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安街道:乾隆御笔梅花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1:18:38
乾隆皇帝弘历博学多才,能诗文,擅书法,也喜欢作画。他喜爱梅花,也爱画梅花。他曾说: “梅花品格最胜,冰姿玉骨,铁干古心,迥非凡卉之匹。”乾隆十五年丙午(1750)十月,他巡视河南回京,途中驻跸直隶沙河县的梅花亭,他手画梅花一幅,命摹刻镶在梅花亭廊壁之上。这幅画的原件赐给了直隶总督方观承。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首次南巡江浙,正月十三日上元节未过就启程南下,当晚驻跸良乡行宫。他在《良乡行宫侍皇太后宴兼陈火戏》的诗中,开头就说:“梅信催人未可迟”,并在这句诗的后面注释说:“江南梅花春半即开,故早启程。”几天后途经献县,这天微雪,他联想到苏州邓尉山和杭州孤山的梅花,即兴写《江南意》一首。诗中写到:“……朝来小雪千林缀,梅信依稀速邮置。邓尉孤山似此无,迎人跸路江南意。”   二月上旬,乾隆过淮安,沿运河继续南下,御舟中摆着几盆梅花,他咏《盆梅》写道:“船窗拈咏对盆梅,嫩日才逢几朵开。不是火攻寻下计,多缘花信报先来。一株已足春风意,万树行看香雪堆。棹过沙汀回望处,也分疏影得清陪。”在诗中第三句下,乾隆注释说:“北方盆梅皆用火熏始开,此则其自发者移于盆耳。”   二月中旬,乾隆游览扬州平山堂,有诗写道:“梅花才放为春寒,果见淮东第一观。馥馥清风未月牖,枝枝花意入云栏。……”又有《咏平山堂梅花》写道:“平山万树发新花,胜举清游两可夸。试问欧公应可否,相形邓尉并横斜。凭参疏影生香趣,未许歌莺语燕哗。不种牡丹种梅朵,歹带财人亦厌繁华。”在此诗第二句下,乾隆注释道:“平山向无梅,兹因南巡盐商捐资种万树,既资清赏兼利贫民,故不禁也。”   二月下旬到达苏州以后,有一天他去游邓尉山,一时兴至,坐在梅花下写生梅花,并写诗二首,题为《游邓尉山观梅坐花下兴至写王冕笔意即题二绝》:  “香雪旧曾闻,真逢意所欣。南华篇第二,大小漫区分。”   “真者在目前,肖貌转为难。爱他姿特别,记取会心枝。”   乾隆时期善画梅的著名画家金农,在《画梅题记》中曾说:“画梅须有风格,风格宜瘦不在肥耳。扬补之为华光和尚入室弟子,其瘦处如鹭立寒汀,不欲为人作近玩也。”乾隆皇帝在《邓尉香雪》一诗中却认为“梅花宜瘦亦宜肥”,诗中写道:“几点青螺雪海里,未逢此境谓虚拟。梅花宜瘦亦宜肥,今日于梅叹观止。”前文所述他在沙河县梅花亭画的梅花,老干一枝,细枝数条,画的梅花既疏且瘦,含苞待放,颇有几分故宫所藏扬补之《四梅花图卷》画意,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画的其他几幅梅花,风格却不相同。  乾隆四十年(1775)立春日,他画的《文房四事图》,其中除砚、墨、笔山各一幅外,还有一幅画着一枝盛开的梅花,插在古瓷墨水盂中,上题“魁华”二字,下署“乙未立春日写文房四事”,下钤“乾隆宸翰”,还钤有“万有同春”等印。乾隆四十一年(1776)他作有《御笔写生梅石》一幅,在玲珑的太湖石上,伸出几枝梅花,上题“春信”二字,下署“丙申长至月之上浣写于三希堂”,引首题“如见天心”,上方中部钤“乾隆御笔”。整幅中钤有“古希天子”、“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五福五代堂宝”、“避暑山庄”、 “宝笈三编”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