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第六集:王岐山的警告及其政策信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4:58:20

今日午评:王岐山的警告及其政策信息 但斌:都想跑路

时间:2011年11月25日 10:46:08 中财网
  总编看市:"王岐山的警告"及其政策信息
  "世界经济衰退将长期化,不平衡的复苏比平衡的衰退要好。"在中国官方的文件里,我们还很少见到这样悲观的表述,外国媒体则用了"很不寻常"加以注解。
  这是11月2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中美商贸联委会上发出的警告。对于类似警告,市场并不陌生,其实很多经济学家早就提出来了。但由王岐山发出,意义显然不一样。
  因为此前不久,乐观情绪还洋溢于北京高层,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表述就是:世界经济目前正处在缓慢复苏之中。而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态度就发生了逆转。
  对此,不管亚洲股市,还是欧美市场,显然都受到了这种悲观判断的影响,近日来均出现连续下跌的走势,目前这种情绪还在不同市场继续蔓延。
  "王岐山的警告"究竟隐含了什么信息?又应该如何来解读这一判断?这些始终困扰着市场。
  乐观者认为,王岐山的全球萧条论和不平衡复苏论,是在为国内货币政策的整体转向作铺垫,转向只是时间问题。其中激进者,如汇丰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大胆预言,财政和货币政策很可能会在未来3个月内转向整体宽松。
  悲观者则重温了一遍一度甚嚣尘上的"硬着陆"论,并给投资者描绘出如下一副恐怖图景:在不久的将来,信贷危机、房地产危机以及汇率危机将会使中国银行业遭受沉重打击,而且不幸的是,这些危机必然会同时发生,而不会以任何其他的方式发生。
  我们并不喜欢争辩,但不管乐观者言还是悲观者云,这些看法确实不够全面,且有失偏颇,甚至有害,我们姑妄听之。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正确理解?我们认为,首先要明白说这话时的环境,其次要搞清楚当前中国的经济现实及其需要。
  我们都知道,王岐山发表此番言论是在中美商贸联委会上,而该会召开之时,中美之间已生颇多嫌隙,甚至在很多问题上态度迥异,中国一再指责美元宽松不负责任,而美国则在人民币问题上大做文章。
  但在这次会议以后,双方似乎又找到了某种共同点,并在一直得不到突破的高技术贸易领域有了进展。会议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王岐山的警告发挥了作用,还是另有其他妥协,这些我们无法在公开的信息中获得更多细节。
  我们推测,这些都有可能,既然"世界经济衰退将长期化",且"不平衡的复苏比平衡的衰退要好",那么,中美之间就不该相互抵牾,而是相互合作才对。这从王岐山在同一场合的讲话中也可体察一二,他说:"双方应同舟共济,推动两国乃至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从这个角度理解,王岐山有关"世界经济衰退将长期化"的警告,显然有"国际博弈"的需要。但是,我们认为,这话也不仅是说给美国人听的,也是说给中国人听的,尤其是说给那些希望重走刺激老路的人听的。
  回顾2008年,之所以不顾各种后遗症搞出4万亿刺激,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世界经济应该会很快恢复过来,只是缺少信心,复苏即使缓慢但趋势还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即便速度慢一点,曲折一点,但中国是可以熬到世界经济复苏那一天的。这样中国不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少承担痛苦,也可以将艰难的转型任务及改革大计拖延几年,而且到时后遗症也将不治而愈。
  真是两全其美!但殊不知,金融危机之后,还有债务危机,还有货币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看看中国吧,通过刺激,不但没有解决经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很多重大问题,而且还产生了更多危险:消费领域的通胀、信贷过度引发的金融隐患及其相关的房地产泡沫,这些都正在不同程度地折磨着中国经济。
  现在,美国赤字深陷两难,欧债问题悬而不决,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中国经济麻烦不断,于是各种预期甚至鼓吹再行刺激的声音又开始此伏彼起。必须承认,不管欧美还是中国,目前都面临着2008年那样的艰难抉择。就中国而言,是继续老路?还是走上正道?来自官方的声音非常杂乱。我们认为,"王岐山的警告"已经发出了强烈信号,他说:中国将需要深化金融改革以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波。
  注意!王岐山在这里用的是"改革"字眼,而不是用"放松"或者"刺激"等字眼来应对衰退,这和之前已经有了根本变化。逻辑非常清晰,既然全球衰退将长期化,那刺激是不管用的,只会像上次那样制造更多问题,而只有下决心"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这个"自己的事情",按照我们的理解,其实主要就是"改革"和"转型",而这也正是当前中国经济最需要的东西。
  当然,改革和转型,并不是牧歌式的,它必然伴随着痛苦,也会产生很多机会,投资者必须对此做好两手准备。(投资者报)
  中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