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到济南火车时刻表:“文革”与忏悔(逸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9:01:32
文革”与忏悔

作者:逸鸿


  “两余之争”所激起的文坛之波绵延不绝,从争论中又引发出一些新的思考和观点,这些新的思考和观点又将引起人们的探讨。至于余秋雨本人是否作忏悔,争论的双方似乎失去了特别的兴致,尽管余秋雨的历史是否清白也曾是一个话题。

  在争论中直接涉及到“文革”问题,不少人义愤填膺地认为,文革之祸为什么要一个文人忏悔?“他们忏悔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按他们的想法,即使不敢去找那个亲自发动和领导“文革”的伟大领袖,矛头至少也应对准“四人帮”等政界人物,或是某种政治体制。应该说,这些人在谈论这个问题时的出发点是有深度的,也希望在论辩中寻求一个高度,而不纠缠于某个人的经历。然而,他们还是“搔错了大腿”,把论争的问题稿混淆了。余杰对余秋雨提出忏悔问题,只是将“文革”作为一个历史背景。并不是去清算“文革”。他试图通过余秋雨的个案,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局限性,企望在中国让人们对忏悔这样“一个缺失的人文传统”给以正视。这无可非议。政治是政治,思想是思想,政治思想虽然有联系,但不能等同。这里谈到的是在政治上误入歧途,如何在思想上廓清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从荒谬回归到良知。许多有良知有勇气的文化人对自己的文革经历做了忏悔,甚至对有关被伤害的人主动道歉,无论在当时是被迫的、违心的,还是盲从的都作深刻反省。人们理解他们,更敬重他们,因为他们以灵魂之真面对世界,这与硬着头皮顶住的人们在精神上自有霄壤之别。

  对于“文革”的清算岂是用“忏悔”可以解决的吗?这点谁也不信,但也无须为不忏悔开脱。“文革”的发动由其政治、历史、思想等诸多因素促成,很多秘事发生于高层及“宫廷”之内,决不是某人“振臂一呼”,群众即“揭竿而起”,其中多少反复,多少较量,最终以舆论的绝对的“话语霸权”和血淋林的镇压而告一段落。如果对“文革”的清算就是找几个罪魁祸首,那不太简单了吗?“文革”不是二战,是有中国特色的“窝里斗”,除去当时人们的虔诚和盲从外,是不是还有一些贪得无厌的“打砸抢”,冷酷无情的背叛,丧失良知的出卖和功利十足的攀附呢?人性之恶也趁机大大展示了一番。我们难道可以平心静气地听任割断张志新喉咙的家伙振振有词地辩解:“找‘四人帮’去!”而无动于衷吗?且不说法律的制裁,他就不能自我忏悔一下吗?这个要求还高吗?当然,“石一歌”不至于此,不过是思想的攀附者而已,他们都是“奉旨办事”。

  我以为“两余之争”中的所涉及的“忏悔”,并非是指对“文革”的忏悔,让余先生背负“文革”沉重的十字架,而是指余秋雨自身思想灵魂的忏悔,使这位高调文化人在谈论“文化的构架”时多一份审慎和自省。忏悔不应只是西方人的专利,当年鲁迅为了一件损坏弟弟风筝的小事,而心如铅块般的沉重,专门写下《风筝》一文以诉心中的忏悔,令人感慨。余秋雨先生曾积极致力于“四人帮”控制的写作班子,作为文人以文章清洗一下自己的灵魂有何不可,何必一网撒下去,以己度人,声称怕陷入人人自危的局面,好像人人都是“石一歌”似的。总归有些不自然。

  至于对“文革”的清算,那是一个集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两余之争”所能解决的命题,这里只是点到为止而已。还有人在文中叫嚷:要余秋雨忏悔,那末为什么不要陈希同忏悔?不要成克杰忏悔?足以见他们对秋雨先生的厚爱,但却有些瞎起哄之嫌。真是不知所云,大街上找不着北了。

[墨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