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惊几顾友字的意思:《话说长江》第十三集 荆江览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4:56:38

 

第十三集  荆江览古

 

李白青年时代,西出夔门辞亲远游。当他随一叶扁舟由蜀入楚时,曾经这样写到“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显然啊,长江的景色之大变了。

您看,长江是这样瀚漫开阔,长江是这样宁静安详,长江是这样舒缓柔和。

人们把这里的长江又称作荆江,这是因为从湖北省的枝城到湖南省的城陵矶,在这全长423公里的长江流经的地段,正是古代的荆州地区,所以自古便称经为荆江了。

荆江两岸,一面是八百里的洞庭湖区,一面是辽阔的江汉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湖泊成群,物产丰富。人们常说“两湖熟,天下足”,可见荆江两岸地区的重要地位了。

不过,在江汉平原最引起我们浓厚兴趣的是这里的古迹传说,无论是飞扬着浪漫激情的楚汉文化,还是迷人的三国遗迹,处处都激起你历史的沉思,又处处都诱发你对今天、对未来的美好遐想。

这是著名的荆州古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封王置府的重镇。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他建议刘备跨居益州、荆州从而统一天下。后来,刘备果然占领了荆州,并且派大将关云长亲自镇守,更使荆州名扬后代。

但是,荆州作为一个古老的文化城市还不是为人了解的。还在春秋战国时代,荆州就是楚国郢都的官船码头和诸公的所在地了,因此,在荆州附近形成了光辉而灿烂的楚文化。

这座古老的庙宇叫开元寺,它建于唐代,明代又重修。如今它是荆州地区博物馆,在这里收藏着极为珍贵而丰富的楚汉文物。

您知道2000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吧,您可相信这把闪闪发光的青铜宝剑就是当年勾践亲自配带使用过的。你看这上面清清楚楚地镌刻着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这铮铮宝剑把我们带到历史的深处,带到古代的战场上,仿佛看到了那熊熊的战火,听到了战马的嘶鸣,而这青铜宝剑所凝聚的正是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

不要小看了这些不起眼的漆器,这是西汉时代的工艺品,它用红色、褐色、金黄色漆施而成的图案,色泽艳丽,线条流畅,富于浪漫气息。

汉代的漆器、织锦、壁画都是无与伦比的珍品,正如埃及的金字塔不可仿效的一样,这些工艺品也是现在人们还不能达到和仿效的。

如果说以上的稀世文物都是珍宝,那么,这具保存完好的西汉男尸更是难得的文物了。这具男尸距今已经有2140多年了,别看他现在其貌不扬,想当年他还是盛气凌人的官老爷呢。能保存至今,显示了西汉时代的防腐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

荆州城还不算古老,这个纪南城才是楚文化的中心,它是楚国的都城名叫郢。从公元前689年到公元前278年,楚国有20个国王在这里建都,长410年之久。

如今,纪南城只留下断垣残墙,但是据史书记载,两千年前,这纪南城中繁华得很,车碰车、人挨人,异常拥挤,早晨穿新衣服进城到晚上就挤破了。当然,我这样说未免有些夸张了,但说明那个时候的确是个非常繁华的城市。

这纪南城,城内城外,地上地下,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楚汉文化的宝库。仅凤凰山就有古墓180座,现在只发掘30座。前面说的那具西汉男尸也是从凤凰山墓群中发掘出来的。

纪南城周围,更是遍布楚墓,如离城不远的纪山、八岭山、雨台山等地方的墓葬规模庞大,不知有多少宝贵的珍藏深埋其中,可以说一座古墓就是一个博物馆,它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它等待着我们去研究。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想来你们会对三国的遗址发生兴趣吧,大概也想知道诸葛亮的茅庐今在何处、长坂坡遗址现在何方。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寻访它们的遗迹吧。

古隆中是诸葛亮隐居过的地方,它在襄阳城西十五公里的隆中山上。从现在眼光看,诸葛亮隐居此地也是相当隐蔽的。在这里,他躬耕苦读,胸怀韬略,关心世事,被人称为“卧龙”。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思贤若渴,不顾天寒地冻,不管山村偏远,带着关公、张飞前往隆中察访卧先生。一访不见,再访又不见,三访始见诸葛亮。这个三顾茅庐的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建筑了这座三顾堂。

自晋代以来,这里就有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从这些卧龙遗址,可以看出后人对他的尊敬。人们敬仰诸葛亮除了他智慧过人,用兵如神之外,大概更重要的还在于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看过《三国演义》第77回的,都该记得玉泉山关公险胜的故事。说的是关公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又不听王甫劝荐,最后为孙吴军队俘获残遭杀害。关公死后神魂不散来到玉泉山,经镇国寺长老普净指点才皈依而去。

这个故事当然是不真实的,但这里面却饱含着人们对英雄的怜爱和惋惜。

现在我们又回到荆江上来了。别看荆江是这样舒缓柔和,可是,在历史上它却是一条不驯服的河流,说起来呀,也有一段令人深思的史话。这座万寿塔,是明朝嘉靖皇帝为庆贺他母亲毛太后六十寿辰而建的。此塔屹立江畔,结构雄伟,造工精细,高达40余米。有人会问怎么把这样一座宝塔建在江边呢。

据说这塔有镇江之意,有了这座塔在这里镇压,江水就不会泛滥成灾了。当然,这不过统治阶级欺瞒百姓的鬼话。

登塔眺望,便可看到长江北崖横卧着一条长龙,这就是著名的荆江大堤。您看,这江堤高出地面10米左右,有的地方竟高出16米,既便枯水季节,荆江水面也高于北岸地面,因此人们就描述这里是“船从楼顶过,人在水中行”。倘若这江堤决口,那就不堪设想。

这奇特的景象是怎么形成的呢?人们都说长江万里险,险段在荆江。这是因为荆江河道开阔,水流到这里流速减低,这样由上游携带的泥沙便在这儿沉淀下来,日积月累,河床不断升高,加上荆江河道曲折,洪水宣泄不畅,就很容易泛滥成灾了。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317年,古荆州一带的人们就在荆江边开始分段筑堤了。到明朝时,大堤已经逐渐连成一片。大堤虽有,却因官府不加维护整固,于是便一溃再溃,经常泛滥成灾,使沿岸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仅仅1931年的一场大水,就殃及江汉平原的9个县,淹没农田500万亩,受灾人口300多万,死伤人数无法统计。人民不胜疾苦,便用歌唱出自己痛苦的心声,“荆江水哟,好猖狂,荆江两岸遭祸殃,官家年年说治水,百姓岁岁望断肠。”

现在大家看到的荆江大堤,是1952年,也就是全国解放不久国家财力物力不足的情况下加固的。它上起江陵枣林岗下至监利城南,全长182公里,它已经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屏障。

在加固荆江大堤的同时还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

这是长度为1054米54孔的太平口进洪闸;这是长度为337米32孔的黄山头节制闸。

荆江分洪工程完成的第三年1954年,荆江出现罕见的特大洪水,当54孔的进洪闸打开后,很快便吞吸了荆江五分之一的洪水,有效地削减了洪峰,首次发挥了工程效益。

这是新兴的轻工业城市沙市,可以这样说,没有这荆江大堤和荆江分洪工程,也就不可能有沙市的发展。沙市是江汉平原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新时代“人定胜天”的见证。

    荆江啊荆江,我们怎忍得离去。你是这样的瀚漫开阔、宁静安详、舒缓柔和,你给了我们多少历史的沉思,你又给了我们多少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