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干探分集剧情:论古代书院的素质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23:07
 

九江一中高一(16)班课题组

 

指导教师    程梦雷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中国具有教学功能书院始于中唐以后,由唐五代入宋。此时书院发展迅速,其中著名书院,有十余所之多。书院多属私人办学,它不以科举为目的,要少官吏的控制,教师可以自由讲学,学生学的主动活泼,它既是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场所,历史上有名的书院,大多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中心,又是著名学者探讨学术的圣地。

中国古代的世俗教育,从来有大、小学两个层次。一般是七岁上学,十五、六岁升大学。朱熹明确规定小学所学任务是学其事,学其文,大学的使命则是明其理,讲明小学所学之事,之文的所以然。因此,在朱熹自己创办的书院中,他主张使学生“苟以右苻理这当然”,“贵其身以必然”。不取仅为“规矩防禁之具”来束缚他们。朱熹“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揭示之,而鼓励生徒自觉遵守而“贵之于身”。由此可见,在朱熹看来,他所创立的精舍、书院便是实施大学教育的学校。

一、理学和书院的不解之缘。

1、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所建立的书院教学体系,是书院发展过程新的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学方式由“皆用口授”向“视简而诵”的重要转变。这是古代学校教学发展史上重要飞跃,进而对于中国人民思维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2、近几年来有一种教学论见解,认定教学是一种“三体现象”。这种见解将教学分解为教师、学生、教学资料三种因素构成为教材、课本、书等。这种见解认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读书,掌握教材、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古代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在其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的教导,讲书和学生的读书、理会,正是把教学看作三体现象的典型模式。这是书院教学的基本特征,他与先前以“皆用口授”为特征的学校有根本的区别,从而开辟了学校教育发展中“读书学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

3、正是书院在教学方式上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思维发展的新变化,推进了理学的产生。不论是戚同文、胡瑗、孙复、石介,还是周敦颐、朱熹,他们从前都是在私家讲读的书院一类学校中成长起来的,似乎也可以这么说,理学本身也孕育于书院之中。

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建立一整套书院教学的模式,他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书院这种学校形式成熟的标志,意味着理学与书院结合的完成。

4、《白鹿洞书院揭示》包含五个条目和《跋》,这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关于书院教学思想的精髓。朱熹在《揭示》里说:“为学之序,亦有五焉”。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其“学、问、思、辩四者”,“所以穷理也”。“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总之,穷理,的目的是涵养德性,教学的目标是修养身心。

二、“导师全面负责”的教学制度

在书院中教学由山长负责,无论是周敦颐还是朱熹,或是陆九渊皆自院务,亲临讲学。既为经师,又为人师,对学生全面负责。用西方和今日关于教学制度的说法那就是实行了一种教师负责制,或者说“导师制”。当然作为读书学校的书院所实行的教师负责制(导师制)与师授学校有所不同,教师的工作已着重于指导学生读书、履践、修养。当然也不同一行班级授课这种教学制度的学校,教师的责任已转由整个学校、各科教师集体承担了。

三、依靠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书院重视引导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质疑问难,熟读深思,刻苦钻研,把学习与发展自己各方素质紧密结合,成为经世治用之才,使所学的知识能够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

1  启发教学,自学为主

书院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师生、学友之间质疑问难,切磋琢磨,认真读书,共同学习知识,从事学术研究。这种学习方法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的能力,有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步很快,能大胆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成为学习骨干,有的充当“小先生”,帮助老师搞好教学工作。二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有利于形式不同的学术流派。朱熹的不少学生将朱熹在质疑问难的言论记录分类,编成《朱子语录》流传下来。如《宋元学案.草庐学案》载:临川熊本闻吴澄教学于崇仁山中,负笈徒步前往书堂,“摘经中所疑七十二条,反复诘难”。吴澄“一一答之,中其肯 ”。熊本竟“为之喜而不寐”。“间论《古文尚书》数千言,援据精切”。吴澄“器之”。书院中,有类似后世的“导生”之设,与同学切磋学问,解答疑难。这种学生或称都讲,有的书院称堂长,还有学长、经长、斋长之设。他们是学生的职事,或负督察之责,或任辅导之务,或者承担勉励学友,互相切磋的使命。白鹿洞书院在康熙间曾明确规定:凡学徒有疑义,先求开示于经长、学长,不能决再叩堂长,再不能决,才请教副讲、主讲。

2  循序渐进,熟读深思

古代教育家重视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学思结合,与现代教育“系统性原则,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原则”的原理不谋而合,书院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很值得研究。

朱熹关于读书方法,指出两个著名的原则即:“循序而进步,熟读而精思”。就循序而进步,说:第一,各种不同的书,要按顺序去读,例如:《论语》、《孟子》二书,应该“先论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第二,同一部书,“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第三,就同一篇文句而言,必须“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手前,则不敢志乎彼。”

要做到循序渐进,他要求:“量力所至,约其深程而来之。”在这里包含量力性原则,也指出了订出计划与坚持计划的原则。他认为,只有把握“循序渐进”这种学习方法,才能做到“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之患。”

就“熟读而精思”说,朱熹要求从反复练习入手,做到:“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困难,例如某一问题,有好多种不同说法和答案,就必须“虚心静虑,勿诼取舍于其间”。把各种说法一一加以考虑,验证,“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四、鼓励学生实践

书院教育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知识为了实用,紧密联系实际,学习知识锐利创新。书院有名的大师,特别是建立学派的人物,一般说,都是有所创新的。程朱之学打破了文学专事训诂旧习,树立起以正意解经的新风,终于开创了探求道德性命的“义理之学”,即所谓“宋学”。陆九渊敢于轻视程伊川,对抗朱熹,于理不中别创“心学”一派。朱熹虽示二程,但能发挥其说,使客观唯心论的理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王守仁继承陆学,却讲得细致深入,多有发明,以成其“知行合一”,“致良知”一家之说。这些大师都是有所创新的。创新有两种,一是唯心主义的创新,一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创新。前者是从一个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因此容易遭到非难,后者是从研究事物中得来的,有较高的说服力,易取信于人。

五、重视道德教育,培育经世致用之才

书院属私学性质,与官学不同,形成一系列特点,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书院山长多为鸿儒硕士,道德文章往往名重一方,尊师爱生,师有砥砺,潜移默化,对学生影响较大。历代书院可以说是个大熔炉,培养了不少学富五斗,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和经世致用之才。

书院教育的目的在《学规》中有明确规定,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是这样规定的:“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世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这个“学规”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为学之序,修身处世,接物之要,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突出道德教育的要求,重视学生修身养性之道。

南宋以后的书院,一般都遵循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书院再补充一些大同小异的条目。清代为了加强对书院的控制,采取严格的管教措施,甚至进行体罚。

从书院的学规中,可以看出书院非常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修养,从严格学习要求到品德修养,言语举止都有具体要求,当然其中体现的封建道德观念和落后的教育方法,这是应该抛弃的。

将德行的修养当作读书的最终目的,甚至近似唯一目标的古代大学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作为改造思想的手段的时代亦已不再。然而他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中的许多问题仍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对现代教育史和教育原理的研究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