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求真学院发展规划:经济林中药材套种项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33:54

经济林中药材套种项目

市场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药材林下种面积不到200万亩,而药材市场需求今年内趋势平稳增长。同时,发展林间开发,在林间种植中药材,既不影响树木生长,又是一个增收的良好途径,可以达到一举双得的良好效果。利用林地资源进行中药材生产,即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林下中药材种植寻合作伙伴,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效益分析:该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平均经济效益5000元,几种中草药生长周期由一年生到4年生,100亩中草药基地4年后毛利可达50万元。


发展模式:变荒山为经济林,种植药用和经济价值较高、适合大多数气候种植的有银杏,黄柏,辛夷,枸杞,花椒,木瓜,酸枣,杜仲,厚朴,连翘,等等。  

     林下间种的药材品种主要有芍药、天麻、白术、贝母、板蓝根、薄荷、山药、金银花等。林药间种,林木为药材提供蔽荫条件,以防夏季烈日高温伤害。对于贝母、白术等偏阴性植物,可为其提供阴湿的环境。同时,林下间种药材大多采用集约化的精耕细作,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肥力,促进林木速生。合理的林药复合经营,能使林下种植药材保持较高的产量。据资料:在稀疏林下间种白术,每亩种植1万株以上,干白术产量在100-150公斤;在不能间种小麦的林下间种板蓝根,每亩可收获鲜根300-400公斤;林下间种芍药,种植3年后收获,每亩可产400-500公斤.

 

 由于本人是山里人,有项目和资源,但是缺乏资金,寻有发展中药材爱好的谋士共谋发展。欢迎来电和实地考察。13367183898 QQ313513042

 

成功案例:

                          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助推农户万元增收
■ 余甘霖
 发布时间:2010-10-26 10:25:41
    围绕“森林重庆”发展林下经济是“五个重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的重要支撑。据调查两翼地区有林地4700万亩,其中可开发发展林下经济的约1000万亩。目前两翼地区林地综合产出极低,对农民收入贡献不足1%。万州及其周边的三峡库区具有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三峡库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植被类型多样,中草药种类多、蕴藏量大,已知药用资源达5430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万州最高海拔1762米,最低海拔175米,中山、低山、丘陵呈立体分步。全区林地120万亩,未利用土地达68万亩,发展中药农业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万州及周边地区有着中药材种植的良好产业基础,历史上是川药的主要产区,不少优质道地药材品种在全国占有相当地位,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药销量占全四川的50%左右。目前,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也已引起库区各县的高度关注。

    林下种植中药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种植一般中药材每亩年收入2000元以上,种植贵重药材则可上万元。林下种植中药材,不占用基本农田,能很好解决经济作物与粮争地的矛盾,并能有效涵养水土,保护生态环境。为此,建议区委、区政府将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动中药产业发展,作为助推农户万元增收的重要措施,并重点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抓好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规划编制。结合我区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从形成规模优势考虑,在我区可规划建设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20万亩,带动10万农户实现万元增收。在品种选择上,宜集中发展市场竞争力强、供求关系稳定的中药材大品种,如厚朴、重楼、金银花、木瓜、云木香、板蓝根、薄荷、山胡椒等,力争一定数量的品种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在区域布局上,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重点发展厚朴、重楼;海拔300—800米的中山地带,重点发展金银花、木瓜、山胡椒;海拔3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重点发展板兰根、薄荷、鱼腥草和药食同源的柑橘、桂圆等品种;在海拔1200米以上山区试种太白贝母。同时,因地制宜开展中药药用动物养殖,进一步提高林地综合效益。

    二是做大做强中药产业链,以万州为中心打造中国西部中药材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万州对三峡库区周边区县的辐射带动作用,聚集三峡库区的中药材大品种,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做大做强中药材种植业的下游产业,种植、加工、销售同步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和中药商贸流通业,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和中药商贸物流中心。

    三是搭建中药产业发展科技研发平台。依托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打造三峡中药种植与加工应用技术推广中心、三峡优质中药品种繁育中心、三峡中药资源开发中心、三峡中药科技信息中心,大力开展中药种植繁育技术研究和中药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组建中药科技服务团,办好三峡中药博览会,为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人大代表、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湖北竹溪县加大力度增加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7月27日讯  近几年来,湖北竹溪县坚持依托市场抓发展,强化措施保目标,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不断把林下中药材种植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全县林下种植中药材面积现已突破8万亩,生态环境不仅得到进一步改善,而且广大种植农户也从中获得了良好收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
  一是加大服务指导力度,切实提高种植效益。该县始终坚持林下规模化、布局区域化,运作产业化、发展集群化、经营集约化、销售市场化的总体方针,按照典型引路、示范推广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现有林下优势资源,办好样板,建好基地。他们不仅在信息、技术、法律上指异,而且在种植、管理、销售上不断加大引导,另外还在林业政策给予支持。不断通过典型示范、扩大辐射,上规模、提水平、增效益,创品牌,让林下药材种植项目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
  二是加大市场信息工作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发展。该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广拓信息渠道,以市场为导向,并结合《竹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山场广阔、林下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发展中药材,培植了一批专业村和专业户。
  三是加大奖励力度,不断增强药材种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该县充分发挥依托优势制订了《关于迸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对林下种植大镇、大村、大户并且生态保护好的进行评比表彰,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免费为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林下种药材 趟出富路来 仅此一项收入,东五岔口村年经济效益就增加近700万元
发布日期:[10-09-13 08:48:53] 点击次数:[1243 ] 
 


  “原来都是沙荒地,如今成了我们村民发家的聚宝盆!”临漳县东五岔口村村民张三太指着自家的两亩药牡丹对笔者说。走进该县临漳镇五岔口村,郁郁葱葱的大片杨树林下,一畦畦的药牡丹、白芍等名贵中药材枝繁叶茂,到处都是人们埋头忙碌的身影。近年来,这个村庄靠林下种植中药材大赚了一把,昔日的不毛之地真成了带动全村增收的聚宝盆,仅此一项收入,全村年经济效益就增加近700万元,户均增收1.8万元。
  东五岔口村,位于临漳县县城东部,隶属于临漳镇,总人口1880人,耕地2820亩,沙荒地500亩。往日的沙荒地由于土质不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且坑洼不平不便耕作,因此粮食作物稀少,多年来杂草重生,经济效益十分低下。2006年,该村村干部伙同该村村民共同商议投资150余万元,将村北300余亩沙荒地平整后,栽植速生杨16800余株,承包给临漳县望邺林木有限公司经营,现在树木都已郁闭,林木经济效益达800余万元,大大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为最大限度发挥林业产业效益,巩固造林成果,村民和基地承包人积极研究探索寻找林业增效新途径,经多方打探得知林下种植中药材效益良好,于是他们三上安国、四下安徽亳州市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参观考察。通过考察发现药牡丹、白芍等中药材在树下生长特别好,随即决定在该村建设中药材基地,并同安徽较大的药商达成合作建设林下中药材基地协议。目前,该村已在林下种植中药材300余亩。主栽品种有:药牡丹、白芍、射干、毛子母等。种植药牡丹每亩用苗5000~6000株,亩投入种苗500~750元,3年亩效益可达8000~10000元左右;种植白芍每亩用种苗3000~3500株,亩投入种苗500~700元,3年每亩效益可达7000~9000元,再加上林木每年增加的经济效益,一亩地全年纯收入达2万元左右,效益非常可观。
  东五岔口村的成功更奠定了人们发展林下种植的信心,为将林下中药材种植推广到全县,该县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形式,以东五岔口为中心向周边村发射种植。目前,该县已逐步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和林木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