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打胎安全吗:(原)虎啸南疆—记对越自卫还击战令越军胆怯的战斗英雄(二)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54:34
虎啸南疆—记对越自卫还击战令越军胆怯的战斗英雄(二)1979中越战争//军旅情怀   2010-01-09 02:02   

  博主于去年12月份收集编辑的“虎啸南疆—记对越自卫还击战令越军胆怯的战斗英雄(一)”受到广大读者的赞赏和支持,并要求继续把这些英雄事迹集中编辑,形成完整的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英雄,颂扬英雄的事迹。

 -----谨以此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30周年

 没有尽头的怀念----促使我走上老山,站在烈士陵园的墓碑前,为你掬上一捧黄土,为你点上一支香烟,替你斟上一杯酒献上一束花,为你撒上一行清泪。。。多少次魂牵梦绕,多少次泪湿眼眶,我亲爱的战友,多想再和你并肩战斗,再听听你熟悉的声音,再看看你灿烂的微笑。然而,这一切,我却只能在默默的哀伤中追忆和怀念。   

 堂堂中华神州大地,岂能容忍。1979年2月17日,我军奉命奋起还击,将士义愤填膺,挥戈上阵,势如破竹,碧血洒疆场,誓死卫祖国。这场战役涌现出无数战斗英雄:孤胆英雄岩龙、战斗英雄段平、傅孔良、马平、谢国华、余斌、“战地模范指导员” 郭兴科等同志堪称华夏优秀子孙。他们在生死攸关之时,胸怀祖国,心想人民,舍生忘死,英勇杀敌,有我无敌,所向披靡。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片丹心献祖国,碧血写青史。他们是新中国八十年代军人的英雄风貌展现,有如此壮士,祖国边陲似铜墙铁壁,烈士英灵贯长虹,浩气常注人世间。他们的英名与山河共存名扬遐迩,功勋与日月同辉光照人间。

(一)孤胆英雄岩龙烈士

                   

 岩龙1960年出生于云南省景洪县曼景烈乡,14岁参加民兵,1978年3月入伍,到驻滇第14军4l师123团5连4班当战士。虽然班上只有岩龙不懂汉语,但他以刻苦、勤奋弥补了语言上的隔阂,全身心地投入到军事训练中,特别是步枪射击训练。做完规定的科目后,岩龙还针对自己的弱项苦练臂力,将9块红砖捆在一起,一举就是30多下;为练习据枪,他常常在太阳下一趴就是几个小时,胳膊肘都生出厚茧。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步枪实弹射击他便9发9中,手榴弹扔到了56m,在连、营、团举行的7次实弹射击中,他全部获得了优秀。短短一年时间,岩龙4次获得连、营的嘉奖,并被团里评为射击、投弹和军体标兵。

 1979年2月17日,祖国南疆传出了隆隆的炮声,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岩龙就是战斗初期涌现出的一位英雄,同时他也是傣族的第一位解放军战斗英雄,傣族人民至今仍为他感到骄傲。2月21日,岩龙所在部队奉命沿着73号公路向老街东面的南征地区前进。11时许,在距南征大桥不远的78号高地,尖刀排与越军一个加强连遭遇。敌人占据着有利地形,凭借高射机枪、迫击炮和轻重机枪,居高临下向我军射击。由于后援尚未赶到,战士们只得冒着敌人4个火力点的弹雨,边还击,边构筑掩体,排长潘昆华不幸中弹牺牲,3名战友负重伤,形势非常被动。正在危急关头,敌人高地上一挺叫得最凶的机枪突然不响了,其工事里的枪声也变得稀疏下来。过了一阵,敌人的轻重火器突然向着左侧的山谷猛扫起来,工事里的敌军也调转了方向,对着山谷开火。在敌人重火力的间歇中,战士们听到山谷里传来“砰、砰”的半自动步枪发射的声音。随后,这种枪声又在敌人右后侧响起来,敌人的火力又被吸引到那个方向去了。尖刀排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

 原来,这是岩龙钻到了敌人的背后。当他完成护送伤员任务后,与战友们失去了联系,沿着山岗独自摸到了敌人侧后方。当发现我军被敌人火力压制住时,岩龙利用杂草树丛作掩护,迅速接近越军阵地。他先爬到距离对4班威胁最大的那挺重机枪约100m处,两枪打死了敌人的正、副射手,另一个机枪火力点的敌人一冒头,也被他干掉了。然后他发现一个环形工事有很多敌人在向我方射击,便以密集的枪声为掩护,逐个给敌人“点名”,一连击毙7名越军。敌人发现枪弹从侧后方打来,便集中火力向山沟内还击,却没想到岩龙就隐蔽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在4个多小时的战斗中,岩龙沉着、机智地不断变换射击位置,来回穿插射击,消灭了越军阵地左侧的火力点,随后又绕过山坡将正在抢修工事的3名越军击毙,并打掉一个迫击炮阵地。敌人在岩龙的冷枪下死的死、逃的逃,一时间乱成一团,为我军及时调整部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战斗结束后,岩龙才又出现在战友们面前,并利用战斗间隙断断续续告诉战友们他的战斗经过,这时他出发时带的150发枪弹只剩下25发了。由于战后部队迅速转移,无法核实战果,所以连里命令岩龙上报战绩时,他推算了半天只上报了22人,但实际数字肯定要比这个高得多(另一说法为56人)。不过,当友邻部队占领78号高地后,从一个桥洞内发现了60多具越军未及拖走的尸体,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岩龙的战绩。

  2月25日下午6时,部队向楼铺方向敌军据点进发。岩龙胸前挂着新缴获来的望远镜,走在尖刀排的最前面。隐藏在公路边的敌人以为他是指挥员,向他射出了一梭罪恶的枪弹,其中两发打中了他的胸膛。岩龙光荣牺牲了,这一天距自卫战开始仅仅7天。41师党委根据岩龙同志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追记一等功。同年9月17日,中央军委追授他“孤胆英雄”荣誉称号。

(二)战斗英雄段平烈士

            

 段平烈士1964年8月出生,云南省路南县人。1983年元月入伍,生前为三五二一一部队某部八连七班机枪射手。

 1984年4月29日在收复老山地区146号高地的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摧毁越军火力点1个,击毙越军3名。战斗中,他腹部中弹,肠子从伤口流出,血如泉涌,但仍然以坚韧的毅力向敌猛烈射击,压制敌人火力,又击毙越军2名,并成功吸引敌人火力,为我攻击部队攻占146号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激战中,段平同志再次中弹,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0岁。

 战斗当天,段平所在的云南边防某部八连向老山东侧被越军侵占的146号高地发起了进攻。146号高地是越军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据点。越军122团1营的指挥所就设在这里。当我攻击部队发起冲击后,146号高地守敌的各种火器相继开火,组成一道密集的火网,把段平和战友们压制在距离146号高地300米的一个凹地里。为掩护我攻击部队迅速接敌。段平抱着机枪,带着副射手夏铁锁顺势滚进一条沟里,朝着146高地的方向,匍匐接敌。段平很快选好一个射击位置,一阵猛扫,当即击毙2名越军,端掉了这个火力点。被压制在凹地的战友们乘势发起冲击,迅速攻占了146高地越军的第一道堑壕。

 这时,段平和九班的机枪手龙学武根据排长的命令,也迅速占领了堑壕右侧的一个突出部。战斗中,敌人的一发子弹击中了段平的腹部,肠子顺着伤口流了出来。段平忍着巨痛,把打出来的肠子,又一截一截地塞了回去。他吃力地支撑起身体,把腹部抵在堑壕沿上,恢复了射击姿势。这时,1名越军端着冲锋枪从山坡上跑了下来,段平一个点射打过去,将其击毙。段平的机枪猛烈地扫射着,又一次压制住了越军的火力,在他的掩护下,我攻击部队再次发起冲击。为了吸引越军火力,掩护部队冲锋,段平把机枪架在堑壕上面,自己拉着一根死树根,使尽全力翻上堑壕,把自己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于是,146号高地上的越军大部分火力都被段平吸引过来。我冲击部队乘势迅速接敌。段平手中的机枪,直到打完最后一发子弹,才停止了怒吼。而它的主人,双眼怒视前方,早已壮烈牺牲了。

 我攻击部队很快冲上了146号高地的顶峰。那些负隅顽抗的越军在临死的时候才明白,他们打死了一名中国机枪手,却丢失了整个阵地。战后,段平烈士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青团团员,追记一等功。昆明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三)战斗英雄傅孔良烈士

  生于1961年10月,河南省信阳县人,1980年1月入伍。高中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56005部队)第39师侦察连排长。

 1984年年9月3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袭击1243高地的战斗中,带领两名侦察兵冲锋在前,自己腹部和臀部先后中弹负伤,仍坚持战斗,连续击毙3名敌人,最后壮烈牺牲,终年23岁。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也是麻栗坡烈士陵园英雄台上直接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三位勇士之一(另两位是张大权和李海欣)。

 1979年2-3月我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给了越南地区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但是越南当局不甘心失败,继续在我边境进行破坏和骚扰。为了保卫我国边疆的安宁,锻炼摔打部队,中央军委决定适时派遣侦察分队赴中越边境轮战。并于1984年7月,命令陆军第13军抽调军、师、团三级侦察分队,组成军侦察大队开赴云南前线,隶用于昆明军区前线指挥部指挥,配合老山地区的防御作战,执行对越侦察作战任务。7月13日军接到参战预先号令后,迅速完成了由军属步兵侦察分队为基础,组成侦察大队的扩编任务。侦察大队由军司令部侦察处处长夏国富任大队长、军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段树春任政治委员,下辖5个连(后增编一个火力队),共有干部战士638人,各种车辆61辆,各种枪械556支(挺),40火箭筒14具,82迫击炮、82无后座力炮82门,60迫击炮4门,各型电台101部,雷达2部,夜视器材7部,照像机12部。23日在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王振敏率领下,由重庆铁路输送至昆明,尔后换乘汽车向战区开进,于27日到达云南省麻粟坡之猛洞地区展开。根据中央军委关于主动出击,稳定防御态势的作战方针,为配合主力部队出击作战,侦察大队奉昆明军区命令,从9月2日开始实施以袭击捕俘为主的出境作战,先后进行了39师侦察连1243高地袭击捕俘,37师侦察连1603高地东北无名高地袭击捕俘,37师侦察1连南妮西侧伏击捕俘和39师侦察连母鸡坡南侧袭击捕俘等4次战斗。接着从12月11日起,又重点展开以伏击捕俘为主的出境作战。组织了军直侦察连888高程点伏击捕俘,37师侦察1连907高地南侧捕俘,38师侦察连小南老北侧伏击捕俘,39师侦察连马府北侧伏击、破袭等4次战斗。1985年2月1日以后,为进一步打击敌人,扩大战果,大队相继以38师侦察连引导炮兵射击老黄津敌特工大队营房,37侦察2连火力3次袭击南边和907高地之敌,37师侦察1、2连对978高程点进行渗透侦察,38师侦察连对修仁地区进行渗透侦察等。至1985年5月,侦察大队在昆明军区前指的指挥下,共进行出境行动86次,与敌交火14次,毙敌189名、俘敌8名、引导炮兵射击歼敌260名,缴获各种枪械11支、子弹和文件资料1部,击毁敌火炮2门,破袭敌营房43四幢、弹药所2个、排阵地3个、班阵地3个。我军伤9人、亡6人。与此同时,还广泛进行了多种式样的侦察活动,以及担任1426高地的阵地防御。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侦察捕俘、打击敌特工、破袭敌军事目标和坚守要点、保证老山主战场右翼稳定的任务。5月28日顺利返川归建。 历时10个月的侦察作战,持续时间较长,侦察大队的作战区域又紧靠老山主战场,当面的敌情、地形比较复杂。指战员们在各级首长的关怀下,把军委的作战指导方针和军区前指侦察作战的指示,变成自觉的行动,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凶狠狡诈的敌人进行斗争。利用敌人阵地的间隙钻空子,利用雨雾天气和复杂的地形作掩护,大胆地渗透到敌人阵地后方和交通补给线上。每次出境作战一般均为6至8公里,有时甚至深入越境25公里。出境1次,少则5至7天,多则持续40天以上。为了达成袭击和伏击的突然性,干部战士劈荆棘,钻草丛,穿密林,涉河流,越高山,攀藤附葛,用绑腿上攀下行,全然不顾脸手被划破,身体被摔伤。有时,原定的时间延长,携带的食品不够,便接雨水解渴,以草根和野芭蕉充饥。由于成天设伏于潮湿的草丛中,全大队5个连百分之八十的同志都患了腰腿疼和关节炎,有的还得了肠胃病和综合疲劳症。但是指战员们毫不顾惜这些,一旦与敌人接火,便勇猛地投入战斗。10个月的作战,全大队共有2个连、3个排、1个班荣立了集体二等功,3个排、10个班荣立了集体三等功;有4名同志荣立了一等功,15名同志荣立了二等功,160名同志荣立了三等功。他们的事迹,充分展示了我侦察兵过硬的军事素质和英勇善战、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获得了战区首长的赞赏和当地人民群众的信赖。

(四)战斗英雄马平烈士

                                                 

  贵州省贵阳市人,终年22岁。1979年5月入伍,生前在35105部队52分队任排长职务,党员。于1984年4月30日在者阴山战役中光荣牺牲。一等功臣,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84年4月23日,马平带领四班长黄玉林和通讯员高仁久前出侦察地形。当他们行进到某高地南侧时,发现了一个越军布设的弧形拌发雷场。马平和两个战友一起,在浓雾的掩护下,顺利的排除了25枚地雷,为进攻的发起扫除了隐患,受到师首长的通令嘉奖。

 1984年4月30日凌晨,还击者阴山地区入侵越军的战斗打响了!经过强大的炮火准备后,我进攻部队开始从正面向盘踞者阴山之敌发起冲击。马平带领二排迅速向越军侧后插去。在4号和5号高地之间的低凹部,二排突然遭到敌人炮火,高射机枪,轻重机枪等各种火器的疯狂射击。马平率领二排迅速,巧妙地通过了宽约二百米的火力封锁区。迅速组织机枪,火箭筒压制越军火力,首先夺取了28号高地西北侧的无名高地。

  按照原战斗部署,攻占无名高地后,由一排主攻,二排助攻26号高地。由于越军炮火的封锁,一排没有到达出击地域。马平主动向连长请战:“连长,我们上!”于是,二排由助攻排变成了主攻排。马平将两个班配置在左右两翼,形成钳形夹击,自己带领一个步兵班和全排的火箭筒手实施中路突破。守卫26号高地的越军迅速瓦解,马平和战友们仅用9分钟便攻占了26号高地。为配合主力部队向敌营部盘踞的柴山堡,新寨方向进攻。马平再次向连指请战,要求攻打24号高地。连长批准后,马平和副连长张国平率领四班向24号高地发起冲击。

  24号高地居高临下,扼守着一条公路,是敌我必争的一个制高点,由越军一个加强班把守。激战中,马平亲手击毙两名越军。敌人扔下七具尸体后,狼狈逃窜。这时,马平带领二排已连续攻占了三个高地,逼近了敌人的老巢---柴山堡,新寨。柴山堡,新寨,是越军独立三营的营部所在地,位置十分重要。它背靠23号高地,23号高地又和者阴山主峰相连;它南接53号高地,可以随时得到越军的增援。越军在这里储备了大量的弹药和军用物资。为了抓紧战机向敌人纵深发展,在与连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马平和副连长张国平一起观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

  四班留下防御,五班,六班发起进攻。当马平和战士们冲到离敌营部不远的公路转弯处时,突然遭到右侧高地半山腰处,来自两个山洞的敌火力袭击,马平当即命令三具火箭筒打了两次齐射,6发全中,全歼洞内守敌。这时,另一伙越军躲在一排营房里疯狂向我攻击部队射击。马平夺过一个战士手中的火箭筒,迅速瞄准射击,第一发击中敌人的一间仓库,里面的枪声顿时哑了;第二发命中敌人一栋营房,两名越军被炸死,未死的一个丢下枪,窜到另一座营房里,妄图逃命。马平借爆炸的烟雾,带着战士虎绍清冲到敌人营房门口。马平端起冲锋枪先向屋内猛扫了一梭子。接着闪身冲了进去。他的脚步刚刚落地,突然炸起了天崩地裂的巨响。

  原来凶残狡诈的越军在门内安放了一颗定向地雷,地雷引爆了屋内的炸药,顿时浓烟滚滚,屋架也飞上了天空。马平和虎绍清两同志壮烈牺牲。

  激战过后,战友们悲痛欲绝,呼喊着排长的名字,从山上找到山下,在离爆炸点三十多米的地方,终于找到了马平排长难以辨认的遗体,被炸坏的指挥机,冲锋枪……

(五)战斗英雄谢国华烈士

                                         

  云南镇雄人(彝族),生于1957年,1976年3月入伍,35211部队副连长,中共党员, 1984年5月15日在老山地区牺牲,终年28岁。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84年5月15日,云南老山战区八里河东山战斗的枪声尚未平息,我云南边防某部的几位领导干部冒着危险,一起来到前沿,把一位刚刚牺牲的烈士的遗体抬了下去。他,就是79年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谢国华。

 1979年2月17日,震撼世界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后,谢国华所在的某部二连穿插到了越南孟康县县城以南的1187高地。时为二连六班班长的谢国华带领全班战士,扼守在一无名高地上。这里距孟(康)--老(街)公路只有几十米。孟康守敌在我猛烈攻击下,开始溃退,有4名越军沿着公路逃到无名高地附近。谢国华一个长点射打过去,击毙了其中的3名越军。剩下的那个转身刚要逃跑,也被六班的其他战士开枪打死了。就在这时,盘踞在与无名高地相对峙的748高地上的越军,听到枪声,发现了六班,用机枪疯狂的扫射过来。谢国华向战斗小组组长交待了坚守无名高地的任务后,带着一名战士,冲过公路,奔向越军设防的748高地。当他俩冲击到748高地下时,正巧遇到了其它几个班配合一连攻打748高地。谢国华他们随即加入了进攻的行列。在战斗中谢国华一人先后毙敌7人。

  2月18日下午,六班担负了攻打孟康南侧7号高地的任务。在战斗中,冲在最前面的谢国华被一块弹片击中了臀部,半个巴掌大的口子,血如泉涌。谢国华不顾伤痛,带领全班继续冲锋。在攻占7号高地后,谢国华拒绝下阵地治疗,他忍着伤痛继续参加战斗。

  2月19日早上,连里接到上级通报,说高地上有个天然洞穴,命令二连马上组织人员搜剿掏洞。谢国华扶着壕壁站起来,从连长手里硬是要下这个任务。谢国华带领全班战士刚搜索到半山腰,忽然发现前面树林中有一只狗,正在舔罐头盒,旁边还有一件越军的血衣。谢国华命令几个战士掩护,自己只身向树丛中摸去。他在树丛中搜索着,发现了一个黑乎乎的山洞。他迅速掏出手榴弹扔了进去,趁着手榴弹爆炸的烟雾,谢国华向洞口冲了过去。突然,从洞内射出一排子弹,其中一发击穿了他的右腿,谢国华第二次负了重伤。谢国华勉强支撑起身体,朝洞内连续投了三枚手榴弹,接着又是一阵猛扫。洞内的越军也拼死顽抗,不停地向外射击。投弹。一枚手榴弹在谢国华的身旁爆炸,飞溅的弹片又击中了他的右胸和大腿,他又第三次负了伤。

 这时,六班战士钱正昌和李兴荣跑过来要给他包扎,谢国华推开战友,说:“不要管我,快向连里报告!”连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带着一部分战士赶了过来。他命令机枪封锁洞口,掩护喷火兵隐蔽接敌。喷火兵占领有利阵位后,迅速射击,炽热的火焰窜进洞里……

 战斗结束后,三次负伤的谢国华伤口恶化了。在连队干部、战士的再三催促下,他被送到了后方医院。

  战后,昆明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谢国华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平时。战时表现发展他为中共党员,并晋升为排长。

 79年自卫反击作战结束以后,谢国华所在的部队担负了营建施工任务。扛木头,谢国华挑大头的扛;挖地基,谢国华总是第一个跳进没膝的泥水里。伤口被折磨的疼痛难忍,他就吞几片止痛片。有时阴雨天的夜晚,疼得他无法入睡,他就干脆起来替战士站岗。在三年的营建施工中,谢国华除了开会、出差、探家的12天外,其余天天出勤,参加施工,是全团出勤率最高的干部之一。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3年年初,谢国华被提升为副连长。

 1984年年初,中越边境的局势进一步紧张。尤其是入侵我老山、者阴山地区的越军挑衅、袭扰更是猖狂。部队的指战员们都知道,不能不对敌人进行还击了。谢国华所在的部队由于连续三年搞营建施工,缺乏战斗骨干。于是他被营里抽出来,参加抓战斗骨干的集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谢国华所在的一营就培训出战斗骨干八十多名。上级很快制订了作战方案,二连的任务是攻打老山地区八里河东山的核心阵地---34号、附34号高地。谢国华多次口头申请、两次写书面申请,要求带尖刀排。党支部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决定把战争年代荣获“崔凤山式的英雄排”称号的三排,作为尖刀排。

 1984年5月15日,收复八里河东山的战斗打响了。谢国华带领三排七班冲在最前面。34号高地上的越军凭借险要的地形,完备的工事,以密集的火力阻拦三排,两名战士先后负伤倒下。谢国华一面鼓励战友继续冲锋,一面以敏捷的动作带着身后的战士向上运动。在我攻击部队的打击下,34号高地上的越军开始动摇了。当谢国华他们逼近高地顶峰时,越军呼叫炮火覆盖我冲击部队。谢国华利用一个个弹坑作掩体,一边射击,一边向前跃进。战友们学着他的样子,一步步逼近了敌人。在离顶峰只有二十几米的地方,一道铁丝网挡住了三排的冲击道路。谢国华抢过爆破组战士的炸药包,说:“你们快隐蔽,我去把它炸掉!”他一个跃进冲到铁丝网下,随着一声巨响,铁丝网被炸开了五六米长的口子。谢国华穿过铁丝网,一边突击,一边用冲锋枪扫倒周围的越军。三排的战士紧紧跟在他的身后,穿过铁丝网。当三排冲到里顶峰还有十几米的地方时,越军又开始炮击34号高地,呼啸的炮弹在他的身旁炸开了,谢国华同志壮烈牺牲,时年27岁。

 战友们含着眼泪,冲上了34号高地的顶峰。整个战斗仅用了13分钟,全连共击毙越军36名,俘敌1名,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谢国华牺牲后的第四天,《国防战士》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并编发了《洒泪祭雄杰》的评论,号召全军区指战员向他学习。所在部队为谢国华烈士追记一等功。

(六)战斗英雄光余斌烈士

 湖北省英山县人,160师侦察连班长。1981年10月入伍,1985年2月9日在1323号高地的战斗中牺牲,年仅23岁,被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老山战士的决心书和誓词中基本都有这样一句话: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誓死不当俘虏。这也是他们的口号。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为了能更直接地了解到对方的军情,敌我双方使用的战术手段之一就是多抓俘虏。当时,越南的抓俘主力叫特工,我军抓俘的主力被称为侦察兵。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为了以防万一不至于落到敌人手里, 战士们采取了很多办法,“光荣弹”就这样在老山出现了。在老山前线的前沿猫耳洞中坚持战斗的战友们,身上除了战斗用的武器,还有随时准备牺牲用的“光荣弹”。余斌就是其中的一位。

 1985年2月初,连队决定组织一个侦察捕俘班渗入敌后约15公里的公路上捕俘,以查明敌情,配合两山向前推进。余斌向党支部递交了捕俘的决心书,强烈要求当主捕俘手。他说只要能抓到俘虏,就是死了也值得。

  2月6日,连队深入敌后侦察作战,捕俘班在前面开辟道路,余斌担任尖兵,掩护工兵行动。8日18时,捕俘班进入预定地域,查明了敌情,准备次日在越官坝4营营指侧后的公路上设伏捕俘,越818团47特工营官坝营先后以4个多连的兵力向我掩护3班发动轮番进攻,战斗异常激烈。余斌坚决要求跟指导员翟振等4名同志前去1323高地,支援3班战斗。当余斌等4人进入到1323高地南侧时,敌人约1个加强排形成扇形,正向该高地主峰卷击。指导员一声令下,余斌等4人一起开火,将敌击退,当场毙敌8名。两分钟后,又有30余名敌人从右翼迂回包抄过来,指导员命令余斌和战士胡兴龙速撤。余胡二人见与敌激战的指导员和排长两面受敌,情况十分危急,便利用地形向右翼之敌猛烈射击,余斌毙敌4名。敌人见我兵力不多,在炮火和步兵火力的掩护下,继续向1323高地围攻。胡兴龙中弹数发,壮烈牺牲。余斌爬到胡兴龙身旁,取下胡的枪支和电台背在身上,准备突围。这时,敌人以机枪火箭筒的集中火力向余斌射击,余斌在身上多处负伤的情况下,继续与敌人战斗。

 子弹打完了,手榴弹只剩下了最后一颗。余斌打开7013指挥机跟本班的同志联系,“我周围都是敌人,我出不去了,请把我的背包带回去……”。这时,七八个敌人围到余斌身边准备捉活,余斌毅然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间是1985年2月9日。

 由于余斌和全班同志牵制和吸引了敌人火力,使主力掩护3班在1323高地主峰北侧重创敌人后顺利撤出了战斗。此次战斗该连共毙敌39名,伤敌11名,重创敌营指挥所1个,缴获武器弹药一批。昆明军区前线指挥部通报了该连战绩,赞扬这一仗“浴血奋战,打得英勇顽强”。6月19日,昆明军区授予余斌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七)战地模范指导员郭兴科烈士

                                                

贵州黔西人,生于1956年11月,1976年3月入伍,35205部队64分队指导员,中共党员, 1984年6月14日在老山地区牺牲,终年28岁。中央军委授予“战地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

 郭兴科在收复和坚守老山的战斗中,及时有力地开展战地政治工作,和连长一起指挥全连,圆满完成收复和坚守1072等四个高地的任务,粉碎越军连,营规模的三次反扑,共歼敌二百五十一名。

 在战斗中,及时有力地开展政治工作,鼓舞士气。四月二十八日,四连接受攻击打老山49、48、47号高地的任务后,郭兴科提出了“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口号,号召干部战士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争取立功。战斗打响后,全连很快攻占了这三个高地。二十九日凌晨,盘踞在1072高地的敌人以一个连的兵力,向77号高地反扑。当时,敌众我寡,情势危急。郭兴科冒着炮火,赶到三排阵地指挥战斗,鼓励大家“沉住气,坚决打退敌人的反扑。”三排打得很顽强,接连挫败敌人六次冲击,守住了阵地。郭兴科到各排,及时宣扬了三排的事迹,号召全连连续作战,坚决拿下1072高地。下午一时五十五分,战斗打响,全连同志勇猛冲击,迅速攻占了1072高地。四月二十九日,连队转入防御,他与支部成员研究了防御方案,及时提出了“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有我四连勇士在,越军休想上老山”的战斗口号,到个班排阵地,动员大家做好打敌反扑的准备。当晚,四连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打退了敌两个连兵力的是次冲击,守住了阵地。

 郭兴科同志常说:“政工干部的作用不能光停留在嘴巴上,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他是沉着机智的指挥员,也是身先士卒的战斗员。战斗中,他端着冲锋枪,那着手榴弹,哪里危急就到哪里,激励全连英勇备战。四月二十九日晚,敌人向1072高地反扑,他冒着炮火,赶到二排前沿阵地,边指挥,边射击、投弹,多处负伤,仍坚持战斗,直到次日打退敌人后,才包扎了伤口。六月十二日晚,敌人向1072高地激烈炮击,连部通往一、三排的电话线被炸断,指挥中断。他不顾连长阻拦,带着通信员,冒着敌炮火,摸黑查接线路,保证了连指挥所电话的畅通。六月十四日下午三时许,郭兴科去察看二排阵地时,被敌炮弹炸成重伤。他在牺牲前,还吩咐大家:“你们要坚守住阵地。我存的五十元钱,取出来作为我的最后一次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