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 韩国人:艾灸神阙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21:58:37

【引用】艾灸神阙的问题  

2011-02-06 13:24:11|  分类: 民间医药研究院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云龙《艾灸神阙的问题》

艾灸神阙的问题

圣手居士

   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从搬家的那天开始,一直在下雨,今天21号才没下,不过天阴得很,比去年感觉冷得多。为了驱除寒冷,最近几天开始艾灸神阙穴了。
  每日早晨七时灸神阙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各十五分钟,或各一壮(艾绒灸)。女士的经期前后五天不灸,男士无限制。持续炙一月后你再回过头来看看你的皮肤是不是由粗糙变细了,睡觉是不是香了,体型开始下降,体重有可能不会下降或略有上升,但看看精神头,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今天20号早上正好来月经,因为公司刚搬家,新入住的这幢房子共六层,后面和两旁都没有房子挡风,西北风任意刮,无时不刻在侵袭这幢房子,窗户和门一直关着,但是窗帘还不停地微微摆动,所以感觉坐在房间极冷。早上感觉腰部酸冷,中午11点多钟的时候,艾灸神阙穴半个小时,艾灸刚一停,从小腹立刻涌出一股经血,不像来时一样慢慢渗出,到下午小腹还不舒服。记住:月经期间不要艾灸神阙。
  注意事项:施灸完毕,再用手按压其施灸其部位片刻,半小时内不能沾冻水,饮冻水。不可以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
  关于灸数,现附上《扁鹊心书》一些数据参考:
  “……《素问》云:人年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阴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泣涕皆出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在艾灸的过程中有个发现:艾灸神阙后,月经的颜色变得正常了,也就灸了这么三四天。以前每次来的时候,都是暗色,不红。这几天过去了我会继续艾灸下去,我要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神奇效果。艾灸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不明白之处,以下是疑问解答。
  艾叶性温辛香,入肝、脾、肾三经血分,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走下焦,故以治疗下焦虚寒为主,如用于虚寒性的月经不调,宫冷不孕、小腹疼痛或带下等症,常与肉桂、当归等同用。艾叶炒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的经血过多、崩漏下血、妊娠下血等症,常与热地、阿胶、棕榈炭同用。本品药性虽然偏温,但与生地、生荷叶、生侧柏叶同用,又能治疗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等症。此外,艾绒可制成艾条,艾桩用以穴位烧炙。使热气内注,达到温煦气血。透达经络,调整机体的作用,用于寒邪偏盛的痹痛。


  神阙,俗称肚脐眼。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问:关元和神阙哪个温阳作用更好?神阙为人体先天营养来源的通道,为何古人在用温阳时多选关元为不选神阙?
  至阴之位的至阴之穴,当属关元,古人守意于关元自有道理。
  神阙与关元之用,犹如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一个主先天,一个主后天。
  问:神阙主先天,关元主后天,是这样吗?关元也是温肾阳的,为什么说是后天?
  关元正对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关元跟君火有关。
  问:神阙脏腑的门户!请教关元与其在治疗上的各有何见长呢?
  神阙与命门对应,成立体八卦图,当属神阙。
  问:一天当中什么时辰艾灸神阙效果最好,什么时辰最好不要艾灸神阙?以及一年当中什么节气艾灸神阙比较好。对男女进行艾灸神阙,有什么不同吗?
  运用灸法,灸任脉神阙穴能达到培补后天,固本扶阳的作用。神阙之穴,此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常存。按照中医理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再结合子午流注脾经流注时间为早上9点至11点,肾经流注时间为下午5至7点。此时灸神阙穴效果极佳。按照同治年间李昌仁之《玄妙镜》小周天开穴法的理论神阙穴应该在戌亥之间打开。阴历正月为寅月,戌亥分别为9月和10月(指阴历),因此神阙穴在9月10月灸疗效好。男女应该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男以气为本,女以血为根。 
  


  问:灸神阙跟灸关元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灸关元是打开元气的门户,使元气消耗故容易产生经络传感,弊大于利。灸神阙则是温补先后天脾肾之气,应该没有什么弊端。
  问:隔盐直接灸还是温和灸?
  隔盐灸一般用于脱证急救,因为盐咸走肾用于回阳救逆。一般保健灸可用艾条悬灸即可。
  


  问:先灸神阙储存元气,再灸关元消耗元气去对付疾病可以吗?
  理论上好像有道理,只是每个人个体差异不同,灸法疏通经络的效果肯定是没有针法迅速,如果经脉不通畅,活力堆积在一起,就变成壮火食气,就转变成消耗元气。因此很难达到完全补足元气的效果,如果不能补足元气,就去灸关元穴那最终还是消耗。
  


  问:为什么有“灸必关元, 针必三里”这句话?
  针灸足三里的目的是引热下行,也就是灸关元壮火食气,必须使热有出路。
  问:每天都用艾灸条悬灸神阙穴20分钟,穴周围已灸出泡了,穴位内还无反应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经络不通畅所致。
  问:为什么春秋养生要灸“气海、关元”穴?
  阴阳二气交融点,发生在中宫。因此,依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理思想,选取俞穴时,选取人体中线中间俞穴,合乎大然阴阳五行运行规律,才起四两拔千斤之效。我们选取人体中间中线部位“气海、关元”穴的俞穴进行加热“艾灸”刺激,可达到顺应时令之变,以期阴阳平衡的目的。选取俞穴,则春选气海穴,秋取关元穴。气海与关元归于任脉(人体中线),位于小腹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与三寸的关元穴这个位置(人体中间),为什么选取人体中线中间位置俞穴呢?请看下面五行循生对应人体图即可明白:
  


  春秋灸保健具体方法:
  穴位:任脉之气海穴、关元穴。
  时间:立春前后五天施灸气海穴,共有十天时间;立秋前后五天施灸关元穴,共有十天时间。
要坚持艾灸几个月,痛经能够永不再犯
 
1
、经期前一个星期开始使用,每天一次,每次2截。这样坚持一个星期,等经期来了之后,痛经现象可明显缓解。

 

2、经期时,要做到“隐痛必治、直至止痛”。即一旦隐隐约约感到疼痛,就必须要开始治疗(不要等到已经开始痛才治疗,很重要);一旦开始治疗,就必须坚持到止痛。

使用方法

1、艾团一粒(或药艾条四分之一x2段)点燃放入温灸器内网框内。
2、将温灸器盖盖上大部分留下1厘米左右的缝隙。
3、几分钟后艾团或艾条充分燃烧起来达到一定温度后,温灸器中心点对准肚脐下方两厘米位置。
4、可用废弃衣物遮盖包裹温灸器来避免烟雾浓度过大。

第一个月的治疗极为重要,一旦不能按方法完全使用,那可是全功尽弃呀,第二个月要重新开始。

一旦开始隐约感觉到疼痛了,必须就要使用,一直治疗到不再感觉到疼痛方可停止。就是什么时候疼,就什么时候使用。反复这样使用,等下次经期时,疼痛就能大大减轻。

坚持几个月,痛经完全消失,不再复发。

 痛经是常见妇科疾病,经期伴有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乳房胀痛、肛门坠胀、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更多穴位艾灸治痛经:

 有痛经史的女士,从行经前3日起,用艾条温灸:神阙穴(肚脐),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部位),子宫(经外奇穴,在神阕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可治妇女痛经。

 

优点:艾灸方法简单、易操作,局部治疗避免了药物治疗对机体的不良影响,而且适合天天操作,临床应用效果好。

 

使用方法:

将艾团点燃放入温灸器,每穴温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灸后30分钟禁止接触冷水!

(肚脐为神阙穴,灸此处还可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

 

艾叶性温芳香,易燃,用作灸料,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

论“灸误”

灸法,作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相对安全、简便的特点,故而针灸界素有“针捷灸稳”之说。更有医家认为灸法无有禁忌,所谓“针者需师方行,艾灸凡人可施”,甚至于“不问寒热虚实悉令灸之”(《针灸问对》),导致灸法应用靡滥。然而,临床灸法使用不当,不但可出现意外情况,甚者可以致残或危及生命,由于当代文献对此论述不多,笔者爰就灸误的几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引起临床针灸家的重视。
 
    1艾灸导致变证
 
    艾灸作为一种治病刺激方法,应和其他各种疗法一样,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不经辨证,盲目使用,就有可能因误用灸法而致变证,古今医家对此多有论述。如医圣张仲景认为灸法以热治病,外感热病以火灸之则犯实实之忌,可致诸多变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就有7项条文涉及到太阳病灸误导致火逆等变证。诸如“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1]等等,诸多记载明示后人伤寒太阳证不宜灸法。
 
    再如,外科痈疽疖肿,古人多用灸法,然而并非所有痈肿皆宜灸治,如《神灸经纶》云“痈疖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若少阳分野尤不可灸,灸之多致不救,亦有因灸而死者,盖虚甚,孤阳将绝,其脉必浮数而大且鼓,精神必短而昏,无以抵挡火气,宜其危也。”[2]《外科精要》亦云:“脑疽及颈项有疽,不可用隔蒜灸,恐引毒上行。”[3]
 
    古代医家还认为某些部位或腧穴是不可妄用灸法,否则也会出现变证。除了在历代针灸医籍中均列有禁灸穴外,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专写“头不多灸策”,所谓“若不察其机而多灸之,其能免夫头目旋眩、还视不明之咎乎?:不审其他而并灸之,其能免夫气血滞绝、肌肉单薄之忌乎?”[4]更有《神灸经纶》“脑为诸阳之会,颈项近咽喉,肾俞为致命之所,俱不可灼艾也”,“臂脚穴,多灸脱人真气,令人血脉枯竭,四肢削瘦无力。”[2]等等。
 
    另外,金元四大家朱丹溪曾指出:“因火(灸)而生热胀、发黄、腰痹、咽燥唾血者往往有之,当不知为火逆所致”。[4]今亦有因肺痨误灸致咯血的病例报道,与之情况吻合。
 
    例1:女,31岁,因患两肺上部浸润型结核,10天前经艾灸肺俞(双)、膏肓(双)等穴四次,突然咯血约1000ml,服黄连阿胶汤加味4剂,咯血方止。[5]
 
    例2:男,45岁,患两肺结核12年余,1月前以艾灸大椎、肺俞、膏肓、足三里等穴9次,突然大咯血,量多色鲜,急投大黄黄连泻心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4剂,血止。[5]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针灸文献中关于艾灸导致变证的记载较之于古代要少得多,这可能与现代艾灸临床使用与范围较窄、灸量较小、艾灸效果观察方法不一等多种因素有关。
 
    2艾灸导致晕厥
 
    针灸临床,以针刺导致晕厥为多,其实晕灸在临床亦有所见,清朝吴亦鼎所著《神灸经纶》一书中载:“(病人)或着火眩晕者,神气虚也,仍以冷物压灸处,其晕自苏,再停良久,以稀粥或姜汤与饮之,以壮其神。”[2]详细记载了晕灸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今人也有晕灸的报道。
 
    例3:董××,女,46岁,患功能性子宫出血,腰阳关压痛(++),采用直接灸,当灸至5壮时,自诉心慌,眼发黑,四肢轻微颤抖,面色苍白,脉细弱不止。当即停灸,约半小时复原。第2日仍在原穴先注入2%普鲁卡因2ml,再采用直接灸,无不良反应。……40余日后,灸疮愈合,血未再出。[6]
 
    由上可见,医生在施灸时也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以便预防晕灸的发生或对晕灸患者予以及时处理。
 
    3艾灸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古代对过敏反应认识不清,历代文献中未查见艾灸导致过敏的记载,本世纪首例报道见于七十年代。
 
    例4:一30岁女性患者,妊娠8个月,两下肢轻度浮肿,胎心音正常,臀位。每日晨晚做膝胸卧位20分钟。翌日晚,患者自用艾卷灸至阴穴20分钟,约1小时后,自觉胸、背、四肢搔痒,至翌晨眼睑、口唇、面部皆浮肿且痒,胸背腰及四肢发生风团样丘疹,搔痒。拟诊为急性荨麻疹。予中药三剂并停止艾灸后症状消失。至夜间患者又自灸至阴穴,上述症状再次发作,且较前更重,并有胸闷,呼吸困难、外阴部肿,排尿困难等症。予中药六剂后症状消失。此种症状两次发生都为艾灸所引起,且无其他可疑过敏。[6]
 
    此例患者艾灸以后出现呼吸困难,小便不利,显示艾灸导致过敏反应症状严重,临床应予注意。
 
    4艾灸致残致死
 
    众所周知,艾灸,尤其使用直接灸,导致皮肤灼伤、感染,形成灸疮灸疤,在古今针灸临床均十分常见,为此不少医籍对灸后护摄设专节论述,以防意外情况发生,即使如此,艾灸致残致死的情况仍有发生。
 
    例5:钱若水因疾灸两足,创溃出血数升,自是体貌羸瘵,手诏慰劳之。(《宋史·钱若水传第25》)。
 
    例6:足有灸疮痈,其医谓火毒未去,故痈不止,遇即解衣取刀割疮至骨……时旬余乃差。(《宋史·刘遇传第19》)。
 
    例7:宋治熙癸丑年四月,于氏患背痈暴起,当中肿起如胡桃,急呼疡医,犹话谈自若,医至,己如扇,大惊曰“疾势之来,不啻风雨,此非砭石所及,唯着艾乃可耳”。即命捣蒜艾,铺四傍,几于满背,迨火尽,肿定。而医者军中武士,习技粗猛,所灸处太阔,火疮遂大作,不可收敛,不三日竟亡。(《夷志坚·卷三十七》)。
 
    还有,汪机《医学原理》卷十一指出:“若极虚之人,孤阴将绝,脉浮数而大,精神昏短不能抵敌火气者,不可灸之,灸之即死。”
 


 


    考虑到古代能载入史书、医书的病案毕竟是少数,可以认为灸后导致上述致残致死情况实际要高得多。
 
    诚然,当今对灸法的应用研究较之古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如当代不少学者提出灸法可施用于热证,外科痈疽等。鉴于灸法导致变证及意外情况绝非少见,笔者认为灸法作为中医治疗方法的一部分,应该说其应用也离不开辨证施治这一根本大法,对灸法适应证也需更进一步地研究与观察,否则就如汪机所言“若将有病者,一概而灸之,岂不误哉!”
 
    另外,在具体使用艾灸时,亦当如针刺时“手如握虎,如临深渊”,务必专心致志,观察病人,谨慎从事,以防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总之,艾灸应用绝非百无禁忌,“不知宜忌,一概混施,非徒无益而反害之”,医者当有所警觉。
 
    参考文献
 
    [1]张机.《伤寒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2]吴亦鼎.《神灸经纶》·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2。
 
    [3]汪机.《针灸问对》·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
 
    [4]杨继洲.《针灸大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5]陆孝夫.浙江中医杂志1982;(11,12):517。
 
    [6]高忻洙,等.《针灸意外及其防治》·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

冬春两季,莫灸关元,免泄精气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古有秋灸关元,春灸气海之说。
立春之时,如《内经》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气海为生气之海,应时灸之,依其时序以助升发之气。
立秋之时,如《内经》: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关元者,关其元精之门,为闭而储藏做准备。应时灸之,以顺收藏之时序以备冬藏。
灸关元的最好时机在夏秋之交,相当于北京地区的7月底到9月中。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冬春两季除去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去灸关元穴,因为冬主收藏,春主升发,灸多了反而会泄精气。
也可在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意守此处,慢慢入睡即可。劳宫是心包经的大穴,属火,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心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收到水火既济之功。


针灸与药物的比较

针灸与药物相同之处

1.针灸和药物一样,能提高和维护机体的功能和作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稳定机体的内部环境,使之不利于某些致病因子的存在和复制,进而达到控制和清除的目的。

2.针灸和药物一样,能打断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打断病理作用的中间环节,这是治疗学上的一项重要手段。针灸的作用,不但与药物的效果相同,而且同以这种思想为指导而收到相应的效果。

3.针灸和药物一样,能肃清和排除体内有害物质,安定内部环境。当机体的排泄与代谢机能失常,出现毒性物质的积滞和祛毒功能不足时,灸针与药物均可作用于物质代谢障碍,尽可能地除去或中和掉循环于血液或积滞在组织中的毒素。

 4.针灸和药物一样,也能有副作用出现,直接灸主要是灸疮与分泌物的不适,以及以后的瘢痕形成。即使是温和灸,如长期应用于头部、上肢或胸背,常可发生头昏,双目发红,鼻腔干燥。在腰腹或下肢长期施灸,可导致大便干燥,发生便秘。虽在停灸后均可很快消失,但也应作为副作用考虑。针刺的副作用主要是在超限抑制所引起的晕针,在神经机能脆弱及初经针刺者更易出现。(极少数病人也曾出现过与晕针相似的晕灸反应)。其次是进针运针以及出针后的后遗痛,是属不良反应抑或具有治疗意义,尚须慎重对待与研究。

 

二、针灸优于药物之处

1.针灸和药物不一样,致病微生物决不会对其产生对抗与耐受作用。针灸作用的发挥,乃是促进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提高,而不是依赖于外部某种物质的输入。只有在内部机能提高的情况下,才是健康的真正保证。

 2.针灸和药物不一样,在祛除致病因子的同时,虽长期应用,也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或造成腔道中菌群失调。而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对于人体正常的各项机能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干扰与影响。不论是施灸或施针,除对局部组织有轻微的影响外,对内脏和全身除非操作不慎,决不会有损害作用。

3.针灸和药物不一样,决不会形成习惯性与停药后药物反应。对某一药物如长期应用,因而代替了某种脏器的功能,改变了内部环境就可产生依赖作用。如果骤然停药,即将使生活机能陷于瘫痪,或是使原有症状加重。而灸与针则决无此类情况出现。

4.针灸和药物不一样,决不会因超过治疗的作用量而发生中毒。不论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针灸,或是针灸的作用超过最大的时限,都不会发生中毒而危及生命。

5.针灸与药物不一样,决不会因配伍不当误犯禁忌。针灸配穴如同药物处方。处方不当误犯禁忌,轻则使药物失效,重则危及病人生命。而针灸的配穴不当,至多是减低疗效,决不会因互不协调的经穴同时应用而出现何种不良后果。

6.针灸和药物不一样,不受全身各种组织与器官的遮断和阻隔而有不能透入之处。由针灸刺激所激起的感传作用,可在全身各处畅行无阻。青霉素虽是常用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可以受血脑屏障的阻隔而使用受限。还有人体的某些组织如眼球的水晶体等,因血管缺乏,内服药及注射药均很难到达。而针灸的感传特别是灸感可以充满整个头面而无处不到。对脑炎与脑膜炎的患者效果明显。

7.针灸和药物不一样,不会出现变态反应,虽然因晕针而致的休克,有认为属血清样反应,为变态反应之一种。而在其他方面,不论病人的素质如何,均不会有变态反应出现。

8.针灸和药物不一样,作用快捷,如鼓应桴,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末稍和感受器兴奋维持生命的中枢神经和调整相应器官的机能。任何药物均不能下咽即行奏效,必须通过吸收与分布。而针灸对于许多急性病来说,常是一经着艾或进针即行生效。尤其是对急救与止痛、消炎,其快捷实为药物之所不及。

9.针灸和药物不一样,能调整和纠正体液的某些成份和调整体液的平衡关系。药物在这方面主要是依赖于从体外输入,以达到增损的目的。而针灸的作用主要是动员和充分利用体内的储备力量,以尽量维持平衡。例如霍乱与急性吐泻在一般的脱水情况下,可以不依赖于输液,在针灸的作用下即可得到控制。又如缺钾性瘫痪,也无须补钾,针灸特别是灸的效果,可以使其缓解。

10.针灸和药物不一样,具有经济简便,一物多用与异病同治的最大优点,没有制造与保管的麻烦,而且艾叶是越陈越好,不会失效或过期。购买、采集、收藏均极方便,随身携带一套针灸用具,则百病治疗均在其中,何乐而不为哉!

 

三、针灸逊于药物之处

1.针灸在人体功能衰竭的情况下,不能发挥补充支援的积极作用。由于针灸是以激发人体所固有的生理功能为主,当机体功能衰竭至一定程度时,此种激发方式已不足唤起反应。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当炉炭丰富,但燃烧受阻或不旺,可以通风助燃。如炭火已化为灰烬,虽有最好的通风设备.也不会使死灰复燃。而药物在这方面的补充和支援,可以使残灯再焰,而不是坐待油尽灯灭。此时针灸最多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2.针灸用于预防疾病,其作用是值得怀疑的。虽然针灸可以使机体非特异性的防御体系增强,但这是维持时间不长的一种短暂作用。根据现时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周血液中所能见到的各种免疫系统的功能,在针刺后确有升高,但到达一个高峰后即迅速下降逐步恢复至原有水平。由于针刺作用是一种异物反应,人体为了消除异物,就要动员一些非特异性防御机制,进行对抗和消除。当针刺撤除后,这些对抗与消除的作用也就很快消失,更不能唤起某种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如果应用直接的化脓灸,效果是会有所延长,这是因为刺激持续的原故。古人所说的“若要安,三里不能干”,当是指这一情况而言。因此若用针灸防病,并与疫苗接种形成特异性抗体相比,则存在着根本的悬殊。而且古人对于无病针灸早已提出过反对意见。《千金》、《外台》等书,对于无病小儿均有“戒逆针灸”之戒。《聚英》戒逆针灸条曰:“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如认为“未至而迎”,是指预防疾病而言,则“戒”字是不好解说的。

3.针灸虽然对物质代谢障碍所形成的有毒物质的积滞具有解毒祛毒的功能,并对普通的蛇虫咬伤及某些毒性反应也可采用灸刺而收效。但是如因急剧的全身中毒,则将无能为力。

 

针和灸比较

一、针刺的作用

(一)针质的特点 虽是同为金属物质所造成的针,但因金属的质地不一样,所产生的效果与物理反应也不一样。由金质所制成的针,不仅在进针与运针时滑利方便,而且目前已经证明针下的电位差较之钢针也大有提高。

(二)针形的特点

针的体积和形状,不仅决定着针的用途,更是关系到物理特性,古代的九针就是根据其体状而决定其用途。在今天则是以长短和粗细不同的毫针和三棱针为常用。而针身的粗细则可以影响到针效,细针虽不易出血,危害性小和病人的痛感轻微,但效果较之粗针也有所减低。粗针虽然易于出血,危害性可能较大,痛感增加,但效果也有所提高。这是由于针刺是一种急剧的损伤性刺激,透皮贯肉,必然有针孔的损伤与组织液向针孔中渗出。这种损伤在出针后也可形成为一种继发性刺激,因而粗针的效果也就较之细针的效果有所提高。

(三)刺法的特点

刺法是针刺的作用方式,不同的针刺方式就有不同的针刺手法。因此刺法是和手法分不开的。针刺作用是自进针、运针(包括得气补泻等各种手法)与出针三大阶段。也是在针刺过程中针刺技术的全部运用。因而针刺过程也就是手法过程。《灵枢?官针》可以说是刺法的专章,是因病因部,而有直刺、斜刺、深刺、浅刺,一针与多针,徐针与疾针等26种不同刺法。但由于手法的不同,而人体的应答性反应也就不同,特别是在针刺补泻时,其作用更是如此。所以循经感传现象常是在手法协助下才能出现。这种刺法与手法的特点,乃是传统针法所特有,而不是其他现代任何针刺变法所能比拟的。

 

(四)针刺优点

 工具简单,操作简便,可以随身携带;痛楚较小,易为患者所接受;在某些场合较灸效为快;针治时间可以随需要而延长和留针埋针;针后不遗瘢痕。

(五)针刺的缺点

 (1)操作似简而实繁,针刺方法看来似乎简单,但是如果要运用手法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如烧山火与透天凉等,使针下有热感与凉感产生,且能循经感传时,就颇为不易,必须手法纯熟,体力充沛。所以一个有基础的针科医生自幼即应练习太极拳与气功,决不是一刺二捻而了事;

(2)效果虽快,每不能持久,故在许多慢性病例,必须长期坚持施治,针孔有感染机会,特别是在关节附近,能有因此而造成残废者,因此对消毒的要求就较严;

(3)对同一孔穴也不能反复多次针刺;

(4)有刺中内脏、大血管与晕针的可能;

 (5)出针后能有针孔出血及皮下血肿,取穴必须准确,必须确中孔穴,针效方显;

(6)单纯的物理刺激,无合并的药物功效,使用范围受限;

(7)全身有许多禁针的区域,对体弱及久病者也不适宜。


 

家民间的撮痧、刮痧、挑痧疗法 
闽粤赣的客家人以往在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压迫下,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顽强的生命力,与疾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积累了许多防治疾病的中草药和简单易行的医疗技术。其中撮痧、刮痧和挑痧疗法便是几种历代相传的简单疗法。这些疗法,在过去不知挽救了多少客家贫民的生命;时至今日,在客家山区,这些疗法仍有其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传,世居武平南岩的八仙之一何仙姑,最关心民间的疾苦,经常运用撮痧、刮痧、挑痧等疗法,为民解除病痛,在当地留下许多值得回味的民间故事。

  痧病是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既指四时外感,又涉及到内、外、妇产各科的疾患。民间主要忌结有"暑痧、热痧、温痧、风痧、暗痧、瘟痧、乌痧、红痧、绞肠痧、抽筋痧、吊脚痧"等,名目繁杂,不胜枚举。而暑痧又是最常见的一种痧病,它与中暑有密切的联系。

  客家人大多以农耕为生,常常在高温和热辐射下长时间劳作,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尤其是在夏秋季气候闷热的情况下肩挑走路,或居住在闷热的房间里,或逗留在人多拥挤的场所,都有发生暑痧的可能。此外,暴食暴饮,情绪激动等,也常是发生痧症的诱因。

  一、暑痧的症状与诊断

  暑痧的一般症状是:头晕、头痛、胸闷、腹胀、恶心欲吐、全身疲倦、四肢乏力,严重者出现高热,神志昏迷,或者出现面色苍白,流冷汗等休克症状。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按照民间经验,有几个体征可做为诊断的参考:一是四肢欠温,特别是双手常有冰冷现象;二是肋间划痕试验,用大拇指拨动病者前臂手三里部位,可见皮下有明显癃起,呈紫红色,表示有痧;三是用三棱针在手三里部位挑刺,如流出暗红色血液,即可确定为痧症;四是掀压指甲试验,即用右手拇指甲分别掀压患者的指甲,掀压一下,立即松开,如见患者指甲下血液回流比正常缓慢,且血色晦暗者,也表示有痧症。

  二、撮痧疗法

  撮痧,也称扯痧、拧痧、挟痧、抓痧等。此方法在客家民间采用较多,即由施术者用食指与中指与拇指或食指相对用力,扯提病人体表一定部位的肌肉,扯出痧痕来。

  1、撮痧前的准备:预备清水一碗,在每次撮痧之前先用清水润湿手指,然后操作。头颈部操作时一般习惯采用清凉油而不用清水。

  2、撮痧的基本手法:施术者五指屈曲,用食中两指的第二节对准撮痧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挟起,然后松开,在同一部位一挟一松连续做十余次,这时被挟起的部位就会呈现出痧痕。

  3、撮痧的主要部位:

  颈部--第五颈椎左右旁开一寸,大椎穴左右旁开各一寸。

  腰背部--胃俞与肾俞(左右各一)。

  胸部--华盖穴及左右第二肋间隙;腋前皱纹上二寸(左右各一)。

  腹部--肚脐左右旁开各一寸;关元穴及其左右旁开各一寸。

  三、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施术者用一种特定的工具,在病人体表上的一定部位,连续刮动,使皮下显出一道道的痧痕,从而达到治疗痧症的一种疗法。

  1、刮痧疗法术前的准备工作:

  预备边缘光滑的铜钱一枚(或铜片、银毫、五分硬币、汤匙均可);茶油或花生油一汤匙;薄荷或切碎的荷包(根茎花均可)约20克与新鲜鸡蛋二个同煮熟;生姜一块或新鲜辣蓼、桃叶一大把,捣碎后用手帕包好,备用。

  2、刮痧的部位和基本操作方法:

  刮痧时,患者坐在板凳上,施术前用右手大拇指本蘸生油先在印堂穴(额中)按摩十余次,然后用两手大拇指从印堂向两边推向头维穴(两额角)约推十余次;随即用右手食中二指蘸少许生油,在鼻梁正中用捻法轻轻夹拨十余次,夹至鼻梁上呈现深红色为度。再让患者脱下上衣(如天气太冷应在室内生一火盆取暖),从内外向刮上肩部,继在前颈频部及左右二侧各捻三条痧痕。然后再从病人胸部沿第二、三、四肋间隙,从胸骨端向外侧横刮,每胁间各刮出一道痧痕。继而在背部第七颈椎起,沿督脉从上向下刮至第五腰椎为止,从脊柱棘突旁沿肋间走向由内侧向外侧,一左一右,各刮出四至五道哪痕,以呈红色或紫红色为度。

  刮毕,即用煮熟的热鸡蛋一枚,连壳包在手帕内,从额上及二额角至颈前后部、二肩部、胸部、背部,以快速手法滚动至所有痧痕处;继用第二枚鸡蛋剥去蛋壳,用布包蛋白,蘸些薄荷水,依前法滚动一遍。然后将捣烂的生姜、辣蓼、桃叶汁倒入手帕中,用右手稍作力遍捺头额、颈、肩、胸、背处的痧痕,疗程即告完成。

  刮痧结束,患者顿觉精神大好,有的甚至想吃食物。此时,可喂些热稀粥,然后让其静静地睡上一觉。醒后,病即减轻或不服药亦可痊愈。如能辅以服用霍香正气散、六一散、薄荷汤、香菇饮、白虎汤、生脉散等,疗效更佳。

  四、挑痧疗法

  挑痧疗法是通过针刺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挤出一些血液来,从而达到治疗费步症的一种疗法,也称"放痧疗法"或"放血疗法"。

  挑痧疗法即用消毒后的三棱针(缝衣针也可)直刺于肘弯曲池穴,腿弯委中穴,放出紫黑色血液,以泄痧毒。若未见痧筋,可用手蘸水稍用力拍之即现。亦可在手足十指(趾〉尖或指甲二侧处放少许毒血。此法宜治实热痧毒。

  以上三种方法可单独施疗,也可综合施用,视病情而定。

  撮痧、刮痧、挑痧疗法,应用"推拿疗法"中的刮、捻、推等法动作,使人体内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达到加强新陈代谢的作用。所以通过以上疗法,邪气得泄,正气恢复,病能霍然而愈,这是客家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的经验总结。它花钱少、疗效高、治愈快,简易可行,如能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总结提高,弘扬客家的医学遗产,这一民间疗法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林永秀)

  (文章选自嘉应大学客家研究院《客家研究期刊》199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