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二手超市货架转让:如何区分实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7:57:32

实词使用中的十个注意点

                   ———陆 波(原创)

实词的使用是语文高考的常见内容。由于实词面广量大,内涵丰富,用法灵活,考生掌握起来有较大的难度。本书通过对近十年来高考试题和各地高考模拟题的整理归类,特此总结出实词使用中的十个注意点,以飨广大考生。

一.辨明概念

有些实词是抽象概念,有些实词是具体概念;有些实词是集合概念,有些实词是个体概念。只有辨明了实词的概念属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如:

① 芦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岁月。[“岁月”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词,不能用数量词加以修饰,宜改用“春秋”]

② 只有竖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幸福观,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竖立”适用于具体事物,如:操场上竖立着一根旗杆。“树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宜改用“树立”]

二.吃透规定

有些实词在使用上有语法、习惯格式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只有吃透这些规定要求,才能做到准确使用。如:

① 前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出版界出版了不少纪念的书。[“诞辰”的意思是“生日(多用于所尊敬的人)”,使用的格式为“某某XX周年诞辰”;而“诞生”的使用格式为“某某诞生XX周年”,所以该句可改为“毛泽东同志一百周年诞辰”或“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周年”]

② 大凡有成就的人,都善于在看来平淡无奇的事物中置疑。[“置疑”的意思是“怀疑”,但它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只能用于否定组合,如“不容置疑”“毋庸置疑”,此句是肯定,所以应将它改为“质疑”]

三.明白词性

实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只有把准了词性,细加区分,才能做到准确地使用。如:

① 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味的文学作品来的。[改用“品位”。“品位”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是名词;“品味”指仔细体会、玩味,乃领略、品尝的意思,是动词。可以用“高”来形容的只能是名词,而不可能是动词,所以,改句应选用“品位”]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有些地方政府却有法不依。[“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是动词,该句却把它误用为名词,让它来充当“健全”的宾语,因而导致了使用上的错误,应该改为名词“法制”,如:法制建设。法制知识讲座。香港是个讲法治的地方。]

③ 她突然转过身来,猛然说:“不可能!”[“突然”是个形容词,“猛然”是个副词。将这两个词语对调]

四.注意搭配

实词的搭配及主谓搭配、动宾搭配和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的搭配等,一定要注意搭配的对应。如:

① 全新的载体可以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使之释放出夺目的光辉。[改为“激活”。“激活因子”“激发工作热情”为固定搭配]

② 去年,中国经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及国内特大洪涝灾害的双重影响,形势十分严厉。[改为“严峻”。“形势严峻”“态度严厉”为固定搭配。其他如“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关系(条件、生活)”]

五.区分对象

有些实词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有的对人,有的对事,有的对物;对人当中有的对自己,有的对别人。如不细加区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它用。如:

① 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启用一批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改为“起用”。“启用”的意思是“开始使用”,对象是物,如:这批信封自六月一日起正式启用。“起用”的意思是“重新任用已退休或免职的人员”,对象是人]

② 他这种人有一点成绩就生怕别人不知道,就自我夸奖。[改为“夸耀”。“夸奖”的意思是“称赞”,对象是别人;“夸耀”的意思是“向人显示、炫耀”,对象是自己。其他如“爱护”的对象是小孩、财产,“爱戴”的对象是老人、名人、伟人。“违反”的是制度、校规,“违犯”的是纪律、法律]

六.分清轻重

有些实词词义较轻,有些实词词义较重,这就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实词,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此大用。如:

① 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造诣”的意思是“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词义很重,而该句中的“他”才刚刚“发表了几首小诗”,还谈不上什么“造诣”,所以,该句中“造诣”的使用就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② 中学生吸烟,既违犯了《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又有害身心健康。[“违犯”的意思是“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等”,词义较重;“违反”的意思是“不遵守或不符合政策、纪律、规范等”,词义较轻。“吸烟”仅仅是有违《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错误的程度较轻,所以应该选用“违反”]

七.弄懂褒贬

现代汉语的实词在表达某种概念或意义的同时,还往往附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具体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褒义词表示肯定或赞许,带有喜悦的感情;贬义词表示否定或贬斥,带有憎恶的感情;有的词无所谓褒贬,是中性词。如:

① 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不耻,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不耻”是个贬义词,不能用在此处;另外,只有成语“不耻下问”的说法。宜改用“不齿”,表示“不愿意提起,鄙视”的意思]

②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牟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牟取”是个贬义词,改为“谋取”]

八.区别范围

实词的范围有大有小,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必须严加区分。如“边疆、边陲、边境、边界“”四组实词,就范围而言,“边疆”最大,它指国家靠近国界的领土;“边陲”次之,它指国家的边境;“边境”可大可小,它既可指国家的,也可指各省份的;“边界”最小。如:

①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赞扬。[“赞扬”除了有称赞的意思外,还有表扬的意思,而对句中“张旭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用带有“表扬之意”的“赞扬”显然不合适,应改为“赞叹”]

九.考虑场合

有的实词庄重文雅,经常作书面语使用;有的实词通俗易懂,具有口语色彩;有的使用于专门行业。如:

①“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又采用各种手段对美国的一些政要乃至平民进行吓唬威胁。[“吓唬”乃口语,结合语境,应选用书面语的“恐吓”,以示庄重]

十.揣摩语法

有时候,词性、句法也能帮助我们很好地选择如何使用实词。如:

① 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乐观、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启发。[“启发”一般用作动词,“启示”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根据词性及其语法功能,再结合原句的相关信息,应改为“启示”]

②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摆脱将语文课程视为技术性语言训练工具的观念桎梏。[“桎梏”一般指具体的脚镣手铐,名词;根据前面“摆脱”一词,应改为抽象的动词“束缚”]

 

[比较分析]

近义词辨析

▲ 消失与消逝

消失(shī):没有了,如流星、笑容等;消逝(shì):不见了,如岁月、火车、晚霞等。

例句:A。流星从天边划过,一下子就消失了。

B.火车的隆隆声慢慢消逝了,恢复了先前的寂静。

▲ 心律与心率

心律:指一个人心脏跳动的节律,一般为7075/每分钟;心率:指一个人实际上搏动的次数。

例句:A。人与人之间心律不齐。

B.病人凌晨255分时的心率只有26/分。

▲ 声明与申明

声明(shēng):说明真相,可以说郑重声明;申明(shēn):郑重说明,庄重场合一般用申明,不能说郑重申明。已经有“郑重”一词的句子,只能用“声明”。

例句:A。我再一次郑重声明我的观点。

B.投放现金的外国合作公司,必须申明其在合约中的投放现金总值。

▲ 原形与原型

原形:指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原型:指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生活中的人。例句:A。他终于原形毕露了。

          B.她就是小说中女主角的原型。

▲ 联接(连接)与联结(连结)

联接(连接):指线路连接或山与山互相衔接;联结(连结):是结合在一起的意思。

例句:A。崇山峻岭连接在一起;他正在连接线路。

B.画一条直线把这两点联结起来;锦州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点。

▲ 品位与品味

品位:名词,指档次和水平;品味:动词,指品尝和欣赏。

例句:A。他这个人根本就没品位。

B.这部作品言简意赅,你可得好好品味品味哦!

▲ 学历与学力

学历:指学习的经历,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等等;学力: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不一定在学校毕业。如句子里有“同等”字样,肯定用“学力”。

例句:A。他的最高学历是本科。

B.这次招聘,凡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都可以报考。

▲ 侦察与侦查

侦察:指军事行动;侦查:指公安查案。

例句:A。我部派出一支先遣队侦察敌情。

B.为了搞清事故原因,公安部决定立案侦查。

▲ 起用与启用

起用:指重新任用人选;启用:指某样东西开始使用。

例句:A。党中央决定起用一批在“文革”中受到排挤的老干部。

B.这批信封于200551日启用。

▲ 交代与交待

交代:移交、交付;说明、坦白。交待:接待、吩咐、报销。

例句:A。一切犯罪分子必须老实交代。

B.这条命也算交待了。(含“报销”之意)

▲ 年轻与年青

年轻:相对而言含义宽泛,如六十岁比七十岁年轻;年青,特指青年人,现在一般写作“青年”。

例句:A。《年轻人》杂志不一定就是给年青人看的。

B.喜欢阅读《中国青年报》,说明你心态年轻啊!

▲ 终身与终生

终身:一辈子,多指切身之事;终生:一生,多就事业来说。

例句:A。“好男人怕入错行,好女人怕嫁错郎。”由此可见,结婚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B。我们一定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 一齐与一起

一齐:指同一时间;一起:指同一地点或时间、地点都统一。

例句:A。演讲完毕,同学们一齐鼓掌。

B.毕业后,我和向阳在一起工作。

▲ 界限与界线

界限:着重于不同事物的分界,意义较抽象;界线:着重于两个不同地区的分界线,意义较具体。

例句:A。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就是神话和传说之间的界限。

B.天山是南疆和北疆之间的界线。

▲ 继续与持续

继续:中间可能有停顿;持续:一直没有停止过。

例句:A。艰难的抗战持续八年之久。

B.由于近年降水偏少,为应对水资源危机,继去年之后,北京市今年将继续提高水价。(注意,前句有一“继”字)

▲ 扣压与扣押

扣压:把文件、意见的功能扣留下来不予办理;扣押:指刑事拘留。

例句:A。他的驾驶执照被扣压了两次。

B.犯人已被扣押。

▲ 偶然与偶尔

偶然:指事情发生意外,跟“必然”相对;偶尔,也作“偶而”,跟“经常”相对。

例句:A。事情的发生很偶然。

B.夜已经很深了,屋外的人声渐渐听不见了,只是偶尔听见有汽车驶过的声音。

▲ 更加与越发

更加:副词,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倾向于不同对象的比较;越发:单独使用时和“更加”同义,但有书面语意味,如句前有“越”字,则用“越发”,倾向于同一事物前后比较。

例句:A。长三角经济腾飞给这一带的不少城市带来了机遇,古城苏州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天堂杭州则更加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B.越是性急,越发容易出差错。

▲ 推脱与推托

推脱:推卸责任的意思,但“推卸”用于否定句中,如“日本政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推托:借故拒绝的意思。

例句:A。他拒不认罪,分明是在推脱责任。

B.她推托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

▲ 巨变与剧变

巨变:巨大的变化,重在“大”;剧变:剧烈的变化,重在“快”或“惨烈”。

例句:A。这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B.智利国内形势的剧变,迫使藤森匆匆逃到日本,请求庇护。

▲ 抚养与扶养

抚养:爱护并教养,一般指长辈对晚辈;扶养:养活,把孩子扶养成人,现多指夫妻平辈之间。

例句:A。新婚姻法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抚养的义务。

B.新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 流传与留传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去,可指谣言、事迹、故事等,一般指横向传播开去,也指纵向流传下来;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多指纵向遗留的具体的东西。

例句:A。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B.那个烟斗是祖上留传下来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

▲ 窜改与篡改

窜改:改动原文,中性词;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加以曲解。

例句:A。他的文章一字千金,不可妄加窜改。

B.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篡改日本侵华的历史,真是欲盖弥彰。

▲ 驱除和祛除

驱除:赶走,除掉;祛除:除去疾病、恶魔或紧张心理。

例句:A。无数仁人志士下定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祛除疾病。

▲ 祈求与乞求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多指神灵;乞求:请求给予,多指人。

例句:A。我乞求他的宽恕。

B.一到旱天,农村有人抬着祭品祭天,祈求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 实力与势力

实力:实在的力量,多指团队或经济实体;势力:政治、军事力量。

例句:A。他实力雄厚,在那一带很有势力。

B.蓝宝石球队实力很强,这场比赛我们一定要认真准备,不可掉以轻心。

▲ 干预与干涉

干预:也作干与,过问别人的事;干涉:不应该管的硬要管,多指外交。

例句:A。本着平等、独立的原则,两国建交,互不干涉内政。

B.学术上的问题应当由学者们自由讨论解决,领导不要干预。

▲ 侵袭与侵蚀

侵袭:侵入并袭击,多指敌对势力及自然灾害如台风等;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也指非法侵占公共财物。

例句:A。沿海一带常遭台风侵袭。

B.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侵蚀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 肃静与寂静

肃静:严肃寂静,多指人为的场合;寂静:没有声音,多指自然环境。

例句:A。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一片肃静。

B.她常常出神地看着吹皱了的湖水,或是环视一下寂静的湖边,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惆怅。

▲ 委实与着实

委实:实在,用以解释原因,后面可跟“是”;着实:实在,不用以解释原因,而是强调语气,后面不跟“是”。

例句:A。这孩子着实讨人喜欢。

B.不是我不肯帮你,委实是我工作太忙,万望多多谅解。

▲ 安乐与安逸

安乐:安宁和快乐,指生活环境;安逸:安闲舒适,指生活质量。

例句:A。她养尊处优,无忧无虑,生活安乐。

B.他经历坎坷,一生辛劳,从未享受过一天安逸的生活。

▲ 溶解与融解

溶解:一种物质均匀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融解:融化、消除。

例句:A。把一勺糖放进水中,就会溶解成为糖水。

B.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的怨恨,似乎一下子都融解了。

▲ 吻合与契合

吻合:完全符合,指事实、意见、看法等;契合:符合,指情感、表演等。

例句:A,扮演屈原的那个演员,无论是表情还是服装都很契合屈原的身份。

B.他们双方观点一致,意见吻合。

▲ 不齿与不耻

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一般写成“不耻下问”,指谦虚好学。

例句:A。从来天分高者心比虚,孔子不耻下问,颜回以能问于不能。

B.一些文学作品从内容、手法到包装都极力媚俗,为广大读者所不齿。

▲ 诞辰与诞生

诞辰:生日,多用于所尊敬的人,且位置在句末;诞生:指人的出生,在句中。

例句:A。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100周年诞辰。

B.毛主席诞生100周年纪念。

▲ 以至与以致

以至:也说以至于,表示一种中性结果;以致,多指一种不好的结果。

例句:A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至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B.情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以至使很多人感到惊奇。

C.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 反之与否则

反之: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否则,连词,如果不这样的意思,并不一定就截然相反。

例句:A。首先必须把场地清理好,否则无法施工。

      B校本课程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反之,校本课程就会无的放失,产生不良效果。 

——“反之”指相反的对立面,即“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

——“否则”乃“如果不这样”的意思,即“如果不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