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童谣大全:《课程简报》专题研修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2:33:19

【专家点评】

    

 

《课程简报》专题研修版

第九期

 

 

【专家点评】

    

编者按:

坐客本期专家点评的专家是朱明光老师。老师是政治学科的前辈了。自1986年以来,参与或主持了历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研制及修订,参与或主持了历次人教版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及修订。特别是在这次课程中,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作为统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成员,经历了主持上述课程标准的研制、全套相关教材的编写及国家级教师培训的全程。

老师曾担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课研究会会长。1997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现受聘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身为《文化生活》教材的主编,关于如何讲好这门新课,朱明光谈了自己的想法与老师们共享。

 

各位老师好!

培训接近尾声了,看到大家每天辛苦地在网络上耕耘,感动于大家的执着与坚韧!在这里,向各位老师致敬!

今天的培训进入文化生活教材的讲解。看到老师们关于“文化生活”教学的疑虑,不无感慨。因为,所有问题大都似曾相识——也是前期进入课改试教老师们的最初感受。唯其如此,基于现有的经验,归纳几点建议,供老师们参考,与老师们共勉。

首先,对于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有点“恐惧”其实很正常。好在,据我所知,一位被称为“文化大师”的学者就说过:“文化面前没有老师”。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当然包括我本人)。或许,正因为本来就没有既定的学科背景,才为我们塑造这门“全新的课程”提供了施展创造力的空间。大家都是拓荒者,让我们共同努力。

其次,就“想当然”“陌生”的知识结构而言,已经教过这门课程的老师们都有相对一致的感受:所谓困惑,与其说来自知识结构的“陌生”,倒不如说来自理论知识的平淡。所以,实施新课程,树立新的课程观、知识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很重要。这不是虚化,是实话。总之,面对新课程,关键是要有信心。还是那句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再次,要说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大体有三。一是对“结构体系”的认可:如何领略“形散神聚、杂而不乱”。二是对“教学要点”的认知: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三是对“政治味儿”与“文化味儿”的认同:如何操作“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上述三个问题,其实是基于几年来试教经验的归纳。对此,我们都已经结合个案做过具体阐述,可供老师们参考并持续探讨。

最后,也是这次进入课改试教的老师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如何获取、开发、使用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理解,对于相对贫困的地区、条件较差的学校来说,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就此,我想回应两点。一是应该确认:教学要求的活动,都是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和着眼点的活动,因此,单凭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设计应该是能够开展的。二是可以期待:我们将更加努力、通过更多渠道、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可持续地老师们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也不是虚话,而是实话。总之,“面包会有的”。

【专家视线:明日视频课程导读】

    

 

《生活与哲学》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主讲专家:孙熙国 《生活与哲学》主编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博导

 

各位老师: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三个内容。第一,《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第二,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教材,第三,《生活与哲学》教材具体内容的解析,主要是就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我们在编写这本教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第一方面的内容。

 

一、《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哲学模块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们认为,哲学模块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常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我们对宇宙人生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我们如何看宇宙,如何看人生。一个人只有对宇宙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从容应对。也就是说,只有有了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才会在面对社会和人生的路口时,不至于选错方向,走错道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是一门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宇宙,把握人生的学问。《生活与哲学》模块四个单元就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第一单元,主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这是我们教材的第三课的内容。为了说明这一内容,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哲学,哲学要研究和解决什么问题?哲学研究和解决的这些问题和我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哲学离我们有多远?这就是第一课和第二课的内容。

由此可以看到,第一单元三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确立哲学模块的主题,即哲学是什么,哲学要回答和解决什么问题?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因此,我们把第一单元理解为全书主题的确立。

第二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要想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形成对宇宙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就必须首先知道宇宙和人生是什么。怎么看世界的前提是知道世界是什么。这便是第二单元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如果说第一单元主要告诉我们哲学模块的主题是什么,是全书主题的确立,那么,第二单元就是全书主题的展开。

第二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世界是什么”。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围绕上述问题,第二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第一课和第二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三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思想路线。

基本结构是: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第六课)——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综合探究)。

 

第三单元是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世界是怎样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因此,本单元则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这一主题,用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壮丽画面。这一内容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说,属于辩证法的范围。因此,本单元也可以看作是第二单元的续篇,是全书主题的深化。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世界是怎样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回答。因此,本单元共设计了四课、一个综合探究。第七课讲联系的观点,第八课讲发展的观点,第九课讲矛盾的观点,第十课讲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综合探究讲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第四单元,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第四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是全书主题的解决。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两课、一个综合探究。基本结构是: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对了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哲学模块核心问题的回答。这是我们课程的主线,也是我们设计这《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基本思路。下面我们来学习今天的第二个内容。

 

二、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教材

我个人认为,要想正确使用《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至少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正确认识“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想正确地使用这本教材,必须知道这本教材的基本特点。新教材的编写,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作指导,全面贯彻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吸收了近年来学界取得的新成果,纠正了一些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并不科学的说法,因而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限于时间,我们不能展开,老师们可以看我的辅导文章。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

这就是新教材最突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但是,请老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走出课堂,从事社会活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能片面理解为放弃课堂的传道授业,离开老师的讲解与引导,完全由学生自主研讨和辩论。正确理解和运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下两点是应该注意到的。

第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前提。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思考呢?掌握知识是学生进行正确思考和形成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新教材决不是不注重知识传授,而是改革创新知识的传授方式。在这一点上与传统有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特别注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呈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不是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到,教材中所讲的那些原理是经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这样这些原理才能进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血液,流淌在他们的体内。

第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关键,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

新教材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串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新教材的编写首先把眼光放到学生身上,致力于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坚持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认为学生凭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该把新教材理解为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手段。

 

(二)、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课文方框中用仿宋字排印的那一部分。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我们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往往是通过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让学生从中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使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正确使用新教材的重要环节。

关于探究活动的使用,希望老师们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在呈现每一个原理之前,都先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做铺垫,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原理无例外地全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所谓不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够;所谓没有必要,是因为有一些学生的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原理,没有必要再去兜圈子,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但是我们主张,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的那些原理,学生容易产生混乱、模糊和怀疑的那些原理,应该通过“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来完成。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产生的知识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才不会考试一结束就全还给老师了。

第二,一般来说,“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与后面的宋体字所呈现的原理关系密切,二者都属于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但是,就《生活与哲学》这一模块来说,思考学习“探究活动”中的内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原理才是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提供给学生另外的案例、情境和问题,从而得出宋体字所表达出的思想和观点。

(三)、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辅助文”。

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辅助文有三个栏目:“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一般说来,“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它与正文的关系,同“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相比,要更密切一些。“专家点评”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做拓展性说明,它同正文的关系较“名言”远,较“相关链接”近。“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同“名言”和“专家点评”相比,它与正文的关系,就远了一些。

教师可以围绕正文内容,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使用这些内容。有些辅助文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辅导。

(四)、正确使用各单元后的“综合探究”。

各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和前面的课文,同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每一综合探究可安排1学时。从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实施的角度来看,综合探究的功能有二:一是综合,二是强化。

 

所谓综合,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把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第一单元就是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作出的系统总结和概括,第三单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作出的总结与概括。

所谓强化,是指一些综合性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放到综合探究中学习。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放到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等人生观问题,则放在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呈现。

综合探究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教材中的基本原理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探究路径参考,一是理论评析。前者大致相当于课文中的“探究活动”,后者是综合探究主题思想的集中表达,大致相当于课文中的宋体字部分。对于后者老师应给予系统的讲授和指导。

总之,综合探究是《生活与哲学》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三、《生活与哲学》内容解析

现在我们来讨论今天的第三个内容,这就是我一开始说的,我们要一起讨论教材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主要是就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我们在编写这本教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哲学既然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此,它就要阐明世界的本质、世界存在的状态和发展的规律,它就要阐发宇宙人生的真意,它就要探究人类思维的行程,总结人类思想的智慧。它要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智慧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我们将学会如何看宇宙、看人生,看自己,看他人。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一单元的核心问题,则是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了说明这一主题,首先就应当知道,哲学是什么?哲学要回答和解决什么问题?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它要回答和解决什么问题?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它的当代使命是什么?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所以,我们要用一个单元来讲。

教师在讲授这一单元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这是我们设计这一单元的真正目的。

基于以上考虑,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这一课主要是从生活和实践入手说明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怎样产生的,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哲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哲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哲学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哲学做好准备。

本课的基本要点有三:一是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二是哲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三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中一、二是本课的难点和突破口,三是重点。围绕这三个内容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是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二框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其中第一、二两个内容作为第一框,第三个内容作为第二框。

在讲第一框时,我们既要注意克服学理化,教条化的倾向,又应克服庸俗化的倾向,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隐藏着”的知识点。一个是哲学的起源,一个是哲学的功能。

先来看哲学的起源。哲学智慧从哪里来呢?我们教材的第一个综合探究就是以孔子的哲学智慧为例来说明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或许有学生会问,哲学的起源和“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主题有何相关呢?道理很简单,既然哲学起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而每个人都在生活、实践、追问,包括小孩子也会追问月亮的那边是什么?太阳的那边又是什么?当然这不是说小孩的思维已经是哲学思维,而只是说不管我们自觉与否,哲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经常和我们发生关系,因此,哲学并不神秘。

再来看哲学的功能。哲学的功能也表明生活处处有哲学。真正的哲学,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的这一功能是通过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提升人的境界、让人学会生活来实现的。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审视和内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和动物不同。如果说动物只是漫无目的地“活着”的话,人则是自觉地“生活着”。人类的生活是应该是经过思考了的生活,应该是有明确的目标和思想的生活。既然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想生活得更好,因此,每个人都和哲学有关系。这样通过“哲学的起源”“哲学的功能”这两个知识点就说明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是本课的重点。在讲本框时,除了讲清楚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外,还应该让学生把握哲学思维的特点,即哲学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把握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反思、概括和总结。从这个视角,把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教材第七页,我们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说明哲学思维的特点。“密涅瓦”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希腊人称为雅典娜,罗马人称为密涅瓦。栖息在她旁边的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可以看到整个白天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追寻其他鸟儿在整个白天自由翱翔的足迹。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反思、概括和总结。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本课主要是通过考察历史上先哲圣贤对宇宙人生的不同看法,了解他们各不相同的哲学主张,领悟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感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和对立。

本课的基本要点有二:一是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二是解释哲学基本问题。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框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不同的哲学

第一框的主要任务就是讲哲学的基本问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的意义。在讲这一框时,应注意三个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有三种表述:一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二是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三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但是,我们并没有说,对第二方面内容的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哲学基本问题是用来划分哲学派别的,哲学上最基本的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而且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之间不存在一种统一的“可知论”,因此,不能用所谓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来模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阵营。所以,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我们只是强调,绝大多数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作了肯定的回答,只有少数哲学家,如休谟、康德等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的观点被称作不可知论。

3、哲学基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活动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认识世界,一类是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都离不开这一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得好,我们就会在生活和实践中取得成功;解决得不好,就会在生活和实践中碰壁或失败。因此,哲学基本问题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框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因为从总体上看,唯心主义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是错误的;唯物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正确的。当然,对唯心主义哲学不应该全盘否定,唯心主义哲学也可能会适应某一时代的要求,反映时代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一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对唯心主义哲学应该采取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的科学态度。列宁把唯心主义比作“不结果实的花”。但是,这朵花是长在活生生的人类认识的大树上的。我们建议讲这一框时,注意使用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因为第一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课主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一框主要是讲哲学和时代的关系。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反映。哲学必须解决时代的课题和任务。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富有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是《生活与哲学》一书的基本追求。

请注意一个问题,这就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历史上的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上的精华,因而应该有那个时代的“真正的哲学”。在今天,称得上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应该把握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真正的哲学是一定时代精神上的总结和升华,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另一方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前导,它推动着时代的步伐,指导着社会的变革。这就是恩格斯说的,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前导。每一次社会历史的变迁,每一次社会革命的来临,哲学都扮演了先锋和前导的角色。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框主要是让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框是本课的落脚点,三个目讲了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三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讲这一目,应该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适应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要求而产生的。站在这个高度,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类解放事业的重要意义。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目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无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还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说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问辩人生

   本探究活动的内容有二,一是哲学的功能,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这两个问题,教师在授课中应予以重点阐释,具体内容见“理论评析”。对这两个问题,可作如下概括:

哲学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世界观的功能,它可以使人形成关于周围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帮助人们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方法论的功能,它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总体性和一般性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有三: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它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层次,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二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世界是什么,或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意识观;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理解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点和能动的反映观点,坚持真理,反对谬误,把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第四课和第五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六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基本结构是: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第六课)——实事求是(综合探究)。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本课主要是从生活实践入手,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正确认识物质、运动和规律,明确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本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说明世界的物质性,二是说明物质的唯一特征和固有属性。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一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讲这一问题,应注意既要讲自然界的物质性,又要讲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二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三是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我们放到了第十一课社会历史观中集中予以论述。

第二框的内容目标是,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主要讲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阐述这些思想是为了形成认识和探讨客观世界应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为下节课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好铺垫。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本课讲物质观,还是下一课讲意识观,其落脚点都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落脚点我们放到了下一课(第五课)中讲。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本课主要是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论。基本要点有二:一是人能够认识世界和规律,二是人怎样才能认识世界和规律。围绕这两个问题,本课设计了两个框

第一框讲意识的本质。为了理解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就必须对意识的本质有所了解。

第二框讲意识的作用。我们设计了三个目:一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二是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讲这一课时应该始终抓住的核心问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讲物质观和意识观的落脚点。第四课通过讲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使学生理解到,认识和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五课则是通过对意识的本质与作用问题的回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地认识改造世界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类探究世界、追求真理,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实践在人们探索世界、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本课的基本要点有二:一是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是明确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围绕这两个问题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讲第一框,应着力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注意树立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明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主要讲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实践及其特点,二是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第一个问题:实践及其特点。讲授这一问题的逻辑顺序是:实践的定义——实践的两层基本含义(物质性,直接现实性)——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实践的三个特点(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第二个问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基本内容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二框的内容目标是帮助学生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围绕此,教材设计了三个目,其中难点是第二目,重点是第三目。

 

第一目讲真理是客观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对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目讲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真理都有自己适应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确立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的基本观点。

第三目讲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旨在让学生懂得,实践是发展的,人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牢固树立“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的观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践与物质的关系。第一,单纯地讲物质和意识,不足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要求我们从实践、从主体、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第二,我们不能把实践夸大到宇宙本体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实践,是以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为前提的。不讲实践,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就不能和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夸大实践的作用,由此走向否认物质先在性的歧途,就和唯心主义殊途同归了。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这一综合探究主要把握三个内容:

第一,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看作是整个第二单元的总结。这一原理可作如下表述: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世界,自然界是物质的,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则是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二,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知道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是解放思想,什么是与时俱进,懂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第三,明确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的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事业成功的思想保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这三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予以重点强调。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三单元是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世界是怎样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由此,我们不难看到,第三单元是第二单元的深化。

第三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世界是怎样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对立统一观点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回答。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共设计了四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第七课、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第十课)——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综合探究)。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课的要点有三:一是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二是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三是解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框的内容目标是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围绕此设计了三个目,就是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应当明确,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都是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我们就应该用怎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我们所讲的联系观点只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客观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客观联系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观点是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联系的反映。在讲客观世界中的联系时,应该用“客观联系”来表述,在讲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理论时应该用“联系观点”来表述。

第二框的内容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围绕此,课文设计了两个目:一是整体与部分,二是系统优化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无疑也应包括上一框中讲的从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以及多样性来认识和观察事物。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本课通过对物质世界发展本性的考察,让学生领悟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本课的要点有三:一是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二是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是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由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涉及到联系、发展、对立统一、整体与局部等唯物辩证法各方面的基本原理,具有综合的性质,因此,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放在综合探究中学习。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框通过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讲第一框,应着重把握发展的实质,让学生理解发展是一个与运动、变化有区别的概念,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还要了解发展是和联系紧密联系的概念,讲联系必然讲发展。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相互联系就是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一起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者都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

第二框讲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要应讲清楚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发展的形式。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形式是从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

确立发展的观点,是本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不怕挫折、不轻视平凡的工作、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的。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学习这一课首先应当明确,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归结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辩证法的要素》的最后一句话)又说:“统一物之分为两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谈谈辩证法问题》的第一句话)。是否承认矛盾、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所在,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但是,相对于是否承认矛盾、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说,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还不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深刻分歧所在。因为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学完了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以后,还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本课的要点有三:一是通过对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的对立统一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领会矛盾的观点,即初步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二是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三是树立对具体问题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的观点,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

本课有两个框,第一框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框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一框设计了有两个目:一是讲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二是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讲这一框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讲清楚什么是矛盾。我们讲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这里强调了事物内部都有矛盾的思想,这当然不是否定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或对立统一的对立统一关系。不过当某一事物和另一个事物发生关系、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时,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对于这个事物来说是外部矛盾或事物之间的矛盾,对于更大范围的新的统一体来说则是它的内部矛盾,不处在统一体中的两个事物不构成一对矛盾。

二是要讲清楚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里所说的普遍性既是指矛盾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又是指一定范围内事物矛盾的共同性质,而这同时也就是由矛盾的性质决定的事物的共性或一般。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应的特殊性,则是说不同事物、不同时间的矛盾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同时也是指由不同性质的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个性或个别。

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这一框的内容目标是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学习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包括两个目,一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二是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矛盾分析法包括矛盾规律的全部内容在认识事物解决矛盾中的运用。这一框中讲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同时强调必须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这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坚持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这是由辩证法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正确理解破与立的关系。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成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这是“破”;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立”。

坚持创新也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决定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通过指导实践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本质特点,而改变世界的一个关键就在于创新。因此,我们把树立创新意识作为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课有两框,第一框讲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第二框讲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第一框主要是谈创新的哲学基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二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这两个方面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第二框主要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实践的层面说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讲这一课时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讲清创新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和扬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二,讲清解放思想对于创新的意义。创新走的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是对前人的超越,因此,创新就要善于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正确对待权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这一探究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系统总结,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二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它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教师应主要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内容见该探究活动的理论评析部分。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行为选择

第四单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因为我们在前面各单元讲“世界是什么”, “世界怎么样”,应该如何对待周围的世界等问题,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帮助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生的价值,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懂得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把握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两课、一个综合探究。基本结构是: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这一课的内容属于社会历史观的范围。主要讲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确立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围绕这些问题设计了两框。第一框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框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一框用三个目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开头插入了邓小平的名言:“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一名言应看作是这一框的导入语。这一框是讲社会历史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社会历史规律的?由此便很自然地进入这一框的主题。这一框的结尾我们用了邓小平讲社会发展趋势的一句话:“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这就是本框得出的结论。这两句话是遥相呼应的。

第一目讲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回答社会的本质,确认社会的客观性。对此有科学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树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但是,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在探究历史的动力时,停留在思想动机的层面,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却没有进一步考察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研究人类社会,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是客观的,在这个基础上,阐明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确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

第二目讲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生产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妙的钥匙。人们为了生活,就必须进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为了维护自己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有了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运动始终并决定社会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

第三目讲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在阶级社会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改革不断得到解决。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的

第二框讲社会历史的主体。

对这一框的理解可以从实践入手,引出人民群众。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史,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框设计了两目。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是从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在科学实验等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在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等三个方面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二目讲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理论,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就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目讲了三层意思:一是群众观点,二是群众路线,三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这一点为第十二课讲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做好了铺垫。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是本课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第一,要明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第二,要确立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这一标准,一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第三,要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这就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本课的三个框就是分别讲这三个问题的。

第一框讲价值和价值观,首先引入了价值概念。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是客体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因此,人的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活动对自己所属的社会以及他人的需要的满足。

第二框讲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主要的内容目标是确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应讲清楚两点:第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进行判断和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第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我们进行判断和选择,应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第三框讲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应重点讲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只有在工作中,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劳动中,人才能创造价值,也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二,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是创造价值的人生。人能够创造价值,这是人的价值所在。一个人创造的价值越多、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劳动的人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因此,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综合探究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这门课程根本的教学目的。我们选取了中学生最为关心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信念问题,以“坚定理想,铸就辉煌”为题,进行本单元的综合探究,就是为了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作为全书的结尾,这一探究应将《生活与哲学》这门课中讲到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综合地展现出来。

在这一综合探究中应讲清楚四层意思:

第一,什么是理想?什么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人生的价值是在追求理想的劳动过程中实现的。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各不相同,但根本的途径是劳动和奉献。

第二,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根本上是一致的,在对社会奉献的同时个人也会得到发展;

第三,人的价值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和贡献主要应当看他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什么。

第四,理想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天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这样,才能铸就无愧于时代的辉煌。

至此,我们一开始提出的“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主题便走到了它的逻辑终点。我们从生活、实践的观点出发,讨论了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了“世界是什么”:物质·意识·实践;讨论了“世界怎么样”:联系·发展·矛盾·创新;最后讨论了社会和人生是什么:社会历史的真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以上所述,是我个人对《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的一些认识和体会解,不恰当和错误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