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校园女神类似:佳文小段大家评【七】——《浮生六记》【节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13:23
   佳文小段大家评【六】——傅雷家书【选 附:读后感摘】 佳文小段大家评【八】——《浮生六记》之坎坷记愁

佳文小段大家评【七】——《浮生六记》【节选】

读书 2010-08-14 03:14:18 阅读91 评论73   字号: 订阅

按:《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初传四卷为: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浪游记快。后有 中山记历  养生记道二篇尚存疑。“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今选其两卷,下次续发“坎坷记愁”。因不读其乐,不解其愁也。

卷一为“闺房记乐”作者用白描写实的笔法,大胆直露地写秘而不宣的闺房乐事,情致缠绵,香韵缭绕,读之令人回肠荡气

 

                                                                                 闺房记乐【节选】

《闺房记乐》作者对新婚妻子陈芸(字淑珍)的描写,真可谓笔下含情,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确如前人所评“读之心醉”。
    陈芸颇有文才。很小时就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她读《西厢》“不觉阅之忘倦”,可见也是一个书虫;同时,陈芸还自有她自己对文学的见解,尝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又说:“《楚辞》为赋之祖------就汉、晋人中调高语炼,似觉相如为最。”陈芸对书卷极为爱惜,书之残缺不全者,必搜集分门,汇订成帙,统名曰“断简残编”。
    陈芸很有个性。她的堂姐出阁,“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因为鞋子是她亲手绣制的,可见其慧心;当丈夫责备她拘于礼数时,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至亲莫若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最后正色言道:“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
    陈芸钟爱自然。她曾和丈夫沈复邀月小酌,在中秋日畅游沧浪亭,迁仓米巷后,居老妪村居流连忘返。她高兴地说:“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她甚至为了到洞庭君祠游玩,女扮男装,遍游庙中,无人识出其为女子也。
    陈芸开朗率真。她的朋友王二姑在戈园游玩,逢花必折。陈芸叱之曰:“既无瓶养,又不簪戴,多折何为?”当她看到镜子中女扮男装的样子时“揽镜自照,狂笑不已。”与沈同游吴江,呼曰“违令罚两大觥。”自己则“欣然畅饮,不觉酩酊,乃乘舆先归。”
    作者描绘景物生动传神。写乡村是“炊烟四起,晚霞烂然。”写夏日则云“绿树阴浓,蝉鸣聒耳。” 写夜景或曰“风生竹院,月上蕉窗。”或曰“银蟾欲上,渔火满江。”正如俞平伯序中所言“无酸语、赘语、道学语。”真是没有一点的矫揉造作,想人家沈复只是个习幕经商之人,并非斯文举子,能写出如此美文,实在难得!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余年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日:“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

【我从小跟金沙于家的女儿有婚约,可是她八岁就夭折了,后来娶了陈氏为妻。陈氏名芸,字淑珍,是我舅舅心余先生的女儿,天生的聪慧,牙牙学语的时候,口授她《琵琶行》,她就能背诵。她四岁丧父,家里只有母亲金氏和弟弟克昌,家里穷的就只有四面墙了。芸长大以后,很擅长做手工活儿,三口之家就靠她的双手养活;连他弟弟上学的学费也没缺少过。有一次在书箱子里发现了《琵琶行》,依据年幼时背诵的挨个认字,从这时候才开始识字。在刺绣的闲暇,慢慢地也学会了吟诗,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诗句。我那年十三岁,跟着妈妈回娘家,我跟芸两小无猜,所以能见到她的诗作,虽然感叹她才思俊秀,但也暗想写出这样的诗句恐怕不是很有福分的人。可是心里就是放不下她,就跟母亲说:“您要给我挑媳妇,我是非淑珍姐姐不娶。”母亲也喜欢芸性情柔和,当即就脱下自己手上的金戒指给芸戴上,缔结了婚约。这一天是乾隆乙未年七月十六日。】
     
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龄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已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佘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天寿之机此已伏矣。
      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日:“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日:“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日:“顷我索粥,汝日‘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

【那一年冬天,正赶上她的堂姐出嫁,我又跟随母亲去了她家。芸跟我同年,比我大十个月,从小就姐弟相称,所以就还给她叫淑姐。到她家看见满屋子人都穿的很光鲜,唯独芸通体素淡,仅仅穿着一双新鞋。一看那双鞋绣制得很精巧,问她,知道是她自己做的,我这才了解她的聪慧不是仅仅表现在笔墨上。她的长相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就是两颗门齿稍稍外露,似乎不是福相。见到我以后她显出一种缠绵的神态,真让我心向往之。我要过她的诗稿来一看,有的仅有一联,有的就是三四句,多数都是未成篇的,我问是什么缘故,她说:“我这是无师之作,希望有个能当我老师的知己把这些句子推敲成篇。”我就开玩笑地在她的诗稿前面题了“锦囊佳句”四个字当作总题目。谁知道她夭寿的命运在这里就埋下了伏笔。这天夜里送亲送到城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我肚子饿了要吃的,仆妇们给我拿来蜜枣,我嫌太甜没吃。芸偷偷地拉了我袖子一下,我就跟着她回到她的房间,看见那里藏着热粥和小菜,我高兴地拿起筷子就吃。忽然听见芸的堂兄玉衡喊她:“淑妹快来!”芸赶忙把门关上说:“我累了,要躺下了。”玉衡挤开门就进来了,看见我要吃粥,就笑眯眯地看着芸说:“刚才我来要粥,你说吃完了,原来藏起来专等你夫婿吃呀 ?”芸窘得跑了出去,全家上下都笑话她。我一赌气就带着老仆人先回家了。】
      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既揭,相视嫣然。合卺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怦怦作跳。让之食,适逢斋期,已数年矣。暗计吃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因笑谓曰:“今我光鲜无恙,姊可从此开戒否?”芸笑之以目,点之以首。
      廿四日为余姊于归,廿三国忌不能作乐,故廿二之夜即为余姊款嫁,芸出堂陪宴。余在洞房与伴娘对酌,拇战辄北,大醉而卧;醒则芸正晓妆未竞也。是日亲朋络绎,上灯后始作乐。
      廿四子正,余作新舅送嫁,丑末归来,业已灯残人静。悄然入室,伴娘盹于床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日:“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日:“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西厢》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日:“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伴娘在旁促卧,令其闭门先去。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自吃粥被嘲笑以后,我再去她家,她就躲藏起来,我知道她怕再给人家留下话把儿。到了乾隆庚子年正月二十二我们花烛之夜,才再见到她,她瘦怯的身材依然如故,把红盖头揭下来,我们相视一笑。吃过交杯酒,我跟她并肩吃晚饭,我在桌子下面偷偷握着她的手腕,抚摸暖暖的滑腻的指尖,不觉胸中怦怦乱跳。让她吃肉,她说她还在吃斋,已经好几年了,我暗中一算,她开始吃斋正是我出天花的时候,我就笑着说:“现在我脸上光滑鲜亮没留下麻子,姐姐可以从此开戒了吧?”芸笑着看着我,点了点头。二十四日我姐姐出嫁,二十三日是国忌日不能办喜事,所以就在二十二日我们结婚的当天夜里,给姐姐办留别宴。芸到堂屋去陪宴,我就在我们的洞房里跟伴娘对饮,划拳赌酒我屡战屡败,酩酊大醉就躺下睡了,等我醒来的时候,芸已经起床正在梳妆。这一天亲戚朋友络绎不绝,到晚上上灯以后才开始办喜事。半夜十二点整,我作为新亲去送姐姐出嫁,三点钟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灯残人静了。我悄悄地进屋,看到老仆妇在床下打盹儿,芸卸妆了可是还没躺下,在亮亮的蜡烛下面,低垂粉颈,不知道看什么书这么出神,我就过去拍拍她的肩膀说:“淑姐连日来这么辛苦,怎么还孜孜不倦地苦读呀?”芸回头看见我连忙起身说:“刚才我正要躺下,开书橱看见这本书,看着看着就忘记疲乏了。《西厢记》的名字常常听说,今天才看到,真不愧是才子书,但是里面的描写未免太尖酸刻薄了吧。”我笑笑说:“正因为是才子,文笔才能如此尖酸刻薄呀。”仆妇在旁边老是催促我们休息,我就打发她关上门走了。我跟芸并肩调笑着 ,真好像密友重逢。我嬉笑着把手伸进她的怀里一摸,她的心也是怦怦乱跳,我就伏在她耳边说:“淑姐的胸口怎么跟舂米似的呀?”芸回眸微笑。就觉得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我就把她拥入床帐,东方大亮了也浑然不觉。】
       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余笑日:“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日:“曩之藏粥待君,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
      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而欢娱易过,转睫弥月。时吾父稼夫公在会稽幕府,专役相迓,受业于武林赵省斋先生门下。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归来完姻时,原订随侍到馆。闻信之馀,心甚怅然,恐芸之对人堕泪,而芸反强颜劝勉,代整行装,是晚但觉神色稍异而已。临行,向余小语日:“无人调护,自去经心!”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

【她成了新媳妇后,一开始很少说话,一天到晚没有不高兴的时候,和她说话只是微笑。伺候老人恭恭敬敬的,对待晚辈【下人】很和睦,一切做得都井井有条没有一点失误之处。每天窗上初见晨曦她便急急披衣起身好像有人叫她,我笑说:“现在不是吃粥时了,为何仍如此怕人?”她说:’“那时沧州给你被人见笑,今天不是怕笑话,是不想被长辈说新妇懒惰。”我虽然也恋床但觉得她言之有理行止有德,所以随她早起。
如此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爱恋之情不便尽言。可是欢乐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便是一个月。那时我父在会稽幕府,他专门派来人迎我到武林那个地方拜赵省斋先生为师。赵先生是位好老师,我今天尚能写作全仗那时先生的教导。原来在我父亲回来为我成亲时,就已经定下让我随他去读书的,听闻此说心中不免怅然。担心她会在人前落泪,她却反而强打精神劝我,并代整行李。当晚只见她神色稍有不同而已。登船启程之时正值春花盛开,而我像离群之鸟,天地变色】

      到馆后,吾父即渡江东去。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半多勉励词,馀皆浮套语。心殊怏怏。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余暂归,喜同戍人得赦。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日“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面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夫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到了学馆之后父亲就去了江东。三个月如同十年之隔,她时有信来却总是问两句答一句,而且多是勤勉之语其余便是客套,不足以解我相思之苦,每当傍晚面对窗前看着月上芭蕉耳闻竹林风声,对景生情心神不宁。先生知我心思便寄信我父,给我十道题让我暂时回家探亲,我高兴得就像常年驻守边防的军士到期了,当再次登周竟然像是一刻犹如一年的漫长!来到家中,先向母亲请安后进到房中,妻子起身相迎互执双手,几句后便无语,魂魄已经不知去向。

      时值六月,屋里热得像蒸笼,还好沧浪亭湖畔的爱莲居西侧,在板桥内有一小屋依水而设,名曰“我取”,取自““清斯濯缨,浊斯濯足”之意。房前有一颗老树蔽日,绿荫覆窗,映得屋内一片绿色,对岸游人如织。此乃我父休假时会客的居所,我遵从母命携妻于此消夏。妻因天热停止女红,每天陪我读书论古,品花赏月。她不善饮酒,勉强三杯而已,我教她“射覆”游戏。自己觉得人间最大的幸福莫过如此。】
      一日,芸问曰:“各种古文,宗何为是?”余曰:“《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柳州取其峭;庐陵取其宕;三苏取其辩,他若贾、董策对;庾、徐骈体;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芸曰:“古文全在识高气雄,女子学之恐难入彀;唯诗之一道,妾稍有领悟耳。”余日:“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卿爱宗何人?”
芸发议日:“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余曰:“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余笑曰:“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己。”。芸笑曰:“妾尚有启蒙师白乐天先生,时感于怀,未尝稍释。”余曰:“何谓也?”芸曰:“彼非作《琵琶行》者耶?”余笑曰:“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字何其有缘耶?”大笑。余曰:“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芸曰:“《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就汉、晋人中调高语炼,似觉相如为最。”余戏曰:“当日文君之从长卿,或不在琴而在此乎?”复相与大笑而罢。

【有一天她问我:“中国的古文者么多,学哪家为好?”我答:《战国策》《南华经》要学它的行文轻灵,叙事简要;匡衡、刘向的文章要学它的情调高雅,语言有活力;司马迁和班固,则学习他的博大胸怀;韩愈文,学它的浑厚,柳宗元文学它的峻峭;欧阳修的文章学其洒脱,苏氏父子的文章则学其推理的工夫。其它如贾谊和董仲书的对策文章,庾信和徐陵的骈体辞赋,陆贽的奏议等,要拿来学的我都说不完,【到底学哪家】全要本人用慧心去领会了。”芸说:“古文好就好在见识高人一等,气势雄伟豪迈,女人学它恐怕很难走进去;唯有写诗这个途境,我才稍微有一点点领悟啊。”我说:“唐代以做诗好坏来选取士人,儿做为写诗的宗匠,必推李白和杜甫。你喜欢哪个?”芸发议论说:“杜甫的诗炉火纯青词句精确,李白的诗潇洒不羁,如果学杜甫的森然不如学李白的活泼。”我说:“杜甫是最有成就的诗人,很多人都在追随他,而你却只选择李白,为何?”她说:“格律格律,言辞意旨老练稳妥,的确杜甫是独擅此技;但是李白的诗就像姑射仙子(不懂),有落花流水的乐趣,令人喜爱。不是杜甫不如李白,只是我私下喜欢杜甫不如喜欢李白更深一些。”我笑道:“原来不知道陈淑珍乃是李白的知己。”她笑道:“我还有启蒙老师白居易先生,经常感激在心,从未放弃。”我说:“怎说?”她说:“不是《琵琶行》的作者吗?”我笑道:“奇怪!李白是知己,白居易是启蒙老师,我字‘三白’,是你丈夫。你与白字真有缘分啊!”我大笑。我说:“你既然懂诗,也应当知道写赋的文人水平的高低。”她说:“赋是自《楚辞》始,我的知识尚浅很难理解。就汉晋时期的赋论其格调高雅语句精炼,似乎司马相如最好。”我开玩笑说:“当年卓文君中意司马相如,也可能不是因为琴而是因为赋?”随之一起大笑而作罢。
      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披衣整袖,必连声道“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余始厌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自此“岂敢”、“得罪”竞成语助词矣。

我的性格爽直开朗,放浪不受拘束;她像个老派的儒生,拘泥礼节。我偶尔为她披衣或整理衣服,她必连声说“得罪!”或者递手巾扇子,必定起身来接。我初始很不喜欢,说:“你想以礼节来束缚我吗?论语说,礼节背后必定有诈。”她脸红说:“恭敬礼貌怎能反而说有诈?”我说:“恭敬在心里,不在这些虚套。”她说: “最亲的人莫过于父母,能说心里恭敬却行为傲慢无理吗?”我说:“方才是开玩笑啦!”她说:“世上很多由开玩笑而导致关系破裂,以后不要冤枉我令我委曲而死!”于是我将她拥入怀中安慰,她才释然微笑。从此“岂敢”、“得罪”竟成了我的常用语了。】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欤?

 【 婚后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欤?
夫妻和好相敬共计23年,越久感情越深厚。家庭中,不论在哪里迎面遇到必然握手相问去哪里?私下还不安怕别人见到。其实初始时同行并坐还避人视线,久了就不在意了。她有时与他人坐着谈话见到我来,必定起身略微挪开让我并肩坐下。彼此都不觉有意这样坐(是下意识自然做到一起)。开始还不好意思,后来就自然而然了。我奇怪有老年夫妇见面像仇人,不知啥意思?难道说:“不这样就不能白头到老吗?”这话真的有道理吗?】

      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者恐不在此云霞耳。”未几烛烬月沉,撤果归卧。

【这一年七月七晚上,她设香烛瓜果,与我同拜在”我取“小屋里。我刻有“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我持阳文,她持阴文,为往来书信时用。这天晚上月色非常好,俯视河水,波光像白色的长绢。手执轻罗小扇并肩而坐,看天上飞云飘过形状变换万千。她说:“这样大的宇宙共同享有这一轮明月,不知道人间此刻,是否也有象我二人如此有兴致的人?”我说:“纳凉赏月,到处都有的。若品论云霞,或者对月祝愿诚心祈求者也有不少;但是夫妇同时坐在一起赏月,恐怕都不是在谈论云霞了。”片刻蜡烛燃尽月西沉,撒尽供果回去睡了。】
      七月望,俗谓之鬼节。芸备小酌拟邀月畅饮,夜忽阴云如晦。芸愀然曰:“妾能与君白头偕老,月轮当出。”余亦索然。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点,梳织于柳堤蓼渚间。余与芸联句以遣闷怀,而两韵之后,逾联逾纵,想入非夷,随口乱道。芸已漱涎涕泪,笑倒余怀,不能成声矣。

【七月十五是民鬼节。她备好简单酒菜想对月畅饮,谁料忽然阴云遮月如同月底时漆黑。她凄然许愿说:”如果我能与夫君白头到老,月轮必然出来。”我也因之兴趣低落。只见对岸萤火虫点点忽明忽暗,穿梭于柳堤和沙汀之间。我和她连句消遣,几句之后越连越放纵,所想不合常规地随口胡言。她已经笑得口水眼泪鼻涕地倒入我怀。不能成声了。】

     觉其鬓边茉莉浓香扑鼻,因拍其背以他词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妆压鬓,不知此花必沾油头粉面之气,其香更可爱,所供佛手当退三舍矣。”芸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莱莉是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余曰:“卿何远君子而近小人?”芸曰:“我笑君子爱小人耳。”正话间,漏已三滴,渐见风扫云开,一轮涌出,乃大喜,倚窗对酌。酒未三杯,忽闻桥下哄然一声,如有人堕。就窗细瞩,波明如镜,不见一物,惟闻河滩有只鸭急奔声.余知沧浪亭畔素有溺鬼,恐芸胆怯,未敢即言,芸曰:“噫!此声也,胡为乎来哉?”不禁毛骨皆栗。急闭窗,携酒归房.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剔灯入帐,芸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头不终之兆。

【觉得她鬓发旁边浓香扑鼻,随即轻拍其背并岔开话题说:“古人因茉莉形状颜色如同珍珠,所以帮助妆点压在鬓发上,不知道此花必然沾了女人的油头粉面之气,其香便更可爱,以至令堂前所供的佛手也退避三舍比了下去。”她止住了笑,说道:“佛手乃香中君子,不事张扬,其香自然存在;莱莉是香中小人,必须借助于人,其香也是极尽耸肩献媚的味道。”我问:“那你为何要远君子而近小人?”她说:“我在笑你们这些君子却都爱小人啊!”正话间,漏已三滴,渐见风扫云开,一轮涌出,乃大喜,倚窗对酌。酒未三杯,忽闻桥下哄然一声,如有人堕。就窗细瞩,波明如镜,不见一物,惟闻河滩有只鸭急奔声.余知沧浪亭畔素有溺鬼,恐芸胆怯,未敢即言,芸曰:“噫!此声也,胡为乎来哉?”不禁毛骨皆栗。急闭窗,携酒归房.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剔灯入帐,芸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头不终之兆。
正说话时,漏壶已经三滴(更深了),风吹云开,月轮涌出,大喜依窗而对饮。不到三杯忽然听到桥下轰然一声似乎有人坠桥。凭窗细看只见水面平静如镜不见一物,只听见河滩上有鸭子的飞奔声,我知道沧浪亭畔向来有人淹死,怕她害怕没有言明她说:“咦,这声音,是什末为何来的?”不禁毛骨悚然。急忙关窗拿了酒回房。油灯如豆,罗帐低垂,杯弓蛇影惊神未定,将油灯剔亮、入帐,她已经开始发烧。不久我也同样病倒,折腾有二十天,真是乐极生悲,也是不能白头到老的预兆
。】

 

……………………

0人  |  分享到:          阅读(91)| 评论(73)| 引用(0) |举报  佳文小段大家评【六】——傅雷家书【选 附:读后感摘】 佳文小段大家评【八】——《浮生六记》之坎坷记愁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壮思飞 把酒问青 曲中直 沉言 绿影 老梅44 月明 HAPPY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换一张   08-26 07:33把酒问青天一篇优美的佳文,再经先生增色的白话文注释,真是画龙点睛了。回复 08-26 14:24 咏明 回复 把酒问青天别客气,咱们都互相学习。回复 08-26 14:28把酒问青天 回复  咏明你那里简直就是一个国学课堂。回复 08-14 15:00沉言沉言举手提问,刚开始读第一行就读不懂啊,这“陈名芸,字淑珍”到底她的名字是什么呀?谢啦 :)回复 08-14 16:13 咏明 回复 沉言陈芸回复 08-14 16:34沉言 回复  咏明谢啦,那字淑珍是什么呢?不好意思,但不问下次看到时还是不懂啊 :)回复 08-14 21:48 咏明 回复 沉言中国人在过去除有姓名外,还有“字”和“号”,不过最下层的百姓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比如,陶渊明,有两个名,另一个叫“潜”他的字叫“元亮”他的号叫“五柳先生”你说哪个都知道是他。再如张飞字“翼德”,关羽字“云长”。一般来说“字”是“名”的演绎,有内在联系。比如诸葛亮,字孔明,这“孔明”二字,解释为一孔之明,是谦虚用语,用此来对应这个“亮”字。至于“号”的内容就多了,如别号、外号,绰号等,如一丈青、豹子头等为绰号,如我前文中的“猪头”“罗辑娘”等为外号,康有为的“号”很多如: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基本上是自己起的。近代有作家为自己起笔名,其实也算是“号”。回复 08-15 00:19沉言 回复  咏明谢谢贝先生,你的知识那么多啊,讲解起来那么仔细,好老师,沉言这下明白了,古人有名,字,号。 后来大家嫌麻烦了,就把 名,字合为一叫名字,哈,沉言猜的,好像有点考古学家的味道吧 :)回复 08-15 00:25 咏明 回复 沉言回复 08-15 19:56月明 回复 沉言名、字、号多次向人聊起,求得解释,过后又忘,还是不甚明白。最终觉得都是古人多此一举,我也不必管它,反正我用不着,宁肯不懂。回复 08-15 20:27月明 回复  咏明刚刚和沉言说过,因为记不住,宁肯不懂。看了这里的解释,也许以后就能记住了。名和号比较能理解,唯有记不住的是字的解释,刘老师说“字”是“名”的演绎,并举例“孔明”二字,为一孔之明,用此来对“亮”字。这样就明白了。回复 08-15 21:48 咏明 回复 月明

中国人在姓名上是有些繁琐不像现在姓名就一个,登载身份证上,想改都困难。我上一辈的人还讲究起个“字”。比如我老爸,名希乔,其中“乔”字是辈分必用字,一般由老人来命“名”,供老人和自己称呼,后辈人是不得当面叫的。他的“字”是自己起的,叫“珍璞”扣这个“希”字,希世之珍嘛。一般是朋友称呼,如称“珍璞兄”。关于相互称呼在古代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诸葛亮,的亮字就只能长辈称呼和自称,他上折子写成:臣亮言,绝对不能写成“臣孔明言”。朋友或晚辈则只能称“孔明先生”或“卧龙先生”,一般不能直呼其名。不在当面,或是冤家对头自是例外。

哈,其实这就是没用的“学问”。

回复 08-15 23:13月明 回复  咏明

噢---哦---嗯--唔---,刚刚还以为能记住了,不料,还有那么多【注意事项】和【使用须知】啊。读了很有趣,努力及吧。

曾知道有个说法:年轻时人的大脑储存该多做加法,年老时则多做减法,可能一是要鉴别清理、二是遗忘。我年少时加法做的少,现在再加就难了。

回复 08-16 01:09沉言 回复 月明沉言欣赏你们的对话噢,还发现贝先生父亲的名希乔, 字珍璞,是不是都有点像是英文名字呢,很别致!
发现给孩子起名字很重要,代表了父母的学问,代表了父母的爱,影响到孩子一身一世,哈,大题小论一下 :)回复 08-16 12:50月明 回复 沉言对话间想刘老师讨教许多学问,上算。回复 08-17 16:21曲中直 回复  咏明

为贝公作注: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此即名与字之关系和作用。《礼记·曲礼》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名、字有尊长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号可自取,亦可受之他人。姓、名、字、号之称谓也有很多讲究。

       举行“冠礼”和“笄礼”很隆重,还有一套仪式呢!

回复 08-17 16:36沉言 回复 曲中直为贝公作注:哇,有这么肝胆的朋友啊,掌声!
看了,也好想给自己多来几个名,字,号:沉言,多言,寡言,哈 。。。回复 08-17 16:33曲中直

       俞平伯先生评曰:“沈复习幕经商,文学非其专业,今读其文,无端悲喜能移我情,家常言语,反若有胜于宏文巨制者,此无他,真与自然而已。”

      贝公于浩如烟海文章中选此佳文足见其慧眼识珠了。

回复 08-17 16:25曲中直俞平伯先生评曰:“沈复习幕经商,文学非其专业,回复 08-15 21:13老梅44  网上查得:《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其题材和描写对象上。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回复 08-16 01:16沉言 回复 老梅44梅姐贴来的资料沉言必读,因为沉言欣赏梅姐的慧眼,粉丝梅姐能学到很多东西啊。
“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成功基石!回复 08-16 09:26老梅44 回复 沉言好啊,看来互相欣赏互相鼓励会产生新的动力,希望也能产生新的生命力,沾点沉言的青春活力!同沉言站在一起很骄傲! 回复 08-15 21:15老梅44网上 中广教育: 作者介绍

  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其所著的《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但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妻死后,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回复 08-16 01:18沉言 回复 老梅44喜欢上作者的创作,觉得他是好人 :)回复 08-16 09:22老梅44 回复 沉言好人多坎坷,古今一个样。 回复 08-14 21:03新新美猴王真实生活,高于生活。妙文!回复 08-15 00:21沉言 回复 新新美猴王都看懂了,好厉害啊,贝先生你的朋友都是高人,会翻跟斗的 :)回复 08-15 19:29新新美猴王 回复 沉言看的是译文。回复 08-16 01:19沉言 回复 新新美猴王哈,有伴的感觉还是很好滴!回复 08-14 19:32老梅44一觉醒来老师已经翻译许多,多谢方便阅读。我顺着往下编作为作业不对之处望指正。
每天窗上初见晨曦她便急急披衣起身好像有人叫她,我笑说:“现在不是吃粥时了,为何仍如此怕人?”她说:’“那时沧州给你被人见笑,今天不是怕笑话,是不想被长辈说新妇懒惰。”我虽然也恋床但觉得她言之有理行止有德,所以随她早起。
如此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爱恋之情不便尽言。回复 08-15 15:14沉言 回复 老梅44古代的女子有好多约束啊,200年后的今天我们是“解放”了很多 :)回复 08-15 19:31月明 回复 老梅44连原文、带译文看了半个多小时,心想:刘老师知道我等难处,推介佳文还逐段翻译,便于读者正确理解。通篇看完,再看评论,才知道,都是老梅而为,佩服、并感激。回复 08-15 21:08老梅44 回复 月明哈哈,月明老师客气,因为网上找不到译文的全文,为自己学习方便所以草草写了一遍,很多地方不求甚解,重新看过错字漏字重字多处,实属劣质印象派!好处是,过程中常翻字典,学到很多。回复 08-14 19:55老梅44可是欢乐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便是一个月。那时我父在会稽幕府,专职“相迓”(不知道这是何职称),“受业于武林赵省斋先生门下”(这句不懂),赵先生是位好老师,我今天尚能写作全仗那时先生的教导。原来在我父亲回来为我成亲时,就已经定下让我随他去读书的,听闻此说心中不免怅然。担心她会在人前落泪,她却反而强打精神劝我,并代整行李。当晚只见她神色稍有不同而已。登船启程之时正值春花盛开,而我像离群之鸟,天地变色。回复 08-15 15:11沉言 回复 老梅44作者笔下的妻子是那么通情达理,他塑造了一个中国古典美女从内到外,也只有爱的深才能写的深!回复 08-15 07:26老梅44继续写下面作业:
她评论说:“杜甫的诗炉火纯青词句精确,李白的诗潇洒不羁,如果学杜甫的森然不如学李白的活泼。”我说:“杜甫是最有成就的诗人,很多人都在追随他,而你却只选择李白,为何?”她说:“格律格律,言辞意旨老练稳妥,的确杜甫是独擅此技;但是李白的诗就像姑射仙子(不懂),有落花流水的乐趣,令人喜爱。不是杜甫不如李白,只是我私下喜欢杜甫不如喜欢李白更深一些。”我笑道:“原来不知道陈淑珍乃是李白的知己。”她笑道:“我还有启蒙老师白居易先生,经常感激在心,从未放弃。”我说:“怎说?”她说:“不是《琵琶行》的作者吗?”我笑道:“奇怪!李白是知己,白居易是启蒙老师,我字‘三白’,是你丈夫。你与白字真有缘分啊!”我大笑。我说:“你既然懂诗,也应当知道赋之弃取(不懂)。”她说:“赋是自《楚辞》始,我的知识尚浅很难理解。就汉晋时期的赋论其格调高雅语句精炼,似乎司马相如最好。”我开玩笑说:“当年卓文君中意司马相如,也可能不是因为琴而是因为赋?”随之一起大笑而作罢。回复 08-15 15:00沉言 回复 老梅44那么谈得来的夫妻啊,情投意合,互爱互敬贯穿了全文,闺房记乐,从一对恩爱夫妻生活的写秘已经升华到中国传统的美德,我都觉得该当做红宝书来推广给读者的,感谢贝先生推荐,梅姐的译文,沉言是真的喜欢这篇文章噢 :)回复 08-15 10:52老梅44正话间,漏已三滴,渐见风扫云开,一轮涌出,乃大喜,倚窗对酌。酒未三杯,忽闻桥下哄然一声,如有人堕。就窗细瞩,波明如镜,不见一物,惟闻河滩有只鸭急奔声.余知沧浪亭畔素有溺鬼,恐芸胆怯,未敢即言,芸曰:“噫!此声也,胡为乎来哉?”不禁毛骨皆栗。急闭窗,携酒归房.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剔灯入帐,芸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头不终之兆。
正说话时,漏壶已经三滴(更深了),风吹云开,月轮涌出,大喜依窗而对饮。不到三杯忽然听到桥下轰然一声似乎有人坠桥。凭窗细看只见水面平静如镜不见一物,只听见河滩上有鸭子的飞奔声,我知道沧浪亭畔向来有人淹死,怕她害怕没有言明她说:“咦,这声音,是什末为何来的?”不禁毛骨悚然。急忙关窗拿了酒回房。油灯如豆,罗帐低垂,杯弓蛇影惊神未定,剔灯入帐(剔灯是关灯还是亮灯不解)。她已经开始发烧。不久我也同样病倒,折腾有二十天,真是乐极生悲,也是不能白头到老的预兆。回复 08-15 14:15 咏明 回复 老梅44应是亮灯,将灯捻剔亮。本是油灯如豆,毛骨悚然。岂敢灭灯!回复 08-15 14:48沉言 回复 老梅44亦是白头不终之兆,是悲剧啊,真不忍心。。。
梅姐辛苦了,敬茶 :)回复 08-15 10:29老梅44觉其鬓边茉莉浓香扑鼻,因拍其背以他词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妆压鬓,不知此花必沾油头粉面之气,其香更可爱,所供佛手当退三舍矣。”芸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莱莉是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余曰:“卿何远君子而近小人?”芸曰:“我笑君子爱小人耳。”
觉得她鬓发旁边浓香扑鼻,随即轻拍其背并岔开话题说:“古人因茉莉形状颜色如同珍珠,所以帮助妆点压在鬓发上,不知道此花必然沾了女人的油头粉面之气,其香便更可爱,以至令堂前所供的佛手也退避三舍比了下去。”她止住了笑,说道:“佛手乃香中君子,不事张扬,其香自然存在;莱莉是香中小人,必须借助于人,其香也是极尽耸肩献媚的味道。”我问:“那你为何要远君子而近小人?”她说:“我在笑君子爱小人呢!”(不明其意)回复 08-15 14:43沉言 回复 老梅44又是有幽默感的对话,很吸引读者眼球,茉莉形状颜色如同珍珠,真的噢,中国古代女人就很会打扮啊!
虽然读文言沉言很吃力,但还是喜欢读,看到了古人是怎么生活的,更能激励自己来生活好!回复 08-15 10:14老梅44      七月望,俗谓之鬼节。芸备小酌拟邀月畅饮,夜忽阴云如晦。芸愀然曰:“妾能与君白头偕老,月轮当出。”余亦索然。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点,梳织于柳堤蓼渚间。余与芸联句以遣闷怀,而两韵之后,逾联逾纵,想入非夷,随口乱道。芸已漱涎涕泪,笑倒余怀,不能成声矣。
七月十五是民鬼节。她备好简单酒菜想对月畅饮,谁料忽然阴云遮月如同月底时漆黑。她凄然许愿说:”如果我能与夫君白头到老,月轮必然出来。”我也因之兴趣低落。只见对岸萤火虫点点忽明忽暗,穿梭于柳堤和沙汀之间。我和她连句消遣,几句之后越连越放纵,所想不合常规地随口胡言。她已经笑得口水眼泪鼻涕地倒入我怀。不能成声了。回复 08-15 14:30沉言 回复 老梅44感觉到作者是个风趣有幽默感的人 :)回复 08-15 08:32老梅44      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者恐不在此云霞耳。”未几烛烬月沉,撤果归卧。
这一年七月七晚上,她设香烛瓜果,与我同拜在”我取“小屋里。我刻有“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我持阳文,她持阴文,为往来书信时用。这天晚上月色非常好,俯视河水,波光像白色的长绢。手执轻罗小扇并肩而坐,看天上飞云飘过形状变换万千。她说:“这样大的宇宙共同享有这一轮明月,不知道人间此刻,是否也有象我二人如此有兴致的人?”我说:“纳凉赏月,到处都有的。若品论云霞,或者对月祝愿诚心祈求者也有不少;但是夫妇同时坐在一起赏月,恐怕都不是在谈论云霞了。”片刻蜡烛燃尽月西沉,撒尽供果回去睡了。回复 08-15 14:15沉言 回复 老梅44余执朱文,芸执白文 = 我持阳文,她持阴文
哇,这个翻译难度太高了,梅姐功底好!回复 08-15 14:27沉言 回复 沉言这段对话也描述的很有情调,坐在月亮下面,和心爱的人,这样的画面从古到今都不会退色!回复 08-15 08:11老梅44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欤?
夫妻和好相敬共计23年,越久感情越深厚。家庭中,不论在哪里迎面遇到必然握手相问去哪里?私下还不安怕别人见到。其实初始时同行并坐还避人视线,久了就不在意了。她有时与他人坐着谈话见到我来,必定起身略微挪开让我并肩坐下。彼此都不觉有意这样坐(是下意识自然做到一起)。开始还不好意思,后来就自然而然了。我奇怪有老年夫妇见面像仇人,不知啥意思?难道说:“不这样就不能白头到老吗?”这话真的有道理吗?回复 08-15 14:12沉言 回复 老梅44难道说:“不这样就不能白头到老吗?”这话真的有道理吗?
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质问,200后的今天仍然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回复 08-15 07:56老梅44继续交作业:
我的性格爽直开朗,放浪不受拘束;她像个老派的儒生,拘泥礼节。我偶尔为她披衣或整理衣服,她必连声说“得罪!”或者递手巾扇子,必定起身来接。我初始很不喜欢,说:“你想以礼节来束缚我吗?论语说,礼节背后必定有诈。”她脸红说:“恭敬礼貌怎能反而说有诈?”我说:“恭敬在心里,不在这些虚套。”她说: “最亲的人莫过于父母,能说心里恭敬却行为傲慢无理吗?”我说:“方才是开玩笑啦!”她说:“世上很多由开玩笑而导致关系破裂,以后不要冤枉我令我委曲而死!”于是我将她拥入怀中安慰,她才释然微笑。从此“岂敢”、“得罪”竟成了我的常用语了。回复 08-15 14:06沉言 回复 老梅44很喜欢读200年前夫妻之间这种亲密的写真,这段对话非常喜欢,妻子的恭敬礼貌描述的很美,200年前就有人这么做了,200年后的我们更应该做好!
谢谢梅姐,沉言好喜欢读你交的作业,翻译的这么好,你的文言文功底扎实啊!回复 08-14 21:22老梅44时值六月,屋里热得像蒸笼,还好沧浪亭湖畔的爱莲居西侧,在板桥内有一小屋依水而设,名曰“我取”,取自““清斯濯缨,浊斯濯足”之易。房前有一颗老树蔽日,绿荫覆窗,映得屋内一片绿色,对岸游人如织。此乃我父休假时会客的居所,我遵从母命携妻于此消夏。妻因天热停止女红,每天陪我读书论古,品花赏月。她不善饮酒,勉强三杯而已,我教她“射覆”游戏,类似猜谜。自己觉得人间最大的幸福莫过如此。回复 08-15 14:01沉言 回复 老梅44"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只要一句话就能把自己的喜欢表达的那么彻底,很厉害的文笔啊!回复 08-14 20:50老梅44到了学馆之后父亲就去了江东。三个月如同十年之隔,她时有信来却总是问两句答一句,而且多是勤勉之语其余便是客套,不足以解我相思之苦,每当傍晚面对窗前看着月上芭蕉耳闻竹林风声,对景生情心神不宁。先生知我心思便寄信我父,给我十道题让我暂时回家探亲,我高兴得就像常年驻守边防的军士得到休假,,当再次登周竟然像是一刻犹如一年的漫长!来到家中,先向母亲请安后进到房中,妻子起身相迎互执双手,几句后便无语,魂魄已经不知去向。回复 08-14 22:23 咏明 回复 老梅44老梅辛苦了!这事就由你来做吧。我把它放到文中,方便一些。回复 08-15 00:32沉言 回复  咏明谢谢梅姐的助教,看了译文“几句后便无语,魂魄已经不知去向。”再看原文“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就明白多了,文言是那么一字不可缺少的美啊,给人读后迷失在云里雾里,看懂和看不懂时都是这样的感觉啊 :)回复 08-15 00:36沉言 回复  咏明谢谢贝先生,辛苦了,这样的排版太好了,掌声!回复 08-15 07:20老梅44 回复 沉言“助教”,哈哈,椅子好大,不是我坐的地方。老梅充其量是个抢先交作业的笨学生,笨鸟先飞为的是大家一起来批改。
看来不能偷工减料,被沉言查出来了!因为不懂“耳中惺然一响”为何意。请别的同学来补吧。

回复 08-15 07:36老梅44 回复  咏明多谢刘老师帮我批改作业,多处错误和不解之处都有纠正和补充。回复 08-15 07:25老梅44下面“一日,芸问曰,,,,卿爱宗何人?”一段,颇难。难题留给其他同学吧。回复 08-15 00:35沉言“陈氏名芸,字淑珍,是我舅舅心余先生的女儿,天生的聪慧,”,哇,他们有后代吗,不知道还能聪明吗,现代人这样的情况该越来越少了吧?回复 08-14 16:32沉言网上找到的部分译文,对照着读,发现,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啊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2381417.html?fr=qrl&cid=197&index=1&fr2=query回复 08-14 22:21绿影 回复 沉言去看过了,但后面没有了。回复 08-14 22:13绿影囫囵吞枣也只能半懂。回复 08-14 11:38老梅44只能粗读,仅仅晓得大意,因有些词句不知典故出处故不明就里(刚看完古文就有点拽了)。
先认真看了老师的“评”--俞平伯序中所言“无酸语、赘语、道学语。”所以读来觉得此文不是像我等发表给朋友分享,而是自说自话的追述以往,所以省了那些套词而直抒胸臆,写得真情实意。
先写妻子出身,三人家庭寡母幼弟家徒四壁,早早就以女红维持生计并供幼弟读书,可见是勤俭持家的好手。长得像林黛玉般的形象,只是略有包齿。作者13岁时就独具慧眼一下看中让母亲订了亲,当然母亲也喜欢。等于是自由恋爱,而且是初恋所以婚后感情很好,但是家有婆婆,新妇在蜜月中(那时不叫蜜月)处处注意礼节,在今天只是中学生的年龄却已经作大人了。
妻子没有读书,只是幼小时跟人学会背诵琵琶行,待稍长偶得一本琵琶行便挨字辨认便也就识了字,并进而学习诗词,可见聪慧,所以一首琵琶行便是她的启蒙教材。
回复 08-14 14:47沉言 回复 老梅44哈,看这样的文字是容易多啦,谢谢梅姐翻译,辛苦了!回复 08-14 20:12老梅44 回复 沉言我是在交作业。∶)回复 08-14 15:54低能儿细腻传情好文。回复 08-14 16:45沉言 回复 低能儿那你都看懂了,那就多谈谈啊 :)回复 08-14 12:09老梅44新婚一个月之后,作者须随父去会稽,就读或就职于赵省斋先生。父亲在某个大人物的办公室作接待工作(编得对吗?),或是做保安工作?父亲曾受教于武林赵省斋先生,有武林二字,是习武?反正看起来作者家境不错,居家宽敞,有内室,还另有父亲宴客的一轩“我取”,此处位于沧浪亭畔,是作者在赵先生处三个月之后回来探亲与妻子消夏的居所。回复 08-14 07:21沉言“卷一为“闺房记乐”作者用白描写实的笔法,大胆直露地写秘而不宣的闺房乐事,情致缠绵,香韵缭绕,读之令人回肠荡气。”
哈,谢谢贝先生让书社多色多彩啊,看你的介绍沉言真想一口气读完它,可是,可是,咳,就是那种字懂意不明的感觉啊,等沉言有空了慢慢细读吧,再这里先感谢一下,希望书社朋友们多交作业噢 :)回复 08-14 04:27老梅44注意到老师发文时间是午夜之后,老师辛苦了!同学们会好好读的!回复 08-14 07:11沉言 回复 老梅44梅姐最会关心人了,你当学生的时候,你的老师一定喜欢你吧 :)
是啊,贝先生多保重,以后午夜发文要“罚”啊!回复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页脚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博客风格 - 手机博客- 订阅此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