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郑佩佩:二胡 演奏艺术问答(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01:28
二胡 演奏艺术问答(上)一、二胡是一种什么乐器?

 

  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擦弦乐器,在过去称为南胡、胡琴(胡琴往往又是多种擦弦乐器的总称)、嗡子等,是中国民族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深受人民喜爱。

  二、二胡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二胡大约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根据史料记载,它最早的名字叫"奚琴"。在宋代音乐家陈炀所著的《乐书》中,就曾描写过"奚琴"的模样:"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后来随着乐器制作的进步,由竹片改用马尾做成琴弓来演奏,它才有了"马尾胡琴"的称谓。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不是有"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的诗句吗?进入元代,胡琴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琴筒用一种皮来蒙面,真正形成了"马尾胡琴"。到了明清时期,胡琴随着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以及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的蓬勃发展,胡琴逐渐地流传到全国各地。

  三、二胡在过去一直处于什么地位?

  二胡在它传承的前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流传于民间,主要用于戏曲和说唱表演的伴奏,很少作为独奏乐器登台演奏。此外,二胡还是一些社会地位低微的民间艺人的谋生工具,因此常被人看作是"叫花子的乐器"。

  四、二胡的这种状况是什么时候才改变的?

  二胡的这种状况到本世纪初,我国出了一位伟大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1895-1932)(见下图)后才有了彻底的改变。刘天华先生是江苏江阴人,他苦心孤诣地花了十几年时间钻研二胡,创作了十首二胡名曲,对二胡的演奏技巧,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并在1930年冬在北京饭店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使世人大为震惊,第一次使二胡走上了音乐会的舞台。他还创作了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使二胡走进了专业艺术院校的讲台,为现代二胡演奏体系奠定了基础。

  五、刘天华先生创作了哪十首二胡名曲?

  刘天华先生创作的二胡名曲有:《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良宵》、《闲居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独弦操》和《烛影摇红》。

  六、在二胡的发展进程中,还有谁的功绩不可磨灭?

  在二胡的发展进程中,民间音乐家华彦钧(1893-1950)(见下图)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华彦钧人称瞎子阿炳,是江苏无锡的一个民间艺人,他具有超人的音乐才能,演奏技艺高超,掌握多种乐器的演奏技法。他的一生,正处于中国人民灾难深重、受尽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欺凌压迫的年代,加上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双目失明,贫困潦倒。这同时也磨练了阿炳坚毅自信、刚直不阿的坚强性格。如果不是新中国的成立,不是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对民间音乐的抢救,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这一瑰宝极可能就因失传而不复存在了。他的《二泉映月》倾诉了他苦难的一生,揭示了他辛酸愤懑的内心情感,表现了他青松般的性格与气质,迥肠荡气,催人泪下。如今这首名曲已经走向世界,几乎成了外国人心目中二胡的代名词。他的《听松》、《寒春风曲》也以新颖和富有独创性而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七、华彦钧在二胡演奏艺术上有什么贡献?

  从华彦钧的二胡曲来看,他的创作和演奏都是深深地扎根于民间音乐之中,是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典范。从他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丝竹乐、梵音、十番锣鼓、锡剧、民歌、小调等江南民间音乐的旋律和特点。但这些旋律和特点在阿炳的二胡曲中并非是简单地模仿或借用,而是一种融会贯通式的继承和发展,他将民间音乐中人人熟悉的曲调变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用来表达心中的深层内涵。在这一点上,几乎达到了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阿炳的二胡曲均用托音胡琴来演奏,拴老弦与中弦,定弦比现今的普通二胡低纯五度,但又不同于现在常用的中胡。这种胡琴过去常在丝竹音乐或戏曲音乐中担任副旋律的演奏,阿炳用它来演奏独奏曲,而且用到四个把位,在当时是一个创举。纵观阿炳在二胡演奏手法上的主要特点有:①运弓刚劲有力,功底深厚;②在节奏上富有民间音乐的律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③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演奏技法,如:动作果断,性格坚定、刚直,富有棱角的滑音;在一个把位中通过手指伸展扩大音域的定把演奏;在长音中表现出音乐内在律动的浪弓;吸取江南丝竹音乐演奏手法的透音;不同于一般拨弦的带起;以及富有民间音乐特点的节拍重音移位,等等。这些演奏特点鲜明地表现出了阿炳二胡音乐的风骨,成为现代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必修课目。

  八、在民间音乐家中,除了华彦钧以外,还有哪些杰出的二胡演奏家?

  在民间音乐家中,孙文明(1928-1968)也是比较杰出的一位。他是浙江绍兴人,有着很高的演奏技艺。在四岁时得了天花,不幸双目失明。从小家中十分贫困,只得学拉二胡算命卜卦为生,后来随着二胡演奏技艺的不断提高,就丢弃了卜卦,专靠拉二胡卖艺谋生。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孙文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才结束了流浪生活,并在二胡演奏和创作上做出了成绩。他创作了《弹乐》、《流波曲》、《送听》、《四方曲》等多首二胡曲。其中的《流波曲》,深沉忧怨、如泣如诉,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旧社会过着流浪波折、沦落异乡的苦难生活。他演奏的《弹乐》,创造了二胡不用千斤,奏出像琵琶、三弦那样的弹拨乐器演奏弹词开篇音调的效果;他演奏的《夜静箫声》,用二胡奏出箫吹奏的声音,等等。在一些乐曲中,孙文明还用了八度定弦法,以奏出一高一低两把二胡合奏的效果。这些新技法的出现,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手法,增强了乐器的表现能力,为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九、20世纪30至50年代,哪些人在为二胡演奏艺术而努力奋斗?

  在这一个时期,刘天华的弟子们在为继承和发展二胡的演奏艺术而努力奋斗,其中比较有成就的有: 储师竹(1901-1955),江苏宜兴人,其演奏风格洒脱清秀、质朴纯正。陈振铎(1905-1999),山东临淄邵家圈村人,一生致力于二胡教育工作,为音乐院校二胡专业编写了不少教材,对二胡理论方面也颇有研究,著有《刘天华作品研究》一书。刘北茂(1903-1981),江苏江阴人,受胞兄刘天华的影响,自幼喜爱音乐,在刘天华逝世后,毅然放弃自己的英语专业,投身于二胡的教学、创作和演奏工作,培养了许多二胡演奏人才,并创作了《小花鼓》、《汉江潮》、《千里淮北赛江南》等百余首二胡作品。尤其是蒋风之(1908-1986),江苏宜兴人,在二胡演奏艺术上具有独到之处,其风格古朴典雅、细腻深刻、内在含蓄,自成一格。他演奏的《汉宫秋月》将古代宫女苦闷忧伤、哀怨凄凉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在演奏手法上非常独特,如:变化丰富的揉弦和颤指音,使音乐如泣如诉,十分动人;与众不同的擦弦方式,使音质独具特色;在曲中大量使用的、具有弹拨乐器特色的指音,给乐曲带来一种"欲言又止"、"无声胜有声"的特别韵味等等,使他的演奏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地位,被人誉为"蒋派"。

  此外,继承和发展现代二胡音乐的老一辈演奏家还有:陆修棠、朱郁之、张季让、王寿庭、张锐、陈朝儒、张韶等。他们创作了不少好的作品,编著出版了早期的二胡教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为发展二胡的演奏艺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十、二胡艺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情况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胡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二胡曲的创作日益增多, 演奏技法也进一步丰富,音乐的表现面日益扩展,快弓、新把位和不同弦法等新技巧越来越多地在作品中被运用。如:《拉骆驼》(曾寻编曲)对地方风格的表现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春诗》(钟义良曲)、《湘江乐》(时乐蒙曲)等作品使用了2 6弦、新把位等具有新意的演奏技法,并用钢琴来给二胡作伴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个时期在二胡演奏艺术上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是1959年张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二胡广播讲座》的播出,并出版了《二胡广播讲座》一书。这个讲座系统地讲解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演奏技法,推出了一批富有成效的练习材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了二胡的演奏知识,从而引起了人们学习二胡的热潮,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作用。

  十一、1963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在二胡演奏艺术史上有何意义?

  1963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是二胡演奏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次比赛中,许多优秀的演奏人才和新颖的演奏技法及风格凭借着大量新作品的首演而纷纷脱颖而出,为二胡演奏艺术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这些新作品在题材、风格、体裁,以及技巧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最令人注目的是王国潼首演的《豫北叙事曲》和《三门峡畅想曲》(均为刘文金曲),乐曲以崭新的音乐语言,成功地表现了时代精神与民族气质,率先将快速跳把、自然跳弓、频繁的转调等二胡的高难技巧应用于演奏之中,将二胡的演奏艺术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此外,还有许多作品在二胡演奏艺术上具有创新意义,如:《秦腔主题随想曲》(赵震宵鲁日融编曲)、《迷胡调》(鲁日融编曲)在表现西北音乐风格方面具有首创性,从而创立了二胡秦风音乐;《河南小曲》(刘明源曲)、《梆子风》(项祖英曲)在借鉴坠胡和板胡等其它民族弓弦乐器演奏技法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江河水》(东北民间乐曲黄海怀移植)、《红军哥哥回来了》(张长城 原野编曲)、《阳关三叠》(闵惠芬编曲)在移植双管、板胡及古琴等其它民族乐器的乐曲方面开了先例,等等。在这次比赛中,许多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由此而崭露头角,如:获得一等奖的闵惠芬和蒋巽风;因演奏《三门峡畅想曲》而获得新作品演奏奖的王国潼;还有黄海怀、鲁日融、吴素华等人,也在比赛中获奖,这些演奏家后来都在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十二、文革后二胡演奏艺术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是在什么年代?

  文革后二胡演奏艺术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是在80年代初期。在这个阶段,新一代二胡演奏人才逐渐趋于成熟,在舞台上纷纷亮相。1982年分别在武汉和济南举行的全国民族器乐观摩会演上,一种朝气蓬勃的演奏风格伴随着一批新作品和一代新人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个时期,随着《新婚别》、《长城随想》、《红梅随想曲》、《蓝花花叙事曲》等大型乐曲的相继问世,使二胡进入了协奏曲时代。这些大型作品题材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形式也更为多样, 在演奏技巧的难度上也有进一步的突破。尤其是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一次采用多乐章、大乐队的协奏形式,用二胡来表达中华民族的重大题材,进一步拓宽了二胡的表现能力,在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三、近年来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趋势如何?

  从80年代后期开始,二胡的演奏技术发展得很快,虽然有《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一二胡协奏曲》等难度较高的创作乐曲问世,但仍不能满足二胡演奏者对新作品的需求。因此,移植演奏小提琴乐曲、尤其是外国乐曲形成了一种风潮,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流浪者之歌》、《野蜂飞舞》、《无穷动》等。有不少演奏家,与交响乐团合作,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舞台上演出这些曲目,都取得了极高的评价。随着现代作曲技法的广泛应用,作曲家们也为二胡创作了一些现代派的作品,这就使二胡更加小提琴化、更加无调性化,炫技成了二胡演奏的时尚。在越来越多的个人二胡独奏音乐会上,大都有演奏技巧艰深的移植乐曲和运用现代作曲技法所创作的新作品。新兴一代的青年二胡演奏者在演奏技巧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甚至近年来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十岁左右的考生,演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流浪者之歌》、《无穷动》等高技巧的乐曲已屡见不鲜。这种思潮已经引起二胡界对传统和现代,以及继承和发展的深刻反思。

  十四、我国第一部民族器乐电视教学片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民族器乐电视教学片是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儿童学二胡》,该片由赵寒阳、刘逸安撰稿;赵寒阳主讲,刘逸安任艺术指导;中央电视台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联合摄制。全片分26集,每集10分钟,每星期播放一集,历时半年。这部电视教学片采用现场授课的方式,生动地讲解了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并出版了配套的教材。它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时间学习二胡的少年儿童激增,尤其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乐器商店二胡脱销的罕见场面。1991年10月,该片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教育节目研究委员会颁发的优秀电视教育节目二等奖。

  十五、二胡的考级活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二胡的考级活动是在1993年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率先开展的,它使二胡的普及教育成为一种社会行为。艺术院校的二胡教师以及各文艺团体的二胡演奏家们通过考级活动,定期地为学生们作鉴定、提建议,使学生们尽可能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考级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二胡的普及工作。到90年代末期,全国开展二胡考级活动的单位达到了几十家,报考人数有几万人之多。

  十六、在现代二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演奏风格主要有哪几种?

  在现代二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演奏风格大致有:①蒋风之先生创立的二胡演奏风格,人们习惯上称其为蒋派,其风格细腻深刻、自成一格。在演奏方法上,蒋派二胡有一些独特的要求,如在持琴方面,要求琴筒前方与腹部呈45度角,使琴筒离开腹部而得以充分振动;这样在运弓时,弓毛就会远离琴杆而使琴弦呈斜向的振动,从而发出一种古朴典雅、内在含蓄的音色。此外,在乐曲的处理上,技法的运用上,还有弓子的型制上,都有其独到之处,但可惜现已近于失传。其代表曲目有《汉宫秋月》、《花欢乐》等。②北方地区的二胡演奏风格,具有粗犷、爽朗的性格,在演奏上比较注重运弓的功力。自20世纪60年代起,一批二胡演奏家和教育家们在二胡传统演奏法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了西洋弦乐器的一些演奏特点,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演奏规范,现为各艺术院校的二胡专业教学所认可。其代表曲目有《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等。③苏南地区的二胡演奏风格,具有细腻、甜美的风韵。它是在江南丝竹和苏南小调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演奏上比较注重左手运指的灵巧,其独特的演奏风味是专业二胡演奏者必须掌握的课目之一。其代表曲目有《江南春色》、《姑苏春晓》等。④具有陕西一带地方韵味的二胡演奏风格,富有秦腔、眉户等戏曲特色,在特性音及戏曲板式的运用上极具特色。其代表曲目有《秦腔主题随想曲》、《迷胡调》等。⑤具有山东、河南一带地方韵味的二胡演奏风格,常借鉴板胡、坠琴、唢呐等乐器的演奏手法;由于大幅度滑音及滑揉技法的运用,使乐曲的演奏富有浓郁的民间音乐韵味。其代表曲目有《河南小曲》、《一枝花》等。⑥具有内蒙草原音乐风味的二胡演奏风格,热烈的奔马节奏及三度颤指音等技法的运用,使音乐富有马头琴、四胡等乐器的特点;其代表曲目有《奔驰在千里草原》、《草原新牧民》等。但随着地区交流的日益广泛,二胡的演奏风格正逐渐地趋于融合的态势,掌握多种地方风味的演奏特点,已成为对新一代二胡演奏家的普遍要求。

  十七、在二胡演奏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比较重要的理论著作与教材?

  在二胡演奏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理论著作与教材有:陈振铎1951年在万叶书店出版《二胡演奏法》,是建国以后最早出版的二胡教材。张韶于1959年编著的《二胡广播讲座》是一本较为科学、系统的二胡教科书。它的出版,在二胡演奏艺术的普及、推广和规范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75年王国潼和张韶共同编选了《二胡练习曲选》,后又由周耀琨参加出版了《二胡练习曲选――续集》,这本教材的出版,对二胡演奏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赵砚臣在1977年编著了《二胡基础训练》一书,第一次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来阐述二胡演奏动作的训练问题,从而开始了对二胡演奏理论的研究工作。1979年,中国音乐家协会选编了《1949-1979二胡曲选》,对建国以来创作的优秀二胡作品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为二胡爱好者提供了一本经过权威论证的优秀作品集。宋国生在1982年编著、出版了《二胡演奏艺术》,率先涉及到了二胡演奏中艺术表现的问题,在二胡演奏艺术的理论研究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1987年王国潼出版了《二胡音阶练习》,后又与赵寒阳合作编著了《二胡基础练习300首》、《二胡风格练习 158首》;从1995年至2002年,赵寒阳又陆续编著出版了《二胡音程与琶音练习》、《二胡重奏练习》、《二胡指法技巧训练》、《二胡微型练习曲》等,为建立科学的二胡现代技术训练体系移了砖,加了瓦,陆续被各艺术院校的二胡专业教学所广泛使用。1991年赵寒阳在中央电视台主讲《儿童学二胡》电视讲座,同时出版了由赵寒阳、刘逸安编著的配套教材《儿童学二胡电视教程》;这本书与刘逸安、赵寒阳编著的《少年儿童二胡教程》配合使用,为广大少年儿童二胡学习者们提供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训练教材。1993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考级专家委员会经过反复论证,选编了《全国二胡考级作品集》上下两册,几年后又陆续出版了《全国二胡考级作品集》的第二套和第三套曲目。洋洋十大分册的三套全国二胡考级教材,为广大的二胡演奏者及爱好者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练习曲和乐曲,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二胡的教材体系。2000年赵寒阳所著《二胡技法与名曲演奏提示》出版,这是一本详尽论述二胡演奏艺术的理论著作。在书中,赵寒阳深刻地阐述了二胡演奏中的乐感问题,首次揭示了这个长期困惑二胡教育家和演奏者的难题,应该说是二胡演奏艺术理论研究的一大进展。

  十八、二胡的结构主要分为哪几个部分?

  二胡在结构上主要是由琴筒、琴杆和琴弓三个部分组成的。琴筒是一个由红木、紫檀木等硬质木料制成的筒状体,常见的有椭圆形、六角形和前八方后圆形三种型制,一端蒙有蟒皮,另一端为镂空音窗。琴筒下方常带有木质的琴托,起到稳定琴体和增加重量的作用。琴杆用与琴筒相同的木料制作,上端有两个用于调弦的轸子(弦轴),上轴缚校内弦,下轴缚校外弦;琴杆的下端插入琴筒之中。琴弓由细竹杆做弓杆,白马尾做弓毛,在弓毛上擦上松香后磨擦琴弦发声。

  十九、怎样区别蟒皮的优劣?

    蟒皮是二胡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优质的蟒皮厚薄适中、均匀,鳞格排列整齐,横竖成行,黑色块居正中,黄色块均分两边,界线分明;皮面光洁,鳞边不翘起。新琴一般蒙皮较紧,以致发音尖而亮,似高胡声。这样的情况只要不是特别严重,令人不可忍受,都应该说是正常的。如果新琴的皮就蒙得较松,将会影响乐器的使用寿命。新琴经过一年半载的使用后,可使琴皮逐渐松软到适当的程度。

  二十、如果琴皮过紧或过松,用什么方法来处理?

    如果琴皮过紧,可用棉签蘸少量植物油涂于琴皮背面,然后将琴筒平放,在琴皮上放一块3厘米见方的木块,再在木块上施加10至15公斤的压力,经十二小时后取下;如仍偏紧,可反复进行几次。也可以在拉完琴后不卸琴马,把弦定高大二度,如此持续一、二个月。还可将琴平放于桌上,用两手拇指蘸以少量植物油,用力顺鳞格方向压抹琴皮,每日一、二次,直至琴皮松紧适度为止。但人为地加速琴皮松软的过程,在声音效果上总比不上自然松软的好,对琴皮也可能会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如果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让琴皮在使用过程中得以自然变化为好。如果琴皮过松,(俗称塌皮),致使发音沉闷时,可将吸湿剂(如:硅胶、炒盐粒、生石灰等)包好塞于琴筒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琴皮的弹性。如果琴皮长期受压,被马子压出了一个坑,此时可在琴皮上均匀地抹上一层水,将琴平放在桌上晾一夜,即可恢复原状。平时拉完琴要即刻垫上长棍(可用铅笔)或卸下琴马,以减少琴皮受压的时间。如果琴皮松软到影响演奏的程度,那只有送乐器厂重新蒙皮了。

  二十一、二胡的琴筒和琴杆平时怎样维护?

  琴筒和琴杆一般都是用紫檀木、乌木、红木等硬质木料制成的,易受气候的影响。因此,要根据气候适当调节琴盒中的湿度,以保证琴筒和琴杆不至于因干燥而开裂或因潮湿而脱胶,同时也能保持二胡音质的稳定。在气候潮湿时,应在琴盒内放一、二包吸潮剂;当气候过于干燥时,可将一块含适量水分的海绵用塑料薄膜包裹起来,再用针扎出些小孔,放在琴盒中以增加湿度。在干燥地区,可经常在琴筒和琴杆上薄薄地涂一层植物油,以防止开裂。此外,每次用完二胡,应用软布将琴筒和琴杆上的松香粉末擦干净,放入琴盒或琴套中,而不要挂在墙上。在寒冷的冬天,将琴由室外拿入室内后,不要马上打开琴盒,要等二、三十分钟后再打开,以免在琴体上凝结上一层小水珠,使乐器受潮而影响音质。

  二十二、对二胡的琴马有什么要求?

    琴马是重要的传导部件,对二胡的音质有很大的影响。每把二胡应该说都要为它选择一个合适的马子,这需要经过多次的试验来确定。二胡的马子在制作的材料上,有枫木、乌木、紫檀、红木、松节、竹子、铅笔、纸卷等;在形状上有椭圆形底、圆形底、桥式等。一般来讲,新琴声音比较尖亮,宜用质地松软、底面积较大、高度较低的马子;老琴声音比较沉闷,宜用质地坚硬、底面积较小、高度较高的马子,以免在高把位时琴弦碰到皮面上。市售的琴马一般都是半成品,需要经过适当的修整,方可使用。

  二十三、怎样制作二胡的控制垫?

  控制垫是塞在马子下方琴皮与弦之间的一个软垫,起到控制狼音的作用。不同材料、大小、厚薄的控制垫将直接影响二胡的发音。控制垫可选用大衣呢料,剪成长6厘米、3.5厘米左右的长方块, 对折成两层垫于琴马下方。如琴马较高,控制垫不够厚度的话,可再剪一、二个小条,夹在两层中靠上部位,使之成为上厚下薄状。调整时可上下移动,至既不影响乐器的正常振动,又能有效地控制狼音为佳。也可选用钢琴内的毡垫,或用海绵加一层皮革来做控制垫,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二十四、二胡的千斤在发音中起什么作用?

  千斤是二胡的上切音点,同时又起着向琴杆传导振动的作用,是二胡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二胡的千斤可分为固定千斤和活动千斤两大类。不论是固定千斤还是活动千斤,在安装时都要注意使它稳定,不可有上下或左右活动的现象,否则在演奏中就会因千斤的活动而跑音。作为一个专业演奏者来说,千斤的高度和宽度应该长期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这样有利于音准的掌握,对二胡音质的培养也有好处。

  二十五、二胡的弦轴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胡的弦轴分机械轴和木轴两种,使用时各有所长。一般来说,机械轴调音较为方便,但经长期使用磨损后容易出现跑弦的现象;木轴较为稳定,使用寿命长,对二胡的整体振动比较有利。对于蜗轮式机械轴,在每次换弦时可以从绕弦轮处滴入几滴缝纫机油,并转动轴柄几周,这样能防止齿轮局部反复受力而磨损。对于丝杆式机械轴,在换弦时应拧松将丝杆拔出,在丝杆上涂上适量的机油。对于木轴,如果经常松脱,可在轴孔内撒些松香粉末,以增加摩擦力;如果轴太紧,可在轴孔内撒入些爽身粉,即能转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