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闪卡有什么用:盘点中国各地的居民性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27:58

盘点中国各地的居民性格

2011年07月21日 18:02
来源:凤凰网论坛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北京:

身为“首善之区”,城市建设颇有气派,棋盘式的城市格局也宏伟整齐,是北方内陆型城市的代表。但气候却较为恶劣,春天沙尘弥漫,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奇寒,惟有秋高气爽,还比较可爱。据说,老派北京人重礼数,善待人,颇有尊贤礼让之风,但本人没有见过,总的印象是,此地衙门众多,官气颇盛,八旗子弟余风犹存,市民身居京畿之地,见多识广,既熏染官场的“霸”气,市井的“赖”气,又兼有旗人闲散,嘴贫善侃,故侃爷辈出,有“京油子”的恶名。在“地方上”的人面前,常有高人一等的自负,说起话来盛气凌人。北京人才济济,但多为外地来京人士,本地市民素质整体不高,其中尤以商民为甚,出租车业、服务业快刀宰客,外地人多有领教,警察粗暴冷漠也口碑不佳,在这里,你很难享受到南方城市服务行业的那种良好服务,然而奇怪的是,尽管你在火车站上经常被人骗到距市中心很远的荒郊野外去居住而投诉无门,尽管你在公共汽车上经常受到售票员的斥骂而狼狈不堪,尽管你在商店里经常被不耐烦的营业员所奚落,但北京的服务行业却总是出现一些你通常在电视上才见得到的服务明星,让全国学习。北京人凭首都之尊,处处自居老大,王府井号称“中华第一街”,其实不仅难与上海的南京路相比,就是与全国许多省会和发达城市的商业街相比,除了因占地利之便而吸引外地游客来走一遭之外,也未见得繁华到哪里去。不过,北京人尽管不招人喜欢,但北京作为文化中心仍然是充满机会和魅力的,也正是因为北京许多著名大学和文化机构,它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它的文脉也才得以延续。

天津:

表面上看,天津在中国的直辖市中是最没有特点的一个,既缺少北京那种宏伟大气的庄重,又没有上海那种城开不夜的繁华,也不象重庆那样山重水复,诡谲多姿。看起来不过是一座放大了的石家庄而已,然而实际上,与一般北方城市相比,天津又颇有几分水乡的秀丽,海河等几条河道纵横全市,星星点点的湖泊分布城区周围,虽然不大,却也为这座城市平添了姿色。天津近海,明代作为海防要地而设卫,故称天津卫。虽然距北京不远,但天津话与北京话却颇有差异,据说是因为天津以天津卫为基础发展起来,当时天津卫的守军及其家属多来自安徽,天津话受到安徽话影响,也就与周边有异。天津人也以能说善道而著称,人称“卫嘴子”,与“京油子”相映成趣。但比起“京油子”来,“卫嘴子”更显得“贫”,“京油子”的“油”是见多识广,满不在乎的“油”,“卫嘴子”的“贫”则带有码头“青皮”的“赖”,蛮横奸诈而自鸣得意。天津原是北方最大的商埠,又是北方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但也许因为太接近政治权力中心,天津人的“青皮精神”没有发展成上海市民的那种独立的个性意识,反而沾染上几分“京官”常有的欺下媚上之气,从而变形为一种刁悍的性格。这一点,在天津的小市民中尤为突出,一口油腔滑调的天津话与这种性格相得益彰,令人难以恭维,尤其是女人说起来,更是没法听。天津虽然是沿海城市,但在首都旁边,风头都被北京抢走,又没有北京作为京城所拥有的那种强大的财政支撑,因此,在北京的衬映下不免显得灰头土脸。

上海:

上海人是好公民、坏邻居,其敬业态度无人可及,公共意识也比较强,总是衣冠整洁,修饰得体。外地人在上海虽不免被一概视为乡下人,却也很少受到粗暴对待。但上海人的地域认同感很强,骨子里十分自傲,内心轻视外地人(外国人除外)尤为排斥江北人。外来人士难以融入上海人的圈子。在私人交往中,上海人总是十分理智,与人保持着一点距离,善于权衡利弊,为小事斤斤计较。所以上海的邻居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也正因为如此,上海出了不少银行家和商人,却难出一个诗人。上海女人举止得体,雅致,有女人味,但不可能出现那种为爱不顾一切的“烈女”,上海男人在媒体中往往有小男人的坏名声,但懂得尊重女士,体贴妻子,把西方的绅士遗风中国化了,也别有可爱之处。上海商业繁华,近年建设突飞猛进,有大都会气派,但处处人满为患,与自然太隔绝。

江苏:

提到江苏,人们都知道它的富庶,江苏地处南北交界地带,长江使苏南苏北界域分明,苏南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个鱼米之乡。苏南面积只有苏北的三分之一但经济实力却远居苏北之上,苏南人与浙江人有共同之处,头脑灵活,善于经商理财文才也比较出众,中国历史上的状元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苏锡常地区,苏南人的代表是苏州人,人情练达,精于算计,但过于精明,明哲保身,性格也显得懦弱,因此它出了不少才子,却鲜有大作家和诗人,苏州男人也可算是所谓“小白脸”男人的典型,有人说从苏北的徐州开一汽车人到苏南的苏州,可以打遍整个苏州无敌手,虽有夸张,也不无道理。苏州美女虽不一定比其它地方的美女更漂亮,但柔弱娇媚,倒也符合中国传统对美女的审美期待。苏南人地域意识很强,省会南京虽在长江南岸,却因多次做过南下朝廷的都城,方言受官话影响很大,与苏南吴语相异,故南京人被称为“半个江北人”。与苏州男人相比,南京男人倒有点南人北相,虽不像北方男人那样喜欢炫耀豪放,却也随和放达,不拘小节。苏北虽然多水灾,却也沃土千里,人文昌盛,扬州一带自古多文人才子,而且比苏南才子更显大气。历史上扬州美女虽多出“青楼”,人称“瘦马”,但琴棋书画兼备,也算才貌双全。为文人所流连。徐州地接山东,口音与鲁人无异,同苏北的其它地区相比,才是真正的北方,这里的人与鲁南人性格相近,好勇斗狠,但更为诡诈。

江苏人善忍,苏南人喜吃甜食,性情温和,苏北人也没有湖南人和山东人的火爆脾气。江苏人聪明,古代状元多出自于江苏,当代院士江苏籍的亦是很多,文人才子数不胜数。

正因为江苏人兼具中国南北方人的性格,所以在和平时期,江苏人好象做高官的很多,因为他们做事比较稳妥,不冒险,不激进,符合现在国情的大趋势。江 泽民,胡 锦涛都是祖籍安徽的江苏人。说他们是安徽人,不如说是江苏人更好,如果他们的爷爷是安徽人,奶奶是江苏人的话,那么他们身上的血统只有25%是安徽的,75%是江苏的血统,况且他们都是喝江苏的水长大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浙江:

浙江虽然富为鱼米之乡,但人多地少,所以浙江人闯世界的很多。与河南人不同,浙江人靠本事来养活自己,走南闯北做生意,修钟表,擦皮鞋,裁衣服,只要能够糊口的职业,几乎都可以见到浙江人,但你不大可能看到浙江人行乞,因为浙江人相信勤劳才会有饭吃。北方人宁愿下岗在家,也不愿意干他们所谓"丢面子"的活,对吃苦耐劳的浙江人还颇为鄙视,动辄称“蛮子”,所以北方人遇荒年只好去要饭,或去做盗匪,否则只能饿死,而浙江人却能绝处逢生。吃苦耐劳,精明能干的特性,使浙江人在各个行业中都是好手。浙江的文人才子遍地,在中国可以与湖南四川江苏“四分”秋色;浙江商人企业家头脑灵活,门槛很精,也算中国商界的能人。省会杭州人文会萃,风光旖旎,人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杭州女孩却似乎不像传说的那么漂亮。浙江人的毛病在于过于忍辱负重,过于相信一己之力,没有团队精神,私人企业多,却单兵作战,彼此拆台,相互制肘,为人不够诚恳,比较滑头。常常为一己蝇头小利而不惜铤而走险,因此,浙江也是中国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在浙江,你很难交一个心腹朋友。

山东:

山东古为齐鲁之地,齐人鲁人有所不同,鲁人忠厚直爽,外粗内秀,讲义气,重教育,既出过孔子、孟子这样的彬彬君子,也出过黄巢、李逵这样的杀人越货之徒。但鲁人身处内陆,观念保守,比较俭啬;齐人处东夷之地,文化积淀不如鲁人,却沐浴海风熏陶,爱赶时髦,喜欢在全国制造声势和影响,讲究人际关系,会走上层路线,故总是官运亨通。“山东出响马”,山东男人有豪放的名声,但那可能只是《水浒》之类小说的误导,其实,山东人重等级、讲礼数,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尤为怕官,并不比其他地方的人更豪放,反而常常使人觉得拘谨,不过山东人既有豪放之名,也就愿意炫耀豪放,表现出来的却往往是粗鲁,例如,说起话来大声武气,嗓门粗放,喜欢酗酒比酒量,然后动粗;再如,内急的时候,不顾观瞻,即使在城市里,男人背过身,掏出来就敢撒尿,尤其在胶东,这是一道非常刺眼的景观。山东女孩其实温柔多情,有教养,重仪表,尤其在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美女也不少见,虽不像南方女孩那样妩媚多姿,也并不像南方人所认为的那样五大三粗,别有一种健硕之美。只是山东话忒土,女子撒起娇来让人头皮发麻,故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山东小妞发嗲”之说。山东人乡土意识特重,自以为山东天下第一,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喜欢胡吹自己的家乡,山西人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山东人则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如果你说山东不好,山东人准给你急。

河南:

平心而论,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所接触的河南人,大多文质彬彬,思想活跃,儒雅而不乏情趣和浪漫,河南也算中原人才大省,文人学士众多,省会郑州景色虽无可观览,但这座建在风沙弥漫的黄河边上的城市能够绿树成荫,商业发达,成为中国中部的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也显示了河南人的能干,况且附近的嵩山还有一座名闻遐迩的少林寺呢。开封商丘等城市早已失去作为都城的气派,显得破落残败,但洛阳牡丹仍然名贵一方,河南人当年的万种风情也算由此得以赓续。但是,今天的河南人名声在全国却有些糟糕,列车经过河南时,你总会不时听到对河南蔑视的议论,河南人名声不好,不是因为河南贫困,而是因为河南人的作派,河南紧邻山东,似乎没有鲁人的质朴爽快,却有鲁人的粗野俭啬,南接湖北,没有鄂人的精明能干,却有鄂人的奸诈滑头。与安徽人一样,河南人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贫困常逼得他们离乡背井,四处漂流,但安徽灾民往往靠演唱卖艺为生,凭本事吃饭,而河南灾民则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生活,把乞讨作为一种赚钱的手段,在河南,一些农民靠乞讨来买彩电,建新房的事时有所闻,等而下之者则靠偷和抢来获利,这种流浪生活培植起来的刁民习性,对河南人名声的影响可谓深远。人们提到河南人,总是联想到“刁滑”“无赖”“凶悍”“肮脏”等恶习,这种看法虽然并不完全公平,但现实中,欺下瞒上,喜欢大话空话放“卫星”,像母鸡那样为袒护自己的孩子而撒泼,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对人粗暴冷漠,不负责任,治安状况糟糕,不讲卫生等等,在河南都不少见。河南女子同山东女子有些相似,缺少女儿性而妻性母性重,做老婆可以,做情人则不免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