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歌曲大全:《对“与天、地、人奋斗”的反思》连载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57:09

经济规律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对“与天、地、人奋斗”的反思》连载之四

作者: 姚监复 2006-05-17 22:00:00 发表于:博客中国

对“与天、地、人奋斗”的反

姚监复

一、征服自然、还是天人合一?—— 错误地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1、经济规律必须服从自然规律

一)、“征服自然”、“人定胜天”还是“天人合一”?


  苏联农经所长恰雅诺夫院士早在20年代提出过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不同于工业生产,应发展中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和纵向的合作社服务、销售、加工体系的理论被斯大林批判为反对农业集体化的“人民公敌”在1939年被枪毙。恰雅诺夫还提出过一个重要论点,存在着两个经济规律。第一个是人们制定的计划、规划,第二个是客观发生作用的潜在的真正的规律。当第一个计划“规律”符合第二个客观规律时,人们认为自己胜利了,掌握了规律。而违反了第二个规律时,将受到惩罚。大跃进时大砍其树、大炼钢铁,各地庆功报喜,认为完成了计划,真正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多快好省”的大跃进的规律;但是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受到了惩罚,国家、人民和党遇到了灾难。


  实际上,除了恰雅诺夫指出的计划、指示、命令以外的真正经济规律,还存在着限制、制约经济规律之外的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违反了自然规律将受到更严重的惩罚。大跃进、文革、大砍其树、以粮为纲使水土流失严重,短时期一任长官的任内经济速度上去了,政绩、功名、官职也随之升高了,但是最终受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例如1998年和以后可能还发生的洪水。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承认、认识、尊重、服从、适应客观自然规律,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人类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而不是“与天奋斗”、“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和破坏自然。


  100多年以前恩格斯的话似乎是对1998年的中国人讲的:“我们不要过份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指出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可以加上20世纪的长江上游的中国人)“把森林都砍完了”,“他们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517-518页)。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文革证明,以阶级斗争为纲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与天奋斗,其乐无穷。违反自然规律、要征服自然,与天奋斗,其乐无。穷加灾。


二)、农业不需要国家投入,还是需要国家投入?


  有位领导同志在80年代初期视察青海时提出过一种有影响的论点:农业同工业不同,工业需要国家投入,农业不需要国家投入。


  在1985年计划工作会议上,小组讨论时,只有农业部范耀辉和我建议在农业发展时国家要继续增加或维持农业投入的比例。想不到得到的回答是群起而攻之,许多部门的代表认为有了包产到户,靠政策农业问题就解决了。对我俩的观点嗤之以鼻,一笑置之。后来有的宏观调控部门的同志认为,粮食提价了,等于增加国家投入了。让老百姓自己决定投资方向,比部门掌握投资项目更好。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的提法,最终在文件定稿时还是将投入放在最后,“三靠投入”,因为不拟多投入。实际上,对包产到户的增产宣传上有片面性,1985年比1978年农机动力保有量、化肥、农电都增加了一倍,物质能量投入增加了,而水利、农机等国家投入所占比例下降了。


  1998年的洪水的直接损失1600亿元和难以计量的间接损失、生命损失,使人又重新思考:农业需不需要国家投入?应占多大比例才是合适的?农业是否应有一批象核电站、三峡一样重要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保证?除了残酷无情的掠夺、征服、战胜自然,是否要考虑自然界必然要产生的报复和必要的减灾对策,给予农业部门必要的投入?20年前何康访法归来就强调,法国农业部长说现在1个法郎的农业产值,过去国家投入了7个法郎。农业的产出是需要必要的投入的。第一步得到的预期胜利,不能高兴得太早,第二步、第三步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自然界的报复,如1998年的洪灾,应该使我们在庆贺战胜洪水的重大胜利的同时,更冷静、深刻地思考恩格斯的教导和和实际上没接受这个重要教导的认识上的误区、决策上的失误和今后对策。1982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就提出了“中国特大问题”:“砍了树就破坏了水土保持。就容易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秦始皇当年强迫20万人修阿房宫,结果是‘蜀山兀,阿房出。’本来‘泾渭分明’,现在清流的泾水变浊了。1932年的长江大水灾,四川40万难民逃到武汉。这些历史教训不能忘记。五十年来,长江几次大水灾,水位一次比一次高,原因是河床流沙大量淤积,就是因为上游和沿岸的树木砍光了,水土不能保持。黄河的水位也是同样情况,水位高就加高堤坝,这只是治水的消极措施。现在郑州市比黄河的水位低得多,像是一个人头上顶着一盆水,一旦溃堤,后果不堪设想。”他认为树林“破坏最严重的是长江流域。1940年去四川松潘,那时周围的森林十分茂密,白水河也是清清的,现在的白水河已变成黄河。金沙江有一条支流,流往巴塘县,水比黄河的水还要浑。嘉陵江两岸原来有连绵不断的森林,现在树被砍光了,成了荒山秃岭。”他呼吁“不能把树砍光了,种小树。一棵大树就是一个小水库。砍了森林,小树就长得更慢了。”路易?艾黎的许多想法是否同有关部门讲过呢?“他笑着说:“讲过多次,人家说我是疯子。”(中国‘特大的问题’〈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总第678期,17-18页,1982年5月21日)


  水利部一位工程师介绍1998年洪水来临之前是否提出过治理、预防方案时讲,几年前曾提出增加200多亿治理长江堤防的报告,但是直到洪水发生时仍未落实。林业建设造林的投入不足,才出现讥笑路易?艾黎“不能砍大树”的意见是“疯子”的怪事,因为有关官员把森林看作工业、是产值、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来源,造林不如砍树。造林、水土保持、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不算产值,因而同短期政绩、干部考核与升官无密切的直接关系,积极性较低。实际生活中,干部制度上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怪圈,使一些官员对具有长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不屑一顾。因为对于在他短任期内的政绩影响不大。当然,必须正视为了保护生态而使一些靠山吃山、采伐林木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主要经济来源的西部山区县,由于停止采伐而返贫的现实问题,综合防治。安徽凤台毛集镇长建议在蓄洪区的高地兴建小城镇、村,集中居住,种植结构改为灾年种菜,不以粮为纲。


  在1993年公开出版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邓楠为组长)早就指出长江洪灾集中在中下游12.6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区,洪灾原因是洪水来量大,河湖蓄泄能力不足,认为河道安全泄量为:荆江河段——6-6.8万方/秒,城陵矶河段——6万方/秒,汉口——7万方/秒;湖口以下——8万方/秒。而宜昌站在1877年以来出现大于6万方/秒的24次;1153年以来大于8万方/秒的8次,大于9万方/秒的5次;城陵矶以下1931、1935、1954年大于10万方/秒。1998年出现的长江最大洪峰流量并未超过这本书的“目前河道安全泄量。”这本书分析了80年代比70年代全国水灾面积由660万公顷增加到1000万公顷,成灾面积由260万公顷增到560万公顷;成灾率由44.5%增加到52.9%,而同期水利、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下降的数据后,认为这明确表示水灾面积和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下降的相关关系。”“古往今来,防洪减灾都是全社会的福利和安全保障事业,是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之一。把水利事业摆在什么位置,资金投入多少,是取得防洪减灾成就大小的基本条件。”“总之,政府减灾投入的增加对提高防洪减灾的成效是基本的和主要的条件。”还提出警告:“事实证明,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只能受益于一时,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水旱灾害加剧,被大自然惩罚。”这本97.5万字有大量数据的科学分析的国家科委组织的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专家参加完成的重要政策性论著,1993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仅1200册,从1998年的洪灾来看,似乎对有关决策部门起的作用不大。


三)、尊重、歌颂抗洪烈士,也要尊重、赞颂防灾模范


  1998年伟大的中国抗洪精神,特别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牺牲在洪灾中的烈士的壮烈事绩,将永远铭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激励中国人民以科学的合乎自然规律的行动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我们学习抗洪精神的同时,更应学习、尊重、赞颂那些默默无闻为减灾献计献策的专家、学者,大灾之前的几年、几十年持之以恒地虚心接受正确建议、组织群众锲而不舍地实施的领导同志的减灾经验,在湖南桃源县、湖北黄冈市和江苏省等不少地方不是“堤亡人亡”,而是“堤在人在”。这些防灾减灾工作做得扎实、出色的地方,出现的抗洪英雄比灾区少,请求出动支援抗灾的解放军人次少。但是 当地的经济损失也少,人民死伤也少,这些地方的领导和智囊团不是更应受到赞扬吗?20多年来,江苏省历届领导都重视、尊重农业区划工作和区划专家,从里下河治理直到现在,都将区划作为决策的科学依据。区划专家担任省级领导工作干部指挥科学决策的实施,大灾之年江苏无大灾,实非偶然。同样是受灾严重的湖南省桃源县接受了受大灾的历史教训,修好了江堤,1998年没再受大灾。同样在长江沿岸的湖北省黄冈市,靠投入1亿元、1亿劳动日修了江堤,1998年也顶住了洪水。这些地方和还没有宣传报道的其他一些防灾减灾工作确有成效的地方,值得认真总结经验。几十年前就提出正确的科学的防灾减灾建议的区划、水利、林业、生态专家也应给予表扬。联合国还给民政部长、科学院防灾中心主任“减灾奖”。我们也应为“堤在人在”、“林在水在”作出贡献的专家、领导请奖。减灾模范多了,就能堤在人在,可以减少堤在人亡、与大堤共存亡的烈士。当然,对于抗洪中和抗洪前个别犯有官僚主义错误甚至渎职罪的人也应追查清楚,电视刚对景德镇市被洪水淹了的画面报道以后,就表扬九江重视江堤。可以安然无恙、固若金汤的“大堤出现了经不住洪水侵袭的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责任是谁?谁应承担责任?大兴安岭大火发生了,迟迟未批的林业防火经费申请很快批下来了;长江特大洪水发生了,整修长江大堤报告的经费也终于有了消息了。为什么不能早拨下来?贻误军机者是否应对3000死者、1600亿元直接损失负点责任,认真地诚恳地作一点检查?交了血的代价的学费以后,主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是否应交一个学习后的答卷?


  洪灾造成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启发人们要重视科学与专家多次座谈、讨论对策,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也可能更看出减灾研究和农业区划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为许多今天重新被认识的意见与决策,正是一些区划工作者20年前就提出过的正确建议。但是,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与防灾减灾形势更严峻的要求、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新机制及人口、能源、水资源、土地、环境巨大压力的新世纪的新要求、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如台湾农委主任强调GIS系统用于农业UNDP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项目帮助中国3个试点镇建立GIS系统),中国的农业区划工作有必要在2000年重新修订,再设立课题,加强投入(经费与新设备),为21世纪中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再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区划调研与对策研究、政策分析工作。


  经国务院1994.3.25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提出“深入开展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研究:根据灾害种类的空间分布、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风险度,结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进行区划,制定区域性的减灾对策与实施政策,组织协调行政区之间的减灾活动,对土地利用模式与经济发展布局作出合理调整。”并且提出了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信息管理、加强大型防灾抗灾骨干工程的统筹规划与建设管理及研究人员活动及其造成的环境破坏与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关系,包括围湖造田与洪涝、旱灾害的相关关系,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地下水超采与水旱、风沙灾害的相关关系,大型工程建设与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关系。因为“科学地规划与协调人类的活动,在顺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类的积极作用,有可能消除、削弱和回避灾害源,调节、控制或疏导灾害载体,保护、转移受灾体或提高受灾体的承灾能力,减少人为因素诱发的灾害源,达到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的目的。”


  这充分说明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和农业区划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说明农业区划机构设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希望接受洪灾的教训,认真地切实地从机构、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落实国务院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有关深入开展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研究的重要决定,特别是已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地县的农业区划工作组织系统应予以加强,这项工作所需的经费比洪灾损失1600亿元少得多,而这项投入的产出、减灾防灾的社会经济效益将是难以估量的。过去要有“863”计划,现在是否可设“987”计划。


  总之,应加强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不破坏环境的综合性调查研究,允许不同意见、不同方案、甚至专门分析某项措施、政策的负效应的研究。承认危机、分析危机,有利于缓解、化解危机。否认危机,停留于莺歌燕舞庆功摆好,忽视现实危机和潜在危机,势必一再出现危机。同样条件下保证了堤在人也在的领导和专家,对人民的贡献并不亚于堤亡人亡的英雄;多一些能接纳专家关于减灾防灾的科学建议的领导,就会少一些洪水夺去宝贵生命的英雄战士和灾民的无辜冤魂。这样,历史将赋予区划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1998年10月13日

     ( 此文曾在1999年5月台湾中兴大学召开的〈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上大会交流并收集于会议资料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