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洞窝风景区游记:谈嫉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5:42:15
谈嫉妒 文 / 靓靓小渔 

    作家冯骥才先生继马年巡回全国考察民间文化之后,于羊年伊始推出年度重磅文集《挽救民间文化拨打120》。文中将中华民族濒临绝境的古迹文化尽数收揽,言辞恳切殷殷,对时下毁灭和损害古文化与古文物的行为痛心疾首,并称其以后的主要行动仍将放在呼吁全国人民觉醒、早日停止手中的摧残之上。冯先生将书名与急救中心号码相连可见形势之紧迫,事态之严重,而其如此费心用力皆是为“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号召国人投入其中”,爱国护珍之情当观一二,可喜可敬。
    敬佩之后深度思索,文化与古物的爱护属行为后果,作为行为的主导者“人”,那么最终主宰仍是意识和觉悟。导致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很多,包括素质、修养、学识、性格……除却与生俱备的天性以外,其他种种皆为后天培养与造就。摧残文物、糟蹋文化、无视后果若视为无知,那视劣为忧、贬好扬差、嫉贤举庸等等恶习恶性,均足以说明最应当挽救的实则为人。
    导致行为罪恶的根源就是嫉妒。嫉妒虽与生俱来,表达在每个人身上却完全不同。有人目睹同僚好友的勃勃上进心羡不已,在这份感召下他也发奋用功誓要赶超,此为嫉妒;有人视他人成就如眼中钉肉中刺,怒火焚心极力要去打击污蔑,也属嫉妒;看到别人如此美丽妖娆英俊潇洒让人爱慕,禁不住要施出恶言污秽去侮辱诽谤,是嫉妒;一件珍贵的礼物奈何不属自己所有,失去理智之下只想去摧毁消灭,更属嫉妒心驱使……成功者奋斗的决心与斗志源于它,平凡人的平和平淡修身养性亦源于他,品质恶劣之人更是因它而使思想脱缰、欲望脱缰。因遭嫉火包围喷涂的人催生了种种意想不到的行为,由此也筑就了人性极其丑恶的一面。
    中国人有句俗语“枪打出头鸟”,西方亦有此哲言“当某个优秀人物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他所引起的第一个后果常常是激怒所有的竞争对手,就像孔雀开屏冒犯了众鸟儿一样”,可见嫉妒早已跨越了国界、地域、人种、文化等条件限制成为全人类的思想符号。嫉妒不分男女、地位、老幼、年龄可说无处不在,恰如空气中的尘埃一样四处弥漫。出类拔萃者易遭嫉,贤者易遭嫉,脱俗不群者易遭嫉,学识卓越者易遭嫉,美丽动人者易遭嫉……他们会受到排挤、攻击、陷害、中伤、诽谤、打击等形形色色由嫉妒所引发的行为,所以他们的人生道路也布满荆棘格外艰难。
    报刊娱乐专版经常刊登某大腕前辈批评新人的言辞,或称其张扬无忌目中无人,或称其演技嗓音不入主流,或批评其打扮装束有伤风化……无一不是以居高临下不屑一顾的态度来发表,这其中虽有善意的提醒,但能面对一干无冕之皇侃侃而谈不留情面亦显现出其深藏的嫉心:凭什么我闯荡江湖几十年还不如你这般红火?凭什么那么多人崇拜你模仿你?凭什么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找你签名的要多过我几倍?凭什么你不言恭毕敬对待资历老过你很多的前辈?以“老人”看不惯的心态去挑剔风头正劲的“新人”,若言辞过火很容易让人联想为昨日黄花正寻求心理平衡,若其操守不甚磊落光明,选择隐蔽地下不露行经造谣污蔑诽谤诋毁,那就是对后生小辈最大的摧残与扼杀。
    善嫉者皆属利欲攻心之辈,容不得他人有一丁点儿成就,每天全神贯注盯着被嫉者的一言一行,一旦捕捉到哪怕最微妙的杂杂碎碎也立马加以利用造谣中伤。有时他会让自己成为被嫉者的朋友,以便近距离全方位探测一切可能的枝枝末末,然后就欣喜若狂上窜下跳添油加醋急欲告知全世界,甚至会兴奋地连续几天睡不好觉,只因看到被嫉者那短暂的消沉与暗淡。甚至为彻底打击摧毁那方而施展阴谋圈套,尽其能引导他做一件或几件让人不齿或难以忍受的行为,当然,这种情况并非时时发生。写到这儿,想起某学者曾说过的一句话“他们从来执着于成败的界限而无所谓善恶的界限,因此在心底不拒绝用恶的方式来争取成功”,所以他们也会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一切办法,也许不择手段,也许极其肮脏,也许让人愤怒……实在可怕至极。
    但凡被嫉者,都可纳入在专业领域出众和品行高洁两种。前者因出众导致其必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在研究专业和学科上,专心致志无心也无暇旁顾其他,所以对于他人即便是铺天盖地的靡靡之音通常不闻不问,视而不见;后者则更会不屑一顾,他们早已树立一种“以苦作乐,苦中作乐”的人生心态,对于那些上窜下跳的小丑只会视为修行路上的一个台阶、一份良机。但被嫉者越是无视其人存在则更惹恼了一干人马(通常不会是一二个人,大群人因同一个目标不约而同吸聚在一起),你不理我再搞,非把你搞跨不可,于是再卑劣的办法也想出来了……很多贤才就这样倒下了,自古以来多少鲜活生动的例子验证了能者的如斯悲剧。再反观一下,为何很多文豪政客生时均落魄潦倒,死后却香飘万年流芳百世,皆因他们太出类拔萃,他们脱俗美丽的凡身惹恼了大批大批无耻庸俗的小人,即使他们仍浑然不知,只能留待死后由后人为其正名扶身。
    BBS上的拍砖缘由之一亦因嫉妒。你表现优秀我拍你,你观点不合我心意也拍,你与我拍砖对手(亦是嫉妒对象)来往密切也得拍……只要想拍,在文字是唯一交流工具的BBS里,想找理由委实太容易。我因性喜安静故而从未接触过拍砖,但因在游戏网站担任某小规模游戏版主,帖子多了不可避免地总要遇到,经粗略看了几帖将拍砖行为简要归纳为“两位言辞犀利思维敏捷的律师(砖手)分别代表甲方、乙方,在法庭(BBS)上互相陈述观点互相驳击,最终一方要被另一方驳倒(另一方甘拜下风,没有法官)”。曾去过名声较大的西陆社区、新浪社区、IP写作区等闲逛浏览,发现那里BBS特别火暴,网友如织拥挤热闹,且不管是砖文还是砖手都极具分量,从辩论观点、论据、事例、小结,一直到双方思想深度反映敏捷程度无一不体现出他们的深厚功力,让人由不得不欣赏钦佩。当然,以上仅指真正的拍砖。还有一种平素道貌岸然之乎者也却不时换无数个肮脏马甲前去攻击侮辱某人的、视他人成绩如眼中钉即使素未相识也得前去造谣诽谤的、惟恐天下不乱惟恐BBS不浑一有风吹草动就趁机泄愤插科打诨的……拍砖反映了人的意识形态,若有一方不敢用自己正确的人格来和你对峙,不仅藏头掩尾偷偷摸摸不敢示人,还想尽一切办法泼浑水污蔑中伤妄图堵住你的嘴扣上一顶肮脏的帽子,这只能解释为“小人导演的一场闹剧”,也可称之为“小人的下流行径”,可千万不能归入真正的拍砖概念之内,否则真真的污了精彩纯粹的砖文。
    不知道冯骥才先生的急救行动开展如何,若能有缘一见,我希望他能顺道加上一条:呼吁国人重视自身修养,从眼下开始。

谈嫉妒校心理咨询中心 王树江

弗洛伊德说,没有嫉妒的地方必然存在着压抑。看来,嫉妒是普遍的心理现象。你学习排名靠前,我靠后,嫉妒;你在领导面前得宠,我不行,嫉妒;你都用MP4了,我连U盘都没有,嫉妒;你能说会道,我说不好,嫉妒;甚至你的男(女)朋友比我的帅,也嫉妒……总之,有比较的地方就伴随着嫉妒。

嫉妒产生的后果值得研究。先谈不良后果。在心理学中,嫉妒常产生诸多不良的身心反应。如有人在嫉妒时腹部、上腹部等部位感到疼痛,在情绪上表现为焦虑、怨愤、悲伤、无能感、羞耻感等,这些严重影响着那些嫉妒而无法自拔的人,使他们耗费了大量心理能量。他们内心痛苦、压抑,只有寻求外部的释放才能安心,于是采取报复、攻击、破坏甚至暗算的手段发泄。再说好的一面,那只有一点,就是升华。我比你差,我恨你,但我不伤害你,伤害你也弥补不了我的差距,所以我只有提高自己,最后总有一天超越你。这就是一种升华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最有利最可行的,多数人以这种方法达到了自我成就的目标。

嫉妒的人都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失宠,失意,究其根源就是自我价值感的低落甚至丧失。当一个人没有了自我价值感,他的内心就会失衡,他就会恐惧,他只有从对他来说重要的人或者事那里获得认可,才能消除恐惧。而其他被认可的人必然成为他的障碍,他的威胁。了解了嫉妒产生的根源,我们就知道如何来处理嫉妒。增强自我价值感是最重要的。除了升华法外,还有比如精神暗示法,情绪转移法等。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比不上你拥有一颗自爱的心。在这个世界上,比较永远有缺憾。拥有一颗平常心,一种自爱的情怀,发展独特的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羡慕的呢? 散谈嫉妒新华网广东频道  ( 2006-06-06 17:02:14)    来源:珠海特区报    编辑:李绍颜

    嫉妒这个东西在人身上历史悠久,历史上被嫉妒所伤害的大臣太多了。战国时期的吴起,战无不胜,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吴起是卫国人,先帮鲁国打败了齐国,后因遭人嫉妒便去了魏国,在魏国当将军,每战必胜,致使很多大臣都嫉妒他的军事才能,排挤他,诋毁他,以致魏武侯对他也产生了怀疑。吴起为避祸,跑到了楚国。楚悼王早已闻吴起的大名,很器重吴起,让吴起当相国。吴起也不负重任,在楚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指挥楚军兼并了陈国、蔡国,打退了三晋联军的进攻,不可谓功劳不大吧?!他的功劳太大了,大到楚国的权贵们都嫉妒他了。楚悼王死后,楚国的权贵们便联合起来把他杀了。

    还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军事天才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和吴起一样,一生也没打过一次败仗。他曾命令众将士一夜之间屠杀了四十五万俘虏,那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白起是历史上杀人最多的将军,我统计过,《史记》上所写的数子加起来就有89万,还有一些他指挥的战役,杀敌的数子不详,司马迁就没记载。白起的功劳太大了,大到人人都接受不了,于是就诬陷他。白起因功劳过大,难免不骄傲,加上又有一大群爱嫉妒的大臣诋毁白起,这就让秦昭王很不高兴,最后赐剑让他自裁。

    你功劳太大了,谁不嫉妒你?唐朝的郭子仪,很了不起,安史之乱之所以没推翻唐朝,完全是郭子仪的功绩,倘若没有郭子仪力挽狂澜,唐朝恐怕只有百多年历史就结束了。当年安禄山率众造反,带领叛军南下进攻中原时,中原已有百来年没打过仗了,都不知道怎么应对,于是纷纷逃跑或投降,安禄山率领叛军一路杀到了长安,很快就攻陷了长安。皇帝和太子,一个逃往蜀地,一个逃往灵武。郭子仪在灵武,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这便是继唐玄宗后的唐肃宗。郭子仪有谋略且能征善战,大败叛贼史思明于河北,后又与回纥兵配合,收复长安、洛阳及河西、河东、河南等州县。唐肃宗的近臣鱼朝恩十分嫉妒郭子仪,在肃宗面前讲郭子仪的怪话,说郭子仪有反心,肃宗就派什么都不懂的鱼朝恩坐阵指挥,结果唐军大败,鱼朝恩把大败的原因归于郭子仪,肃宗便收了郭子仪的兵权。后来安史叛军又闹大了,唐肃宗又把兵权还给郭子仪,郭子仪又把叛军打败,收复了叛军占领的失地。郭子仪内心坦荡,无私,是历史上很少几个功高震主,却有善终的大臣。他是唐德宗年代病死的,享年八十五岁。像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禁、袁崇焕等忠臣都是被嫉妒的小人进谗言所杀。

    嫉妒是很不好的,但人偏偏就是存在这种心理。过去,就连皇帝都嫉妒大臣的才能。在我翻阅史书中,我看到一些才华横溢的良臣被杀,虽然有小人进谗言,但文字的背后,我总觉得皇帝也在嫉妒他的才华。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有嫉妒心。唐宪宗就有点嫉妒韩愈。韩愈才华横溢,又很耿直,敢挑重担,唐宪宗看见他就不舒服,一有人说韩愈的坏话,他就把韩愈贬到他看不见的地方去。所以韩愈屡次遭贬,就跟郭子仪的兵权屡次被剥夺一样。皇帝很嫉妒郭子仪的军事才能,既担心他,害怕他像刘裕(灭东晋建宋)、萧道成(灭宋建齐)、萧衍(灭齐建梁)和陈霸先(灭梁建陈)一般拥兵自立,然而又不得不用他,因为有些事情非他莫属。既然天子都嫉妒人,何况云云众生?嫉妒心人皆有之,说自己不嫉妒的人是讲假话,没有人不嫉妒。嫉妒是人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心理反应,属于一种比较和对照反应。只是有的人嫉妒人就想把对方往火坑里推,想借别人的力量铲除他,而另一些人虽嫉妒人却能调整心态,把“嫉妒”变成鞭策自己奋起直追的动力。嫉妒心在一个有良知的人身上会转换成动力,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却变成了憎恨。嫉妒心在人脑里是一种化学反应,那种反应在心胸狭隘的人身上变成了毒素,使他或她很想把对方踩下去。

    人类是群居社会,前人留下的知识和智慧是公共财产,共同拥有的。有才能的人能吸取前辈人的知识从而发挥自己,因而不断有新人涌现。都是各领风骚三五载,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历史是朝前发展的,这个社会总是把不学习不进取的人抛在后面。上天从来不鄙薄那些努力的人,事实上上天一贯青睐那些奋发向上的人。你听说过上天偏爱那些好吃懒做的人么?我想人只是在好吃懒做中才会嫉妒,人只是在失去什么或觉得“我不如他”时嫉妒才会猛增。但如果你一味地嫉妒下去,嫉妒心就会变成一剂毒药毒害你,使你丧失良知,失去爱心,变成一只披着人皮的狼。(何顿)

 

谈嫉妒

(2006-11-22 01:36:43)

嫉、妒,两个字都是“女”旁,大概是古人的一个偏见,认为女人多嫉妒吧?盖又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说,则她们所嫉妒者多与相貌有关吧?——我说的是古人,如有激进的女权主义者看到,幸勿误会。


嫉妒当然不是女子的权利,天下好嫉妒的男子多的是,只不过,他们所嫉妒的多权力、财富、地位之类罢了。


好嫉妒者多不得志之人,偶一为之自无不可,倘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这样的人,我们只能说他是“小心眼儿”,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出息吧?



嫉妒遵循着两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求同原则。嫉妒的人始终在努力做一件事:求平均数。他的目标在于,努力使比自己出色的人和自己差不多,至少说愿望是如此。这“差不多”是世上所有平庸者的心理渴求,诸色人等,彼此彼此,真是一件让人快活的事情。


第二条原则,就近原则。就写东西而言,大概很少有人去嫉妒鲁迅、巴金,但如果是同事、朋友在写作上小有名气,把自己衬得灰溜溜的,也许心里就不是滋味儿了;在商界,大概很少有人嫉妒比尔·盖茨、李嘉诚,但看到自己的同窗同学、以前一起光屁股长大的伙伴,一个个摇身一变,——发了,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觉,大概不是睡得很香吧?这就是许多人不肯参加同学会的原因,当年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现如今,各人的生存状况迥然不同,心下不免忐忑;这就是为什么中年女性对小姑娘还肯夸赞,而对小自己几岁的女人常常批评得不留情面的原因,因为只有她们,才足以构成对自己的威胁。



嫉妒和羡慕的意思是相近的,但有褒贬之分。


嫉妒者动机往往不那么纯正,他一心指望的是:高出自己一头的对方能降低到自己的水平,而羡慕不然,羡慕是一种很合理的心理需求,是希望自己能提升到对方的水平,一降一升,人格自有高下之分。


但羡慕与嫉妒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羡慕,作为一种情感,偶尔流露一下是可以的,但如果只知羡慕,不思进取,不能将之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则时日一长,不免会演变为嫉妒,情况就不怎么妙了。


因为,嫉妒其实是在捣鬼,因为,鲁迅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着,古来无有”。

文章引用自:http://bbs.eduol.cn/printpage.asp?BoardID=14&ID=16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