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异度空间的电影:通胀猛于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5:54:17

 

  

 

  假设社会上有一万个人,每个人有10元钱,还有10万件商品,这样每件商品的价格是一元,每个人都可以拿出他的10元钱来购买10件商品,整个社会非常公平。

 

  假设有一年社会财富增加了一倍,变为20万件商品,但是政府增发了30万元货币。也就是说,到年底的时候,社会上会有20万件商品,40万货币,每件商品的价格变为2元。增发的货币,第一个月到了1000人的手里,第二个月又到了另外1000个人的手里,直到最后所有货币分布于整个社会。

 

  第一个拿到这些增发货币的人,他可以以每件商品1元的价格购买商品。他拥有40元,可以买到40件商品。他后面的人如果拿出40元,则要以1.1元的价格来购买商品,只能买到36件商品。再之后就是1.21.3,最后一个拿到货币的人,他面对的价格只能是2/件。前面这些人拥有比平均数更多的商品,而后面这些人却只能拥有比平均数更少的商品。

 

  如果可能的话,第一个人还可以贷款1000元,以1/件的价格购买1000件商品。到年底的时候,以2/件的价格卖出去。1000元还贷,1000元作为自己的财富。

 

  也就是说,离这些增发货币越近的人越占便宜,而离这些增发货币越远的人,吃亏越大。某个山里人,在山里住了一年,等他拿着他的10元钱准备买他预期的10件商品的时候,他会发现他只能买到5件。欺骗,没有剥削,更没有掠夺,只是通过简单的通货膨胀,就已经完成了穷人富人的转化。

 

  在现实世界中,贫富分化早已经存在。

 

  离增发的钱最近的人只能是那些富人,他们会更富。离的最远的那些人,只能是那些穷人,他们只会更穷。

 

  有一些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通货膨胀并不针对穷人,而是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通货膨胀并没有剥削穷人。实际上,通货膨胀所剥削的,只能是这些穷人——— 无权无势,有几个小钱也只能存到银行里的穷人。所谓穷人把钱存到银行里,实际上是在补贴富人。

 

  银行加息一声炮响,算是对通货膨胀的确认。

 

  但这并不是结束,只是个开始,我国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只加息一次就止步的通货膨胀。

 

  一年以前,有关部门宣布管理“通胀预期”。一年以后,通胀终成事实。

 

  2009年夏,多种蔬菜和粮食产品逆季节之势而大涨,很多人士认为通胀已经开始。

 

  2009年国庆节之后,油气水电等多种公共资源开始宣布上涨,通胀信息已明显不过。一年以来,食品涨价也令人应接不暇,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姜你军”,各种菜品轮番登场,最后终于成了“相声大会”。

 

  这一年,钢筋混凝土和大蒜绿豆次第疯狂,满天飞舞,真是难忘的一幕。

 

  按照传统的理解,通胀不是个“好东西”。    按照传统的理解,通胀不是个“好东西”。

 

  对于占人口最大比例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要用来购买食品,食品价格涨了30%,他们每日辛勤劳动换来的积蓄就不见了三分之一。这种损失,没有任何投资回报可以弥补。对中低收入人群来说,通胀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

 

  与此同时,富裕人士都在炒房,随着房价暴涨,他们的财富增加了数倍,他们的钱可以几倍的跑赢通胀。但如果不通胀,可能没这么好的收益。

 

  所以,肯定也有一些人喜欢通胀,而且他们大多处于相当优势的地位。

 

  优势地位的人群能量更大,他们令市面上不断涌现出各种“通胀有理”的理论武器,比如“温和通胀有利于经济”之类。成功人士的书籍和谈话,不断强化着类似思想。

 

  最后,对通胀的传统理解已被扭曲。

 

  很多捏着小钱梦想发财的中等阶层,追逐着投资家的理论,把钱永远送进了股市,然后跟着投资家谴责政府为何不继续发钱救市。回头发现买不起小菜的时候,已经不觉得肉疼。就这样,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对通胀的敏感,忽视了通胀对自己的伤害,实际上他们是在通胀中失去了一切的人。

 

  2009年离奇的股市在一年多之后,仍未能回到当时的标杆指数。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人们以为中国在世界危机中第一个复苏,到头来却落在人后。真是起个大早,没赶上集。然而房市依然坚挺,在调控的大棒之下涨涨停停,坚决不肯掉头向下。不知道是政策的棒子太软,还是楼市的根子太硬。总之,无奈叹息的还是百姓,买是买不起,炒更炒不起。微笑的人依然微笑,忧愁的人已经“口眼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