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喝了女神的洗脚水:禮貌美德的培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6:01:35
每天的午餐時間,只要我踏進教室看小朋友,他們就會對我說:「劉老師,請用午餐」,當我回應:「謝謝大家,我已經用過了!」小朋友們很自然地回答:「不客氣!」
在離開時,我會告訴小朋友:「我要休息了,祝大家用餐愉快!」正在用餐的孩子們會說:「祝您有一個美夢!」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互動很做作,然而期待孩子成為一個人見人愛、有禮貌的孩子,不就是要在每天的生活中,不斷的練習應有的態度與用語嗎?  與幼兒一起實踐禮貌美德
人類的各種行為都是學習而來的,有的是「耳濡目染」,有的是「探討與提示」,有的則是「文化的薰陶」,這證明了禮貌的涵養必須依靠「身教」「言教」和「境教」。再進行美德教育時,老師們要先達成共識,提出預定的實施目標後,再把訊息傳達給家長,雙方持之以恆,如此,孩子就能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
記得多年以前,為了養成孩子們抵達學校時會轉身對父母說:「爸爸媽媽,謝謝您送我來上學。」「開車(路上)請小心。」「祝您上班愉快!」而家長必須回應:「謝謝!也祝你今天上學愉快!」
看似簡單的早晨分別用語,在剛實施時,家長、孩子、老師都有一些靦腆。經過一段時間後,個性開朗者才慢慢習慣並樂於實施,但這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還是覺得很不自然,性而在我的堅持與適時的肯定下,大約一年半後,家長們紛紛發現孩子們都已再生活中積極實踐,於是,一個好的「禮貌文化」就被養成了!
孩子一天的生活大約分成了兩個部分,白天在幼兒園內,晚上在家中。因此,我們可以依據生活事件去設計一些用詞,示範給孩子使用,並避免負面的管教方式,否則孩子們採取不合作態度。比如,教孩子和初次見面的叔叔、阿姨打招呼時,因著孩子的「趨避性」,有的很容易,有的卻要熟悉後,才肯打招呼,父母必須耐心地引導孩子學會表達。
在家中可以做的
.討論方式
三歲孩子已經具有很好的母語表達能力,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常用的禮貌話語,然後將這些話與紀錄下來,每天隨機演練。當孩子會主動表達時,就給予高度的肯定,假以時日,孩子一定彬彬有禮。和孩子討論時,可以逐步實施,不必一次給太多。
玆將依些可探討的禮貌美德敘述如下:
* 早上起床要笑嘻嘻地對爸爸媽媽和其他家人說早安。
* 請人幫忙時要說:「請幫忙。」比如,牙膏擠不出來時要說:「媽媽,請幫忙擠牙膏。」
* 飯前要說:「謝謝媽媽為我準備餐點。」
* 飯後要說:「謝謝,我吃飽了。」才可以離席。
* 插話時要說:「對不起,我可以插話嗎?」
* 要出門時,對家人說:「我要出去了,再見!」
* 從外面回來時要說:「我回來了。」
* 睡前要說:「大家晚安。」
當然,每個家庭都可依不同的家庭文化和傳統,訂定不同的生活禮儀。今年,我任教的大一學生中有一位男同學,言行舉止非常有溫文有禮,每次打電話來托兒所,接到電話的老師都會笑著,並慢條斯理地重複他的話:「您好,我是冷琴老師的學生,請問他在嗎?」期末要返鄉時,他和姐姐一起到托兒所參觀,姐姐的言行舉止和他如出一轍,頓時浮上腦海的是:「好成功的家庭教育!」
.親子共讀的方式
很多事情透過繪本和孩子討論是最有效的!因為孩子處於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很喜歡聽故事。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圖書館借閱相關書籍,回家可以一起閱讀和討論;也可以在書店中一起閱讀,或選購和禮貌相關的書籍,回家重複閱讀。古典文學中的「弟子規」內容都是幼兒能理解的禮儀,而且句子很短,唸起來很順口,孩子都很喜歡,很適合小孩子背誦。
.我的禮貌小書
孩子很喜歡透過模仿學習,因此,爸爸當攝影師,媽媽當導演兼演員,設計一些生活禮儀的動作和孩子一起演出,並將過程拍成照片。如果是數位相機,可自製成圖文並茂的書;如果是照片,可以貼在相簿中,一面是照片,一面是文字,相信孩子一定愛不釋手!
在幼兒園中可以做的
教師可以將生活禮儀與常規,以電腦打字並護褙,製成一條一條的句子卡,再剛開始學的團體討論時間,和幼兒一起實際演練和唸誦,並在生活中隨機提醒,孩子很快能養成這些禮儀習慣。
有一天,我目睹一位大班幼兒在地毯操作區對著正在對話的兩位年紀較小的幼兒說:「對不起,可不可以請你們以較室內說話的聲音說話!」或許你會懷疑,但這是我多年的堅持才成功的,因此,創造校園文化是很重要的。
教師的身教和言教,讓孩子有耳濡目染的對象,當孩子尚未養成習慣時,教師當不厭其煩,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切入導正。當孩子具體表現出來時,教師要以肯定的語言支持孩子,並適時地讓同儕來肯定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的自尊心被啟迪之後,加上自我控制的機制,就能幫助孩子持之以恆。因此教師若能同這樣的觀點,並堅信孩子一定可以達成,那麼充滿禮貌美德的教室就指日可待了。
結 語
新年期間有許多拜訪親朋好友和在外用餐的機會,這是學習禮貌的最佳時刻。請以歡喜心事先和孩子討論如何應對進退,孩子若臨時怯場,請不要以面子問題來數落孩子或互相比較,因為孩子一天生氣質的不同,有的很有勇氣,有的卻很靦腆、退縮;這時應替孩子找出替代方法,如:以眼睛祝是對方微笑,或對孩子說:「我相信等一下你熟悉了,就會打招呼了!」
孩子的行為覺對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學習而來,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禮貌的美德,就必須先給孩子一個有禮貌美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