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让胎死腹中的方法:1979年那些事儿(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52:24

43,宽待俘虏,善待群众的作用

步兵第121师363团1连在执行团穿插尖刀连的任务中,坚持我军瓦解敌军的原则,执行宽待俘虏政策,积极做群众工作,为完成战斗任务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月18日清晨,连队穿插到离三龙不远的地方,发现有15个民军和一些群众正在往山上跑,企图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我军。当时地形不利,打起来必然造成伤亡,影响部队向前穿插。连长朱景财一面派出尖兵班进行包围,一面通过翻译喊话。越民军见已经被包围,解放军又宣传不杀害俘虏,于是交枪投降。

2,下午,穿过三龙后进入一片山区。地形相当复杂,向导对路不熟悉,地图和实地对照相差很大。连队一时迷失了方向,正在为难的时候。尖兵班在前面抓到两个俘虏,连干立即向俘虏交待宽大政策,并拿水和干粮给他们吃,使俘虏很快消除了恐惧情绪,接着为连队带路。沿途向越方群众宣传,中国军队不杀老百姓,你们不要害怕。老百姓听了俘虏的话,既不跑,也不捣乱。走到离那岸村不远的地方,俘虏说那里有座桥,守桥的有七八个民兵,有1枝冲锋枪,3支步枪。当时雾很大,连队一边隐蔽前进,一边又叫俘虏边走边喊:我们是三龙村的民兵,你们守桥的快过来,有事商量。守桥的民兵就走了过来,一下子当了俘虏。就这样,1连在不到两小时时间里,顺利通过10公里的难走山路,搞掉一个桥头哨,无一伤亡。

3,3月3日,连队从841高地转移到班俊防御,途中发现一个越南妇女饿昏在路旁。战士把她扶起来,送水给她喝,拿干粮给她吃。然后把她送到一个村子里护理了五六天。这名妇女深受感动,身体刚好就上山叫回了5个同村的老百姓,连队同样善待他们。第2天,有个群众悄悄告诉战士说有几个特工来弹药车附近观察,你们要小心呀。果然,当天晚上就来了两个特工队员,由于我早有准备,当场打死一个,打伤一个。


44,万炮轰谅山的背后

但凡对中越战争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对3月1日55军万发炮弹轰击谅山的雄壮历史感到陌生。今天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罗嗦几句。

1,目的——谅山市位于我国广西友谊关东南18公里处,为谅山省府所在地,是通往河内的门户和越北战略要地,是我军战役第二阶段主攻目标。谅山市四面环山,坐落在一个长5公里、宽3公里的盆地底部,本身面积不大。况且越军的防御特点是守卫市区外围要点和沿交通沿线要点,市区内并无有生力量。广州军区前指决心集中55军所属师以上炮兵,“打进万发炮弹,把谅山市的军政设施、通信、交通枢纽砸烂”,更多的是基于于政治上的考虑,打的是示威弹。即要通过这种排山倒海无可抵御的毁灭性炮击,震撼越南人的心理,打击瓦解其军心士气。

2,准备——根据一名归国难侨(原为谅山省某副省长秘书)提供的谅山市军政设施、通信、交通枢纽的具体位置,绘制了市区地图,结合地图量出具体坐标,进行分区划片,给各个炮群区分射击任务,将火力计划下达到各群。各炮群白天侦察地形敌情、黄昏转移、夜间做好射击准备,适时调整了战斗队型。至3月1日4时前,除军炮群和军炮团122加农炮营、85加农炮营外,163师、165师炮群转移至探某-关湖地域,164师炮群转移至昆崩-波况地域,炮26团在同等-波保地域,有22个炮兵营的火力能够达到谅山市南1-5公里。

3,实施——3月1日9时30分,55军集中19个炮兵营按事先区分的目标,在军炮指统一号令下,对谅山市内33个重要目标进行30分钟火力急袭,发射炮弹9919发,予以谅山市毁灭性打击。越军一不明单位向河内总参报告说:“敌人从上午8时30分(河内时间比北京时间早一个小时)开始炮击,火力非常厉害,简直不可想象,炮声隆隆,从未见过这样猛烈的炮火,炮弹一直不停地轰,数不清有多少发,所有的道路都被他们封锁了,我们简直无法抵挡,要撤退只有爬山。”

4,问题——担任主攻任务的163师向各团传达军2月28日晚指示:师属以上火炮统一由军指挥炮击谅山市,团营属火炮不参加炮火准备。这样就造成了误会,师以为各团会自己安排对各自进攻正面之敌前沿阵地进行炮火准备,就没有对敌前沿计划火力。团则以为炮火准备都由上级包了。结果炮火准备半个小时,市区内落了万发炮弹,但外围工事依然完好无损,师的主攻团489团攻击一发起就遭到敌猛烈火力压制,进攻受阻。师团营只得重新进行炮火准备,延长了时间,增加了伤亡。


45,“伙头军”也能当战斗英雄

1979年2月20日16时许,42军124师370团8连进至高平博山地区17号高地山脚时,突然遭到竹林中越军暗火力点射击。担任连救护组组长的炊事班副班长潘卫国奋不顾身地把负伤的战友邝卫明背到隐蔽处包扎,接着又抢救了2名战友,并把伤员的手榴弹收集起来分给火力组。冲在最前面的9班遭敌暗堡射击,轻机枪射手储宏银牺牲,副射手罗川左臂负伤,机枪掉落在地上。这时一名越军从暗堡里钻出来,企图夺走机枪。潘卫国眼明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在敌抓住枪管的同时双手紧紧抓住枪托。在争夺中,他趁势把子弹推上膛,扣动扳机将其击毙。就当他准备继续给罗川包扎时,又有3名敌人从左侧草房向他射击。他迅速将罗川转移到附近草丛中,替他包扎好伤口后,端着机枪利用地形地物绕到草房后侧20米处射击,将3名敌人全部击毙。潘卫国在这次战斗中,救护战友4名,击毙敌人4名,荣立一等功。1979年4月,广州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46,英雄炊事班

1979年3月10日,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回撤,陆军第43军第128师第383团3营7连奉命在营的编成内,配属重机枪3挺,在612高地地域组织防御,阻歼敌338师460团的进攻。具体部署如下:2排坚守612高地东南山腿南端、3排坚守612高地南侧山腿、1排坚守主峰、炊事班坚守612高地东南山腿北端、连指挥所位于东南山腿中部。

11日19时30分,营用步谈机通报7连,越军一个加强连避开我防御正面,绕过2、3排阵地,利用夜暗沿山沟向炊事班阵地迂回。很明显,这股越军的企图是打开缺口,割裂我防御体系,将全连拦腰斩断,而后各个击破。指导员蔡宁随即带通信员到炊事班阵地组织防御,将炊事班分为三个战斗小组:司务长管国清带侯振元、黎雪钢、侯保平、李合伏据守第一道堑壕右侧约60米的地段;副班长刘建华带

崔旭成、李建标据守第一道堑壕左侧约50米的地段;班长带陈全国、王幸福据守第二道堑壕;指导员带通信员在第二道堑壕中间指挥。其间3排长钟福才带7班副班长黄吴荣、机枪射手王子灵、常礼标赶来增援(途中遭敌60炮和高机射击,两名机枪射手牺牲,3排长双腿负伤6处仍然坚持爬到炊事班阵地参加战斗)。

从11日20时许到12日2时许,7连炊事班在指导员指挥下,英勇顽强、机智灵活,不断变换射击位置,用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枪、手榴弹和缴获的轻机枪,弹药,打退越军8次冲击,歼敌70余人(其中黄吴荣只身歼敌近30名),自身无一牺牲。1979年4月,广州军区授予该班“英雄炊事班”荣誉称号。9月,中央军委授予黄吴荣“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PS:这次战斗中,越军喊出的口号是“中军缴枪不杀。”


47,组织边民争取越方民军一例

我方边民和越方边民虽然隔界而居,但是民族相同、语言相同、风俗习惯相同,在历史上互相帮助、通婚互市、友好往来。我参战部队充分发挥边民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织他们利用各种关系和越方武装内部矛盾进行分化瓦解工作,以争取越方民军、获取所需情报,为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云南省马关县小坝子公社半坡乡武装民兵权忠义,主动请命为41师121团反击发隆之敌执行侦察敌情和分化瓦解任务。他利用和越方爱头寨民兵分队长杨兴华的朋友关系,一方面宣传解放军打的是黎笋集团,不是老百姓。越南政府把少数民族民兵放在第一线当替死鬼,还派来公安兵来监视,我们都是苗家,何必为他们卖命。另一方面给予其一些物质实惠,买来电池、锄头、盐巴、花布等送给他们,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经过权忠义8次做工作,部队和地方领导亲自接见,解除了杨光华等民军干部的顾虑,保证我军打过去后不向我开枪,万一公安逼着打,就往天上放;在我军运动路线上不埋设地雷,并给我军带路。杨光华回去后还走了5个寨子、9个民军哨所、同22个民军干部接上了头,共同约定给解放军让路,保持中立。2月16日晚,权忠义带领执行穿插任务的121团1营渡过大梁河,在杨光华的接应下,通过7个民军哨卡,前进10公里,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于17日6时10分顺利提前插至尼记、恩星一线,切断了发隆至孟康的公路,保证了团主力全歼发隆之敌。战后,权忠义荣立二等功,获奖冲锋枪一枝。1979年6月,云南省革委、省军区授予他“民兵英雄”荣誉称号。


48,争取越方基层干部和群众两例

周登寨农会副主席农文来,是个沙族,他一方面对越南当局推行大京族主义,欺压少数民族不满;一方面又曾经跟越军袭击过解放军,担心解放军不会放过他。39师115团群众工作组多次进村做他的工作,反复说明我军的政策是区别对待(把黎笋集团骨干分子和一般工作人员区别开来),和他摆谈沙族受当局迫害的事情,以引起共鸣,还派人给他的老婆治病,使农文来消除了思想顾虑,向我主动交代了越军潜藏人员名单和武器埋藏地点。115团根据他提供的情况组织清剿,两天清查出越军27名(其中情报中队长一名),缴获步枪19枝,子弹595发。(风牌575将会在《橡胶林的回忆》中提到这个事情)

165师493团勤务排在那模村时,对20多名越南老百姓反复观察鉴别,发现60多岁的农民农禄贵对我态度友好真实,就重点做他的工作。战士们看到他的孙子饿得哭喊不停,就把自己的干粮、罐头送给小孩吃。农禄贵深受感动,随即说服儿子为我军带路。在一个山洞里活捉了混在群众中的6名越军,缴获冲锋枪3枝,轻机枪1挺,手榴弹32枚,步、机枪子弹2400多发及其他军用物资一批。


49,以一歼十的王息坤小组

1979年3月1日12时,集结于高平市的陆军第54军162师受领了攻打广渊的任务。师决心以徒步和乘车相结合的方式,趁夜暗奔袭广渊,采取穿插迂回,南北夹击的战术手段歼灭广渊之敌。485团由南向北打,486团由北向南攻,484团为预备队,在485团后跟进。

3月2日11时30分,485团6连进至同厄西南谷地时遭越军伏击,三面受敌,进攻受阻。6连临危不惧,在师炮团85加农炮8连和团高机连1排支援下,以1排正面牵制,2排和9班抢占公路右侧高地,迅速向越军展开反击。副指导员吕顺金和代理副连长方应超命令2排代理排长王息坤带领4班长潘细腊、副班长申占军、正副机枪手王亚腰、郑太银抢占5号高地,占领从敌侧背实施攻击的有利地形。

王息坤带领小组披荆斩棘搭人梯登绝壁,于12时30分左右进到5号高地北坡距山顶20米处,发现5号高地和7号高地之间的山垭口处有十几个敌人携带4具火箭筒正准备向我85加农炮阵地射击,当即将敌击退,同时令机枪手在山顶占领射击位置。这时,发现山下小竹林和石墙后面还有60多名敌人。小组随即居高临下依托有利地形,分为两组轮换向敌射击。双方交火约两个小时,越军地形不利,数次进攻均被打退,枪声逐渐沉寂。王息坤听取潘细腊的建议,将机枪留在山顶监视敌情并担任掩护,自己率潘细腊、申占军(郑太银返回连队报告,请求支援)主动出击,3人交替前进,沿山垭口向下搜索残敌,其间王息坤中弹牺牲。

在这次约四个小时的战斗中,王息坤小组以一敌十,共歼敌63名,其中王息坤歼敌11名,潘细腊歼敌22名,1979年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他二人“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50,越军为什么强调独立作战

越共四届四中全会上确立了南攻北防的军事战略总方针,决心尽快“夺取西南边境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因此将军队主力集中部署于越柬边境,于1978年12月25日发动了全面侵柬战争,由此导致北部地区兵力不足[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时,越军在河内附近和北部一共部署了9个作战师、8个生产师、2个训练师、30多个独立团和1个空军师。直接位于我进攻正面的有6作战师:316A师位于平卢 345师位于柑糖 3师位于谅山 346师位于高平 338师位于亭立 325B师位于先安(战中327师、337师、197团、46旅独立营向谅山增援),15个独立团,30余个独立营,54个公安屯,约十万余人(不含数量庞大,但无法统计的民兵)],加之防御地域广大,山岳丛林地区交通不便,部队难于机动,所以使用兵力小群分散,强调独立作战,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组织约3-5公里的防御正面,以连分兵扼守据点群,一般支撑点和山头多为一个班,至多一个排,有时仅3-5人。营主阵地和重要支撑点兵力最多为一个加强连。红河西岸230、387、332等高地,东岸391高地、小曹东北无名高地、班绕散西北1661高地等主阵地均是如此。营控制有一个排至一个连的预备队,用于机动支援、设伏及反冲击。由于越军防御任务区分极为严格,加上兵力不足,不敢脱离既设阵地作战,所以除了主要方向,很少实施反冲击,而是分片包干,各自为战。必要时多用火力支援而不是派兵力支援。如我11军北克西罗楼、南攻封土时,中间的班绕散之敌按兵不动;55军进攻同登打敌12团主力时,其5营在班庄,距离同登5公里,不出一兵一卒增援。总体来讲,越军处处分兵,节节阻击,虽然能够暂时阻滞我军前进,但必将被各个击破。

51,公安边防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概况

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广西、云南两省(区)沿边的公安边防站、公安边防派出所,积极支援边防部队的作战行动,共摧毁越方公安屯和公安屯执勤点17个,歼敌1019人,缴获82迫击炮、60炮7门,40火箭筒2具,轻重机枪6挺,冲锋枪、步枪117支,弹药和其他物资一批,缴获越方文件3000余份。除此之外,还积极为边防部队提供情报、介绍情况;在边境地区抓特务、拔钉子;配合部队在边境口岸实行军事检查;主动帮助部队解决困难,保证部队顺利出击;加强社会全面控制,保卫要害部位的安全。据统计,两省(区)1-3月份供挖出越南特务46名,发现苏、越和台湾特务嫌疑线索148起。参战公安干警中有5人牺牲、17人受伤;有48人荣立二等功,391人荣立三等功,685人受嘉奖,26个班荣立集体二等功。


52,步兵第113团参加对越作战情况简介

197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3军第38师第113团奉命在师的编成内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先在个旧地区集结,后改向河口方向机动,进至坝洒农场一队待机,战前准备时间约一个半月,时任团长李怀保,政委孙升堂,全团参战人员共2718人,另有翻译13人,支前民兵316人参加作战。从2月17日至3月12日,连续奋战24天,经历了攻打坝洒、突击柑塘、坚守外波河三个阶段,共转战102公里,攻克高地43个,消灭火力点155个,摧毁坑道工事120个,毙敌585名,伤敌96名,俘敌51名,缴获和击毁越军一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全团牺牲94人(其中干部1人,战士67人,民兵23人),负伤227人,配属的师直工兵和喷火兵牺牲1人,负伤7人。


53,广西上林县支前情况简介: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广西上林县为前线调运了大批物资,包括大米580万斤,稻谷220万斤,棉胎、蚊帐、胶鞋、行军锅等生活用品3万余件,生猪2791头,活鸭2900只,鸡蛋788斤,木柴4000多担,干、鲜菜20.5万余斤,果蔗、香蕉1.1万多斤。还组建民兵担架队4个营2866人,从2月14日下午到27日凌晨,分3批到龙州县、凭祥市、宁明县,配属野战部队出境参战,执行保障勤务。完成任务后于3月11日至18日分5批返回上林。有1个连荣立集体二等功,5个排、4个班荣立集体三等功,5个连、9个排、22个班被评为先进单位;有1人(3连连长卢愈铭烈士)荣立一等功并被广州军区授予“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9人(李中桂、吴超培、杨光启、杨彦文、苏景力、黎佳彬、黎佳新、黄时庆、梁任高)荣立二等功,560人荣立三等功,976人受嘉奖。


54,一位越南网友对越军情况的介绍:

说明:以下文字是我2006年年初在轴心论坛和一位ID“gold star”的越南网友交流内容的节选:


Because our regular troops had to fight in Cambodia. However, we had used 3rd and 316th divisions, in most important fronts (Lang Son and Lao Cai). After PLAs captured Lang Son, VPA's command planned to counter-attack and retake Lang Son on Mar 6th or Mar 7th. They had moved 304th and 325th of 2nd corps from Cambodia to Lang Son, some armor and MRL regiments were also appointed. But before we finished all preparations, PLAs had retreated.

Our leaders didn't want to let the war develope. Three days after PLA attacked, VPAF deployed hundreds of fighter-ground-attacks. But our leaders didn't accept them to join battles.

因为我们的正规军正在柬埔寨作战,然而我们还是将3师和316师使用在(北部边境)主要方向上[谅山和老街]。在解放军占领谅山市之后,越南人民军指挥部计划于3月6日或者7日发起反击,夺回谅山市。为此,将第2军的304师和325师从柬埔寨北调谅山,同时计划投入一些装甲部队和多管火箭炮部队参战。但是在我们完成反击准备之前,解放军就撤退了。

我们的领导人不想扩大战争,在战争爆发3天之后,越南人民空军准备展开大规模的空中反击,但是被领导人否决。


Of course, we've had many experience from the war. We had made many mistakes that we couldn't cause more casualties to the enemies or hold our land for more times. But both the regular and unregular troops had finished their duties with the best try. We Vietnamese don't complain anything about them.

当然,我们从战争中吸取了很多经验。我们也犯了不少错误,以至没能更多地消灭敌人和更长时间地坚守阵地。但是无论正规军还是非正规军,他们都尽最大的努力执行了自己的任务。越南人民对他们没有任何抱怨。


我的补充:55军在回撤过程中对打敌反扑做了充分准备,从3月8日开始,在扣马山一线专门等了3天也没见越军的大规模反击,于是顺利撤回国内。在回撤过程中,一旦越军对我实施炮击,我必以十倍以上的炮火反击之,9日上午越军向友谊关发射20余发炮弹,我当即还击200余发,打得越军不敢轻易开炮,直至撤军结束再未发现越军炮击我回撤部队。


VPA' units in Lang Son :

- 3rd infantry division (consisted of 2rd, 12th, 141st infantry regiments and 68th artillery regiment).

- 337th infantry division (consisted of 4th and 52nd infantry regiments).

- 327th infantry division (only had 42nd infantry regiment).

- 12th border defense regiment (note that it's different from 12th regiment of 3rd division), organized as border police posts and independent companies.

- 1st batallion of 197th independent regiment.

- 3 local battalions of Lang Son provinces.

- 166th artillery regiment of 1st military region.

- 272nd air-defense regiment of 1st military region.

- A few of armor companies (6-10 vehicles each).


在谅山的越军部队:

步兵第3师(下辖步兵第2、12、141团,炮兵第68团)

步兵第337师(下辖步兵第4、52团)

步兵第327师(下辖步兵第42团)

边防12团(非3师12团,由若干边防公安屯和若干独立连组成)

北太省197团1营

谅山省3个地方独立营

第1军区炮兵第166团

第1军区高炮第272团

若干坦克连(每连6-10辆坦克)


我的补充:金星所提供的越军资料和解放军掌握的越军情况大体相同,有些地方有出入,比如根据解放军资料,越军327师下辖步兵第42、155、540团,炮兵第120团。另外,金星把由武装公安组成的12团称为边防团是不准确的,武装公安部队由内务部转隶国防部,改编为边防部队,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是1979年中越战争之后的事。


12th regiment suffered the most casualties with 2 battalions were almost annihilated, so I think it had about 1,000 casualties. 2nd and 141st regiments suffered the lower casualties. Just my estimation, maybe right or wrong.


12团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有两个营几乎被歼灭,所以我想损失可能有1000人的伤亡。2团和141团的伤亡要小一些,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估计,不知道是否正确。


About the organization of PAVN, each infantry battalion had 350-450 fighter men. Each infantry regiment had 1,800-2,500 men with about 1,200-1,500 fighters and each infantry division had 6,000-8,000 men with about 4,000-4,500 fighters (for example, PAVN 338th division had 3 infantry regiments, 1 artillery regiment and 6 support battalions and 1 company, total 6,600 men). So 3,000 casualties with a division was really high.


按照越南人民军的编制,每个步兵营有350-450名战斗兵;每个步兵团有1800-2500人,其中战斗兵1200-1500人;每个步兵师有6000-8000人,其中战斗兵4000-4500名(以338师为例,3步团1炮团6个直属营1个直属连,共6600人)。所以3000人的伤亡对一个师(他这里指的是第3师)来说已经是很高了。


55,那坡县武装民兵第一营参加对越作战概况:

那坡县武装民兵第一营由四个公社的武装民兵连组成,连以上干部由县武装部干部、专职武装干部和地方干部担任。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该营奉命开赴前线配合解放军执行坚守要点,搜剿残敌,维护交通线运输安全的任务。全营在二十多天的战斗中,搜查村庄220个次,打、搜山洞437个次,出动搜剿9204人次,共摧毁敌据点1处,毙敌30人,俘敌20人,并缴获各种枪械77支(挺),手榴弹115枚,雷管263个,各种地雷263个,子弹35917发,各种炮弹74发,各种军用物资29件,粮食72000斤,其他物资696件。

全营在打击敌人同时积极开展战区群众工作,共走访了36个村屯,宣传越南群众135户1178人,为群众看病132人次,并把6000多斤大米、玉米分给51户,347人。送给群众食盐150斤,火柴150盒。以实际行动争取了越南群众,不少越民主动检举揭发公安和武装人员,为清剿部队带路,报告情况。

全营荣立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民兵营”的光荣称号,另有1个集体立二等功,2个集体立三等功;4人立一等功,3人立二等功,67人立三等功,154人受奖励,141人受表扬,39人入党,71人入团。


56,37师谷柳、保胜地区进攻战斗的物资储备情况:

本着多带粮弹、少带其他的原则,对单兵负荷量进行了调整。弹药:半自动步枪200发/支 冲锋枪300发/支 班用机枪1000发/挺重机枪3000发/挺 40火箭筒4发/具 60迫击炮12发/门 82迫击炮30发/门 82无坐力炮20发/门 手榴弹4枚/人。给养:部队携带三日份(熟2 生1)。每人一个急救包。师、团加大储备步、机弹0.25基数,团炮弹0.75基数,师炮弹0.5基数。储备主副食四日份。师和各团派军需干部各一人,民兵一个班,运输车一台协助地方供应点,计划、筹措、分配作战中部队需要的粮、油、蔬菜。储备战救药材13.5个营基数,19个团基数,15个师基数和一个月的常用药材。每车按300元储备了车材。油料储备二个基数。武器备附件按标准基本配齐,并从四川军工厂购买新装备部队的重机枪备件,多备鞍具101盘,光学器材461具。


57,步兵第123团参加1979对越作战情况简介

1978年12月14日,正在野营拉练途中的14军41师123团接到准备执行作战任务的预先号令,部队立即返回营房,准备向战区开进。12月19日凌晨5时,全团乘车分5个梯队从贵州省修文县马家桥营区出发,于23日抵达指定集结地域马关县木厂公社以及河口县桥头公社一带展开,完成了部队扩编、思想动员和临战训练等各项战前准备工作。全团共2756人,时任团长阮恒秀、政委贾廷虎、参谋长段学章、政治处主任王志学。从2月17日6时30分到3月12日15时30分,123团连续作战24天,突入越境70公里,执行了攻打孟康、扣周、东家、为麻等四次主要作战任务,共歼敌515名,其中毙敌383名、俘敌17名、伤敌115名;缴获各种火炮15门、高射机枪6挺、轻重机枪15挺,各种枪械500余支,弹药17万7千7百余发,汽车5辆、推土机一台、装甲车1辆;以及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战后,中央军委授予8连火箭筒手甘在和以“英雄火箭筒手”荣誉称号,昆明军区授予1连以“钢铁英雄连”荣誉称号,授予1连指导员张在田以“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


58,步兵第110团打敌炮兵阵地的经验:

13军37师110团在战后总结时,针对如何攻击越军炮兵阵地,提出了从实战中摸索出来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有效战法如下:“越军火力集中,火器分散。从摧毁的各炮兵阵地现场看,炮兵配置,普遍是以一个连或一个排为一个阵地,每门榴炮之间相距50=70米,弹药所在阵地中央。我步兵向敌炮兵阵地攻击时,摧毁一门炮对整个阵地威胁并不大,如果摧毁阵地中央的弹药所,就等于捣毁了整个阵地。针对这个特点,我对敌炮兵阵地的攻击,是先打弹药所后打单门火炮,或者对单炮和弹药所同时攻击。如3连在向332高地攻击前,在264高地发现160高地南侧敌榴炮正在向友邻射击,3连首先指挥无坐力炮向敌炮兵阵地射击,当即摧毁敌榴炮一门,但其他榴炮仍继续射击。3连发现敌人向阵地中央的小屋子里送尸体,我无坐力炮立即向屋子射击,一发命中,房屋摧垮,屋内弹药爆炸,整个阵地的敌人都慌了手脚,丢掉火炮,纷纷逃命,3连立即组织火力,消灭了敌人,彻底摧毁了一个榴炮阵地,缴获105榴炮4门,击毁2门。”


59,41军121师就地取给的若干情况介绍

作战中出于种种原因,部队会出现给养供应不上的情况,这个时候实施就地筹措是战时给养补充的一个重要途径。广西方向由念井出境向越南高平省班庄、扣屯地区实施战役穿插的41军121师于2月19日进抵指定地域,当天晚上,部队携带的3天干粮已经基本用完,而师、团后勤梯队或因为越军分割袭击,或因为走错路,均没有能够跟上部队,无法实施后勤保障。直到23日,战斗第7天才补上一日量的给养1万5千2百斤。24日、25日,361团前送给养8千斤。从2月20日到26日的7天中,在后勤补给不足的情况下,该师采取就地取给,并利用在班俊、扣屯、亭档缴获的粮食补充部队,保持了部队战斗力。战中,121师共利用缴获26万6千6百斤,占战中补充给养的36.9%。由于当时“左”的思想影响仍然较大,有的领导干部对取之于敌、补充自己与执行所谓“政策、纪律”的关系认识严重片面。在失去后勤保障的情况下,越方有粮、有猪、有牛、有鸡,特别是集体的东西也不准动,说是执行“政策、纪律”,有的战士拔两根甘蔗也骂起来。这是错误的,让部队饿着肚子打仗是不应该的。


60,铁道兵参加1979年对越作战概况:

1979年1月27日,铁道兵党委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决定抽调第1师、第2师部分部队参战执行战区铁路保障任务。第1师指挥所率2团及5团2营共3728人于2月2日至5日从陕西白河地区分批出发,2月10日到达云南开远地区,担负开远至河口段220公里铁路保障任务,归昆明军区前指指挥。第2师指挥所率8团、10团共6226人,于2月1日至7日由山西太原分批出发,2月11日到达广西南宁地区,担负长塘至凭祥段262公里铁路保障任务,归广州军区前指指挥。自卫还击作战发起后,1师部队先是于25日提前34小时抢通河口大桥,后又乘胜前进,于27日修复河口至柑塘、老街至铺楼共37.2公里铁路;2师部队于3月1日开始抢修凭祥至谅山的32.6公里的铁路,2日11时抢修至同登,18时抢修至谅山,及时有效地支援了作战部队向越军纵深发展进攻,为围歼柑塘、谅山之敌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为保证我军顺利回撤,又于3月2日至10日成功遮断越南境内铁路56.2公里。

61,战争初期广西方向总结经验最及时的122师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发起,陆军第41军第122师奉命攻歼朔江地区越军。战斗第一天,虽然部队打得英勇顽强,但由于敌情、地形、道路不熟悉,对越军的作战特点不了解,战术不够灵活、不善于利用地形地物、攻击队形也较密集,致使进展不顺利,部队伤亡也比较大。下午5时半,师长于新义、政委张登芳主持召开经验教训总结会议,根据作战实践提出了四条对策,迅速下发各团。

“1、各部都必须十分重视排除地雷,敌在我必经之路线两侧设置不规则地雷场,对我进攻影响甚大,也是造成我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后必须严密组织排雷,不可粗心大意。

2、敌行动特点是小群分散,利用山地洞穴,用冷枪、冷炮和倒打火力杀伤我军。今后必须边打边搜索、边肃清残敌,切不能顾前不顾后。

3、对炮兵火力使用,通常不要搞整营整连射,而应以单炮实施破坏射击,支援步兵行动为好。

4、山地作战情况复杂,要重视集中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尽量避免正面攻击。”

这四条切合实际的指示下发部队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月18日的战斗虽然更加激烈,但是部队的推进速度大大加快,伤亡也大大减少。364团、366团分别由第一天推进2、3公里,发展为推进8至13公里。365团的伤亡数字只是第一天的11%。


62,42军对采取夜战歼敌手段的总结

在自卫还击作战初期,由于对越北地形不熟,对越军作战特点不够了解,为了便于组织各兵种协同动作,一般都是在白天进行战斗。打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总在白天打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受地形限制,我军兵力不易展开;越军可以利用险要地形,藏在山洞、草丛里观察、射击,增加我军伤亡;白天进攻容易把越军赶跑或者被其粘住,不能迅速发展进攻。同时,经过316高地进攻战斗、673高地进攻战斗、班占西侧无名高地进攻战斗几次成功的夜战实践,使部队认识到:越军害怕夜战,尤其害怕夜间射击暴露目标遭到压制;而我军夜间作战可以隐蔽企图,使用兵力少,进攻速度快,容易达成全歼,自己的伤亡相对说来也比较小。于是,对于依托既设工事组织防御的成股越军,“白天看准,夜间进攻”,就成了部队乐于采取的打法。从高平向茶灵发展进攻阶段,各部队广泛运用夜战,接连取得了攻克弄压、800高地、茶灵等战斗的胜利。


63,42军打敌阻击战术总结

在自卫还击作战中,越军往往利用险要地形,构成火力圈,以阻击手段阻止我军进攻。其连以上单位的阻击,火力一般分为三层配置:普通步兵火器和反坦克火器主要配置在第一层,利用山脚的草丛、竹林、乱石碓等隐蔽待机;第二层是利用半山腰天然洞穴或石缝,主要配置轻、重机枪;第三层是在山鞍部或山脊上主要配置高射机枪、高炮(均行平射)和迫击炮。小股阻击则是利用有利地形,以步兵火力组成交叉火网。越军通常使用火力阻击,较少使用兵力实施反冲击。根据越军的作战特点,我军大部队沿公路发展进攻时,前卫一般展开一个连,沿公路两翼(距离公路500米左右)搜索前进。对付敌较大规模的阻击,同样也事先准备三层火力:加农炮、高射炮(平射)、迫击炮打敌第三层火力;无坐力炮、高射机枪(平射)打敌第二层火力;其他火器集中打敌第一层火力。对于小股越军的阻击,采取抢占两翼山头,由上往下打的办法。126师378团在打通广渊至下琅道路过程中,7次粉碎越军两个连和200多民军组织的较大阻击,9个小时推进28公里,歼敌92名。


64,步兵第385团1连参加对越作战概况

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43军129师385团1连先后担任团的突击连,掩护师直部分分队和民工向前机动,护路及清剿残敌等任务,先后进行大小战斗6次,共歼灭敌人107名(毙敌98名、俘敌9名),缴获82迫击炮1门、82无坐力炮1门、60炮2门、40火箭筒2具、高射机枪2挺、重机枪7挺、轻机枪7挺、冲锋枪和步枪24支、各种炮弹52箱零150发、枪弹31箱零2450发、手榴弹5箱、两瓦电台1部、步谈机一部、越军七溪以北作战预案图1份以及其他军用物资一批。1连伤亡25人(其中亡2人),有3个排、10班荣立集体功(其中2个排、3个班荣立集体一等功),71名个人荣立战功(其中中央军委授予韩永民、广州军区授予廖明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0人荣立一等功),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突击英雄连”荣誉称号。时任连长卢大坚,政治指导员廖明贵。


65,步兵第37师参加对越作战概况:

1978年12月17日,37师奉命在13军编成内开始向云南省屏边地区开进,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部队共编26个列车梯队,沿川黔、成昆铁路进抵昆明,尔后换乘米轨火车和汽车,沿昆河铁路和昆河公路向中越边境地区开进,于12月26日齐装满员到达屏边地域集结,完成了部队扩编、思想动员和临战训练等各项战前准备工作。全师总兵力15530人(含加强部[分]队和民兵),时任师长王引生、政委明申昌、参谋长魏天培、政治部主任张英明。1979年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开始,37师在军的编成内,担任战役行动方向的左翼进攻任务,从瓦窑至北山地段突破红河,攻克谷柳、保胜,围歼了柑塘地区之敌,至3月9日全部撤离战区,进至蒙自地区总结、休整。在20天的战斗中,37师在6公里正面上突入敌纵深25公里,攻克大小山头112个,共计歼敌2243人(其中毙2166人,俘77人),缴获各种火炮43门,各种炮弹11800余发,地雷2000余个,手榴弹11000余枚,各种汽车39辆,电台14部及大批军用物资。该师伤706人,亡210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110团3连以“勇猛顽强英雄连”荣誉称号,授予109团5连副连长刘保健、111团9连副班长吴勇(烈士)以“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66,14军的战绩统计:

第14军及其加强部(分)队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在红河东岸连续作战25天,进攻正面80余公里,突入越境纵深40-80公里,先后攻占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孟康、铺楼等重要城镇以及发隆、班老、拔坡、坂甘、郭参、朗中等35个军事要点,全歼越军黄连山省254团、独立第3营、特工第21营、发隆公安大队和老街、满镁、发隆、那老、孟康等公安屯,基本歼灭越军345师124团,大部歼灭118团,部分歼灭黄连山省192团和永富省194团。毙敌3875名,俘敌271名,共计歼敌4146名(不含伤敌数和32师歼敌数)。缴获60口径以上火炮127门,轻机枪140挺,重机枪99挺,高射机枪57挺,其他枪支2607支,汽车42辆,摩托车11辆,望远镜33具,电台22部,弹药和军用物资一批,彻底摧毁了战区的越军军事设施。时任军长张景华,政委范新友。


67,工程器材保障的若干情况:

在对越作战准备阶段,广西方向在崇左地区,云南方向在金平、河口地区,从机关和后方仓库等单位抽调403人,开设了3个野战补给仓库,接受战略仓库前运的各种机械823部,炸药2516吨,地雷、爆破筒126000余件,钢材829吨,木材8250立方米,水泥2000吨,各种工具、配件80余万件,其他器材3000余吨,总重量达33000余吨,及时补充到作战部队,使所有参战部队的主要工程机械装备达到按编齐装。两区同时增加了工程器材的储备量,工具器材达到按编制携行量的1-4倍,炸药达到17倍。广西方向实施爆破作业前,3月1日至5日,平均每天给前线作战部队运送炸药100吨以上。


68、云南方向后勤保障的一些数据

在作战中,云南方向共出车61700多台次,行驶2427万车公里,运送人员37万多人次,运送物资187000多吨。共消耗油料38780吨,弹药7761吨。供应部队干粮220万斤,肉罐头886570斤,菜罐头435272斤,苹果146000斤,汽水745000瓶,加工汽水粉50万包。救治伤员8000余人。云南省共投入汽车4000多台,骡马2450匹。共供应部队粮油2720万斤,肉374万斤,菜1435万斤,水果107万斤,汽水1175箱。云南、贵州两省共献血362000多毫升。有1572个单位荣立集体功(其中一等功10,二等功114,三等功1448),有14901人立功(其中一等功18,二等功299,三等功14584)


69,31师防敌炮袭的做法:

31师在战中为防敌炮火袭击,对阵地管理采取了如下措施:A:对人员、车辆、军马疏散隐蔽,没有任务的零星人员禁止在阵地上走动。B:严格灯火管制,野炊一律挖散烟、避光灶,夜间照明、抽烟严格避光。C:禁止在阵地上晾晒衣物,及时清理饼干纸和罐头盒,防止反光。要求部队每到一地立即构筑工事,做到人员有掩体,车炮能隐蔽。战中全师共构筑各种掩体5500余个,车炮隐蔽工事300余个,指挥所、观察所20余个,减少了因遭炮击造成的损失。2月17日凌晨,91团2营穿插到船头后,遭敌火箭炮袭击,由于该营构筑工事及时,避免了伤亡。3月6、7日,越军每天两次向师指和炮团2营阵地进行炮袭,每次达15-20分钟。由于预有工事,除少量器材物资有损失外,人员无一伤亡,有效保存了有生力量。


70,高平战区兵要地理

越南高平地区系山岳丛林地,山地比高多在400米以上,除高平、复和、东溪、七溪等城镇附近为土山外,其余多为石山。山高坡陡,地势险要,天然石洞、岩缝多。山上丛林茂密,道路稀少,仅有3号公路从我国水口经复和、广渊、高平通往太原、河内和4号公路从芒街连接七溪、东溪至高平,其余为乡村土路和山间小路;道路多沿山脚、河边、峡谷穿行,桥梁涵洞多、路面窄、坡度大、曲半径小、质量差,路旁沟深壁陡,沿途隘口多。战时正值雨季前夕,气候多变,雨绵雾浓,昼夜、晴雨温差较大。

高平市四面环山,平江绕市区流向东南,3、4号公路经该市通往越西北各边境城镇及内地,是越北战略要地。其南部的东溪是越北边境重镇,4号公路经此北至高平南达七溪,并有乡村土路与复和及我境布局相通。嫩金山口的弄梅隧道紧扼4号公路,地势十分险要,是东溪通高平的咽喉,整个地形易守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