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老公:是谁制造了虚假的“地震英雄”谭千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52:30
虚假“地震英雄”谭千秋是怎样被制造成烈士老师的?汪春华 千秋,生前系四川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师,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媒体报道其在危急时刻张开双臂将4名学生掩护在身下,曾经感动无数国人。然而,媒体调查发现,真相并非如此,“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每次开大会时老师在上面讲谭老师的事迹,都有同学在下面笑。”
  究竟是谁制造了虚假的“地震英雄”谭千秋?
  斯人已去,死者无罪!那么,是谁制造了这个虚假的“地震英雄”呢?又该谁来为这起造假事件“买单”呢?是被救学生吗?刘虹利说,自己知道的情况跟媒体报道的完全不一样,那些报道是假的……“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每次开大会时老师在上面讲谭老师的事迹,都有同学在下面笑。”刘虹利说。显然不是!是学校领导吗?现任东汽中学副校长唐祖贵说,这个事情,不用说,不需要说,“当时的确是需要这么一个英雄楷模”。东汽中学70岁的老校长张天明则说,揭穿此事不是为了给谭老师的家人难堪,而是觉得“教育和新闻一样,真实性是生命,如果都说假话,那不是玩命吗?”显然不是!
  据《南方日报》记者最后调查,在刘虹利获救的14日当晚,有媒体刊发了《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的报道,内文描述了谭千秋在危难时刻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保护的四个学生都活了,而刘虹利就是其中之一。这篇仅938个字的报道,感动了全国,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井喷式的传播,并为已故的谭千秋老师赢来极大的赞誉。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想像和虚构!而这些虚构的细节性的描述,正是作为新闻报道的致命伤!也就是说,在这个英雄人故事里,不负责任的媒体,凭想像制造了地震英雄!同时,政府为弘扬英雄精神,在认定过程中,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也失之于快,失之于准!
  媒体在重大事件中为什么喜欢“造假”,喜欢“创作”?首先是因为技术原因本身。比如说采访难度大,无法核实,道听途说,发稿时间紧等。再就是社会的“英雄饥渴症”大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平平淡淡才是真,缺乏能够调动整个社会情感的英雄人物和事件;但在重大事件中,最能看出人的本性,而媒体也有挖掘“真善美”的冲动!但更为本质的原因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典型思维”模式!领导需要“典型形象”,媒体需要“典型事例”,群众需要“典型引路”。这一思维模式,导致了我们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学会了“树典型”,“用典型”,进而搞“典型大PK”,“典型大搜索”,直至“典型大塑造”!失真失实,虚构造假,也就成为了必然!
  追问真相:让谭千秋回归本真,是对普通而美好的生命的最高敬意
  死去的谭千秋老师,显然正是这样一种被人为塑造出来的安魂剂。客观地讲,年过半百的谭千秋不失为一个负责的好老师,这一点,认识他的人都毫不怀疑。只是,地震发生时,他并不像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镇定自若地指挥学生逃生,甚至还在被水泥预制板砸中后生存了很长时间,说了许多鼓励学生的话。据生还的刘虹利同学回忆,地震发生时,她只看到谭老师挥了一下手,意思是不要慌,然后她就掉下去了。也就是说,当时在讲课的谭老师根本来不及反应,更不可能有时间冲过去护住学生。
  其实,无论是死去的谭千秋们,还是活着的谭千秋们,他们原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或许,他们的只言片语在刹那间打动过善良的百姓,他们的寻常之举在无意中慰藉了悲伤的国民,他们的生存或死亡的状态在冥冥中激发了国人的美好幻想,但他们都不是动天地泣鬼神的圣灵,仍旧是和其他“灾民”一样需要心灵慰藉和救赎的凡夫俗子。就像遭遇冰火两重天的曾经的“背尸男”吴加芳所说:“无论你们媒体把我捧上天还是摔下地,我都只是一个农民!”
  因此,灾难过后,当国人的心灵创伤逐渐平复之时,我们的社会有必要以客观、理智、冷静的态度,来对曾经的灾难英雄进行一次庄严的巡礼,让那些在特定情境下被添加在“谭千秋们”身上的五彩斑斓自行脱落,让所有死去的或者活着的“谭千秋们”回归本真。这是对每一个普通而美好的生命的最高敬意,也是对一个民族的精神领地的虔诚拂拭,更是对历史与未来的最大尊重。
  网友声音:更改固有观念,用新的理念去理解它容忍它才更加理性
  这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在两年前,“谭千秋”一词成为了电视新闻和地震中的最亮的字眼,很少有人不为他的事迹流下了眼泪.即便他的事迹有失真实,然而今天却不会有人去为当时大众洒下的眼泪买单。对每一条新闻和报道,我们普通人不可能有能力去亲自核实它的真实性,所以,人们对它的接纳和吸收,永远是被动的,弱势的。
  如果对类似的新闻事迹,人们仅仅以"真实与否"的标准去评判和衡量,这只会慢慢引发大家今后对媒体的提防和猜疑。从而,对新闻事迹的失真,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造假”,我们宁愿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包装”。当时媒体报道的谭千秋事迹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之所以能成为先进的感人事迹,广为传诵,是因为它的难能可贵。不管实际情况是否和媒体报道的完全一致,但他的事迹却客观折射出了人们对英雄的呼唤和对美好精神的向往。
  我们宁愿没有今天媒体的披露,而让他的事迹的真假永远成为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无须去揭开。因为我们社会需要一个道德标杆,即便这个道德标杆是虚拟的,我们同样需要,因为没有标杆的社会,更加可怕。我们对此类感人事迹的态度,可以把它等同于文学作品和小说,小说和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永远是虚构的,但人们还是会陷入其中,因为书中的主人公带给大家的影响依然是无法磨灭的。他给人们建造的是精神上的支柱和对美好的追求。所以,我们对此类新闻事迹,应当略微更改固有的观念,用一种新的理念去理解它,容忍它,才更加理性。
  虚假的谭千秋“英雄”给社会的真实伤害在哪里?曾感动无数人的汶川地震“烈士老师”谭千秋,其救人事迹的新闻报道涉嫌造假。
  经记者调查,最初报道的被谭千秋老师所救的4名学生,只有刘虹利是真实存在的,而另外3人,付强死亡,田刚、余建则不存在。而与刘虹利一同获救的两名学生牟莎莎和丁楠杰,也不如报道所说,是高二(1)班的学生。“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每次开大会时老师在上面讲谭老师的事迹,都有同学在下面笑。”刘虹利说。现任东汽八一中学副校长唐祖贵说,这个事情,不用说,不需要说,“当时的确是需要这么一个英雄楷模。” (《南方都市报》10月21日报道)
  细想一下,这则消息的披露,最终又能给我们公众带来什么呢? 带来一种了解真相后的欣喜和庆幸?
  这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 在两年前,“谭千秋”一词成为了电视新闻和地震中的最亮的字眼,很少有人不为他的事迹流下了眼泪.即便他的事迹有失真实,然而今天却不会有人去为当时大众洒下的眼泪买单. 对每一条新闻和报道,我们普通人不可能有能力去亲自核实它的真实性,所以,人们对它的接纳和吸收,永远是被动的,弱势的.
  如果对类似的新闻事迹,人们仅仅以"真实与否"的标准去评判和衡量,这只会慢慢引发大家今后对媒体的提防和猜疑.甚至上升到对社会的不信任。
  从而,对新闻事迹的失真,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造假”,我们宁愿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包装”.
  当时媒体报道的谭千秋事迹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之所以能成为先进的感人事迹,广为传诵,是因为它的难能可贵。不管实际情况是否和媒体报道的完全一致,但他的事迹却客观折射出了人们对英雄的呼唤和对美好精神的向往。我们宁愿没有今天媒体的披露,而让他的事迹的真假永远成为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无须去揭开。因为我们社会需要一个道德标杆,即便这个道德标杆是虚拟的,我们同样需要,因为没有标杆的社会,更加可怕。我们对此类感人事迹的态度,可以把它等同于文学作品和小说,小说和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永远是虚构的,但人们还是会陷入其中,因为书中的主人公带给大家的影响依然是无法磨灭的。他给人们建造的是精神上的支柱和对美好的追求。
  所以,我们对此类新闻事迹,应当略微更改固有的观念,用一种新的理念去理解它,容忍它。才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