 的文字描述中,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尤
为重要。由于中英文表达习惯上的不同,总是会出现一些误解的情况,这一点要尽量在投稿之前解决好,
否则由于这个问题导致被拒是很冤枉。
到此为止,外刊论文的四个主题部分都介绍完了。有人说还少了 Abstract 和 Conclusion,不过我认为只要
上述四个部分解决好了,这两个写起来轻而易举,并且这两个部分也不属于评审人重点关注的问题(Abstract
的重要性要略微高点)。下面再介绍一下另外两个部分:Acknowledge 和 References。
关于 Acknowledge 部分,主要的内容分为两个:第一是表明研究的基金来源,象中国的话一般都是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的话大多是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写上基金的时候一般都要标注清楚基金的号码(Grant Number),只有这样才算是
该项基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算做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须知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成果是在没有资金资助的情
况下完成的,所以这一点非常必要。第二是对参与人员(没有列在作者中的研究人员)和单位表示感谢,
如果通过一审和最终接受发表,还要添加上对 editor 和 anonymous reviewers 的感谢,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
貌。中国人的文章中很多人会少掉这部分,这一点很不好。
关于 References,重要的在于格式。不同的杂志对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不一样,具体下来有所区别的可
以分为:作者的写法,有的是简写在前,有的简写在后,有的简写有点,有的简写没有点;文章的名字,
有的要加上引号,有的没有引号;期刊的写法,有的要简写,有的要全称,有的要斜体,有的则不需要;
年和期卷号的顺序,有的是年在前,有的是年在后;期刊论文、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四种引用的格
式各不相同;文献的排列顺序,有的是按照字母的顺序,有的则是按照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
排序。基本上就是这些问题,看来很是琐碎,但是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排列的乱七八糟,那就会使得评审人
对你论文的印象很差,认为你没有认知组织和撰写论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事情虽小,影响却
大,还是要认真组织为好。
此外,论文在撰写的时候要自始至终都用英语来写,千万不要先写中文再翻译成英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
肯定是中不中,英不英,而且还极大的浪费精力。宁可一开始写得语法差一些,但是慢慢修改都要比这种
写法好。况且如果有同专业英语比较好的人帮助的话,那这样写就更加省事了。写作的时候,行文的时态
要注意。中文没有时态的问题,但是英文有,而且要求还相当严格。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过去时态,
在 Introduction 文献的回顾,Methods 的整个部分,Results 结果的总结,Discussion 中的大部分,都要用过
去时态来陈述。其他情况下可以用一般时态来描述。时态之间的界限是比较严格的,最好是仔细的通读国
外的论文好好分析一下,或者让有经验的人帮你把把关,这样比较好一些。
我个人对于外刊论文主体写作上的体会就是这么多了,欢迎大家指正批评。
综述的撰写方法和步骤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
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
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
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
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
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
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
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
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
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
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
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
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
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
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
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
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
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
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
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
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
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
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
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
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
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
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
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
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
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
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
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
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
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
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
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
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
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
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
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
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
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
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传播和使用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
而信息的收集、交流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时代,医学的发展同
样也必须紧紧依靠信息,而获取医学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进行医学信息检索。
第一节 计算机检索的主要工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检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检索速
度是手工检索不可比拟的。计算机检索主要是通过检索各种数据库实现的。数据库的类型主
要分为文献型数据库和事实型数据库两种;检索方式包括单机检索和网络检索;单机检索包
括软盘检索和光盘检索;网络检索包括远程拨号登录检索和国际互联网检索。从发展趋势看,
国际互联网检索有着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一、国内数据库
(一)文献型数据库
文献检索是一种相关性检索,它不直接回答检索者提出的问题,只提供与之相关的文献供其
参考。
1、期刊文献数据库
(1)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ARS):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
研制。是国内外存贮量最大、内容全面的中医药学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自 1949 年
至今的国内公开出版的 800 多种生物医学期刊杂志中有关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各种民
族医药、针灸、气功、按摩、养生等方面的文献报道,共约 42 万条记录,其中 40%附有文
摘。该数据库拥有两个英文版分库,即英文版针灸文献数据库和英文版中药文献数据库,其
中 50%附有文摘。该数据库与世界权威医学数据库 MEDLARS 有很好的兼容性。采用主题
标引和分类标引。使用的主题词表中医词汇部分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编的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西医词汇部分为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主编的《医学主题词字顺
表》;使用的分类法为第三版《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该数据库目前提供光盘检索和网络检
索。可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网址:www.cintcm.ac.cn)或远程拨号登录进行检索。
(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研制
的综合性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该库收录了 1981 至 1999 年 900 多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
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总计约 140 万篇,年增加量 18 万篇左右。该库涵盖了《中文
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收录的所有文献题录,
并将陆续增收引文数据,全部题录均进行主题和分类标引。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
索系统与目前流行的 MEDLINE 光盘及相应 Internet 检索(网址:www.imicams.ac.cn)系统具
有良好的兼容性,具有词表辅助检索、用户界面友好、检索功能完备等特点。
(3)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数据库研究部
研制的综合性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文献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
学、药学、医学生物学、医学管理及医学情报学等多个学科。该数据库 1994 年正式发行,
收录了 900 余种生物医学期刊,年文献增长率达 15 万篇左右,其特点是更新速度较快。中
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目前主要提供微机版,包括光盘和软盘。
(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检索管理系统:由清华大学国家光盘工程中心研制开发。
中国学术期刊医学卷(光盘版)目前收录国内生物医学期刊 400 余种,特点是全文检索,并
可以以题录、文摘和全文的形式显示、输出,且检索入口多而速度快。
(5)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光盘版):由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信息所研制的药学专题数据库。
该数据库收集了 300 余种在我国公开出版发行的药学、医药、化工、植物、微生物、医药院
校学报等期刊中刊载的有关中西药学理论、药物的科研、生产技术、药剂、药理、临床试验、
药物评价、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制药设备、新药介绍、综述等内容的文献。
(6)台湾中医药文献数据库:由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研制。该数据库收录了 1970 年以来台
湾生物医学类、卫生类等公开和内部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中医药的文献,以及中医药学术论文、
会议文献、研究成果、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60%以上有文摘。
2、报刊文献数据库
中医药报刊资料数据库: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研制。该数据库收录
了 1988 年以来国内 100 余种报刊上发表的有关中医药的动态信息,每年约 3000 条记录,每
日更新。该数据库有光盘版,并可通过国际互联网(网址:www.cintcm.ac.cn)或远程拨号
登录进行检索。
3、专利文献数据库
中国专利数据库(CNPA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研制。目前提供光盘版和国际互联网
(网址:www.cpo.cn.net)检索。该数据库收录了自 1985 年我国实施专利法以来批准的 474284
项专利,其中含有大量有关中医、中药、保健等方面的专利文献,每条专利附有文摘和权力
保护等内容。可通过全文或字段控制进行检索。
4、获奖成果数据库
中医药成果数据库: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研制。该数据库收录了自
1949 年建国以来,部以上医药卫生科技获奖成果共 4000 余项。可通过光盘或远程拨号登录
进行检索。
5、中医古典文献
电子中医药古籍文献(TCMET):由中国台湾中医药委员会研制。可进行《黄帝内经》、《金
元四大家》、《景岳全书》的全文检索。可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网址:www.tcmt.com.tw)。
(二)事实型数据库
1、中药数据库
(1)中国中成药商品数据库: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研制。该数据库
收录了 5067 种获得批准文号的中成药产品。可通过光盘或远程拨号登录或国际互联网(网
址:www.cintcm.ac.cn)进行检索。
(2)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数据库:由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委员会研制。该数据库收录了自我国实
施中药品种保护以来所批准的所有中药保护品种。可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网址:
www.zybh.com.cn)。
2、中药复方数据库
中药方剂信息数据库: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该数据库收录了从汉朝至清朝主要方书中的
400000 张中药方剂,涉及 350 余种中医古籍。
二、国外数据库
(一)文献型数据库
1、MEDLARS 系统
MEDLARS--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医学文献分析检索系统),是由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研制、开发的当今世界上最有权威性的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现已
拥有 40 余个数据库,收录了自 1965 年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发表的生物医学文献 1300 多万篇,
含有书目、题录、文摘及声像资料,涉及医学、药学、卫生学、毒理学、化学数据、癌症治
疗方案等信息。可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网址:igm.nlm.nih.gov)。
2、USPTO Web Patent Databases 系统
由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研制。该系统含有 3 个数据库,即:美国专利文献全文数据库、美
国专利文献数据库和艾滋病专利数据库,分别收录了 1976 年以来的相关专利。其中艾滋病
专利数据库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相关专利。可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网址:
www.uspto.gov)。
3、CAS
CAS--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化学文摘信息服务),是由美国化学文摘社研制的,是世界
上最权威的化学信息数据库,包含有将近 15000000 篇摘自 8000 多种期刊、专利、书籍的化
学文摘和有关的 19000000 个化学物质记录。可通过光盘或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网址:
www.cas.org)。
(二)、事实型数据库
1、NAPRALERT
NAPRALERT--Nature Production Alert(天然产物数据库),是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研制的。该
数据库主要收录了 1975 年以来有关天然产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的信息,是世界上
目前较大的天然产物数据库。该数据库有大约 20%的文献是收录了 1975 年以前的研究成果,
其更新速度为每月大约 600 篇文献。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提出申请,请数据库管理人员帮
助查找有关数据。电子邮件地址为:quinn@pcog1.pmmp.uic.edu。
第二节 手工检索的主要工具
手工检索是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查找相关的工具书进行检索的方法。
一、国内手工检索工具书
(一)目录类
1、《全国新书目》
反映国内最新图书出版信息的刊物,月刊,由中国版本图书馆编辑。医药卫生方面的新书,
可通过目次中的医药卫生类目从正文中获悉。
2、《全国总书目》
年鉴性质的全国综合性图书目录,为《全国新书目》的年度积累本。年度出版的医学书籍,
可利用当年的《全国总书目》分类目录中的医药卫生类目,从正文中找到。
3、《中国国家书目》
反映我国在一定历史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状况,由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书目》编委会主编。
1985 年版按《中图法》分为 38 个类目,1986 年版增收博士论文 503 篇,原拟出版的月刊速
报本和年刊累积本尚不健全。
4、《科技新书目》
预定中文科技图书资料的信息和依据,由新华书店北京、上海发行所主办,半月刊。
5、《外国报刊目录》(Directory of Foreig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反映国外报刊的出版动态,为选订原版报刊的参考依据,由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编辑出版。
(二)索引类
1、《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发行,月刊。收录的文献范围包括国内医学
及医学相关的期刊、汇编和学术会议资料,以题录形式报道。编排结构大体可分为编辑说明、
分类目次、正文(题录)、主题索引及附表 5 个部分。检索途径有二种:一是以课题有关文
献在学科分类中的类目为检索标志,利用分类目次查找所需文献;另一是以课题的主题内容
确定的主题词为检索标志,利用主题索引查找所需文献。
2、《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
由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编辑出版,季刊。收
录的文献范围包括国内公开和内部发行的期刊、汇编、学术会议资料等,以题录的形式报道。
编排方法以学科分类为主,主题索引为辅;结构主要为分类类目、正文(题录)、和主题索
引 3 个部分。检索方法和途径与《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基本相同。
3、《全国报刊索引》(科技版)
由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月刊。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以题录形式报道
国内公开和内部发行的中文期刊及报纸文献。编排结构主要为编辑说明,分类目录和分类题
录。检索方法是从分类途径入手,在分类目录中找到所查课题的所属类目,根据类目后的页
码到正文中筛选题录,然后再从题录指示的出处获取原始文献。
4、《医学论文累积索引(1949-1979)》
由南京医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简称《30 年索引》。该索引收
集了 1949-1979 年国内公开及内部出版的医学期刊以及自然科学期刊中有关医药卫生的主
要中文医学文献,共 20 多万篇。属题录式的索引,分为卫生、基础医学、诊断学、护理学、
中医学、内儿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肿瘤、五官科、皮肤瘤学、药学及总索引等分册。
各分册仅以主题途径提供检索,在总索引中增加分类辅助索引。
5、《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是《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刊物 34 个分册中的
一个分册,月刊。是我国出版的用中文查出国外医学文献主要的题录性检索工具,收录英、
法、德、日、俄文医学期刊 500 余种,包括 WHO 出版物 10 种及其推荐的核心期刊 200 种,
每年的第 1 期附有供稿单位名单和收录的国外期刊目录,每年的最后一期为主题年度累积索
引。编辑结构主要包括分类索引(分类类名索引、分类目次)、正文和主题索引(主题索引
首字目次、主题索引)3 部分。检索途径有分类和主题 2 种。
(三)文摘类
1、《中国医学文摘》
由中国科技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批准出版的国内医学文献检索体系,为报道性质的医学文献
的文摘类检索刊物,因分册不同,有月刊、双月刊和季刊。目前已有内科学、内科学(英文
版)、外科学、中医、肿瘤学、基础医学等 18 个分册。检索时,选择相应分册,再按分类、
主题、著者途径检索。
2、《中国药学文摘》
由中药资料电脑检索中心、国家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情报所编辑出版,双月刊,是以中药为
主的国内药学文摘的检索性刊物。检索途径有分类、主题、英文药名。
3、《国外医学》
《国外医学》系列以综述、译文、文摘"三合一"的形式报道英、日、俄、法、德等文种医
学专业的新动态、新技术和新进展,现已出版中医中药、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药学等
44 个分册,因分册不同,有月刊、双月刊、季刊。可由分类途径、主题途径检索文献。
(四)专利类
1、《发明专利公报》,周刊,文摘型。
2、《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周刊,文摘型。
3、《外观设计专利公报》,半月刊,文摘型。
此外,专利文献出版社还出版专利公报的年度累积索引。有《中国专利索引》分类年度索引
和《中国专利索引》申请人、专利权人索引。
二、国外手工检索工具书
(一)索引类
1、美国《医学索引》
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简称《IM》,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编辑
出版,为世界上一种最常用的综合性医学文献检索工具。该刊于 1964 年建成以电子计算机
处理的《医学索引》--《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简称 MEDLARS)。检索和途径主要由著者索引、主题索引。
2、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1961 年创刊,双月刊,由美国科
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该索引可用于了解某一研究课题的发展过程,如通过其中的专
利引文索引了解某一专利新的应用和改进;通过机构索引了解某科研机构最新研究动向。该
索引是以一条文献为线索,检索所有引用过该文献的文献,通过文章被引用的频率可看出该
论文的学术价值,进而推之,可反映一个单位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地位。检索途径上,有引文
索引(著者引文索引、匿名引文索引、专利引文索引)、来源索引(来源出版物、团体索引、
来源索引)、轮排主题索引。
(二)文摘类
1、荷兰《医学文摘》
荷兰《医学文摘》(Excerpta Medica),简称《EM》,由荷兰的医学文摘基金会编辑出版,1947
年创刊,现有 40 多个分册,成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权威性医学文献检索工具之一。检索
系统由分类目次、主题索引、著者索引 3 部分组成。
2、美国《生物学文摘》
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简称《BA》,1926 年由《细菌学文摘》与《植
物学文摘》合并而成,现由设在费城的美国生物科学情报服务社(BIOSIS)出版。收摘范
围遍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为查阅生命科学文献的全球性权威性检索工具刊,设有著者索
引、生物分类索引、属类索引和主题索引。美国《生物学文摘》的姐妹刊--美国《生物学
文献/报告、评述、会议录》(简称《BA/RRM》),是 BIOSIS 出版的另一种大型生命科学二
次文献刊,是对《BA》必要的补充,同样设有著者、生物分类、属类、主题四种索引。
3、美国《化学文摘》
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简称《CA》,是由美国化学会所属的化学文摘社(CAS)
编辑出版的一种用英文发表的文摘性刊物,它收录文献量大而广,报道快速及时,索引体系
完备,成为当今世界用途最广泛的权威性检索工具。《CA》的索引体系包括期索引(关键词
索引、专利索引、著者索引)、卷索引(著者索引、化学物质索引、普通主题索引、分子式
索引、环系索引、专利索引)、累积索引和工具索引(索引指南、资料来源索引等);具有分
类途径、著者途径、主题途径、分子式途径、专利号途径等多种检索途径。
4、其它
(1)俄文医学文摘检索工具:如《医学文摘杂志》、《生物学文摘杂志》。
(2)日本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如《医学中央杂志》、《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杂志记事索引》。
(三)专利类
1、英国德温特公司的出版物
(1)《世界专利索引》(简称 WPI--World Patents Index),也称"目录周报",内容包括 29
个国家和组织的专利,周刊。按内容分为一般分册(P 分册)、机械分册(Q 分册)、电气分
册(R 分册)、化工分册(CH 分册)。其中,P 分册报道农业、轻工、医药和光学等方面的
专利;CH 分册报道聚合物、药物、农药、食品、轻化工、一般化学工程等方面的专利。每
一分册均由 4 种索引组成,即国际专利分类索引、专利权人索引、登记号索引、专利号索引。
(2)《世界专利文摘》(简称 WPA--World Patents Abstracts Joural),为文摘检索工具书,
有 7 个分册,周刊,报道的专业领域有一般、机械、电气三大类。后附专利权人索引和登记
号索引。
(3)化学专利索引(简称 CPI--Chemical Patents Index)。原名《中心专利索引》,1986
年改为《化学专利索引》。刊名虽为索引,但实为文摘式周刊,每期 12 个分册,后附专利权
人索引、入藏登记号索引、专利号索引。
(4)电气专利索引(简称 EPI--Electrical Patents Index)。是报道电气专利方面的文摘周
报,共分 6 个分册。
2、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简称《CA》)
通过索引查《CA》,如普通主题索引、关键词索引、专利索引等。
第三节 医学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
一、检索途径
医学信息检索的主要途径包括主题词检索、分类检索、关键词(或自由词)检索及其它途径
检索。
(一)主题词检索
主题词检索是根据标引人员按照规范词表标引出的主题词进行检索。其优点是能满足特性检
索要求,专指性强;能适应新兴学科及多学科文献检索,只要根据新学科的出现、发展及多
学科的需要,随时增加主题词,就能快速检出所需文献。其缺点是主题词选择必须准确,否
则无法进行查找;由于主题词的规范性,因此输入的主题词必须完全正确,因此每次使用需
要查找主题词表较费时间。目前国内外采用主题词检索的数据库其使用的主题词表均具主题
词检索和分类检索的特点,因而也可适应检索范围大、内容广的课题。
(二)分类检索
分类号检索是根据按一定规则编排的分类表进行检索。其优点是能满足族性检索的要求,便
于查全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文献;易于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扩大时可取上位类,缩小时
可取下位类。
(三)关键词(或自由词)检索
关键词(或自由词)检索的最大优点是词语不必规范化,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熟悉
的词语进行检索,不用特意记忆或事先查找词汇,比较方便。其缺点是容易漏检,因而使用
这种途径进行检索时,必须同时考虑多个同义词、近义词,以减少漏检。
(四)其它途径检索
许多医学的分支学科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编制了一些特殊的索引,为用户提供独特的检索途
径。如化学数据库的分子式索引,生物学数据库的属种索引等。其优点是方便了专业用户的
检索。其缺点是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二、检索方法
(一)计算机检索的主要方法
1、截词检索法
截词检索法,是为了在检索中避免西文单、复数的区别,以及名词、形容词的区别,保证检
索的查全率,保持词的部分一致所采用的方法。有前方一致、后方一致、中间一致、中间不
一致等形式。如后方一致,是保持检索词的后面一部分的一致性。
举例:
2、组配检索法
所谓组配即两个以上概念的组合。组配检索法即将表示提问的检索词用布尔逻辑连接成一个
检索提问式进行计算机检索的一种方法。一般用 and 表示和的关系,用 or 表示或的关系,
用 not(and not)表示否的关系。
3、加权检索法
即检索者(用户)根据检索词的重要关系,分别给每一个检索词赋予一个值,经过特定的加
权运算后,输入一个规定值,以此值的大小决定收取文献。
4、扩展检索法
扩展检索法,是为节省时间并保证查全率所采用的应用上位概念扩展查找有关文献的方法。
(二)手工检索的主要方法
1、常用法
(1)顺查法:自课题研究的起始年代,由远而近查找。只要知道某一专题是从何年何时开
始研究,某一药品、方法或技术是在某年被发现或发明,就可从该年度开始查找线索。缺点
是费时、费力、工作量大。
(2)倒查法:与顺查法相反,由近而远、逆时间顺序的检索方法。一般由当年开始,倒查
1-2 年或 5 年、10 年。查到的文献虽不如顺查法系统、但灵活、节省时间、效率高。
(3)抽查法:是针对学科或课题的研究特点,根据文献资料发表集中的年代或时期,抽出
其中一段时间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一般适合在熟悉该学科、课题发展特点的情况下使用。
2、追溯法
追溯法是利用现有文献资料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一般多利用述评、综
述或专著进行追踪查找。查到这些文献有助于对论文的背景和立论依据的深入理解,但缺点
是漏检、误检的可能性较大。
3、分段法
也叫循环法、交替法。是交替使用"常用法"和"追溯法"进行查找的综合性文献检索方法。
这种检索方法多在医学科研人员选定了课题、制定了科研计划后才使用,或检索工具不全时
使用。
(三)检索策略与步骤
1、检索策略
文献检索策略是指处理文献检索提问的逻辑与查找步骤的计划。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者
相比之下,计算机检索特别是联机检索中,检索策略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它包括以下几个
内容:
(1)检索系统的确定:根据课题选择合适的检索系统,它必须包括检索者检索需求的学科
范围和熟悉的检索途径。在计算机检索中还需要确定检索所需要的文档名称或代码。
(2)检索途径的确定:各检索系统一般都具有许多索引体系(即检索途径),应根据课题需
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检索途径。可多途径配合使用。
(3)检索词的选定:各种检索途径均须有相应检索词(亦称入口词)方可进行检索。如分
类途径以分类号作为检索词,主题途径以标题词、关键词等作为检索词等等。计算机检索还
须选定检索词编制布尔逻辑提问式。
(4)检索过程中的方案调整:根据检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方案,扩大或缩小
检索范围。
2、检索步骤
检索者因需求和习惯的不同,检索方法和途径也多不同,但检索的基本步骤却是一样的。一
般包括:
(1)分析研究检索课题,明确文献检索要求;
(2)编制检索策略;
(3)使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线索;
(4)了解馆藏情况,索取原始文献,满足课题需要。
第四节 医学文献评述的写作
一、医学文献评述的类型
(一)文献评述的类型
综述和述评统称为文献述评,是对某时期某学科或某专题所发表的原始文献中有价值的内容
进行综述和评论,主要特点就是"述"和"评",由于两者的重点、程度和水平上的不同,
而有综述和述评之分。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述评又称专题述评。
(二)专题述评与文献综述的区别
1、专题述评是对某学术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说、评论、展望和预测,因此对作者的素质
要求较高,一般由专家或学科领头人撰写,故又称"专家述评";文献综述是根据科研、教
学和医疗的需要,围绕某一学术专题,收集某时期内的有关文献资料予以加工整理而成的综
合性文献。
2、专题述评的重点在"评",包括对专题研究状况的评价、展望、预测和建议,而"述"只
是"概述",处于次要地位,是评论的辅垫,不强调面面俱到,更不要材料罗列;文献综述
则重点在"述",因本身就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因此讲究材料详实,有检索价值。文献
综述有多种类型,大致可分为文摘性综述和分析性综述两种。文摘性综述又称综合文摘,是
对原始文献进行客观地综合性摘述,以提供详尽的资料为目的,不掺杂撰写者本人的观点,
由读者对综述的内容作出判断;分析性综述,它通过对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后表达作者
的意见和见解,既有回顾又有瞻望,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提炼新思路、新方法。
二、医学文献评述的撰写方法
(一)基本结构
1、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包括文题、署名、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索引等部
分。具有强调文献性、时限性、专题性的特性。
2、专题述评的基本结构包括文题、署名、内容提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
由于作者多为学科专家和课题带头人,有的期刊在发表此类稿件时,在正文之前、文题和署
名之后,常附有作者简介及照片,帮助读者了解作者,增强文章权威性。
(二)基本步骤与方法
1、选择合适的题材;
2、广泛搜集和阅读资料;
3、构思和拟定写作提纲。
(三)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
(1)文题,一般由文献引用、时限、综述主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组成。如《十年来消化性
溃疡治疗进展综述》,"十年来"为综述时限,"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为综述主题,"综述"
为文体标志性词语。但有时可省去标志性词语和时限,采用"近况"、"进展"、"概况"等模
糊词语,多属研究历史不长的课题或泛指近几年的情况。
(2)贵在资料详实,如遗漏太多尤其是权威性资料,则降低了综述的价值。因此,详尽占
有文献资料是先决条件。
(3)尽可能引用一次文献,经过加工的二、三次文献往往带有加工者的主观倾向,可靠性
大大降低。
(4)篇幅不宜太长,一般 3000-5000 字。
2、专题述评
(1)文题拟法基本是课题主词语(学术专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如《近十年中风病研究
述评》,《血证研究述评》、《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和研究》。也可省略标志性词语,而以"展
望"、"现状"、"未来预测"等词语与主词语搭配而成。
(2)正文写法视内容而定,没有固定格式。一般可分为研究(发展)概况、现存问题、展
望和建议三部分。
(3)以概述和评论为主,引文不宜太长,也没有必要列出所有参考文献。
1 英文摘要的完整性
目前,大多数作者在写英文摘要时,都是把论文前面的中文摘要(一般都写得很简单)翻译成英文。这
种做法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由于论文是用中文写作的,中文读者在看了中文摘要后,不详之处还可以从
论文全文中获得全面、详细的信息,但由于英文读者(如《EI》的编辑)一般看不懂中文,英文摘要成了他
唯一的信息源。因此,这里要特别提出并强调英文摘要的完整性,即英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完整的。
这样,即使读者看不懂中文,只需要通过英文摘要就能对论文的主要目的,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过程,
及主要的结果、结论和文章的创新、独到之处,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注重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特
征之一。这一点也应该体现在英文摘要的写作中。因此,在写作英文摘要时,要避免过于笼统的、空洞无
物的一般论述和结论。要尽量利用文章中的最具体的语言来阐述你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这样既可
以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又可以使你的论述言之有物、有根有据,使读者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一个清晰、
全面的认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文摘要就不必强调完整性。事实上,在将中文摘要单独上网发布或文
章被收入中文文摘期刊时,中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也必须具有完整性。另外,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存在
很大的差别,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都有些过分强调知识分子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因此我国学
者在写作论文时,一般不注重(或不敢)突出表现自己所做的贡献。这一点与西方的传统恰恰相反。西方的
学者在写论文时总是很明确地突出自己的贡献,突出自己的创新、独到之处。西方的读者在阅读论文时也
总是特别关注论文有什么创新独到之处,否则就认为论文是不值得读的。由于中、英文摘要的读者对象不
同,鉴于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论文中的中、英文摘要不必强求一致。
2 《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目前,由作者写作的英文摘要,绝大多数都比较粗糙,离参与国际交流的要求相距甚远,需要进行大
的修改,有时甚至是重写。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英文写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数作者对英文摘要
的写作要求和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下面就根据《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谈谈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的英
文摘要。
《EI》中国信息部要求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一般不超过 150 words)
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主要的研究"过程(Procedures)"及所采用的"方法(Methods)",由此得到的
主要"结果(Results)"和得出的重要"结论(Conclusions)"表达清楚。如有可能,还应尽量提一句论文结果
和结论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也就是说,要写好英文摘要,作者必须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What I want to do?)
2) 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How I did it?)
3) 主要结果及结论(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
4) 本文的创新、独到之处(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
3 英文摘要各部分的写作
根据《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英文摘要的写作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但一般来说,英文摘要
是对原始文献不加诠释或评论的准确而简短的概括,并要求它能反映原始文献的主要信息。
3.1 目的(What I want to do?)
目的。主要说明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或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一篇好的英文摘要,一开
头就应该把作者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非常明确地交待清楚。必要时,可利用论文中所列的最新
文献,简要介绍前人的工作,但这种介绍一定要极其简练。在这方面,《EI》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
1) Eliminate or minimize background information(不谈或尽量少谈背景信息).
2) Avoid repeating the title or part of the title 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abstract (避免在摘要的第一句话
重复使用题目或题目的一部分)。
3.2 过程与方法(How I did it?)
过程及方法。主要说明作者主要工作过程及所用的方法,也应包括众多的边界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
和仪器。在英文摘要中,过程与方法的阐述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头交待了要解决的问题(What I want to
do)之后,接着要回答的自然就是如何解决问题(How I did it),而且,最后的结果和结论也往往与研究过程
及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大多数作者在阐述过程与方法时,最常见的问题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只有定性
的描述,使读者很难清楚地了解论文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说明过程与方法时,应结合(指向)
论文中的公式、实验框图等来进行阐述,这样可以既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又给那些看不懂中文(但却可
以看懂公式、图、表等)的英文读者以一种可信的感觉。
3.3 结果和结论(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
结果和结论部分代表着文章的主要成就和贡献,论文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读者阅读,主要取决于你
所获得的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写作结果和结论部分时,一般都要尽量结合实验结果或仿真结果
的图、表、曲线等来加以说明,使结论部分言之有物,有根有据;同时,对那些看不懂中文的英文读者来
说,通过这些图表,结合英文摘要的说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论文的结果和结论。也只有这样,论文的
结论才有说服力。如有可能,在结尾部分还可以将论文的结果和他人最新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突出论
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回答 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
3.4 如何提高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
《EI》很看重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为了提高文字效能,应尽量删去所有多余的字、句。在这方面,
《EI》提出了两个原则:
1) Limit the abstract to new information(摘要中只谈新的信息)。
2) trive for brevity(尽量使摘要简洁)。就目前来看,由于大多数作者在英文写作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
由作者所写的英文摘要离《EI》的要求相距甚远。有的作者写出很长的英文摘要,但文字效能很低,多余
的字、句很多;有的作者写的英文摘要很短,但也存在多余的字句。总而言之,就是文字的信息含量少。
因此,《EI》中国信息部还对英文摘要的写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3.5 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
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EI》提出了以下三个一般原则:
1) 尽量用短句(use short sentences)。
2) 描述作者的工作一般用过去时态(因为工作是在过去做的),但在陈述由这些工作所得出的结论时,
应该用现在时态。
3) 一般都应使用动词的主动语态,如:写成 A exceeds B 比写成 B is exceeded by A 更好。
COVER LETTER(投稿信)实用指南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1、 什么是 cover letter?
指的是投稿信
2、cover letter 的内容主要包括那些?
应该简述所投稿件的核心内容、主要发现和意义,拟投期刊,对稿件处理有无特殊要求等(如"not to review"
list)。另外,请附上主要作者的中文姓名、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 e-mail 地址。此外有的杂志要求推荐
几位审稿人及其联系方式。以及谁已经阅读过该文(当然是牛人)。
我投的那个杂志是要求说明你论文研究的意义,以及与这个杂志的相关性,另外还有的可能要写明你没有
一搞多投等。此外临床实验要求写明符合伦理学要求。
3、 如何写 cover letter?
各个杂志的具体要求是不一样的,在杂志的 guide for authors 一般会有要求。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大家可
按照通用要求处理。
4、常用模板:
(1)
Cover letter
Dear Mr. **
1. The work described has not been submitted elsewhere for publica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and all the authors
listed have approved the manuscript that is enclosed.
2. I have read and have abided by the statement of ethical standard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Neuroscience.
kind regards.
Your sincerely,
通讯作者
(2)
Dear Dr. 主编 name:
We submit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 文章 title" to 杂志名 for publication.
接着简单介绍你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意义,不易过多,但要突出新意和关键点。
All authors have seen the manuscript and approved to submit to your journal.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and consideration.
Sincerely yours,
通讯作者
(3)
Dear Dr. 主编 name:
We submit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 文章 title" to 杂志名 for publication.
接着简单介绍你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意义,不易过多,但要突出新意和关键点。
All authors have seen the manuscript and approved to submit to your journal.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and consideration.
Sincerely yours,
通讯作者
(4)Dr. ***
Editor-in-Chief, ***
(add address) January 22, 2003
Dear Dr. **,
Enclosed herewith please find 3 copies of a MS by: '***. *** and ***' entitled: "**********", which we would
like to submit for publication in the '******'.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decision,
With kind personal regards,
Sincerely yours,
*****
Professor of ***
(5)
Dear Prof. Gil:
This is a manuscript by**and **entitled ".......". It is submitted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as a "..." in your
journal. This paper is new. Neither the entire paper nor any part of its content has been published or has been
accepted elsewhere. It is not being submitted to any other journal.
We believe the paper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e readers of your journal as it ........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 phone and fax number, and email address:
...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o our paper.
Sincerely yours,
**
5、 例文:下面例文都来自丁香园战友,在此一并感谢。
(一)
Date: Sep 15, 2003
Dear Editors:
On behalf of my co-authors, I am submitting the enclosed material " TITLE " for possible publication in
JOURNAL.
We certify that we have participated sufficiently in the work to take public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method, and the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ta.
We have reviewed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manuscript and approve it for publication.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and belief, this manuscript has not been published in whole or in part nor is it being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Best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NAME,ADRESS,EMAIL,FAX
(二)
Dear Dr Regino Perez-Polo:
Enclosed are a manuscript by su jian, yang kun, chen zhihua.Su jian titled"Hypothermia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t is submitted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as a"review" in your journal.This paper is~.Neither the entire
paper nor any part of its content has been published or has been accepted elsewhere .It is not being submitted to
any other journal.
We believe the paper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e readers of your journal.
Correspondence and phone calls about the paper should be directed to Su jian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phone and
fax number,and e-mail address:
Su jian
Institute:,
Adress:
Tel:
Fax:
E-mail: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o our paper.
Sincerely yours,
Su jian
(三)
Dear Editor,
We would like to submit the enclosed manuscript entitled "GDNF Acutely Modulates Neuronal Excitability and
A-type Potassium Channels in Midbrain Dopaminergic Neurons", which we wish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Nature Neuroscience.
GDNF has long been thought to be a potent neurotrophic factor for the survival of midbrain dopaminergic neurons,
which are degenerated in Parkinson's disease.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an unexpected, acute effect of GDNF on
A-type potassium channels, leading to a potentiation of neuronal excitability, in the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culture as well as in adult brain slices. Further, we show that GDNF regulates the K+ channels through a
mechanism that involves activation of MAP kinase. Thus, this study has revealed, for the first time, an acute
modulation of ion channels by GDNF. Our findings challenge the classic view of GDNF as a long-term survival
factor for midbrain dopaminergic neurons, and suggest that the normal function of GDNF is to regulate neuronal
excitability, and consequently dopamine release. These results may also have im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Due to a direct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of interest, we request that Drs. XXX of Harvard Univ., and YY of Yale
Univ. not be considered as reviewers. With thanks for your consideration, I am
Sincerely yours,
(四)
Dear **.
We would like to submit the enclosed manuscript entitled " *** ", which we wish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journal.
We believe that two aspects of this manuscript will make it interesting to general readers of **journal. First, ***.
Second, ***. Further, ***.
Thank you very much your considering our manuscript for potential publication. 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Best wishes.
(五)
To: SOLA Chief Editor
Division of Geo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sukuba
Tsukuba 305-8572, JAPAN
E-Mail:sola@sakura.cc.tsukuba.ac.jp
Dear Sirs,
I am sending herewith a copy of the manuscript, which I would like to submit to SOLA, 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The paper is entitled:
Energy Spectrum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d Phase Speed of
Rossby Modes in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of the Atmosphere
by H. L. Tanaka, Yasushi Watarai, and Takahiro Kanda.
Copy of the Abstract:
In this study, energy spectrum of the large-scale atmospheric motions is examin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3D
normal mode decomposition. The horizontal scale of disturbance is measured by the phase speed of a Rossby
mode c.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 for the barotropic component of the atmosphere, we obtain a
characteristic energy spectrum with distinct slopes for the turbulence and wave regimes separated by the spherical
Rhines speed.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observational finding that the energy spectrum is proportional to c^2, we put
forward a hypothesis based on the criterion of Rossby wave breaking such that the local meridional gradient of
potential vorticity becomes negative, dq/dy < 0, somewhere in the domain. With a constant m describing a total
mass of the atmosphere for unit area, we have shown that the barotropic energy spectrum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E can be represented as E=mc^2.
Corresponding Author:
Dr. Hiroshi L. Tanaka
Division of Geo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sukuba
Tsukuba 305-8572, JAPAN
Tel: +81-29-853-4502
Fax: +81-29-853-6879
E-Mail:tanaka@sakura.cc.tsukuba.ac.jp
I hereby certify that this paper consists of original, unpublished work which is not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Desired Editors in Charge:
Kimoto, Masahide University of Tokyo
Mak, Manki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Five Potential Reviewers:
Name-1, e-mail address-1
Name-2, e-mail address-2
Name-3, e-mail address-3
Name-4, e-mail address-4
Name-5, e-mail address-5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and figures will be transferred, 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 by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when
the paper is accepted. I hope your favorable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to SOLA.
Sincerely,
Hiroshi L. Tanaka
Attachment: PDF file of the manuscript.
Cover Letter 的写法
大家谈了很多关于写 SCI 文章的技巧,我只补充一点,怎样写好这个投稿的 [Cover Letter],这里边学问大
着呢!
1, 首先最好用单位正规的,有单位英文名的信纸为好!一般是写给主编,主编看不看另码事。比如:
Frank J. Rauscher, III
Editor-in-Chief
Cancer Reserach, AACR, 615 Chestnut St.
17th Floor, Philadelphia, PA 19106
Dear Dr. Rauscher:
.......
2, 这一段写明你送几份原稿,文题是什么,想刊载在该杂志什么片断,并保证原稿没有同时投其他地方
和文章全部作者都同意投这篇原稿等等。(不同杂志要求可能有差异,电子投稿可能这一段都在表格里设
置好了)
3, 这一段是重要的。先说明文章内容的创新性或者说明再研究的必要性,然后简明说明文章的重要结果,
根据这些重要结果说明了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适合于这个杂志等等。
4,这一段最有技巧。也就是建议 [审稿人],有的杂志要求你建议,有的没有写要求你建议,你不用管他
那个,建议就是了,反正没有坏处!
经验是: 要在你原稿引用了的参考文献里,找那些和你的结果一致的文章的作者(通讯作者--也就是老板
级的作者),再到网上去了解他(找那些一看就慈善的面孔,哈哈,这是不好判断的)。好杂志一定要选高
人(有名大学,有名教授),差一点杂志 Assistant professor 以上都行,但就是不能选你文章里的作者,再
有名也不好使! 一般杂志社,编辑接你的稿并送 [审稿人],多半都会采用你的一部分建议的!
5,你文章的通讯作者详细地址,Tel, Fax 等等。
6,你的文章通讯作者 [签名]
以上,仅供参考!
How to Give a Technical Talk
We very much welcome articles written by forumers, whether historical, strategic or about castles. Hopefully you
will find a few hints and a bit of advice here which will help.
1. Before you do anything at all, check that nobody is already writing a similar article. You don't want to spend a
long time on research and writing only to find that someone else has already written about the same thing.
Probably, for simplicity, you should mail your idea to me and I can check with the right person.
2. It helps if you can write in clear and correct English. However, if English isn't your first language, don't let this
put you off. I am happy to edit/proof read/anglicise what you have written.
3. Look at previous articles on the site to see the sort of thing we like. Historical articles need to be factual, but not
too dry. Strategy/design articles need to be accurate. Both need to be about something not already covered on the
site.
4. Your article needs to be original. You will need to do a lot of research on the web and/or in books. Of course
you can use the information you find, but it will need to be rewritten in your own words. If you are using the
internet for your research, try to find at least two sites confirming the information as there are some very
inaccurate websites out there - we don't want to be one of them.
5. If at all possible you will need illustrations for your article.
a) If they are your own photos, drawings or screenshots, that's great.
b) If you need an image of a unit, commodity or building from the game, there's a good chance we will already
have an image uploaded somewhere.
c)If you want to use an image from another website, you will have to write and ask permission. Do this politely;
explain about the article you are writing, tell them that there will be a link to their site and send them a link to
Stronghold Heaven so that they can see where their images will be used. If you are lucky, they will reply straight
away giving you permission. More likely they will not reply at all, in which case you will need to look elsewhere.
Please note that, for these purposes, HeavenGames is considered a commercial site (because we make a little
money on the adverts, not a lot, but it's the idea that counts). This means a lot of pics that are in 'public' domain,
will not be available to us, as they are for non-commerical use only. Permission to use external images is
mandatory and we may need to see it before your article can be uploaded. We do have blanket permission to use
images from some Castle Sites as long as they are credited, which might help you in your search.
6. The final bit.
a) When you have written your article and are happy with it, send it to me, preferably as a .txt file (though a .doc
file is OK), together with any images you want to use. If the images are external, let me have the url where they
can be found. Indicate in the article where you want each image to be.
b) I (or another angel) will edit it and query with you anything we don't understand, then we will code and upload
the article and you will be sent the url so you can have a look and see if you are happy with it.
c) If not, we'll work on getting it how you want it; if so, it will be newsed and linked in to its appropriate place.
关于写 SCI 文章,我也向谈谈我的感受。我介绍一下我写 SCI 文章的具体过程。
1.要写一篇好的文章,思路的创新性和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条件要想思路创新,有两种方
法。
1)如果你个人对某个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在你的潜意识中觉得某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应该在于某个方
面的深入研究,如果当时很少有人注意此方面研究,你首先开始该方面的研究,那么你的文章就有很好的
创新。但是用这种方法进行创新性的前提是你在该领越有多年的研究经历。否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研究的失
败。因为你认为有创新的东西可能是人家已经做过研究了(只是研究失败,所以没有报道),或者你的思
路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研究生,为了保证毕业的论文要求,我觉得还是走第二条路。
2)就是二次创新。举个例子。如果在最近三年有不同的作者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报道因素 A 对提高
玉米的抗逆性有很大影响,第二篇报道因素 B 对小麦的抗逆性有很大影响。那么你就可以参考以上两个作
者的研究方法,研究因素 A 和因素 B 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这样做出来的文章一般情况下能够发在和以上
两篇文章档次差不多的杂志。我就是按照第二种方法开展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
要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首先你要选用在你的领域中普遍采用的试验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找几篇和你
搞的研究类似的 SCI 文章,参考他们的研究方法。试验结束后,就要立即进行总结数据,写文章,我的步
骤如下:
1.将所有的试验结果整理成图和表,尽力挖掘图和表中的信息,越多越好。在这个过程中你尽可能和不同
的研究人员探讨你的试验结果,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张表和图有不同的看法。这样会给你写文章的思路。
2.分析完图表好,你应该找到你这个试验结果的 Key point,一定要保证这个 Key point 具有较大的新意,
或者说一个到这个 Key point 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 Key point 的
图和表。
合理安排你的图和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
Result 以后,就是 Discussion(这是一篇文章的精华)可以将 discussion 分为若干段落,可以是并列关系或
者递进关系。但是要保证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即每一段讨论一个主要话题。
这每一段中,要说明一下几点:
1)你的研究结果说明什么,有什么意义
2)你的研究结果和别人的类似研究结果有什么异同,如果不同的话,那么可以讨论一些产生差异的可能
原因。
3)如果你在研究结果中出现非常新的东西,用以前别人的理论很难解释,那么你可以提出你的假设理论
来解释试验中非常新的东西,一定要做到能自圆其说。在 Discussion 的最后要总结一下,告诉别人你这个
研究的几个主要结果。
Word 编写论文十大技巧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事半功倍:Word 编写论文十大技巧 转自:中关村在线论坛
现在正是大学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大家往往要苦熬一个多月才能完成自己的毕业
论文。现在大家主要都是用 Microsoft Word 来编辑论文(不论各位用哪个版本,基本功能都是一致的,以下
简称 Word)。如果不能充分 Word 的一些强大功能,大家在撰写和编辑较长篇幅的科技论文的时候,可能
经常要为不断地调整格式而烦恼。在这里我把自己以前使用 Word 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一下,以求抛砖引玉。
一篇论文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内容与表现,内容是指文章作者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文字、图片、表
格、公式及整个文章的章节段落结构等,表现则是指论文页面大小、边距、各种字体、字号等。相同的内
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例如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会有不同的表现;而不同的内容可以使用相同的
表现,例如一个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文章的表现都是相同的。这两者的关系不言自明。
笔者认为,论文"表现"的编辑,是一个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如果在写论文之前,做了各方面的准备,
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编写和排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
1、用好样式
编写论文,一定要使用样式,除了 Word 原先所提供的标题、正文等样式外,还可以自定义样式。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用选中文字然后用格式栏来设定格式的,一定要注意,想想其他地方是否需要相同的格
式,如果是的话,最好就定义一个样式。对于相同排版表现的内容一定要坚持使用统一的样式,这样做能
大大减少工作量和出错机会。如果要对排版格式(文档表现)做调整,只需一次性修改相关样式即可。使
用样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由 Word 自动生成各种目录和索引。
一般情况下,不论撰写学术论文或者学位论文,相应的杂志社或学位授予机构都会根据其具体要求,给论
文撰写者一个清楚的格式要求。比如,要求宋体、小四,行间距 17 磅等等。这样,论文的撰写者就可以
在撰写论文前对样式进行一番设定,这样就会很方便的编写论文了。
如笔者用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进行样式设计如下图:
2、使用交叉引用设置编号
一定不要自己敲编号,推荐使用交叉引用,否则手动输入的编号极可能给你文章的修改带来无穷的后患。
标题的编号可以通过设置标题样式来实现,表格和图形的编号通过设置题注的编号来完成。在写"参见第
x 章、如图 x 所示"等字样时,不要自己敲编号,应使用交叉引用。这样做以后,当插入或删除新的内容
时,所有的编号和引用都将自动更新,无需人力维护。并且可以自动生成图、表目录。
3、对齐
一定不要用手动敲空格来达到对齐的目的。只有英文单词间才会有空格,中文文档没有空格。所有的对齐
都应该利用标尺、制表位、对齐方式和段落的缩进等来进行。如果发现自己手动打了空格,一定要谨慎,
想想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避免。同理,一定不要通过敲回车来调整段落的间距。
4、绘图技巧
论文中会用到很多图表,笔者强烈建议论文撰写者分清论文中的图形和表格,表格可以使用 Word 提供的
工具进行编写,很简单,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框图和流程图的编辑,笔者强烈建议使用 Office 2003 中绑定
的 Microsoft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3 画。如果不能忍受 Visio 对象复制到 Word 的速度,还可以试试
SmardDraw,功能不比 Visio 弱,使用不比 Visio 难,速度却快多了。
5、编辑数学公式
在论文中编辑数学公式,个人建议使用 MathType5.0,其实 Word 集成的公式编辑器就是它的 3.0 版。安装
MathType 后,Word 会增加一个菜单项,其功能一目了然。推荐使用 MathType 的自动编号和引用功能,
这样首先有良好的对齐效果,还可以自动更新编号。Word 正文中插入公式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把上下行距
都撑大了,很不美观,这部分可以通过固定行距来修正。但是要提醒论文撰写者,如果你计算机上安装了
MathType5.0 后,撰写公式的速度非常快,占用少量的 CPU。但是,当你准备打印论文的时候,要记得找
个按照了 MathType5.0 的计算机打印,不然,我们的公式就"不翼而飞"了。
6、参考文献的编辑和管理
如果你在写论文时才想到要整理参考文献,就已经太迟了,但总比论文写到参考文献那一页时才去整理要
好。应该养成看文章的同时就整理参考文献的习惯。手工整理参考文献是很痛苦的,而且很容易出错。Word
没有提供管理参考文献的功能,用插入尾注的方法也很不地道。
我建议使用 Reference Manager,它与 Word 集成得非常好,提供即写即引用(Cite while you write,简称
Cwyw)的功能。你所做的只是像填表格一样地输入相关信息,如篇名、作者、年份等在文章中需要引用
文献的的方插入标记,它会为你生成非常美观和专业的参考文献列表,并且对参考文献的引用编号也是自
动生成和更新的。这除了可以保持格式上的一致、规范,减少出错机会外,更可以避免正文中对参考文献
的引用和参考文献列表之间的不匹配。并且从长远来说,本次输入的参考文献信息可以在今后重复利用,
从而一劳永逸。
7、使用分节符
如果希望在一篇文档里得到不同的页眉、页脚、页码格式,可以插入分节符,并给每一节设置不同的格式。
上述七点都是关于排版的建议,还是要强调一遍,作者关心的重点是文章的内容,文章的表现就交给 Word
去处理。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做与文章内容无关的繁琐的排版工作,一定要停下来学一下 Word 的帮助,
因为 Word 早已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功能。
8、使用子文档
学位论文至少要几十页,且包括大量的图片、公式、表格,比较庞大。如果所有的内容都保存在一个文件
里,打开、保存、关闭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且不保险。
建议论文的每一章保存到一个子文档,而在主控文档中设置样式。这样每个文件小了,编辑速度快,而且
就算文档损坏,也只有一章的损失,不至于全军覆灭。建议先建主控文档,从主控文档中创建子文档,个
人感觉比先写子文档再插入到主控文档要好。
9、及时保存、多做备份
设置自动保存,还有一有空就 Ctrl+S。
不但 Word 不可靠,Windows 也不可靠,每天的工作都要有备份才好。Word 提供了版本管理的功能,将一
个文档的各个版本保存到一个文件里,并提供比较合并等功能。不过保存几个版本后文件就大得不得了,
而且一个文件损坏后所有的版本都没了,个人感觉不实用。还是多处备份吧。
另外提醒一下,插入的图片、和公式最好单独保存到文件里另做备份。否则,哪天打文档时发现自己辛辛
苦苦的编辑的图片和公式都变成了大红叉,哭都来不及了。
10、大纲视图与文档结构图
使用大纲视图写文章的提纲,调整章节顺序比较方便。
使用文档结构图让你方便地定位章节。
有人说,硕士写毕业论文就像干一个月苦力搬运工一样,累死累活,写不了多少东西;博士写毕业论文就
像生孩子,挑灯夜战也得一个春秋。上面的建议并不全面,但相信比较管用,希望各位论文撰写者能从中
有所收获。如果还有疑问,自己花些时间研究一下 Word 的帮助,相信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
(温诗铸: 清华大学精仪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关于博士生培养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为好,很多问题要一块商量该怎么办。我个人认为 ,高等学校的
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对发展学校的学科起着很大的作用。从我个人来说,我的所有科研成果绝大多数
都是依托培养训练研究生开始做的。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培养了大约 80 个研究生及博士后,其中,博士
后 12-13 个,硕士生 15-16 个,其他都是博士生;我所发表的 300 多篇论文中绝大部分都有博士生参加。
博士生是学校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学校科研的一支主要力量。
我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我基本
是按这三方面要求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我在摩擦学实验室工作,我们主要搞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摩擦学涉及机器中的摩擦、磨损、润滑理论。我们所做的课题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基金,也有一部分是横
向题目。博士生区别于硕士生的最关键一点是要做创造性工作。所谓创造性,就是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
作。我一直跟学生讲,博十生跟硕士生的差别不在工作量,你可以做出两个硕士学位论文,但并不是博士
学位论文。不是工作量加大了,就是博士学位论文了。博士学位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在质量上要求不同。
博士生必须做创造性工作,做别人没做过的工作。创造性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有可能是理论上的创新,
有可能是实验方法创新,或者是揭示了一个新的现象。总而言之,你的工作是过去没有发表过的,你得到
的新结论是对学科的发展起作用的,这一点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博士论文发表程度如何,水平高低是突出
的反映,因此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时要特别注意"能不能做出比较前沿的工作",这是第一点要求,让学
生明确以后,他自己会按这个方向去做。
第二点要有科学性,作风上要扎实。我们是搞工程科学的,工程科学实践性很强,所以,我培养的研究生
都是理论和实验都要做的,其中有的学生以理论计算为主,但必须有实验验证;有的可能是实验为主,比
如摩擦题目,做了很多现象,发现具有很多规律,但最后一定要有理论分析,必须上升到一定理论层面来
解释。理论和实验都要,这很重要。我看有的学生,有些题目,有些搞软件的,三、四年时间在计算机前
面培养的学生,我觉得这种软件应该经得起实践考验。大家到我实验室去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都是做实
验的,而且实验台都是自己做的。这点对工科学生特别重要;当然各个学科不太一样,至少我们学科必须
要求学生这样做。提出的理论要有个验证,若做不到全面验证,也要验证一部分。
我们曾经为解决某个润滑问题搞了个数值解,但其中的一部分要加以验证。对工科学生而言,全面培养十
分重要。
我曾经碰到一个学生,他拿出的实验数据很凌乱,我觉得实际现象的结果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说:你的
数据不行,不能答辩,要重新做实验。学生很快给了我一个结果,学生自己把数据搞得很光滑、我仔细一
查发现他自己编造了虚假数据,我一直没让他毕业,所以培养学生严格的作风,是比较重要的方面,同时
也要树立作为教师的威信,树立形象。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且是论文质量高不高的重要方面,那就是论文工作的完整性。我
们现在培养研究生的通病就是"雨过地皮湿",即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我把它叫做丰产不丰收。费了很大
劲,没把问题解决彻底。我一再给学生讲伤十指不如断一指。我把问题定的比较窄,但是内容比较全,这
方面我有要求,下任务书时就写清楚。比如学生费很大劲搞了物理模型、编了程序,搞了算例,很多学生
搞了两个算例,就到此为止。这并没有达到目的。题目很大,一、两个算例,没有做彻底。我要求他必须
找出规律,揭示现象、找出规律以及理论分析等都要做,规律的机理解释都要做全。比如一个现象,发现
参数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多规律性的实验,但必须还要提出机理,搞清楚作用机制在什么地方,最后再定
量描述,我要求学生做的比较完整。这样才能使这个项目做的比较深入。这往往是学生很不耐烦的,因为
学生喜欢做粗浅的工作,做了摩擦,做了一点曲线,就马上提出要去做磨损。我说你不要做磨损,要接着
做摩擦,把摩擦做出规律来,再解释清楚,并描述它。在如何做学位论文方面我有些经验教训。我自己做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时,写了一篇文章投到英国皇家学会会刊,结果投了两次都被退回来了。人家解释说这
个问题你没有做彻底。我在英国进修时,人家说:"你们中国的文章往往是 slide,一个截面,象幻灯片似
的。我们的论文是 story,我们是个整体过程。"这是我非常重要的经验教训。我现在经常给杂志审稿,发
现我们的很多论文,搞计算,搞理论分析,搞了个程序,算两个算例就完了,实际应该多算一些东西,找
出现象的规律,然后应该提出一些对学科发展有用的东西来。我们往往费很大劲开始,最后这一口气就不
愿做下去,结果"丰产不丰收"。学生也是这样,费了很大劲把实验台做出来了,做出了几个数据,把几
条曲线一划,就做个粗浅的结论。这时候,我绝不让他停止。让他把机理搞出来、提出模型,把规律量化,
把它做得比较完整,宁肯做得很实,做得很深入。本来那么一块"面",摊得很大,到处做的很浅,结果
没有解决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研究生质量不高的很重要的原因。之所以我们很多工作不能拿到国外发表。
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在这上面,这是我最初的教训。我第一个博士生就是这样,文章投出去被退回来,人家
说你没做彻底,而且说你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外国人有个提法,我也认同,那就是希望我做了这个题目,
等我做完了,别人也就不能在这个上面再做了。当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别人还要做。但至少我自己 要
把它做得很完整。这是我对学生做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如何保证这个要求?我通常是下指令。有的学生
非常大的毛病就是做着做着,哪儿能逃掉就逃掉,迎着困难不愿上,结果他走着走着就走到歪路上去了。
因为我们培养过程中间有阶段检查环节,所以,我下指标,你必须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答辩。
另外,我觉得年轻人可塑性很大,特别是青年学生。我总跟他们说,你们既然花了三、四年时光把美好的
青春用在这里,你就要想办法做出成果来。松一松就过去了,紧一紧他就提高了水平。有好多学生不报我
的研究生,因为我严格。但报了我的研究生学得都不错。现在我们招的研究生中有的是为了科学事业献身,
有这个劲头。但也有的是想拿个文凭就拉倒,他就愿意报那样的导师,弄个软件,而实验的、工程的就很
少。有的来了就想早点走。学生可塑性大,你给他讲道理,还是能做到的。举几个例子,我培养过的研究
生中还是有几个拔尖的。我 1981 年刚从英国回来时开始带第一个博士生。那时我才是个副教授,没资格
招博士生,金国藩先生是正导师,我做副导师。这个学生做了个前沿的题目,国外还没解决的。当时"四
人帮"刚被打倒,清华连实验台也没有,那时计算方法不多,计算机是穿纸带,数值计算根本无法弄,做
到零点几微米油膜,在很小区域的变形场,这在当时是前沿的课题。我把在英国编的程序带回来,按我的
计算方法,实验台请别人给准备,这个学生确实把这个问题突破了,做出来了。这是我们国家至少我知道
是机械学方面的第一个博士。还有一个研究生,他没上过大学,老三届的,完全靠自学,硕士毕业于别的
学校,后来到我这里来,他勤学肯干,我带他做稳定问题,有四个因素,他做完拿出来,论文写出来准备
答辩,而且评阅都完了,我看他有潜力,劝他再做三个月,再把另外两个因素加进来,做完整的工程模型。
他接着整整做了两个月,又拿了一个论文,相应的成果也发表了。之后我让他跟我一起写了本书,后来这
本书得了两个奖--国家优秀图书一等奖、自然科学奖。有些学生的确有很大潜力。他用三年多一点的时
间拿了两个学位。这个学生现在在山东,而且已是个很大的骨干教授啦。还有一个学生挑了一个薄膜润滑
方面的题目,纳米薄膜,比较前沿。他从做实验台做起,后来做规律性的东西。他读完留下,他的工作得
了个国家发明三等奖,又做了一些工作,得了自然科学二等奖,他已发表了 60 多篇文章,拿到了杰出青
年基金,正在申报长江学者。所以我觉得青年学生潜力很大。最近我的一个学生做了微构件的某个问题,
他发表了 18 篇论文,其中有 9 篇被 SCI 所收录。这在我们这个行当是很难的。都是学生,他们很多本科
并不是清华毕业的,背景各种各样,有的连大学也没上过,有的是一般学校毕业的。但有一个特点就是读
博士学位前都曾工作过。他有这个精神,愿意干,肯干。再有,他们的选题都很前沿。另外,我也处理过
3 个学生,有的老师特别怕处理学生,觉得面子上不好过,这不是学生的问题,3 个被处理的学生大多是
学习态度问题,你给他工作他不能按时完成,多次警告、做思想工作都不行。另 2 个学生答辩后缓授学位。
其中 1 个学生实验做得不够,找参考书中别人的数据填在里面,我认为这不是你的工作,等于是文献综述,
当然有你的一些实验。我当时允许他答辩,半年再补充一些实验。还有个学生他工作很努力,出了很多成
果,七机部还转让这个成果,但是他的论文写得太差,文字水平太差,写东西写不清楚。我认为学生应该全
面发展。博士毕业,做个学术带头人,写点东西,这么差怎么行?结果,这个学生先答辩,但缓授学位。
我给他半年时间,学点语文,把论文好好改改。先毕业不影响工作和工资,我还跟别人单位说了,水平是
够的。半年以后拿出一个论文很象样子,我还怀疑是否是他写的,怀疑是他爱人帮着写的,于是拿段文字、
参考文献的摘录等等进行考察,确定的确是他写的,说明他有了很大提高。这样做了,我的学生吊儿郎当
的不是太多。我觉得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应该严格要求。年轻人容易满足,你提出高标准,他还是能
够达到的,他们的可塑性较大。还有个问题,研究生培养团队精神比较重要。我手下摊子比较大,下面有
好几个组。我们有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般不是我的)、做毕业设计的本科生。相似的课题组织一个学
科组,我手下有三个学科组,其中-个搞润滑、-个搞磨损,另一个搞其他关于润滑材料的相关课题。每
个组里都有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做毕业设计的本科生,这是一个团队。一般两周开一次会。以前人
少时所有组的会我都参加,现在人多了,我只能轮流参加。大家组织起来轮流做报告,报告自己的工作进
展,之后大家参与讨论。
这种模式是我从英国学来的,这种方式很重要。研究生要培养团队精神,光靠老师进行个别谈话还不够。
另外,要养成一个习惯,也是我从英国学来的,我的导师是个老头子,如果没有数据你就别去找他,他根
本不理你,我现在的原则就是 no result no talk,没有结果不要找我。学生要自己有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
什么事,他的程序问题,遇到这样问题找你,别理他,这是他自己的事。我是把握方向的,我提出要求,
这是我的事,你有问题找你的同学去。让他们之间去讨论,我觉得一定得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研究生和
本科生不一样,研究生要靠自己,这个思想要明确。所以团队精神很重要。我指导研究生,我下面还有几
个教授,也是导师,我靠这样几个方式,一个是我做学术报告,一学期两、三次,引导大家向前走,讲我
们这个领域有什么新发展,有什么前沿问题。用做学术报告的方式引导大家做。另外,我还做了一些研究
方法报告,比如:怎样写论文,怎样发表论文,包括哪些杂志,讲的比较具体,全实验室的人都听。关于
研究方法我也做过报告。另外,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是很费劲的事,预答辩也很重要。研究生培养是很花
钱的,发表论文需要钱,开会需要钱,但还是要支持学生去参加学术会议。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025.32
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Descriptive rules for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国家标准局 1987 - 05 - 05 批准
1988 - 01 - 01 实施
l 引言
1.1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型出版物中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
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标注法。
1.2 本标准专供著者与编者编纂文后参考文献使用,而不是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纂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
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 名词、术语
2.1 文后参考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2.2 识别题名: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 (ISDS) 认可的某种连续出版物唯一的名称。
3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
格式。在五种著录格式中,凡是标注"供选择"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的著录项目
系参考文献的主要项目。可以按本标准第 6 章的规定或根据文献自身的特征取舍选择项目。
3 . 1 专著
3 .1 .1 著录项目
a .主要责任者
b .书名
c .文献类型标识 ( 供选择 )
d .其他责任者 ( 供选择 )
e . 版本
f . 出版项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g . 文献数量 ( 供选择 )
h . 丛编项 ( 供选择 )
i . 附注项 ( 供选择 )
j . 文献标准编号 ( 供选择 )
3.1.2 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 ] .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
文献标准编号
例:1 刘少奇.论***员的修养.修订 2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6 页.
2 Morton L T,ed.Use of medical literature.2nd ed.London:Butterworths, 1977.462p.Information source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ISBN 0-408-70916-2 .
3 . 2 连续出版物
3 . 2 . 1 著录项目
a .题名
b .主要责任者
c .版本
d. 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年.月,卷 ( 期 )~ 年,月,卷 ( 期 ) . ]( 供选择 )
e . 出版项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f . 丛编项 ( 供选择 )
g . 附注项 ( 供选择 )
h . 文献标准编号 ( 供选择 )
3 . 2 . 2 著录格式
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年.月,卷 ( 期 )~ 年.月,卷 ( 期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丛编项.附注项.文献
标准编号
例:
1 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学会. 1936 , l(l)~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36~ .
2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manufacturers.Manufacturing and Primary Industries Division, Statistics Canada.
Preliminary ed.1970~,Ottawa:Statistics Canada,1970~ .Annual census of manufacturers.Text in English and
French.ISSN 0700~0758
3 . 3 专利文献
3 . 3 . 1 著录项目
a . 专利申请者
b . 专利题名
c . 其他责任者 ( 供选择 )
d . 附注项 ( 供选择 )
e . 文献标识符
f . 专利国别
g . 专利文献种类
h . 专利号
i . 出版日期
3 . 3 . 2 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其他责任者.附注项.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
Carl Zeiss Jena ,VBD Anordnung zur lichtele-creischen Erfassung der Mitte eines Lichtfeldes.Erfinder:W Feist,
C.Wahnert,E Feistauer.Int.C1.:G 02 B27/14.Schweiz, patent schrift,608626.1979-01-15.
3 . 4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3 . 4 . 1 著录项目
a . 析出责任者
b . 析出题名
c . 析出其他责任者 ( 供选择 )
d . 原文献责任者
e . 原文献题名
f . 版本
g . 出版项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h .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3 . 4 . 2 著录格式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析出其他责任者.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
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
Weinstein L,Swartz M N.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s.In:Sodeman W A,Jr.,Sodeman W
A,ed.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Philadelphia : Saunders,1974.457~472
3 . 5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
3 . 5 . 1 著录项目
a . 析出责任者
b . 析出题名
c . 析出其他责任者 ( 供选择 )
d . 原文献题名
e . 版本
f .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3 . 5 . 2 著录格式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析出其他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
1 李四光.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中国科学,1973,23(4):400 - 429
2 Mastri A R.NeuroPathy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Ann Intern Med,1980,92(2) : 316~318 .
4 著录来源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来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专著、连续出版物等可依次按题名页、封面、刊头等著录。
缩微制品、录音制品等非书资料可依据题名帧、片头、容器上的标签、附件等著录。
5 著录总则
5 . 1 著录用文字
5 . 1 . 1 文后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
5 . 1 . 2 著录数字时,须保持文献上原有的形式。但对表示版次、期号、册次、页数、出版年等数字用阿
拉伯数字表示。版本用序数词缩写形式表示。
5 . 2 缩写
著者、编者以及以姓名命名的出版者,其姓全部著录,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 ( 参见 6 . 1. l) 。如用首字
母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则宜用全名。
出版项中附在出版地之后的州名、省名、国名等 ( 参见 6 . 7 . 1 . 1) 以及作为限定语的机关团体名称可照
公认的方法缩写。
期刊刊名的缩写应按照本标准附录 C ISO 4-1984 《文献工作--期刊刊名缩写的国际规则》的规定执行。
5 . 3 大写字母
著录外文文献时,大写字母的使用要符合文献本身使用文字的习惯用法。
5 . 4 著录用符号
参考文献可使用下列规定的符号:
: 用于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出版者、制作者、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的页数;
, 用于后续责任者、出版年、制作年、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国别、卷号、部分号、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
献的原文献题名;
; 用于丛书号、丛刊号、后续的"在原文献中的位置"项;
( ) 用于限定语、期号、部分号、报纸的版次、制作地、制作者、制作年;
[ ] 用于文献类型标识以及著者自拟的著录内容;
. 除上述各项外,其余的著录项目后用"."号。
6 著录细则
6 . 1 主要责任者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主要责任者包括著者、专利申请
者或专利所有者以及汇编本的编者等。
6 . 1 . 1 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在缩写名后不加"."。但是,
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姓。
例:
1 李时珍 ( 原题:李时珍 )
2 Einstein A( 原题:Albert Einstein)
3 韦杰 ( 原题:伏尔特.韦杰 )
6 . 1 . 2 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三个时,可全部照录。责任者超过三个时,只著录前三个责任者,
其后加"等"字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字。
例:
1 马克思,恩格斯
2 Yelland R L,Jones S C,Easton K S, et a1 .
6 . 1 . 3 无责任者或者责任者情况不明的文献,"主要责任者"项应注明"佚名"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词。
凡采用顺序编码制排列的参考文献可省略此项,直接著录题名。
例: Anon.1981.Coffee drinking and cancer of the pancreas.Br Med J 283 : 628 .
6 . 1 . 4 凡是对文献负责的机关团体有专用名称时,可直接按照著录来源著录。否则,机关团体名称应由
上至下分级著录。
例:
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3 Stanford University .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6 . 2 题名
题名包括书名、刊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
题名按著录来源所载的形式著录。必要时,题名可参照第 5 章的有关规定著录。
例:
1 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
2 Gases in sea ice1975 一 1979 .
3 J Math & Phys
6 . 2 . 1 著录来源载有多个题名,可著录两个处于显要位置的题名。
例:
1 百川书志.古今书刻.
2 Road map of France . Carte routière de la France .
6 . 2 . 2 副题名与说明题名文字可根据文献外部特征的揭示情况决定取舍。必要时,可以著录副题名与说
明题名文字。
例:地壳运动假说: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
6 . 2 . 3 在参考文献中,连续出版物的识别题名 (Key-title) 可以取代著录来源所提供的题名。
例: Scientia(Milano)
6 . 3 文献类型标识 ( 供选择 )
根据 GB 346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著录文献类型标识。例如,缩微制品、录音制品、录象制
品的文献类型标识分别为" M "、" A "、" V "。印刷型文献不著录此项。
6 . 4 其他责任者 ( 供选择 )
其他责任者是指除主要责任者以外的责任者。例如,编者、译者、插图者、专利发明者、主持机构等。但
是,汇编本的编者可以作为著者处理,著录在主要责任者项内。
其他责任者及著作方式依据著录来源所载的形式著录。
例:
1 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
2 Dryden J . The works of John Dryden . Ed . by H T Swedenberg .
6 . 5 版本
第一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识表示。
例:
1 第 3 版 ( 原题:第三版 )
2 5th ed.( 原题: Fifth edition)
3 Rev.ed.( 原题: Revised edition)
4 1978 ed.( 原题: 1978 edition)
6 . 6 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 ( 供选择 )
一套完整的连续出版物要著录首卷与末卷的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尚未出齐的连续出版物,只著录
首卷的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
例:
1956,l~1963,8
1974,l(l)~
6 . 7 出版项
出版项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顺序著录。非书资料还可以著录制作地、制作者、制作年,并置于圆括
号内。
例: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6 . 7 . 1 出版地
6 . 7 . 1 . 1 出版地著录出版者所在地的城市名称。对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名,可在城市名后
附州名、省名、园名等 ( 参见 5 . 2) 。
例:
Cambridge(Eng.)
Cambridge(Mass.)
6 . 7 . 1 . 2 文献中载有多个出版地,只著录一个处于显要位置的出版地,无出版地要注明"出版地不详"
或者与之相应的词。
例:
1 London :Butterworths , 1978.
( 原 题:Butterworths Lodon Boston Sydney Wellington Durban Toronto 1978)
2 [s.1.]Macmillan,1975.
3 [ 出版地不详 ]:商务印书馆,1982 .
6 . 7 . 2 出版者
6 . 7 . 2 . 1 出版者可以按著录来源的形式著录,也可以按公认的简化形式或缩写形式著录。
例:
1 IRRI(原题: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2 Wiley(原题:John Wiley and Sons Co.)
6 . 7 . 2 . 2 著录来源载有多个出版者时,只著录一个处于显要位置的出版者。
例:
Chicago : ALA , 1978 ,
( 原题: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Chicago 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 / Ottawa1978)
6 . 7 . 2 . 3 无出版者要注明"出版者不详"或者与之相应的词。
例:
Salt Lake City :〔 s . n . ] , 1964.
6 . 7 . 3 出版日期
6 . 7 . 3 . 1 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如有其他纪年形式时,将原有的纪年形式置于
" ( ) "内。报纸和专利文献要详细著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年、月、日。
例: 1705( 康熙四十四年 )
1985-04-20
6 . 7 . 3 . 2 集中著录跨年度出版的多卷 ( 册 ) 出版物,需著录起讫年。尚未出齐的多卷 ( 册 ) 出版物先
著录首卷出版年,尔后加" ~ "。
例:
1973~75
1985~
6 . 7 . 3 . 3 出版年无法确定时,可依次选用版权年、印刷年、估计的年代。
例:
c 1978
1982 印刷
6 . 8 文献数量 ( 供选择 )
6 . 8 . 1 印刷型专著
印刷型专著的文献数量用页数、叶数、卷 ( 册 ) 数等表示。
例:
620 页
546p .
5v .
6 . 8 . 2 非书资料
非书资料的文献数量根据文献载体的件数著录。
例:
1 3 盒
2 12 microfiches
6 . 9 丛编项 ( 供选择 )
依据著录来源所载的内容著录丛编项。丛编项包括丛书名及丛书号、丛刊名及丛刊号等。
例:
1 建筑工人技术学习丛书;
2 Interscience tracts on physics and astronomy ; no . 23
6 . 10 附注项 ( 供选择 )
下面列出的补充材料可以在附注项内加 ] 以说明。
6 . 10 . 1 难得文献的获取途径。
例:
Available from NTIS : AD683428
6 . 10 . 2 重印本、复制本、影印本等可在附注项内说明与原作的关系。
例:
Reprint of original published Boston : Estes and Lauriat , 1902 .
6 . 10 . 3 获取文献或使用文献的对象。
例:
Government use only .
6 . 10 . 4 有关文献预先出版的情况。
例:
1 Forthcoming
2 Application No 26032/71 filed 19 Apr 1971,Complete specification published 24 Apr 1974
6 . 10 . 5 分类法及分类号。
例:
Dewey:001.64 ' 25
Int.C1.:G02 B 27/14
6 . 10 . 6 其他被认为是相当重要,需加以注释的材料。
例:
Limited ed.100 copies
6 . 11 文献标准号
国际标准书号 (ISBN)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等文献标准号参照有关标准著录。
例:
ISBN0-552-6787-3
1SSN 0340-0352
6 . 12 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按本标准 3 . 4 的有关规定著录。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与原文献的关系用"见"字,或者其他与之
相应的字表示。
例:
1 Duclos R,Doukhan N,Escaig B.High temperature creep behaviour of nearlv stoichiometric alumina spine1.J
Mat Sci l978,3:1740~1748 .
2 Eissen H N.Immu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and cellu1ar principles of the immune response.5th
ed.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4.406 .
3 Cowan J C.Sound recording.In:Mason D.A primer of non-book materials in libraries.Rev ed.London:
Association of Libraries Librarians,1978,94~l10 .
6 . 12 . 1 从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应在"在原文献中的位置"项注明原文献的年代顺序号、卷、期、
部分号、页数。
例:
1980,92 (2,2 ):316~318
↑ ↑ ↑ ↑ ↑
年 卷 期 部分号 页数
1985 . 06 . 15 ( l )
↑ ↑ ↑ ↑
年 月 日 报纸的版次
6 . 12 . 2 凡是在同一连续出版物上连载的文章,其后续部分不必另行著录,可以在原有的参考文献后直接
注明后续部分的年代顺序号、卷、期、部分号、页数等。
例:
1981,1:37~44;1981,2:47~52
↑ ↑ ↑ ↑ ↑ ↑
年 辑 页数 年 辑 页数
7 参考文献表
参考文献表可以按顺序编码制组织,也可以按"著者-出版年"制组织。
7 . 1 顺序编码制
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组织时,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要按专论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 参见
附录 B . 1) 。
例:
1 上海第一医学院编。医用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24 .
2 Garattini S.Advance in pharmacology and chernotherapy.v.15.New York:Academic Press , 1978.350.
3 Adrian R H.Reviews of physiology,bi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v.84.s.1.:Springer, 1978.226 .
7 . 2 " 著者-出版年"制
参考文献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组织时,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首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
西文、俄文、其他文种五部分,然后按著者宇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可以按笔画、笔顺 ( "一"、"丨"、
"丿"、"、"、"乛" ) 排列,也可以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 ( 参见附录 B.2) 。
例:
1 Boulton G S.1978.Boulder shapes and grain-size distributions of debris as indicators of transpor paths through a
glacier and till genesis.Sedimentology,25:773 - 799 .
2 Boulton G S.1982.Processes and patterns of g1acia erosion.In:Coates D R,ed.Glacial geomorphology,London:
Allen & Unwin.41~47 .
3 Crowell J C,Frakes L A.1971.Late Paleozoic glaciation:part IV Australia.Bull Geol Soc Am,82:2515 - 2540 .
4 Dreimanis A,Reavelv G H.1953.Differentiation of the lower and upper till along the north shore of Lake Erie.J
Sedim Petro1,23 : 238~259 .
【论坛浏览】 【我来说两句】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相关评论
作者: boying0928 发布日期: 2005-6-06 23:29:57
8 参考文献标注法
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者 - 出版年"制 ( 参见附录 。
8 . 1 顺序编码制
8 . 1 . 1 顺序编码制是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例:
……西德学者 H .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塞尔市附近保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二系褶皱的控制 [235] ;之
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等第三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
思想 [236] 。
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
起讫序号。
例:
裴伟 [570 , 83] 提出……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 - 256] 。
8 . 2 "著者-出版年"制
8 . 2 . 1 专论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
成。倘若只标注著者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可标注著者姓名。例如,中国人著者、朝鲜人著者、日本人
用汉字姓名的著者等。集体著者著述的文献可标注机关切体名称。
例:
The notion of an invisible college has been explored in the sciences(Crane1972) . Its absence among historians is
notes by Stieg (1981) 。
It rnav be , as Burchard (1965) points out .... .
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都以这一形式出现时,参考文献的出版年应紧接着著者著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
略出版项中的出版年。
例:
……
Crane D.1972.Invisible college. Chicago:Univ.of Chicago Press.Stieg M F.1981.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historians.Col1.and Res.Libraries,42:549~560 .
8 . 2 . 2 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其后附"等"字,或附与之相应的字。
8 . 2.3 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后应用小写字母 a , b , c ……区别。
例:
Kennedy W J , Garrison R E . 1975a . Morphology and genesis of nodular chalks and hard
ground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southern England . Sedimentology , 22 : 311~386 .
Kennedy W J , Garrison R E . 1975b . Morphology and genesis of nodular phosphates in the Cenomanian of
south-east England . Lethaia,8 : 339~360.
附 录 A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 参考件 )
本附录中的示例均未著录"选择项"。
A . 1 专著
例:
1 刘国钩,陈绍业,王风翥编.图书馆目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沙
群岛考察组.我国西沙群岛的土壤和鸟粪矿.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7 .
2 Borko H , Bernier C L . 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 New York : Academic Pr ., 1978 .
3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 . Names of persons : 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 . 3rd ed . London : 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 , 1977 .
A . 2 会议文献
例:
1 Rosenthall E M,ed.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Univ.of Montrea1,1961 .
2 Toronto:Univ.of Toronto Pr. ,1963 .
A . 3 报告
例: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Geneva:
WHO,1970 .
A . 4 学位论文
例: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 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 .
2 Cairtn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issertation].Berkeley: Univ.of California,1965 .
A . 5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例:
1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 . 447 .
2 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见:程裕淇等编.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2 . 38~39
.
3 Buseck P R,Nord G L,Jr,Veblen D R.Subsolidus phenomena in pyroxenes.In:Prewitt C T,ed.Reviews in
mineralogy,pyroxenes.v.7.[s . 1 .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80.117 - 211 .
4 Le Maitre R W.Numercal petrology : 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 of geochemical data.Amsterdam :
Elsevier,1982.210 .
A . 6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
例:
1 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 中国科学,1973,(4):339~357 .
2 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自然杂志,1984,7(7):527.
3 亚洲地质图编图组.亚洲地层与地质历史概述.地质学报,1978,3:194~208 .
4 赵均宇.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的章太炎.光明日报,1977-03-24(4) .
5 Hewitt J A.Technical services in 1983.Library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Services,1984 , 28(3):205~218 .
附 录 B
参考文献标注法与参考文献表示例
( 参考件 )
B . 1 顺序编码制
正文与引文:
……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 1856 年英国克雷斯塔
多罗 (Crestadoro) 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杜威十进
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 [23] 。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
法" [24] 。
国外对主题目录发展历史的一些研究表明,主题法的产生与索引的编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布萨 (R .
Busa) 认为,"可能早在七、八世纪就已经有了圣经语句的索引 [25] 。美国惠蒂认为,附有按字母顺序排
列的索引的手稿,至早在十四世纪才出现 [26] 。
由于西文中以词而不以字母为单位,所以这种圣经语词索引可以说是一种从内容方面进行查找的主题索引
的雏形。目前符合公认标准的最古老的索引是 1247 年英国雨果编的《圣经重要语词索引》 [27] 。
参考文献:
……
23 刘湘生.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见.北图通讯, 1980 , (2) : 1923 .
24 扬沛霆,赵连城.建立检索系统的几个问题 (初稿).北京: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1963.
25 Borko H , Charles L B . Indexing concept and methods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 1978 .
26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编.目录学研究资料汇辑:第四分册外国目录学.武汉: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 1980 .
173~178 .
27 Pettee J . Subject headings :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alphabetical subject approach to books . New
York : Wilson , 1946 .
B . 2 " 著者-出版年"制
正文与引文:
……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 1856 年英国克雷斯塔
多罗 (Crestadoro) 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杜威十进
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 ( 刘湘生 1980) 。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
使用了主题法" ( 杨沛霆 1963) 。
国外对主题目录发展历史的一些研究表明,主题法的产生与索引的编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布萨 (R .
Busa) 认为,"可能早在七、八世纪就已经有了圣经语句的索引" (Borko1978) 。美国惠蒂认为,附有按
字母顺序排列的索引的手稿,至早在十四世纪才出现 (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 1980) 。由于西文中以词而
不以字母为单位,所以这种圣经语词索引可以说是一种从内容方面进行查找的主题索引的雏形。目前符合
公认标准的最古老的索引是 1247 年英国雨果编的《圣经重要语词索引》 (Pettee1946) 。
……
参考文献:
……
刘湘生. 1980 .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见.北图通汛, (2)19~23
……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编. 1980 .目录学研究资料汇辑:第四分册外国目录学.武汉: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
173~178 .
杨沛霆,赵连城. 1963 .建立检索系统的几个问题 ( 初稿 ) .北京: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
……
Borko H , Charles L B . 1978 . Indexing concept and methods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
……
Pettee J.1946 Subject headings :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alphabetical subject approach to books . New
York : Wilson .
……
作者: boying0928 发布日期: 2005-6-06 23:30:38
附 录 C
ISO4 一 1984 《文献工作--期刊刊名缩写的国际规则》
( 补充件 )
C . 1 范围
本国际标准是打算对定期出版物和不定期出版物的刊名缩写的产生起一个指导作用。认为本标准指明可采
用的最短格式。它不打算用作团体作者或刊名的登录指南。
C . 2 应用领域
C . 2 . 1 本国际标准中提出的规则适用于制定连续性出版物的刊名缩写,也可以用于刊名或团体作者款目
( 登人图书馆的记录之中 ) 的缩写。
范例:
完整刊名: Bulletin of the Canadian Geological Society
缩写表示:
Bul1.Can.Geo1.Soc .
登入图书馆记录中的缩写:
Can.Geo1.Soc;Bul1 .
C . 2 . 2 这些规则也运用于非连续性出版物刊名的缩写,包括专题论文和会议录。如果需要它们也可单独
用于团体和会议名称的缩写。
C . 3 定义
C . 3 . 1 简称: 是由一个复合词的每一连续部分或主要部分的首字母或字母组成的一个单词。
C . 3 . 2 复合词: 该词的组成部分为其本身的词、组合型式或词缀。
C . 3 . 3 省略字:用省略其中的一个字母或一些字母的办法缩写一个词、音节或词组。
C . 3 . 4 团体作者:主要负责产生著作的知识或艺术内容的组织或人员集体。
C . 3 . 5 团体名称 ( 机构名称 ) :作为团体作者而被提到的组织名称。
C . 3 . 6 属类词:表示一种出版类型的词或短语,例如:年度报告、杂志、会议录等,或表示一个组织的
类型,例如:医学院、研究所、学会等。
C . 3 . 7 专题论文:这里提到的专题论文是属于特定主题的有系统的和综合性的论文,包括经由一个大学
或一个学会连续出版的卷册。在一卷中可以有一篇以上的专题论文。
C . 3 . 8 期刊:定期地或以宣布的期限出版或企图无限期出版的一种连续性出版物,通常比年刊出版得更
频繁,期刊每期通常刊登有单独的论文、记事或其他著作。报道一般新闻的报纸、会议录、论文或者主要
与其会议有关的团体的其他出版物,都不属于期刊范围。
C . 3 . 9 二级刊名:即对主刊名附加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以便区别一个独立章节。这个章节可以用号码或
字母来表示。
C . 3 . 10 连续性出版物:即带有号码或年代顺序连续出版以及打算不定期出版下去的一种出版物。连续出
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和年刊 ( 报告、年鉴等 ) ;各学会的杂志、记要、会议录、学会会报等;以及有编
号的专论丛书。
C . 3 . 11 副刊名:即对主刊名附加的一个说明短语。
C . 3 . 12 刊名:如在这里所用的"刊名"这个词涉及要缩写的连续性出版物或非连续性出版物的名称,可
以考虑这个名称出现在封面上、刊名页上,出版物内包含的页次上或在书脊上;这个名称或者可以被登记
到图书馆的记录上。例如:书名既可出现在负责出版物的团体作者名称的前面,也可在其后面。
C . 3 . 13 截短:用省去词尾字母的办法缩短一个词。
C . 4 规则
C . 4 . 1 词缩写
C . 4 . 1 . 1 方法
C . 4 . 1 . 1 . 1 建议的缩写方法是用截短的方法,即省略词尾一串字母 ( 至少两个 ) 。由一个单音节或五
个或少于五个字母组成的词将不能缩写,除非它们是冠词、连词和前置词或经常使用的属类词和在 ISO /
R 833 中收集的词。
C . 4 . 1 . 1 . 2 用简略字缩写,即省略内部字母,限于 ISO / R 833 中收集的词。
C . 4 . 1 . 1 . 3 一个词不能缩写成单个首字母,除非在 ISO / R 833 中有这样一种缩写。
C . 4 . 1 . 2 词序
缩写词的顺序应当按照不省略的词序,如同它们出现在已选定的书名款目中一样,但下列两项除外:
C . 4 . 1 . 2 . 1 假如余下的该刊名是可识别的,长刊名和长的团体名称可予以缩短,并且它在一个综合性的
字顺表中的位置不能因此而改换。
C . 4 . 1 . 2 . 2 省略副刊名
C . 4 . 1 . 3 单词刊名
由一个单独的词 ( 一篇文章除外 ) 构成的刊名,不予缩写 ( 区别相同的单词刊名的规则列于 C . 4 . 2 . 2
中 ) 。
C . 4 . 1 . 4 冠词、连词和前置词
一般应从缩写刊名中删除冠词,连词与前置词,除非在按照既定惯例的缩写形式中,保留这些词有助于识
别被缩写的刊名。
Archiv für Philosophie-Arch f Phil
Archives of Philosophie-Arch of Phil
C . 4 . 1 . 4 . 1 当一个前置词作为刊名的首词出现时,它在缩写中应被保留。
例如:
正确的: Vom Wasser
错误的: Wasser
C . 4 . 1 . 4 . 2 在任何语言中,作为"和"的代号 或其对应词的含义可以使缩写刊名更加清楚。
例如:
完整刊名: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缩写刊名: J . Math .& Phys .
J . Math . Phys .
C . 4 . 1 . 5 大写的用法
缩写的第一个单元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对于缩写留下的全部字母都大写,每个单元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或
均不大写,或者按照既定惯例。
例如:
正确的: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Arch Intern Ed
-- ARCH INTERN MED
Archiv für klinische Medicine -- Arch Klin Med
Archives(de Medecine navale -- Arch Med nav
Archives de medicina interna -- Arch med intern
错误的:
Archivos de medicina interna -- arch med intern
C . 4 . 1 . 6 标点符号
C . 4 . 1 . 6 . 1 句号
在刊名缩写词之间可以空格或和一个空格,或是只用一个空格。除非所中有的句号一概都不用,否则在所
有的缩写词后面都要有一个句号,即使词的最后字母予以保留的话。
例如:
Canadian Pharmacv Journal
正确的: Can . Pharm . J .
Can Pharm f
Can pharm J
CAN . PHARM . J .
CAN PHARM J
Deutsche Schwesternzeitung
正确的: Dtsch . Schwesternztg .
Dtsch Schwesternztg
错误的: Dtsch . Schwesternztg
C . 4 . 1 . 6 . 2 逗号
C . 4 . 1 . 6 . 2 . 1 在团体作者款目缩写中,用逗号来分开主要的切体单位和其下级单位,以及属类的刊名
词和切体作者。如果缩写词序依据原刊名的词序,就不应当再用逗号。
C . 4 . 1 . 6 . 2 , 2 应当用逗号来区分主要刊名缩写和分辑,丛刊或副刊名的缩写 ( 也可见 C . 4 . 2 . 4) 。
例如:
完整刊名: Memoirs of the Facultv of Science , Kyushu University , Series D .
缩写刊名: Mem . Fac . Sci , Kyushu ., Univ ., Ser . D .
C.4 . 1 . 6 . 3 其他标点符号
其他标点符号若可增加明晰性的话也可以用。
C . 4 . 1 . 7 发音符号
发音符号可以从刊名缩写中省略。如果省略,为了表明它们在原刊名中的存在,就不应当更改拼法。如果
决定更改包含发音符号的词的拼法,就必须把这种情况详细地对有关缩写的使用者,作简要说明。
C . 4 . 1 . 8 符号
在原刊名中出现的符号,应在刊名缩写中保留原样。
例如:
完整刊名: Metal1-Reinigung+Vorbehandlung
缩写刊名: Metall-Reinig .十 Vorbehan1 .
C . 4 . 1 . 9 复数词
除非为了避免缩写而引起误解必须标明一个复数词,一个单数词形式的缩写也可以用作复数词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复数词形式的最后一个字母要加到单数词形式的缩写中。
复数词的结尾在不编写词中应当保留。
C . 4 . 1 . 10 复合词
除有连字号以外,只对复合词的最后单元缩写。在这种情况下,缩写每一个受到影响的单元要按照 ISO/
R 833 ,保留连字号,并且在中间的句号后面不留空格。
例如,不用连字号连接的复合词
Nachrichtenblatt
正确的: Nachrichtenbl .
错误的: Nachr - bl .
例如:用连字号连接的复合词
Technish-industrielle Rundschau
正确的: Tech . -ind . Rundsch .
错误的: Tech . Ind . Rundsch .
Technisch-ind . Rundsch .
Techind . Rundsch .
C . 4 . 2 识别与说明
C . 4.2 . 1 词缩写
C . 4 . 2 . 1 . 1 同样的缩写不能用于无关的网。
例如: Ind
适合于: Industry 或 Industrial, 但不适合于: Indian , Indiana , Indigency 或 In igo ,由于习惯用法,
构成人名或地名的两个无关词可以用同样缩写,这是例外情况。
例如:
完整刊名: Wall Street Journal
Saint Louis Quarterly
缩写刊名: Wall St . J .
St . Louis Q .
C.4.2.1.2 不同的缩写不准用于同样的网。
例如: International
正确的: Int .
错误的: Intern .
Intl
C . 4 . 2 . 2 刊名缩写
C . 4 。 2 . 2 . 1 在刊名缩写的后面,在括号中标出出版地点的缩写,以区别同一的刊名缩
写或说明短的和可能有歧义的刊名缩写。出版地点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名称、一个国家的一个行政区域 ( 例
如,州、省、行政区、县 ) 、或一个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应以一个最适当的词出现。一般地讲,除非同
样的大单位出版的刊名用同样的刊名缩写,否则应优先标出大单位而不是小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使
用最明确的地点。
例如:
Annales de Physique
正确的: Ann . Phys . (Fr . )
错误的: Ann . Phys
Annals of Physics
正确的: Ann . Phys . (US)
C . 4.2 . 2 . 2 如果地点名称不便区别互相抵触的缩写,若用组织名称可以更适合于识别,就应当用编辑单
位名称,按照这个国际标准的规则来缩写,以代替地点名称作为附加标志。
C . 4 . 2 . 2 . 3 当有关的词的缩写出现在 ISO / R 833 中时,用或不用大写字母或标点符号,或者用保留
某些刊名或不缩写的词不能区别同样的刊名缩写。
C . 4 . 2 . 3 简称、首字母组合、字母代号刊名中的简称,首字母组合或字母代号,在刊名的缩写格式中应
原封不动地保留,而且应当全部使用大写字母。这样一个简称或首字母组合是表示一个组织的名称时,刊
名缩写的特征和解释是需要的,拟订此简称或首字母组合的含义,其缩写应当符合这个国际标准的规则,
并和 4 . 2 . 2 . 2 中一样,在括号中附加在刊名上。
例如:
AEG Mitteilungen(AllgemeineElektricit ts-Gesellschaft)
正确的: AEG Mitt(Allg . Elek . Ges . )
错误的: AEG(Allg . Elek . Ges)Mitt .
就组织名称而论,它们的简称、首字母组合或字母代号为人熟知时,上述的规则是不必使用的。
C . 4 . 2 . 4 分册和丛书
当一出版物以名称、号码或字母来区分的很多分册或丛刊形式出版时,要包括缩写中的区别特征。属类词
的缩写,象部分、分册、丛刊等,如果它们对识别是不必需的,那就不必在刊名缩写中保留。
例如:
Annales Scientifioues de l ′ Université de Besancon , Céologie
正确的: Ann . Sci . Univ . Besancon , Cèol .
错误的: Ann . Sci . Univ . Besancon
Annales Scientifioues de l ′ Université de Besancon . Physique
正确的: Ann . Sci . Univ . Besancon , Phys .
错误的: Ann . Sci . Univ . Besaneon
Journal of Botany Section A
正确的: J . Bot ., A .
J . Bot , Sect . A
错误的: J . Bot .
Journal of Botany , Section B
正确的: J . Bot ., B
J . Bot ., Sect , B
错误的: J . Bot .
除主刊名缩写之外二级刊名的缩写是不需要的,有关分册可用号码或字母来区别。
例如:
完整刊名: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
Part A-1 Polymer Chemistry
缩写刊名: J . Polym . Sci ., A-l
C . 4 . 2 . 5 不同版本
当一种出版物以多种版本出版,每种版本又都具有同一的刊名缩写时,在刊名缩写后面的括号中附加按照
这个国际标准的规则缩写的一个合适的区别性短语。
例如:
Impact . Science et Société(French Edition)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English Edition)
正确的: Impact Sci . Soc . (Fr . Ed . )
Impact Sci Soc(Engl Ed)
错误的: Impact Sci Soc
Impact Sci . Soc .
C . 4 . 2 . 6 刊名中的个人名称
当出版物的刊名包括一个个人的名称时,这个名称在缩写中要全部地保留,刊名中所有其他的词要按照这
个国际标准的规则予以缩写。家族名称和属类词在刊名缩写中不能得到充分的使用;其缩写必须以完整的
刊名为基础。
例如:
Robert A . Welch Foundation Research Bulletin
正确的: Robert A . Welch Found . Res . Bul1 .
错误的: Welch Fonnd . Res . Bul1 .
Found . Res . Bul1 .
C . 4 . 3 音译
用非拉丁字母排印的刊名音译成拉丁字母,需要按照下列有关的文献,而且缩写应按照此国际标准的规则。
参考文献
l ISO/R 9,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the transliteration of Slavic Cyrillic characters.
2 1SO/R 233,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the transliteration of Arabic characters.
3 1SO/R 259,Transliteration of Hebrew.
4 1SO/R 833,Abbreviations of genericnames in titles of periodicals.(Revision in preparation) .
5 1SO/R 843,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transliteration of Greek charactrers into Latin characters.
6 ANS/Z 39: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periodical title word abbreviations(NCPTWA),word abbreviation 1ist.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明莲、李纪有。
本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草案 ISO / DIS 690 《文献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内容、形式与结构》制订的。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译名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Chines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21 国家"863 计划", 又名: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Chinese National Programs for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1 国家"973 项目",又名: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有两种资助方式)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 计划) 项目
Key Project of Chinese National Programs for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973 program)
(2)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 计划) 项目
Major Project of Chinese National Programs for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1 国家科技公关项目
Chinese National Program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51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The 10th Five Years Key Program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China
6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71 国家杰出人才科学基金
Chines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Outstanding Scholarship
81 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项目
Key Laboratory Project on Agromicrobiology of Chinese Agriculture Ministry
91 科技部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
National R. &D. Project of Transgenic Crops of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01 中澳科技合作项目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ject of China and Australia
优秀论文的要素:
1、正确的选题
2、合适的切入点
3、简洁明了
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
6、可重复的过程
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
8、精选的参考文献
误区:
1、Idea 越多越好
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
3、数学、理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
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
5、显示权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
写文章的条件:
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
2、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
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
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人分享
写论文的要点:
1、写出 3~4 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
2、从 Introduction 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
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
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
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
6、最后写 Summary 和 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
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
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
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
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
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
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
5、论述是否清晰?
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
7、引文是否充足?
8、Reviewer 的意见:
(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论文写作技巧: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
流程:
a)问题 X 是重要的。
b)前人的工作 A、B 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
c)A、B 有一些缺陷。
d)我们提出了方法 D。
e)对 D 进行实验,和 A、B 进行比较。
f)实验证明 D 比 A、B 优越。
g)解释为什么 D 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 E)是不行的。
h)阐述 D 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i)D 的进一步发展的讨论。
要点:
j)简洁最重要。
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2、细心修改
步骤:
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
b)把写好的论文放一段时间。
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
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
e)在修改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
-reader)
f)仔细修改的次数 > 3;修改的总次数 > 5。
要点:
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错误。
h)可能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的劳动。
3、优化英语
步骤:
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
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
c)请别人帮满阅读和修改语法和用词。
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
要点:
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优秀论文结构范例:
1、Abstract -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
a)阐述问题
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2、Introduction - 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
a)题 X 是重要的。
b)前人的工作 A、B 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
c)A、B 有一些缺陷。
d)我们提出了方法 D。
e)D 的基本特征,和 A、B 进行比较。
f)实验证明 D 比 A、B 优越。
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3、Previous Work - 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
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
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
点,避免歧义。
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
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
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Work - 描述自己的工作,可以分成多个部分
a)从读者的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
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
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
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
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Experiments - 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
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
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
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
d)给出结论。
6、Conclusion - 总结和前景展望,结文
a)快速简短的总结
b)未来工作的展望
c)结束全文
7、References - 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应用
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
b)与前文保持一致。
8、Others - 致谢、附录、脚注
如何处理被拒之后的事情:
1、理解被国际权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的心态。
2、感谢编辑和 Reviewer 的意见和工作。
3、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适(重投/改投/撤回)
4、继续新的研究。
常见问题:
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
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可以再投期刊。
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
不行,但是可以建议他别让某人评阅。
2、感谢编辑和 Reviewer 的意见和工作。
3、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适(重投/改投/撤回)
4、继续新的研究。
常见问题:
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
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可以再投期刊。
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
不行,但是可以建议他别让某人评阅。
3、如果 4 个月都没有收到副主编的回复怎么办?
写一封友好的询问信,别催得太紧。
别找主编。
4、如果和副主编的意见严重不和,怎么办?
可以找主编,但是别经常这样做。
5、如果和主编的最终决定严重不和,怎么办?
没有办法了。
对国外杂志投稿时如何写 Email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对国外杂志投稿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 email 投递,除了正文文章作为附件发送以外,还需要写一封信,
叫 cover letter,一封好的 cover letter 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就好比你求职的时候的自荐信,要吸引住编辑
的眼球,你就成功一半了。国外杂志编辑的权利很大,基本决定你的生死。
cover letter 的内容主要需要想编辑详细的介绍你的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创新性,价值,还有你为
什么要发表这篇文章,还可以简要指出目前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最好你的文章就是朝向这个方向的。其他
就是常规要求了,用语恰当,格式规范等。
Dear Dr.:
Enclosed are three copies of a manuscript by Rose N .Dipaola,Donna A.Gallo,and Tom N.Roberts title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It is submitted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as a"Original Article" in your journal.This paper is~.Neither the entire paper nor any part of its content has been
published or has been accepted elsewhere .It is not being submitted to any other journal.
We believe the paper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e readers of your journal because the study it reports stated
the HCV infection rate among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of
short-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Correspondence and phone calls about the paper should be directed to Rose N.Dipaola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
phone and fax number,and e-mail address:
Rose N .Dipaola,MD
Institute of Internal Medicin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9500 Euclid Ave.
Cleveland,OH44195,USA
Tel:1-216-444-5360
Fax:1-216-444-9580
E-mail:dipao@cesmtp .ccf. Org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o our paper.
Sincerely yours,
Rose N.Dipaola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听着:世界各地有很多科学家都如生活炼狱之中,倍受煎熬。伦敦已是深夜, Deborah Dormouse 依然辗
转难眠。她已经焦急地等待了 4 周,她不知道如果她打电话给 《自然》杂志的编辑询问她的论文处理情
况是否会产生负效应。在阳光灿烂的悉尼, Wayne Wombat 正在大发雷霆,因为他的学生的论文被《科学》
杂志拒绝了,《细胞》杂 志正在请他审阅一篇内容相似的论文,他要对之实施报复。在旧金山,Melissa
Mariposa 阅知她递交给《当代生物学》的论文必须缩减一半后才能被重新考虑。她不得 不忍痛删除一些
关键数据,并且极端简化结果,因为她的博士后需要将这一期刊列在他 的简历上,否则他就得不到西班
牙马德里的一个工作。
一篇论文是否能发表取决于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科学家们 正在孤注一掷地只
将论文投递到少数几个顶尖的期刊,然后又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论 文,讨好编辑。这种做法最终危害
了论文发表的目的、文章的可获得性和研究质量本身。
一个主要原因
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日益加大的压力迫使科学家们将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更是 助长了这种趋势。
甚至在我们的日常言语里也反映出对顶级期刊的迷恋 - 我们说某人 是一位好研究生,是因为他在《细胞》
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说明我们认为期刊比科学 信息本身更重要性。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在顶尖期刊上发
表论文,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否则我们就失败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部分原因是掌握经费和职位分配大权的人在评价科学 家时不是评价研究
本身,而是根据"表现指数"来衡量,因为将一些数字加起来比严肃 地思考一个人的成就更容易。管理
者正在窃取科学家们的权力,他们营造出"成绩责任 制"文化,目的是建立最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有
效地控制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结果, 这使得社会成为了一个"审计社会"(Audit society):每一项指标
都被精确地计算, 最后指标成为目的本身。
在这样的"审计社会"中,发表论文的数量、作者在名单中的排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 成为评价科学家的
依据。在日本、西班牙和世界其它地方,这种评价方式发展到成为精 确的公式化行为。但是,不能让行
政管理人员对此全扛涸穑 芏嗫蒲Ъ颐侨惹榈夭斡?其中。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人为的指标成为科学工作
的目标?尽管有各种堂皇的理由说, 将论文发表在顶尖期刊上会有更广泛的阅读量,但是,当我们将期
刊的重要性置于科学 本身之上时,我们就是将我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变成了俗气和无教养之辈。 (我们就是
将 自己在学术界置于平庸之辈。)
一些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为什么绝大多数科学家还是如此热衷于期刊的名 望呢?这里有心理
和职业两个方面的原因。年轻的科学家们将在好期刊上发表一篇好论 文视为进军科学皇冠的起点。而已
有声望的科学家则希望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以证明 自己仍有高见。与在科学发现的王国中树立声望相
比,所有的人都逐渐认识到,在当今 实实在在讲求硬通货的审计社会中聚集"资本"更为安全和容易。
另外一个因素是现在 的社会疯狂地追求知名度,科学家们也身不由已。许多科学家在自己的工作被媒体
报道 (无论准确与否)时会心存感激,而那些领头的杂志也通过新闻发布来为此铺平道路。 比如说,西
班牙的大报 El Pais 就经常会对西班牙科学家在 Nature,cell 和 Science 上发 表的任何文章进行特别报道。
后果
这对于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的行为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
作者(黑体)必须决定什么时候、怎么写他们的研究工作。写论文的理想的时刻是在 某一研究工作告一
段落,并获得了可信服的信息之时。但是,现实的做法常常是在有可 能出现结果的最早时候就开始写作。
结果,科学发现就像意大利香肠一样被切成一片片, 然后再递交给不同的期刊以发表更多的论文。
科学家们必须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工作,以尽量减少论文被拒的风险。顶尖期 刊绝不会考虑竞争
对手已经刊登过的结果相似的论文,即使这项研究已经花费数年时间 而递交的时间只相差一周或二周。
当然,如果两篇竞争性的文章同时递交给期刊也有好 处,每位作者都会用另外一篇论文来引起编辑的注
意,认为他们的研究课题是热门的。 毫无疑问,论文的递交和报告让许多科学家们彻夜难眠。
作者需要决定怎样做才能将他们的论文发表在顶尖期刊上。研究结果是否可以被炒作 到足以为话题?是
否要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超级简化以吸引人?是否可以在论文中找到一 个故弄玄虚的信息让人们立刻记
住?是否发现了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某个含糊不清的联系? (提及人类疾病往往会提高以后论文的引用数
量,也使杂志显得有吸引力。)能否将论 文的长度压缩到实际需求的更短?比如,即使论文应该以更长的
形式递交到更专业化期 刊上,为读者提供更多些的服务。是否可以将它压缩成更短的形式而递交到 Nature
杂志? Nature 上的短文和 Science 上的报告部分常常压缩很大,只有很不显眼的示意图,使得 其内容难
以被读者破解。互联网上的补充材料也许可以缓解这一问题,但是印刷版的读 者会觉得上网不是那么方
便,而它们的电子版的上架时间也让人担心。
这样,越来越多的研究小组负责人开始亲自执笔写论文,他们或许并没参与实验,而 实验工作主要是由
初级科学家完成的。但是,研究组长经验丰富,知道如何以最好的方 式展示工作,也许正因如此,对实
验细节的不了解反倒成为有利因素。学生和博士后又 回到了桌边努力工作,增加产出。然而,他们却没
有学会如何写作研究报告。
编辑(黑体) 顶尖期刊的编辑总会收到过多的投稿。比如,《自然》杂志现在一年要 收到 9000 分左右的
稿件,(这个数字是 10 年前的 2 倍),因此不得不拒绝约 95%的生物医学 方面的论文。《发育生物学》是一
本高质量的专业期刊,它的拒稿率基本上是 70%,而 在 1990 年,这一数字是 50%。顶级的期刊收到太多
的稿件,没有办法将它们都送给同行 进行评审,因此,编辑手中的权力变得比审稿人的判断重要得多。
结果,作者们开始用 各种手段拉拢、奉承、甚至威胁编辑。小组组长能够证明花费时间和才智在这些策
略上 是值得的,因为编辑们会因此动摇,而成功的回报非常之高。影响因子和经济的合力作 用在顶级期
刊间建立起竞争(Cell 杂志最近就以极高价格被转手)。这样的一个结果就 是编辑甚至会央求明星科学家
为期刊写最流行的论文。所有这些力量综合在一起创造了 一种反科学的文化,出风头和政治手腕会受到
更高的回报,而富有想象力的方法、高质 量的研究结果和理性的争论却变得无足轻重。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编辑也难于作出准确判断:要在一大堆各色论文中进行客观、快速 的筛选基本上是不
可能的。以英特网为基础的服务能够为编辑提供一些帮助,但是,在 专业化的黑暗角落中看清实质问题
仍然是困难重重。为了安全、稳妥起见,编辑们更喜 欢那些流行的、熟悉的和意料之中的结果,而不是
那些看起来古怪的、意料之外的、或 者是原创性的结果。错误因此出现。Michael Berridge 和 Robin Irvine
一篇有关磷酸 肌苷和信号的原始性论文,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引用率第二高的论文,但最初《自然》 杂
志拒绝了这篇论文。作者奋起反抗,最终被接受。但是,当 Berridge 将一些信息综合 起来,再加上一些
新观点形成另一篇论文时,他再次遭到《自然》杂志的拒绝,尽管最 后这篇论文在《生物化学》杂志上
发表,在 80 年代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中排名第 5 位。
审稿人(黑体) 审稿人当然也是论文作者,只是戴上了不同的帽子。冲突因此不可避免, 比如,审稿人会
支持竞争者的工作而让自己学生的职业处于危险境之中吗?这种利益的 冲突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领域的
两位审稿人对同一篇论文的评价有天壤之差。使得事情 更糟的是,顶尖期刊的编辑还会给审稿人额外的
任务。在传统的科学和技术的评价中, 客观标准是至高无上的,除此之外,审稿人现在被要求对一篇论
文是否算得上是一篇可 以发表在"《科学》"期刊的论文,即是否是让"大多数读者有兴趣"的论文作出
判断。 让审稿人参与到编辑决策过程中的做法,给审稿人有机会去损害他们所不喜欢的作者、 了结宿怨、
拖延竞争对手的工作。从我多年的编辑经历来看,的确有少数的审稿人把握 了这种机会。还有一些审稿
人让论文在好几个期刊之间转来,让那些缺乏政治手腕的科 学家发表工作尤为困难,尤其是在研究结果
与现有知识不同时。一些占主导地位的科学 家们彼此间达成默契:他们互相邀请对方加入委员会,在会
议上相互提名对方获奖,支 持对方论文的发表等,科学的客观性因此受到了威胁。
最近另外一个相关的现象是将论文送给三位审稿人评审。尽管这样做部分是为了保证 至少会收到两份评
审意见,但我认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不至于得到平局。投票做出 的决定鼓励被拒绝的作者做空洞的
申诉,赞扬支持他们的审稿人,诋毁持负面意见的审 稿人,并要求新的审稿人,以期得到新的支持。
重压之下,编辑将作者的权力以另一种方式交给评审人。即使审稿人可能忽略了相当 的细节,并且可能
是在半个小时内形成对一篇论文的意见,但他们通常总要求作者进行 修改或做新的实验。然而,对编辑
来说最容易和最常见的选择就是让作者满足所有的审 稿人,再将修改后的论文送给他们重新评审。如果
作者有充足的理由不同意审稿人的意 见,那么他就会处于两难境地:他们要么是花时间做他们认为很可
能是无益的实验,或 者得出并不是他们自己的结果所支持的结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那么不知名的审
稿人 的不满没有得到平息,编辑将坚持原来的观点。以前,这些作者会将他们的论文到处发 送,但是现
在期刊变得如此重要足以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不得不屈从。在这种情 形下,审稿人更像是一位检
查官而不是评价人。这种情况我见得太多,有时,研究人员< 会因此浪费数月的研究时间,而其间还有可
能被别人抢先发表了论文。
更快的发表时间、材料交换的协议,以及被威胁告上法庭迫使期刊公开审稿人的名字, 各种压力在不断
增加。因此出现为了更快的出版时间,一些期刊为某些特选的作者提供 绿色通道,提前在网上发表论文,
帮助他们在时间的竞争中抢先一步,击败竞争对手。 而一些审稿人可能利用他所审论文的信息,拖延别
人的时间来修改自己的论文,甚至在 别处抢先发表自己的论文。诱惑和怀疑堆积起来,融化了审稿人本
来就应该使论文作者 对之加以信任的厚墙。我相信审稿人对自己应该采取的保密程度的理解存在真正的
混乱。 审稿人是否应该遵从不向任何人透露一份稿件存在的保密原则?我认为应该,但我们是 否都遵从
了呢?审稿人是否应该同意审阅一份自己已经建议另一份期刊拒收的稿件的要 求呢?我认为他不应该同
意,但这种事情却时常发生。
对症下药
毫不奇怪,作者正变得越来越敏感而多疑。在我所收到的论文中,大约有一半的作者 要求不要将论文送
交某审稿人,主要原因是"利益冲突"。但潜词却是担心论文中的信 息被误用,实际上他们也承认有时是
为了避开严厉的眼睛和批评。
我此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家对现状的认识。不过,我们可以开始共同努力来改进局 面,缓和对期刊的
迷信。而最有效的变化是管理机构在决定经费和项目时不要再相信那 些充满错误的审计数据。与收到稿
件的编辑和审稿人相比,这些机构具有事后诸葛亮更 全面认识事情的机会。他们可以自问,项目候选人
所发表的关键性论文是否具有科学上 的启发性?是否被证明具有影响力,其主要结果是否已被其他人证
实?
作者也有助于打破对期刊的顶礼膜拜。方法之一就是建立互相支持的联盟,比如在细 胞信号传导领域所
作的那样(http://www.signaling-gateway.org)。如果已有建树的 科学家推动将论文恰当地发表开放式网站
上或专业化的期刊上(而不是像 Nature 或 Science 这样的非专业期刊上),就将为年轻的科学家们树立一
个好榜样。这样也会 减轻顶级期刊面临的巨大压力,从而使得这些期刊能够开始发表更完整的论文,方
便读 者阅读理解,从而也真正挽回"一般读者"。
我并不建议大刀阔斧地改革审稿过程。比如,我并不认为开放的评审会有什么帮助, 主要原因是年轻的
审稿人会受到威胁,而已有建树的科学家的影响力会更为增强。一个 可行的措施是在网上递交两份论文,
使得审稿人不知道作者的名字。但关键问题是要明 确审稿人的责任和义务,并公诸于众。
专业的编辑更要明白这些危险。他们不得不艰难地做出对作者至关重要的决定,在拒 稿率高达 95%的情
况下,做出这种决定尤为不易。可以理解的是,也许编辑们已经将许 多本来属于他们的责任推给了审稿
人。编辑们也许没有足够专业研究背景、并缺乏第一 手知识,特别是某一狭窄领域的知识,但这种推委
于审稿人的做法是无济于事的。编辑 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重新确立作者的权利。一旦决定发表一篇论
文,编辑绝不能简单 地要求作者满足 X、Y、Z 审稿人的意见,而是解释审稿人的建议,并乐意接受理性
的批 评和讨论。编辑们应该在自己之间做出决定,或者在给予双方意见的前提下寻找进一步 的专家意见。
编辑应该充分意识到,与署名的作者不同的是,匿名的审稿人不会为自己 的错误负责。编辑应该始终牢
记的是:审稿人的作用是向编辑提出建议,而不是获得作 者论文的任何控制权。
在关于学术重要性的问题上,编辑们应该具有更为长期和宽阔的眼界,并且通过对与 潮流不一致的研究
内容的肯定性行为,来积极正面地鼓励新颖的方法和课题。潮流导致 寻求新的细胞信号传导成为目前最
流行的研究论题,这会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 一个不幸的例子是,最近发表的四篇独立研究论文,
就是关于一个相同的新基因 (pygopus 基因)的重复工作,每一篇论文都纪录了多人在数年里的细致和艰
苦的工作。
作为作者,我们放弃了让非专业人士也能阅读和接触我们论文的努力,文章中夹杂着 泡沫和术语。部分
原因是我们以速记的方法记录我们的工作,让论文可以放入狭小的版 面。但是,为什么不让文章更有可
读性,减少首字母的缩写和浮夸的语言,将详细的方 法和补充材料放到网上呢?
现在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已有建树的科学家们行动起来改变现状的时候。在有关经 费和工作职位的委
员会上,我们应该确立重要的原则,不要再如此绝望地一味迫使论文 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我们不应该期
望年轻的科学家们为了科学界共同的利益而冒着失去 个人前途的危险去呼吁变革,至少我们不应该让他
们在我们之前牺牲自己。
关于提高论文在 SCI 上命中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郑 俭(重庆师范学院图书馆)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 SCI)是美国科技信息研究(InstituteforSciientificInformation,
简称 ISI)编辑出版社的用来查询科技文献及其引用情况的检索工具 ,其内容涉及科技领域 150 多个学科 ,
主要门类可归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农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临床医学、神经
学、药学、计算机科学、生态与环境等 ,其中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由于 SCI 对其收录的期刊采用了定量
和定性的多种严格而科学的方法筛选 ,因而它所收载的均是集中了各学科高质量的优秀论文精萃的期刊 ,
全面覆盖了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SCI 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世界基础学科研究的最高水准。科
技论文被 SCI 收录和引用 ,成为评价其国际学术地位、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创新实力和科技论文质量
的国际通用的依据。近年来 ,每年政府有关部门都要公布我国在 SCI 收录文献数量的国际排名 ,排出我国
高校在 SCI 收录文献数量上名列前茅的名次 ,各个高校也纷纷对在 SCI 上收录文献者给予重奖。那么如何
才能提高论文在 SCI 上的命中率呢 ?笔者认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1 论文的原创性和影响力
所谓原创性 ,也就是原始性和创造性。原创性不等同于新颖性 ,新颖性可以是别人研究的延续 ,而原创
性则意味着一个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的开创。原创性研究通常是指对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的描述 ,首
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 ,首次建立的方程 ,以及对已有的重大观测 (实验 )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
炼等。
例如 ,我国科学家对人脑记忆"新大陆"的发现[1],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的概率量子克隆原理[2],以及我
国在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纳米碳材料的制备、纳米复合稀上永磁薄膜结构等方面属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研
究等均属原创性研究[3]。要参与国际学术竞争 ,这里的原创性应以国际公认的科学研究前沿为基准。任何
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 ,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 ,国际核心期
刊更是如此。要想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论文的原创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原创性课题通常来源于实
践或对各种有关信息的研究 ,而不是来源于现成的文献。
所谓影响力通常以论文被引用的频率来衡量。技术成果的价值通常以经济效益来衡量 ;而理论成果由
于其对社会贡献的间接性、隐蔽性和滞后性 ,难以评价 ,引用频率已被科学界公认为是迄今为止衡量一项
研究价值的最为客观和公正的方法。在 1961 1971 年 10 年间 ,SCI 中一般作者的平均引用频率约 50 余次 ,
而同期诺贝尔奖获得者们的平均引用率为 222 次[4],并且 SCI 中某学科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作者获该学
科诺贝尔奖的情形多次发生。因此一篇高水平的论文 ,不仅应具有原创性 ,还必须具有影响力 ,必须对他人
的研究有所帮助 ,并由此推动科学的发展。
2 课题的选择
首先 ,课题的选择应与国际接轨。要想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献 ,就必须了解国际上有关研究的动
态 ,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合拍的课题。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国际交流较少 ,查阅外刊不便 ,要争取政
府的科研经费以及中国学者所适应的学科专业及选题习惯等 ,我国科学研究选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
距离。我国一家权威科研机构不久前在国内挑选了许多属于前沿领域的研究课题准备参与国际合作 ,到美
国后才发现 ,有近三分之二的课题已经不属于前沿 ,在美国很少有人研究了。在高校 ,一些教师治学严谨 ,
基础扎实 ,但科研成果并不突出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了解有关领域学术动态重视不够 ,不能选得合适
的课题。
其二 ,要注意课题的可发展性。课题的可发展性对高水平论文的持续产出极大的作用。 1998 年中国
科技大学的范洪义有 24 篇论文被 SCI 收录 ,是该年国内被收录论文最多的人。范洪义另辟蹊径地发展了
诺贝尔奖得主狄拉克 (Dirac)奠定的量子论的符号法 ,系统地建立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他对自己论
文高产的解释是 ,由于他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突破一点以后就可以向纵深发展 ,使研究工作自成系列 ,成
面成片[5]。"我院被 SCI 收录论文最多的杨新民老师从事凸性理论方面的研究 ,该理论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 ,90 年代进入研究高峰。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 ,该理论本身有许多尚待研究之外 ,同时该理论也可
用来解决最优化方面的问题。反之 ,有的研究人员由于所接触的问题已处于该研究分支的末端 ,就是在该
关注点上的所突破 ,也难于持续发展。
其三 ,借助一些工具选题。①一个方便而有效的办法是查阅有关领域的检索工具 ,这些检索工具各高
校都有。②了解 SCI 收录的有关期刊所反映的科技动态。ISI 的期刊信息可从网站"http://www.isinet.com/"
查获 ,也可从 SCI 印刷版的每期的A、D分册的来源出版物目录 (ListsofSourcePublications)部分查找。此
外还可从 ISI 的引用期刊报告 (JournalCitationReports,简称 JRC)了解有关期刊信息。该文献有印刷版、网络
版 (JCRontheWeb)和光盘版 (JCRonCD-ROM)三种形式。③可利用 ISI 提供的一组很有特色的帮助选题的
工具。例如 ,能够对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量化分析 ,以保证用户的科学研究与科学发展的趋向一致的
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能介绍有关领域最杰出人物研究状况 ,有关领域研究热点、发展趋向的
ISIHighlyCited.com[6]。④利用国内外的许多网上数据库。了解国际学术研究动态及有关资料的途径很多 ,
只要有心参与国际学术竞争 ,要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的课题已不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
3 论文的撰写
首先 ,要注意用英文撰写论文。被 SCI 收录的我国期刊共有 40 来种 ,基本上为英文刊。英文文种优势
是论文进入"SCI"期刊的一个重要因素。 1997 年"SCI"收录我国科学家的论文总数为 10033 篇 ,其中 83%
发表在国外刊物上 ,国内发表仅占 17%。从语种分布上看 ,以英语撰写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 99.78%;以中
文撰写的论文占 0.09%;以法、德、俄、日文撰写的论文占 0.12%。东西方语言差异 ,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学
术成果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其次 ,要撰写能比较全面深入反映研究要点的英文文摘 ,特别是要说明自己的独创部分。论文要进入
SCI,除了直接投它的来源期刊之处 ,还有一个途径 ,就是争取为国外读者引用 ,因此英文文摘的撰写水平
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许多作者的英文摘要写得比较简略 ,没有注意将文章主要内容体现在文摘之内 ,这
势必会影响论文的交流。例如 ,一篇关于"综合多种检索技术优势的数据库检索功能设计"的论文文摘 ,不仅
要说明采用了什么技术 ,得出了设计方案 ,还应说明这些技术通过怎样的利用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体现
一个实现最终目标的主要过程 ,这样可增加论文被引用机会。
此外 ,论文还应清楚地标注出引用部分 ,完整地给出参考文献。一些作者在论文中引述相当数量公式 ,
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 ,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 ,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 ,除了教科书上公
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 ,对于用于特定的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 ,只要不是作者自己的工作 ,都要列出
出处 ,并完整地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即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 ,也要列出相应的文献 ,让读者在必要时
参考。这样做 ,既是对他人研究的充分肯定 ,免去剽窃之嫌 ,又说明自己的论述依据充分 ,同时也突出了自
己在该项研究中独创部分。
4 投刊的选择
首先 ,要注意选用 SCI 收录的期刊。目前 SCI 收录的核心刊 3000 种 ,加上增补期刊约 5600 种。如前
面所述 ,可通过多种方式了解 SCI 收录的期刊 ,研究者可事先将 SCI 中自己感兴趣的期刊找出来 ,以便平时
查用。
其次 ,应注意利用 SCI 收录期刊的影响引子 (ImpactFactor)来选择适当的期刊。SCI 评判期刊是否优秀
的一个主要依据是期刊的影响因子。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 ,指的是该刊前 2 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的平均被
引用次数。各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同 ,有的期刊影响因子很高 ,在 SCI 的定量分析系统中 ,《科学》、《自然》
的影响因子分别为 28.83 3 和 24.386 ,而 SCI 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在 1.00 以下[7]。与论文的
引用频率一样 ,期刊影响因子愈大 ,一般认为这种期刊的有用信息愈多。SCI 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可通过
ISI 的《期刊引用报告》(JCR)查获。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此外 ,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或国际学术交流的条件 ,物色最了解中国学术研究 ,信任中国学者的那
部分期刊。SCI 选用的期刊中 ,约 1 / 3 为美国期刊 ,还应注意选用美国期刊。
参考文献 :
[1 ]李斌 .脑科学 :最难攻克的"科学堡垒"[EB].http://www.sina.com.cn,2001,12.10 .
[2 ]杨晓萍 ,周剑虹 .中国科大三项原创性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成果获国际公认 [EB].http://lqcc.ustc.edu.cn/
[3 ]郑千里 .主攻纳米科技的国家实验室成立 [N].科技日报 ,20010629.
[4]陈中原 .诺贝尔奖 :百年辉煌千年遗憾 [EB].http://www.fslib.com.cn/fsbook/
[5]李大庆 .范洪义 SCI 排序何以第一 [EB].http://thermalogic.seu.edu.cn/edusci/fhy.htm
[6]ISI 网页 [EB].http://www.isinet.com
[7]1997 2000ISI 收录我国科学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被引证频次分布 [EB].http://life.ac.cn/zhuye-xx/isiif.htm
关于写英文文章的秘诀
心得体会(一) (认为有价值,请回贴支持,我会继续努力)
首先声明,这是真心话,希望能认真体会,能理解其中真意之后,一定就会懂的如何做研究。
我老板平均每个毕业的博士都有 6 篇以上的 SCI,他从来不强求学生发文章,只教如何做研究。
下面的问题,他只和我说过一次,之后我的行动与之不相符就会被骂。现在成了习惯来这样思考,做事,
发现真是事半功倍。
1. 你在做研究之前,想过结果能不能发表没有?往哪里发?
2. 写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来,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谓心中有沟壑。
3. 在想不清楚要写什么,要发到哪里去,自己做的与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事。
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子做,就得先看文献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你自己
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看文献,想的过程,这些搞清楚
了,写就简单了。
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解释,岂不是冤大头?
这可是哥们儿我被老板骂过 NN 次得来的血的教训啊。
本来不想把这种丢人的事写出来的,可看到兄弟们好多在犯和我同样的错误,就写一下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及申请书撰写中应注 意的一些问题
罗云峰
国外杂志投稿经验
我发第一篇 E 文的经验
1 有新意。
2 文章内容逻辑和条理性好,实验结果自成系统。
3 如果没有直接拒稿,就有希望,要根据 REVIEWER 和 EDITOR 的意见一条一条的修改。
4 我觉得非常重要,找到合适的杂志。有些杂志觉得你的东西毫无新意,而有些杂志却觉得你的文章很有
趣。就像不同的女孩子对你的感觉那样。最好找那些边缘杂志,明白吗?
当然,如果你的东西确实好,那就直接找公认的、那些牛杂志投吧。
这是我写的一篇文章,投给'"Journal of Radiation Research"的文章,下面是该杂志给我的回复。
向国际刊物投稿,不仅课题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也可以听听老外审稿人的意见,以提高自己的论文水平
和科研思路(我没有贬国内审稿人的意思)。
EDITORIAL COMMENTS(对第一次修改稿的意见)
We have reviewed your revised version of the manuscript (MS#*** , but we still think that the present manuscript
has not yet reached to the satisfied level for the publication in JRR. The followings are some points for your
further revision.
1) Please, reconsider about your descriptive sentences in the text. ex. The word, "normal", should not be used for
the NPC cells, because NPC cells are intrinsically tumor cells. The authors should be more careful about such sort
of description in the text.
2) As it is seen in your 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 we don't understand that why you didn't discuss
about the features of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of unmodified *** cells as normal more clearly and
definitely in the text by referring other appropriate reports and papers.
3) The next revision should be more careful by keeping the attention to those comments raised by Ref. 3 for your
first manuscript. Particularly, more adequate explanation the figure legends and procedures of the experiments,
etc.
We look for further revision.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REFEREE #1
Comments for JRR***-revised version
The revised form has made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specifically in English and data presentation (figures).
However, there are a few points still need to be considered before acceptance.
1. The title is recommended to change to
"Combination of Suicide gene therapy and radiation enhances killing of ***".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p.3, line 5 and line 6)
The (--start code) should be (--start codon).
3. Fig. 2:
It is not clear why the authors only show western blot analysis of suicide gene,
but not the other fusion proteins, especially the fusion protein of gene,
which is criitical for experiments shown in Fig. 6.
4. Fig. 6:
The in vivo tumor regression study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NPC cell clones containing individual expressing
constructs. The ones showe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are animals injected with NPC cells expressing suicide
gene, and treated with both radiation and 5-FC. No data have been present for the effect of the HSV-tk and GCV
treatment. Therefore, Western blot analysis of the particular cell clone demonstrates the expression the fusion
protein should be added for clarification.
5. Discussion, p.12, the third paragraph:
The authors say that " ----lowing the dose of radiation and transferring expressed suicide genes to the tumor
locations." No data in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the radiation dosage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Besides, it is
"lowering" not "lowing". I will suggest authors add a sentence or two to discuss this issue.
6. Description written under Figure3 and Figure 4a requires either removal or rewriting.
7. Abstract:
Lines 1-3 can be separated into two sentences.
Line 8: " analyzed by MTT assay" to replace " analysis by MTT'.
紫熊
(2)
这是我第一次向国际刊物投稿。我自己也不怀什么希望,主要想听听别人的意见。结果惨败而归。
刊物是:
Molecular Medicine IF:5.032 Editor-in-Chief: Steven Weiss, M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ttp://molmed.manuscriptcentral.com/
http://www.molmed.org/authors.html
下面是审稿人给我的拒稿意见:
审稿人一:
In essence, this is not a review paper. It is an experimental study. The English is very poor and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read. However, the authors have 5 human source suicide gene therapy vectors and tested them in vivo
and in vitro, with and without prodrugs, with and without radiation. Included is a radiation-inducible promoter
linked to a CMV enhancer. The systems are not novel. The only novelty is testing the constructs in NPC cells,
although I have doubts about wanting to use this approach in this disease, which is radiosensitive in any case. The
cells were transfected and stable expressors, which has little relevance to the clinic. Delivery is still the major
hinderance of this type of therapy. Radiation-inducible promoters need to have low background activity and be
strongly inducible. This is sometimes achieved, but the vectors used in this study did not seem to be ideal from
these points of view. The combination of gene therapy with radiation showed little promise in vivo, above either
approach alone. In short, the study does not add much to what is already known and the presentation is very poor.
审稿人二:
They introduced suicide genes (five promoter/gene combinations) in a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established one stable cell line for each of five expression cassettes, and analyz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se cell
clones to the corresponding pro drug and/or radiation in tissue culture and in nude mice transplanted with these
cell lines. Maybe something new in this paper is the radiation-responsive Egr-1 promoter they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se suicide genes in a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Egr-1 promoter, of course, was
already used before in different gene therapy settings). However, what they have done are very primitive as gene
therapy experiments. They used only stable cell clones to test the efficacy of their strategy, but there is no in vitro
or in vivo gene transfer involved. Furthermore, the manuscript was poorly written, and it was difficult for me to
read through. The manuscript has to be proofread/edited extensively.
希望我的这个经历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授谈如何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科技论文是科学工作者对创造性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并进行发表或答辩的文字表达形式。常有
一些优秀的学术论文高产作者介绍他们写论文的经验,这里想对一些普通研究生如何来撰写学术论文谈点
儿个人观点。
关于选题 不少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选题喜欢标新立异,似乎这才是创新。对研究生来说,由于没有
过去的较长时间的工作基础,所以只能从杂志上找题目。如看到你这篇文章上,还没谈鲁棒性,我就加一
点鲁棒性;你没有包括时滞,我就加一点时滞。这样就只能从杂志缝中找题目,天天找米下锅,自己没有
一个固定的方向,到最后写博士论文时,各个内容很可能都是分散的,还捏不到一起。
作为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只有在开题报告阶段才开始接触这一方向上的内容,很难设想1个新手在半年
到1年的时间内就能将人家在这方向上的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工作一下子就看透了,并且发现了问题所在。
如果这时匆匆忙忙写文章,退稿率就会很高,浪费了大量精力,而且是广种薄收,所以在开题的时候应该
多与导师讨论,听取导师的看法,不要只追求标新立异,在大方向上不要偏离导师的研究方向,这样才能
取得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研究方向确定后,做每一项工作的时候也不要急于标新立异,总想去做一些与别人不同的东西。作为在这
一研究方向上的新手,应该先学习和了解前人所作的工作。当年我的一位博士生在处理不稳定非最小相位
系统的控制时,对Isidori在IEEE2000年上发表的文章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研究。本来的
方法只是想用Isidori的方法,可是等用了以后才发现该方法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这样就有的放
矢,将导师的观点整理出来,发表在《自动化学报》上。
再举个例子。是一位硕士生的文章。他的论文工作是结合德国产的球-杆实验系统作一些研究分析。当时
并没有要写文章的打算,只是要求他先掌握现有的材料。在学习和重新推导运动方程式时,发现现有的对
拉格朗日方程线性化方法都是沿用泰勒级数展开法,这是不正确的,德国的技术文件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这才促使我们考虑正确的线性化方法,文章最后发表在《控制与决策》上。
关于论文的撰写 选题以后就要着手写论文了。这里要指出的是,论文撰写过程不要拘泥于事先设想好的
结论,因为这是一个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随着写作的进展,很可能要修改原来的设想。例如上面提到
的那位博士生的文章,本来是想用Isidori的方法来解决当时设计中的问题,可是最后却成了否定
Isidori法的文章。
再有个例子。是曾有一个博士生研究多目标设计,因为看到有一篇文章介绍一种不保守的方法,他就想用
一下这种新方法。但是后来发现这个方法并不理想,可是因为时间关系还是硬着头皮写下了有改善的结论。
如果能在这方向上抛开对权威刊物的迷信,抛开原定的结论,穷追下去,也许就能得到一个很有份量的结
果。可惜现在就成了历史。
论文的撰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以上只反映了一个侧面。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結合精確寫作及明白寫作
科 技 论 文 写 作
杨 元 喜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科技论文英文题名的撰写
(任胜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基金杂志社 北京市100085)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0 引言
科技论文的题名是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 反映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最恰当、最简明的逻辑组合, 即题名应
"以最少数量的单词来充分表述论文的内容"[1, 2]。题名的作用主要有二方面[1, 3] :(1)吸引读者. 题
名相当于论文的"标签"(label), 一般读者通常是根据题名来考虑是否需要阅读摘要或全文, 而这个决定
往往是在一目十行的过程中做出的。因此, 题名如果表达不当, 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使真正需要它
的读者错过阅读论文的机会。(2)帮助文献追踪或检索。文献检索系统多以题名中的主题词作为线索, 因
而这些词必须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 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漏检。此外, 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大都使
用自动检索系统, 其中有些是根据题名中的主题词来查找资料的。 因此, 不恰当的题名很可能会导致论
文"丢失", 从而不能被潜在的读者获取。
1 题名撰写的基本要求
1.1 准确 (Accuracy) 题名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作为论文的"标签", 题名既不能过于空泛和一般
化, 也不宜过于烦琐, 使人得不出鲜明的印象。如果题名中无吸引读者的信息, 或写得不堪理解, 就会
失去读者。反之, 题名吸引人, 读者就可能会进一步阅读摘要或全文, 甚至复制并保存。 题名中准确的
"线索"(keys) 对于文献检索也至关重要。目前, 大多数索引和摘要服务系统都已采取"关键词"系统, 因
此, 题名中的术语应是文章中重要内容的"亮点"(highlight words), 并且易被理解和检索。 为确保题
名的含义准确, 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定量的、含义不明的词, 如"rapid", "new"等;并力求用词具有专指
性, 如"a vanadium-iron alloy"明显优于"a magnetic alloy"。 Day 在其知名论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
论文》中举例认为[1], 从形式上看, 题名"Action of antibiotics on bacteria"简短且没有"废词", 也不会因
为改为以下形式而得到提高: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effect of certain antibiotics on various species of
bacteria。然而, 该题名因为太简短而流于宽泛(即使用了一般性术语, 而不是专门的术语)。 Day 认为, 假
定上述题名的文章,讨论的不是所有抗生素(antibiotics)对所有细菌(bacteria)的作用, 那么这个题名就
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如果研究的仅是一种或几种抗生素和细菌, 它们应分别出现在题名中;如果抗生
素和细菌的种类数量太多, 不能一一列于题名中, 其所属的组名或类别应列于题名中。以下为几种可接受
的题名:(1) Action of Streptomycin o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2) Action of Streptomycin, Neomycin,
and Tetracycline on Gram-Positive Bacteria; (3) Action of Polyene Antibiotics on Plant-Pathogenic Bacteria; (4)
Action of Various Antifungal Antibiotics on Candida albicans and Aspergillus fumigatus
Day 进一步认为, 尽管这些题名更能被接受, 它们仍不够专门化。如果"Action of"具体化, 其含义可
能会更清楚。如 题名(1)可改为"Inhibition of growth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y Streptomycin"。 为
方便读者, 期刊或书籍的页面常提供"眉题"。由于版面的限制, 眉题常需要由题名缩减(期刊的"读者须
知"中常给出眉题的字符数, 一般不超过 60 个字符)[4-6]。为确保"眉题"的准确性, 作者最好在投稿时
提供一个合适的"眉题"。
1.2 简洁 (Brevity) 题名的用词应简短、明了, 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 题名最好不超过 10
-12 个单词, 或 100 个英文字符(含空格和标点);若能用一行文字表达, 则尽量不用 2 行(超过 2 行可能
会削弱读者的印象)。 当然, 在撰写题名时不能因为追求形式上的简短而忽视对论文内容的反映。题名
过于简短, 常起不到帮助读者理解论文的作用。如"Studies on Brucella"[1] 是有关分类学、遗传学、生物
化学还是医学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难以知道这方面的信息。 题名偏长, 则不利于读者在浏览时迅速了
解信息, 如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effect of Zn element on anticorrosion of zinc plating layer, 应改为
Effect of Zn on anticorrosion of zinc plating layer[7].
题名中常可以删去不必要的冠词(a, an 和 the)及多余的说明性"废词"。 如: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on), Observations on, On the, Regarding, Report of (on),
Research on, Review of, Studies of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ynthesis of, The nature of,
Treatment of, Use of, 等。 另外, 还要注意避免题名中词意上的重叠。如 traumatic injuries, Zn element
中的 traumatic 和 element 均应省略。 在内容层次很多的情况下, 如果难以简短化, 最好采用主、副题名
相结合的方法。如 Importance of replication in microarray gene expression studies: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evidence from repetitive CDNA hybridizations (Proc Nat Acad Sci USA, 2000, 97(18): 9834 -9839). 其中的
副题名起补充、阐明作用, 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1.3 清楚(Clarity) 题名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明确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 力求简洁
有效、重点突出。 为使表达直接、清楚, 以便引起读者的注意, 应尽可能地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
在题名开头。如 The effectiveness of vaccination against in healthy, working adults (N Engl J Med, 1995,
333: 889-893)中[8];如果作者用关键词 vaccination 作为题名的开头, 读者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一篇方法性文
章:How to vaccinate this population? 相反, 用 effectiveness 作为题名中第一个主题词, 就直接指明了研究问
题:Is vaccination in this population effective?
模糊不清的题名往往会给读者和索引工作带来麻烦和不便。 如 The effects of vioform on its onset 和 A
complication of translumbar aortography 中的 its, complication 令人费解[3] 。 题名中应慎重使用缩略语,
尤其对于有多个解释的缩略语, 应严加限制, 必要时应在括号中注明全称。对那些全称较长, 缩写后已得到
科技界公认的, 才可使用, 并且这种使用还应得到相应期刊读者群的认可.如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艾滋病)等已为整个
科技界公认和熟悉, 可以在各类科技期刊的题名中使用;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层析成像)、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核磁共振)等已为整个医学界公认和熟悉, 可以在医学期刊的题名中使用;
BWR (boiling water reactor, 沸水反应堆)、LOCA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 失水事故) 等已为整个核电学界
公认和熟悉, 可以在核电期刊的题名中使用, 等。 在设计题名时, 作者应思考一下"我如何检索这类信
息?"如果论文是有关盐酸效用的, 题名中是否应包含"hydrochloric acid", 或更短且易识别的"HCl"?
大多数读者可能在以"hy"开头的索引部分中找"hydrochloric acid"[1].又如, 有些术语是以地名和人名命
名的, 但不常用。因此在题名中使用也似不妥(如"坐骨神经痛"应使用 sciatica, 而不是 Cotunnius' disease
[ 3]。 为方便二次检索, 题名中应避免使用化学式、上下角标、特殊符号(数字符号、希腊字母等)、公
式、不常用的专业术语和非英语词汇(包括拉丁语)等[1]。有些文体"指南"和 "读者须知"中还特别
规定题名中不得使用专利名、化工产品、药品、材料或仪器的公司名、特殊商业标记或商标等[2, 9]。
2 题名的句法结构
2.1 题名的构成 题名通常由名词性短语构成, 如果出现动词, 多为分词或动名词形式。由于陈述句易使题
名具有判断式的语意, 同时一般也显得不简洁, 因此, 大部分编辑和学者都认为题名不应由陈述句构成。
例如, 对于陈述句型题名"Oct-3 is a maternal factor required for the first mouse embryonic division" (Cell,
1991, 64: 1103), Day[1]认为其有二个缺陷。首先, is 是废词(去掉其不影响读者理解);其次, 读者不习
惯作者用现在时表达其研究成果。并且, 陈述句型题名显得武断, 因为其作为题名大胆地提出结论, 但在总
结或正文中的其他地方却常常是探讨性地论证。 有时可以用疑问句作为题名, 尤其是在评论性论文的题
名中, 使用具探讨性的疑问句性题名显得比较生动, 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如 When is a bird not a bird?
(Nature, 1998, 393: 729-730); Should the K-Ar isotopic ages of olivine basalt be reconsidere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8, 43(19): 1670-1671)等, 生动且切题。
2.2 题名的句法规则 由于题名比句子简短, 并且无需主、谓、宾, 因此词序就也变得尤为重要。如果词语
间的修饰关系使用不当, 就会影响读者正确理解题名的真实含意。例如[1, 3, 10, 11]:(1) Cars blamed for
pollution by scientist(科学家造成的污染归罪于汽车),正确的写法应为:Cars blamed by scientist for pollution
(科学家将污染归罪于汽车)。 (2) Mechanism of suppression of nontransmissible pneumonia in mice induced
by newcastle disease virus.题名的本意应是 pneumonia was induced, 而不是 mice was induced。因此, 应表达
为"Mechanism of suppression of nontransmissible pneumonia induced in mice by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 (3)
Factors influencing primary liver cancer resection survival rate, 这种简单的名词堆砌很容易引起歧义, 应改
为:Factors influencing survival rate after resection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4) Neutrons caused chain reaction of
Uranium nuclei(中子引起铀核链式反应), 为陈述句, 如若改为 Chain reaction of Uranium nuclei caused by
neutrons, 显得更自然、妥当。(5) Nursing of tran-sphenoid removal of pituitary adenomas, 显得不合逻辑, 应
该接受护理的是病人, 而不是手术, 因此应改为:Nursing for patients after tran-sphenoid removal of pituitary
adenomas. 需特别指出的是, 在题名中使用垂悬分词(如 using 等)时应十分小心。垂悬分词在题名撰写中
十分常见, 其潜在的主语应是研究者, 而不是研究对象。例如[1]:(1) Isolation of antigens from monkeys using
complement-fixation techniques. 可 使 人 误 解 为 " 猴 子 使 用 了 补 体 结 合 技 术 "。 应 改 为 : Using
complement-fixation techniques in isolation of antigens from monkeys。即"用补体结合技术从猴体分离抗体".
(2) Using a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dogs were immunized with sheep red blood cells, 显然, dogs 不能 using a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3) Characterization of bacteria causing mastitis by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难
道 bacteria 能使用GLC? 题名最好由最能反映论文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来扩展, 要注意采用正确的单词顺
序(如形容词应与其所修饰的名词紧密相邻)。 有关题名撰写中遣词、搭配等已有较多论述, 有兴趣的读
者可进一步参阅文献[12-16]。
2.3 题名中介词的用法
2.3.1 "with+名词"短语 题名中常使用名词作形容词,例如"放射性物质运输"(radioactive material transport)
等。但在有些情况下, 汉语中是以名词作形容词的, 翻译成英语时, 用对应的名词作形容词就不适合。例如,
当名词用作形容词来修饰另一个名词时, 如果前者是后者所具有的一部分, 或者是后者所具有的性质、特
点时, 在英语中需用前置词"with+名词(前者)"组成的前置词短语作形容词放在所要修饰的名词之后。例
如[12]:(1) "具中国特色的新型机器"应译为"New types of machines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而
不用"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chines" 。(2) "异形截面工作轮" 应译为"rolling wheel with noncircular
section" (或"rolling wheel with special shaped section"), 而不能译成"noncircular section rolling wheel".
应注意观察、比较和使用题名中的介词。2.3.2 "of", "for"和"in"的比较使用 在题名中, 常常会
遇到"××的××", 此处汉语的"的"在英语有两个前置词相对应, 即"of"和"for" 。其中"of"主
要表示所有关系, "for"主要表示目的、(方法的)用途。例如[12, 15]:(1)A design method of sliding mode
robust controller with feed forward compensator is presented(提出了一种具有前馈补偿的滑模鲁棒控制器设
计方法)。句中的设计方法是用于设计滑模鲁棒控制器的, 所以要用表示用途的 "for" , 而不是 "of" 。
(2)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carotid surgery. 其中的 of 应为 for.(3)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 of
optimization of systems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应改为 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systems. 第一个 of 改为 for, 并去掉第三个 of.(4)对于题名"空气中 14C 取样
器", 作者的意思是"采集空气中 14C 的取样器", 故应该译成"A Sampler for 14C in Air", 而不能译为
"14C Sampler in Air"(在空气中的 14C 取样器)。
2.4 系列题名问题 系列题名(series title)是指主题名一样, 但文章序号和副题名不一样的系列论文的题名
(如 Studies on Bacteria. IV. Cell Wall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现在多认为不宜采用系列题名形式[1, 17],
一是因为主题名重复, 并且系列论文的内容重复部分也较多(如引言), 从而不够简明;二是因为读者仅
阅读其中某一篇论文难以了解研究工作的全貌;其三是如果系列文章的一部分不被同一刊物接受发表, 则
有失连贯性, 影响读者阅读。 对于读者来说, 每篇论文都应展示相对独立的研究成果。因此作者应尽可
能将系列成果的文章独立成文, 分别发表。
2.5 题名中单词的大小写 题名中字母主要有全大写、首字母大写、每个实词首字母大写等三种形式。作
者应遵循相应期刊的习惯.对于专有名词首字母、首字母缩略词、德语名词首字母、句点(.)后任何单词的首
字母等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大写[18, 19]。
3 实例分析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统计[20], 1993 ~ 2002 年所发表的论文在同期被引超过 3000 次的论文共有 12 篇,
下面试简要分析其中部分论文的题名。
Thompson J D, et al l. CLUSTAL-W: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of progressive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through sequence weighting, position-specific gap penalties and weight matrix choice(CLUSTAL-W.通过序列
加权、位点特异性空位罚分和加权矩阵选择来提高渐进的多序列对比的灵敏度)Nucleic Acid Research,
1994, 22(22): 4673-4680
被引 9081 次。作者用 20 个词(计 163 个字符)准确地表达了论文的多层意思:以最重要的词 CLUSTAL-W
(在摘要中可知其为 a new program)作为题名的开头, 紧接着在冒号后解释 CLUSTAL-W 的目的是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of progressive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达到该目的的手段是 through sequence
weighting, position-specific gap penalties and weight matrix choice。该题名重点突出、准确清楚, 但似欠简
洁。
Altschul S F, et al. Gapped BLAST and PSI-BLAST:A new generation of protein database search programs
(空位 BLAST(碱基局部对准检索)和特殊位置重复 BLAST:新一代蛋白质数据库检索工具)。 Nucleic
Acid Research, 1997, 25(17): 3389-3402
被引 7553 次。作者采用主、副题名相结合的方式较醒目地给出了论文的主题:基于 Position-Specific
Iterated (PSI) 的 gapped BLAST program, 并在冒号后进一步说明 PSI-BLAST 是新一代的 protein database
search programs。
Otwinowski Z. Processing of X-ray diffraction data collected in oscillation mode (震荡模式中 X 射线衍射数
据的分析方法). Methods in Enzymology, 1997, 276: 307-326
被引 4836 次。该题名堪称准确、简洁、清楚的典范, 即用 7 个实词和 2 个虚词清晰地说明了论文的研
究主题内容为"Processing", 对象是"X-ray diffraction data collected in oscillation mode" 。
Berridge M J. Inositol Trisphosphate and calcium signaling (三磷酸肌醇和钙信号表达). Nature, 1993,
361(6410): 315-325
被引 4377 次。作者用 5 个词简洁、清楚地表达了论文的主题:Inositol Trisphosphate 与 calcium signaling.
需注意的是, 作者使用 signal 的分词形式(signaling)较准确地表述了`论文内容:Inositol trisphosphate is a
second messenger that controls many cellular processes by generating internal calcium signals(该文摘要的首
句)。
Eldeiry W S, et al. WAF1, a potential mediator of p53 tumor suppression (WAF1: p53 肿瘤抑制作用的一
个可能介导因子). Cell, 1993, 75(4): 817-825
被引 4173 次。作者采用主副题名相结合的方式在题名的开头给出了论文最重要的主题词:WAF1, 并在
副题名中解释了论文的内容:WAF1 is a potential mediator of P53 tumor suppression。
该文的眉题为"WAF1 as a mediator of p53 function", 用"function"代替"tumor suppression", 简洁且
切题。
Springer T A. Traffic signals for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and leukocyte emigration: the multistep paradigm
(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白细胞迁移中的路径信号-多步骤范例). Cell, 1994, 76(2): 301-314
被引 3299 次。作者采用主、副题名形式, 主题名(Traffic signals for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and leukocyte
emigration)为论文的主题, 副题名(The multistep paradigm)起补充说明作用, 从简洁角度看, 其中的副题
名似可省略, 但这种形式的副题名可起到醒目的作用.
该文的眉题为"Traffic signals for leukocyte circulation", 表达简洁、清楚
Harper J W, et al. The p21 Cdk-interacting protein Cip1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G1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p21 Cdk 作用蛋白(又称 Cip1)是 G1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的强抑制剂). Cell, 1993, 75(4): 805-816
被引 3247 次.这种题名是 Day[1]所反对的"说明性句子(assertive-sentence title)", 但也有编辑[8]认为这
是"信息型题名(informative title)"。如果将其中的"is"改为"as", 就不如原题名显得有力, 这种选择由
作者和期刊的编辑来决定。
该文的眉题为"Cip1 is an inhibitor of G1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以简单陈述句的形式直接地表达了
作者的结论。
Harris N L, et al. A revised European-American classification of lymphoid neoplasms: a proposal from the
International Lymphoma Study Ggroup (改进的欧美淋巴瘤分类法:国际淋巴瘤研究小组的建议). Blood,
1994, 84(5): 1361-1392
被引 3006 次。作者采用主、副题名形式, 主题名(A revised European-American classification of lymphoid
neoplasms)为论文的主题, 副题名(A proposal from the international lymphoma study-group)起补充说明作
用。从简洁角度看, 其中的副题名似可省略, 但这种形式的副题名可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该文的眉题为"Consensus lymphoma classification", 用三个词准确、简洁地反映了论文的主题内容。
4 结论科技论文英文题名撰写 ABC:Accuracy .准确,Brevity .简洁,Clarity .清楚。 要特别注意题
名中英文句法的正确性,尤其是动词分词和介词的使用。 对于题名的长度、眉题、缩写、字母的大小
写等, 应注意参考相关期刊的"读者须知"及其近期发表的论文。 通常情况下, 不应使用系列题名和陈
述句性题名。对于是否采用主、副题名和疑问句性题名, 应视论文的需要和拟投稿期刊是否允许而定。
为突出论文的核心内容, 应尽可能地将表达核心内容的最重要的词放在题名的开头, 以便引起读者的注
意。
5 参考文献
1 Day R A.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Fifth edition). Phoenix: The Oryx Press, 1998
2 AIP Publication Board. AIP Style Manual (Fifth edition). New York: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Inc.,
1997.http://www.aip.org/pubservs/style/4thed/toc.html [2002-09-25]
3 钱寿初. 医学英语写作技巧和词语辨析.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4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JAMA. 1997, 277: 927-934.http://jama.ama-assn.org [2002-12-19])
5 AMS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Staff. Author's Guide, Edition 4.3 (Revised Sept, 2002).
http://www.ametsoc.org/AMS/pubs/ag_docs/ag1998/authguide.pdf [2003-03-26]
6 Instructions to Authors.http://www.jbc.org/misc/ifora.shtml [2003-05-08]
7 郭国庆, 周晓文. 科技论文英文标题中冗误词的处理.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3, 14(1):106-108
8 董哲. 生物医学英语写作教程.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
9 Dodd J S. The ACS Style Guide: A Manual for Authors and Editors. Washington: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7
10 熊第霖, 滕弘飞. 英文科技写作.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
11 王建武, 李民权, 曾小珊. 科技英语写作.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
12 汪佳明, 汪 颖, 何 玲.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一些问题.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4):
360-362
13 李 明. 谈期刊英译标题的质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1, 12(2):147-150
14 徐鸿飞, 缪宏建. 外文缩写词在医学论文题名中的使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1, 12(6):
488-489
15 周亚祥. 科技论文题名英译的原则、方法及若干问题. 编辑学报, 2001, 13(2): 113-114
16 向 勇. 医学论文文题的常见问题与修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9, 10(2):164-165
17 CBE (Council of Biology Editors) Style Manual Committee. Scientific Style and Format: The CBE Manual
for Authors, Editors, and Publishers (6th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8 Gibaldi J. MLA Style Manual and Guide to Scholarly Publishing (2nd ed.). New York: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8
19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14th Editi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20http://essentialscience.com/ [2003-01-07]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0 引言
摘要的定义为:"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简明、确切地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短
文"。由于大多数检索系统只收录论文的摘要部分,或其数据库中只有摘要部分免费提供, 并且有些读者只
阅读摘要而不读全文或常根据摘要来判断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因此摘要的清楚表达十分重要。好的英文摘
要对于增加论文的被检索和引用机会、吸引读者、扩大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摘要的类型与基本内容
1.1 摘要的类型
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1)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也称信息型摘要或资料性摘要。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
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通常, 这种摘要可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
(2)指示性摘要 (indicative abstract):也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或论点摘要
(topic abstract)。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
此类摘要可用于帮助读者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3)报道-指示性摘要(i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
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传统的摘要多为一段式, 在内容上大致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
(Results)和讨论(Discussion)等主要方面, 即 IMRAD(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结构的
写作模式。
1980 年代出现了另一种摘要文体, 即"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 它是报道性摘要的结构化表达,
强调论文摘要应含有较多的信息量。结构式摘要与传统摘要的差别在于,前者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的内容, 行
文中用醒目的字体(黑体、全部大写或斜体等)直接标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标题。
1. 2 摘要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摘要本质上是一篇高度浓缩的论文, 所以其构成与论文主体的 IMRAD 结构是对应的。摘要应包括以下内
容梗概:(1)目的:研究工作的前提、目的和任务, 所涉及的主题范围;(2)方法:所用的理论、条件、
材料、手段、装备、程序等;(3)结果:观察、实验的结果、 数据、性能等;(4)结果的分析、比较、
评价、应用, 提出的问题, 今后的课题, 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5)其它: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
的主要目的, 但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
一般地说, 报道性摘要中(2)、(3)、(4)应相对详细, (1)和(5)则相对简略。指示性摘要则相反。
结构式摘要与传统一段式摘要的区别在于,其分项具体, 可使读者更方便、快速地了解论文的各项内容。
统计表明, MEDLINE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生物医学期刊目前已有 60%以上采用了结构式摘要。我国有些医学
类期刊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采用结构式摘要, 并对其使用效果和进一步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结构式摘要的构架及简要说明 (1)目的(Objective):研究的问题、目的或设想等;( 2)设计(Design):研究的
基本设计, 样本的选择、分组、诊断标准和随访情况等; (3)单位(Setting):说明开展研究的单位(是研究
机构、大专院校, 还是医疗机构); (4)对象(Patients, Participants):研究对象(患者等)的数目、选择过程
和条件等; (5)处置(Interventions):处置方法的基本特征, 使用何种方法以及持续的时间等;( 6)主要结果
测定(Main Outcome Measures):主要结果是如何测定、完成的; (7)结果(Results):研究的主要发现(应给
出确切的置信度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值); (8)结论(Conclusions):主要结论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
实际上, 8 个层次比较适合于临床医学类原始论文(Original Article)。对于综述类论文,其结构式摘要应包括
以下 6 个方面:(1) 目的(Objective), (2) 资料来源(Data Sources), (3) 资料选择(Study Selection), (4) 数据提
炼(Data Extraction), (5) 资料综合(Data Synthesis), (6) 结论(Conclusions)。
为节省篇幅, 有些期刊在使用中对上述结构式摘要进行了适当简化, 如"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采用背景(Background)、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等 4 个方面;"The Lancet"则采
用背景(Background)、方法(Methods)、发现(Findings)和解释(Interpretation) 等 4 个方面。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是采用结构式摘要全部项目的为数不多的期刊之一,
其原始性论文的摘要须包括 9 项(Context, Objective, Design, Setting, Patients, Interventions, Main Outcome
Measures, Results, Conclusion), 但作者可根据需要将相关项目合并。
与传统摘要比较, 结构式摘要的长处是易于写作(作者可按层次填入内容)和方便阅读(逻辑自然、内容
突出),表达也更为准确、具体、完整。
应该说, 无论是传统的一段式摘要, 还是结构式摘要, 实际上都是按逻辑次序发展而来, 没有脱离 IMRAD
的范畴.
2 摘要撰写技巧
2.1 摘要撰写的一般技巧
为确保摘要的"独立性"(stand on its own)或"自明性"(self-contained), 撰写中应遵循以下规则:(1)为确
保简洁而充分地表述论文的 IMRD, 可适当强调研究中的创新、重要之处(但不要使用评价性语言);尽量包
括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细节(重要的论证或数据)。(2)使用简短的句子, 表达要准确、简洁、清楚;
注意表述的逻辑性, 尽量使用指示性词语表达论文的不同部分(层次)。 如使用"We found that…"表示结
果,使用"We suggest that…"表示讨论结果的含义等。(3)应尽量避免引用文献、图表, 用词应为读者所
熟悉。若无法回避使用引文, 应在引文出现的位置将引文的书目信息标注在方括号内;如确有需要(如避
免多次重复较长的术语)使用非同行熟知的缩写, 应在缩写符号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其全称。(4)为方便检
索系统转录, 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表达式、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5)查询拟投稿期刊
的读者须知, 以了解其对摘要的字数和形式的要求。如果是结构式摘要, 应了解其分为几段,使用何种标
识,使用何种时态,是否使用缩写或简写,等。
2.2 摘要写作的时态
摘要所采用的时态应因情况而定,力求表达自然、妥当。写作中可大致遵循以下原则。
2.2.1 介绍背景资料
如果句子的内容是不受时间影响的普遍事实, 应使用现在式;如果句子的内容是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
则使用现在完成式。 如:
The authors review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drug abuse, assess a number of approaches for drug abuse
prevention potential with high-risk group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Previous research has confirmed four dimensions of temperament: ….
2.2.2 叙述研究目的或主要研究活动
如采用"论文导向", 多使用现在式(如:This paper presents…); 如采用"研究导向", 则使用过去式(如: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search on self-initiated and professionally facilitated change of addictive behaviors
using the key transtheoretical constructs of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change.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captopril could redu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fter a myocardial infarction.
2.2.3 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 通常用现在式。
We describe a new molecular approach to analyz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omplex microbial populat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p21 may be a universal inhibitor of cyclin kinases.
2.2.4 叙述结论或建议
可使用现在式、臆测动词或 may, should, could 等助动词。
We suggest that climate instability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may have delayed the melting of the
Saalean ice sheets in America and Eurasia, perhaps accounting for this discrepancy.
2.2 摘要写作的人称和语态
有相当数量的作者和审稿人认为, 科技论文的撰写应使用第三人称、过去时和被动语态。但调查表明, 科
技论文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在 1920 - 1970 年曾比较流行, 但由于主动语态的表达更为准确, 且更易阅读, 因
而目前大多数期刊都提倡使用主动态。国际知名科技期刊"Nature", "Cell"等尤其如此, 其中第一人称
和主动语态的使用十分普遍。
为了解专业期刊对写作风格的规定, 有人随机抽查了 500 份医学和生物学英文期刊的"读者须知"。统计表
明, 82%的期刊没有文风方面的规定。
可见, 为简洁、清楚地表达研究成果, 在论文摘要的撰写中不应刻意回避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
3 摘要的常用表达方法
由于摘要的英文表达要求用词简明、层次清楚, 因此掌握一些特定的规范表达, 甚至建立一个适合自己需
要的"句型库"(stock phrases), 对于摘要的撰写是很有帮助的。本文所选取的例句均源于 SCI 收录的 1992
- 2002 年间发表、并具较高被引频次的论文(前 100 位)摘要(选取例句时偏重于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
3.1 引言部分
3.1.1 回顾研究背景 常用词汇有:review, summarize, present, outline, describe 等。 如:We review evidence for
this view of addiction and discuss its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and neurobiology of
addiction.
This paper outlines some of the basic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nd discusses some relate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3.1.2 阐明写作或研究目 常用词汇有:purpose, attempt, aim 等。另外还可以用动词不定式充当目的状语来
表达。如:
We attempt to recover a function of unknown smoothness from noisy sampled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Bcl-2's effect, we examined whether Bcl-2 interacted with other proteins.
3.1.3 介绍论文的重点内容或研究范围 常用的词汇有:study, present, include, focus, emphasize, emphasis,
attention 等。
Here we study the dependence of apoptosis on p53 expression in cells from the thymus cortex.
This article includ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physics underlying HERWIG, followed by a description of the program
itself.
3.2 方法部分
3.2.1 介绍研究或试验过程 常用词汇有:test, study, investigate, examine, experiment, discuss, consider,
analyze, analysis 等。
We use N-body simul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of dark halos in the standard cold dark matter cosmogony.
We present an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neutrino data from a 33. 0 kton yr (535-day) exposure of the
Super-Kamiokande detector.
3.2.2 说明研究或试验方法 常用词汇有:measure, estimate, calculate 等。
We have developed a global model to estimate emission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natural sources
(NVOC).
This study presents estimates of lifetime and 12-month prevalence of 14 DSM-III-R psychiatric disorder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
3.2.3 介绍应用、用途 常用词汇有:use, apply, application 等。
Our program uses a maximum likelihood approach and is based on version 3. 3 of Felsenstein's dnaml program.
As an application, we implement a compact image coding algorithm that selects important edges and compresses
the image data by factors over 30.
3.3 结果部分
3.3.1 展示研究结果 常用词汇有:show, result, present 等。
We show this cell death to be dependent upon expression of c-myc protein and to occur by apoptosis.
Our results suggest a widespread role for the nitric oxide-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system in the nervous
system.
3.3.2 介绍结论 常用词汇有:summary, introduce, conclude 等。
We introduce a procedure, SureShrink, that suppresses noise by thresholding the empirical wavelet coefficients.
By means of informal mathematical arguments, simulations and a series of worked examples, we conclude that
PQL is of practical value for approximate inference on parameters and realizations of random effects in the
hierarchical model.
3.4 讨论部分
3.4.1 陈述论文的论点和作者的观点 常用词汇有:suggest, report, present, explain, expect, describe 等。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bnormalities in male sex development induced by p, p'-DDE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may be mediated at the level of the androgen receptor.
In this study, we describe a psychobiological model of 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hat accounts
for dimensions of both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3.4.2 阐明论证 常用词汇有:support, provide, indicate, identify, find, demonstrate, confirm, clarify 等。
We show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constituents which represent only 1%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53 is required for radiation-induced cell death in the thymus but is not necessary
for all forms of apoptosis.
3.4.3 推荐和建议 常用词汇有:suggest, suggestion, recommend, recommendation, propose, necessity, necessary,
expect 等。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most promising route to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dolescent alcohol
and other drug problems is through a risk-focused approach.
We propose two algorithms to estimate the significance level for a test of HWP.
4 结论
论文摘要的撰写应充分考虑论文的主要内容, 故应使用简洁的文字将论文的精华高度地概括出来。摘要的
内容应大致包括 IMRAD 结构的论文写作模式.
写作时要尽量使用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 对时态的选择应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
此外, 还应根据论文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摘要类型(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报道-指示性摘
要), 是否采用结构式摘要需视相应期刊的要求而定。
5 参考文献
http://essentialscience. com/(任胜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基金杂志社,rensl@mail.nsfc.gov.cn)
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体会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摘要应将论文的研究体系、主要方法、重要发现、核心结论等,简明扼要地加以概括。
撰写摘要前必须明确摘要的要素和基本要求。
一、摘要的要素:
(1)研究目的: 准确描述该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2)研究方法: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 结论是如何得到的。
(3)结果: 简要列出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
二、摘要的撰写要求:
(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
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2)用第三人称。作为一种可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
有的摘要出现了"我们"、"作者"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一般讲,这会减弱摘要表述的客观性,有时也会
出现逻辑上讲不通。
(3)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成为常识的或科普知识的内容。
(4)不得简单地重复论文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5)要客观如实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6)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般不分段落;切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
(7)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
(8)不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
(9)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
(10)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及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符号。
(11)要求使用众所周知的国家、机构、专用术语尽可能用简称或缩写。
(12)长度要在杂志要求的下限与上限之间。
三、举例:
下面是一篇发表在美国光学学杂志的论文摘要。请与前面的要素和撰写要求对比阅读,细细体会。
Generalized Huygens-Fresnel diffraction integral for misaligned asymmetric 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and
decentered anisotropic Gaussian Schell-model beams
Received January 29, 2001; revised manuscript received July 19, 2001; accepted July 19, 2001
Abstract
The generalized Huygens-Fresnel diffraction integral for misaligned asymmetric 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canonical operator method, which enables us to study propagation properties of anisotropic
Gaussian Schell-model (AGSM) beams through misaligned asymmetric 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It is shown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misaligned asymmetric first-order optical systems AGSM beams do not preserve the
closed property. Therefore generalized partially coherent anisotropic Gaussian Schell-model beams called
decentered anisotropic Gaussian Schell-model (DAGSM) beams are introduced, and AGSM beams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case of DAGSM beams.
. 2002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OCIS codes: 260.1960, 050.1940, 350.5500.
在收到修改稿的当天,论文就被录用。可见评审人的意见是修改后发表,并且可以判定论文的修改内容不
重要。说明论文的初稿与杂志要求基本相符。
科技写作的基本规律与技巧
陈克安
过去几年里,我常思考一个刚开始做科学研究的学生或刚进入一个新领域的科学家常面临的问题:怎样选
择研究的课题,或者选定了课题后做什么实验。我想科研选题可有两种方式,我称之为「前瞻式」与「回
顾式」。这两种方式从截然不同的策略开始,但最终都可能使你对科学做出贡献,同时又享受到探索与发
现的乐趣。前瞻式研究的第一步,你彻底检索你感兴趣的领域的文献,精读最新最「热」杂志里最「热」
的文章,搞清楚这个领域里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你开始针对未解决的问题设计自己的实验。
这些问题常常是最近「热」文章尚未涉及的下一步。这是一种正规的科研方式--探索未知、追寻新知、一
种往前看的「前瞻式」研究。但是,这种方式对一个科研新手或刚进入新领域的科学家是有问题的,因为
在你完成你梦想的实验之前,类似的实验很可能早被已有成就的实验室先发表了。很显然,大多数未解决
的重要问题的下一步工作,必定已在许多实验室中进行。一个新手要和他们竞争,显然是处于极为不利的
地位。对新手来说,第二种回顾式研究则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方式。回顾式研究的第一步,你把所有「热」
杂志「热」文章都暂搁一边,读几篇你所选的领域里最近的权威综述,从这些综述中选出几个你感兴趣,
在这领域里已被公认的、接受的概念和假说。下一步就是去图书馆寻找这些假说所依据的原始文献(这些
文献可能太老而无法从网上下载)。在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后,你开始设计一个新的实验,用过去没有的新
技术或方法,再度检测这个假说(你不能完全依照旧方法去重复旧实验,因为复制别人的实验是不受重视
的)。你的实验可能有两种结果。第一,你可能证实了旧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因为你使用了新的实验技
术或方法,为一个公认的重要假说提供了新证据,对这个领域是有相当的贡献,可以发表在高水平的杂志。
另一个可能是你的实验结果与旧的实验结果不符或甚至相反,那你就「中奖」了。你的证据可以对目前公
认的假说提出质疑,流行的概念与假设需要重新考虑,你可以发表一篇「热」文章,一连串的新研究课题
也将从此诞生。科学的进展就是不断对目前流行的假说进行修正。前瞻式研究从累积新的信息来迫使假说
修正。回顾式研究则从检测已知信息的可靠性直接指出假说的破绽。但是,在这个电子通讯和信息爆炸的
时代,新一代科学家却反而因「信息」陷入了一个严重的危机:不能有效选择和消化轻易即可获得的信息。
我深深感到新入科研之门的年轻学生最不该做的,就是大量下载所有与他领域有关的文献,而且努力去读
所有的文献。一个科研新手往往很难判断所得信息的可信度与其意义,已存在的大量信息难免造成不必要
的困惑。事实上,科学界泛滥成灾的文献,对年轻科学家富有创造力的心智可能会造成窒息性的伤害。(警
告:读大量文献有碍健康!)身为一个神经生物学家,我常常在想,大脑处理信息的创造性与大脑已存信
息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科学上最富有创造性的,尤其是在物理与数学领域,常常是在科学家年轻的
时候完成的?为什么大脑的创造力似乎随年龄而衰退?我现在的假说是「信息量」与「创造力」之间可能
是成反比的。每一个新存入神经网络的信息,都是对创造性处理信息的一个新的约束。知识累积愈多,脑
中各式各样的框架也愈多,而这些已知的框架正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此,对知识极谨慎、有「抵制性」
地选择吸收,可能是保持创造力的重要一环。
科研论文的特点、构思和发表过程
马 兰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老外教你些论文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雷英杰教授:关于论文或学术报告的准备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雷英杰教授关于论文或学术报告的准备,非常实惠:
Preparing a thesis (dissertation) or a professional paper
--------------------------------------------------------------------------------
Typical layout of a Thesis/Professional Paper
Writing a thesis is more a matter of personal style than a matter of guidelines. Thus, no rigid guidelines can be
given to make your decision of how to structure your thesis easier. Remember, it is your thesis after all, and at the
graduate level you are expected to show leadership ability and not just ask for instructions. Then it is you who
must defend it. So the following is one suggested structure but it may not always be suitable depending on the
particular topic and content. The main parts suggested are:
Abstract: Set the stage by stating the goal and the major developments/contributions in non-highly-technical terms
so that the reader has an idea of what to expect and where the emphasis is. In other words say in simple words and
in summary what the thesis is all about.
Introduction: Give the rationale behind the topic. Why is the topic significant? Why does it have sufficient depth
(to justify the degree you are seeking)? What are the difficulties? What are the inherent problems? (In this section
you should be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 in itself and not in conjunction with a specific solution).
Problem Formulation: In this section you state your problem in technical terms and express it formally (like in
terms of math). This is needed in order to express your problem and its boundaries in unambiguous terms. You
express the constraints and various pertinent assumptions that set the boundaries of your problem space, its
solutions, and its applicability. Remember that this sets the criteria on which your thesis will be judged and
evaluated.
Background: Discuss the properties and behavior of existing methods. Do a preliminary critique. Explain what is
not satisfactory in the existing methods and why you set out for a new method. You must give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perties of other methods because you must write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ose
interested in the document of your thesis may not be experts in the field. But you should not extend to
unnecessary detail, or inflate this section artificially to produce bulk. Bulk will not earn you anything, it annoys
reviewers, and it will not fool them. Give complete references to existing material. Be carefull about plagiarism, it
is never acceptable.
Your Approach: Here you lay out all the work you have accomplished in a logical sequence. You provide your
solution in technical detail. This should normally be the biggest section. You have to be very analytical and not
hold anything back. Anyone should be able to recreate your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ents of this section.
This should be technical, complete, and should flow in a logical sequence.
Evaluation/Assessment: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your solution. Provide all the measures or
evaluation you came up with. Provide all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s, tests, and any other scheme of assessment.
Discuss the limitations.
Discussion: Provide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to the other approaches. Take a good look at it as a
whole. Relativ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as compared to other works) should be discussed here.
Further open problems: Where does this subject go from here? What new grounds and questions are opened?
What new ideas are created that could be the subject of further research? If anyone wanted to pursue further the
approach that you took, then what kind of things would he consider further?
Conclusion: In this section you should basically answer the question "why do I deserve my Ms/PhD degree?"
Review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thesis. What are the original new items in the thesis?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contributions?
References: Be respectful of other people's work and provide references to it. This complements to a great extent
the background section and provides further reading on all the parts that you have used and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by others.
Note that some topics warrant a different order in the appearance of these sections. For example, depending on the
topic it may be more appropriate to give the formulation before the background, if the referencing of this
background needs definitions that you plan to include in your formulation.
临床医学论文的写作技巧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论文撰写中利用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论文撰写中利用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
写论文时,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每个杂志要求的文献格式是不一样的,包括在文章中插入
的方法和在文章后面排列的格式和顺序等都不同。根据排列顺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按插入顺序排序,
二是按作者的姓名排序。如果是按作者姓名排序,文章内容如果要改动(包括移动、插入或删除),对参
考文献在最后的排序影响不大,编号也好改。但如果是按插入顺序排序(国内的绝大部分杂志和国外的许
多杂志都是这样的),则文章如有改动,参考文献的增删和重新排序的工作就会变得很烦琐,而且容易出
错。有的编辑对这方面的要求很严格,把参考文献的格式作为笔者是否认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所以,
参考文献是我们写论文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有一个很出名的软件 Reference manager 是专门用来管理参考文献的,它功能很强大,能对文献进行二次检
索、管理,与 Word 结合还可完成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插入,相信很多高手都用它解决了参考文献的插入问
题。但这个软件不是免费的(D 版的不算),而且对于一些不是很高手的人来说,把 RM 的功能都开发出
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对 RM 就掌握得不是很好,但我发现其实只要简单地用 Word 中的插入尾注的功
能就能很好地解决按插入顺序排序的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方法如下(以 Word2000 为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
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
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
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 已经自动为你排
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
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
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
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
考文献的,具爽!
以上就是我用 Word 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
存在一个小问题: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
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
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 F9 键。
論文寫作格式範例
本寫作參考格式,主要參考 2001 年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的 APA 手冊(第五版)及林天佑(2002)與顏火
龍(2000)及中華民國體育學會期刊編輯組 APA 之相關論述,並參酌中文語法結構與寫作習慣編製而成。
讀者如欲知 APA 最新規定,請查詢 APA 網址:http://www.apa.org。
論文中文獻引用書寫格式為求統一,須以 2001 年(第 5 版)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 APA)出版手冊之格式為準。而中文的論文格式要完全以英文的 APA 格式書寫,確實有
某些困難。因此,在盡可能維持 APA 基本格式的原則之下,針對中文的格式有下列幾點說明:
1. 內文及文末之引用文獻,所有的出版年均以西元年代表達,以求統一。
2. 內文之中文作者均以全名(姓與名)來書寫,不像英文作者只使用姓而不使用名。
3. 文末引用文獻之書名和期刊名均以斜體字來表達,不再使用劃底線的方式。
4. 中文文獻應使用中式(全形)的標點符號,而英文文獻則使用西式(半形)的標點符號。在西式標點
符號後需空一格 (space) 後才繼續文字的書寫。
5. 在翻譯書籍部份,因內容是以中文呈現,故其書寫格式與原來 APA 格式有較大的調整,請特別注意
並遵照本會所要求的格式。
6. 本資料無法詳述 APA 手冊中所有的格式規定,僅提出國內較常用到的內容。格式若有爭議,仍得回
歸到英文的 APA 出版手冊,以其格式為準。
7. 本學會針對 APA 格式中文化的詮釋及決定採用的中文格式,或許與國內其他體育運動學術刊物有些
微不同,但歡迎隨時提供意見或建議。惠賜處: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電話:(02) 8931-7287,或 e-mail:
janenspe@pchome.com.tw
8. 以下將分成二大部分來說明 APA 文獻引用書寫格式:壹、內文引註格式;貳、文末引用文獻格式。
壹、 文中引註
一、正文引註(列出作者和年代)
(一)、單一作者
APA 期刊使用「作者-年代」(author-date)的引註法;即將作者的姓(不包括接尾辭,如:Jr.)、出版物
的年代插在本文中的適當處。假如作者的「姓」是敘述中的一部份,只在圓括號內寫出「出版物的年代」。
(圓括號在內文時為全形;在參考文獻時,中文為全形,西文為半形)否則,同時在圓括號內寫出作者的
姓和出版物的年代,且用逗號(逗號中文人名與年代間為全形;西文人名與年代間為半形)分開。但依國
內論文寫作慣例,中文作者在文中引註時,需使用全名。
1.句前
中文:許績銓(1973)提出…
王澄霞(1997)的研究發現…
英文:Rogers(1994)比較反應時間…
Yager(1990)的研究發現…
2.句末
中文:師範生極需接受專業訓練的理由(許績銓,1973)……
英文:在最近研究反應時間上(Rogers, 1994) ……
3.作者為機構時
……(國科會,1996)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1991)
3.同姓但不同名(不同作者):以名字的縮字來區別。
範例:Chen, L. H. (2001)
Chen, S. L. (2001)
4.同姓也同名(同一作者):在出版年後加 a、b、c 以示區別。
範例:Smith (1998a)
Smith (1998b)
5.同時引用若干位作者時
國內一些學者(林福來、鄭英豪,1997;郭重吉,1996;張惠博,1997)的研
究……【優先序:依「姓氏」排或依年代排】
一些研究者(Chang, 1996; Cheng, 1997; Shymansky & Kyle, 1992)主張…
6.作者同一年有多篇著作時
有數篇研究(王澄霞,1996a,1996b)發現…
一些研究(Johnson, 1991a, 1991b)主張…
註:西式左括號的左側與右括號的右側均需各空一格。
(二)二位作者
正文中引用時,兩人的姓名全列,作者之間中英文用「與」連接,在括弧內,圖、表的標題,以及參
考文獻中,作者之間英文用「&」,中文用「、」連接。
1.句前
中文:本研究採用自李華璋與林幸台(1990)所編「大學生工作價值觀問卷」…。
英文:Cohen 與 Felson(1979)研究指出…。
2.句末
中文:教科書的性別意識漸漸受到重視,且獲得相當幅度的改進(方朝郁、謝臥龍,1998)。
英文:師院校…(Benejam & Esponet, 1992)。
註:在上述英文引註中,若作者為兩位,在書寫完第一位作者姓氏後不加逗號(,),並在 "&" 符號的
前後各空一格。
(三)三至五位作者
第一次引用時所有作者均列出,第二次以後僅寫出第一位作者並加「等人」「et al.」,同一段內則再省
略年代,正文中引用時,中文作者用「與」,英文作者用「and」連接,括弧內,圖、表的標題,以及參考
文獻中英文作者,中文作者用「、」,英文則用「&」連接。
1.句前
(1) 多位作者初次引用時
中文:林福來、黃敏晃與呂玉琴(1996)的研究指出…
朱淑雅、黃儒傑、葉雪枝、廖裕月與蕭敏華(1997)對教科書…
英文:Shymansky, Yore, 與 Good(1991)的研究指出…
Wasserstein, Zappulla, Rosen, Gerstman, 與 Rock(1994)發現…
註:在上述英文內文引註中,若作者為三到五位,書寫完倒數第二位作者的姓氏後要加上逗號 ( , ),繼而
空一格再書寫 & 的符號。
(2) 多位作者再次引用時
林福來等人(1996)的研究指出…
Shymansky et al.(1991)的研究指出…(不同段落再引用時,須列首位作者及年代)
註:英文文獻也使用中文的 "等" 字,而不使用英文的 "et al."。
2.句末
中文:…習作是依據教學活動之需要而編輯的(朱淑雅、黃儒傑、葉雪枝、廖裕月、蕭敏華,1997)
英文:…的問題(Wasserstein, Zappulla, Rosen, Gerstman, & Rock , 1994)
3.再次引用於不同段落時:僅寫出第一位作者加上"等"字,並加上出版年代。
格式:甲作者等(出版年)
範例:卓俊伶等(1998)
Herman 等 (1993)
(四)六位或六位以上作者
文中引用時僅列第一位作者,並加「等人」;英文使用「et al.」。在參考書目表中只要列出前六位作者姓名;
其餘以 et al.取代。
1.句前
中文:本研究採用自李華璋等人(1990)所編「大學生工作價值觀問卷」得分為依據…
英文:Kosslyn et al.(1994)發現…
2.句末
中文:教科書的性別意識漸漸受到重視,且獲得相當幅度的改進(方朝郁等人,1998)。
英文:師範院校…(Benejam et al., 1992)
(五)機構或團體為作者
1. 第一次引用
格式:(機構全名﹝機構簡稱﹞,出版年)
機構全名﹝機構簡稱﹞(出版年)
範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1998)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1998)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2003)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2003)
2.第二次引用:
格式:(機構簡稱,出版年)
機構簡稱(出版年)
範例:(國科會,1998)
ACSM (2003)
註:在文末引用文獻格式中,不得使用機構簡稱,必須使用機構全名。
(六)學校名稱為作者之文獻
格式:(學校全名,出版年)
範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3)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1986)
(七)作者/年代不明
1.未標明作者:把書名、期刊名、手冊名稱、或報告名當成「作者」。
(1)文章:把引用文章之篇名或章名當成作者並以斜體表示之。
(2)書、期刊、手冊、或報告:把書名之名稱當成「作者」並以斜體表示之。
中文:(師資培育法,1994)
英文:(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993)
2.作者署名為無名氏:以「無名氏」當成作者。
中文:(無名氏,1995)
英文:(Anonymous, 1993)
3.年代不明:引用之資料,若無年代記載或為古典文獻時。
(1)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年代,以「n.d.」或「?」代替年代。
(2)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道翻譯年代或現用版本年代時,引用翻譯版年代並於前加 trans.
或引用現用版本年代並於其後註明版本別。
中文:國小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鄒族學習手冊第二冊(教育部,?)
英文:Aristotle(n.d.)argued
(八)引用特定頁碼中之資料
引用資料來源的特定部分(Specific Parts of a Source)時,要在文中適當處寫出頁數、章節、圖、表或方程
式。「引用文」(quotations)則一定要寫出頁數,此類的本文引證,使用「頁」來表示。若納入簡短的引用
文(少於 40 字),使用單引號。40 字或 40 字以上的引用文則有一獨立方塊版面,新的一行從左邊「縮排
4 bytes」(相同於一個新的段落開始的位置),隨後各行要與第一行縮排的字切齊,直接引用文字請使用標
楷體字型。
1.少於 40 字的引用文
施良方(1999)認為「所有課程計畫,都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以便達到預期的目標」(頁 5)
她陳述到「寬心劑的效果……當態度方面被討論」(Miele, 1993, 頁 276)但是她並沒有澄清哪些態度被研
究過。
2. 40 字或 40 字以上的引用文
張春興(1994)認為:
教育心理學尚未具備應用科學的條件,關鍵在其素來以應用心理學原理原則解決教育問題作為學科取
向,而忽略了成為應用科學之前的必要研究。(頁 17)
(九)私人通信或通訊(參考文獻中不必列註)
私人通信可能是信件、備忘錄、電子通訊(例如:電子郵件「E-mail」、討論群、從電子佈告欄取得的
消息、電話交談…)。因為此類通訊無法提供「可回覆」的資料,所以私人通信或通訊不包括在論文後之
參考文獻中。私人通信或通訊只需在本文中引註。引註時,要寫出通訊者的姓(或名字的起首字母),且
儘可能的寫出精確的日期。例如:K. W. Schaie(personal communication, April 18, 1993)
郭生玉(私人通訊,2000,12 月 8 日)
(十)引用二手文獻(少用)
Peter(引自 Sollomon, 1996)
文末參考書目僅需列出您所閱讀的文獻。
二、圖或表的引註
(一)正文內引註
從期刊文章中翻印的表或圖,必須在其下方加上註解,而註解中必須寫出原作者和版權所有者。
1.引自其他期刊中的表或圖
圖表下之引註要以斜體字「註:」作為引導。
註:引自王淑女(1996)。「電動玩具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犯罪期刊,2,105。
2.引自其他書籍中的表或圖
註:引自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頁 591)。台北:五南。
(二)表下方的註解
表下方通常會有註解來說明該表的相關資料,表下方的註解按其功用可分為一般註解、特別註解及機
率註解。
1. 一般註解是限定、解釋或提供與表相關的資訊。一般註解英文是藉由「Note」一字引導,後加上句點;
中文則以「註」字引導,後加上冒號。從期刊或書本引用時,標明出處及授權的註解亦屬一般註解。
2. 特別註解與特定的某個直欄、橫列或個別的條目有關。特別註解是藉由寫於上方的小寫字母(a, b, c)
來做為標明。在標題和表的主體之內,寫於上方的小寫字母依序排列編號時,必須水平地從左到右,橫跨
不同欄依橫列漸次地排序編號,且第一個是從左上角開始編號。某表的特別註明解與其他表不相關,是獨
立的,所以每一個表的特別註解都是由寫於上方的小寫字母 a 開始編號。
英文:aChildren were 12 to 14 years old. bAdults were 18 to 21 years old.
中文:a 小孩在本表是指年齡 12 至 14 歲的人。b 成人在本表是指 18 到 21 歲的人。
3. 機率註解說明顯著性考驗的結果。只有當與表中的特定資料有關時,才使用機率註腳。在同篇報告中,
不同的表具有相同數目的星號應是代表相同的α水準,如*p<.05,** p<.01。直接註明精確之 p 值時,可
省略此「*」,但須註明α水準。如果在同一個表中辨別單側考驗和雙側考驗,則對雙側考驗使用星號(*p
<.05),而單側考驗則使用另一個符號如短劍符號(﹢p<.01)。
4.表的註解依下列順序排序:一般註解,特別註解,最後為機率註解。每一種類型的註解寫在表的下方,
各使用新的一行與表的左邊切齊(不需要縮排)。第一個特別註解放在一般註解的下方,使用新的一行,
開始的地方與表的左邊切齊;其後的特別註解直接寫在後面,不須另行換行。至機率註解時,則須換行,
與表格的左邊切齊,其後的機率註解緊跟在後,不須換行寫。
英文:
Note. All nonsignificant three-way interactions were omitted. M = match process; N = nonmatch process. From
"Beyond Simple Pessimism: Effects of Sadness and Anger on Social Perception," by D. Keltner, P. C. Ellsworth ,
and K. Edwards, 1993,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64, p.751. Copyright 1993 b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dapt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author.
aChildren were 12 to 14 years old. bAdults were 18 to 21 years old.
* p<.05,two-tailed. ** p<.01, two-tailed.
中文:
註:引自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頁 326)。台北:東華。
a 小孩本表是指年齡 12 至 14 歲的人。b 成人在本表是指 18 到 21 歲的人。
*p<.05,雙側,** p<.01,雙側。
貳、 文末參考文獻
文末引用文獻 (References) 的書寫,APA 格式不採用文獻編號的方式排列,中文部分以作者之姓氏筆劃(由
少至多)編排,英文部分以作者姓氏字母(由 A 到 Z)依序排列。同一文獻的文字行間不空行,但文獻與
文獻之間必須空一行。在此列出的文獻必須都是在內文中引用到的,內文中沒有引用過的文獻不得在此列
出。
一、書籍(列出資料的順序為:作者、年代、篇名、期刊名稱、卷期數、頁數)
(一)整本書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5)。生物教育學門規畫。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Boyer, E. L. (1983). High school: A report on secondary education in America.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1991). Estimated resident population by age and sex in statistical local areas,
New South Wales, June 1990 (No. 3209.1).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uthor.
註:英文書名除了第一個字或專有名詞之第一個字母大寫以外,其餘均使用小寫。
(二)編輯的書籍
格式:
作者(出版年)。篇或章名。載於□□□(主編),書名(頁碼)。出版地:出版者。
範例:
林正常(1997)。體適能的理論基礎。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 46-59)。台北市:教
育部體育司。
Nobel, E. G., & Taylor, A. W. (1992). Biochemistry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C. Bouchard, B. D. McPherson, & A.
W. Taylor (Eds.), Physical activity sciences (pp. 51-55).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
註:英文主編只有一位時用 (Ed.),二位及更多時用 (Eds.)。主編英文名字縮字放在姓的前面,和作者的
寫法不同。
(三)部份章節
林振春(1996)。社區學院的課程與教學設計。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校化(頁 64-104)。
台北:師大學苑。
黃堅厚(1978)。語義分析法。載於張國樞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頁 721-740)。台北:
東華書局。
Anderson, R. D., & Mitchener, C. P. (1994).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In D. L. Gabe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3-44). New York: MacMillan.
Beare, H. (1988). Enterprise: The new metaphor for schooling in a post-industrial society. In T. Townsend (Ed.),
The primary school in changing times: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pp.3-20). London: Routledge.
(四)二位作者以上
謝文全、林新發、張德銳、張明輝(1995)。教育行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Hedges, L. V., Shymansky, J. A., & Woodworth, G. (1989). Modern methods of meta-analysi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Hoy, W. K., & Miskel, C. G. (1996).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5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五)機構或團體為作者之書籍
1. 機構和出版者不同時
格式:
作者機構全名(出版年)。書名。出版地:出版者。
範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與研究發展中心(1998)。適應體育導論。台北市:教育部。
Australian Sports Medicine Federation. (1986). The sports trainer: Care and prevention of sporting injuries.
Milton, Queensland: The Jacaranda Press.
2. 機構也是出版者時:以"作者"或 "Author"二字取代出版者。
格式:
作者機構全名(出版年)。書名。出版地:作者。
範例:
教育部體育司(2001)。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台北市:作者。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 Washington , DC: Author.
(六)翻譯書籍
格式:
翻譯者(譯)(譯本出版年)。譯本書名。譯本出版地:譯本出版者。(原作者,原著出版年)
範例:
鄭志富、吳國銑、蕭嘉惠(譯)(2000)。運動行銷學。台北市:華泰。(Pitts, B. D., & Stotlar, D. K., 1996)
註 1:此類文獻因內文是中文,故應放在 "中文部分" 的文獻中。
註 2:在內文引註翻譯書籍時,與中文的引用方式同,也不加 "譯" 字。
(七)作者不明
佚名(1973)。西安事變史料。台北:文海。
Anonymous (1976).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learning. New York: McGraw-Hill.
(八)重印或再刷書籍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份(二版三刷)。台北:五南。
Mayer, R. E.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2nd ed.). New York: Freeman.
(九)論文集或編輯的書本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1999)。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高雄:麗文。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與李亦園主編(19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reagust, D. F., Duit, R., & Fraser, B. J. (Eds.)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tandford University's Highwire Press (2001).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十)書籍評論
張健(1982)。歐陽修之詩文及文學評論。台北:台灣商務。
Weddle, P. (1978). Argument: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New York: McGraw-Hill.
(十一)百科全書中的條目
蘇薌雨(1970)。成就動機。載於陳雪屏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Messick, S. (1995). Cognitive styles and learning. In L. W. Anderso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nd ed.). UK: Elsevier Science Ltd.
二、期刊
(一)各期頁碼連續之期刊,僅需列出卷號,卷號須為斜體字。
1.單一作者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Shymansky, J. A. (1992). Using constructivist ideas to teach science teachers about constructivism, or teachers are
students too!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3, 53-57.
2.多位作者
林福來與黃敏晃(1993)。分數啟蒙課程的分析、批判與辨證。科學教育學刊,1,1-27。
Cheng, Y. J., Shymansky, J. A., Huang, C. C., & Liaw, B. J. (199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y cognitive
preferences and science process skill.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D, 7, 38-45.
(二)各期頁碼不連續之期刊,卷後需列出期別,期別不須是斜體字。
陳榮貴(1995)。美國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養成教育面面觀。中等教育,46(4),21-26。
Klimoski, R., & Palmer, S. (1993). The ADA and the hiring process in organizations. Consulting Psychology
Jour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45(2), 10-36.
(三)每月定期出版
張光正(2000,3 月)。這是林前部長生命信仰的選擇。宇宙光,27(3),22。
Brown, L. S. (1993, April). Antidomination training as a central component of diversity in cli nical psychology
education. The Clinical Psychologist, 46, 83-87.
(四)每週定期出刊
程昊(2000,6 月 18 日)。E 時代人才創新管理。時報週刊,270,89-91。
Posner, M. I. (1993, October 29). Seeing the mind. Science, 262, 673-674.
(五)報紙文章
1. 沒有作者之報導
格式:
文章標題。(出版年,月日)。報紙名,版別或頁碼。
範例:
New drug appears to sharply cut risk of death from heart failure. (1993, July 15). The Washington Post, p. A12.
2. 有作者之報導
格式:
作者(出版年,月日)。文章標題。報紙名,版別或頁碼。
範例:
高正源(2002,4 月 30 日)。運動產業。麗台運動報,4 版。
Schwartz, J. (1993, September 30). Obesity affects economic, social status. The Washington Post, pp. A1, A4.
(六)作者不詳
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1999)。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會務通訊,22,43-45。
The new health-care lexicon (1993). Copy Editor, 4, 1-2.
(七)ERIC 文件引註
Mead, J. V. (1992). Looking at old photographs: Investigating the teacher tales that novice teachers bring with
them (Report No. NCRTL-RR-92-4). East Lansing, MI: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46082)
Robert, W. B. (1995). From literature based reading to reader respons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2 026)
註 1:以斜體方式呈現的部分只到卷 (volume) 為止,期 (number) 的部分不以斜體方式呈現。
註 2:如有六位以上作者時,僅寫到第六位,接著以"等"或 "et al." 結束作者名單。
註 3:每一文獻的第二行開始,英文文獻需空 6 個 space(中文文獻則需有三個中文字的空間)後才開始書
寫文字。
三、博碩士學位論文
(一) 未出版學位論文
格式:
作者(年代)。論文名稱。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學校名稱,學校所在地。
範例:
陳重佑(2000)。不同動量打擊練習過程中的肢體動力學控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
北市。
Wilfley, D. E. (1999). Interpersonal analyses of bulimia: Normalweight and obe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Stevenson, M. A. (1997).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mixed-motive dyadic
negoti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hio State Unversity.
Almeida, D. M. (1989).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family work: Consequences for fathers' stress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Victoria,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註:請寫出「都市名」,若該都市不是眾所周知的話,則需寫出「州名」(若該大學名稱已包含州名,則不
必寫出州名)。美國以外的大學,要寫出「都市名」,若該都市不是眾所周知的話,則要寫出「國家名」。
(二) 博碩士論文摘要登錄於國際博碩士論文摘要(DAI)或其他檢索系統且從學校獲

格式:
作者(年代)。論文名稱。(博碩士論文,學校名稱,年代)。檢索系統名稱,編碼或卷,頁碼。
範例:
高培桓(2000)。生物醫學人體試驗之國際法規範(碩士論文,東吳大學,2000)。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89SCU00194036。
Ross, D. F. (1990). Unconscious transference and mistaken identity: When a witness misidentifies a familiar but
innocent person from a lineup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1990).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1, 417.
(三) 博碩士論文摘要登錄於國際博碩士論文摘要(DAI)而從 UMI 或其他檢索系統獲得
格式:
作者(年代)。論文名稱。檢索系統名稱,卷,頁碼。(UMI 或其他檢索系統編號)
範例:
高毓秀(2002)。職場員工運動行為改變計劃之實驗研究:跨理論模式之應用。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
系統,527.7006D91-1。(90 NTNU 0 483009)
Bower, D. L. (1993). 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s supervisory referrals: Characteristics of referring and
nonreferring superviso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4(01), 534B. (UMI No.9315947)
(四) DAI 微縮片(從大學微卷中取得的博士論文,並摘錄在 DAI 中)
Bower, D. L. (1933). 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 supervisory referrals: Characteristics of referring and
nonreferring superviso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4(01), 534B.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AAD93-15947)
(五) DAI 原文格式(從大學取得的博士論文,並已摘錄於 DAI 中)
Ross, D. F. (1990). Unconscious transference and mistaken identity: When a witness misidentifies a familiar but
innocent person from a lineup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1990).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 Z5055.
四、未出版之手稿或文件
(一)未投稿出版的手稿
范建得(1998)。法律經濟學筆紀。未出版手稿。
Stinson, C., Milbrath, C., Reidbord, S., & Bucci, W. (1992). Thematic segmentation of psychotherapy transcripts
for convergent analyse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二)附有大學引註的未出版手稿或演講稿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論文經常出現的問題。國立嘉義大學,未出版手稿。
Depret, E. F., & Fiske, S. T. (1993). Perceiving the powerful: Ingriguing individuals versus threatening group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
(三)正在審查中的手稿或已投稿但尚未被採納的手稿
已被採用將要出版的手稿,視為尚未出版,當作是「出版中」(in press)手稿。正在審查中的草稿或著作,
使用相同的版式,並加註「審查中」(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且不可寫出期刊或出版者的名
稱。
黃良義(1999)。國小兼行政教師工作壓力及其調適方式之研究。審查中。
洪孟華(1998)。教師在職進及其角色知覺。教師之友。出版中。
Mcintosh, D. N. (1993). Religion as sachem,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coping.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五、專門技術或研究成果報告
毛松霖(1995)。國中生地球科學觀測資料之多釋能力與概念形成之教學策略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編號:NSC85-2511-S003-017)。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Mead, J. V. (1992). Looking at old photographs: Investigating the teacher tales that novice teachers bring with
them (Report No. NCRTL-RR-92-4). East Lansing, MI: National Che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82 346)
六、視聽媒體資料
(一)影片
莊澄(製作人),葉錦鴻(導演)。(2000)。環亞:半支煙〔影片〕。(環亞電影國際有限公司,台北市西寧
南路 16 號 2 樓)
Harrison, J. (Producer), & Schmiechen, R. (Director). (1992). Changing our minds: The story of Evelyn Hooker
[Film]. (Available from Changing Our Mind, Inc., 170 West End Avenue, Suite 25R, New York, NY10023)
(二)電視廣播
王偉忠(製作人)。(2000,12 月 30 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台北:中視。
Crystal, L. (Executive Producer). (1993, October 11). The MacNeil Lehrer News Hour. New York and Washington,
DC: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七、會議或研討會論文
會議或研討會之性質不同,其引用文獻方式亦有所不同。有些會議於會前或會後出版論文集,有些會
是每年定期舉行且出版論文,而有些會議則僅有論文發表,而不出版論文集。茲分述如下。
(一)正式出版之會議或研討會論文集
張保隆、謝寶煖、盧昆宏(1997)。品質管理策略與圖書館業務機能相關性之研究。載於銘傳管理學院主
編,1997 海峽兩岸管理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90-195)。台北:私立銘傳管理學院。
Borgman, C. L. (1988). Human factors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In
Tudor-Silovie, N. & Mihel, I. (Eds.), Information research: Research mehtod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p. 139-165). London: Taylor Graham.
(二)定期出版之會議論文集
張義芳(1999)。教師性別角色觀與性別刻板印象之探討。兩性平等教育研討會論文集,3,182-190。
Cynx, J. Williams, H., & Nottebohm, F. (1992). Hemispheric differences in avian song discrimin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89, 1372-1375.
(三)研討會中發表之論文(未出版)
張淑娟與柳賢(1997,12 月)。高一學生後設認知能力與數學解題能力關係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
第十三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
朱台翔(2000,10 月)。台灣森林小學:理念、作為、困境與前瞻。發表於從體制外到體制內研討會。學
校教育實驗回顧與展望國際年會,台灣新竹。
Shymansky, J. A. (1994, March). How to change tellers to tillers: Needed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in
an era of major refor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Anaheim,
CA.
Lichstein, K. L., Johnson, R. S., Womack, T. D., Dean, J. E., & Childers, C. K. (1990, June). Relaxation therapy
for polypharmacy use in elderly insomniacs and noninsomniacs. In T. L. Rosenthal (Chair), Reducing medication
in qeriatric populations.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Uppsala, Sweden.
八、電子媒體資料
(一)光碟資料庫摘要
格式:
Author. (Year). Title [Abstract]. Retrieved from [source] database ([name of database], CD-ROM, [release date],
[item no. -if applicable])
李新鄉(1994)。教育專業承諾發展模式之研究(摘要)。嘉義師院學報,8,93-144。檢索自中華民國期刊
論文索引資料庫(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1970.01-1997.12,A9422388)
Easun, M. S. (1992). Identifying inefficiencies in resource management: 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selected school libraries in California [Abstract]. Retrieved from Dissertation Abstract Ondisk database
(Dissertation Abstract Ondisk, DC-ROM, Jan. 1989-Dec. 1993)
(二)經由 Web 檢索之資料庫
格式:
Author. (Year). Title. Retrieved [month day, year] from [source] database ([name of database], [item no. -if
applicab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URL]
李茂能(1998)。統計顯著性考驗的再省思。教育研究資訊,6(3),103-116。線上檢索日期:2001 年 4
月 1 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教育論文線上資料庫。網址:http://140.122.127.251/edd/edd.htm
Weitzman, R. A. (1996). The Rasch model plus guessing.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6(5), pp.
779. Retrieved May 1, 2001 from EBSCOHost database (Masterfi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三)引用電子郵件
個人通訊僅需在「正文」中引用,在參考書目中不需引註。其引用格式為:
L. A. Chafez (Personal communication, March 28, 1997).
林清山(個人通訊,2001 年 2 月 1 日)。
(四)引用網站
當整個網站而非特定網頁時,只要在正文中以括弧中註明其網址(URL),而無需在參考書目中引註。例
如:美國圖書館學會的網站提供各種類型的專業資訊(http://www.ala.org)。
(五)電子期刊
(1) 電子版與紙本版並行之期刊:應註明電子版或 Electronic version 及頁碼
格式:
作者(出版年)。文章名稱﹝電子版﹞。期刊名稱,卷,頁碼。
範例:
金成隆(2002)。生產科技對財務報表品質影響之研究﹝電子版﹞。企業管理學報,54,33-51。
VandenBos, G., Knapp, S., Doe, J. (2001). Role of reference elements in the selection of resources by psychology
undergraduates [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Bibliographic Research, 5, 117-123.
(2) 電子資料已改變或與紙本版不同之期刊:應註明擷取日期,網址資料必須有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簡稱 URL,並在投稿前測試網址之正確性。
格式:
作者(出版年)。文章名稱。期刊名稱,卷,頁碼。擷取日期,取自網址
範例:
林 基 興 ( 2003 )。 老 化 面 面 觀 專 輯 。 科 學 月 刊 , 402 , 472-473 。 2003 年 6 月 24 日 , 取 自
http://www.scimonth.com.tw/catalog.php?arid= 436
VandenBos, G., Knapp, S., Doe, J. (2001). Role of reference elements in the election of resources by psychology
undergraduates. Journal of Bibliographic Research, 5, 117-123. Retrieved October 13, 2001, from
http://jbr.org/articles.html
(3) 僅有電子網路版之期刊:有日期應註明日期與編號,網址資料必須有 URL,並在投稿前測試網址之正
確性。
格式:
作者(年,月日)。文章名稱。期刊名稱,卷,編號。擷取日期,取自網址
範例:
Fredrickson, B. L. (2000, March 7). Cultivat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optimize health and well-being. Prevention
& Treatment, 3, Article 0001a. Retrieved November 20, 2000, fromhttp://journals.apa.org/
prevention/volume3/pre0030001a.html
(六)電子資料庫
格式:
作者(出版年)。文章名稱。期刊名稱,卷,頁碼。擷取日期,電子資料庫名稱。
範例:
胡名霞(1998)。動作學習在物理治療之應用。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協會雜誌,23,297-309。2003 年 6 月 24
日,取自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WWW 版-1970.01~2003.03。
Borman, W. C., Hanson, M. A., Oppler, S. H., Pulakos, E. D., & White, L. A. (1993). Role of early supervisory
experience in supervisor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8, 443-449. Retrieved October 23, 2000,
from PsycARTICLES database.
九、引用網站上特定文件
網站上的文件與印刷式的文件一樣,具有作者、題名、日期等項目,因此在引用網站上的文件時,其
格式與印刷式文件大致相同,只是網路資源的變動性相當的大,一份網頁文件可能隨時會更新內容、移除、
或者是搬遷到其他地方,因此必須註明上網的日期。各種資料類型分別加以介紹如下:
(一)網站上的公告事項或資訊
格式:
Author/editor. (Year, month day). Title (edition) [Type of document]. Location: Creator. Retrieved date from the
available protocol: Site/Path/File.
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素養短期指標。線上檢索日期:2000 年 12 月 31 日。網址:
http://www.hhps.edu.tw/edu/teacher/teacher3.htm/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9, May 19). Congress 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ims to improve library
education [News Release]. Washington, DC: Author. Retrieved June 5, 199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la.org/news/v4n18/professionaleducation.html
(二)網站上的期刊文章
格式:
Author. (Year). Title. Journal Title, volume (issue). Paging or indicator of length. Retrieved date from the
Available Protocol: site/path/file.
吳明德(1997)。大學圖書館員角色的省思。大學圖書館,1(1),5-18。線上檢索日期:1999 年 8 月 10
日。網址:http://www.lib.ntu.eud.tw/pub/univj/uj1-1/uj1-3.html
Di Cerbo, K. E. & Darcy, M. (2001).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our Times. Current Issues in Education, 4(1), 1-3.
Retrieved March 28, 2001 form the World Wide Web:http://cie.ed.asu.edu/volume4/number1/
(三)網站上的雜誌文章
格式:
Author. (Year, month day). Title. Magazine Title, volume (if given), paging or indicator of length. Retrieved date
form the available protocol: site/path/file.
蕈禹華(2000 年 12 月 11 日):Cable Modem 的寬頻時代。新電子科技雜誌。線上檢索日期:2000 年 12
月 31 日。網址:http://www.mem.com.tw/
Chaffin, N. J.(1999, May). U. S. serial services price index for 1999. American Libraries, 94-95. Retrieved June 5,
199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cie.ed.asu.edu/volume4/number1/
(四)網站上的報紙文章
格式:
Author. (Year, month day). Title. Newspaper Title. Paging or indicator of length. Retrieved date from the available
protocol: site/path/file
徐珮君(2001 年 1 月 2 日)。已對核四釋憲結果做好因應準備。中國時報,4。線上檢索日期:2001 年 1
月 5 日。網址:http://news.kimo.com.tw/2001/01/11/finance/cnyes/924935.html
十、數字與統計符號
論文中常用的幾種格式條述如下:
(一)小數點之前 0 的使用格式
一般情形之下,小於 1 的數,需於小數點之前要加 0,如:0.12,0.96 等,但當某些特定數字不可能大於 1
時(如相關係數、比率、機率值),小數之前的 0 要去掉,如:r=.26,p<.05 等
(二)小數位的格式
小數位的多寡要以能準確反映其數值為原則。相關係數以及比率需取兩個小數位,百分比需取整數。
推論統計的數據一律取小數兩位。但當 p 值為 0.014 及 0.009 時,只取兩位小數,並無法反映它們之間的
差距,此時就可考慮增加小數位。
(三)千位數字以上,逗號的使用格式
原則上整數部份,每三位數字用逗號分開,但小數位不用,如 3,645.5893。但自由度、頁數、二進數、
流水號、溫度、頻率等一律不必分隔。
(四)統計數據的撰寫格式
M=15.68,SD=2.40,F(3, 8)=36.37,t(13)=5.34 等格式,其中推論統計數據,要標明自由度,且最好標
出 p 值與效果值。
(五)統計符號的字型格式
除μ、α、β、λ、ε以及 V 等符號外,其餘統計符號均一律以斜體字呈現。如:ANCOVA,ANOVA,
MANOVA,N,nl,M,SD,F,p,r 等。
十一、表的格式
(一)中文表格標題的格式
表之標號與標題需分行撰寫,且需置於表格之上,標題為加黑之斜體字並靠左切齊。
(二)英文表格標題的格式
例:Table 1
Table Title (格式同中文表格)
(三)中英文表格內容的格式
表格內如無適當資料,則以空白方式處理,若表格內無法填滿的原因是因為「資料無法取得」或「沒
有報導」,則在細格中畫上「-」,並在表的「一般符號」中說明短畫符號的使用。
(四)同一行的小數位的數目要一致
(五)中英文表格下方之註記,請參考第三章一節相關說明。
(六)表的編號
按各章節依序編碼,例如第三章的第一個表,編為「表 3-1」,以此類推。不論表的報告中稍後是否有
更詳細的討論,所有的表都要依照在本文中首次被提到的順序,依次用阿拉伯數字編號。
(七)表的畫格線
儘量不使用封閉性、垂直的畫格線,而使用水平的格線作表。
(八)表與內文之間需空一行。
十二、圖的格式
(一)圖的注意要點
圖形可以清楚的顯現某種趨勢,尤其可以呈現變項之間交叉或互動的關係,但通常只用來呈現必要而且重
要的資料。
(二)圖形的種類
圖形的種類眾多,不論何種圖形均包括標題、內容、註記三部份,茲分別說明如下:
1.中文圖形標題的格式:圖序號. 標題,置於圖形下方,圖序號為斜體字,標題靠左切齊,例參見附錄九。
2.英文圖形標題的格式:Figure #. Title(置於圖形下方)。
3.圖形若有標記出統計顯著值,則在圖之標題中要說明顯著機率水準。(有關此部份要遵守「表的註解」格
式,請參閱前文表的格式。)
4.中英文圖形內容的格式:縱座標及橫座標本身的單位要一致,而且不論縱或橫座標,都要有明確的標題,
並且要在圖形中標出圖例說明。
(三)製圖的原則
1.每一圖表的大小以不超過一頁為原則,如超過一頁時,可在前圖的右下方註明「續後頁」或「table
continues」,在後圖的左上方註明「接前頁」或「continued」。
2.圖的標號及標題請打在同一列。
(四)圖的編號
按各章依序編碼,例如第三章的第一個圖,編為「圖 3-1」,以此類推。
(五)圖與內文之間需要空一行
(六)圖形座標軸之標題文字居中處理,參見附錄九
十三、附註的格式
釋註應置於「參考文獻」之前,每註另起一行,並以數字編號,順序排列。
第四節 主要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林天佑(2002)。APA 格式第五版。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主編,研究論文與報告撰寫手冊
(頁 111-134)。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顏火龍(2000)。APA 格式在我國學術研究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報,13,1-62。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期刊編輯組(2004)。APA 文獻引用書寫格式。
外文部分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5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4)/王明傑、陳玉玲編譯(1997)。美國心理協會出版手冊(第四
版)。台北:雙葉。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lectronic reference formats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Author.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0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apa.org/journals/webref.html
孟津:谈我向《Nature》投稿的经验与体会
孟 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100044;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 生物系)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科技界的实力也在不断增
强。"科教兴国"的提出与实施将把这一趋势提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一个在趋势下,中国科技界也在
各个领域中全面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科技界的一个重要声音。科技界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通过各种出版物向世界介绍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科学发现与学术思想。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
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以科技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些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与出版物的传播范围与能见度有
相当的关系。一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如果纯粹以中文发表在某个地方刊物上,它的价值受到国际同行认可
的机会就相对较小。据我所知,为了让世界更多地听到中国科技界的声音,至少有 2 个方面的工作正在进
行:一是提高国内刊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增加论文中英文信息的份量,在出版形式上与国际刊物规范
接轨等等;二是通过经济、名誉与个人利益相关联等手段鼓励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性的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
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统计结果表明,1997 年中国科技论文总数和
被引用数双双首次进入世界前 10 名。被收入 SCI 的论文数量达 16 833 篇,比 1996 年增长 16.8%。在众多
的国际刊物中英国的《Nature》和美国的《Science》是最为著名的 2 种综合学术刊物,它们的发行量和影
响力可以说高于其他任何专业性刊物。从 1994-1998 年,我曾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 4 篇文章,
也为《Nature》审过若干篇稿件。在编辑的鼓励下,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下自己向英国《Nature》投稿、审
稿的经验与体会,希望能对科学界同行 向《Nature》等国际刊物投稿时有一点帮助。
1 为什么向《Nature》投
我为什么连续向《Nature》而不是向《Science》投稿?这个问题有它的机遇性,也有一些实在的原因。对我
来说,文章在两刊中任何一个发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两刊各有自己的特点,细小的特点有时可以影响
投稿者的倾向性。两刊在形式上有它们的相同性。比如科技论文基本以 3 种形式出现:(1)学术论文:
《Nature》:Articale;《Science》:Research articale;(2)研究报道:《Nature》:Letter;《Science》:Report;(3)
通讯:《ature》:Correspondence;《Science》:Letter。研究文章较长,一般可在 5-7 页左右。研究报道一般
为 2-4
页,通讯一般不超过 1 页。但两刊的一个重要差别是《Science》允许参考文献中在一个参考文献号下列出
一个以上的文献,同时也允许在参考文献下加入简要注解说明等。这 2 点在《Nature》中都是不允许的。
因此,在同一类文章形式中,《Science》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在对空间要求极为苛刻的情况下,这是十分
值得考虑的一点。
另外一个重要区别是两刊的审稿程序。这个程序与两刊的隶属有很大关系。《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
会(AAAS)"的会刊,而《Nature》则属于一出版公司。《Science》有一个很大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审稿,评
审委员会成员由世界知名科学家组成。这些科学家的背景与组成成分对稿件的筛选有很大的影响。而
《Nature》对稿件的筛选受编辑的影响较大。稿件由编辑初选后寄送有关专家审阅。
第三点差别是《Science》在北美的影响力较强,这和它是 AAAS 会刊有关。因为美国许多科技人员都是该
会会员,而会员交纳会费后就自动收到每一期《Science》,因此它的发行量较《Nature》大一些。而《Nature》
则基本是商业性经营。但它在全球的影响似乎较大一些,所发表的文章引用率也高一些。但这些差别每年
都会有变化。
对我来说,一个重要的因素是《Nature》有它的姐妹刊《自然医学》和《自然遗传学》等。由于医学和遗
传学是当今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研究成果产出最高的 2 个学科,因此,《Nature》姐妹刊的存在可以减少
这 2 方面文章对其他科技论文的压力。其结果是非医学,非遗传方面的研究可能有较多的机会在《Nature》
上得以发表。一旦我向《Nature》投了第一篇稿并得到发表后,便与《Nature》的编辑有了某种工作联系,
继续向《Nature》投稿似乎顺理成章。
2 什么样的文章能在《Nature》上发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由于它的知名度,世界上许许多多科学家都希望在《Nature》上发表文章,使自
己的研究为世人所知。由于稿源充分,《Nature》的退稿率可达 90%。也就是说每 10 个投稿人各投 1 份稿,
仅有 1 人能发表。我共投过 4 次稿,4 次都发表了,不能不说运气比较好。除了运气之外,以下一些看法
也许可供参考。
首先是研究的质量和重要性。质量的衡量较为客观,可以从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方法,资料数据的完整
与可信程度,论文的逻辑推理与结论等方面来判断。重要性则是一个很主观的没有固定衡量标准的概念。
不同领域的研究其重要性基本上不能相比,比也没有多大意义。即使在同领域的研究中相比也有很大的难。
那么什么样的因素让我觉得我的研究"重要"到能投给《Nature》呢?我的看法是,研究内容首先要新。新
发现一般较具报道性。虽然《Nature》是一份综合性学术刊物,但它同时也刊载大量广告,具有商业刊物
的性质,可报道性对它来说至关重要。这一点对投稿人作出判断也是十分重要。我所学的是古生物,古生
物学研究中常有新发现。中国地大物博,古生物资源丰富,最近几年中国古生物研究比其他领域在《Nature》
和《Science》有较多的报道,比如辽西的中生代鸟化石,和这个"新"字多少有些关系。但新的发现在科
学研究中比比皆是,并不是所有新发现都可在《Nature》上发表的。新发现还应当有几个其他的要素。(1)
它为基础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新的问题;(2)它提供的证据和解释有助于理解当前具有争议的问题;
(3)具有广泛的公众效应。第 1 点很容易理解。对第 2 点各家刊物有不同的政策,有的刊物倾向于少登或不
登有争议的东西。从我的经验来看觉得《Nature》似乎鼓励某些带有争议性的研究。往往在带有争议性的
研究发表的同时或以后,《Nature》还会组织有关的讨论,让不同的看法意见得以表达。这不仅可以起到活
跃和引导科学研究的目的,也增加了刊物本身的能见度。公众效应在我的理解中是指在科学界被接受和感
兴趣的程度。过于深奥狭窄的研究较不容易在《Nature》上发表。因为这一类文章涉及的读者面窄,编辑
或审稿人经常会建议作者将此类论文投到专业刊物上去。辽西的鸟化石对于鸟的起源演化以及鸟类与其他
脊椎动物(如恐龙)的关系都有重要意义,具有上述几个要素,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在《Nature》上。辽西中生
代鸟化石之宝贵,可以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皇帝的女
儿毕竟有限,大部分的科学发现往往不太显眼,它们的重要性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些研究能否登上
《Nature》要看研究者能否发掘出其上述几个要素来,这取决于研究者对学科的了解深浅,知识面的广窄,
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等"水平"因素,如最近 1 期(1999 年 2 月 18 日出版)《Nature》上刊载的 Zhu M.等人
的论文,虽然所研究的材料并不十分精彩,但其涉及的问题也有以上几个要素。
上述的研究以新发现为其重点。另一类科技论文偏重于建立理论、假说、模型等。这一类论文带有综合性,
针对存在的问题,虽然其重要性可能更高,但它们在《Nature》上发表的几率较小。这可能是因为:(1)它
们不如一个新发现来得实在而具报道性;(2)它们需要大量的支持资料和数据,因而不易用短文表达;(3)
它们容易因为审阅者的不同观点而被枪毙掉;(4)这类论文数量本身较少。对于第 2 点来说,(Nature)现在
可以让一篇论文的支持资料和数据存入它的万维网页上作为正文的辅助材料,扩展了有关论文发表的面。
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我们中国学者发表的这一类论文相对较少。
同行中常会有人抱怨某某研究不怎么样,居然也登在《Nature》上。客观地看,有 2 点可能构成这种抱怨
的基础。(1)严格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Nature》上的文章不一定都是某个学科中最重要的研究。有的重
要研究因为某些技术原因,比如篇幅所限无法以短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因而不会在《Nature》上发表。有
些重要的研究不一定有上述的可报道性。(2)虽然经过严格的审阅,但人毕竟有出差错的时候,更不用说偏
见与知识面的有限。因此,科学价值有疑问的研究有时也会蒙混过关刊登出来。
3 《Nature》文章的写
《Nature》是英文刊物,所有的文章都以英文写成。由于篇幅限制,文章必需简明扼要,能将研究的要点
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总的来说写这样的文章难度较高,每个字句都必须仔细推敲,相对费时较多。这并
不意味着写作时需要特别漂亮的英文。相反《Nature》的文章要面向非英语国家读者,因此更需要以简单
平易的英语来写作。科技文章的第一要素是清晰,明确告诉读者作者要讲的事,而不是绕弯弯。我曾经问
过《Nature》的编辑《Nature》稿件写作有什么窍门,回答是就象平时说话一样平易简单就行。但以平易
的英文写作与用平易的中文写作一样,或许更不容易。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以英文写作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困难。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多少会影响到投稿的成功率。
因为如果作者的思想不能明确表达出来,研究的意义可能被削弱。但我相信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不会因为英
文上的缺陷而被埋没。不断的练习以达到一个基本的英文表达水平则是必要的。稿件请同行阅读修改也不
失为一可考虑的途径。当然,科学研究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领域,适当的保护行为是必需的。《Nature》面
向的读者是多样性的,它要求作者尽量少用偏颇的技术词汇,能不用尽量不用,必须要用时一定要将定义
解释清楚。《Nature》希望一篇科技文章不仅本专业的人士能理解,非专业读者也能至少理解其主要意义。
尤其是文章开头的一段,更是要让人一眼看懂文章的背景,内容和结论是什么。因此,这一段虽然仅有百
十来个字,往往最为难写。我通常要经过几十遍的修改才能感到满意。由于篇幅有限,基本没有可以重复
的余地,文章的结构,逻辑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仔细推敲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明晰度并减少不必要
的赘述。
《Nature》文章中,允许一定数量的图表。图表不仅是研究结果的直接表述,我相信对文章的接收发表亦
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一个刊物是让人读和看的,好的图表可以增加可看性。此外,图表也允许有一定字数
的图件说明,与正文相比,这是一个可以包含大量信息的地方。善用图表及图件说明非常重要。总的来说,
图件说明主要是技术性的内容,而有关的背景,结果,讨论,结论等则是正文的内容。
4 《Nature》文章的审
一般来说,如果作者知道负责自己这个研究领域的编辑,可以将稿子直接寄给该编辑。否则寄给《Nature》
编辑部,除了伦敦的办公室外,《Nature》在美国华盛顿,日本东京有自己的办公室,北美的作者一般可将
稿件寄往华盛顿办公室。一篇稿件投到《Nature》后,作者会很快收到编辑的一个卡,表明稿件已收到。
如果在 1-2 个月中作者没有听到任何消息,那么这可能是个好征兆,说明编辑认为稿子可能适合《Nature》,
把稿子寄给有关专家审阅去了。如果编辑认为稿子不合适,会很快将它退回作者。从我自己的投稿审稿经
验来看,稿子一般会寄给 3 位专家审阅。投稿时作者可以附带建议可能的审稿人并提供他们的联系地址、
电话、电子邮件信箱等资料。但编辑为了审稿的公正性,不会把稿子都寄给作者建议的审稿人。编辑先要
与可能的审阅人联系,征求他们是否愿意审稿并且可在 3 个星期之内将
审完的稿子寄还给编辑。如果达成协议,稿子会经由快递在第 2 天或第 3 天寄到审稿人手中。《Nature》要
求审稿人对稿件绝对保密,不允许告诉其他任何人所审的稿件,不许复印留存,不许让另外的人看所审的
稿件。如果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需要某人协助审稿,则审阅人需向《Nature》报告这一情况。审稿人当然不
能使用稿件的内容。由于审稿人一般是同行,所以存在研究上的利益冲突是常见的情况,保护作者的利益
不言而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科学道德问题。
审稿人要说明所审稿件的科学性、重要性、是否有新见解以及是否适合在《Nature》上发表,并写下具体
的评论。尤其在有不同意见时,更要说明问题所在的原因理由。稿子审阅完后,审稿人可向编辑表明自己
的名字可以让稿件作者知道,否则所有的审稿意见将以匿名形式经由编辑寄给作者,让作者进行修改。修
改过程中,如作者不同意审稿人的意见,不愿做相关的修改,则需要提出合理的解释和理由。当然,如果
审稿人对稿件提出严重的问题或表明其意义不大,编辑可根据审稿人的意见正式退稿。稿子修改后被再次
寄给审稿人,编辑也会把另外 2 个审稿人的意见分别寄给第 3 个审稿人。审稿人根据稿子修改的情况再作
一次审评,审评后的稿子由编辑再次寄给作者修改,最后由编辑决定是否发表。当然稿子也可能在一次审
阅后便适合发表,也可能有 2 次以上的修改。根据我的经验,一份稿件从投稿到
正式发表要花 4-7 个月的时间,少数情况会更短或更长。
一旦稿子被采用,编辑会正式通知作者。从采用到正式发表一般约 1 个月的时间。总的来说,这个周期是
相当短的。作者在收到稿子被采用发表通过的同时,要与《Nature》签一个合约,表明在文章正式发表之
前不公开自己的研究结果,尤其不能与媒体发表有关内容,否则《Nature》有权不发表该稿件 。唯一例外
是在专业性的学术会议上简报研究内容。另外一种例外情况是虽然作者与某个媒体的记者谈论了自己的研
究,但记者保证不事先发表有关内容。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记者一般不懂研究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来
理解,以便文章正式发表时能及时发新闻。《Nature》办公室每个星期四在伦敦和华盛顿(东京的情况我不
了解)有新闻发布会,介绍下期《Nature》的内容。此时,有关的研究内容便可见报了。因为《Nature》也
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来扩大它的影响力。从这个时候到文章发表后的两三个星期间,作者将会接到许多报
刊,电台记者的采访。
论文在《Nature》发表是没有稿酬的。作者在收到稿子被接收发表通知时,还会收到论文抽印本的定购单。
如需要,作者可用课题费或自己掏腰包定购抽印本。如果文中有彩色图表,抽印本会很昂贵。最后要说的
一点是,就象其他任何出版物一样,《Nature》也在不停地开发自己的市场。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综合科学刊
物,《Nature》在欧美有更大的影响,这与历史、语言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有关。随着中国和亚洲各国经
济、科学的不断发展,《Nature》也希望开拓这一巨大的市场,这给中国科技人员带来了更好的机遇。
可以预见中国科技研究的结果将会更多的出现在《Nature》等国际科学刊物上。
拼写和样式中的常见错误一览表
Wrong Righ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拼写和样式中的常见错误一览表
Common Errors in Style and in Spelling
Wrong Right
acetyl-glucosamine acetylglucosamine
acid fast bacteria acid-fast bacteria
acid fuchsin acid fuchsine
acridin orange acridine orange
acriflavin acrifiavine
aesculin esculin
airborn airborne
air-flow airflow
ampoul ampoule
analagous analogous
analize analyze
bacteristatic bacteriostatic
baker's yeast bakers' yeast
baseline base line (n.), base-line (adj.)
bi-monthly bimonthly
bio-assay bioassay
biurette biuret
blendor blender
blood sugar blood glucose
bromcresol blue bromocresol blue
by-pass bypass
byproduct by-product
can not cannot
catabolic repression catabolite repression
chloracetic chloroacetic
clearcut clear-cut
colicine colicin
coverslip cover slip
coworker co-worker
cross over (n.) crossover
crossover (v.) cross over
darkfield dark field
data is data are
desoxy- deoxy-
dessicator desiccator
dialise dialyze
disc disk
Ehrlenmeyer flask Erlenmeyer flask
electronmicrograph electron micrograph
electrophorese subject to electrophoresis
endpoint end point
eukaryote eucaryote
fermenter (apparatus) fermentor
fermentor (organism) fermenter
ferridoxin ferredoxin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fluorescent-antibody technique
fungous (n.) fungus
fungus (adj.) fungous
gelatine gelatin
germ-free germfree
glucose-6-phosphate glucose 6-phosphate
glycerin glycerol
glycollate glycolate
gonnorhea gonorrhea
gram stain Gram stain
gyrotory gyratory
halflife half-life
haptene hapten
Hela cells HeLa cells
Hep-2-cells HEp-2 cells
herpes virus herpesvirus
hydrolize hydrolyze
hydrolyzate hydrolysate
~mmunofluorescent techniques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
india ink India ink
indol indole
innocula inocula
iodimetric iodometric
ion exchange resin ion-exchange resin
tsocitritase isocitratase
keiselguhr kieselguhr
large concentration high concentration
less data fewer data
leucocyte leukocyte
little data few data
low quantity small quantity
melenin melanin
merthiolate Merthiolate
microphotograph photomicrograph
mid-point midpoint
moeity moiety
much data many data
new-born newborn
occurrance occurrence
over-all overall
papergram paper chromatogram
paraffine paraffin
Petri dish petri dish
phenolsulfophthalein phenolsulfonephthale:
phosphorous (n.) phosphorus
phosphorus (adj.) phosphorous
pipet pipette
planchette planchet
plexiglass Plexiglas
post-mortem postmortem
preventative preventive
pyocine pyocin
pyrex Pyrex
radio-active radioactive
regime regimen
re-inoculate reinoculate
saltwater salt water
sea water seawater
selfinoculate self-inoculate
semi-complete semicomplete
shelflife shelf life
sidearm side arm
small concentration low concentration
sonicate (n.) sonically treated mate~
sonicate (v.) disrupt by sonic treatn
spore-forming sporeforming
stationary phase culture stationary-phase cultu:
step-wise stepwise
students' T test Student's t test
sub-inhibitory subinhibitory
supernate (n.) supernatant fluid
T2 phage T2 phage
technic technique
teflon Teflon
thiamin thiamine
thioglycollate thioglycolate
thyroxin thyroxine
transfered transferred
transfering transferring
transferrable transferable
trichloracetic acid trichloroacetic acid
tris-(hydroxymethyl) aminometh- 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ane
trypticase Trypticase
tryptophane tryptophan
ultra-sound ultrasound
un-tested untested
urinary infecti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varying amounts of cloudiness varying cloudiness
varying concentrations (5, 10, 15 various concentrations (5,10, 15 mg/
ms/mi) mi)
waterbath water bath
wave length wavelength
X-ray (n.) X ray
X ray (adj.) X-ray
zero-hour zero hour
人文社会学科论文写作问题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由辛几何科技收集整理,科研中国提供下载,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读者且不要用作商业用途,否者后果自负。特别感谢小木虫论坛。
科研中国-中国科研网是纯科研学术交流网站,主要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包括学术期刊社、科研院、
校、所等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欢迎来科研中国-科研网论坛交流,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
科研中国主要栏目结构
一、科研新闻
http://www.SciEi.com/news
二、科研文章
http://www.SciEi.com/article
三、科研资讯
http://www.SciEi.com/info
四、科研会议
http://www.SciEi.com/meeting
五、科研下载
http://www.SciEi.com/soft
六、科研图片
http://www.SciEi.com/photo
七、科研博客
http://www.SciEi.com/blog
八、科研论坛
http://www.SciEi.com/bbs
九、科研搜索
http://www.SciEi.com/seek
十、科研网址
http://www.SciEi.com/link
科研中国http://www.SciEi.com
辛几何科技http://www.aokee.com
人文社会学科论文写作问题
--------------------------------------------------------------------------------
最近几年,翻开体育学术刊物,包括各院校学报、学会和科研单位出版的学术期刊,绝大部分都采用
一种写作格式,分三大部分:一是研究对象与方法;二是结果与分析;三是结论与建议。有的前面加个"问
题的提出"或是"研究目的"之类。然后是在段落前面用阿拉伯数字加小数点一路编下去。
这种格式应该是论文写作的一种路数,是不久以前从西方引进的一种模式,而且主要是自然科学论文
的模式。好处是眉目清楚,浏览、检索和答辩方便,论文相互比较也较便当。这种格式适合于有相当篇幅
的学位论文写作,特别是应用性、对策性和实验性研究。如果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格式应是论文写作的主
流,我也暂不提出异议。但是,如若我们的教授、研究员以及博士、硕士,大家都只采用这种格式写作,
我们的学术刊物都只能发表这种格式的文章,我以为就值得质疑。情况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除了
个别刊物,绝大部分杂志清一色的"三段论"和"1.1,1.2,2.1,2.2",谁也不敢超越雷池一步。而且,
几乎成了连环套,究竟这是哪儿来的"命令",如此整齐划一,一发不可收拾。不知道这是集体无意识还
是集体有意识?有的文章,短短两页,除去图表,不上两千字,也来个"三段论",来个阿拉伯数字编号。
有人说这是"新八股",我看有一定道理。
其实,不妨翻开全国那些很有权威性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北
京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也不妨翻开其他学科的权威期刊,包括经济学、社会
学、文学、人口学、教育学,哪有都一律用这种论文格式写作?就说体育学术界吧,那些今天已成学科带
头人的专家教授,他们当初的学位论文,也不都是采取"三段论"和编号写作的,谁又能说那不是学术正
宗?现在的《体育文化导刊》,在同类体育刊物中被《新华文摘》采用的文章数量最多,该刊物并未将"三
段论"定于一尊。
据说,20 世纪末新闻出版署印发过一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我找来这
份材料认真阅读。首先,我觉得这是"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而不是论文写作规范,是"适用于入编《中
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而不是适用于一切论文写作,是"建议",而不是"命令"。如果因为要迎合"检
索",因为要追求"规范",阻塞一切写作创新,取消论文写作的多样性、丰富性,实在是舍本逐末。如果
上上下下都来写一种格式的论文,对提高学术水准和写作水平肯定是致命的一击。
所谓学术规范,首先要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尊重前人和别人的成果,
掌握第一手资料,学风严谨,不以势压人,不大言欺世,不故弄玄虚。其次为检索核对方便,考虑到与国
际接轨,统一文献标识,对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注释等作一些基本格式的规定,这都
是有好处的,是一种专业训练。倘若是把规范拿捏成一个固定的套子,不管什么内容的论文,请君入瓮,
削足适履,这是对学术规范的误读。
有些论文就那么三五千字,目的、分析、结论通过叙述便可一目了然(如果不能一目了然,就是文章
本身眉目不清,逻辑混乱),你再来个夫子自道,耳提面命,实属画蛇添足,浪费篇幅,同时失去读论文
时的逻辑快感。许多论文一律标明方法是问卷调查、资料调研、实验研究、数理统计,一看内容,不是缺
斤短两,就是虚晃一枪,使人不能不怀疑你的方法是真是假。再说,熟悉的人也看得出,有的哪有那么多
科研经费去"问卷"去"上机",分明是虚张声势。一虚张声势,你的论文信度、效度就会令人起疑。而
且这种学风也不可取,不如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用什么方法就说什么方法。这才是实事求是。
那么,怎么逐步改变这种现状呢?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作者和编者共同来打破单一的写作和编排模式。作者按照内容需要自由运用适合的写作形式,编
者不拘泥于现有的写作体例和编辑格式,容纳任何一种学界普遍认可的写作体例。不管哪一种体例,均可
对作者、摘要、关键词等进行统一的文献标识,以利于检索。
二、建议校长、院长、系主任和专家教授在评审职称、确定学位时,不以有无"三段论"和阿拉伯字
编号作为论文规范不规范的标准,而是根据论文内容和哲学、社会科学界普遍认可并在运用的格式衡量论
文质量。据说一些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担心不按照当下格式写作,论文不被承认,也就发表不了。这个问题
解决了,就可以免去后顾之忧。
三、关于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写作,考虑到每位导师有每位导师的要求,学生个人有个人的写作习惯。
论文体例可由导师与研究生商量确定,以免论文完稿后增加审阅和答辩的困难。我还建议研究生在学习期
间,多写些研究范围里的短文,写些有独立视角的专题文章,作为最后形成论文的基础,而不要一开始就
拉下一网打尽的论文框架。
四、建议学界用宽容的精神看待论文格式,因为几年来整齐划一的写作有人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突然变化开始会不大习惯,甚至有的作者一旦脱离固有的写作路数反而不知道怎样进行结构。同时也希望
期刊编辑克服各种困难,使这个转变"光滑联接,平稳过渡"。当前体育学报大都是综合的,既有人文社
科方面的内容,又有自然科学和交叉科学方面的内容,刊物从内容到形式很难和谐统一。这是由体育的特
点决定的,我们不能不面对这个事实,除非学报分版。
五、人文社会学科的写作应该多样化,而不应该路子越走越窄。这几年,基础研究少了,理论思辨少
了。为了适应某种写作格式,大量选择调查研究、对策研究和各种应用研究。其实,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
工作实践,搞对策研究是很难的,要搞也只能从一些文件、文献中东拼西凑,或者说一些众所周知、不痛
不痒的话,对决策不会有多少帮助,"因为你说的我都知道,我不知道的你又未说"。
以上建议不仅仅涉及体育学的写作,而且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不久前在
讨论写作问题时,有专家著文说,"只要我们这个民族还会继续存在和发展,我们美丽的母语之花就会长
开不败;只要作为个体的人有不断追求完善的自我期许,识字、读书、作文就不会从人生蓝图上轻易抹去"。
他还将写作比喻为没有终点的旅行,永远是"进行时"。我觉得体育界的中青年学者和体育院系的同学们,
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标准化"的学术写作,而应当拓宽写作领域,运用多种多样的写作体裁,进行多种多
样的写作训练,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学者的写作不应局限在学界里打转转,而应当冲破局限,在社会
上产生影响和发生作用。
根据我在体育界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可以负责地说,体育界大量的文字工作,不是撰写标准的学术
论文,而是各种各样的应用文。如果你在行政部门就业,你得学会起草政府文件,学会撰写调研报告,起
草讲话、通知和意见。如果你在体育产业部门就业,你得学会拟合同、传真和信件。如果你想对各种体育
现象发表意见,你得学会撰写评论和专题报告。即使你在学术机构工作,也不能一辈子总是写论文评职称。
现在的非学术类的体育报刊,很少见到专家学者的文章。其实不少专家学者对体育改革与发展颇有真知灼
见,对各种体育现象颇有独立见解,并不逊于报刊记者。如果我们的研究生、本科生在校时能进行多种写
作训练,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各种工作要求肯定是有好处的。
当前,学术界对现有的各种论文评估、期刊质量评估有不同看法,提出不少改进的意见,值得我们重
视。我觉得我们不要太在乎、太看重评估,不要太相信排名。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知识分子译丛"
推出 8 种图书,其中有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拉塞尔.雅各比的《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书中对"只
是在校园和狭隘的学术话语里谋生"的现象,对只强调"学术标准"而缺乏"批评标准"的现象,对"故
作高深的学究气,除了同行无人能懂无人愿读"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抨击,甚至提出"只写论文不算知
识分子"的说法。人民日报社出版的环球时报对此曾专版进行介绍。尽管这位美国教授的一些说法不无偏
激,但确实也揭示了学术写作中的一些弊端。
我渴望这封信有助于恢复学术话语的鲜活和学术写作的改进,期待体育学术园地出现更多令人读后难
以忘怀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作者为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
任胜利的讲稿科技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
第一讲:为什么要发表科技论文。
(1) 研修班课题。
我感到很高兴有机会接受基金委杂志部的邀请,来这里和大家一起研讨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的问题。这个题
目所涉及的问题很多。原来我们三个在英国工作的人议定了一个提纲,包括 12 个演讲主题。分派给我本
人的是前面四个。所以我就这四个小题目作了一些准备。如何撰写科技论文,每个人有自己的见解。但是,
也有一些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
每一节课后,我们都会围绕一些具体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讨论 20 分钟至 30 分钟的时间。因为我讲的观
点并不见得都会是正确的。大家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批评指正。
(2) 第一讲,题目。
当我为这个研修班设计课程时,就是否要讲这个问题,曾经犹豫了很久。我猜想许多人到这里来希望有机
会探讨如何写论文的技巧。我们的确要花许多课时来讨论写作技巧的问题。但是,我本人以为发表科技论
文的目的性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质量。我对英国大学的学生以及中国年轻的研究人员都不
止一次地提及这个问题。
(3) 为什么?
发表论文的目的可以分三个层次。
第一为人类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直接或间接地改进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很少有人会否定这个大道
理。但是,许多人并不把它看作和自己的工作有关。人们最感兴趣的往往是后面两个层次上的利益。
第二是个人兴趣爱好,或者也有人通过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里并不包含名利的追求。
一项科研工作的完成,把结论发表出来,事情就完了。这类科学家对成就的满足感,就象清晨公园里戏曲
爱好者一段字正腔圆的京腔部博得围观群众的一片喝彩时的得意。他们并不在乎更多的名利收益。
第三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包括为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升迁,得到令人羡慕的荣誉,为获得博士学位,分得
更多的奖金等等。这个目的性最实在。绝大多数人不能没有名利方面的考虑。
我认为上述的每一种目的性都是合理的。问题在于,无论我们是否接受,后两类的目的性必须以符合第一
类目的作为前提。否则,我们从事的就不是科学研究事业。比如,我们每个人自然有自己的打算,或者为
了满足好奇心,或者为了个人发展。但是如果我们做的事情与社会发展没有任何关系,那么我们就不能被
认为是在搞科学。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个人为了从社会得到什么,用编造的数据撰写一篇令人
称赞的论文。不管这篇论文是否发表在最高级的科学期刊上,也不管这个人是否因为这篇论文得到了多高
的回报,这个行为本事不是科学研究。把人家的论文抄一遍以自己的名义再发表也不是科学行为。
丁肇中教授去年 9 月 16 日在上海交通大学的讲演的题目是: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提到:基础研
究工作的原始动力是好奇心,而不是出自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但同时也指出:我们正享受着由基础研究所
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技术成果,例如在通讯、计算机、交通、医疗保健等诸多领域,大大提高和改善了我们
的生活质量。科学家为满足个人的好奇心而工作,结果却为人类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真是一个奇
妙的结合。
科学家的工作方式是自由化的,个人行为的成分很大。另一方面,科学家的工作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这
样一种状态决定了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4)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是属于不同的劳动阶级。
邓小平提出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曾经给中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包括科学家的社会提高起了
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因为知识分子的地位已经不错了,所以这个口号也不提了。可见是一种在一定历史
条件下的权宜之计,并不完全科学。没有人提及农民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农业工人其实应该算是工人了。
但是人们通常并不将他们当作工人。反而把知识分子划到工人阶级里面去了。
阶级的划分主要依据应该是劳动方式和获取报酬方式的不同。这样说来,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尽管他
们都是劳动者,但是他们之间劳动方式和获得报酬的方式很不一样。
(5)不严格遵守按劳取酬原则。
科学家群体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社会普遍遵守的按劳取酬原则对于科学家来说是不能严格遵守的。困难之
一是我们没有能力来精确地估价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我们现在有科学成果入股的做法。好像 30%或者
50%的技术股份可以保证科学家得到合理的回报。事实上,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科学家没有人从社会得到过
这种与经济效益成比例的回报。
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定律,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拉瓦锡的燃烧氧化理论,法拉第的电磁理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没有一个是可以用金钱来计算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因此,科学家也没有办法
和社会计较经济报酬。中国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历经 27 年完成的《本草纲目》得了多少稿费?没有。因为
这本书是在逝世以后三年才出版的。李四光的地质力学为中国几个大油田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可惜
他没有在石油产业入股。否则的话,他可能比比尔盖兹还要富有。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数十年,2000 年得
到国家科技最高奖,奖金 500 万元。这同样是不按经济效益的比例来计算的。他的杂交水稻即没有申请专
利也没有垄断经营,而是无偿地献给了社会。从 1976 年到 1998 年累计增产粮食 3.5 亿吨,按每吨 1000 元
计算,累计增收 3500 亿元。现在不仅我国人民继续在受益,而且,许多国家都在种植这种水稻。和袁隆
平一起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吴文俊是搞数学的。他的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本没有办法计
算。这些科学家不仅从社会得到少得可怜的回报,有的还为了科学事业丢了性命。拉瓦锡为筹集科研经费,
法国大革命时被诬告入狱并被判死刑。当时,他正在进行一项重要实验,要求缓刑两个星期,让他做完这
个实验,但未获准。上了断头台。
我又联想到我国著名音乐家司光南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得了 15 元稿费。同样不能用按劳取酬的原则来
解释。
但是这一切都是合理存在的。为什么呢?
(6) 科学家与社会的契约。
因为,科学家作为一个群体,和社会有一个不成文的契约。社会对于科学家是有很多承诺的。一般的
说,科学家是吃皇粮的。他们从政府得到生活的保障。而且获得大量的研究工作所需要的经费。一个健康
的社会对科学家的工作是很尊重的,而且很宽容的。比如说,一个科学家一年干到头没有得到什么成果,
不会受到社会的惩罚。科学家研究的结论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也不会被社会追究责任。
(7)丁肇中谈社会对科学家得宽容。
丁肇中教授对社会应该给予犯错误或者长期默默耕耘的科学家有一段这样的论述:
基础研究工作需要充分的自由空间以及社会给予的宽容态度。科学研究就是发现不知道的东西。科学
家的预言往往会出错。比如,开尔文勋爵说:"X 射线是一个骗局",而现在医学上普遍使用着 X 射线治病。
1930 年物理学家卢费福说:"用打碎原子的办法产生能量是希望十分渺茫的事情,任何人期望从原子的嬗
(shan)变获取能量是荒唐的臆想",结果此后十五年实现了原子弹爆炸。伟大的科学家也会犯错误。当人
们深入到未知的领域时就很难得出预言。研究如同进入一个黑房子去摸索,不知道会碰到什么东西,所以
也不要去责怪那些没有寻找到原来目标的研究项目。投资几十亿美元,结果没有搞到最初的设想,社会对
此要能给予宽容,理解他们的处境。基础研究工作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错误是成功的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任何一个健康的社会总是能够给予科学家这种宽容。因为这种宽容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长期稳定
发展的必要条件。
(8)宽容带来的两种效应。
给科学家铁饭碗并且极大的宽容,一方面可能养出一批不思上进的懒人。这是社会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
是,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产生出来的科学成果比起来,这个代价是微不足道的。科学家在宽松的环境中得到
良好的发展并取得大的成就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2002 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之一英国科学家 John E. Sulston 约翰.苏尔斯顿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一共
只发表了不到40篇论文,有些年份根本没有论文。
英国剑桥科学家 Syndey Brenner 布雷内是分子生物学奠基者之一。他在1965年第一次研究线虫,直到
1974年才发表第一篇有关论文,其中经历了长达10年左右默默无闻的打基础时间。
李约瑟因为撰写中国科技史而为中国人熟悉。他 1930 年代是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的讲师。因撰写化学胚
胎学而出名,并入选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不久,他迷上了中国古代科技,走上一条不务正业的道路。因
为没有继续生物化学的研究和教学,他终生是大学的讲师。但是剑桥大学继续养着他,并为他提供良好的
生活和工作条件来完成中国科技史的编写。还请他任有霍金那样的科学大师云集的学院的院长。是剑桥大
学的自由学风造就了李约瑟。
剑桥 John E. Walker 是 1997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之一。你如果去查他的 SCI 论文,会发现他每年发表的
论文数平均不会超过 10 篇。记得他曾应中国旅英化学会的邀请做一个讲演。他回忆起当年做有关 adenosine
triphosphaste(三磷酸腺 )的合成研究,7 年没有发表相关论文。许多人坚信他们的研究组是在发疯。最
后他们成功了。
安德鲁.怀尔斯??费马大定理。8 年的潜心研究。
(9)社会对科学家的违约:
另一方面,科学家的工作因为常常不产生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不被社会重视。科学家受到这样和
那样的不公正待遇。
例如,社会不为科学家提供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条件。我们大家都知道十年或者 20 年前,中国科学家的
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是很不好的。在那样的情况下,要求科学家做出世界一流的成绩是不现实的。即使跟
踪世界一流科技也是很困难的。现在,这个方面已经完全改善了。
用行政手段强迫科学家从事与科研没有关系的其它工作。这种情况在文革中十分突出。那时候,大部分科
学家在改造思想的理论指导下被送到工厂,农村从事体力劳动。当然,国家科技发展长期处于停顿状态。
不承认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不承认科学家的个人兴趣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因素。这种社会意识导致科
学家的研究方向随大流,非主流的研究项目得不到支持。
社会对科学家和科学研究的普遍轻视。文革时期离我们太遥远了。即使现在的社会中许多人对科学家和科
研工作仍然是不宵一顾的。物质主义日益强盛的形势下,人们更对经济收入高的行业感兴趣。和世界其它
国家一样,现在的年轻人希望成为科学家的越来越少。而我们都清楚地知道,现在的社会对科学家的需求
量却日益增加。
社会不承认科学研究的特殊规律。强制性要求科学家每年完成行政长官制定的成果指标(如必须发表若干
篇论文等)。对科学家采用和产业工人相似的考核制度。这个情况大家都很清楚,可能身有体会。例如,
要求博士生必须发表 3 篇论文方可毕业。就象要求产业工人每天必须完成几个产品一样。这样的规定一方
面很有效地提高科学家的论文发表数量,另一方面却产生大量的负面影响。
社会因为政治或者宗教方面的原因,剥夺科学家的工作权利。这种情况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比如中世纪时
一些著名科学家因为信仰不同而被处于极刑。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量的科学家被送到农村去劳动改
造。
由于科学家和社会的这种契约没有文字拷贝,因此,违约并没有法律上的意义。没有人会为违约而受到法
律的惩罚。但是,社会和科学家的不和谐关系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必然令社会的所有成员付出代价。
(10)科学家对社会的承诺:
当我讲解上面两张片子的时候,可能有人会产生科学家是天之骄子的感觉。其实,那仅仅是契约的一个方
面。另一个方面是科学家对社会的承诺。
因为,国家用纳税人的钱为科学家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科学家自然应该对社会有所承诺。以严谨
的科学态度从事科研工作是最基本的承诺。这个承诺和珍惜科研资源,合理使用科研资金一起构成科学家
的最基本职业道德。
科学家的承诺环包括无偿地向社会提供科研成果。现在有些科学家利用国家的资源,拿了国家的俸禄,得
到一个很好的科研成果。然后,以个人名义到企业界所谓科技入股,从而致富。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即
使是合理的,这一部分科研成果仅仅占全部成果的很小一部分。绝大多数的科研成果是通过论文的形式贡
献给社会的。在西方国家历史上,在以前的中国发表论文都是无偿的。现在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除了可
以得到稿费外,单位还发奖金。据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至少有一个负面的社
会效应,即一部分科学家可能为了收入而发表论文,为了增加收入而将不严谨的论文发表,或者是将一篇
论文分成几篇发表,或者为了减少作者之间的纠纷而不愿与其他科学家合作。
另外,社会上还有许多工作必须由科学家来做的。比如,为社会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向社会宣传科学思想。
对科学的发展,科研成果做出合理的评价。对国家的发展提供咨询等等。原则上,这些贡献都是义务性的。
如果科学家不能做到这些承诺,那么就是一种违约行为。同样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11)发表论文是科学家对社会的回报一种形式。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看到作为契约的一方,科学家对社会的回报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无偿地献给社会。
我们因此回到我们的主题:写科技论文的问题。发表论文可以被看作是科学家作为契约的一方向另一方,
社会,回报的一种形式。如果这样来认识。我们就在写论文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责任感。
我们因此很容易理解科技论文的以下属性:
(1)抄袭和造假的论文是没有价值的,是科学家对契约的违约行为。因为人民用钱养活一个科学家,并
不是希望他用虚假的东西来欺骗社会。
(2)另一方面,没有论文不是违约行为。因为能否发表论文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按照国际惯例,
科学家一旦被发现弄虚作假,通常马上走人,而且永远不要回到科研队伍中来。我们却没有听说哪个科学
家因为今年或近几年没有发表论文而被大学开除的。
(3)论文无偿地献给社会。论文一旦发表,它所传播的科学思想就是属于全人类的,甚至不分国界。它
也没有受到任何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论文本身有一个版权的问题。
(4)论文是科学家对社会回报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显然,科学家向社会贡献科研成果的方式
不仅仅是论文,也可以是学术报告。也可以是专利。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日本人田中耕一给我们的启示。导
致田中获奖的成果是于 1987 年发表在由京都纤维工艺大学主办的一次关于分子质量测定的会议上。我国
袁隆平院士和王选院士被人民记住的原因,不是他们发表了多少 SCI 论文,而是他们在水稻和中文排版方
面创造性的工作。
(5)论文的社会功能是知识的积累和传播。
(6)重复发表科研成果为了扩大传播范围,在社会认可的情况下不是违约行为。
(12)重复发表论文的问题
如果我们承认科技论文有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两大功能,我们会发现重复发表论文对于传播是有利的。
比如,我们以快报的形式发表一个科研结果。之后又发表完整的论文。又比如,在会议上提交一个论文,
又在期刊发表同样的结果。再比如,过一段时间,写一个综述性文章,其中大量地引用过去已经发表的结
果。还有的情况如有些资深科学家将过去的论文装订成册,出版论文集。这种做法对于知识的积累没有太
大的贡献,但是在知识的传播方面却有正面的意义。因为两个出版物的读者面往往是不一样的。又何况在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刊物发表论文时,作者对问题的理解会有不同。由此看来,我们对重复发表科研结果其
实是很熟悉的。在社会上,一篇领袖的讲话稿,中央电视台播,中央电台播,然后全国各大小报纸刊登,
再以后出单行本。不知道重复发表多少次了。为的就是广泛传播的效果。
现在有些人在学术打假时将重复发表作为批判的对象之一,很容易将正常的多次发表科研结果的行为拿来
批。这样会产生混乱。
(13)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 4b
我不知道中国的相关部门是否有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在西方国家,几个主要的学术机构,如英国皇家学
会个分会,美国化学学会等,都有详细的条文。每一个科学家都应该读一下。关于重复发表科研结果,英
国皇家化学学会的道德准则是这样阐述的。
不要过多地发表论文。这种情况是指两篇或多篇论文在互相不引用的情况下,合用相同的假定,数据,讨
论要点或者结论。已经发表的论文摘要或会议文集预印本不影响以后的投稿。但是在投稿时应说明全部情
况。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发表论文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在投稿时完全地,显著地说明稿子的原始来源。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重复发表科研结果并不是完全不可以,而是必须做得规范。比如,论文一经发表,
通常其版权属于出版社。作者必须申明论文稿子未发表,也不再投寄其它期刊发表。如果,一稿两投显然
违反了这个承诺。但是,如果不涉及到版权问题,又能注明原始文稿的来源,则是被允许的。
(14)重复发表的实例(1)
我本人也有重复发表稿子的经历。例如,1999 年我应邀在国家基金委的期刊《中国科学基金》上发表一个
杂文:我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几点体会。虽然它不属于科技论文,但是道德准则应该是一样的。不
久,国家基金委杂志部为《科技日报》写一个专栏,希望用我那个文稿的一部分。在我本人同意下,以
"关于中国期刊国际化的思考"为题发表。
三年以后,我访问北京期间,《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为办专栏想用我的那个旧稿子。尽管没有涉及版权
问题,当时我还是提出两个条件。(1)稿子必须经过我本人修正和充实。(2)在文章后面必须注明原稿的
来源。后来我在网上看到文章的后面注明:本文系作者从发表在《中国科学基金》1999 年第 3 期的杂文第
4 部分修改而成。
同时,《中国科学基金》又将文章刊登一次。只是也在文后注明:原文发表在 8 月 2 日的《科学时报》,本
文为作者后来的修正稿。
我本人并不认为这个稿子值得发表这么多次。但是,既然有人要用,就用吧。发表多次的唯一效果是扩大
读者面。
(15)重复发表的实例(2)
最近在网上看到另外一个重复发表的例子,是著名学者胡鞍钢的。网上揭露出来是批判用的。但是,我本
人认为一篇好的论文在几个期刊上发表没有什么不好。只是需要讲清楚原始稿件的来源。而且不要违反期
刊的版权规定。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大多数中国期刊的读者群很小,而且是相对固定的。所以,重复发表有
利于扩大读者面,对社会有益。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一篇讲话也是通过重复发表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
(16)重复发表的实例(3)
一个科研结果在多篇论文中采用也是正常的。我在 1989 年做的一个有关 La2CuO4 表面结果分析,曾经多
次在不同的论文中提及。第一个论文中没有用这张图,也没有详尽的分析。比较完整的结果是发表在 1994
年的 surface science 上。(2),(3),(4),(6)是会议论文。实际上,这四篇会议论文的主题和侧重面是不
一样的。但是都提及这个结果。其它的都是综述。最近,John Thomas 为 Chem. Commun.写了一个综述还
用这张照片。在这些文章中,关于原始结果的出处都交待清楚了,John Thomas 采用这张照片事先征得我
的同意,所以没有版权问题。但是,是否值得用这样多的次数我本人也表示怀疑。
(17)一稿多投是学术道德不良的表现。
一稿多投和上述的情况不同,那是一种学术道德不好的表现。前面讲到,一稿多投首先是违反了期刊出版
商的规定。如果,为了增加个人的论文数目,由此又获得其它的利益,就更加不应该了。
有没有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呢?当然有。但是这种故事讲起来一般都是令人伤心的。
两年前,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研究组寄了一个论文给 Langmuir。这是一份非常好的化学期刊。我所在的化
学系一位教授审稿,认为论文水平很高,那部分工作他们也正在做,但是结果没有北京的好。所以建议期
刊发表。一个月以后,这位教授又收到 Nature 一份相似的稿子,同一个研究组投寄的。Nature 事先已经请
了两个审稿人,一个说 yes,一个说 No。希望他作最后的裁决。他于是给 Nature 编辑的信中提及,论文质
量很好,应该可以在 Nature 上发表。但是,一个月以前,我为 Langmuir 审了一篇相似的论文云云。结果
Nature 和 Langmuir 两家期刊互相交换论文原稿,初步决定两家都不刊登这篇论文。原因很简单:作者学
术道德不良。我不知道最后是如何处理的。但是这样的行为,严重地损坏了作者的名誉,也损坏大学的名
誉。
最近我听说有的期刊对从中国来的论文审查增加了明显带有不信任感的特别措施。我想是需要引起重视
的。
(18)重复性工作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1,期刊的不流通,容易造成论文重复发表。
重复发表论文在期刊流通性不好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扩大传播的作用。但是,互联网的不断完善,重复
发表越来越成为不必要。在这种情况下,重复发表论文将会被认为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2,在基础研究领域,国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是没有意义的。
和重复发表论文相比,重复性研究工作本身是对社会资源的更大的浪费。论文发表以后,其科学知识是全
人类共享的。对别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再化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重复一遍是没有意义的。即使你是独立
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即使在中国还没有人做过,也对社会没有意义。
3,没有创新的跟踪也是没有意义的。
没有创新,仅仅是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是更加没有意义的。
4,重复性的工作,即使已经做了,也不要发表。
因为,重复性的工作对社会没有意义,即使已经有了结果,也不要发表,以免继续浪费社会资源。
5,在技术领域,因为国际间日益加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常需要做重复性的研究。
以上的结论不适用于技术领域。比如神舟 5 号上天。美国,俄国等在几十年以前就把人送上太空了。但是
相关的技术不是国际间共享的。
(19)论文中弄虚作假不是科学行为
1,更多的社会资源浪费。
2,纯粹的个人目的而缺乏社会责任感是造成论文作假的根源。
3,严重损害社会对科学家的信誉。
4,严重损害下一代科学家的培养。
5,故意在论文中作假的人不应该继续做科学研究工作,或者科技界教育界领导,更不应该做教师。
(20)为什么?
所以,我们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发表论文。每一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每一种想法都有它的合理性。
但是,无论你说写论文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方便,或者是为了升教授,或者仅仅为了出个名,为了得到学位,
或者仅仅为了几个钱,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都有合理性。你也可以说,写论文是体现我的个人研究能力,
或者是仅仅是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但是,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记住我们是吃皇粮的,而不是直接创造社会
财富的工人,农民。我们利用国家的资源从事研究工作。发表的论文,印在期刊上,发表以后还需要利用
国家资源永久地保存在各个图书馆。在许多年以后,可能仍然有人去阅读,参考。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就
会谨慎得多。
讲为什么发表论文这个题目显得很沉重,有点象政治课的味道。下一讲我们讨论一些技术性的问题。
第二讲:严谨的科学态度是论文质量的保证。
(1) 题目:
这一讲,我们来讨论如何在撰写论文时做到严谨二字。
(2) 讨论的范围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弄虚作假,抄袭等等学术不良行为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国家基金委举办这次研修班
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大家在写论文中弄虚作假的水平。我们讨论的基础是在完成研究工作,有一定的科研
结果的基础上如何将论文写得更好。因此,我想一个论文是否在科学上严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 论文的门面:题目,摘要,图表。
(2) 引言和参考文献
(3)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4) 论文中数字的表达
(5) 论文中的图表
(6) 论文中的讨论
(7) 结论的表述
(8) 论文篇幅的控制
(9) 作者的安排
(3)(1) 论文的门面:题目,摘要,图表。
我们已经讲到科技论文是科学家贡献给社会的工作成果。是希望有人阅读的。而不是仅仅在自己的 CV 上
增加一个数字,或者拿到一笔奖金就完事了。我们有时候注重论文的影响因子以及论文的被引用数就是这
个道理。那么如何吸引读者,论文的门面是很重要的。在科技领域里,我们既是作者,又一定是读者。用
我们自己阅读文献的经验就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写论文了。我们查找一篇论文,首先看到的是题目。对题目
有兴趣以后,才会去看摘要。对摘要有兴趣,才可能去翻一下全文。这时候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论文中
的图表。对图表仍然有兴趣,才可能去仔细阅读全文。所以说论文的题目,摘要和图表是论文的门面。读
者很可能对其中之一失去兴趣而放弃阅读全文。从而不再考虑引用此文。
邹承鲁院士在《我的科学之路》中有专门的一章来讨论。
(4)题目。
给一个论文的题目,就象给孩子去名字一样,要很认真,要赋予特殊的意义。另外一种说法是,要给出一
个 eye-catching 的题目,即醒目的题目。而不是泛泛的一个大题目。读者不知道论文里面会有什么有兴趣
的东西。
所以,人们现在不常用 Studies on…., Investigation on….等开头。为了简洁,冠词和标点也尽量不用。
从我自己的论文题目中选几个分析一下,看看怎样的题目是好的,怎么的不好。
A study of the structural series in the Tl-Ca-Ba-Cu-O superconducting system, W. Zhou, A. Porch, I. B. M. van
Damme, D. A. Jefferson, W. Y. Liang, P. P. Edwards, J. Solid State Chem. 88, 193-200 (1990).
A study of the 是多余的。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2Ti3O7 nanotubes, S. Zhang, L.-M. Peng, Q. Chen, G.H. Du, G. Dawson and W. Zhou,
Phys. Rev. Lett., 91, art. no. 256103 (2003).
题目简洁明快,突出形成机理。
Surface structural chemistry of high Tc superconductors by HREM, W. Zhou, W. Y. Liang, D. A. Jefferson,
Physica C 235-240, 795-6 (1994).
该题目没有突出哪一种的超导体。
Ordering of ruthenium cluster carbonyls in mesoporous silica, W. Zhou, J. M. Thomas, D. S. Shephard, B. F. G.
Johnson, D. Ozkaya, T. Maschmeyer, R. G. Bell, Q. Ge, Science, 280, 705-8 (1998).
题目简洁明快,突出 Ru 的有序排列。
Direct preparation of nanoporous carbon by nanocasting, B. H. Han, W. Zhou, and A. Sayari., J. Am. Chem. Soc.,
125, 3444-5 (2003)
题目简洁明快,突出直接法合成。
Synthesis, structure solu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NU-10: a high-silica zeolite with the
STI topology, S. B. Hong, E. G. Lear, P. A. Wright, W. Zhou, P. A. Cox, C. H. Shin, J. H. Park and I. S. Nam, J.
Am. Chem. Soc., 126, 5817-26 (2004).
题目太长。可以改成: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ew zeolite TNU-10
(5)摘要。
摘要主要讲述本论文的要点。
结论写完以后再写摘要.
摘要给人第一口苹果的品尝效果.
审稿人一般用 15 分钟看摘要和引言.如果第一印象不好,他/她会去寻找理由建议主编退稿.
摘要的读者面比论文全文的读者面大得多。
不要用第一人称。
(6)不好的摘要
Continuous mesoporous silica thin films with 3D accessible pore structures (Im3m space groups)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dip-coating technique using F-127 surfactants as the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s in nonaqueous media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on Indium-tin oxide glass (ITO). The films can be calcined to remove the surfactant and
produce a cubic mesoporous silicate material. XRD study and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mesoporous silica film is
SBA-16 with Im3m space group symmetry, and SBA-16 powder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a) of 193 . and 186 .
for calcined SBA-16 film.
The N2 adspor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SBA -16 has BET surface areas of 534.45m2/g,
a mean pore sizes of 160. and the total pore volume of 0.376cm3/g.
Fe nanowire paralleling in arrays have been prepared by direct current electrodeposition in highly ordered
SBA-16 films. Homogenerous filling of all the pores of the SBA-16 films is achieved. And the diameter of Fe
nanowires can be varied between 100-300.,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diameters of the pores of the template is
adjustable by varying adding organic swelling agents 1, 3, 5-trimethylbenzene (TMB).
首先在第一个句子中有一些语病:
mesoporous silica thin films------ thin films of mesoporous silica
3D----three dimensional
Im3m space groups-----space group Im3m.
by-------by using.
Indium----- indium.
using F-127 surfactants as the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s in nonaqueous media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是合成这种
介孔分子筛通用的方法,不是本文的贡献,所以可以除去。
第二句:The films can be calcined to remove the surfactant and produce a cubic mesoporous silicate material. 也
是众所周知的,应该删除。
第三句:XRD study and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mesoporous silica film is SBA-16 with Im3m space group
symmetry, and SBA-16 powder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a) of 193 . and 186 . for calcined SBA-16 film. 中只
有 SBA-16 是需要交待的。这种材料的 Unit cell parameter 也是行内的人都知道的。可以将 SBA-16 加到第
一句,其它全部删除。
摘要一般是不分段的。
第二段的一句也是描述 SBA-16 的基本性质,大家都知道。可以删去。
第三句是讲用这种多孔的材料做模板,制备多孔铁的薄膜。但是有的用词是不严谨的。比如,Homogenerous
filling 在论文中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说明达到均匀的填充。
最后一句给人的印象是作者通过加一种有机物来调节介孔分子筛的孔道大小,从而调控铁纳米线的粗细。
事实上,作者并没有做这件事,而是凭想象写下这段文字的。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铁的纳米线粗细和孔道
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
(7)摘要修正稿
按照我的上述意见,修正稿可以很短,但是提供给读者的信息并不少。但是,这样的摘要仍然显得科学内
容不多,技术性的描述太多。所以,还需要重新写。我们应该记住:Good writing is rewriting。
(8)Abstract of my first paper
即使摘要只有一段,其中的内容仍然包含有四个方面,即 background, purpose, results and conclusion. 这四
方面的内容可以隐含在句子中。
(9)短的摘要并不是不好。
现在短的摘要很流行。更短的摘要例子如我们去年发表的一个论文。但是它提供的信息很丰富。
(10)图表。
重视图表的理由。
A good fig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1)一幅好的图顶得上 1 千个字。
Good figure = something for shop window.
(2)好的图就像商店橱窗的陈列物。
(3)最早吸引人的地方是论文的 OPEN SPACE, 而不是文字.
(11)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更典型的门面工作。一般要自己花钱做。它的宣传效果很好。一般是由作者建议主编同意,或
者期刊主编建议作者同意,由作者自行设计。很少有人放弃做封面的机会。这里显示的是一张好的封面(复
旦大学赵东元)和一张不太好的封面设计。
(12)引言和参考文献
有人说引言是最难写的。几乎所有的科技论文都有引言部分,只是有的论文有专门的一节,有的论文(比
如通讯,快报等)仅仅是论文的第一段。
引言包含四个元素,或者说四个组成部分。
1,研究领域。
是与本研究工作的有关的背景介绍。正确地估计研究课题的意义。应用背景。
也就是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例如在基础研究方面有何新意,有何应用前景。课题的意义估计不足,说明
作者的知识水平不高,估计过分则显得不够严谨。
2,前人工作。
是详尽,全面地介绍以前的相关工作。我们必须充分地阐述前人包括作者自己已经做过的相关工作,以及
和本论文的联系。这一点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有人以为讲很多其他人的工作并引用许多文献会降低本论
文的重要性,原创性。实际效果常常相反。没有充分阐述研究工作的背景,不引用与本论文相关的重要文
献,审稿人至少会认为作者阅读文献不够。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我们时不时看到有的作者因为没有在已经
发表的论文中没有引用某一篇重要的文献而在期刊上公开道歉。
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即使在看论文清样的时候注意到有最新论文和本课题关系密切,也会在论文后面添加一
句:我们在校正清样时注意到某某人最近发表的论文……..。
在另一方面,虽然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有所发展是一般常情,但如果这
些设想及实验方案原作者还没有发表,而是从交谈, 通讯,或其他途径得到,在
此基础上进行的任何研究都必须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否则也难免有剽窃之嫌。(邹承鲁)
另外,文章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最好每一篇都要读过,至少文章的题目和摘要总要阅览一下吧?投寄文章
以前,需要对每一篇参考文献的信息核对一遍。我不久前收到 Chem. Commun.要我审的一篇中国作者的论
文。我选了两篇参考文献,想读一下,结果按照论文给出的信息这两篇文献都是找不到的。一篇是期刊的
名字应该是 Science,却写成 J. Am. Chem. Soc..另一篇页数完全是错的。这就不是严谨的态度。
3,问题所在。
指出在相关领域尚待研究的,也是本文准备涉及的问题。但是不要过分地批评他人的工作。如不要用这样
的句子: "The deficiency of Wang's approach is …..","The problem of these papers…". 可以不直接涉
及作者和参考文献来说明问题:"However, the mechanism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None of the other
phases have been examined in detail."
4, 本文贡献。
在引言部分要将本论文的要点简洁明了地用一,二句话点出来,以便读者在读论文主体前已经有一个大概
的印象,这篇论文将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用词要注意分寸。比如不要轻易用 for the first time. 一篇论文
值得发表,一定具有新的结果。一定是具有和任何前人所作工作不同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篇论
文都可以称为"第一次"。所以,我们就不可以在每一篇论文中标明"第一次"。所谓"第一次"通常是指
比较重要的研究进展。
也不要轻易讲 proved……在自然科学领域,通常我们的研究是支持了某种学术观点,而不是证明了什么。
证明这个词在数学上用得比较多。
最后,我们必须强调,引言一定要用自己的话来写,而不是将人家论文中的引言部分照抄一遍。
(13)参考文献必须仔细核对
实例 1。
(14)Don't put all citations at the end of sentences
在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应该选在合适的地方。原则上是让读者很容易找到有关的文献。这里有几个
例子可以说明。
(15)不要过多地引用自己的工作
审稿人会认为你很自负.故意忽视他人的贡献.
给人的印象是你在一个没有人感兴趣的领域工作.
主编可能根据引言中的参考文献选择审稿人.所以应该将主要的文献放在引言中,而不是在后面.
(16)作者的具体责任 3
全面引用以前的工作并不是大段大段地抄录他人的论文。根据英国皇家化学会有关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
如果大量引用他人工作,不仅必须注明出处,而且需要版权允许。通常任何一张图表都属于"大量"的范
围。但是,如果用作者自己曾经用过的图表,一般是允许的,只是同样需要说明原始出处。如果大量引用
他人工作而不注明出处,则是抄袭,属于学术不良行为。
关于引言和参考文献,高福博士还会有专门的讨论。
(17)3.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在论文中呈现的实验数据,道德准则是这样说的。以诚实的态度收集和解释数据。编辑,审稿人,读者和
出版社有权利假定投寄的(和发表的)文稿不包含科学上的不诚实和欺骗,以及虚假的数据,抄袭的材料,
遗漏参考文献,虚假的要求优先发表的说明,暗藏的重复发表数据和不正确的作者名单。
也就是说,如果论文中的数据不实,完全是作者的责任。没有理由责怪编辑,审稿人,读者或出版社。
(18)科研结果不实的各种表现
科学上的不诚实和欺骗,以及虚假的数据,抄袭的材料等等行为毫无疑问是属于学术不良行为。不是我们
讨论的范围。这些行为不是科研行为。相关的作者也不应该继续呆在科学家队伍里面。
我们要讨论的是在一定的实验工作基础上,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那一些行为是正确的,那一些行为是
不正确的。是属于学术不严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良好的训练加以纠正。但是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上,有时候很难分得清到底是学术不良行为,还是学术不严谨行为。
科学家总是要以大堆科研数据来证明他们的结论。人们也总是非常信任科学家的结论。因为,连科学家的
通过科学研究证明的结论都不相信,世界上实在没有东西可以相信了。因此,科学家要欺骗人民具有得天
独厚的优势。
(19)不论
这使我想起英国学者 John Barrow 书中一段话:如果你是幻想小说家,那么你是在通过说慌来表述真理。与
之相反,如果你是记者,那么,你是通过报导真相来试图达到说慌的目的。
当然,记者也有做真实报道的。这里讲得是西方的记者,而不是中国的记者。我们做科研的人,一不小心
就会落到和那些用所谓的'真相'来说谎的记者同流合污的地位。
(20)抄文稿的最新例子。
抄袭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允许的。即使仅仅是文字的抄袭。比如,最近看到的一个例子。国内一个研究所
的研究人员去年 7 月投寄给美国固态化学期刊一篇论文。今年出版。上个月 2 号,相同的研究所不同的作
者又有一篇论文出现在美国化学学会的材料化学期刊的网页上。论文题目和作者都没有相同处。但是有人
反映,后一篇论文中许多文字是抄袭前一篇的。这里仅仅是举一个例子,说明这样的指控是有道理的。
(21)几个相关的问题。
这里有几点问题可以讨论的。第一,既然实验课题不一样,为什么要抄人家的文字?是不是英文水平不高?
读了这两段文字后,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后面一篇的英文更好,在抄的基础上修正了好几处前文中的语
法错误。
第二,因为文字相同的地方太多,可以排除偶然相同的可能性。后文作者抄袭前文,但是没有引用。所以
应该是故意所为吧?
第三,作者的信誉必然要损失。而且,既然你有抄的习惯,你的实验数据能可靠吗?
第四,两篇论文的后面都注明感谢国家基金委基金项目的支持。说明作者是中国比较好的科学家。正在从
事至少国内第一流的研究工作。
所以我认为,即使后文作者试验工作没有问题,这样大段大段地抄袭人家的文字也已经表现为学术不正当
行为。而不仅仅是科学态度严谨不严谨的问题。
(22)高温超导的突破性成就
我们都知道 1986 年瑞士苏黎世 IBM 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 Bednorz 和 Muller 发现了 35K 的高温超导体
La-Ba-Cu-O。这篇文章发表在一般的物理学期刊。但是,它是经典论文,至今引用数达近 7000 篇。这两
位科学因此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久,在美国的吴茂昆和朱经武领导的小组合成了 93K 的 Y-Ba-Cu-O 高温超导体。同时,北京的科学家也
合成出相同的材料。吴茂昆等的论文也是经典,至今引用数 4000 余篇。
当时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加入提高超导临界温度的竞赛。因为,哪怕提高 10K,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是具有
重大意义的。台湾刘如熹在 1989 年发表了 162K 的零电阻高温超导体。当时也是轰动性的新闻。但是论文
的命运却远远没有前面两篇那么好。几乎没有人引用。至今加上自引,满打满算只有 12 篇。为什么呢?
因为,世界上没有人,包括作者自己,能够重复合成这个材料。
(23)Liu's figure
有一次,我在剑桥超导中心向作者问出他们做实验的内幕。这是论文中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从图中
看起来,最高的临界温度好象还不是 162K,而是接近 170K。作者比较谦虚地用了 162K。实验的示意图
也是非常简单的。我们知道当我们改变一个物体的温度时,物体或者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温度平
衡。这时,温度计读到的温度和物体的温度才是一致的。如果,我们快速持续改变温度,温度计的读数跟
不上物体温度的变化,产生一个滞后现象。他们就是快速改变温度,同时记录电阻。我又问,如果慢慢变
温度呢。回答是,他们也做了,临界温度变成 90K 了。所以说,这个结果是假的。我现在记不清当时他告
诉我,他们是在投稿以前还是投稿以后知道变温速率这个技巧的。我们可以想一下,这会对作者的品性带
来不同性质的结论。
〔24〕后浪推前浪
设想一下,这样假的又有轰动性结果的一篇论文会引起多少科学家的注
意。又有多少科学家日以继夜地企图重复实验结果。浪费多少社会资源。最后,大家知道上当了。但是,
一直有人心不死。在 12 篇引用刘如熹的论文中我发现有 3 篇是比较认真的,也就是说是期望沿着刘如熹
开创的方向继续发展的。
我们看到,一些俄国科学家甚至为刘如熹找到新的证据。
日本科学家更是发展出 200K 超导体。2000 年还有人在刘如熹论文的基础上
提出 221 K 临界温度的可能性。但是,尽管我不知道这些论文是否严谨,
我们至少看到这些论文都是没有受人关注的。
〔25〕如实撰写实验方法,关键步骤必须详细。
我们于是体会到严谨的论文中一个要素:如实撰写实验方法,关键步骤
必须详细。如果那个假的超导论文中把温度变化的速率讲清楚了,甚至说明温度变化速率改变后,超导临
界温度不一样,作者本人或者审稿会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即使论文发表后,读者也会容易发现其中的缪误,
不会再化大量的社会资源来重复实验。
我再举一个实例来说明。这是一位国内的作者写的论文实验部分,我是她
的合作者。我认为其中有一句问题比较严重。
1,"results"是一个语法错误。应该是"resulted".
2,原意是在混合物中加入二价的金属离子〔Fe 或者 Co 等〕。但是,在实
验中金属离子不能直接被滴入混合液中。滴入的是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那么是什么样的溶液呢?
3 "Fe, Co, etc"看起来好象是加了两种离子。实际上,加入离子的目的是
增加薄膜材料的导电性,一种就可以了。应该讲"Fe or Co"。
4 更糟糕的是她用了一个单词"dipped"。意思是"浸泡"或者"蘸一
下"。但是,两种溶液怎么蘸一下呢?
5 加了多少金属离子?例如说:"A drop of 1M FeNO3 solution was added into the mixture." 或者说"1 ml
of 1M FeNO3 was added to the solution"
6 因为参考文献和这部分工作完全没有关系,所以我没有办法从文献中查
出,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后来,我到北京和她讨论修改这一句话。她说不清楚到底是如何做的。最后承认实际上并没有加任何金属
离子。我说,没有做的事怎么可以写进论文呢。他说,文献中说加一点金属离子比较好。那么为什么不加
呢?因为我是在实验以后才看到文献的。没有做的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写啊?我觉得还是写比较好。文献上
说加金属离子后样品质量较好。为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竟然讨论了半小时,最后似乎谁也没有说服谁。
(26)电子显微分析。
我是做电子显微分析的。显微镜的可以看到固态物体原子尺度的精细结构。但是,同时也有一个固有的缺
点,即只能看到样品中很小一部分。所以,在呈现实验结果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力求真实地反映了实
验情况和数据所代表的意义限制。
(27)(4) 论文中的数字表达
数字包含有两个概念,一是大小,二是准确性. 在科技论文中数字的表达应该力求准确。
比如,在讲平均数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提及误差?
在讲到焙烧过夜的时候,应该事先确认这个实验到焙烧的时间并不要求严格。
下面的例子是从《自然科学进展》中拷贝过来的。0.5 3.0 cm,   不知道是啥意思。
(28)注意与量有关的文字表述
Completely accurate,completely 是多余的。
almost immediately,almost 也是多余的。
Show us don't tell us.意思是说,告诉我们其中的道理,而不仅仅是你自己的判断。比如,'The small difference
in mean size between sample A and sample B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读者无从知道 Why interesting?
'While the mean size of particles generally varies in a large range, the
mean size in samples A and B differed only by 1.2 nm. It indicates that
...." 这个句子就比较好。说明通常样品的平均大小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变化,而我们的样品 A 和 B 的平均大
小的差别仅仅是 1.2 纳米。所以,等等,等等。
5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in the present work.这句话没有意思上的错误。但是在英文中句子开头一般不用
阿拉伯数字。In the present work, five specimens were examined.比较好。这个方面的问题中国作者比较不敏
感。但是西方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作者用的不是地道的英文。
The maximum pore size for each of the three specimens is 2 nm.
这个句子中为什么一个用 three,另一个用 2?一般计数得到的数字,又是可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时,用单
词。如果讲 325 个样品,则不要用英文单词来表达。而测量出来的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来表达。
(29)注意与量有关的文字表述(续)
We observed a small (amount, number) of defects in crystalline specimen B, even (fewer, less) than specimen A.
可数性。
The nanotube is about 7.2 nm in diameter and ( more than, over) 100 nm in length. 测量值。
In the present work, a new series of specimens (has been investiagte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 new series"是单数。
The data (were, was) collected on Jeol JEM-2010 electron microscope. "data"经常表示复数。
另外冠词的应用对于中国作者来说是比较难的。我记得自己最初写论文时很少用 The。我的导师在写改论
文时会加上许多 the。后来知道 the 是有含义的,它表示意指特定的事物。但是后来我加的 the 太多了。导
师又开始为我大量地删除 the。所以,英文里还有一个修辞方面的考虑,即避免用太多的冠词。那样读起
来会很不顺口。
例如,在表述样品制备和鉴定的实验部分,常说:
Specimens were synthesized…..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这里的 specimens 读者一定会理解成本工作所涉及的样品。不用 the
也不会产生误解。
(30)(5) 论文中的图表
准备投寄 JACS 的 Pang 文中一张图。问题:1,排列不紧凑。2,标签不全,不在角落,而且太小。3,没
有标尺。4,忖度太低。
第二张图,试验点的误差加上后比较严谨。但是,试验点数不够多。
(31)更多的图例。
图 1 的问题:1,不紧凑。2,大小不一。3,标尺太小。4,没有标(a),(b),(c).
图 2 的问题:1,没有(a)(b), 2,图标数字不清楚。3,a,b,c,在图解中没有说明。
(32) 6) 论文中的讨论
给出简明准确的研究报告以及针对它的重要性给予讨论。也就是说,论文的重要性讨论是作者的责任之一,
而不是仅仅要审稿人或者期刊编辑来判断。论文的讨论部分和引言一样是最难写的部分。也是考验作者的
科研水平的主要部分。
1, 对所做的研究工作给予恰当的评价,包括与前人工作的比较。
本工作和前人的工作的关系。是不是有所创新?在哪一个方面有创意?否则说明作者对该领域的认识程度
有限。
2, 对于所收集的数据给予充分的分析。
一个好的论文不仅仅是实验数据的罗列,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数据有深刻的分析。也就是说这些实验说
明什么问题,是如何支持作者期望获得的科学结论的。没有分析的数据就象没有血肉的骨架。
3,指出本工作,或者某种实验手段的局限性。
实事求是的分析本工作的局限性,表明作者对自己工作的自信。
同时也表明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由于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讨
论局限性不会引起负面影响。
(33)(7) 结论的表述
(1)要谨慎使用"首创", "领先"等词组。
首先,作者到底是不是确认本工作真的是"首创", "领先"。如果不是的话,给人造成轻浮的感觉。
如果正好碰上审稿人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大,那么,就会因为这种用词不当而被退稿。
第二,我们已经谈到过,不是所有的新的实验,新的结论都可以用"首创", "领先"等词组来修饰的。
其结果同样会引起审稿人的反感。
让审稿人来说这样的赞美词。而在回复信中表示同意并且感谢审稿人的鼓励。
(2)不要重复引言中的内容. 结论应该比引言表述得更加深入,充实。
(3)必须严格用逻辑思维思想从实验数据得到合理的结论。避免证据少,结论
大的毛病。
根据几位化学期刊主编的意见,这个问题在中国作者中比较经常发现。
(4)讨论本工作将来在可能领域里的扩展。这个部分可能进一步强调本文的重要性。但是常常出现的问
题是:(1)扩展领域过于泛泛而言,没有实际内容。(2)凭想象而不是有根据地讨论将来本研究的发展。
(34)(8) 论文篇幅的控制
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中提到作者有责任:
避免将他们的工作不恰当地分割成多篇文稿。编辑有权拒绝基于不恰当分割的来稿。需特别指出,一份工
作不应该分成数篇通讯文稿来发表。
我本人以为这个问题在中国是比较普遍的。
另外:
. 最有参考价值的论文通常是以全文(而不是通讯文稿)的形式发表的。
. 要严格按照期刊的要求控制论文的长度,图表的数量。
. 文章要精炼。
(35)科技论文有统一的规范,格式。
科技论文的写作必须符合统一的规范。人们不会像尊重各个民族的服装那样来考虑各个国家的特殊国情,
允许各种各样的论文要求。
(36)作者的安排
1,谁应该是作者?
2,谁应该是通讯作者?
3, 作者的排序。
论文作者的安排同样体现出论文是否严谨。
这个方面涉及到很多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讲中讨论。
第三讲:论文作者和通讯作者
(1)题目。
这一讲我们来谈论文作者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小。但是是非常重要的。我以为在中国,这个问题是需要特
别提出来讲的。
(2)JACS 主编的信。
我的理由可以从这封信开始讲。今年 4 月我和国内一个合作者寄了一篇论文到美国化学学会会刊。许多人
认为那是化学期刊中最好的两个期刊之一。因为,主要工作是国内完成的,所以国内的教授作为通讯作者
投稿。不久,收到这样一封信。
问题是我去年和今年都在 JACS 上发表过文章,从来没有收到这样的要求。也从来没有从其它任何期刊主
编那里收到过类似的信件。
这明显表示该主编对本文的通讯作者的不信任,也对其他作者是否参与该工作表示怀疑。
怎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我注意到这位主编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经访问过中国。
算是对中国比较友好的。问题可能出在中国科学家投稿中的作者名单比较多地出现问题。
(3)(1)谁应该是作者。
论文作者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中有明确的定义。
作者至少要对研究的一个特定的部分负责。确定作者应该基于平衡考虑他对研究工作的构思,设计,分析
和撰写所做的脑力贡献,而不是数据的收集或者其它常规的工作。如果没有什么任务可以归功于某个个人,
那么这个人就不应该成为作者。所有的作者必须对他们的论文内容负起社会责任。这样做对于许多研究工
作因其多学科性质而会有困难,但是这个问题可能通过明示每个作者的贡献来解决。
(4)(2)谁不应该是作者。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除了应该是作者的,其他人都不应该是。但是,实际上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可
以换一种提问方法。
哪些人最容易混入作者名单?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有那么几种情况。
1,资助者。实验室的导师。比如说一个博士后和导师的关系不是雇佣关系,尽管人们通常叫导师为老板。
即使是导师的科研经费支持这个博士后,那也是国家的钱。如果这个博士后写的论文,导师没有参与工作,
那么,他就不应该是作者之一。
2,行政领导。行政领导,虽然在行政上领导一个研究组,一个系,或者一个研究所,如果他没有参与科
研,也不可以加入作者的行列。
我们知道出资者和行政领导手里有权力,可以影响研究的进展。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对一个没有参与的论
文负起责任。如果,因为我曾经在经费上,或者在行政管理上支持过你们的研究工作,我就应该在论文上
挂名,那么,研究所长应该可以在研究所所有的论文上挂名了,大学校长的论文就更多了,教育部长,科
学院院长更多,基金委的学科主任每年也可以有成千上万篇论文。
我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开了一个工厂,效益非常好。一天当地的县长对他说,你在我管辖的地方发了财,
我要 50%的股份,否则以后你的生意就不好做了。你们说这种是什么行为,是强盗行为。在我们科技领域,
类似的行为叫做学术不正当行为。
3,仅仅是收集数据,没有参加分析,讨论, 撰写等等的实验员。
这些人对论文是有贡献的。但是如果没有参加数据的分析,讨论,他对论文的科学方面的贡献是非常有限
的。所以可以在论文后面致谢。当然,如果,一个人收集数据,又参与了分析和讨论,他应该作为作者。
这个界限是很难明确的。只有由具体的论文作者自己决定。
4,和资深作者或主要作者有特殊关系的人。
把科技论文的作者权送人情,也是剽窃行为。
我本人也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一次,一位准备和我建立合作关系的国内著名大学的教授发了一个电子邮件
给我,说最近完成了两个论文准备投稿,是不是可以将我的名字放在作者名单中。我的回复是(1)这两
篇论文我曾至没有度过。我没有参与研究的任何论文都不可以有我的名字出现在作者名单上。(2)你的工
作领域和我的完全不同,我没有能力参与你的论文讨论。所以也不要把论文寄给我。
其实我们大家都清楚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因为社会上的特殊原因要做起来很难。我本人认为,一篇好
的论文多几个人挂名,或称为"搭车"本身对社会倒是没有什么危害。因为社会在乎的是论文的贡献,而
不在乎是谁写的。但是,这样做以后的连锁反应,则是后患无穷的。比如,破坏良好的学术气氛,科研道
德下滑,造成社会错误地估计某些人的科研水平等等。更严重的是在这样的科研环境下是培养不出一代好
的科学家队伍的。
(5)王应睐
我们读一下邹承鲁院士的这一段话是不无好处的。
(6)东南大学的报摘。
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这使得我对其中的内容产生许多的疑问。
(7)我的第一篇独立的论文。
有关导师和学生在论文署名方面,我本人做研究的 20 年的体会是 3 点。
1,在通常的情况下,导师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学生通常和导师一起发表论文。
2,导师不是一定要在学生的每篇论文上署名。
3,一个好的导师会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论文的署名上尽可能地将学生推向前台。
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曾经写了一个论文初稿给导师看。这项工作一直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其中部分想
法直接来源于他。他觉得不错。但是鼓励我自己一个人发表。我当时还没有足够的英文语言能力来写论文。
他为我逐字逐句地修正。但是告诉我以后你尽可能自己独立发表论文,我不再为你改论文了。这就是我的
第一篇以一个人的名义发表的论文。
(8)我在读研究生和做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单独作者的论文。
以后我在同一个导师手下做博士后的整个过程中就真的平均每年发表一篇论文。后面的论文都没有经过他
的审阅了。
(9)我和导师 Jefferson 唯一的留影
这是我和导师 Jefferson 的唯一留影。还是从当地的报纸上剪下来的。旁边的那位是著名的低温科学家
Pippard 教授。在剑桥大学,Jefferson 将发展机会留给学生的做法不是罕见的。Pippard 不仅是一位物理学
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不过他一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他有一个博士生叫约瑟夫森。
(10)约瑟夫森的故事
约瑟夫森在跟 Pipard 作博士生的时候独立发表了一篇有关日后被称为约瑟夫森节的文章。并因此得到诺贝
尔物理奖。据说那篇文章是 Pipard 教授有一年在外度假的时候,约瑟夫森自己完成的。等到 Pippard 回剑
桥,约瑟夫森将手稿拿给他看。他认为文章写得很有见地,因为他没有参与工作,建议由约瑟夫森自己发
表。当时不会想到这篇论文会得到诺贝尔奖。但是,我想 Pipard 日后也不见得会十分的后悔。
(11)博士生邹承鲁
剑桥大学作为世界名校。数百年不衰。不是金钱堆出来的。是学风使然。邹承鲁院士当年在剑桥求学,留
下这样的印象。
邹承鲁的导师坚持审阅学生的论文,无论他是不是作者。而我的导师 Jefferson 也乐意帮忙,但是鼓励学生
完全自主掌握论文质量。做法上看起来有所不同。但是全心全意培养学生的学风是一致的。
(12)Franklin
对科学有贡献的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大多数可能都知道 Franklin 的故事。一个人对科学的贡献不
是一定要以论文的作者来体现的。
(13)谁应该是第一作者?
论文的第一作者通常是具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对主要实验结果负责。 所以这个问题一般是很容易
解决的。怎样做却是另外一件事。
资历浅的年轻人优先。在几位作者贡献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尽量让资历浅的打头。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按字母排序是不合理的。
有时候将两个作者名字下注明:他们有相同的贡献。
这是我们最近完成投稿的一篇论文首页。Anderson 是 Birmingham 大学的讲师,是第二作者博士生的导师。
实验工作都是第二作者和我本人完成的。我自己的排名位置是自己决定的。Abderson 坚持要将自己的名字
放在第一个。我反对,但是最后是向他妥协了。我们知道,社会上有的事情不依我们的愿望发展。
(14)Alistair's paper.
这是我们最近投寄的一篇论文。实验是由前面三位完成的。Alistair 是前年跟我做毕业论文的本科生,现在
在一家石油公司工作。Angela 是 Irvine 教授的博士后,David 是物理系的高级讲师。但我们认为他们三人
贡献相当的时候,我就建议就这样安排。而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我的主要考虑是 Alistair 已经在公司工
作,今后发表论文的机会不多。这篇论文可能会对他的将来起一定的作用。
(15)通讯作者的具体责任
通讯作者的责任说起来也是简单的很。
给予所有对此工作有贡献的人员恰当的承认。那些对研究工作有显著贡献的人应该被列入共同作者。在投
稿时,通讯作者要确认所有被列入作者名单的人都同意投稿,承担包括所有共同作者并且仅仅包括共同作
者的责任。通讯作者代表所有作者签署版权证书。
但是做起来也不是很容易的。特别是第一条。
我们注意到没有要求通讯作者必需具有怎么样的职务,资历。
(16)谁应该是通讯作者?
1,一般是比较资深的研究人员。
2,没有任何学术地位,职务的要求。学生,博士后都行,只要他们
能够负起责任。
3,年轻人做通讯作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这篇论文中,Steven Ley 是英国目前最富盛名的有机化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唯一的一位通讯作者余金
权去年还是一位 Research Fellow,是博士后的地位。今年到美国去做教授了。当时期刊的主编可能心里对
通讯作者有所怀疑,将论文寄给 Ley 教授手下一个博士后要求审稿。Ley 教授写信给主编,表示让他研究
组的人审稿不合规矩,请另外请人公平审稿。同时也暗示,论文中的作者安排包括通讯作者的安排都已经
由他本人事先同意的。我们从其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如果你是 Ley 教授,会怎么做呢?
(17)Zhou & Thomas paper
这是一篇综述文章。这种文章通常由资深的科学家做通讯作者。John Thomas 教授是英国数一数二的化学
家。爵士,曾任剑桥大学化学系主任,Peterhoue 学院院长,英国皇家学院院长,当然也是英国皇家学会的
院士。而我是无名小辈。他做通讯作者是顺利成章的事。但是我在论文作者中是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
不要以为是我要和老前辈争功夺利。事实上这是 Thomas 本人的意思。我有他的信件为证。
(18)Sir John's Letter
在信中,他写道:
我很高兴你正在计划撰写文稿:"固体的高分辨电镜表面侧面成像"。如果
你真的要我作为合作作者--次要作者(jonior author),我坚持--我将很高兴这样做。
我们也千万不要以为,我是想利用 Thomas 教授的名声,好顺利发表文章。因为,是我本人受到邀请撰写
论文,题目自定。不存在是否能够发表的问题。也千万不要以为 Thomas 教授只是挂名而已。在我的印象
中,尽管他的论文数早就多于 800 篇,他还没有在自己没有贡献的论文中挂过名。
(19)Sir John's 修正手稿。
我有他的手稿为证来说明他的贡献。更多的贡献是他和我在电话里的讨论。
(20)Science paper.
这是另外一篇我与 Thomas 等人合作的论文。Thomas 和我两个人为共同的通讯作者。既然是通讯作者之一,
即使论文的初稿由我完成,Thomas 通常要自己重新撰写。也不要以为,著名科学家的文章小人物就必须
顺从。不管你资历很浅,我们都可以对他撰写的内容提出批评。而且可以争论。有时候争论得面红耳赤。
所以说一篇好的论文是全部作者共同"锻炼"出来的。
(21)科学编辑的修正手稿。
在英国化学界大家都知道 Thomas 教授的文笔是非常高水平的。即使如此,稿子送到编辑手中,还要受到
毫不留情的大刀阔斧的修改。对此,Thomas 教授是快乐接受的。尽管有时,他会为一个自己得意的用词
被编辑改了,暗自嘲笑编辑的英文水平不太高明,但是总体上是尊重编辑的意见。事后,我问过那位年轻
的编辑,为什么敢修正 Thomas 的英文。他说,他们的科学期刊有其自己的特殊文风。
我希望我的讲演中所举的一些例子能使你们体会到,作者,通讯作者的怎么确定的。作为一名作者,你应
该做什么。对其他作者,编辑的态度应该怎样。
第四讲:影响论文质量的社会因素分析。
(1) 题目。
这个题目好讲,因为影响论文质量的社会因素很多。又不好讲,因为要分析我们怎么对付,困难得很。
(2)三个方面的影响
我初步归了一下类,好像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1,传统文化的影响
2,体制方面的影响
3,社会风气的影响
(3)1.1 论资排辈。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习惯性的东西,就是论资排辈。具体表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就是在不同资历的科
学家之间缺乏建设性学术批评。
在平时的科研活动中,崇拜权威的现象很普遍。学生对老师,晚辈对前辈,普通科研人员对著名科学家,
院士,即使有不同的想法也不会当面提出来。
在另一方面,轻视青年人的科研能力。批评常常缺乏建设性,不注重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有一定科研能力
的年轻人一旦作出点成绩,就想法设法把他调到行政岗位上。唯恐他在实验室里呆久了,万一科研上没有
继续发展,行政方面的才华也荒废了。
(4)1.2 学而优又则仕
当然,我们政府也可能不是低估年轻人的科研能力,而是高估了这种能力。所以才会在年轻科学家肩上使
劲压担子。我们常常看到,比较优秀的年轻科学家过早地离开第一线,大量的行政工作占用了他们大部分
时间。同时他们头上继续带着优秀科学家的帽子。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一方面没有时间做科研,一方面
要出成果来维持自己的优秀科学家名声。怎么样出好的论文呢?我觉得是很困难的事情。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许多年轻科学家也是非常喜欢这样做的。除了权力欲是一种天生
的人性一部分以外,获得大量的科研资金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个道理我们也不是不知道。今年中国科协披露当前中国学术七大"不端行为"中的第七条把担任过
多行政职务,占用大量科研资金,却很少时间做科研的行为定性为"不端行为"。
问题是好像没有看到什么人在这个方面要实际干点什么。
(5)1.3 传统的文字表达方式
我近年来为许多化学期刊审稿,其中中国人的稿子占一半以上。有一些普遍性问题更我们的传统写作习惯
有关。
1,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文风,欲言即止。比如,讲到我们鉴定材料的结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非常有兴趣的
超结构。读者正想看下去,什么样的超结构,为什么有兴趣。但是读完全文,也没有看到继续介绍。
2, 太极拳文风,找不着要点。比如,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读者不知道作者的主要论点到底是什么。我
发现,有的作者喜欢从人家的论文中抄句子。抄句子,特别是与研究内容没有关系的句子,一般认为不算
抄袭。东抄一句,西抄一句,人家也发现不了。但是这样会造成文章句子之间连接常会出问题。读了不顺。
3, 审稿人的判官作风,不习惯以理服人。
审稿人不是审判官。审稿人的职责是对论文提出正面的,或者反面的意见,供期刊编辑参考,而不是对论
文是否发表做出判断。
4, 对文稿一挥而就,不习惯反复推敲。
我的经验告诉我,论文写好以后,放一个星期,再读。每次都会发现有值得修改之处。所以,要写一篇好
文章,必定要反复推敲才行。但是,有的人写文章却心急如火,匆匆写就,匆匆投稿。自然有许多问题。
5, 对退稿文不加点,不愿修正。
论文被退稿一定有其道理。有的作者对审稿人的意见不认真研究和借鉴,而是对论文不加修正,对需要补
充的实验不做,将原稿投寄其它期刊,一试再试。
6, 对参考文献惜墨如金,不充分引用。
7, 人云亦云,缺乏创意。
(6)1.4 同行相倾
同行相倾是我们文人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之一。但是对于现代的科学研究工作,合作却非常重要。比较西
方科学家的治学方法,中国科学家在合作方面有许多可以改进之处。
1,国内合作比国际合作难。
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原因是国内同行之间有一个权力分配,研究经费分配上的竞争问题。而和国外科
学家合作没有或较少这方面的问题。国内合作困难已经,而且继续对中国的科研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2,中科院三批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
听说中科院曾经将评审科学院内的科研工作任务交给三批评审员。一是院内科学家,第二批是国内大学的
教授。第三批是国外的华人科学家。结果发现,
院内科学家普遍较负面,国内院外科学家普遍较正面,国外的评审意见在两者之间。这样的统计结果反映
的是一个人情对科技评估的影响。
3,成果分享(论文署名)的争议。
一方面传统的同行相倾,另一方面是科技评估体系的不合理,比如过于重视第一作者,而轻视其他作者,
使得论文的署名问题常常成为妨碍合作的关键问题。
4,资源共享的问题。
也是因为合作精神不好,科学研究的资源共享就做不好。大型仪器不能共用。不仅大量浪费资金,重复购
置科研仪器。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合作,科研的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7)1.5 单一的价值观
单一的价值观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科技领域,不管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等学科的差别,用同一种
评估标准来衡量科研成果。不管论文的实际质量,以论文数量来鉴定科学家的业绩。
本来论文统计是管理部门的参考资料,现在人人关注,并形成各高校和研究所,科学家之间的论文竞赛。
这种状态也严重地危害了科研工作的质量和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8)2,体制方面的影响
2.1 科技投入不足
中国科技投入不足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政府一直在努力提高科研资金。今后还必须继续改进。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科技投入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的资金非常充足。那么投入
产出比呢?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更加重要的因素。
(9)2.2 论文评估系统不合理
我们已经讨论过我们的科技评估体系不合理。反映在论文评估上就是:
1,重数量,不重质量。
2,过分强调影响因子。
3,过分强调论文作者排序。
关于影响因子,我们必须承认:
1,不同的学科之间的影响因子没有可比性。
2,同一学科的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并不精确反映其质量。
我倒是觉得朱邦芬院士提出的论文质量的四个台阶很有道理:
一是发表有创意的论著;
二是发表高质量的论著,在国际上"成名";
三是做出系统的创新成果,在国际上"成家",即成为该领域少数的几家之一;
四是"威震天下",成为一个领域的开山祖师。
(10)2002 年部分化学期刊的影响因子
Nature 30, Science 27
影响因子很高。但是有几点必须明确。(1)论文的领域有很大的偏向性。(2)为什么特别多地刊登生命科
学的论文。原因是市场。这就是他们的第二个重要事实。因为 Nature, Science 是商业性杂志。
在化学期刊中,综述,通讯,全科,分科,他们之间的影响因子也是不可以简单比较的。即使同样是综述,
各个期刊独有其特色。不是单单由影响因子来衡量的。
综述:Chem. Rev. 21, Accounts Chem. Res. 16, Chem. Soc. Rev. 9,
Chem. Rev. 21,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16.我曾经和 john Thomas 教授等人寄给阿 Accounts of Chem.
Res.一个稿子。主编回信因为文章过于长,建议在 Chem. Rev.上发表。Thomas 教授和我在电话里讨论过这
件事。我们还是决定在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上发表。原因是这个期刊是专门讨论自己的研究工作。
而 Chem. Rev. 则是综述全面的工作(当然也可以包括自己的工作)。我们更愿意显示纯粹自己的工作。
全科:Angew. Chem. Int. Edi. 7.6, J. Am. Chem. Soc. 6.2
通讯:Chem. Commun. 4.0, Org. Lett. 3.4
分科:J. Catal. 3.1, J. Org. Chem. 3.2, Langmuir 3.2, J. Phys. Chem. 3.6
Inorg. Chem. 3.0, Tetrahedron 2.4, J. Mass Spect. 2.8 ,
Chem. Mater. 4.0
Angew. Chem. Int. Edi. 7.6, 和 J. Am. Chem. Soc. 6.2 的影响因子不同也有科研工作质量以外的因素。
(11)2.3 论文过多地和名利挂钩
论文过多地和名利挂钩也是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比如:
1,论文与奖金
2,论文与学位
3,论文与升迁
4,论文与基金
只要是将论文的发表和这些名利方面的因素连在一起,就不能保证论文的纯粹的科学性。就容易发生急功
近利的毛病。
(12)2.4 急功近利
更加广义的急功近利包括:
1,追求论文数量。
2,争做小课题。
3,人才培养上的拔苗助长。
4,不能等待的博士论文答辩,提职称。
4,年度报告的论文要求:给你钱,就得在一定时间内出成果 。
(13)2.5 没有与时俱进的博士后制度
不放手让博士后独立工作。
(14)3 当今社会风气的影响
3.1 社会宣传上的重人不重事。
(15)陈晓宁的故事。
(16)Andrew Wiles 的故事。
(17)3.2 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18)3.3 不遵守规则
(19) 3.4 弄虚作假之风腐蚀科技界
Testing the water.
(20) 中文翻译稿的发表和特点。
(21)中外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的不同。
(22)致谢。
我听说在一些大学和研究所,规定硕士生必须在一般学术期刊发表 2 至 3 篇论文,博士生必须在核心期刊
或国外期刊上发表 2 至 3 篇论文。否则不授予学位。老师和科研人员的晋升,也同样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论
文。联想到中国科技期刊有近 5000 种。有人提出来要进行大幅度的精减。按照上述现状,我们还需要大
量增加期刊数量以便不断满足老师晋升和学生拿学位的日益增长的要求。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
Stephen D. Senturia
(译者序:本文是发表在最近一期 IEEE/ASME J MEMS 的一篇关于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的文章。作者 Stephen
D. Senturia(MIT 电子系教授)从自己作为论文作者和审稿人双重角色的经验出发,对如何撰写科技论文
发表了一些非常中肯也非常重要的建议。大家知道,尽管 IEEE 系列杂志在 SCI 中的影响因子相对基础研
究的杂志还很低,甚至有的杂志还不是 SCI 收录期刊,但是 IEEE 系列杂志在电子工程的众多领域中几乎
都是名列前茅的,其审稿非常严格。作者作为 IEEE 系列杂志中几个杂志的审稿人、编辑,对这些杂志有
透彻的了解,因此,相信这些建议会对大家有些帮助;同时,作者的建议是通用的,对其它领域的作者也
会有所帮助。
原文并不长,但是考虑到其中作者使用了一些非科技词汇,查找这些词汇会用去不少时间,因此译者试图
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此文,希望能为大家节约一点时间。错误之处难免,请谅解。
编辑注:Stephen D. Senturia 从 1992 年 IEEE/ASME J MEMS(2002 年影响因子 2.8,译者注)创刊以来就
一直是该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并在 1998 年被提名为高级编辑。这些连同他 1985 年-1995 年作为 IEEE T
Electron Dev(2002 年影响因子 1.9,译者注)
Solid-StateSensors 的编辑的经验,作者已经累计具有 17 年作为 IEEE 杂志编辑的经验。这些年里,Steve
(作者名字的简称,译者注)总结了论文作者们给审稿人带来的大量的问题,因此我们邀请他撰写了下面
的这篇"给作者的建议",告诉大家如何使审稿人满意,并且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同意论文发表。 )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
一、 序言
由于这是我个人的评论,因此在后面的叙述中我将使用第一人称,不过严格一些的作者不会在科技文献中
使用第一人称。在我 35 年研究工作的生涯中,我撰写了很多科技论文,每次当我打开从杂志编辑部寄来
的装有我宝贝一样的手稿的信的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结果是或者做一些小的修改,或者大
幅度重写,甚至是判处死刑--只能把手稿扔进垃圾桶。现在,我也已经作为编辑和审稿人有 17 年了,
从我审过的无数的论文和与论文数量几乎相等的不幸的作者身上,我感觉到审稿人打击或者拒绝某些论文
的根本原因还是这些论文确实存在很多缺点。即使不是绝大多数,也是很多作者都不同意这一点,至少现
在。因此,我想如果我能够给出一些实际的建议使他们能够避免审稿人的大斧和致命一击,将会对论文作
者们有所帮助。
一篇科技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与感兴趣的读者交流新的信息,并教给他们一些新的知识。许多作者忘记了这
一点;相反,他们把写作过程视为炫耀自己、让读者注目他们的机会,甚至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读者,例
如给出了太多或者太少的内容和材料。考虑到论文的种类比较多,我这里选择一个实验论文作为假设的例
子。这个文章的作者对实验方法进行了一点小改进,然后用这个方法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并把这些结果
与同样也只是对已发表的理论模型做了一点小改进而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呵呵,很精辟的例子,已经
理解了为什么这个现象会出现,希望给出他们自己的解释,尽管他们尚未做过权威的实验来证实他们的假
设。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
二、 Senturia 的提纲
作者们如何考虑安排和撰写这篇论文呢?我给出一个简单的提纲列在下面,同时给出一些更为深入的讨
论:
n (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是新的
n 依赖与可信度指数
n 谨慎使用投机性词汇
n 不要学朗费罗
n 不要把兔子从帽子里拿出来
n 彻底挖掘所有的金矿
n 记住:审稿人都是不善辞令的,作者(某种程度上)是偏执的违背 above 每一条所解释的原则都会导致
审稿人生气,一旦他们开始生气,他们就会拿出大斧,并有目的地挥舞砍去。我从来不相信一篇论文已经
写到无法再提高的程度,也许一个正常的审稿人可能会认为作者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较高水平的研究工
作,但是一个发怒的审稿人却比这个正常的审稿人更能够发现问题,不管是研究工作内容还是写作方法。
如果这样使审稿人更加生气,显然是十分愚蠢的。每个作者的目标都是让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
-三
地球人都知道现在天底下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除了那些比较有信心的人自以为他的工作还是独一无二
的。也许偶尔还会有几个真正独特和令人惊异的结果发表以外,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别人工
作的基础上的。
每个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写清楚明确的上下文,以便读者通过序论和文献引用(是作者真正读过的,而不
是从其它参考文献中简单拷贝过来的)能够知道你的新工作属于哪部分。如果作者不知道相关文献,他应
该上网去查一查。我曾经告诉我的研究生,"首先决定你做什么,然后去图书馆找找!"他们也许找不到他
们做的,但是可以找到所有相关的材料,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来确定真正相关的子集,这些需要引用。
另外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
>如果你有一个主题相近的论文已投给会议正在审稿或者已被杂志接收但尚未印刷,你有责任告诉编辑和
审稿人并且提供该论文的复印件帮助审稿过程的进行。如果审稿人发现你有相关论文掩藏起来--也许这
是使审稿人气愤的唯一最重要的原因。这是真正的气愤--审稿人会认为你在欺骗审稿过程,于是大斧来
了。
>如果一个文献与你的研究足够相关而使你引用它,那么它和你的结果也是相关的。许多作者在论文开始
堆砌很多参考文献进行装饰,但是后面却从来不把自己声称的新结果与究者对结果进行证实和对比,如果
论文的工作没有一点与前人的比较,审稿人会很恼火,于是他们会抽出大斧。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
四、 依靠可信度指数
科学进步的本质是结果的可信度,这些结果能够被不同的研究者重复和检验。如果这样定义的话,那么真
正新的研究结果在被别人重复以前是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这就引出了可信度指数的概念。
前面假定的论文在实验方法和理论模型都有些小改进,并出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结果,在编写这个论文的
提纲的时候,作者应该仔细考虑提纲不同要素的可信度。显然,已经出版的文献结果(姑且不管它正确与
否)是高度可信的。另外基本物理规律、已经建立的理论和模型,以及被广泛使用的实验方法等也都是高
度可信的。所有这些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指数。
与此相反,新东西的可信度指数是非常低的。如果一个结果还没有被其他人重复,那么它就不是已经"确
定的",因此不如已经被同行验证的结果可信,而作者关于新结果的猜测和想象则是最低的可信度。但是
如果一个新实验结果在论文里有足够多的证明,审稿人可能会接受它,即使他们不同意作者对于新现象猜
测性的解释。
所有这些导致了可信度指数原则,它能够自动确定论文内容的顺序。
>按照可信度递减的顺序安排论文内容。
这种做法的优点不言而喻。如果一个论文是按照可信度递减的顺序安排的,所有的读者都会同意最开始论
述的内容,因为它有最高可信度;但是到后面读者会犹豫是否接受一个新的实验结果(如果恰到好处地解
释,就会接受)或者推测性的解释。一个好的论文永远不要在第一个中等或者低可信度内容出现以后再出
现重要的、高可信度的内容。那些不同意作者观点的读者,也能够得益于能够在出现不同意见以前了解所
有高可信度的材料,因此可以将不同意见集中在正确的问题上。
试样准备方法应该真实反应作者所做的工作,应当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并且应该放在文章的开始部分。作者
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直到论文后面低可信度部分才给出新试样的制备等内容,让读者莫名其妙。这种写作
方法会使论文看上去杂乱无章,非常难以阅读和理解,而难以阅读的论文当然会使审稿人非常恼火。
当你报告一个新的实验过程的时候,为了保持它的高可信度,你应该用例子说明你是如何从原始数据得到
精炼数据,并最终得到分析结果的。同样,对于校准也需要做这样的说明(如果不是基于商用仪器的精度
指标),包括样品数量、数据与误差带之间的关系(满量程吗?平均值的概率偏差等)。如果新方法能够给
出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所期望的结果,无疑这是可信度的基础。这有助于提高你新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大概也是撰写论文需要首先考虑的要点。
如果要报道一个新模型,你需要把模型建立在一个高可信度的起点,并在需要清楚地说明从哪儿开始是你
采用尚未经过证明的假设而使得可信度开始变化的。
至于模型和实验谁在前面,这大概需要取决于爱好了。如果这两者都有新结果,那么需这种方法最令人高
兴的结果是,作为作者,你被引导着在所有比较可信度的材料,如新的实验结果,已经展示完全后才开始
假设和猜测。这有时会给作者带来不小的困难。现在的趋势是提出结果,给出评论和意见;然后再提出一
些新的结果,再给出评论。在开始假设和猜测以前给出所有的高可信度材料。这样,审稿人会喜欢你。
第五、 谨慎使用投机性
读者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在这里对投机性词汇感兴趣。
关于这方面的认识,我要感谢 MIT 的 Arthur Smith 教授。 我和他在 70 年代初期共同写过一篇论文,他提
醒我尽量不要使用被他称为"投机性"词汇的一些词,如"obviously","probably","certainly",
"undoubtedly"等。这是因为从技术的角度看,如果你需要使用表示可能性的词汇,这说明你不能无法证
明你的观点,而是在进行假设和猜测。因此:
如果你发现自己愿意使用投机性词汇,它意味着你不知你在说什么,因此这些材料的可信度自然非常低。
用明确表示你在进行假设的词汇来代替投机性的词汇,并将相关的评论和低可信度的假设放在论文合适的
地方。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
六、 不要学朗费罗
在小说"路边酒店的故事"中,作者朗费罗借用坐在酒店炉火旁的旅客的嘴描写了一系列的故事。尽管朗
费罗是一个极好的故事作者,我们在写作科技文献的时候不能采用他的方法。这种方法确实比较吸引人,
讲个事实,再讲一段故事来解释一下事实;然后再讲另一个事实和解释它的故事,直到所有的事实讲完。
(特别是化学研究人员比较喜欢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错误的地方在于它与可信度降低原则相违背。
因此,故事很好,但是那可能是虚构的;科学写作需要的是不是虚构,而是真实。要抵抗住现代朗费罗式
的诱惑,把所有的高可信度内容都提出以后,再用类似"Discussion"或者"Interpretation"之类的标题来
表述你开始进行假设的部分。
七、 不要把兔子从礼帽里拿出
我们都能回忆起孩童时代坐在学校拥挤的礼堂里,兴奋地看着前来表演的魔术师从他的礼帽里变出一只兔
子的情形。有一些科技文献作者试图去模仿魔术师,但是他们的这种表演却很乏味。他们把一个验证性的
实验藏起来,却引导读者进入歧途,然后这时,也只有这时,他们才拿出读者希望看到的能够证明作者观
点的实验。这种方法有两个问题:一是显然与可信度递减原则相违背,他们(大概)在一些低可信度的解
释后面才提出高可信度的材料;二是这会给推理过程带来很大的问题和缺点。审稿人顽强地寻找着缺点,
却遇上了从礼帽里变出来的兔子。原则很简单:不要这样做。
八、 彻底挖掘所有的金矿
想象一下你正走在一个荒凉的峡谷里面,拿着几铲看上去希望很大的泥土,把他们装进坛子里,然后在附
近的一个小溪边冲洗它们。这时你突然发现了几块金子,你非常高兴,于是决定跑到最近的采矿办公室申
请提出自己的所有权。于是,你对世界声明你的所有权,但是很令人费解地是再也没有回去挖掘那里的金
子。
如果你这样做,每个人都会认为你是个傻子,但是事实上,很多科技文献作者恰恰没有回去挖掘他们的金
子。获得好的数据要用去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同时还有大笔费劲心思得来的经费),这些数据就好比能产
出几个金块的泥土。宣布所有权类似于发表论文-通过这个过程你告诉全世界这附近有金子。考虑到这些
数据的成本,如果不努力找出所有的金子实际上一件非常傻的事情,至少,也要找出你已经挖掘的这些泥
土里的所有金子。
很遗憾,在我的观点看来,很多作者过早地放弃了从数据中获得更多内容的机会。如果你能够证明你对所
获得的数据说明什么或者不说明什么有深入的理解,尽管这可能对你挖掘到的金子能不能发表是不关键
的,但是你在审稿人那里成功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例如,有的作者仅着眼于从能够进行测量的信号,但
是却忽略了噪音谱可能会引起限制可检测能力的信息。另外有些作者未能发现掩藏在结果下面的相互关
系,这些关系或许能够提供发现新的或者重要东西的线索。简而言之,要有耐心。试着从数据中挖掘所有
并且有潜在的兴趣,审稿人会为你的勤奋和坦诚鼓掌。
九、 记住:审稿人是不善言辞
我给出一个关于如何对待审稿人意见的方针,作为本文的结束。
当审稿人抱怨文章的某些内容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了解文章中的问题。不是所有审稿人的所有意
见都是正确或者合适的批判,但是我敢说我遇到的批评中 90%以上都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价值和益处的。
但是,审稿人是不善辞令的。审稿人经常非常恶劣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这使他们的意见看上去非常武断和
随意,甚至反复无常。于是作者变得非常气愤和偏执。那么该怎么办呢?
作为作者,你有责任逐条回复审稿人的批判意见。你对此所持的态度对论文能否顺利发表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象有些作者一样,你试图威胁审稿人(或者编辑)不做建设性的反馈而投稿,审稿人(和编辑)都会
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把你放在一边。我曾经见过很多例子,愤怒的作者有力地反驳审稿人的意见,但是
最后他们的论文却没办法发表,因为他们没有把反驳中的精华用于修改他们宝贝一样的论文。自负妨碍采
取建设性的反馈措施,而偏执则会削弱这些措施。
维护自己工作的科学性是一项需要从谦逊和尊重别人已经建立的知识的基础上来完成的任务。尽管这很困
难,当你收到审稿人的意见的时候,压住自己的火气和反驳,试着想想为什么审稿人会在这一点上找麻烦?
作为作者,如果你能够指出为什么审稿人会给出这个意见,你就能够同时发现提高论文和使审稿人满意的
方法了。通常,一篇论文的失败不是刚好在审稿人提出问题之处,而是往往在其它的地方,如没有精心安
排的主题和评论的次序,或者在文章其它什么地方省略了几个解释用的词等。阅读审稿人的信的时候需要
抱着非常虚心的态度,这能使你缩短论文发表的时间。
当然,有些审稿人的意见非常明显的是错误的,如果你能够非常礼貌并且非常职业地处理相关的意见,编
辑会比较容易同意你对审稿人的反驳意见。因此,我的建议是重新列出审稿人的每条意见和你对此意见的
评论,以及你如何在论文中进行修改的。如果你对此做了足够好的工作和努力,编辑就有可能决定接收论
文而不需要再把论文寄给审稿人重新进行审稿,这会节约几个星期的发表时间。另外,你因为注意审稿人
不善辞令而建立起来的声誉,会使你的职业生涯受益匪浅。
同时,下次你会写出更好的论文。
如何向外国人索要文章
如何向外国人索要文章
该贴为转贴,不知发过没有?不管怎么样,总是希望与大家共享。
最近我们收到 3 封老外索要论文全文的 EMAIL,简约直接,现转贴出来,希望对部分园友有参考价值.
1. Dear Dr David Botstein,
I am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Liu's lab at XX University.
I have recently read your paper "Directly fishing out subtle mutations in genomic DNA with histidine-tagged
Thermus thermophilus MutS", which appeared in "Mutation Research". I am interested in trying your approach
for detecting mutations in yeast.
I was wondering if you would be kind enough to send me the pETTthMutS plasmid reported in your paper.
My mailing address is:
David Gresham
XX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an
Kind regards,
Liu
2. I'd appreciate a file (pdf) containing yourr article: Mutat Res. 2004 Mar 22;547(1-2):41-7. Directly fishing out
subtle mutations in genomic DNA with histidine-tagged Thermus thermophilus MutS. Wang J, Liu J.
Thank you in advance
Best wishes
Liu
3. Dear Dr. Liu,
I read with interest the abstract of your article in Mutation Research, "Directly fishing out subtle mutations in
genomic DNA with histidine-tagged Thermus thermophilus MutS." Unfortunately, our library does not subscribe
to Mutation Research. I would be most appreciative if you could please send me a .doc or .pdf file of the article by
e-mail.
Thank you,
Liu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Medicine and Therapeutics
Chinese University of XX
China
--------------------------------------------------------------------------------
向国外学者索取论文的模式
Dear Mr./Mrs.: ________(作者名)
I am a graduate student of Xx University (大学名) in China. I major in "__Educational Technology______"(您
的专业). Recently, I found one of your articles, titled "__________" (文章名)in ---------(杂志名). I found it
may help me achieve my goals in this research field. This would make a really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my work. I
would like to b
e able to read the full text of this article. The abstract makes the article sound very interesting. I know there is
usually a fee required to obtain the full article from --------(杂志名); however, as a student, my only income is a
small scholarship which is about U S $30.00 per month. I wonder if you would consider sending me
the full text by Email. Perhaps you would consider this as an act of friendship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consideration of this request.
Sincerely: ___________(您的名字)
My Email address is: 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 email 地址)
如何修改医学论文
如何询问稿件及编辑答复!
> Dear Editor,
>
> I'm not sure if it is the right time to contact you again to inquire about the status of my submitted manuscript
(ref:****) although nearly one month have passed since I contacted you last time. I would be greatly appreciate if
you could spend some of your time check the status for me.
>
Best regards
***
Dear ***,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We would like to sincerely apologise for the long delay in reviewing your article. Your
article was sent to many different referees, most of whom felt that they were either unqualified or their time was
too restricted to review the paper.
We understand that you must feel frustrated, and we are sorry for this. Please understand that we rely entirely on
the referee's to return articles to us speedily. Unfortunately, this is not always the case.
It would be much appreciated if you could suggest an alternative referee for your article, a person who may be
able to review the article in a more appropriate time frame. Please forward this person's contact details (e-mail
address) to us as soon as possible.
We will do our very best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at you experienced due to this delay, and we appreciate your understanding
and tried patience in this regard.
满怀期望的论文作者在递交论文之前请阅读我们的《作者指南》,这将会是有 益的。新指南强调了更有效
地与重要的非专业性读者交流的必须性和机会。
《自然》杂志的编辑们常常会收到踌躇满志的作者写给他们的信,热切地请求 发表他们的论文。他们说
论文的论文对于他们的经费、职位或其它的愿望至关重要。这 些作者所属的科学专业组织过度地将奖励
体制建立在数量的评估上,如论文的发表数量, 特别是发表在有特殊影响力的期刊上。
最主要期刊的这些广泛功能增加了它们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作者们习惯于为他们专业内 的科学家写作,
这些科学家会逐字逐句地钻研论文中讲述方法的部分,却没有耐心去猜 测研究结果可能的伟大意义。在
最主要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还要求作者尽最大努力与更广 泛的读者交流,而不仅仅只是与他们最接近的同
行。
向一份国际性学术期刊投稿,作者还必须考虑第二类读者:学科外的科学家。科学家阅 读学科领域外的
论文是基于这样一些理由:如对科学和技术广泛的兴趣;或者是将新技 术或观察法用于他们自己的系统;
或者将他们学科的武器用于正在讨论的科学挑战中。 长期以来,《自然》杂志也是这样指导自己的作者,
在技术性很强的手稿通往发表的过 程中,通过修改让它们有更强的可读性。但是,如果作者在递交论文
之前就将它送给不 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看,这样他们 从开始之初就可以做得更多。
《自然》杂志还为研究人员提供其它的帮助,通过一个新的网上递交系统,论文的处理 过程更有效、更
透明,作者能够在整个审稿过程中跟踪他们的论文。我们也重新修订了 《自然》杂志的作者指南,更清
楚明白地向作者建议如何写作一篇论文。今天,我们积 极地鼓励作者在论文的后面明白地说明每一位共
同作者的贡献,他们做了什么工作,并 确信每一位共同作者都签名同意《自然》杂志基本的要求:数据
可获得性和材料共享。
此外,《自然》杂志还邀请作者提供帮助,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呈现给多样化的读者。现 在,《自然》杂志
要求作者在递交一篇论文时要写两份摘要:一份是写给科学家和编辑 的,另一份是作者向大众提练出他
们研究结果的重要性。《自然》杂志将借此展现和推 销它所发表的论文。
研究人员们日益认识到他们对更广泛读者的责任,不仅仅只是媒体,而是更多有科学兴 趣的大众。当科
学被曲解或受到抑止时,研究人员们不应该坐视等待,让媒体来为他们 做所有的工作。《自然》杂志的作
用是发表科学家们所能做的最有创新性和最有影响力 的论文,并将这些结果展示给公众。但是,研究人
员也有责任积极主要地交流他们的知 识和不确实性,避免被误会,有时甚至会通过通过努力抗争来将科
学信息传达出去。 《自然》杂志将一如既往地为论文的作者提供媒体的平台,让他们理所当然地得到这
些 机会。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一)
前言 David Swinbanks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中国研究人员的数量
一直在增加。1999 年,《Nature》杂志发表了 11 篇来自中国的论文,其领域包括神经生物学、化学和古生
物学等。这一数字几乎是我们 1997 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论文数量的 3 倍。中国科学家在《Nature》杂志上
发表的论文数量的增加是在中文版的小册子《How to Get Published in Nature》于 1998 年 6 月前后在中国首
次发布以后出现的。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基金杂志部对此给予了很大帮助。 我们相信中
国科学家继续投稿的潜力很大,所以我们对《How to Get Published in Nature》这一指南的中文版进行了修
订,其目的和愿望很明确,那就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将自己最好的论文投给《Nature》杂志。这
一新的指南含有有关如何以电子方式给《Nature》杂志投稿的信息。电子化投稿是从 2000 年年初开始的一
项新举措,它将 使我们处理论文的速度更快。 请仔细阅读这一指南,它含有关于《Nature》杂志希望发
表的论文的类型、编辑部审阅与选择稿件的过程、以及如何准备论文和投稿等方面的详细资料。我们真诚
地希望,随着这一指南在中国的广泛发布,我们将会看到,今后会有更多来自中国的论文在《Nature》杂
志发表。 Dr David Swinbanks: Asia-Pacific Publishing Director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ature 杂志与中国
科学家 Philip Campbell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Nature》杂志的鼎鼎大名,但对其运作方式却并不见得很了解。
编写这份指南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回答希望给我们投稿的人们经常提出的一些关于投稿程序方面的问题。
另外,也为了使作者对我们的稿件处理过程以及编辑部的决策过程能够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我认为,一
开始就有必要对《Nature》杂志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做一解释。我们的宗旨当然是发表在某一领域具有非常
重大影响的最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但除此之外,尚需要在此指出其他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第一,我们在
编辑方针上是独立的,我们应当发表什么内容由我们自己来判断。关于作 者所投论文的决定,由我们与
专家审稿人协商做出。但我们没有编委会,所以我们经验 非常丰富的编辑人员可以不受约束地就哪些论
文会对不同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做出自己成 熟的判断。完全独立的另一个好处是,在判断我们的读者喜欢
阅读什么样的内容时,我 们可以不必苛求意见一致,我们的学术思想可以更加灵活。 第二,我们希望反
映所有科学领域的问题。我们所发表的最有意思的论文中有许多涉及几个领域,但论文是否涉及多个领域
并不是其能否发表的一个必要条件。然而,我们的确希望,研究论文在表述方式上应当尽可能地让不同学
科领域的读者感兴趣,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作者做到这一点。偶尔,我们在这个方面会更
进一步,那就是,当某一篇论文特别重要、或需要做补充解释才能让本领域以外的读者明白其重要性 时,
我们会在"News and Views"栏目中发表与这篇论文相伴的、由科学家撰写的评论 文章。 第三,我们是
国际化的。正如您将在这份指南中读到的,我们的编辑部是国际化的,我 们在处理一篇研究论文时不会
考虑它来自哪个国家。我们的审稿系统也是完全国际化的 。 最后,我们希望能够迅速发表论文。当我们
认为必要时,在不影响审稿程序的前提下, 论文可在收到后两星期内发表。 从 1869 年创刊以来,《Nature》
一直是一个国际化的杂志。就我本人而言,我对自己在访问中国期间同科学家的交流感到非常满意,我的
几位高级同事也是这样。我本人以及 我们杂志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加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研究论文的比
例。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杂志是国际化的,而且是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中国的研究人员,使科学在本国具有
更 大的影响,得到更多的支持。因此我希望,这份指南会加深中国读者的这样一种感觉, 即《Nature》
杂志的确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 Philip Campbell 博士是 Nature 杂志主编为什么选择在《Nature》
发表您的文章 Nature》杂志是 1869 年创刊的。现在,130 年过去了,该杂志仍在继续履行着它在第 一期
所做的承诺,那就是:"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伟大成果展示于公众面前。" 《Nature》杂志总是处于科
学的前沿。它是最先报道电子的发现、机械飞行的成功和电 视的可能性的杂志。后来,又是它报道了中
子的发现、维生素 C 的分离、原子的分裂和铀 的裂变。20 世纪 50 年代,Watson 和 Crick 关于 DNA 结构
的论文在《Nature》杂志发表,这 一成果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生物学研究也由此而发生了改变。60
年代,《Nature 》杂志报道了板块构造的发现,从而迎来了地学研究的一场革命。70 年代,该杂志发表 了
关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原始论文。80 年代,《Nature》杂志报道了关于艾滋病、癌症 、超导体和遗传疾病
等方面的重大发现。90 年代,该杂志继续创造着其辉煌的历史,陆续发表了人类基因组的第一个目录、富
勒烯的结构、以及震惊世界的克隆羊"多利"(世界上第一只由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出的绵羊)的培育成功
等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Nature》杂志有一个无可争议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的最可贵之处就是,对
未来采取 开放态度,准备挑战现有的理论。《Nature》杂志历来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既不屈从 于权威,
也不受制于地域。这种做法在过去给了科学界很大帮助,今后该杂志还将沿着 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其他
任何科学出版物,都不能像《Nature》杂志这样帮助其读者和 作者用如此开阔的国际眼光来看待科学的进
步。《Nature》杂志有一个世界范围的记者 网络,在全世界 20 多个地方设有办事处,发表的论文来自科研
工作比较出色的各个国家 (最近对一段为期 3 个月的时间内发表的论文进行的调查表明,这些论文来自
30 多个国家 ),其读者也是来自所有这些国家的科学家。《Nature》杂志传播科学新闻和科研成果 的速度
可以说是最快的,该杂志广受欢迎的"新闻与观点"(News and Views)栏目发表 由编辑部约请科学家撰写
的关于世界领先的科学发现的评论文章,其内容是最受尊重的 ,其观点是真正独立的。 如果要问科学家
为什么很想在《Nature》杂志上发表其最好的研究成果,所有这些都是 原因之所在。现总结如下: 读者
人数多:《Nature》杂志每星期在全世界发行6万份,大约四分之一发行到图书馆 和研究机构,其余发行
到个人。广泛的读者群意味着,每一期《Nature》杂志读者人数 超过 60 万,其中大多数是活跃的研究人
员。 发行速度快:《Nature》杂志每星期四出版,在英国、美国和日本印刷,在出版当天邮 寄给这些国家
的订户。《Nature》杂志网址(www.Nature.com)除含有每期的全部内容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内容,订户可
在格林尼治时间每星期三午夜之后在网上看到这些内容 。网上服务不但扩大了该杂志的覆盖面,而且加
快了其传播速度。 媒体报道广:《Nature》杂志在出版之前一星期会向国际上 1000 多位新闻界的联系人发
布一份新闻稿,供媒体报道(媒体须遵守关于最早报道时间的规定)。这一举措可以保 证《Nature》杂志
的作者会受到世界上最重要的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的 最大程度的关注。《Nature》杂志经
常被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作为最新科学信息的最可靠的来源而加以引用。该杂志在科学文献中被引用的频
率高于其他任何杂志,其每年的 "影响因子"(计算方法是,用被引用的次数除以所发表的论文数)高于世
界上其他任何 一个综合性科学杂志。《Nature》杂志被列入了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一些图书馆数据库中,
并被所有的主要索引系统所检索。 发表周期短:《Nature》杂志由于是周刊,因而其发表科学新闻和研究
成果的速度自然就可以非常快。从收到稿件到正式接受的平均时间间隔为 13 个星期,从接受稿件到发表
的时间间隔为 7 个星期。如果有特殊原因的话,《Nature》杂志还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发表论文:重要论文经
常可在投稿后一个月内发表。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二)
《Nature》杂志上发表什么样的论文 Nature》杂志发表科学和技术所有领域的论文。该杂志每星期收到论
文约 150 篇,由 于版面有限,其中能够发表的只有约 20 篇。那么,什么样的论文最有可能挤进如此有限
的版面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原始性:《Nature》杂志录用论文最重要的标准是,研究论文必须是
原始的,必须是作 者的独立工作,其中心部分的任何内容不得向其他刊物投稿(《Nature》杂志对在其他 刊
物上发表相关或类似论文有专门规定,欲知详情,请访问www.nature.com,参阅《作 者须知》)。 重要性:
论文所反映的研究工作对于同一领域的科学家来说必须是重要的。这种判断通 常是由《Nature》杂志的编
辑在审稿人的帮助下做出的,审稿人既可通过正式报告反映 自己对稿件的意见,也可通过打电话或发 email
的形式非正式地向编辑提出建议。很多投 稿未经审稿就被退回,是因为这些稿件只是一个新的概念形成
过程中的中间步骤,而不 是因为《Nature》杂志的编辑认为它们的学术论点是不正确的。 交叉性:投给
《Nature》杂志的论文还必须能够让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感兴趣。作 为综合性科学刊物,《Nature》
杂志希望有很大比例的读者会对自己领域之外的研究工 作产生浓厚兴趣。 可读性:《Nature》杂志要求自
己发表的论文能够让读者比较容易地看懂。这一要求与 其说是语言问题或文风问题,倒不如说是条理问
题和表述问题。中国科学家的第一语言 不是英语,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论文偶尔会出现语法错误而
受到歧视。《Nature》 杂志希望发表的是能够反映最重要的科研成果的论文,其编辑乐于帮助作者以正确
的英 文来表述自己的研究工作。《Nature》杂志的编辑中有许多本人就来自非英语国家。对 于那些英语不
是很熟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当他们投稿时,要做到尽可能简单而明 了地在其论文中解释自己的研
究工作。 新颖性:作为一个周刊,《Nature》杂志必须选择其结果包含某种新颖成分的研究论文 。这样的
论文既可以是对以前人们不知道的某种现象的描述,也可以是向以前被人们广 为接受的某个假设提出质
疑。例如,一篇能够令人信服地证明永恒运动的论文相对于一 篇证明永恒运动是不可能的论文来说,前
者就会被《Nature》杂志优先考虑。 巧妙性:《Nature》杂志优先考虑那些新颖、别致、巧妙的研究工作,
包括那些通过一 个非常简单的路径、通过对方法的巧妙改进而得到某种可靠结果的研究工作,以及那些
将一个领域的知识巧妙应用于另一领域的研究工作。虽然《Nature》杂志发表的每一篇 论文并非都要包括
以上全部要素,但它们通常要满足其中不止一个条件。《Nature》杂 志并不排除发表那些专业性很强、但
非常重要的论文,也不排除发表那些介绍目前还无 法解释的有趣现象的论文,但由于版面有限,这些类
型的论文被录用的机会相对来说要 小一些. 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七个步骤投稿之前: 第一步,
考虑录用标准:您在自己的论文中想要报告的进展是否属于前面所列类别中的 至少某些类别?
第二步,参阅《作者须知》:《作者须知》的全文和最新版本刊登在《Nature》杂志的 网址上(www.Nature.com),
其中中译文包括在本手册中。在准备论文时,希望您能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来做,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耽
误。
第三步,提交稿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以在线方式通过www.nature.com/submit/来投稿。在这种情况下,
就不要再寄硬拷贝来了。作者还可以用磁盘来投稿,请将磁盘连同 一份硬拷贝寄到下面的地址。一般不
要用 email 来投稿。 如果作者无法以在线方式或用磁盘投稿,请将论文寄往:The Editor, Nature, Porter s
South, 4 Crinan Street, London N1 9XW, UK。一式五份,并附一封短信,用几句简 短的话向非专业读者解
释您为什么认为自己的论文适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写清 您目前的地址、电话和 email。不要通过
传真来投稿。
投稿之后: 第四步,编辑部审稿:编辑部不会将所有稿件都送出去让审稿人审稿,因为这样难免会 耽误
时间,所以收到的稿件中大约有一半未经审稿就被退回。至于什么样的论文最符合 《Nature》杂志读者的
利益,什么样的论文值得送审,其选择权和决定权都在编辑手里 。《Nature》杂志的编辑们会尽力在收到
论文后一星期内做出这样的判断,并将论文是 否送审、是否退回的决定用传真通知作者。
第五步,审稿人审稿:对那些正式送审的论文,《Nature》杂志的编辑还要根据审稿人 的意见再审查一次。
一篇论文是否发表,其决定由《Nature》杂志的编辑来做,而不是 由审稿人来做。编辑会将是否发表的决
定写信通知作者,并附上一份审稿意见。《Natu re》杂志上发表的几乎所有论文,都要根据审稿人的意见
至少修改一次。
第六步,《Nature》杂志的决定:作者们一般都会认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是优秀的,这是 很自然的事情。但
如果《Nature》杂志根据专家的意见决定不发表某一篇论文,请理解 那是因为这样做最符合其所有读者的
利益,原因是大多数读者与该论文的作者不属于同 一研究领域,而不是因为论文所反映的研究工作学术
质量不够高。
第七步,最后一步:请不要被这么多的步骤吓倒。要知道,要对论文进行全面评价,必须经过这些步骤。
《Nature》杂志向来以发表优秀论文闻名于世,而这些步骤正是其成 功的基础。 编辑是些什么人?
《Nature》杂志的编辑是否都是英国人、是否都在 50 岁以上?不,他们大都是年轻人, 来自许多不同的
国家,其中大多数在世界上一些最好的实验室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 《Nature》杂志的论文编辑分成两
个组:生命科学组(biological sciences team)和 自然科学组(physical sciences team)。生命科学组的负责
人是 Richard Gallagher, 一位免疫学家;自然科学组的负责人是 Karl Ziemelis,一位材料学家。除了这两
位学科 主编外,还有 14 位生命科学编辑和 7 位自然科学编辑,他们中大多数在伦敦办公,少数在 美国
首都华盛顿办公。这些编辑分工处理各学科的论文。比如,一位编辑处理天文学和 天体物理学领域的论
文,而另一位编辑则处理生态学和演化方面的论文。每一位编辑在 加盟《Nature》之前都在某一特殊领域
具有专长,他们每一位还可通过出席学术会议、 与科学家进行电话交谈、阅读文献等方式,进一步提高
各自的专业知识。 当然,《Nature》杂志的科学报道并不限于研究论文。《Nature》杂志还有几位高水平 的
新闻记者。 论文投稿之后 完成实验工作、并按以上要求写好论文后,您也许认为您的任务基本上大功告
成了。但即使《Nature》杂志答应发表您的论文,您也应准备对论文做大量修改,可能需要做更 多的实验,
也可能需要做文字改动,还可能既要做更多的实验,又要做文字改动。 下面,我们将对您的论文到达
《Nature》杂志编辑部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做一介绍,我们 希望这种介绍能够帮助您了解《Nature》杂志的
编辑们是如何做出决定的。我们还希望 ,这种介绍可帮助您更好地准备自己的论文,使其最有可能被发
表。 最初步骤您投给《Nature》杂志的论文应当满足以下所有要求: 论文应有一个明确的、原始的结论。
论文的写作应当尽可能地简单,尽量不要使用专业术语。 同事们已对论文进行了审阅(征询来自不同学
科的同事们对自己论文的意见经常是很有 帮助的)。 论文的格式与《Nature》杂志的要求是一致的(见《作
者须知》)。 给编辑写一封短信,解释为什么您的论文对本领域之内的人和对本领域之外的人来说都 很重
要。 将您的电话、传真号码和 email 地址写在论文的第 1 页上,或写在您给编辑的短信中, 并 且注明论
文的字数,以及如果发表的话您估计会占用《Nature》杂志多少个页面。 投稿前询问 如果您不能肯定自
己的论文原则上适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那么我们欢迎您给我 们发一封投稿前询问信。《Nature》
杂志并不鼓励这样做,大多数编辑都愿意通过阅读 稿件全文来判断一篇论文。然而,如果您愿意的话,
您可通过《Nature》杂志网址(ww w.Nature.com)发一封投稿前询问信。在这封信中,请附一段论文摘要
(注明所有参考 文献),并用简短的几句话解释为什么您认为自己的论文适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 。
《Nature》杂志的编辑们将尽可能在两个工作日之内通过 email 回答您的询问(但询问 信必须采用正确的
格式和方式)。然而,在这个阶段,编辑们只能说您的论文是否可能 送审,他们不能进一步同您讨论,也
不能在阅读一篇论文之前就保证可将其送审。 是发"文章"(Article)还是发"来信"(Letter)? "来信"(Letters
to Nature)是对某一原始科研成果的初步介绍,其内容是其他领域 的研究人员所感兴趣的。"文章"(Articles)
是对某一项研究工作的更全面、更周密的 介绍,代表着人们对某一事物认识层次的一个显著提高。《Nature》
杂志的版面只允许 每星期发表约 2 篇"文章"类论文和 16 篇左右的"来信"类论文。因此,"文章"类论文的
竞争更加激烈。事实上,很多"来信"类论文最初是按"文章"类论文投稿的,后根据《Nature 》杂志编辑们
的意见缩短了篇幅。 有关"文章"类论文和"来信"类论文的详细写法,请参阅《作者须知》。请特别注意:"
来 信"类论文引言部分用黑体字排版,而且只有一个自然段的较短的讨论部分;"文章"类论 文有一个自然
段的较短的摘要部分(summary),排在正文之前,与正文分开,即采用所谓 的"standfirst"形式,其正文可
包含几个自然段的引言。 "来信"类论文的引言 "来信"类论文没有其他论文所有的那种摘要(abstracts)。
其第一段用黑体字排版的 部分字数不超过 180 个单词(但可能的话还应再短一些:100 个单词绝不少见),
既起引 言的作用,又是一段简短的、非专业性的提要(summary)。在这一段中,您可介绍自己 研究工作
的背景,报告其主要结果,并解释该结果为什么是重要的。接下来,您应直接 描述结果,进一步的背景
介绍越少越好。用黑体字排版的第一段内容的写作相对来说比 较困难,一旦一篇论文已原则上被接受发
表,我们的编辑和助理编辑们会帮助作者重写 这段内容。 最初的处理 您的论文到达《Nature》杂志后发
生的第一件事情是,它将被登录进一个稿件跟踪系统 中。登录之后,编辑部会给您的论文一个特定的编
号,并用明信片或 email 将这个编号通 知您,供您以后跟我们就您的论文进行通信联系时使用。第二步,
我们将对您的论文进 行分类,看它是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因为《Nature》杂志的
编 辑们就是按这两个领域分成了两个小组(大多数编辑在伦敦,少数在华盛顿)。介于自 然科学和生命
科学之间的论文(如海洋学),将被分到其中一个小组,但责任编辑在考 虑稿件的整个过程中会与另一组
的相关同事进行协商。每天,有关人员会按以上方式, 将投来的论文稿件分发给各编辑小组中相应专业
的编辑。在您收到的来自《Nature》杂 志的所有信件中,给您写信的编辑的名字首字母缩写将会出现在您
的参考编号旁边。 接下来,编辑们将会考虑您的论文是否值得送审。这个判断主要由责任编辑来做,但
几 个同事之间常常会就论文进行讨论,以确保各学科之间所采取的标准都差不多。在这一 阶段,编辑们
将会考虑在该论文所属领域之外的人会怎么来看这篇论文,也就是说,要 判断论文是否具有广泛的科学
意义。 《Nature》杂志的编辑们是如何判断重要性的 《Nature》是一个致力于发表那些既有突出的科学
意义、又有广泛的读者群体的研究论 文的杂志。虽然并不是说每一篇论文的读者群体都会广泛到既能吸
引分子生物学家的注 意、又能吸引高能物理学家的注意,但《Nature》杂志的所有稿件都应当具有特别广
泛 的影响。投稿中只有约 5%-10%能够被发表。因此,作者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判断什么东西会让
如此广泛的读者群体感兴趣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每 一个审稿人只看到很少一部分投稿,
所以一个审稿人未必会具有做出这种判断所需的视 角。(《Nature》杂志不可能将某一领域的所有投稿都寄
给审稿人,这一点大家都是可 以理解的。)《Nature》杂志没有一个由高级科学家组成的编委会,因为编辑
们不愿意 看到自己的决定受到编委会成员个人喜好的严重影响,也不愿看到编委会偏向一些国家 的作
者,歧视另一些国家的作者;同时,设立编委会难免会增加决策时间。因此,《Na ture》杂志的编辑们自
己来做这些判断。这样,所采用的编辑标准更有可能趋于统一, 他们可真正独立于任何一个科学团体或
任何一个国家,处理稿件的时间耽误也可减少到 最小。 审稿人的选择 一旦《Nature》杂志决定一篇论文
原则上值得送审,该论文的责任编辑将会选择二或三 个审稿人。审稿人是能够从专业角度对论文进行充
分地、公正地审定的专家。选择审稿 人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是否有相关论文正在考虑之中;最近是否
给可能的审稿人送审 过其他相关论文;审稿人在下个月的活动情况;审稿人的专业与其他被考虑的审稿
人的 专业是否吻合;《Nature》杂志对所选择的审稿人过去审稿工作的了解情况。编辑们在 选择审稿人时
将会非常慎重,他们要与不同国家的数位科学家进行接触,以确保能让最 合适的审稿人来审阅您的论文
(不管审稿人身处何地),并在送出论文之前几天内将这 些审稿人是否联系得上、是否愿意审稿的事情落
实。 审稿人采用的标准 理想的审稿报告应当指出:谁将对新的结果感兴趣(为什么)?在作者的结论成
立之前 ,还需要解决哪些学术上的问题?虽然审稿人有时会自告奋勇地指出,某一篇论文是否 适合在
《Nature》杂志上发表,但我们并不要求他们提出这样的审稿意见。相反,我们 要问他们的是,他们是如
何看待所审论文的贡献及其重要性的,编辑们正是根据这样的 审稿意见以及《Nature》杂志的正式编辑标
准来决定一篇论文是否适合在《Nature》上 发表的。同样,虽然编辑们认为审稿人指出的论文所存在的所
有专业问题都很重要,但 他们并不会完全受这些审稿意见约束。 竞争与道德 当然,一些潜在的审稿人
可能正在从事与要求其所审的论文相互竞争的研究工作,这可 能会影响到其审稿意见。为了避免这种利
益冲突,《Nature》杂志要求审稿人在答应审 稿之前如实说明是否存在这种问题,要求他们说出与其讨论
过所审稿件的同事,还要求 他们在审完之后将稿件退回。 作者也可以推荐合适的审稿人,但编辑不一定
用他们推荐的人。作者可以要求不要将一 篇论文送给某一个或两个(但不能更多)研究小组审稿,《Nature》
杂志会尊重这种意 见的。 决定的速度 《Nature》杂志追求的目标是,尽快做出所有决定。如果一篇论文
不能被考虑的话,在 收到稿件后一星期内通常就会通知作者(但作者不会被告知他们的论文已送审)。遗
憾 的是,《Nature》杂志不能保证迅速提供审稿报告,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来提供这项 服务。大多数审
稿人都会根据《Nature》杂志的要求,在双方商定的天数内提交审稿报 告;如果他们在这个时间过后还没
有提交审稿报告,编辑就会通过电话或 email 不断催促 他们。由于许多审稿人都远离伦敦或华盛顿,所以
我们要求审稿人通过 email 或传真将其 审稿报告发到伦敦或华盛顿(另用邮件将稿件和图表退回),以加
快决定速度。 《Nature》杂志的决定 所有审稿人的审稿报告都到了以后,责任编辑将会采取她或他认为
合适的下一个行动, 并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审稿意见以及准备给作者的信件整理成文,在自己的同事中
传阅 。接下来,其他稿件编辑,包括生命科学主编和自然科学主编,将阅读这一文件,以确 保所采用的
编辑标准与其他论文所采用的编辑标准是一致的,并确保所涉及的论文已经 专家审阅。在达成一致意见
之后,处理这篇论文的责任编辑将会给作者发出一封信,并 附上审稿报告。给作者的信和审稿报告通常
是用传真发出的,除非作者要求《Nature》 杂志不要用这种方法来通信。 如何做出反应 在理解《Nature》
杂志编辑的信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记住,信上所说的,就是 其所指的。例如,信上可能会说,《Nature》
杂志不能以其现在的形式发表一篇论文, 但如果作者补充一些数据后再投稿的话,编辑们是很愿意考虑
的。在这个例子中,在补 充特定数据之前,作者不应将该论文修改后再投稿,但一旦补充数据之后,《Nature》
杂志会很乐意重新考虑这篇论文。《Nature》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中很少有未对最初的 投稿做重大修改就
能得以发表的。《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些优秀论文最初并没有支 持其重要结论的数据,正是凭借审稿
人和编辑们的广泛关注,这些论文才真正具有了吸 引力和说服力。 修改论文 《Nature》杂志的编辑们在
向作者传达决定时会尽可能做到明白清楚。在回信时,请只 谈与编辑决定直接相关的问题。当我们要求
您修改或重新投稿时,还可能会同时要求您 说明,您是如何根据审稿人和编辑们的意见来进行修改的。
自然,作者并不总会同意审 稿人所说的每一件事情。但在针对审稿人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时,请用温和
的言辞(因 为我们可能会将您的修改说明连同您的修改稿再送给审稿人)。在回答编辑或审稿人提 出的
问题时还要记住的是,如果某一个问题对他们来说不清楚,那么这个问题对普通读 者来说也不可能清楚。
再一点需要记住的是,如果您的论文的处理有所耽误,那么这种 耽误并非是《Nature》杂志有意造成的,
请相信《Nature》杂志的编辑们实际上一直在 尽最大努力争取尽快做出决定。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三)
出版与发行统计
引用率最高 论文的格式和长度 一旦《Nature》杂志原则上接受您的稿件,编辑们将会提出严格的格式要
求,详见《作 者须知》。虽然没有正式的页数限制,但一篇"来信"类论文的理想长度约为 2.5 页。对一 篇
典型的自然科学领域的"来信"类论文来说,这样的长度相当于大约 1500 个单词的正文 和 4 个表格或图形;
对于一篇典型的生命科学领域的"来信"类论文来说,这样的长度相当 于大约 1000 个单词加上 4 个图表,
这类论文插图和方法部分所占篇幅一般较大一些。经编 辑同意,作者可用图表换取正文篇幅(关于这种
计算的详细情况,请访问www.nature.c om,参阅《作者须知》)。 如果编辑认为某一作者需要更多的版面
来充分表达其结果,我们可以提供额外的版面。 相反,并不是所有论文都需要分配最大版面,所以编辑
一般都会选择长度下限。大多数 作者都会惊喜地发现,根据编辑的意见压缩其文章非常容易,只需集中
表述结果中真正 重要的部分就可以了。压缩后的论文是一篇容易阅读、容易理解的论文,因而也是一篇 会
被广泛引用、产生广泛影响的论文。如果一个修改稿的长度大大长于编辑所要求的长 度,可能会被退回
做进一步压缩,这样便会耽误更多时间。在投稿和重新投稿时,一定 要说明论文的长度。发表的时间安
排 您修改过的校样到达伦敦编辑部后,您的论文就可以安排时间发表了。每个星期,编辑 们都要开会选
择在两个星期后要出版的一期的内容。随后,排版人员将在下一个星期的 周一和周二根据美编的版式说
明准备大样。这一期《Nature》杂志的其余内容在出版的 这个星期内准备好,然后,对最后的排式进行照
相,并将胶片发往英格兰、美国和日本 的印刷厂,供印刷本期杂志。 《Nature》杂志的其他部分 当您打
开一期《Nature》杂志时,您会发现,在"文章"和"来信"部分的论文之前,约有 40 页的新闻(news)、观
点(views)、报告(reports)、讨论(discussion)和辩论 (debate)文章。这些是《Nature》杂志上相对来
说非正式的部分,其中一些可考虑发 表自由来稿,另一些发表由《Nature》杂志编辑们组约的稿件,还有
一些发表由《Natu re》杂志编辑部成员撰写的稿件。 《Nature》杂志中的栏目目录页(Contents pages) 正
如您所预料的,这些页面说的是这一期杂志都有些什么内容。但它们还含有其他信息 ,如本期中一些论
文的非正式的摘要、《作者须知》最后一次发表的时间、《Nature》 杂志的网址、除了印刷版中的内容外网
址上还有什么其他内容(例如网络辩论和 Nature Science Update 等),等等。 言论(Opinion) 该栏目所
传达的是《Nature》杂志自己的声音。《Nature》杂志不但现在是、而且永远 是独立于任何游说或压力团
体、任何大学或科研单位、任何政府或官方机构的。《Nature》杂志的编辑立场之所以具有独一无二的权威
性和公正性,正是得益于这种独立性。 "言论"文章是由《Nature》杂志来自不同国家的编辑们撰写的,其
观点具有真正的国际 性,而所谈论的事件常常就发生在订阅《Nature》杂志的许多国家中的其中某个国家。
新闻(News)、新闻分析(News analysis)和新闻背景(Briefings) "新闻"栏目继承了《Nature》杂志用全
球观点观察事物的优良传统,具有独特的公正性 。从最早报道妇女教育运动和学校理科教学,到今天报
道科研预算、科学政策变化和科 学领域的重大动态,我们的国际记者队伍每星期可为读者提供与科学界
有关的最新消息 。例如,《Nature》杂志曾于 1995 年(1995 年 12 月 7 日)和 1996 年(1996 年 9 月 5 日)
出版 过关于中国科学的专刊,现在还发表由我们在中国的记者定期发回的报道。"新闻背景" 和"新闻分析
"对某一热门话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生物多样性到转基因食品,从空间 研究到因特网,《Nature》杂志
的"新闻背景"可让读者了解到公众眼中的科学问题。
读者来信(Correspondence) 当您翻阅《Nature》杂志时,您会发现,这一部分是第一个含有读者投稿的
部分。该栏 目中的许多文章是评论"新闻"和《Nature》杂志上发表的其他非正式内容的,或者是继 续某
一辩论的,但也有许多文章内容是五花八门的。这是《Nature》杂志上惟一一个可 通过 email 投稿的栏目
(email 地址是:corres@Nature.com);文章长度应少于 500 个单 词。
评论(Commentary) 《Nature》杂志的"评论"栏目所谈论的常常是有争议的、而且总是热门的和受到广泛
关 注的话题,是为那些对科学感兴趣、但其本身又不一定是科学家的读者开设的。那些想 表达个人观点、
想抒发个人感情的科学家可在《Nature》杂志的"评论"栏目中一吐为快 。他们既可向基因技术的某些应用
发出警告,也可提出欧洲的科学研究需要企业家的参 与。总之,可评论的话题很多。如果您有兴趣投稿,
请用传真或通过 email(nature@na ture.com)给"评论"编辑发来一个摘要(长度为一个自然段)。
书评(Book reviews) 《Nature》杂志著名的"书评"栏目评论范围很广,既包括专业书籍,也包括以普通
读者 为对象的书籍,书评的作者来自欧洲各国、美国和其他许多地方。该栏目还定期出版增 刊以及"文
化中的科学"(Science in Culture)和"回忆"(In retrospect)等特色栏目 。"书评"文章是由"书评"编辑约稿
的,自由来稿不予考虑。但是,《Nature》杂志总是 喜欢听到对有关亚洲的、科学界普遍感兴趣的新书的
评论。您如果有这样的评论,请通 过 email(nature@nature.com)与"书评"编辑联系。
新闻与观点(News and Views) 《Nature》杂志的"新闻与观点"栏目提供了一个可向广大公众交流科学新
闻的论坛,它 是所有媒体上就科学研究进行评论的仿效最广、最受尊敬和最受欢迎的论坛。科学家可 在
"新闻与观点"中了解到他们自己的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中什么是最热门的;教师和学生 都发现这个栏目极有
价值;读者们一直认为该栏目是《Nature》杂志中他们最喜欢的部 分。"新闻与观点"栏目的文章是很难写
的,而且时间要求总是很紧,常常要在短短几个 星期内完成。这种文章必须将某一项成果讲清楚,必须
能让读者找到一个兴奋点,然而 又必须客观公正地对研究工作进行评价,并与他人的研究工作进行比较。
这样的文章大 多数都是约稿,但如果您知道一篇论文即将发表、而您又认为读者会对其感兴趣,或您 将
出席一次您认为值得读者注意的会议,您也可以与"新闻与观点"编辑联系(可打电话 、发传真,也可发
email 至nature@nature.com)。关于这种文章的作者须知,请访问《 Nature》杂志网址,也可向"新闻与观
点"编辑索取。
简明通信(Brief Communications) "简明通信"栏目(以前称做"科学通信"(Scientific Correspondence)
栏目)的 内容既有趣味性较强的科学问题,也有主流的科学问题,如蜘蛛令人毛骨悚然的生活习性、大
气污染物某种难得的正面效应、巧克力"上瘾"的某种生理机制、或基因工程花 粉对大花蝶的影响等。
该栏目不仅可读性较强,它还可以使《Nature》杂志能够非常快 地发表重要研究工作,如杀死北海海豹的
病毒的识别、绕一颗脉冲星运动的一颗行星的 发现、疯牛病病毒有可能传播给哺乳动物的第一个证据的
获得等。"简明通信"栏目的 文章经审稿后才能发表,其中许多文章最初是按"来信"(Letters)论文投稿
的。该栏 目的作者须知可从《Nature》杂志的网址上看到,也可直接向该栏目的编辑索取。《Nature》杂
志的这个栏目也刊登对本刊所发表的稿件的学术评论。 综述与进展文章(Review and Progress articles) 对
某一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评论。"进展"文章长度不超过《Nature》杂志 4 个页面,与 "综述"文章相比,其
风格稍显随便,观点更具个性。希望发表"综述"或"进展"文章的人 应先向《Nature》杂志的"综述协调员"
(Review Coordinator)发一个一页长的摘要, 《Nature》杂志在给您回信时会详细说明如何投稿。有关详
细说明,请访问《Nature》 杂志网址。
其他特辑 "(Letters)部分的最后,每年都有若干个比较大的"职业与招聘"特辑(Careers and Recruitment
features)。这些文章对如化学或细胞生物学等某一研究领域的就业机会 进行综述、向博士后等科研人员提
供职业指导、或讨论如歧视现象等与科研职业市场有 关的问题。这些特辑被集中起来在网上发布,成为
向广大读者提供的一项职业指导服务 ,而且通常还同许多对找工作的人来说很有用的站点建立了链接。
《Nature》杂志还发表介绍新的科研产品的较短的特写,在全年大多数期次中都有这样的文章。 《Nature》
杂志的增刊计划 自 1996 年开始实施以来,《Nature》杂志的增刊计划不断取得成功。 《Nature》杂志的"
综述"增刊可以对一个话题进行更全面、更透彻的剖析,而由于版面 所限,正常的一期杂志是无法做到的。
这种增刊可对发生在某一领域、某一国家或某一 地区的重大进展、重大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增刊有各种
不同的形式,如原始综述增刊( original review supplements)、以抽印本的形式发行的增刊、以及带有新闻
色彩的增 刊等。迄今为止,已经出版过的增刊名称包括《神经失调》(Neurological Disorders )、《治疗视
野》(Therapeutic Horizons)和《智能药物设计》(Intelligent Drug Design)等。 《Nature》杂志还出版其
他由编辑撰写的增刊,如《拉丁美洲的科学》(Science in L atin America)和《科学家的职业选择》(Alternative
Careers for Scientists)等 。1999 年夏,《Nature》杂志出版了一个关于"1999 年世界科学大会"的特别增刊,
其中 包括由在大会上做重点发言的人士撰写的文章。 2000 年及以后,我们计划出版更多这样的增刊,对
订户全部免费。 读者喜欢增刊,发现这些免费内容既有趣,又有用。许多读者给《Nature》杂志写信, 谈
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摘录几句有代表性的话: "你们的增刊非常棒,我希望这样的增刊更多一些。" "增刊
是对某一领域的热点科学问题进行高层次总结的一种完美方式,这种想法非常好。 " "这些增刊很有用,
很有启发性。" 《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ature》杂志的姐妹刊 自 1996 年
开始实施以来,《Nature》杂志的增刊计划不断取得成功。 《Nature》杂志著名的姐妹刊,即《自然遗传
学》(Nature Genetics)、《自然结构生 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自然 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和 《自然细胞生物学》
(Nature Cell Biology),都是在市场上非常成功、在编辑业务上 各自独立的杂志,它们的影响因子在各自
领域中都高于其他任何杂志。《Nature》杂志 为什么要出版姐妹刊?《Nature》杂志与其姐妹刊之间的关
系是什么? 为了扩大读者的视野 对于世界科学界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由
于《Nature》是 一个跨学科刊物,所以它发表所有科学领域的论文。然而,在一些领域,投给《Nature 》
杂志的高质量论文数量的增加要比其他领域快得多。发表这种高质量的论文,可让读者扩大自己的知识视
野。于是,在那些稿件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创办新的刊物,就可以 让这些领域的读者比只有一个《Nature》
杂志时具有更为开阔的眼界。而且,在姐妹刊 上发表这些论文,与被《Nature》杂志退回后向其他刊物重
新投稿相比发表速度更快, 因为向其他刊物重新投稿时还得从头开始审稿。这是因为,对于那些其论文
无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但他们又向《Nature》杂志的一个姐妹刊上投稿的作者来说,如果他们愿
意的话,他们可要求将其在《Nature》杂志的有关文件提供给该姐妹刊。由于姐妹刊上的论文是按照《Nature》
杂志严格的标准进行审稿的,所以您完全可以信任这些论文的结果。姐妹刊上也有读者熟悉并喜欢的、在
《Nature》杂志本身上能看到的一些 非正式部分,如"新闻与观点"(News and Views)、"读者来信"
(Correspondence)、 "简明通信"(Brief Communications)和"书评"(Book Reviews)、以及本领域的读者 直
接关心的新产品信息等。 怎样在姐妹刊上发表文章 大多数论文是直接投给姐妹刊的,但有些论文是先投
给《Nature》杂志、在审稿前或审稿后发现更适合某一姐妹刊而转投的。然而,《Nature》杂志的编辑们除
非感觉一篇论 文原则上适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否则他们是不会将其送审的。如果他们觉得投 给
《Nature》杂志的一篇论文原则上在该领域的姐妹刊上发表比在《Nature》杂志本身 上发表更合适,他们
会直接告诉作者。选择在哪个刊物上发表由作者决定,由他们自己 决定是投向《Nature》杂志编辑所说的
姐妹刊还是投向另一个刊物。 《Nature》出版集团的其他刊物 《Nature》出版集团是一个成立于 1999 年
的新集团,由《Nature》杂志、其姐妹刊和其 他以前以斯托克顿出版社(Stockton Press)名义出版的著名
学术刊物。该集团出版许 多在各自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化的刊物,就质量、服务和发行量而言,这
些刊物都 在最好之列。 除《Nature》杂志及其姐妹刊外,其他重要刊物包括:《致癌基因》(Oncogene)、
《 基因疗法》(Gene Therapy)、《白血病》(Leukemia)、《肥胖症》(Obesity)、《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英国牙科杂志》(British Dental Journal)、《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和《欧洲人类遗
传学杂志》(the Euro 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还许多其他的刊物。 成立《Nature》出版集团的目
的是,借助集团内各刊物的优势和能力以及全球化的运作 方式,来满足一个正在迅速变化之中、而且富
有挑战性的出版环境的要求。目前,《Na ture》出版集团的刊物具有很高的编辑水准、合理的订阅价格、
较短的出版周期、以及 全球化的营销网络、高质量的广告宣传和大规模的网上服务,这些都是科学、医
学和技术出版物今后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有关这些学术刊物的详细情况,请与《Nature》出版集团营销
经理 Michelle Tempest-M itchell 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Michelle Tempest-Mitchell Group Marketing Manager,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Houndsmill, Basingstoke, Hampshire RG21 6XS, UK
电话:+44 1256 302880
传真:+44 1256 328339
E-mail:m.tempest-mitchell@nature.com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四)
Nature 杂志投稿指南
1. 描述研究工作的格式(Formats for description of research) 《Nature》杂志反映原始研究工作的主要论
文格式是"来信"( Letters to Nature) 和"文章"( Articles)。 1.1 "来信"(Letters to Nature) 是较短
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集中反映某一重要发现,它的重要性意味着其他领域的科 学家也会对其感兴趣。
这种论文的长度一般不应超过《Nature》杂志的 2.5 个页面,参考 文献不应超过 30 条。论文以一个不超
过 180 个单词的自然段开头,标明所有必要的参考文 献,其读者对象是其他领域的科学家。这段文字概
述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原理,接下来介 绍论文的主要结论,用"Here we show"或类似的短语来引导。允许
再有一小段引言内 容,但其后的正文部分则应仅限于对发现做简短描述,并且只能有一小段的讨论部分。
1.2 "文章"(Articles) 是反映原始研究工作的报告,其结论代表着人们在理解某一重要问题上所取得的
一个实 质性进展,许多不同领域的读者都会对其感兴趣。这类论文的长度一般不超过《Nature 》杂志 5
个页面,参考文献不超过 50 条。(一整页文字大约为 1300 个单词)。这类论文有 一个不标参考文献的摘
要部分,与正文分开,长度最多 150 个单词,其中不含数字、缩写 或计量单位,除非确有必要。同"来
信"类论文的开头一段一样,"文章"类论文的这 一摘要部分也是对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原理的简短介绍,
随后为用"Here we show"或类 似短语引导的论文的主要结论。文章本身以长达 500 字、标注参考文献的
文字开始,对研 究工作的背景做进一步介绍(与摘要部分有一些重复是允许的),接下来对研究工作的 发
现做精练的、集中的分析,最后为一到两段较短的讨论部分。这类论文应有几个小标 题,每个小标题的
长度不应超过 40 个字符。 Nature 杂志投稿指南 2. 可读性(Readability) 《Nature》是一个覆盖所有科
学领域的国际性杂志,因此给《Nature》杂志的稿件应当 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以便让其他领域的读者以
及英语不是其第一语言的读者也能看懂 。 (1) 对虽然重要、但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应当简明扼要地予以
解释,而不应照本宣科。 (2) 在向《Nature》杂志投稿前,请其他专业的同事看看论文最后一稿是否清楚
易懂往 往非常有用。 (3) 在投稿被正式接受发表之前,《Nature》杂志的编辑会就论文格式向作者做详细
说 明。接受之前,常常需要对论文进行压缩。《Nature》杂志的编辑经常会建议作者修改 标题、改写"文
章"类论文的摘要部分和"来信"类论文的第一段。 (4) 在接受之后,《Nature》杂志的助理编辑负责保证
论文的文字和图形能让其他专业 的读者读懂,并按照《Nature》杂志自己的风格对论文进行编辑。 (5) 编
辑部会给作者寄去校样,并欢迎作者与《Nature》杂志的编辑就修改意见进行讨 论,但《Nature》杂志保
留就与论文的格式和图形的大小有关的问题做最后决定的权利 。 3. 怎样准备您的论文(How to prepare
your paper) 3.1 选择过程(Selection process) 《Nature》杂志版面有限,竞争异常激烈。大多数投稿未
经正式审稿就被编辑退回,主 要是因为编辑认为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不可能对它们感兴趣。甚至在那些已
被送审的论文 中,大多数也被退给作者了,经过一轮以上的审稿是很正常的。总的来说,"文章"类 和
"来信"类论文中能被接受的不到十分之一。这种压力还意味着,文章的简洁非常重 要。 3.2 投稿程序
(Procedure for submission) 可能时,"来信"和"文章"类论文应通过www.nature.com/submit/ 以在线方
式投稿。 作者不可以通过 email 来投稿。 (1) 以在线方式投稿的"来信"和"文章"类稿件的作者不要再
寄来一份其论文的硬拷 贝。 (2) 不能以在线方式投稿的作者要求用磁盘投稿,不能用 email 投稿。论文的
文件应以与 在线投稿相同的方式来准备。如果用磁盘投稿,同一信封中还应装入一份论文的硬拷贝 。 (3)
稿件应隔行打印,用英文(采用《牛津英语词典》中的拼法)撰写。如果论文是打 印在纸上的,则文字
只能打印在纸的一面。 (4) 投稿和修改稿应一式五份。图件应放在纸的背面,每一幅图单独用一张纸,不
能放 在文件夹中,也不能用钉书针钉在一起。 (5) 修改稿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以电子方式发回。所有修改
稿都应有作者对审稿人和编辑 修改意见所做的反应。如果修改稿是打印在纸上的,则要求提供五份作者
对修改意见的 反应。 投稿中还应包括通信作者给编辑的一封短信(单独放在一个信封中,一式两份), 信
中说明论文的字数、论文估计大概会占用《Nature》杂志多少个页面(有关页面计算 方法,详见 4.2 和 4.8)、
目前完整的通信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以及 e-mail 地址。作 者如果不愿让《Nature》杂志用传真与其联系
的话,应该说明。 作者给编辑的短信还应包括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为什么其论文适合在《Nature》杂志
发表,而不适合在某一专业杂志发表。欢迎作者推荐合适的独立审稿人,但《Nature》 杂志有可能不用作
者所推荐的人。如果存在某种利益冲突的话,作者还可要求《Nature 》杂志不要让一个或两个(但不能再
多)个人或实验室来审阅其论文,《Nature》杂志 会尽可能满足这种要求的。 关于作者姓名排序: (1)
《Nature》杂志并不要求一篇论文的所有作者都在投稿信上签字,也不会给作者名单 来排序。 (2) 有必要
区分作者的工作单位时,我们按顺序采用以下符号: * ? ? § || ? # ;若 不够用,再依次用双符号。 (3)
《Nature》杂志不希望作者排名时过份强调相对地位;如果确有必要说明两个以上的 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
的,可用一个额外的符号来区分,并在地址之后加上这样的说明语 :"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
的"(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作者可在致谢部分说明其共同作者所做的贡献(见
Nature 399, 393; ( 1999))。根据地位对共同作者做其他分类是不允许的。 (4) 目前的通信地址应紧跟在
作者名单之后;其他所有与作者有关的解释应放在致谢部 分。 投稿时,还应包括作者中任何一人向其他
地方所投的或正在出版的所有相关论文一式三 份(包括投给《Nature》杂志的论文正在考虑之中时投到其
他地方的论文),并如实标 明;未能做到这一点时,有可能导致其论文被拒绝。以在线或磁盘方式投稿的
论文作者 ,应尽可能将其支持论文的电子版本发来,最好采用 PDF 格式。 《Nature》杂志不考虑 那些
在其他地方被考虑或正在发表的投稿。如果一篇投稿的部分内容已经出现在其他地 方或已经投往他处,
只要其主要结果、结论和意义并不能从另一篇论文明显看出,则该 论文也不会被自动拒绝。在这种情况
下,通信作者必须在其给编辑的短信中说明论文的 哪一部分将在或已在其他地方发表,并指出该出版物
的名称。作者还必须说明其论文的 任何内容是否将在或已在某个预印服务器上出现,如果是的话,是哪
一个(见 5.1)。 TR> 关于投稿: (1) 《Nature》杂志希望作者最好利用其网址上的模板来进行在线投稿。
(2) 如果作者不能进行在线投稿,《Nature》杂志希望作者最好用磁盘投稿(见 3.2.2) 。 (3) 如果作者不
能进行在线投稿,可将论文寄至: the Editor at Nature, Porters S outh, 4 Crinan St, London N1 9XW, UK。 (4)
在目的国以外投寄的邮件应标明"no commercial value"。 《Nature》杂志所有编辑部、办公室和办事处的
传真和 e-mail 地址刊登在每期《Natur e》杂志的刊头上,其位置在目录页和每期主要文章之间。4. "文章"
和"来信"类论文的格式(Format of Articles and Letters) 来稿应按以下次序排列:标题、正文、方法、
参考文献、致谢、表格、图例、图形。有 关格式的详细情况,投稿者可参考最近几期的《Nature》杂志,
并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4.1 标题(Titles) 不应超过 3 行,每行 30 个字符(包括空格),一般不应含有数
字、首字母缩略词、缩写或 标点符号(必要时可 用一个冒号)。 4.2 正文(Text) 长度限制是按《Nature》
杂志页面数来计算的。一满页文字大约有 1300 个单词,所以, 一篇典型的"来信"类论文占用《Nature》
杂志 2.5 个页面,含约 1500 个单词的正文(包 括"来信"类论文的第一段,但不包括图例和方法部分)
和四个带有简短说明的显示项 目(图形和/或表格)(有关图形大小的说明,见 4.8 )。 在投新的稿件或寄
回修改稿时,作者应说明正文、图例和方法部分(如果有的话)的长 度。较长的论文有时也是允许的,
但只有当该论文的责任编辑能够提供额外版面时才可 以。稿件长度大大超过这里所说的长度限制时,在
论文被接受前,编辑会要求作者对论 文进行压缩,这样难免会耽误论文的发表。 作者可从《Nature》杂
志网址上下载一个 MS Word template,我们希望作者利用该模板 来准备自己的论文。 4.3 方法(Methods)
如果方法部分内容很短,可在正文中给出,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注明所用的方法。 否则, 就应当在正文最
后的"方法"部分来介绍,可采用一些用黑体字打印的较短的小标题来 指明所用的方法。这一部分一般
不应超过 800 个单词,最好再短一些。方法部分在自然科 学(physical sciences) 稿件中不常见。 4.4 致
谢(Acknowledgements) 篇幅较短,其位置在参考文献列表之后。《Nature》杂志不发表研究课题得到的
资助或 经费的数量,也不发表对匿名审稿人和编辑的感谢或过分热情的话语。"文章"和"来 信"类论
文在致谢之后有这样一句话:" Correspondence and requests for materia ls should be addressed to xxxxx",如
果愿意的话可提供一个 e-mail 地址,接下来为 支持数据集的编号或网址(见 4.10)。读者询问或索要与论
文有关的材料时,由上面所 提到的作者来处理。必要时,《Nature》杂志将要求该作者处理由发表其稿件
所引发的 事情。 4.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按其在正文、表格和图例中出现的次序来编号。 (1) 当在
正文中引用时,参考文献编号采用上标形式,不要放在方括号中。 (2) 参考文献最大数量对"文章"类论
文为 50 条,对"来信"类论文为 30 条。每一个编 号只能给出一个文献。 (3) 只有已经发表或已经投给
某一个指明的出版物的论文才能列入参考文献中;正在准 备中的论文可在正文中提到,并列出其作者(如
果该论文的作者中有任何一人是当前所 投稿件的共同作者,可用其姓名的首字母缩写)。 (4) 已经发表的
会议摘要和大家认可的预印服务器可列在参考文献中,但正文、资助详 情和致谢则不能列入。 (5) 所有
作者都应包括在参考文献列表中,除非作者人数超过5个,在这种情况下,只 列第一个作者,其他作者
用"et al."来省略。 斜体字。标题第一个单词要大写。整个标题要与其在所引用的论文中完全一 样,以
一个句号结束。书名采用斜体字,所有主要单词都要大写。杂志名称采用斜体字 ,并根据通常的用法来
缩写。作者可参考 Nature、Index Medicus 或 American Institu te of Physics 的风格手册,了解这方面的详细
情况。 卷号采用黑体字。对所引用的书,要求提供出版者和出版城市的名称。(详情请参 阅《Nature》杂
志)。 4.6 表格(Tables) 每个表格应单独放在一张纸上,纸的大小和方向应与稿件其他部分一样。 (1) 表
格文字采用罗马正体(不是黑体),其大小与正文其他部分相同,表头要简短, 只能有一行,采用黑体字。
(2) 表体不应含有水平或垂直标尺,这些内容在论文被接受发表后必要时会由《Nature 》杂志加上。 (3) 符
号和缩写应紧跟在表下予以定义,定义之后为重要的描述性内容,都要隔行打印 。 4.7 图例(Figure
legends) 对有方法部分的稿件,每一个图例应以一个简短的、代表整幅图形的标题开始,接下来 为对所
用的每一个图斑、每一个符号的简短描述。图例不应含有关于方法的任何细节, 一般不应超过 100 个单
词。 对没有方法部分的稿件,每一个图例应以一个代表整幅图形的标题开始,接下来为对所 用图斑和符
号以及对所用方法的一个简短描述,字数不超过 300 个单词(目的是使所有图 例的总长度不超过 800 个
单词)。 4.8 图形(Figures) 应单独放在与稿件其他部分大小和方向相同的纸上,应按它们印出后的形式
来排列。 (1) 每一份拷贝都要标明该图形的编号、通信作者的姓名以及(如果知道的话)该论文 的参考
编号。 (2) 当编辑要求作者提供论文修改稿时,作者除提供硬拷贝外,还必须用磁盘提供能达 到生产质
量的所有图形的电子版本(有关电子图形格式的详细情况,请参阅下文)。 投稿时,作者应提供一套未经
缩放的原始图形,以供复制。这些原始图形应装在单独的 信封中,并予以注明。其余四份拷贝质量要足
够好,可用于审稿,所有图斑应同其印出 后一样排成一长方形(详见下文)。 另外,要求提供原始图形
的一份复印件。如果《Nature》杂志不能发表一篇论文时,所 有原始图形都会退还作者,但论文的两份复
印件及原始图形的复印件将留存(为作者保 密)。 作者不必将图形缩至其实际采用时的大小,但应指明
图形最后采用时可接受的最小尺寸 是多少,并指明对图形的任何特殊要求,如立体对(stereo pairs)之间
的分隔距离等 。 应避免提供不必要的图形及其组成部分(图斑)。例如,列在小表格或直方图中的数据 通
常可在正文中简短陈述,而没有必要列表或作图。图形不应含有一个以上的图斑,除 非其各部分在逻辑
上是有联系的。对于一个由多部分组成的图形,在确定每一个图斑的 大小时应注意,要使整幅图形在按
比例压缩并印出后具有最小的尺寸,而重要的细节又 能看得清楚。 氨基酸序列应以单字母码来打印,每
行含 50 或 100 个字符。对"文章"和"来信"类论文 ,《Nature》杂志每一个页面含两栏,每栏 86mm 宽;
一幅正方形、一栏宽的图形大约相 当于 240 个单词。 (3) 《Nature》杂志将研究论文的图形印刷在一个长
方形的空间内,所以,由若干个部 分构成的图形在所投稿件中应排成一个长方形。 (4) "文章"和"来
信"类稿件中的大多数图形在印刷时其宽度都大大小于一栏,所以 图斑应当小一些。例如,2 或 3 幅图可
边靠边地排列,以便缩至一栏宽;对直方图,若每 一个柱为 2mm 宽、每一组柱之间相距 1mm 就可以看
得清楚。 (5) 代表相同内容的图斑应当以统一的尺寸来复制,所采用的字母大小应当前后一致, 从而使
各项内容(例如胶体线)的宽度在所有图斑中都是不变的。 作者一定要确保当图形及其文字缩至所要求
的最后尺寸时(例如用复印机进行复印 时)都能看得清楚,这一点很重要。 (7) 图形上的文字应当采用
一种清楚的、没有衬线的字样(例如 Arial or Helvetica) ;可能时,一篇论文中的所有图形都应采用同样
的字样。 应当避免使用不必要的颜色、细节或装饰(如三维"摩天大楼"直方图)。 (9) 字体大小和字距
应能保证当缩至可以接受的最小印刷尺寸时仍能看得清楚,但也要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大字体。 (10)
《Nature》杂志的图形中典型的字母大小和字距分别为 8 点和 0.25 点,因此,对打 算分别缩至原大的 80%、
67%、50%和 33%的一栏宽图形,"文章"和"来信"类论文的作 者应分别使用 10/0.31、12/0.375、16/0.5
和 24/0.75 点的字体和字距(即在缩小之前的 宽度分别为 112、135、180 和 270mm)。 (11) 我们建议,
作者投稿时图表的尺寸应与在杂志上使用时所需的最后尺寸大小差不多 ,图形的压缩比例最好不要超过
50%。 (12) 作者将会看到图形的一份校样。在这一阶段,我们会考虑作者要求放大图形的合理 请求,但
有关图形大小的最后决定将由《Nature》杂志做出。 分成几部分的图形应用小写黑体字母 a、b 等依次来
标记,字母大小应与图形中其他地方 所用的字母大小相同。 (13) 图形中的文字(如坐标轴的标记等)应
采用小写,第一个字母大写,不用句号。 (14) 对于单位,在数字与单位之间应有一个空格,紧跟着为 SI
名称或某一特殊领域常用 的名称。千位应用逗号分开(如 1,000)。不常见的单位或缩写应完整拼出或在
图例中予 以定义。 (15) 应采用比例尺,而不应采用放大倍数;比例尺的长度应在图例中定义,而不应在
比 例尺上定义。 (16) 最好避免在有阴影或有内容的区域直接打印(而应当创建一个白框,将文字放在框
内)、避免采用反向打印(即在一个黑色背景上打印白色文字),因为这样通常会影响 复制质量。 (17) 在
可能的情况下,文字,包括符号说明,应放在图例中,而不应放在图形本身上。 (请参阅已出版的《Nature》
杂志)。 对"文章"和"来信"类稿件,要求作者承担一部分复制彩色图形的费用。但作者无力 支付这
笔费用时,也不会影响编辑认为重要的彩色图形的发表。 4.9 电子图形格式(Electronic figure format) 一
篇论文被接受之后(而不是在接受之前),《Nature》杂志希望采用图形的电子版本 ,以确保最佳复制质量。
如果您所提供的电子文件不合适,我们还可以扫描图件,所以 您在准备图件的硬拷贝时请务必考虑到这
一点。 请将文件发来。我们可接受以下内容: (1) 软盘; (2) CD-rom; (3) Jaz; (4) Zip; (5) Optical (128 M;
Macintosh or PC formatted. 格式(Formats) (1) 复印件:我们希望采用 400+ dpi TIFF 或 Photoshop v5 图
形(实际大小)。我们可 接受 JPEG、 EPS 或 DCS 1&2。 (2) 线图/图表/图形(Line art/charts/graphs):
我们希望采用 Illustrator v8 或 更低版本(AI 或 EPS)。我们可接受 Freehand v8、 Canvas v5 或 v6、 PDF
或 Postscrip t (level 2)。 一些说明 (1) 应以与印刷时所采用的正确尺寸差不多的大小来准备文件(单栏
为 90mm,双栏为 18 5mm)。 (2) 将所有定位图形(placed images)按单独的文件来提供。 (3) 确保将所
有彩色图形转换成 CMYK(在可能的情况下)。如果有必要,我们可扫描 RG B 图片,以帮助彩色转换。 (4)
采用无衬线字样,如 Arial or Helvetica。 (5) 应尽可能避免采用字距不到1点的行。 如果要求时,可对硬
拷贝/照片/幻灯片进行扫描。 (7) 只要不含定位图形,就可使用 Powerpoint/Word 和 Excel 文件。这样
的图形应单独提 供。 一些程序可通过"打印"对话框中的"printing to file"生成 Postscript 文件。 (9) 请
注意,所有磁盘、email 文件和硬拷贝都应标明程序/格式、稿件编号和图形编号 。 (10) 如果《Nature》
杂志已经有了您的正文的最后形式时,请采用特快专递将磁盘寄来 。请在邮包上标明零价值,这样我们
在收到您的邮包时就不必付费了。《Nature》杂志 不会退还磁盘,除非作者提出要求。 关于如何准备电子
图形的详细说明,请参阅我们的"投稿前的最后准备指南"( guide to preparing finalized submissions)。 4.10
补充信息(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是与一篇论文的结论直接相关的内容,因篇幅所限,不能包括在
印刷版本中。这种内容 是经过审稿的,在出版之时在《Nature》杂志网址上发布,同时也以打印在纸上的
形式 留存在《Nature》杂志在伦敦的编辑部里,以便向对该内容感兴趣、但又不能上网的读 者发送。 "补
充信息"应在"通信与材料"( Correspondence and materials)部分指出,并在 正文中的适当地方提到。
在论文被接受以后,作者不可对"补充信息"进行改动。"补 充信息"还必须可由论文的作者直接提供,
既可采用电子形式,也可采用打印在纸上的 形式,而且还必须是免费、及时地提供。"补充信息"一般采
用支持图形或表格的形式 ,反映论文所报告的结论的重要背景。虽然我们并不鼓励作者随同其论文提供
"补充信 息",但处理一篇稿件的责任编辑偶尔也会向作者提出(常常是根据审稿人的建议), 其论文中
的部分数据以"补充信息"的形式来表述可能更合适一些。在这种情况下,编 辑会就如何准备"补充信
息"向作者做详细说明。 含有"补充信息"的投稿,在《Nature》杂志收到以最后形式拷在单独一张磁盘
上的" 补充信息"之前,不会被正式接受发表。该磁盘应标明文件名,并有一简短说明,如" graphics file"
(图形文件)等。作者还必须提供一个完全相同的、打印在纸上的版本 (一式五份),以供向《Nature》
杂志感兴趣的读者发送。 所有"补充信息"磁盘都必须清楚标明"补充信息",写上标题、通信作者的姓
名和稿 件的参考编号。(注意:作者还必须提供打印在纸上的"补充信息"一式五份,并做类 似的标记)。
正文可以任何一种常见格式的文件来提供,但 TeX 和 LaTeX 格式除外。对图形和其他数据 ,我们可接受
纯文本文件(.txt)、Acrobat 文件(.pdf)、MS Word 文件(.doc)、Po stscript 文件(.ps)、Quick Time 文件
(.mov)、graphical image 文件(.gif)、HT ML 文件(.html)、JPEG 图形文件(.jpg)、声音文件(.wav)
或 MS Excel 表格文件(. xls)。请注意,文件要尽可能地小,以便可很快下载。图形最大尺寸应为 640×480
像素 (9×6.8 英寸,每英寸 72 像素)。 最多允许有 8 个文件,文件总大小一般不应超过 3 MB。电影文
件可例外。 请注意: (1) 用一个尽可能短的文字摘要(不超过 50 个单词)来介绍每个文件的内容,这个
摘要 可以是一个图片说明,也可以是一个图例; (2) 说明您所提交的文件的类型(程序格式); (3) 确保
您在自己论文打印稿中正文或图表说明部分的适当位置、在正文最后的"通信 与材料"( Correspondence
and materials)部分提到了该"补充信息"。 有关"补充信息"的投稿或准备方面的任何问题,请通过
eguide@nature.com 或通过普通 查询电话+44 171 843 4581 与电子出版部联系。 4.11 被接受稿件的校样
(Proofs of accepted contributions) 应寄回《Nature》杂志在伦敦的办公室。与订购抽印本有关的所有问题,
请与《Nature 》杂志在纽约的办公室联系(地址见《Nature》杂志刊头),而不是伦敦或华盛顿办公 室。
稿件被接受后编辑会向您详细说明有关情况。 5. 发表的条件(Conditions of publication) 5.1 发表之前的
宣传(Prepublicity) 稿件投出之后,在出版日之前不得与媒体(包括其他科学刊物)进行讨论,宣传所投
稿 件的任何内容都有可能导致稿件被拒绝。惟一的例外是在出版之前的一个星期,在此期 间,可与媒体
讨论稿件内容,但条件是,必须明确承诺,在《Nature》杂志的新闻禁令 (press embargo)撤销之前(在
出版日前一天伦敦当地时间 19 点),稿件内容在任何情 况下都不得公开发表。 这一政策允许作者在科学
会议上宣读自己的成果,但应尽可能避免在向媒体公开的会议 上讨论投给《Nature》杂志的稿件。当无法
避免时,作者必须说明自己的论文是受新闻 禁令约束的,并拒绝与媒体的成员进行讨论。已投稿的或"正
在出版之中的"论文的预 印本可向专业同事散发,但不能向媒体散发。 已投给《Nature》杂志、正在《Nature》
杂志发表或已在《Nature》杂志发表的论文, 不得在任何网址上发布,但有以下例外:如果作者在投稿时
已向编辑做了说明、如果论 文的内容没有向媒体发布时,论文的预印本可在大家认可的预印本服务器上
发布(详情 请见 Nature 390, 427,1997 年 12 月 4 日)。 5.2 新闻发布(Press release) 安排发表后,一些
稿件将被《Nature》杂志的编辑选出用于每星期的新闻发布。每星期 的新闻发布对所选的论文做简要介绍,
在出版之前一个星期连同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一 起发给全世界登记注册的记者,其目的纯粹是为了在媒
体上宣传作者的研究工作。《Na ture》杂志允许这些记者在出版日前几天让独立专家看有关论文,但也要
遵守新闻禁令 ,目的是为了征求专家对有关研究工作的意见。 被接受并已安排发表的论文的作者也可安
排自己的新闻发布活动,但他们必须严格遵守 《Nature》杂志的新闻禁令(见 5.1)。我们建议作者自己举
办新闻发布会时与《Natur e》杂志的新闻办公室联系。 5.3 材料(Materials) 作为发表论文的一个条件,
我们要求作者向学术研究人员免费提供其所用的材料和方法 ,供他们自己使用。 这一要求包括用于制造
转基因动物的抗体和结构,但不包括这种动物本身。 报告蛋白质或 DNA 序列和晶体结构参数的论文,在
没有 Genbank 或 Brookhaven 数据库登录 编号时将不会被接受发表,从出版之日起读者可免费看到这些数
据(见 Nature 394, 10 5; 1998)。 其他支持数据集在出版之日必须可从作者处直接得到。6. 投稿前询问
(Presubmission enquiries) 对"文章"或"来信"类论文,不要求进行投稿前询问,而且也难以对投稿前
询问进行 可靠评价。作为一项政策,《Nature》杂志的编辑在看到一篇论文的全部内容之前不会 绝对承诺
将其送审,所以建议作者提交完整论文以供考虑。 然而,如果作者希望做一次投稿前询问时,则应通过
《Nature》杂志网址上的投稿前询 问表(presubmission enquiry form)来发送。 投稿前询问信必须包括作
者的姓名、通信作者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论文的标题;向编辑 说明论文为什么会让广泛领域的科学家感
兴趣的一小段文字;一段以《Nature》杂志格 式编写的摘要(标注所有参考文献);以及摘要中所引用的
参考文献清单。 《Nature》杂志无法保证自己做出反应的速度有多快,但作者通常情况下在二个工作日 内
可收到回音。 编辑不能就对一封投稿前询问信的否定反应与作者进行讨论,但收到这种反应的作者如 果
他们愿意的话仍可正式投稿。 7. 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其他稿件(Other contributions published in Natur
e ) 《Nature》杂志主要以"文章"和"来信"的形式发表原始研究论文,它还以以下格式 发表其他投
稿。我们建议想给这些栏目投稿的作者,在投稿前阅读《Nature》杂志上的 相关栏目及下面的指南,以了
解这样的稿件如何来写。 《Nature》杂志所有栏目中的所有文章都按我们通常的条件来考虑,其中包括要
受我们 的新闻禁令条件约束(见 5.1) 给《Nature》杂志任何一个栏目投稿的作者,必须提供其目前完整
的邮政地址、电话、 传真和 e-mail 地址。 7.1 读者来信(Correspondence) "读者来信"类稿件可以是
对热点问题的简短评论、是掌故轶事、或者是读者对《Natu re》杂志上发表的非正式内容(如"新闻"( News)
和"书评"( Book Reviews)) 的反馈意见。它们不是专业评论,专业评论应投给"简明通信"( Brief
Communicati ons)栏目(见 7.4)。 "读者来信"类稿件可以非常快地得以发表,它们通常为 500 字左右
或更短。投稿应通过 e-mail 发至corres@nature.com(请把人名和地名的重音符号标清)。这类稿件通常不
审 稿。 投稿者应注意,一定要提供其完整的邮政地址、e-mail、电话和传真号码(提供传真号 码很重要,
因为《Nature》杂志要用传真发校样);如果作者在投稿后不在其通常地址 的话,还应提供其当前的完整
的联系方式。 这是《Nature》杂志上惟一一个自然来稿可通过 e-mail 投稿的栏目。请不要将《Nature 》
杂志的这一部分与"简明通信"( Brief Communications)部分混淆(见 7.4),后 者要经过审稿,是专业
的、科学的内容,而且稿件必须通过邮政投稿,而不能通过 e-ma il 投稿。 7.2 评论(Commentary) "评
论"类文章是对那些公众感兴趣、对科学研究有一定影响的热点问题所做的新闻性 的、有说服力的、常
常是有争议的评论。这些文章不很深奥,可让本身不是研究人员、 但却对研究工作感兴趣的读者看懂。"评
论"类文章可考虑自然来稿,但作者最好先以 一段概要的形式提交简短的建议书,可通过 e-mail
(nature@nature.com)发给"评论" 编辑,以"Commentary proposal"和作者姓名为主题。我们优先考虑
只有一个作者的文 章。在提交概要后,"评论"编辑将会就格式和编辑意见向作者做详细说明,其要点如
下: (1) 文章应以"新闻"开始,开头一段包含用简单语言写成的文章要传达的信息。 (2) 文章不应含有
专业述语,其程度应相当于比较好的报纸上的文章。 (3) 欢迎有争议的文章,但应明确说明某一观点是有
争议的,并让非专业读者了解到人 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什么。 (4) "评论"文章在《Nature》杂志上所占
页面数为整数,通常为一页(1000 字加一个 小图)或两 页(2000 字加两个小图)。 (5) 文章最好有图形
或其他类型的插图。《Nature》杂志必要时可从图片库获得图片, 但希望最好采用作者自己提供的图片。
作者的彩色图片可免费复制。 参考文献应尽可能地少,最好少于 10 条。参考文献的风格同"来信"和"文
章"类 论文一样(见 4.5),但不要求列出所引用文章的标题。 (7) 所有文章都要受《Nature》杂志通常的
发表条件和禁令条件约束(见 5.1)。 文章发表后,向作者赠送一本有其文章的一期杂志,还有一份抽印
本订购单。有彩 色图片的文章的作者,可以黑白版的价格订购黑白版的抽印本。 7.3 新闻与观点(News
and Views) 这类文章向非专业读者介绍在最新出版的论文中(如在《Nature》或其他杂志上)或在 科学
会议上所报告的新的科学进展。 大多数文章是约稿,但在论文发表之前或在会议召开之前,愿意投稿者
也可向某个"新 闻与观点"编辑提出建议。
当一位"新闻与观点"编辑说整篇文章将被考虑时,作者应 按以下指南来写该文: (1) 作者不许讨论自
己参与的研究工作,也不许讨论来自其自己的机构或其同事的机构 的研究工作。 (2) 每篇文章不应超过
两个作者。 (3) 文章应在"新闻与观点"编辑所给的长度限制之内,通常为 800-900 字。 (4) 标题(Titles)
不应含有标点符号或缩写。"新闻与观点"文章在标题之上还有一 个由一、两个单词构成的部分,称做
"strapline",用来定义文章所属专业领域(如" 天文学"或"生物学"等)。标题和 strapline 由作者与编
辑讨论确定。 (5) "新闻"应当在简洁明了的开头一段中提到,以吸引那些不是本领域专家的读者注 意。
这一段应当明确提到所讨论之论文或会议,触及所讨论之新的研究工作的实质内容 。 接下来,应当是更
详细的背景和解释,包括作者自己的观点。通常,文章最好以对 新的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评论和对今后研
究方向的评论结束。 (7) 文章读起来不能像教科书:大多数读者都会有一定的科学背景,但专业术语应当
避 免使用。 示意图(Diagrams)可用来解释新的结论或新的结果的科学背景。作者的草图可由 《Nature》
杂志重新绘制,并且可免费复制成彩色的。欢迎作者向我们提议其他图件, 无论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
是传递信息类的或装饰类的,都可以。 最后的图件应按《N ature》杂志其中一种可读的电子格式来准备,
详见 4.9 节。 (9) 参考文献(References)应尽可能地少,最好少于 10 条。在正文中,参考文献应采 用上
标数字表示,并按顺序引用。如果"新闻与观点"文章要与同一期《Nature》杂志 ˋcknowledgements)
是不允许采用的,也不允许提到资助金额和其他数字。 (11) 收费(Fees)。发表所有"新闻与观点"文章
都要收少量费用。如果您不能接受这 一收费,请让我们知道,以便做出其他安排。 (12) 会议(Meetings)。
有关会议报道的写法,其详细说明请您通过nature@nature.c om 索取。 (13) 提交复印件(Copy submission)。
文章应以电子方式提交,可发 e-mail,也可寄 磁盘;可采用 Microsoft Word 文件,也可采用纯文本文件。
一份隔行打印的复印件也应 传真或邮寄到《Nature》杂志的伦敦办公室。请务必写全您的邮政地址、电话
和传真号 码、以及 e-mail 地址。 如果您不在自己通常地址的话,还请您写清自己的联系方式。这 类文
章在编辑过程中有时改动很大,但我们会给作者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审阅校样。校样 通常用传真发送。 (14)
提交图件(Artwork submission)。所建议图形的传真件应同文章文字部分的传真 件一起提交。《Nature》杂
志美术部可将作者的草图转换成达到出版质量的图形,但草 图必须清楚(如果作者建议采用彩图的话更
好)。最好采用绘制的或电脑生成的原始图 件。有关《Nature》杂志优先选用的电子格式,请参阅 4.9 节。
(15) 提交电子图件(Artwork delivery)。数字化图件和图像可放在一个 ftp 站点上或 用 e-mail 发来,也可
拷在一张 2-MB 高密硬盘上、一张 CD-rom 上、一张 Iomega Jaz 1-GB 或 Iomega Zip 100-MB 可拆卸 PC 或
Macintosh 磁盘上寄来。每个文件或磁盘必须标上作者姓 名、"News and Views"字样、文件格式和简短的
内容介绍。 (16) 抽印本(Reprints)。文章发表后将会给作者发去一个订单。作者如果愿意订购含 有黑白
图形的抽印本,我们将以黑白抽印本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寄信与联系地址刊登在《Nature》杂志印刷本
的刊头上和《Nature》杂志的网址上(见 "contact Nature")。 7.4 简明通信(Brief Communications) 是
《Nature》杂志上需经审稿的、相对来说非正式的一个栏目,发表以下类型的稿件: (1) 对一个具有广泛
兴趣、新颖而热门的发现所做的简短报告,通常只需一个小图形或 小表格。这种类型的稿件经常是按"来
信"投稿的,在编辑与审稿人的建议下压缩成" 简明通信"。 (2) 对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原始研究
论文或其他专业文章所做的评论(见下文) 。 (3) 交流关于某些人们非常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的初步结果
的文章,这种文章必须尽快发 表。 (4) 从科学角度谈论国际上公众普遍感兴趣的某个热点问题的文章。 这
类稿件应通过邮件(不是通过 e-mail)投给"简明通信"编辑,稿件应当符合以下要 求: (1) 长度少于
500 字;没有图表时长度少于 700 字。 (2) 编辑出于版面或其他原因可能会改动标题。编辑改动标题时会
与作者商量,但最后 决定由《Nature》杂志来做。 (3) 稿件应当以一个只有两、三个句子的段落开始,这
一段中含有文章要传达的信息, 但不要用专业术语。 (4) "简明通信"稿件应当有一个只需一个小图形
或小表格的简单信息。图形和表格的 大小应当掌握好,使它们可缩至一栏宽(58 mm)。图表应当排列成
一个长方形,应当尽 可能简单。如果一篇文章已接受发表,其图件要求采用电子形式(有关可接受格式
的详 细情况,请参阅 4.9 节)。 (5) 稿件参考文献数量不得多于 10 条(越少越好)。参考文献的风格见
4.5 节,但文章的 标题不要求列出。关于参考文献的其他所有规定同"文章"和"来信"类稿件:每个参
考文献编号只能引用一个文献,参考文献编号在正文中采用上标形式。 "致谢"和"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s)不允许使用。 "简明通信"是《Nature》杂志上投稿数量极大的一个栏目,所以多数文章(至
少占 90 %)未经审稿就不得不予以拒绝。对本刊的这一栏目,我们通常是不会考虑关于编辑决 定的申诉
的。对稿件已被接受的作者,如果他们不在其通常地址时,必须在接受后几星 期内提供自己的详细联系
方式。作者提供自己当前的电话、e-mail 和传真号码非常重要 ,尤其是传真号码,因为我们要用传真发校
样。 希望就《Natur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撰写评论稿件的作者须知: 当您就《Nature》杂志上最近发表
的一篇论文向"简明通信"栏目投一篇评论稿件时, 请注意以下补充要求: (1) 文章写成后应能让非专
业读者看懂:罗列专业问题是不适合发表的。文章应抓住已 发表论文的主要问题,不能纠缠相对来说不
重要的问题。这样的文章应当是主题思想突 出的文章。 (2) 评论文章在向《Nature》杂志投稿前应先发给
所讨论论文的作者,以便在可能的情 况下将争议直接解决,将双方都同意的问题从所投稿件中去掉。当
一篇稿件投给《Natu re 吩又竞螅 寮 髡哂朐 畚淖髡咧 淞 敌偶 母从〖 灿σ徊⒓睦矗 怨┍嗉
慰 迹患词乖 畚淖髡呙挥谢匦牛 寮 髡咭灿  约盒锤 苑降男鸥从『蠹睦矗 裨蚓陀 锌赡艿⑽蟾寮
⒈怼H绻 髡呙挥薪 约旱钠缆畚恼路⒏  畚淖髡撸 π匆环舛绦畔 颉禢 ature》杂志解释其中的原
因。 (3) "简明通信"编辑将根据已发表论文的中心结论是否是讨论的中心议题、原论文发 表了多长时
间、以及对原论文进行评论或交换观点是否会让非专业读者感兴趣等来决定 下一步该怎么做。由于
《Nature》杂志收到的评论稿件远远多于版面空间允许发表的数 量,所以不符合这些标准的稿件建议在专
业刊物发表。对已发表的"文章"和"来信" 类论文的更正,作为更正内容发表在"文章"和"来信"
栏目中,不作为"简明通信" 文章发表。 (4) 以初步数据证实、扩展或反驳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中部分
内容的稿件不作为"简明 通信"稿件考虑,除非它们是关于一件特别让读者感兴趣的事情的。 (5) 满足
《Nature》杂志标准的评论送给原论文作者听其反应,然后根据编辑的判断决 定是否送给一位独立审稿人
去审稿。(编辑通常,但并不总是,会将原作者的反应送给 审稿人。)为避免不必要的耽误,给原论文作
者两星期的期限来做出反应。原作者的反 应不是审稿报告,但有助于编辑决定是否发表评论稿件和/或
原作者的反馈意见。然而 ,原论文作者必须对评论稿件保密,不得将其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也不得用
于除对评 论做出反应以外的其他任何目的。原论文作者不得对评论稿件进行复制,如果让其同事 看了评
论稿件,则其同事也应对此事保密,而且原论文作者还必须向编辑说明让哪些同 事看了。如果原论文作
者在收到评论稿件两星期内没有做出反应,编辑会进行下一个步 骤,不再等其反应。迟到的反应不会被
考虑发表。 只有当原作者的反应有新意时才会得以发表,如果重申其论文中已经表达的观点是不能 发表
的。反馈稿件不得含有图形(除非有特殊理由)或新的数据,只限于对有关其所发 表论文的质疑做出回
答。 如果一篇稿件的作者之间意见不一致,《Nature》杂志将通过通信作者联系,除非一位 共同作者希望
将其名字从作者名单中去掉。在这种情况下,该共同作者应与《Nature》 杂志直接联系。 所有稿件在语
气上都应慎重,不得含有煽动性语言或其他过激言辞。 (7) 被接受发表的文章将要求采用电子形式,可发
e-mail 或寄磁盘。然而,在编辑要求 以电子形式提供之前,稿件不得以电子形式提供。 评论文章的作者
将会看到他们自己稿件的一份校样,而不是原论文作者反馈稿件的 校样(如果反馈稿件也要发表的话)。
做出反应的原论文作者将会看到全部稿件(包括 评论和反馈)的一份校样,但不许对评论做改动。 7.5 书
评(Book Reviews) 自然来稿不予考虑。 7.6 综述与进展文章(Review and Progress articles) 《Nature》
杂志发表两种综述:"综述"文章和"进展"文章。 (1) "综述"文章对科学研究的某一热门领域的最新
进展进行综述,有时范围会更广一 些。通常情况下,它们所占版面不超过《Nature》杂志 6 个页面。 (2) "进
展"文章是对热门的、进展较快的领域所做的较短的综述,所占版面不超过《 Nature》杂志 4 个页面。 多
数稿件是约稿的,自然来稿也可考虑,但希望写"综述"或"进展"文章的作者,必 须先以简短概要的
形式通过nature@nature.com 或邮局给"综述"编辑发一封投稿前询问 信。 在概要中,作者应介绍文章的
基本结构;列出将要评述的内容,并指出评述的深度;说 明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除概要外,
还应有一篇介绍所讨论话题的背景、概括 迄今所取得的进展的梗概,大约 300-500 字。详细到这种层次的
概要,可让《Nature》杂 志的编辑在委托作者撰写该文之前从编辑角度提出意见,可免除以后的大量编辑
加工。 (1) "综述"文章是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有最新重要进展的科研领域。 (2) 这种文章集中介绍某一
领域的一个热点方面,而不是进行全面的文献评述。 (3) 这种文章可以是有争议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应简
要指出相反的观点。这种文章不应 把焦点放在作者自己的研究工作上。文章的语言应当简单,新的概念
应当予以定义,专 业术语应当予以解释。 (4) "综述"文章的长度通常不应超过 6 个页面。参考文献不
应超过 100 条,最好只有 50 条。欢迎使用图表和解释性文本框(用于解释专业问题或背景材料)。 (5) "综
述"文章是经过审稿的,《Nature》杂志的编辑经与作者协商要对其做大量编 辑加工。 进展文章(Progress
articles)的格式与"综述"文章相似,但有以下例外: (1) 它们所占版面不超过《Nature》杂志 4 个页面,
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在内。 (2) 它们集中评述当前的一些特别有意义、可为某一领域确定新的标准的论文。
(3) 由于其时效性较强,"进展"文章应当在《Nature》杂志的编辑表示对作者所提供 的概要感兴趣之后短
短几个星期内写完并投来。 (4) 作者可以讨论自己的研究工作,但应在文中明确指出他们所表达的是个人
观点,而 不是大家都认同的观点。 (5) 标题应当简短(一般只有一行),相对来说比较随意。 "进展"
文章是经过审稿的,《Nature》杂志的编辑经与作者协商要对其做大量编辑加 工。 8. 一些月刊(Monthly
journals) 《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Nature》杂志( Natur e )(周刊)
和 6 种月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 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
遗传学》( Nature Genetics)、《自然医 学》( Nature Medicine)、《自然神经科学》( Nature Neuroscience)
和《自然结 构生物学》( 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如果您想了解关于《Nature》杂志与这些月刊之间
关系的更多情况,请访问《Nature》 杂志网址(www.nature.com),参阅"作者信息"( author information)
部分的"G uide to Nature and its related journals"。中国科学基金 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March 1999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五)
《Nature》投稿的经验与体会 孟津世界知名期刊与中国青年科学家 谈我向《Nature》投稿的经验与体会 孟
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100044;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生物系 )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科技界 的实力也在不断
增强。"科教兴国"的提出与实施将把这一趋势提到一个新的阶段。在 这样一个在趋势下,中国科技界也
在各个领域中全面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科技界的一个 重要声音。科技界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的一个重要
标志是通过各种出版物向世界介绍中 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科学发现与学术思想。科学研究,尤其是基
础科学研究的成果主 要是以科技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些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与出版物的传播范围与
能见 度有相当的关系。一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如果纯粹以中文发表在某个地方刊物上,它的 价值受到国
际同行认可的机会就相对较小。据我所知,为了让世界更多地听到中国科技 界的声音,至少有 2 个方面
的工作正在进行:一是提高国内刊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增 加论文中英文信息的份量,在出版形式上
与国际刊物规范接轨等等;二是通过经济、名 誉与个人利益相关联等手段鼓励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性的专
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这些措施 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统计结果表明,1997
年中国科技论 文总数和被引用数双双首次进入世界前 10 名。被收入 SCI 的论文数量达 16 833 篇,比 199
6 年增长 16.8%。 在众多的国际刊物中英国的《Nature》和美国的《Science》是最为著名的 2 种综合学术
刊物,它们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可以说高于其他任何专业性刊物。从 1994-1998 年,我曾 在《Nature》上
以第一作者发表过 4 篇文章,也为《Nature》审过若干篇稿件。在编辑的 鼓励下,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下自
己向英国《Nature》投稿、审稿的经验与体会,希望能 对科学界同行向《Nature》等国际刊物投稿时有一
点帮助。
1 为什么向《Nature》投 我为什么连续向《Nature》而不是向《Science》投稿?这个问题有它的机遇性,也
有一 些实在的原因。对我来说,文章在两刊中任何一个发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两刊各有 自己的特点,
细小的特点有时可以影响投稿者的倾向性。两刊在形式上有它们的相同性 。比如科技论文基本以 3 种形
式出现:(1)学术论文:《Nature》:Articale;《Scienc e》:Research articale;(2)研究报道:《Nature》:Letter;
《Science》:Report; (3)通讯:《Nature》:Correspondence;《Science》:Letter。研究文章较长,一般可 在 5
-7 页左右。研究报道一般为 2-4 页,通讯一般不超过 1 页。但两刊的一个重要差别是 《Science》允许
参考文献中在一个参考文献号下列出一个以上的文献,同时也允许在参 考文献下加入简要注解说明等。
这 2 点在《Nature》中都是不允许的。因此,在同一类文 章形式中,《Science》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在对
空间要求极为苛刻的情况下,这是十分 值得考虑的一点。 另外一个重要区别是两刊的审稿程序。这个程
序与两刊的隶属有很大关系。《Science》 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会刊,而《Nature》则属于一出
版公司。《Science》有 一个很大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审稿,评审委员会成员由世界知名科学家组成。这些科
学家 的背景与组成成分对稿件的筛选有很大的影响。而《Nature》对稿件的筛选受编辑的影 响较大。稿
件由编辑初选后寄送有关专家审阅。 第三点差别是《Science》在北美的影响力较强,这和它是 AAAS 会
刊有关。因为美国许多 科技人员都是该会会员,而会员交纳会费后就自动收到每一期《Science》,因此它
的发 行量较《Nature》大一些。而《Nature》则基本是商业性经营。但它在全球的影响似乎 较大一些,
所发表的文章引用率也高一些。但这些差别每年都会有变化。 对我来说,一个重要的因素是《Nature》有
它的姐妹刊《自然医学》和《自然遗传学》 等。由于医学和遗传学是当今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研究成
果产出最高的 2 个学科,因此 ,《Nature》姐妹刊的存在可以减少这 2 方面文章对其他科技论文的压力。
其结果是非医 学,非遗传方面的研究可能有较多的机会在《Nature》上得以发表。一旦我向《Nature 》
投了第一篇稿并得到发表后,便与《Nature》的编辑有了某种工作联系,继续向《Na ture》投稿似乎顺理
成章。
2 什么样的文章能在《Nature》上发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由于它的知名度,世界上许许多多科学家都
希望在《Nature》 上发表文章,使自己的研究为世人所知。由于稿源充分,《Nature》的退稿率可达 90%。
也就是说每 10 个投稿人各投 1 份稿,仅有 1 人能发表。我共投过 4 次稿,4 次都发表了,不 能不说运气
比较好。除了运气之外,以下一些看法也许可供参考。 首先是研究的质量和重要性。质量的衡量较为客
观,可以从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方法 ,资料数据的完整与可信程度,论文的逻辑推理与结论等方面来
判断。重要性则是一个 很主观的没有固定衡量标准的概念。不同领域的研究其重要性基本上不能相比,
比也没 有多大意义。即使在同领域的研究中相比也有很大的难。那么什么样的因素让我觉得我 的研究"重
要"到能投给《Nature》呢? 我的看法是,研究内容首先要新。新发现一般较具报道性。虽然《Nature》是
一份综合 性学术刊物,但它同时也刊载大量广告,具有商业刊物的性质,可报道性对它来说至关 重要。
这一点对投稿人作出判断也是十分重要。我所学的是古生物,古生物学研究中常 有新发现。中国地大物
博,古生物资源丰富,最近几年中国古生物研究比其他领域在《 Nature》和《Science》有较多的报道,比
如辽西的中生代鸟化石,和这个"新"字多少 有些关系。但新的发现在科学研究中比比皆是,并不是所
有新发现都可在《Nature》上 发表的。新发现还应当有几个其他的要素。(1)它为基础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
方向、新的 问题;(2)它提供的证据和解释有助于理解当前具有争议的问题;(3)具有广泛的公众效 应。第
1 点很容易理解。对第 2 点各家刊物有不同的政策,有的刊物倾向于少登或不登有 争议的东西。从我的经
验来看觉得《Nature》似乎鼓励某些带有争议性的研究。往往在 带有争议性的研究发表的同时或以后,
《Nature》还会组织有关的讨论,让不同的看法 意见得以表达。这不仅可以起到活跃和引导科学研究的目
的,也增加了刊物本身的能见 度。公众效应在我的理解中是指在科学界被接受和感兴趣的程度。过于深
奥狭窄的研究 较不容易在《Nature》上发表。因为这一类文章涉及的读者面窄,编辑或审稿人经常会 建
议作者将此类论文投到专业刊物上去。辽西的鸟化石对于鸟的起源演化以及鸟类与其 他脊椎动物(如恐龙)
的关系都有重要意义,具有上述几个要素,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在《 Nature》上。辽西中生代鸟化石之宝贵,
可以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皇帝的女儿毕 竟有限,大部分的科学发现往往不太显眼,它们的重要性
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些 研究能否登上《Nature》要看研究者能否发掘出其上述几个要素来,这取决
于研究者对 学科的了解深浅,知识面的广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等"水平"因素,如最近 1 期(19 99
年 2 月 18 日出版)《Nature》上刊载的 Zhu M.等人的论文,虽然所研究的材料并不十分 精彩,但其涉及的
问题也有以上几个要素。 上述的研究以新发现为其重点。另一类科技论文偏重于建立理论、假说、模型
等。这一 类论文带有综合性,针对存在的问题,虽然其重要性可能更高,但它们在《Nature》上 发表的
几率较小。这可能是因为:(1)它们不如一个新发现来得实在而具报道性;(2)它 们需要大量的支持资料和
数据,因而不易用短文表达;(3)它们容易因为审阅者的不同观 点而被枪毙掉;(4)这类论文数量本身较少。
对于第 2 点来说,(Nature)现在可以让一篇 论文的支持资料和数据存入它的万维网页上作为正文的辅助材
料,扩展了有关论文发表 的面。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我们中国学者发表的这一类论文相对较少。 同行
中常会有人抱怨某某研究不怎么样,居然也登在《Nature》上。客观地看,有 2 点可 能构成这种抱怨的基
础。(1)严格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Nature》上的文章不一定都 是某个学科中最重要的研究。有的重要
研究因为某些技术原因,比如篇幅所限无法以短 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因而不会在《Nature》上发表。有些
重要的研究不一定有上述的可 报道性。(2)虽然经过严格的审阅,但人毕竟有出差错的时候,更不用说偏
见与知识面的 有限。因此,科学价值有疑问的研究有时也会蒙混过关刊登出来。 3 《Nature》文章的写
《Nature》是英文刊物,所有的文章都以英文写成。由于篇幅限制,文章必需简明扼要 ,能将研究的要点
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总的来说写这样的文章难度较高,每个字句都 必须仔细推敲,相对费时较多。这
并不意味着写作时需要特别漂亮的英文。相反《Natu re》的文章要面向非英语国家读者,因此更需要以简
单平易的英语来写作。科技文章的 第一要素是清晰,明确告诉读者作者要讲的事,而不是绕弯弯。我曾
经问过《Nature》 的编辑《Nature》稿件写作有什么窍门,回答是就象平时说话一样平易简单就行。但以
平易的英文写作与用平易的中文写作一样,或许更不容易。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以英文写作或多或少都
会有些困难。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多少会影响 到投稿的成功率。因为如果作者的思想不能明确表达出来,
研究的意义可能被削弱。但 我相信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不会因为英文上的缺陷而被埋没。不断的练习以达
到一个基本 的英文表达水平则是必要的。稿件请同行阅读修改也不失为一可考虑的途径。当然,科 学研
究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领域,适当的保护行为是必需的。 《Nature》面向的读者是多样性的,它要求作者
尽量少用偏颇的技术词汇,能不用尽量 不用,必须要用时一定要将定义解释清楚。《Nature》希望一篇科
技文章不仅本专业的 人士能理解,非专业读者也能至少理解其主要意义。尤其是文章开头的一段,更是
要让 人一眼看懂文章的背景,内容和结论是什么。因此,这一段虽然仅有百十来个字,往往 最为难写。
我通常要经过几十遍的修改才能感到满意。由于篇幅有限,基本没有可以重 复的余地,文章的结构,逻
辑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仔细推敲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 明晰度并减少不必要的赘述。 《Nature》文
章中,允许一定数量的图表。图表不仅是研究结果的直接表述,我相信对 文章的接收发表亦有一定的影
响。因为一个刊物是让人读和看的,好的图表可以增加可 看性。此外,图表也允许有一定字数的图件说
明,与正文相比,这是一个可以包含大量 信息的地方。善用图表及图件说明非常重要。总的来说,图件
说明主要是技术性的内容 ,而有关的背景,结果,讨论,结论等则是正文的内容。 4 《Nature》文章的
审 一般来说,如果作者知道负责自己这个研究领域的编辑,可以将稿子直接寄给该编辑。 否则寄给
《Nature》编辑部,除了伦敦的办公室外,《Nature》在美国华盛顿,日本东 京有自己的办公室,北美的
作者一般可将稿件寄往华盛顿办公室。 一篇稿件投到《Nature》后,作者会很快收到编辑的一个卡,表明
稿件已收到。如果在 1-2 个月中作者没有听到任何消息,那么这可能是个好征兆,说明编辑认为稿子可
能适 合《Nature》,把稿子寄给有关专家审阅去了。如果编辑认为稿子不合适,会很快将它 退回作者。从
我自己的投稿审稿经验来看,稿子一般会寄给 3 位专家审阅。投稿时作者可 以附带建议可能的审稿人并
提供他们的联系地址、电话、电子邮件信箱等资料。但编辑 为了审稿的公正性,不会把稿子都寄给作者
建议的审稿人。编辑先要与可能的审阅人联 系,征求他们是否愿意审稿并且可在 3 个星期之内将审完的
稿子寄还给编辑。如果达成协 议,稿子会经由快递在第 2 天或第 3 天寄到审稿人手中。《Nature》要求审
稿人对稿件绝 对保密,不允许告诉其他任何人所审的稿件,不许复印留存,不许让另外的人看所审的 稿
件。如果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需要某人协助审稿,则审阅人需向《Nature》报告这一情 况。审稿人当然不能
使用稿件的内容。由于审稿人一般是同行,所以存在研究上的利益 冲突是常见的情况,保护作者的利益
不言而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科学道德问题。 审稿人要说明所审稿件的科学性、重要性、是否有新见解
以及是否适合在《Nature》上 发表,并写下具体的评论。尤其在有不同意见时,更要说明问题所在的原因
理由。稿子 审阅完后,审稿人可向编辑表明自己的名字可以让稿件作者知道,否则所有的审稿意见 将以
匿名形式经由编辑寄给作者,让作者进行修改。修改过程中,如作者不同意审稿人 的意见,不愿做相关
的修改,则需要提出合理的解释和理由。当然,如果审稿人对稿件 提出严重的问题或表明其意义不大,
编辑可根据审稿人的意见正式退稿。稿子修改后被 再次寄给审稿人,编辑也会把另外 2 个审稿人的意见
分别寄给第 3 个审稿人。审稿人根据 稿子修改的情况再作一次审评,审评后的稿子由编辑再次寄给作者
修改,最后由编辑决 定是否发表。当然稿子也可能在一次审阅后便适合发表,也可能有 2 次以上的修改。
根据 我的经验,一份稿件从投稿到正式发表要花 4-7 个月的时间,少数情况会更短或更长。 一旦稿子
被采用,编辑会正式通知作者。从采用到正式发表一般约 1 个月的时间。总的来 说,这个周期是相当短
的。作者在收到稿子被采用发表通过的同时,要与《Nature》签 一个合约,表明在文章正式发表之前不公
开自己的研究结果,尤其不能与媒体发表有关 内容,否则《Nature》有权不发表该稿件 。唯一例外是在
专业性的学术会议上简报研究 内容。另外一种例外情况是虽然作者与某个媒体的记者谈论了自己的研究,
但记者保证 不事先发表有关内容。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记者一般不懂研究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 来理
解,以便文章正式发表时能及时发新闻。《Nature》办公室每个星期四在伦敦和华 盛顿(东京的情况我不了
解)有新闻发布会,介绍下期《Nature》的内容。此时,有关的 研究内容便可见报了。因为《Nature》也希
望通过媒体的报道来扩大它的影响力。从这 个时候到文章发表后的两三个星期间,作者将会接到许多报
刊,电台记者的采访。 论文在《Nature》发表是没有稿酬的。作者在收到稿子被接收发表通知时,还会收
到论 文抽印本的定购单。如需要,作者可用课题费或自己掏腰包定购抽印本。如果文中有彩 色图表,抽
印本会很昂贵。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就象其他任何出版物一样,《Nature》也在不停地开发自己的市场 。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综合科学刊物,《Nature》在欧美有更大的影响,这与历史、语言 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因
素有关。随着中国和亚洲各国经济、科学的不断发展,《Nature》 也希望开拓这一巨大的市场,这给中国
科技人员带来了更好的机遇。可以预见中国科技 研究的结果将会更多的出现在《Nature》等国际科学刊物
上。
《Nature》上给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几条忠告
Nature 426, 389 (27 November 2003); doi:10.1038/426389a
Scientist: Four golden lessons
STEVEN WEINBERG
Steven Weinberg is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Texas 78712, USA. This
essay is based on a commencement talk given by the author at the Science Convocation at McGill University in
June 2003.
When I received my undergraduate degree - about a hundred years ago - the physics literature seemed to me a
vast, unexplored ocean, every part of which I had to chart before beginning any research of my own. How could I
do anything without knowing everything that had already been done? Fortunately, in my first year of graduate
school, I had the good luck to fall into the hands of senior physicists who insisted, over my anxious objections,
that I must start doing research, and pick up what I needed to know as I went along. It was sink or swim. To my
surprise, I found that this works. I managed to get a quick PhD - though when I got it I knew almost nothing
about physics. But I did learn one big thing: that no one knows everything, and you don't have to.
Another lesson to be learned, to continue using my oceanographic metaphor, is that while you are swimming and
not sinking you should aim for rough water. When I was teaching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the late 1960s, a student told me that he wanted to go into general relativity rather than the area I was working on,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 because the principles of the former were well known, while the latter seemed like a
mess to him. It struck me that he had just given a perfectly good reason for doing the opposite. Particle physics
was an area where creative work could still be done. It really was a mess in the 1960s, but since that time the work
of many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physicists has been able to sort it out, and put everything (well, almost
everything) together in a beautiful theory known as the standard model. My advice is to go for the messes - that's
where the action is.
My third piece of advice is probably the hardest to take. It is to forgive yourself for wasting time. Students are
only asked to solve problems that their professors (unless unusually cruel) know to be solvable. In addition, it
doesn't matter if the problems are scientifically important - they have to be solved to pass the course. But in the
real world, it's very hard to know which problems are important, and you never know whether at a given moment
in history a problem is solvabl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everal leading physicists, including
Lorentz and Abraham, were trying to work out a theory of the electron. This was partl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y
all attempts to detect effects of Earth's motion through the ether had failed. We now know that they were working
on the wrong problem. At that time, no one could have developed a successful theory of the electron, because
quantum mechanics had not yet been discovered. It took the genius of Albert Einstein in 1905 to realize that the
right problem on which to work was the effect of motion on measurements of space and time. This led him to 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As you will never be sure which are the right problems to work on, most of the time
that you spend in the laboratory or at your desk will be wasted. If you want to be creative, then you will have to
get used to spending most of your time not being creative, to being becalmed on the ocea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Finally,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science, or at a minimum the history of your own branch of science.
The least important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he history may actually be of some use to you in your own scientific
work. For instance, now and then scientists are hampered by believing one of the over-simplified models of
science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by philosophers from Francis Bacon to Thomas Kuhn and Karl Popper. The best
antidote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a knowledge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More importantly,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an make your work seem more worthwhile to you. As a scientist, you're
probably not going to get rich. Your friends and relatives probably won't understand what you're doing. And if you
work in a field like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 you won't even have the satisfaction of doing something that is
immediately useful. But you can get great satisfaction by recognizing that your work in science is a part of history.
Look back 100 years, to 1903. How important is it now who was Prime Minister of Great Britain in 1903, or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at stands out as really important is that at McGill University, Ernest Rutherford
and Frederick Soddy were working out the nature of radioactivity. This work (of course!) ha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but much more important were its cultural implications. The understanding of radioactivity allowed
physicists to explain how the Sun and Earth's cores could still be hot after millions of years. In this way, it
removed the last scientific objection to what many geologists and paleontologists thought was the great age of the
Earth and the Sun. After this, Christians and Jews either had to give up belief in the literal truth of the Bible or
resign themselves to intellectual irrelevance. This was just one step in a sequence of steps from Galileo through
Newton and Darwin to the present that, time after time, has weakened the hold of religious dogmatism. Reading
any newspaper nowadays is enough to show you that this work is not yet complete. But it is civilizing work, of
which scientists are able to feel proud.
如何在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如何在美国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里简单介绍一下儿在美国学术论文发表的过程。当然,在不同领域中,这个过程可能不太一样,我主要介
绍一下儿在传统工科领域里这个游戏是怎么玩儿的。
首先,你把自己的文章(paper)掂量一下儿,想想在哪个学术杂志(journal)上发表最合适。也许有人会说,
先投到最好的杂志去,如果文章被踢回来了,再另找门路不迟。虽然这也有些道理,但是有的时候儿时间
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你还剩六个月就必须申请这个研究题目下一阶段的经费,眼前一篇论文还没发表呢,
这时候儿的当务之急是赶紧让你的文章面世。不然的话,万一经费没申请到,就算断顿儿仨月后文章在最
好的杂志上发表了,也是远水不救近火。所以说,选对了杂志很重要。
学术杂志给多少稿费呢?绝对值还凑合,但是我知道的都是负值。看是什么杂志,你发表一篇文章,
一般要交几十、甚至上百美元。对!是你交给杂志,不是杂志给你。有些杂志可以不交钱,但是优先发表
交了钱的作者的文稿(决定是否能够发表同交钱与否没关系)。当然也有一分钱不要的杂志,我们这行最
权威的杂志是英国大学剑桥大学办的,作者不用交钱(这一点上,我是很佩服英国学者的)。
文章寄出去了,你很快就会收到编辑(editor)的回信,说收到你的稿儿了,已经送到几个评审员(referees)
手里了,会尽快给你答复,云云。
评审员何许人也?肯定都是你的专业同行,不然你写的这乱七八糟的东东谁能看懂?这儿就有一问
题:俩同行 A 和 B, 其研究经费来源可能是相同的。如果 A 评审 B 的文章,正好儿可以玩儿点儿猫儿
腻,打击一下儿 B,把 B 的文章说的一钱不值,让他发表不了。这样的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是我感觉这
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看到的更多的是,有些人由于对某些问题的见解不同而每每争吵,久而生恨,以
至于到了"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地步(都自我感觉良好,who
怕 whom 啊?)。好在评审员一般在三个人以上,这至少最小化了由个人偏见而产生的不公正现象。
几个月以后,编辑把匿名评审员的评语给你寄来了。虽然匿名,但是有些时候你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比如,有时候评审员会说,XYZ 曾经有过某某贡献,在某某期的某某杂志上发表的,你为什么不引用他的文章?得!这个评审员,不是 XYZ 本人,就是他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没有其他什么技术性的意见,你就把他所提到的文章加到附录里,就能把他摆平。本来么,他要是真做了你以前不知道的贡献,你在文章里提到他一下儿也是应该的。再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啊,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妥协就妥协吧。
再有,有些评审员很认真地提出一些技术细节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解释清楚。自己如果错了的,改过来就是了,一般不会影响整篇文章。但是如果你认为你是对的,评审员错了,就应该坚决坚持自己的观点,和那个评审员争执到底。说服不了他,是他不开窍儿;编辑如果听他的、不听你的,编辑无知。应该有这种心态才是,呵呵。
那如果我自己是评审员呢?我坦白,如果文章作者是跟我或者我的同事们在学术上总是过不去、挑刺儿的人,我心里真想一枪把这文章给毙了,虽然连看还都没看呢。哈哈哈。但是我不会这样做,我会很仔细的阅读,这样我也许会学到一些东东,因为他是我们的"对头"与他写的文章的价值是两码事儿。我一般会给出自认为是公正的评语的。但是我是否会下意识地对他挑刺儿更多呢?我希望不是这样。一般我看到作者明显是个学生的时候,心就很软。如果没原则性的大错,我提几个意见就说发吧。呵呵。一般来讲,三个评审员中两个人说你的文章可以发表,发出来就应该没问题了。即使只有一个人说可以发表,最后决定权还是掌握在编辑手里,他要是开恩,你的文章也发表了。但是如果仨评审员都跟你过 不去,你就自认倒霉吧。把稿子整理一下,投到别的杂志,也许会更幸运一些。
不管在哪里,对稿件的评审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公平的。人毕竟是人,他有他动物性的弱点。但是,
我借用并篡改一句丘吉尔的名言:同行评审(peer review)是最坏的体系,除了所有其它的体系之外。
一般说来,写作者拿出的初稿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有必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和润色,正如唐朝李沂所说:"能
改则瑕可为瑜,瓦砾可为珠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改稿方法。
其一,诵读法。初稿写成后,使着诵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思考,并把文气不接、语意不顺、缺字少词的
地方,随手改过来。诵读可以发现许多毛病,对演说词、讲话稿及文学作品比较适合。叶圣陶先生十分推
崇这种"诵读法";鲁迅先生写完文章后,总要先读读,"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
顺口。"可见,诵读法实在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
其二,比较法。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把自己的初稿和同类文章中的优秀范文对照、比较,反复
揣摩,分析得失,然后加以修改。在改好文章的同时,容易领悟写作之道,提高表达水平。这种方法适合
于对各类公文的修改,初学写作者不妨一试。
其三,搁置法。对初稿一时改不好或把握不足时,可以先搁置一段时间,等到头脑冷静、思路清晰开阔后,
再拿出来看看。这时,一些毛病就有可能很快发现,像鲁迅先生说的"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看
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此法的缺陷,是对急需文稿不太适用。
其四,旁正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自己改不下去时,可以请旁人帮助修改,或听取他人修改意见后,
自己再动手改。白居易说过"凡之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感,必待
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与元九书。)"总之,在修改稿件上,多
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是大有益处的。
改稿之法因文而异,因人不同,"各有灵苗各有探";以上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实践中往往综合运用。"文
章不厌百回改","写作的艺术,实际上就是把写得不好的部分删去的艺术。(契诃夫)"写作者必须高度重
视修改这一环,通过反复推敲、加工,使文稿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精粹、完美的高度。
感觉有些道理,其实文章的修改确实非常重要,如何最有效率的完成,就要靠个人的习惯了,希望这篇文
章能有所启发
转自零点
如何撰写博士论文的经典建议
硕博选题、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要点
本人没有太多的理论,只是在实战中有一些感受而已,望大家批评和指正!
科研选题---流水线
[原始火花]
也就是说在选题中发现研究新点,可能很多人为找这个新点而苦脑,其实我也在苦恼!像牛顿,爱迪生时
代光靠灵感,在我们的年代已经很难很难。我的体会是:
1,要大量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里一定要包括泛读和精读,合理搭配,节约宝贵时间。
2,研究领域不要涉及太广,要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挖。
总之,正像自然辩证法所说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上边所述 2 点就是为增加这个必然性,至于偶然
性(灵感)个体差异很大,但与平时善于思考有关。
[理论形成]
这一步非常重要!就是说把发现的火花用 [理论] 证实它,让它成为选题的依据。这么说可能不好理解,
那就举一个例子。比如:A = B,A = C 那么 B 有可能等于 C,这就是这个理论的形成,也是[原始火花]---〉
[科学火花]!
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这个[科学火花]的可靠性可能和这个 A = B,A = C 前提的来源有关,要是这个 A =
B,A = C 是来源于 Nature,Science 等好杂志,也许可靠性会增加!
[创新性和价值]
有无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把在丁香园练就的检索功夫拿出来了,通过这个检索来证实这个火花是否具有
创新性。另外,还要注意这个火花的现实意义或者长远意义。这两点都涉及到将来的课题申请以及投稿!
[可行性]
这包括方法,材料,资金,设备等等。方法还包括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软件应用,统计)等。总之,在
可行性上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不要选那些自己都没有信心的火花!
题纲:如何为做好试验与发 paper
我在这里要强调提纲在论文写作,准备报告以及研究计划中的重要作用。我尤其相信按照提纲进行写作对
我们大家都是最有效的方法。提纲是一篇论文的行文计划,应该包括论文所依靠的数据。事实上,提纲不
仅仅是列出各段的内容,而是按照目的、假说、结论来精心组织数据。
提纲本身应该文字简练。如果大家都同意提纲中的细节部分,那么正文组织起来就更容易。在我们就提纲
达成一致以前,写正文是没有意义的。写文章时,大部分时间花在写正文上,而大部分思考用在整理和分
析数据。在动笔前,详细讨论几遍写作提纲会提高写作效率,写很多遍正文反倒很慢。我写的所有文章,
包括论文、报告、建议(当然还有讨论会的胶片)都是从提纲开始。我也希望你们能学会,使用它。
3. 你应该如何起草你的提纲?
最经典的方法就是找一页空白的纸,自问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做这项工作?它意味着什么?
我要验证哪些假设?我究竟验证了哪些假设?结果如何?这项工作产生了新方法或新物质吗?都是什
么?我都做了哪些测试?研究什么化合物?它们是如何表征的?展示相关的方程,图表和示意图。试着写
出主要的观点。如果你的研究开始是为证实一个假设,然而当你发现你得到的数据似乎可以更好的验证其
他的假设时,你也不必担心。把它们两者都写出来,去选择假设、目的和数据的最佳组合。时常,当一篇
文章完成时,它的目的和开始时是不同的。许多好的科学成果来自机遇和反复修正。
当你已经写下所有你想写的,再拿出一页纸,开始草拟一份提纲。将你的观点分成三大
类:
(1)引言:为什么我要做这件工作,主要的目的和假设是什么?
(2)结果和讨论:结果是什么?化合物是怎样合成与表征的?测试方法是什么?
(3)结论: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证实或否定了什么假设?我学到了什么?结果为什么与众不同?
接下来,把每一部分再仔细组织。尤其是要集中整理数据。要尽可能把数据以清晰、紧凑的图表来展示。
这个过程也许会慢些。我可能要用 5 - 10 次,而且是以不同的方式,来构思一张图,以便决定怎样它才
最清楚,而且看上去更加美观。最后,把所有这些--内容的提纲、表格、草图、方程式,排好顺序。
当你已经囊括了所有的数据(或者你明确知道你还需要收集哪些额外的数据),有了一个合理的构架,你
对这些都感到满意时,将提纲交给我(即你的教授)。简要地表明哪些地方还缺数据,你认为(或推测)
这些数据大概是什么样。如果你的推测是正确的,你将如何去解释它。拿到你的大纲后,我将把我的观点,
建议反馈给你。一般,我们需要四或五个来回才能达成一致,中间经常还需要补做一些实验。在我们的意
见一致后,所有的数据通常以最终(或接近最终的)形式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在提纲中的表格、图表等
最终将成为文章中的表格,图表。然后,你就可以开始动笔写,注意,你现在写的这些大多将用于正文,
合理使用我们的时间的关键是,我们应尽可能早的讨论提纲和交换意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等到你已
经收集"全"了数据之后才开始动笔写提纲。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当你看到你的结果初具雏形时,就要立
即开始准备构思文章和提纲,这将节省你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即便在认真组织成文前,我们已经决定补做
重要的其他实验,试着写一个提纲也一定对研究有指导意义。
4. 提纲需要包括哪些内容?
它包括标题,作者,摘要,引言,结果和讨论,结论,实验部分。
(1)摘要:不要急着写摘要,可以等文章写完后再写。
(2)引言:文章的第 1 或 2 段应该完全用来写引言。要特别注意写好开头一句话。最好是简洁地陈述工
作的目的,并指明该工作为什么重要。一般而言,引言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工作目的
对工作目的的评价:该工作为什么很重要?
工作背景:谁做了什么工作?做得怎么样?以前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导读:读者应该注意该文章的哪些方面?有意义的要点有哪些?
结论:读者期望什么样的结论呢?在提纲的前几个版本中,你应该包括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在
这一点上,就像是段落的副标题)。
(3)结果和讨论。通常,结果和讨论是合在一起的。这一部分应根据主题来进行组织。分段应有黑体字
的副标题,目的是使文章更有条理,能帮助读者清楚地通览全文,并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尽可能使副
标题具体并且内容丰富。例如,"The Rate of Self-Exchange Decreases With The Polarity of The Solvent " 这
个短语明显比"Measurement of Rates"长,但是对读者更有帮助。一般来说,尽量概括该段落的共
同点。记住把文章看作实验结果的集合,并尽可能清晰和简洁地总结在图表,表格,方程和示意图中。论
文中的正文是为解释数据服务的,因而它是次要的。可以被压缩进表格和方程里的信息越多,文章越短,
越易读。
(4)结论:在提纲里,总结论文中的结论应是由一些简短的短语和句子组成。除非是为了特殊的强调,
一般不要重复在结果部分已经有的结论。结论部分应该是像上面说的那样,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总结。它应
该增加新的,更高层次的分析,并且应该明确的指出这项工作的意义。
(5)实验部分:包括所有实验部分的副标题,顺序与结果和讨论部分要一致。
综上所述,写科技论文的方法简述为:
(1)在一个项目开始时,就应该着手去写可能的论文提纲,而不要等到论文结束的时候。研究可能永远
没有结尾可言。
(2)整理提纲和论文要围绕易于接受的数据,包括表格,方程式,图表,示意图,而不是围绕正文。
(3)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应按重要性来整理。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细节是要考虑各部分的权重。新手
常常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论文:他们常常爱从开始时的失败写起,一直写到最后的成功来描述实验过程。这
种方法是完全错误的。应该从最重要的结果写起,然后是次重要的结果。读者们通常不关心你是怎么得到
的结果,而只关心结果是什么。短文章比长文章更易读。
文献综述的写法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
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
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
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
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
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
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
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
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
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
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
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
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
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
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
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
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
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
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
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
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
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
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
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
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
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
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
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
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 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总结实用篇)
一 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 4000-6000 字左右,大约 8-15 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 15-20 篇,英文参考 20 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 3 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
怎么找方向"。
二 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 (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 Progress
c) 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 d) 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第五句 第六句
主题句 陈述理论 1 研究支持 1 陈述理论 2 研究支持 2 略
主题句 研究支持 1 研究支持 2 研究支持 3 略 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 主题句 研究支持 1 说明理论 1 略 主题句
5.2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5.3 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 2-5 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5.3 常用句式
了解…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的特征可用…来描述,其中常用的有…
由于…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者通过…来描述各因素对…的影响
影响…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进行论述
…不仅取决于…,而且受到…的制约
…与…有关
…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研究表明…
产生…的原因有…
6 结语
一般为展望结构,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
附:以上是我完成文献综述时查阅了丁香园的帖子和其它指导书,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很多东西写得太仓促,欢迎大家修改和补充。
向国外投稿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一、正确选择期刊
国外英文生物医学期刊种类繁多,即使在同一分支学科或同一临床专业也有许多期刊,并且各个期刊的办刊宗旨、专业范围、主题分配、栏目设置及各种类型文章发表的比例均不相同。因此,选择一本恰当的期刊并非一件易事,常常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然而这是论文写作前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是论文得以发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1.选择期刊应考虑的因素
1,作者首先应确定自己的论文主题是否在刊物的征稿范围内及论文撰写格式是否与刊物的要求一致,如果答案是"否",则应立即停止对该刊物的进一步"研究",而应去寻找其它可能的刊物。拟投论文可能极为优秀,但如果不适合于该刊物,则不可能在该刊物被发表。
2,期刊的声望(prestige)
期刊的学术水平高,其声望就高;反之,声望则低。各国生物医学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发表在有声望的高质量的生物医学期刊上。因为声望高的期刊有利于信息的国际间传播和交流,并对学术成果的认可具有权威性。
3. 选择期刊的方法
如果拟投论文的主题在一个很窄的分支学科内,那么作者的选择范围只能限制在几种刊物中;相反,如果论文的信息交叉了几个研究领域,则作者可以有许多种选择。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先列出一个简单的拟选期刊表,然后逐一对拟选期刊进行比较筛选,作出最后抉择。对期刊进行筛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认真阅读和使用投稿须知
(1)读刊头(masthead statement,通常放在期刊前面的文题页上),以了解刊名、简单的办刊宗旨、编辑委员会组成、编辑部成员、出版商及其联系地址等。
(2)浏览目录(table of contents),以确定该刊物是否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比例有多大。
(3)注意栏目设置,确定拟投稿件的栏目。
(4)看拟投栏目文章的范例,了解撰写要求及格式。
(5)某些期刊刊登文章的投稿和接收日期(submitted and accepted dates),作者可据此计算出论文出版时滞(发表周期)。
(6)注意广告数量,以间接判断期刊质量。因为刊登广告的公司都愿意将金钱投到质量高、影响大的期刊上。
(7)通过 11 或 12 月份出版的杂志最后几页上的"所有权、管理和发行声明"(statement of ownership,management,and circulation)查找期刊发行量。
(8)核查有无北美和欧洲以外国家作者撰写的文章。
(9)有些期刊还刊登报道计划,作者可依此拟订自己的投稿计划。
三、投稿注意事项
当决定了论文的主题,确定了论文的读者群,并选定了论文拟投期刊后,论文的文献检索工作便完成了。
下一步就是确定论文作者、查看期刊的"投稿须知",并将研究结果的原始资料收集在一起开始撰写论文。
论文撰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并非一稿就能完成,往往需要反复易稿(修改)才能使文章达到投稿的要求,
即所谓"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
撰写论文初稿(writing the first draft)
论文的撰写步骤及各部分的主要特点如下:
(1)材料和方法(methods and materials):做了什么和怎样做?
材料和方法是文章开始写作的最理想部分,因为这部分的内容作者最了解。基本写作要求:用过去时,尽
可能按实验研究的先后顺序描述。
(2)结果(results):发生了什么?基本写作要求:
数据可用图、表或文字表达,但三者间应尽少重复
在正文部分叙述主要结果和意义,用图或表给出较详细的数据
用过去时
(3)讨论(discussion):所获得的结果是否为"前言"中提.出的关键问题的答案?结果如何支持答案?基
本写作要求:
.集中讨论与本结果有关的问题,突出本研究的创新及重要性,并与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给出结果所支持的结论
.用现在时叙述已知或被证明的事实,用过去时描述本研究结果
(4)参考文献(references):与本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有关的其它研究是什么?其著录要求是:准确、完
整、规范。
(5)前言(introduction)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本研究试图回答的关键间题是什么?基本写作要求:
.本研究目的及重要性
.简要复习文献
(6)致谢(acknowledgment):除了作者,谁协助完成了本研究、分析结果并撰写论文?谁提供了基金和物
质的帮助?基本写作要求:
.仅列出对本工作提供特殊的实质性贡献者的姓名
.必须得到被致谢者的同意
(7)摘要(abstract):论文告诉我们什么?(通常〈250 字)
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浓缩,因此应在文章各主要部分完成后再写,这样有利于文章要点的提炼。优秀的摘要
能有效地抓住读者的兴趣。基本写作要求:
.用含有必要词汇的短的简单句,以使摘要清楚而简洁.避免使用缩写词和晦涩难懂的词句
.用小标题叙述研究论文的各部分
.用过去时(但问题的陈述和结论可用现在时)
.强调研究的创新和重要方面
(8)文题(title):本文关于什么?最佳文题的标准是用最少的必要术语去准确描述论文的内容。基本写
作要求:准确(accuracy)、简洁(brevity)和有效(effectiveness)。
(9)作者(author list):谁参与了本研究的设计、工作及论文的撰写?
准备论文最后一稿(preparing the final manuscript)
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必须对其内容及格式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以达到"投稿须知"所提出的一切要求。
尤其是投给期刊的稿件一定要达到期刊所要求的编辑格式,否则不但不能被接受发表,甚至于根本不予考
虑。因为绝大多数有经验的编辑都认为:不认真准备的稿件绝不是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良好载体(A
poorly prepared manuscript is,almost without fail,the carrier vehicle of poor science. Day AR.)。所以,如果
希望论文被发表,在准备投给期刊的稿件时必须做到打字整洁、无错、符合期刊格式、含有期刊要求的所
有材料。
准备论文最后一稿一般分三步,首先是再次阅读拟投期刊的"投稿须知",然后用"投稿须知"中提供的
"稿件对照检查表"(manuscript checklist, author's checklist)与自己的论文一一核对,最后根据期刊要求打字,
完成最后一稿。
投 稿
论文的最后一稿按"投稿须知"的要求准备好以后,就可以向国外投稿了。一般来说,投稿程序分以下三
步进行:
1,准备投稿信(covering letter,submission letter)
生物医学期刊的编辑往往需要一些有关作者和作者论文的信息,而作者也希望给编辑提供一些有助于其全
文送审及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应该包括在投稿信中。投稿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文题和所有作者的姓名
.稿件适宜的栏目
.为什么此论文适合于在该刊而不是其它刊物上发表.关于重复或部分发表或已投它刊的说明
.不能转让版权的说明(如美国联邦政府雇员)
.建议审稿人及因存在竞争关系而不宜做审稿人的名单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的姓名、详细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e-mail 地址
.能否付出版费(版面费、彩图费)的说明(如果该刊收取版面费和彩图费)
.希望核校校样或稿件若不接收退回原稿的要求(有的期刊在"投稿须知"中约定,除非作者在投稿信中
提出要求,否则原稿不退还给作者)
投稿信举例:
Dear Dr.:
Enclosed are three copies of a manuscript by Rose N .Dipaola,Donna A.Gallo,and Tom N.Roberts title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It is submitted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as a"Original Article" in your journal.This paper is~.Neither the entire paper nor any part of its content has been
published or has been accepted elsewhere .It is not being submitted to any other journal.
We believe the paper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e readers of your journal because the study it reports stated
the HCV infection rate among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of
short-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Correspondence and phone calls about the paper should be directed to Rose N.Dipaola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
phone and fax number,and e-mail address:
Rose N .Dipaola,MD
Institute of Internal Medicin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9500 Euclid Ave.
Cleveland,OH44195,USA
Tel:1-216-444-5360
Fax:1-216-444-9580
E-mail:dipao@cesmtp .ccf. Org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o our paper.
Sincerely yours,
Rose N.Dipaola
2,稿件包装
所谓稿件包装是指将稿件及其拟投期刊所需的伴随资料一并装人信封。一般应按以下顺序备齐资料:
.投稿信
.刊物要求的稿件(包括文题页、文摘页、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图注、表及图)拷贝份数,每份图单
独装一个信封
.版权转让声明
.与稿件内容有关资料的拷贝(如学术会议报告论文或已发表的摘要等材料)
.通知稿件收到的明信片或有作者地址并贴足邮资的信封(适用于不发收稿回执的期刊)
.致谢和使用病人照片或引用私人通信的书面同意材料的复印件
.有些期刊要求附稿件对照检查表
以上材料不要用订书钉固定,以免途中因订书钉移动而损坏稿件;但可以用大型曲别针固定,照片可以在
信封中夹硬纸片保护。
3,稿件邮寄
邮寄稿件应注意:
.应至少自留一份打印底稿
.信封要足够大,并足够结实
.正确的投稿地址及收稿人("投稿须知"中常有说明,多要求直接寄给主编)
.照片不可过大,最大不超过 8.5 英寸 x11 英寸.贴足邮票
.航空邮寄
.以打印稿(hard copy)投稿 几乎所有的英文生物医学期刊均不接受传真(fax)投稿,某些期刊仅允许一些
没有图表的短文或"给编辑的信"通过电子邮件(e-mail)投稿,长篇论著、研究报告等文章决定刊用后
方接受软磁盘。以上信息可以从"投稿须知"中获得、有的期刊在"投稿须知"中特别指出投稿地址与订
刊或订单行本的地址不一样,作者应特别注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耽搁 。
投稿后若干事宜
稿件追踪(follow-up correspondence).
如果投稿 2 周仍无任何有关稿件收到的信息,也可打电话、发 e-mail 或写信给编辑部核实稿件是否收到。
稿件退修(revised manuscript)
几乎所有的经审查学术水平达到出版要求的自由来稿,在发表前都需要退给作者修改其表述及编辑格式,
如压缩文章篇幅、重新设计表格、改善插图质量、限制不规则缩写词使用等。然而退给作者修改的稿件并
不代表文章已经被接受,文章最终接受与否取决于作者对文章关键性重要内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达到
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要求。
通常退给作者修改的材料包括原稿、审稿专家意见、(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编辑的信(covering letter)。
当作者收倒退修稿后,首先应该仔细地阅读退修信(modify letter)和审稿专家意见。然后应考虑能否或愿
意接受审稿专家或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
新手如何在有关期刊上发表论文
本篇文章的对象是尚未发表文章又急需要发表的,特别是那些老板不是大牛的。如何发表论文,的确对一
个新手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篇,以后就会觉着容易起来了。但这个头如何开,也
曾经让我伤透脑筋。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一般的情况吧。由于科技期刊的发行范围有限,通过仅通过发行经
营可能无法支持刊物的运作,往往会向发表论文的作者收取一定的版面费用,而且根据刊物级别的不同,
版面的收费标准也有差异,比如《中国科学》、《清华大学学报》等国际国内知名的刊物,其版面费用也比
较贵。当然少数刊物为了吸引稿件,不收取版面费用。通常科技刊物都收取版面费用,越偏向理论研究越
是这样。而社科刊物一般不收取版面费用,即使是核心刊物,但这类刊物中国内刊物在国际上有名的并不
多。所以论文发表往往和老板的热衷程度和经济情况不无关系:如果老板比较有发展前途(和年龄倒不一
定有必然关系,正忙着从副教授提教授,或者从教授提博导,或者从博导评院士,总之多出成果、多发表
文章对他也有切身关系),他就会鼓励你发表文章,并会指导你有关论文发表的问题,这样你虽然被动,
但或多或少总有一些论文发表;如果你很幸运,遇到的老板人不错,他可能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把学生的名
字都放上,我有个同学就是这样的幸运儿,他也没替老板干了些什么,没事老打 MUD,但却有两篇文章
以第三作者发表,这对他未来的出国之路还是起了不少帮助(最后他去了美国一所名校,恕我不能把这个
写得太详细,否则有侵犯别人阴私的嫌疑);另外,国内外的学术会议还是很多的,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也
可以使论文发表,不过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是肯定需要资金支持的。如果你老板没有太多心思放在论文
发表上,尤其对年轻人发表论文持轻蔑态度的,"没有质量的论文的就不要发表",但他自己对论文质量的
概念有可能也很模糊,就有这样的论文竟然得到工程界好评以及刊物评选的优秀论文的。所以遇到这种情
况,就得自己努力了。下面就着重介绍这方面的问题,如何使论文发表呢?
英文摘要写作指南
1 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
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
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
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对
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写随文摘要,摘要的主要功能有:
1) 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现代科技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
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
绍给读者的任务。
2) 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
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随着电子计算机
技术和 Internet 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
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水平和发展趋势。同时论文摘要的
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2 摘要的分类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如下 3 种类型。
2.1 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
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
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
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所以建议学术性期刊(或论文集)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
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较完整的定
量及定性的信息。篇幅以 300 字左右为宜。
2.2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
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适
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
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篇幅以 100 字左右为宜。
2.3 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
表达。篇幅以 100~200 字为宜。
以上 3 种摘要分类形式都可供作者选用。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
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论文发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利用。如果摘
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进入文摘杂志、检索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
甚至丧失。一篇论文价值很高,创新内容很多,若写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会失去较多的读者。在这种情
况下,如果作者摘要写得过简,编辑在退修时应提醒其修改。
3 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
1)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
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
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
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
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 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
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 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
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 不用引文,除
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
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
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
繁简失当。
4 英文摘要
这里要讨论的主要是中文科技论文所附的英文摘要,其内容包含题名、摘要及关键词。GB 7713-87 规定,
为了国际交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应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原则上讲,以上中文摘
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
注意。
4.1 英文题名
1) 题名的结构。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noun phrase)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 1 个或
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例如: The Frequent Bryophytes in the Mountain Helanshan(贺兰
山习见苔藓植物);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bsorption of Heattreated Wood(热处理木材的水分
吸着热力学特性)。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
致表达不准。题名一般不应是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
况且陈述句不够精练和醒目,重点也不易突出。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
名,因为疑问句可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例如:Ca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be Realized Without
Petroleum?(农业机械化能离开石油吗?)。
2) 题名的字数。题名不应过长。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例如,美国医学会规定题名不超
过 2 行,每行不超过 42 个印刷符号和空格;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 J Nat Cancer Inst 要求题名不超过
14 个词;英国数学会要求题名不超过 12 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总的原则是,题名应确切、简练、
醒目,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词数越少越好。
3) 中英文题名的一致性。同一篇论文,其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
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例如:工业湿蒸汽的直接热量计算,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Heat Transmitted Wet Steam。英文题名的直译中译文是"由湿蒸汽所传热量的直接计量",与
中文题名相比较,二者用词虽有差别,但内容上是一致的。
4) 题名中的冠词。在早年,科技论文题名中的冠词用得较多,近些年有简化的趋势,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
均可不用。例如:The Effec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on the Wheat Yield and Quality.其中两处的冠词 the 均
可不用。
5) 题名中的大小写。题名字母的大小写有以下 3 种格式。全部字母大写。例如:OPTIMAL DISPOSITION
OF ROLLER CHAIN DRIVE 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但 3 个或 4 个字母以下的冠词、连词、介词全部小写。
例如: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of Concrete Dams with Defects
题名第 1 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均小写。例如:Topographic inversion of interval velocities。目前 b.
格式用得最多,而 c.格式的使用有增多的趋势。
6) 题名中的缩略词语。已得到整个科技界或本行业科技人员公认的缩略词语,才可用于题名中,否则不要
轻易使用。
4.2 作者与作者单位的英译
1) 作者。中国人名按汉语拼音拼写;其他非英语国家人名按作者自己提供的罗马字母拼法拼写。
2) 单位。单位名称要写全(由小到大),并附地址和邮政编码,确保联系方便。前段时间一些单位机构英译
纷纷采取缩写,外人不知所云,结果造成混乱。FAO,WHO,MIT 尽人皆知,而 BFU 是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恐怕只有"圈内"人知。另外,单位英译一定要采用本单位统一的译法(即本单位标准译法),切不
可另起炉灶。
4.3 英文摘要
1)英文摘要的时态。英文摘要时态的运用也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
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
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分别举例如
下:This study(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undertaken) to…
The anatomy of secondary xylem(次生木质部) in stem of Davidia involucrate (珙桐) and
Camptotheca acuminata (喜树) is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s(reveals)…,It is found that…The conclusions are…The author suggests….涉及到公认事实、
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当然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例如:
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emstaflow (树干液流) of two main deciduous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 July and August,1996.
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当
时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
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已完成的事情与现
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
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例如:Concrete has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Man has not yet learned to store the solar energy.
2)英文摘要的语态。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
要随便混用,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
主动语态。现在主张摘要中谓语动词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
力。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比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语感要强。必要时,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都可以去掉,而直接以 Introduces 开头。
被动语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
一证明。事实上,在指示性摘要中,为强调动作承受者,还是采用被动语态为好。即使在报道性摘要中,
有些情况下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例如:In this case, a greater accuracy in measuring
distance might be obtained.
3)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 This 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
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 describe…,To study…,To investigate…,To assess…,To determine…,The torrent
classification model and the hazard zone mapping model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 。
4)注意事项。应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
冠词。主要是定冠词 the 易被漏用。the 用于表示整个群体、分类、时间、地名以外的独一无二的事物、形
容词最高级等较易掌握,用于特指时常被漏用。这里有个原则,即当我们用 the 时,听者或读者已经确知
我们所指的是什么。例如:The author designed a new machine. The machine is operated with solar energy.由于
现在缩略语越来越多,要注意区分 a 和 an,如 an X ray.
数词。避免用阿拉伯数字作首词,如:Three hundred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larvae are collected…中的
Three hundred  不要写成 300.
单复数。一些名词单复数形式不易辨认,从而造成谓语形式出错。 尽量使用短句。因为,长句容易造成语义不清;但要避免单调和重复。科技期刊涉及专业多,英文更是不易掌握,各行各业甚至表达方式、遣词造句都有区别。如果有机会,要多与英语国家同行接触,多请他们改一些国人所撰写的摘要或论文,积累经验,摸索规律。如果缺少这样的机会,多看英文文献,也会有助于我们英文写作及水平的提高。
5《EI》对英文摘要的基本要求
5.1 英文摘要的完整性
目前,大多数作者在写英文摘要时,都是把论文前面的中文摘要(一般都写得很简单)翻译成英文。这种做
法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由于论文是用中文写作的,中文读者在看了中文摘要后,不详之处还可以从论文
全文中获得全面、详细的信息,但由于英文读者(如《EI》的编辑)一般看不懂中文,英文摘要成了他唯一的信息源。因此,这里要特别提出并强调英文摘要的完整性,即英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完整的。这样,即使读者看不懂中文,只需要通过英文摘要就能对论文的主要目的,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过程,及主要的结果、结论和文章的创新、独到之处,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注重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点也应该体现在英文摘要的写作中。因此,在写作英文摘要时,要避免过于笼统的、空洞无物的一般论述和结论。要尽量利用文章中的最具体的语言来阐述你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这样既可以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又可以使你的论述言之有物、有根有据,使读者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文摘要就不必强调完整性。事实上,在将中文摘要单独上网发布或文章被收入中文文摘期刊时,中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也必须具有完整性。另外,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存在很大的差别,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都有些过分强调知识分子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因此我国学者在写作论文时,一般不注重(或不敢)突出表现自己所做的贡献。这一点与西方的传统恰恰相反。西方的学者在写论文时总是很明确地突出自己的贡献,突出自己的创新、独到之处。西方的读者在阅读论文时也总是特别关注论文有什么创新独到之处,否则就认为论文是不值得读的。由于中、英文摘要的读者对象不同,
鉴于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论文中的中、英文摘要不必强求一致 。
5.2《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目前,由作者写作的英文摘要,绝大多数都比较粗糙,离参与国际交流的要求相距甚远,需要进行大的修改,有时甚至是重写。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英文写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数作者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和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下面就根据《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谈谈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EI》中国信息部要求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一般不超过 150 words)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主要的研究"过程(Procedure s)"及所采用的"方法(Methods)",由此得到的主要"结果(Results)"和得出的重要 "结论(Conclusions)"表达清楚。如有可能,还应尽量提一句论文结果和结论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也就是说,要写好英文摘要,作者必须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What I want to do?)
2) 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How I did it?)
3) 主要结果及结论(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
4) 本文的创新、独到之处(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
5.3 英文摘要各部分的写作
根据《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英文摘要的写作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但一般来说,英文摘要是对原始文献不加诠释或评论的准确而简短的概括,并要求它能反映原始文献的主要信息。
5.3.1 目的(What I want to do?)
目的。主要说明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或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一篇好的英文摘要,一开头就应该把作者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非常明确地交待清楚。必要时,可利用论文中所列的最新文献,简要介绍前人的工作,但这种介绍一定要极其简练。在这方面,《EI》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
1) Eliminate or minimize background information(不谈或尽量少谈背景信息).
2) Avoid repeating the title or part of the title 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abstract (避免在摘要的第一句话重复使用题目或题目的一部分)。
5.3.2 过程与方法(How I did it?)
主要说明作者主要工作过程及所用的方法,也应包括众多的边界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在英文摘要中,过程与方法的阐述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头交待了要解决的问题(What I want to do)之后,接着要回答的自然就是如何解决问题 (How I did it),而且,最后的结果和结论也往往与研究过程及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大多数作者在阐述过程与方法时,最常见的问题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只有定性的描述,使读者很难清楚地了解论文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说明过程与方法时,应结合(指向)论文中的公式、实验框图等来进行阐述,这样可以既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又给那些看不懂中文(但却可以看懂公式、图、表等)的英文读者以一种可信的感觉。
5.3.3 结果和结论(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
结果和结论部分代表着文章的主要成就和贡献,论文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读者阅读,主要取决于你所获得的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写作结果和结论部分时,一般都要尽量结合实验结果或仿真结果的图、表、曲线等来加以说明,使结论部分言之有物,有根有据;同时,对那些看不懂中文的英文读者来说,通过这些图表,结合英文摘要的说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论文的结果和结论。也只有这样,论文的结论才有说服力。如有可能,在结尾部分还可以将论文的结果和他人最新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突出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回答 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 。
5.3.4 如何提高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
《EI》很看重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为了提高文字效能,应尽量删去所有多余的字、句。在这方面,《EI》提出了两个原则:
1) Limit the abstract to new information(摘要中只谈新的信息)。
2) trive for brevity(尽量使摘要简洁)。就目前来看,由于大多数作者在英文写作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由作者所写的英文摘要离《EI》的要求相距甚远。有的作者写出很长的英文摘要,但文字效能很低,多余的字、句很多;有的作者写的英文摘要很短,但也存在多余的字句。总而言之,就是文字的信息含量少。因此,《EI》中国信息部还对英文摘要的写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5.3.5 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
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EI》提出了以下 3 个一般原则:
1) 尽量用短句(use short sentences)。
2) 描述作者的工作一般用过去时态(因为工作是在过去做的),但在陈述由这些工作所得出的结论时,应该用现在时态。
3) 一般都应使用动词的主动语态,如:写成 A exceeds B 比写成 B is exceeded by A 更好。
修改稿件四法
一般说来,写作者拿出的初稿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有必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和润色,正如唐朝李沂所说:"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可为珠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改稿方法。
其一,诵读法。初稿写成后,使着诵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思考,并把文气不接、语意不顺、缺字少词的地方,随手改过来。诵读可以发现许多毛病,对演说词、讲话稿及文学作品比较适合。叶圣陶先生十分推崇这种"诵读法";鲁迅先生写完文章后,总要先读读,"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可见,诵读法实在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
其二,比较法。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把自己的初稿和同类文章中的优秀范文对照、比较,反复揣摩,分析得失,然后加以修改。在改好文章的同时,容易领悟写作之道,提高表达水平。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各类公文的修改,初学写作者不妨一试。
其三,搁置法。对初稿一时改不好或把握不足时,可以先搁置一段时间,等到头脑冷静、思路清晰开阔后,再拿出来看看。这时,一些毛病就有可能很快发现,像鲁迅先生说的"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看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此法的缺陷,是对急需文稿不太适用。
其四,旁正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自己改不下去时,可以请旁人帮助修改,或听取他人修改意见后,自己再动手改。白居易说过"凡之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感,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与元九书。)"总之,在修改稿件上,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是大有益处的。改稿之法因文而异,因人不同,"各有灵苗各有探";以上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实践中往往综合运用。"文章不厌百回改","写作的艺术,实际上就是把写得不好的部分删去的艺术。(契诃夫)"写作者必须高度重视修改这一环,通过反复推敲、加工,使文稿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精粹、完美的高度。感觉有些道理,其实文章的修改确实非常重要,如何最有效率的完成,就要靠个人的习惯了,希望这篇文章能有所启发
转自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