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际地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培训班参考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1:12:2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培训班参考资料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培训班参考资料

教材编写的体会和讲授建议逄锦聚*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关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已经有明确的要求。作为编书组和编写人员,只是尽最大努力,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这些要求贯彻得更好一些。在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努力在以下方面下工夫:1.明确和把握教材的要求与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科书,它既不同于学术专著,也不同于专业课的教科书,其基本要求是通过学习使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既要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又要站到21世纪的高度,反映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既要强调教科书的权威性、规范性、科学性,又要从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作到史论结合、深入浅出、情理相融。2.确定和突出教材的主题和主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要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树立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3.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创立时的时代背景,又要根据发展了的实践的要求,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有针对性地回答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学生所关注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里,有必要特别谈谈关于联系实际的问题。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具有将近160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过了90多年的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但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老师和同学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需要得到回答。这些问题有宏观层面带有根本性的,也有大量具体的表象层次的。作为一本授课时数有限、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如何联系实际,需要精心把握。经过认真研究,本教材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选择上,不追求回答同学关心的大量具体的表象层次的实际问题,而是力图站到21世纪的高度,从根本的层次上回答三个重大课题,即: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变化,其本质变没变,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变没变;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遇到挫折,其前途还光明不光明;马克思主义历经150多年的考验,还灵不灵。我们认为,这三个问题如果能通过学习本课程得到比较好的回答,那么大量的具体的问题,就可以让同学运用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己去思考,去解决。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顾名思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其主要的内容应该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提出,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实际上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本教材的内容。先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权威的定义,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十几种之多。编写组认为,作为专门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如果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回答是不合适的。所以,尽管有难度,本教材还是在绪论的开始专设一个目,在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描述之后,尝试性地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了回答,提出: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用最简洁的话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总称。其中,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具有基础的根本的意义,基本观点是在基本立场的基础上运用基本方法得出的,当然,基本立场、基本方法本身也包含有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是通过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体现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科学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几个似乎互不联系的部分。但毋庸讳言的是,在比较长的时期内,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看中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论述,这当然也是必要的,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重视不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偏颇。本教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理解,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绪论的第三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论述中。在这一部分,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四个方面的概括,不是本书的创新,而是编书组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的体会,是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体现,我们认为,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内容的整体性理解和把握。基于上述认识,本教材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安排时,就注意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又不局限于三个组成部分,特别注意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容简单相加,而是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同时,尊重马克思主义学科规律和教学规律,从计划的一定学时要求出发,在内容和逻辑的安排上要突出重点,使之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首先要突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一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教材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到,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如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的观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阶级的观点、资本主义一定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理想的观点等,都力求讲述清楚,使教材的内容既重点突出,又基本上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相对于内容而言,体系结构的安排是第二位的,但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结构安排,无疑会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也有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本教材除绪论外,共设七章。绪论开宗明义,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接下来写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再接下来写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容;最后写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同学认真学习绪论,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同学站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教材前三章集中讲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既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科学的认识论,有马克思主义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的根本立场,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最基本原理,还有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后四章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进一步展开和应用,马克思恩格斯既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进一步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又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家阶级剥削雇佣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必然性,从而为工人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需要说明的是,后四章除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外,还包括了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考虑到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专门讲授,所以,本教材比较多地是讲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重要思想。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在全书中具有重要位置,学习这一章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高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自觉性。在讲授这一章时,要特别注意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要讲清楚,共产主义既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又是始于足下的实际行动。当代大学生应该科学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追求崇高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对一些理论难题的认识和处理1.如何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中的地位及其与世界物质性的关系这是哲学界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为了能准确地讲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编写组一方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方面向著名哲学家们请教,最后形成本教材的提法。编写组认为,不管从历史上讲,还是从逻辑上讲,都是先有物质世界,后有实践,实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未知物质世界与已知物质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我们对未知世界只是不知其情状,其存在并不是不可知的,而且正是未知世界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转化为已知世界。我们只能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已知世界的有些变化是实践造成的,不能说已知世界的存在依存于实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对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本原的、决定性的。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让自然物作用于自然物。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2.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期间,有上升,有危机,甚至曾经濒临崩溃。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酝酿和发生,它似乎又出现了新的生机。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看到的现象。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作为一本专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我们没有回避这样的问题,而是在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得出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理论、危机理论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作了实事求是的梳理分析。这些梳理和分析包括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客观地梳理了资本主义变化的表现。归纳为五个方面,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国家政治的变化。二是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包括: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等等。三是明确地指出了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质。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和自我否定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调节。这个过程在客观上是为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做准备的渐进的过程。当然,也必须明确,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那种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样,那种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上这些认识,并不是本书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而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如下基本观点的阐释。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P33)3.如何认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国内外有两种不同认识,一种认识强调暴力革命,一种认识强调和平过渡。过去我们比较多的是强调暴力革命。本教材力求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对此的基本观点,认为: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2](P19)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1](P256)这对于以前的剥削制度的更替是如此,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革命来说,更是如此。在强调暴力革命的同时,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本教材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经认为英、美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列宁在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时,也曾经认为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是,实践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谈的是例外的情况,是作为“设想”讲的,是“革命史上千载难逢的机会”,[2](P293)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国家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所以,如果轻易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原则,让无产阶级完全放下武器,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缺乏根据和有害的。当然,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道路,本教材很重视列宁关于“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3](P777)的论述,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与各国选择道路的自主性,认为: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真理。但是在认识这一真理的过程中,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多样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这种多样化的趋势,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从世界历史的走向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既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那么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四、对使用教材的两点建议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则是能否使用好教材、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实事求是地说,使用这本教材对于现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从总体上说,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这种困难表现在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不甚适应教学的要求,其原因不在于教师队伍本身,而在于我国长时期来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存在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在过去比较长的时期内,我们没有相对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科,而是分别在哲学、经济学等学科内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种学科设置的结果,虽然使得对马克思主义的分学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但整体研究则受到削弱,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往往只能胜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某个学科教学的需要。现在的教材,则不仅仅要求教师要具有马克思主义某个组成部分的专门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要能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怎么办,出路在哪里?出路有两条:第一,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国家已决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建设好。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并把高水平人才培养摆到首要位置。作为特殊措施,可以首先从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相关的专业课教师中选拔优秀者优先进行培养,以造就一批骨干,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升这支队伍的水平。第二,加强培训,倡导加强在职学习。新一轮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无疑是一种严峻挑战。应对这场挑战,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提供条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则应该增强紧迫感,努力学习,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应该开展一场新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在学习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2.妥善处理课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按照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3个学分,大致54学时,这样少的学时数与要讲授的丰富内容形成明显的矛盾。其实这样的矛盾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已经遇到了,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内容要在20万字多一点的教材里写清楚,已经是高度压缩和凝练了。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根本的出路是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特点出发,按照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神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特点是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不一般地局限于或最主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授。从这样的根本要求和特点出发,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对于由此所涉及的许多概念、许多人物、许多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专业知识等,可以主要地通过有指导的学生课外的多种学习方式特别是一些现代信息传播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这样就可以把课堂有限的时间集中突出讲授重点。例如,讲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分配,最重要的观点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阶级瓜分了,至于由此涉及的地租、利息、利润等概念和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即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讲授,也不一定完全依赖或局限于课堂教学,例如可以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学习和理解,这样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也可以大大地缓解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最后,我建议,尽管学时少,还是应该要求学生读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列宁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列宁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责任编辑:郑 端



关于教材第一、二章若干问题的解读李 毅*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第一、
二章的总体要求这门课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认识马克思,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讲好每一章,一定要始终关照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教材立意的纬度,充分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从一定意义上也说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是我们理解每一部分内容的整体性要求。1.这两章在教材中的地位这两章是教材的基础,也是重点。讲好这两章对于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到重要的作用。用两句话来概括这两章的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是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这也是教材的任务。讲不好这两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很难把握,讲不好这两章,后面的内容就不好理解。也就是说前两章是从整体上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筋和脉。换句话说,这两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最基础的内容。这两章是让学生着重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也应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具体地说,这两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从其与全书内在逻辑结构的关系看;二是从其自身所阐述的内容看。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看,这两章都是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世界是什么、尤其是人类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前两章主要是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的。在此基础上才有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即唯物史观的发现。后面的两章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的发现,以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然规律的原理,从而试图从根本上回答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所阐述的内容上看。尽管现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括不尽一致,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共识。所以胡锦涛同志2003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这在前两章有比较集中的反映。2.放大视野,转换视角这两章是原来哲学原理的内容,可能容易按原来的思路理解。对此,一是要放大视野,二是要转换视角。放大视野就是要把它放到马克思主义整体的视野中来重新认识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转换视角就是要转换为讲哲学而讲哲学、在哲学观点阐释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在教学中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避免以讲手段忽视目的甚至代替目的的讲法。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出发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提高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其基本功能是意识形态教育。我们要树立意识形态教育必须有科学理论来支撑的观念,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进行学术研究才能提高它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与其他哲学有共性,但还有它的特殊性,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把这两者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赋予了革命的精神和品格,才愈显出其思想的魅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也正因为以科学性为基础,才愈彰显了科学应有的力量。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它成为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研究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定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就有可能防止把哲学变为纯粹的思辨、纯主体意见的可能性。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作为自己哲学的使命,从而赋予哲学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中国哲学思维发达,但是中国哲学重人生重道德教化,因此强调哲学安身立命和提高个人人生境界的作用。这自有它的作用,但作为受剥削压榨的劳苦大众不可能依靠这种哲学获得解救。同样,西方哲学虽然有重宇宙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传统,但都没有把改造世界作为哲学的任务。当代西方哲学倡导重视现实世界,但仍然是纯思辨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与自己的使命相应,它不再以建立抽象的形而上学体系,为人类提供永恒不变包医百病的绝对真理为目的。实际上,马克思如果以此为研究对象,也就不可能成为“绝对真理”的体系。因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不与具体的不断变化的实际相结合就是僵死的教条。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自己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1]这也给我们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师以启示,这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也是我们重新学习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视野上要更开阔、境界上要有新提高、认识上要有新高度。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特殊性出发,把握好其基本内容。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应有的一种视阈和眼光。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这两章的内容,否则就容易讲成原来的哲学观点的介绍。那样的话,你会发现现在这个教材还有这样那样的观点没讲,可能是挂一漏万。感觉前两章不过是原来哲学教材的压缩饼干,讲起来吃不消。所以要解决怎么讲的问题,首先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一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教学要求上要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是视野、理念;着重世界观、方法论是要求、内容;认识人类发展规律是主线、逻辑。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理解。也就是说在每一章的讲授中都要体现这样的要求,或者每个原理的讲授也都要体现这样的三句话。3.应把握的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主要是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了解和认识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要使学生懂得怎么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的道理。第二章主要是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高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能力。这两章主要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什么、人类怎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观点,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认识世界和社会的钥匙。在教学上自觉地帮助学生树立几个基本观点:世界客观实在性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实践观点和真理与价值统一的观点等。4.主要内容和教学要点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规律及其客观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二章 人类认识及其实践·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两章
的重点和难点1.第一章重点是要讲好第一节总体的思路:第一节要讲清两个问题,一是世界的物质性,二是社会的实践性。可先从世界观形成讲到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这里强调了两点:一是强调了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意义。即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二是强调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实际意义。即世界上的现象归结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其中都交织着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而这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首先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为了课堂讲解的方便,我们在这里把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提了出来。在对哲学基本问题阐述的基础上,要讲清楚客观实在性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说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人类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则一定通过实践。在讲“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个问题时,从实践是什么开始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接着揭示了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由此从三方面论证了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本质上就是实践的。这是一体两面的。那么怎么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在教材中对这一个问题是从两个方面说明的: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二是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讲清楚这样的问题,一是可以深化我们对世界物质客观实在性的理解,二可以为后面的内容的阐述奠定基础。理论难点:物质世界与实践的关系。这一直在学界有争议。我们认为,在教材中要着重讲清楚的是客观世界的先在性和实践的本质和地位。要注意现在学界对此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主要是把肯定客观世界先在性与肯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对立起来。一种看法认为:讲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了。它主张唯物的观点、物质本体论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种看法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当然是正确的。但论据和论证的方法都值得商榷,因而结论也就值得商榷。还有一种看法,主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但是,它否定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前提和基础,否定物质本体论,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主张实践本体论或唯实践主义。这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2]我们一个总的思路是:要把肯定客观世界先在性与肯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作用统一起来。肯定客观世界先在性的前提同肯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同样重要。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具有本体作用,但不是世界的本体。因为实践是人的,实践不具有离开人的外在独立性。世界的物质性或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它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辩证统一起来。对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在这里要注意说明社会的物质性。为什么人的社会也是物质的?教材中讲了三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一是说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发展的产物、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人类的实践活动依赖于自然界;二是就人的实践自身说的,它就是一种物质活动。三是社会的物质性的内容就是说社会的存在是物质的,当然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生产等。通过阐述,一是要让学生树立“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是唯物主义的基石。所以我们让学生了解世界时也是从“物质”概念开始的。正是在弄清物质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论证了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上的一切都离不开物质,一切都是物质以及物质的属性、关系等的统一体,没有任何脱离物质的东西。所谓世界的客观性,指的是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哲学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前提讲清楚了,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基础就好讲了。在此基础上要正确理解实践及其地位和作用。在教材中我们写道:“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人类的实践证明了人的主体之外存在的客观世界。人的实践的成功和失败,表明人不可能“心想事成”。实践概念的提出不仅没有否定客观物质世界存在这个前提,而是更加证明了这一点。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实践的地位。对于实践的地位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马克思主义根本任务意义上,实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任务的根本方式和途径。它强调的是改造世界的作用,不是本体作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实践活动最一般的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目的,实现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过程中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上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贯穿始终的观点。恩格斯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它自始至终贯穿着实践观点,指明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而不是世界的基础。马克思强调实践是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周围世界即人化世界而不是整个世界。实践是主体活动的方式,它发挥的是世界人化的作用,它本身不具有离开人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实践不具有外在于人的独立性质。在此基础上教材中阐述了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也就是要把社会当作实践来理解。这是“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含义。实践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人类社会的历史不外是人类实践的总和,实践是一切社会现象之源,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离不开人,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3]从这样的意义上正确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使学生树立起科学认识世界的总的观点。第一节要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第二节要告诉学生世界怎么样,从客观世界的联系发展总特征讲到世界的规律性(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这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和发展的。这里,我们注意教材中对这三大规律的讲解,没有像以往那样把三大规律并列,而是更加突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作用。为什么说是核心?一是从内容上,二是从形式上体现出来。从内容上说明“对立统一规律怎么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教材着重强调: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矛盾通过统一和斗争达到解决,即发展。由此,我们把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联系起来理解: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导致发展,而发展就是质变,于是事物的变化就呈现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种量变质变的过程,不是笔直的,而是在矛盾双方的反复作用中前进的。这样,矛盾规律揭示的是世界为什么能够发展、发展的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发展的趋势。三个规律结合起来完整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面貌。所以,我们在教材中把这两个规律的内容从形式上是作为对立统一根本规律的部分或延伸内容来讲的。后面特别联系现代科学发展讲了辩证思维方法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讲矛盾时尤其是要给予“和谐”的内涵与作用以关照。在教材中对此已有说明。可以结合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新特点来理解。特点一: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有新内涵、新含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非对抗性的斗争。特点二: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动力作用有新变化——和谐起着主要的动力作用。特点三: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有新发展——和谐是斗争的目的,斗争是和谐的手段。在第三节中,主要是请清楚尊重规律和发挥能动作用的关系。这里的重点是要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尤其它们之间的区别不能成为否定社会规律客观性的理由,反而应成为我们理解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键。主要把握以下三点:(1)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领域是人的领域。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社会规律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某一社会存在某种规律,这种规律的性质和内容及其起作用的范围,不取决于主体的意志而是取决于社会联系的条件。教材中这样表述社会规律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公式是“只要有……就有”,就是说,只要有阶级就有阶级斗争,只要有商品生产就有价值规律,只要有市场经济就有供求规律,只要有货币就有货币流通规律。它表现的是客观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只要原因而不要结果,只要条件而不要它必然产生的现象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规律。(2)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这是社会规律的特点,不是缺点。即无论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如何,它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也只有在人的活动中社会规律才能发生作用。所以人们用不着组织一个月食党来促进月食,但却必须组织革命党来实现革命。(3)社会规律是依存于人的活动中客观形成的关系的,这是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机制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自然规律的产生与实现同人的活动无关。而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不存在人的某种活动就不存在相关的社会规律。也正由于社会规律对人活动的依赖性,造成了社会规律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假象。其实,人的意志与人的活动的联系是直接的,而人的意志与规律的联系则是间接的。社会中的一切都是人创造的。但人不能因为自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物,就可以自由地、不受制约地进行所谓创造。人是什么并不决定于人本身,既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也不取决于人的抽象本性,而是决定于人生活的社会。这既是社会规律的性质,也是它的特点。把这一点讲清楚了,怎么发挥人的能动性就容易理解了。2.第二章应注意把握三节的层次总体思路: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真理和价值;第三节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重要的是第一节,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是结论,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阐述。正是先有客观世界,才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第二章主要是讲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认识产生发展的规律。这里讲实践与第一章讲实践的侧重点不同。前面主要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说的,这里主要是从考察人类实践活动的角度认识的。前面侧重说的是:实践是什么,后面则是怎么样实践。认识论中实践主要是解释认识来源的。所以第一节讲认识的本质及规律。即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等三方面论述的。在这里首先明确的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教材中写道:“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这样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视实践,离开实践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但是实践不是主体,而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动方式。这就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人,人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本体。马克思强调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时,它指的正是实践的中介作用,即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不是本体作用。当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主客体之间、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辩证统一的基础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实践的作用。正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每时每刻在证明着有一个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人的实践的成功和失败,表明人不可能心随人愿,而取决于主体在何种程度上形成有关客体的正确认识。正像恩格斯批判青年黑格尔所说的,“每一种感觉都迫使他相信世界和他以外的其他人的存在,甚至他那世俗的胃也每天都提醒他在他以外的世界并不是空虚的,而真正是把他灌饱的东西”。[4](P154)重点难点:(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强调了认识的本质是反映。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承认认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否定了这个前提,反映论就没有依据。二是认识是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实践的一部分。正是由于实践的基础作用,才使得认识主体和客体的能动反映成为可能。三是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符合、一致,即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且这种反映是一个过程。理解这里的关键是第一条,即承认不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所谓“选择论”、“建构论”等认为认识对象是主体可以选择、建构和创造的。他们把反映与选择对立起来。认为反映只能是机械的,而选择是能动的。实际上,反映也是选择,是有选择的反映;同时反映是有选择的,但不管怎样选择都是反映。所谓认识是建构,还有认为是创造。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并没有要以反映代替建构和创造,而是持有建构和创造论者要以其否定反映。反映中有选择,有建构,有创造,有主体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是能动的而不是机械的反映,但这些作用归根到底是为了更深更广地反映客观世界。如果离开反映去选择,去建构,去创造,那就谈不上认识了。(2)在讲真理的检验标准时,特别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便把检验真理的标准和真理的标准区分开来。标准是被人用以衡量他物的东西,即用他物同它比较来确定他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东西。长度的标准是尺,重量的标准是秤。我们有度量衡等。按照这种理解,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世界,也就是说,某一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把它同客观世界相比较,看它同客观世界一致不一致,有多少一致,多少不一致。也就是说,各式各样的学科的真假只能以其对象为标准。物理学的标准是物理世界,生物学的标准是生命世界,心理学的标准是心理过程。教条主义的错误就在于把教条当成真理标准,个人迷信的错误就在于把某个人的话当成真理标准,而不管是否与客观世界一致。这里我们注意了一个区分:真理的标准不同于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的标准是客观世界,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即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3)真理和价值两个尺度,实际上也就是怎么使主观和客观符合一致的问题。一个是怎么按照客观规律符合客观,一个是怎么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人们实践活动的规律。增加价值部分,咨询委员普遍认为是应该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的思想应该讲清楚。真理和价值尺度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的问题,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也是有事实判断做基础的。在这里最重要的是解释清楚价值及特点,评价(价值判断)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在这里我们强调价值的客观性,有这么几点:价值的客观性是从构成价值的因素说的,人的需要是客观的,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需要(人渴了要喝、饿了要吃,还有精神上的需要)。其次满足人需要的对象是客观的,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是客观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具体主体性。也就是说,主体需要不同,价值意义就不同。价值的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容易理解。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建立在对对象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的。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的原理,主要是要讲好其认识方法的意义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坚持真理与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是统一的。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也就是要坚持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也是我们坚持真理的具体体现。对大学生来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看待问题,是学习目的,也是学习的基本要求。实际上,社会的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并存,是社会发展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应该看到,不同观点的切磋、社会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而任何国家,不管其经济结构和社会思想多么复杂多样,都要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现在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这样。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是客观的,但并不等于不要价值的引导。换句话讲,社会现实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恰恰更需要社会价值的引导。这是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导向。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认识现实社会价值趋向及其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这是价值原则,也是立场和方法。西方道德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价值观是不可教的,只能尊重。在我国,以公共知识分子自称的学者,也以价值中立的“中性”思想相标榜。认为“中性”才是公正,才是客观的。“中性”成了一种标准,成为一种时尚。有的把革命经典故事的红色涂为粉色,把黑色染成了灰色。这样的思想在教学和研究中的具体表现是:强调一般性多了,强调先进性少了;强调普遍性多了,强调特殊性少了,一般性的介绍多了,批判的评价少了。连某些人的表情都是中性的——冷漠。冷漠和无情联系在一起。波兰作家雅辛集说过,不要害怕敌人,他顶多把你杀死;不要害怕朋友,他顶多把你出卖。最可怕的是冷漠的人,他既不杀死你也不出卖你,但世界上之所以有叛卖和谋杀都是由于它的默许。实际上,越是在呈现多样化文化发展的社会,越需要优良的道德价值原则来澄清观念,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多中求一,是规律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的需要。当你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冷漠,恰是涌动在你心中需要人与人间相互慰籍的渴望。以价值澄清学派为代表的道德相对主义忽略了道德内容的教育,忽视了道德行为的指导。人们只相信自己的价值观,而不考虑别人的价值观和内心感受;人们各行其是,没有可以遵循的、被社会所普遍认可的价值导向,社会就失去了赖以维持公正和谐的道德和精神支柱。自然主义“文化多元论”所持守的“什么都行”的观点,表面上似乎是公正的。实际上,毫无原则、不分良莠地对待一切文化现象和观念,是对平庸、媚俗甚至恶俗的、有害文化现象和观念的放纵,对富有创新意识、高雅的、健康文化现象和观念的侵害。高雅的与庸俗的,高尚的与卑鄙的,真诚的与虚伪的并置,把美好的与丑陋的,正义的与邪恶的,圣洁的与污浊的同视,就失去了精神上的感召。有哲学家说,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这种区分不重要。这是教徒和俗人的区别。但有一种区分更重要,就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信,人由此分出了高尚和卑鄙。相信神圣的人,心中总有所敬畏,对人类各种优秀的品质,如诚实、勤勉互助、吃苦耐劳等,充满敬重敬畏之心。他不一定都能身体力行,但起码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所有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有敬畏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它表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界上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罪恶也有正义的惩罚。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社会需要价值导向,人也要有精神追求。从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看,不论是西方志士仁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探求,还是中国圣哲贤人对终极关怀意义的追索,试图从纷繁迷离的思想文化云雾中整理出“真善美”的文化意蕴,则是其共同的愿望。从“多”中求“一”,不仅是其方法,也是他们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境界。这也成为人类的文化、文明发展的积极动因。所以,从历史的发展看,听任无批评的自然主义的文化多元论,只可能使文化发展出现无政府主义状态,最后,因为失去了文化的价值意味而使文化发展的生命力趋于衰竭。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青年大学生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面对思想文化多样化的现实,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其导向,应努力划清几种思想界限:一是主导性和非主导性价值的关系与“价值多元”的界限。近年来,“价值是多元的”的说法颇为盛行。实际上,在存在着利益分化的社会里,每一种价值标准不可能都具有根本的“元”意义。多元实际上就等于取消了“元”。只有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才是根本性的、具有主导地位的价值。除此之外,还存在多样的价值观,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在当今世界存在着价值标准的根本对立和冲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价值观与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发展的价值观之间的根本对立;物欲主义、急功近利与甘于奉献、牺牲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等等。面对此,我们以对社会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区分出主导性价值与非主导性价值是必要的。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主导性和非主导性、正和负价值。但不能把处于不同地位和层次的主导性价值和非主导性价值的关系等同视为元与元的关系。当然,主导性价值存在并不能代替(否定)其他非主导性价值存在的客观性甚或是历史的合理性。但如若把主导性与非主导性价值的关系等于“多元”关系,就会抹杀先进与落后、优与劣、正当与不正当乃至善恶、美丑的区别和界限。[5]用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和参照系去评价社会行为,对引导社会主体形成科学、先进、合理的价值目标和进行价值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对社会发展起着导向作用。主导性价值观“元”地位的确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整合,抵制和遏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价值多元论”的宣张只能削弱甚至破坏这一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最终走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泥潭。二是历史反思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界限。反思是一种世界性的思潮。在对现代化的反思中,对于科技理性局限性以及科技理性与人文理性矛盾的深刻认识,都是这一历史反思的结果。“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亦是对现代化反思的一种结果。人类在走过20世纪的历程迈入21世纪的时候,总结性的反思是必要的。我国学者在总结20世纪、尤其是现代历史时,对于各方面的总结性反思、再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反思是建立在对历史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但若变成否定历史的虚无主义,这种反思不仅无益,而且是非常有害的。在这种“反思热”中出现的否定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思潮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和研究的。90年代出现的“告别革命”论是典型一例。它从反思和批判激进主义出发,反思中国近现代史,否定中国革命。从反思80年代“文化热”中的激进主义到反省“五四”以来至整个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激进主义,从批判文化激进主义到批判政治激进主义,反省反思整个中国近代史,否定近代以来历次中国人民革命,认为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都搞错了,搞糟了。这种“告别革命”论否定一切革命,认为中国革命历史是历史的误会。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有的人进行了“话语转换”,把对历史的反思变成了对革命的“控诉”。这在某些文艺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一无视历史事实、主观否定历史结论的虚无主义,直接推演出的是否定中国革命以及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的错误结论。有人把《白毛女》中杨白劳与黄世仁的关系演绎成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债权人以适当的方式向债务人索取债务应受法律保护,用革命方法剥夺黄世仁们的财产并不解决中国问题。可见,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背后则另有企图。三是向西方学习与“殖民文化”策略的界限。与以上相联系,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着双重的历史任务,一方面向西方学习,以西方式的现代化为参照系,实现现代转换;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坐标下,走出自己的道路。在“告别革命”论的思想鼓召下,一些学者认为中国革命延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人公然提出迎接殖民文化的“孙子策略”;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文明”,“中国要现代化先得被殖民三百年”。这些观点并不新奇,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化论”、文化保守主义都有此论,认为民族独立与否和现代化是无涉的,而且认为,只要现代化了,独立与否是无助的。这种思想,在青年中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对东北被日本占领、三元里抗英的认识)。实际上,“殖民文化”根本不可能解决不同文化如何共存的问题。我们要从中国现代社会实际出发,认识用“殖民文化”策略求取现代化的错误。没有民族独立,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正像恩格斯在致卡·考茨基的信中指出的:“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内政问题。”[6](P427)“无产阶级的国际运动,无论如何只有在独立民族的范围内才有可能”。[6](P428)所以,“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发展的基本条件。”恩格斯由此还论证了成为国际的民族以前,首先成为国家的民族的意义,认为“只有真正成为国家的民族时,才更能成为国际的民族”。[6](P429)这对于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人民革命的意义及其正确认识“向西方学习”的含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四是唯物史观与文化史观的界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文化热”兴起中,以文化史观为基础的“儒学复兴论”、“儒学第三期发展”等观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以寻求儒学“道统”为旨归,宣扬“原道”意识。他们把文化价值的核心简化为单纯的义理,根本无视甚或鄙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过程,视文化为社会变迁的决定因素。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慈禧等都成了中国文化“道统”的代表,“有本者昌,无本者竭”亦成了文化、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影视文化界以皇帝史观演绎出的戏说封建皇帝的故事,把他们颂扬成十分圣明的君主,其帝王情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思想会造成一些青年对“儒学为主导”错误口号的认同(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作为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是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完全是思想“窜升”的结果,是历史的误会。由此所谓以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口号就应运而生)。21世纪是“儒学复兴世纪”的宣传,以及西方表现出的对中国文化的重视,都会诱导一些人从文化自身寻找文化被重视的原因。文化史观说到底是文化决定论的唯心史观。实际上,文化发挥作用的原因应从社会的政治、经济中才能找到答案。今天世界上对中国文化的重视,是源于我国政治、经济的日益强盛,文化不过是其反映。对此,我们必须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认识。显然,在文化实质及其作用问题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的是两种不同历史观的对立和斗争。树立起思想的边界,是让我们有所坚守。在现代社会的大潮中,我们要有所坚守,坚守那永恒的人生价值。一个不能投入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我们要做一个坚持真理,捍卫神圣价值的坚守者。本章的第三节,实际上是作为前面内容的结论来讲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不单纯是第二章的结论,而是第一、二章的结论。这也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必然结论。在这里强调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等联系起来讲好。因为这里注意要坚持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性。理论不能脱离实际。同样,实际也一定要理论的指导。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理解为不需要理论的指导。实事能够求是,就是因为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理论联系实际都是统一的。我们既不能忽视理论,也不能忽视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并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三、对这两章教学的一点建议1.要注意从整体上理解基本原理,注重把握规律这条线这两章着重从物质世界客观性及认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阐述世界观方法论意义。这既是我们把握的整体,也是我们讲授过程中的主线。由此我们也可以为后面几章内容的讲解奠定基础,做好铺垫。2.要在提高针对性上有所侧重针对性,主要是要强化我们的问题意识。讲授者脑中要装着“问题”,讲授的内容针对性和说服性才强。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敢于直面问题,是讲授者的勇气和能力;善于回答问题,更是讲授者的水平和境界了。从问题分类看,一是学生关心的问题,二是容易使学生产生思想混乱的问题;从我们讲授者的角度看,一是理论方面的问题,二是实践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当注意对问题本身的分梳,以便“对症下药”(有的药是“治病”的,有的药是“预防”或“保健”的)。3.要带着感情讲,讲出气势来这是一门新课,是让学生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课。要通过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揭示,讲出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魅力和人格力量。我们要以对事业热爱的激情和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信念,带着真情实感讲好这门课。这是目标和任务,也是信心和态度。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作出牺牲的。那时我们所享受到的就不是可怜、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无声息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精神,更是境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学生的不仅是思想的启迪,还有心灵的震撼。这是教学的任务,更是教育的责任。(特别说明:为讲解好这两章的内容,直接引用参考了黄楠森、陈先达、杨春贵三位先生的有关思想和观点,专此谢忱。并列出三位前辈的著述,以供学习参考)参考文献:[1] 陈先达. 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走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杨春贵. 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N]. 光明日报,2006-05-23(8).[3] 黄楠森. 哲学的科学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 刘奔. 从历史观的高度认识哲学价值论[J]. 新华文摘2001,(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责任编辑:蒋旭东



关于教材第三章若干问题的解读王展飞*


本章是在教材第一、二章阐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人的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之后,阐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条主线,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逻辑结构1.本章的教学目的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它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根本变革。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领域中的两个重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块整钢,并不是先有辩证唯物主义,而后才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变革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把实践观点和辩证法引入哲学,使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起来。因此,教材在第一章讲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时,即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肯定自然界对人的先在性的前提下,阐明了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阐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以及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我们在讲授本章时应当注意到这一点,以便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的方法论。2.本章的逻辑结构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贯穿这三节的主题就是如何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虽然人类社会是按其固有的规律发展的,但那时的哲学家们实际上不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旧唯物主义者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则陷入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归结为一种精神的力量。正如列宁所说:“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1](P425)因而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阐明了物质生产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系统,有其运动变化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考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正因如此,本章先是分析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论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只有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为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奠定理论基础。在阐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之后,用唯物辩证法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就要研究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中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两个规律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贯穿于社会历史的全过程。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体现为普遍与特殊、一般和个别的统一。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都是客观的,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它不是自发地起作用的,而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这就需要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政治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以及科学技术等诸方面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动力系统。这是本章第二节论述的内容。既然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那么,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呢?这个问题也是认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教材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论述了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区别,进而论述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以及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同时,对个人特别是杰出的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作了具体分析。在把握本章的逻辑结构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基本观点:其一,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社会规律也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唯物史观揭示了人们社会活动的深刻根源,强调了决定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社会经济关系,也就是人们为解决物质生活问题而从事的生产和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其三,社会历史本质上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历史,是社会矛盾首先是社会基本矛盾合乎规律的运动发展的过程。其四,人类历史中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五,人类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整个社会就像一座极其复杂的建筑物,既有自己的基础,又有自己的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六,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现象,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革命的实质就是先进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的阶段。其七,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二、本章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本章主要是阐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重点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及运动规律的理论,揭示其重要意义。可以结合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来阐明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可以针对西方存在主义指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所谓“人学空场”来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足点,就是对现实的人和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予以最充分的估计。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注上,而是通过对人与人的活动的研究深入到对历史规律的揭示。所以,特别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最伟大的发现不是对人的发现,而是对社会规律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所揭示的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本章的几个主要问题:1.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根本问题。在教学中要讲清以下三点。一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作为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二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生产和发展变化。在讲授这一问题时,要阐明社会意识是以理论、观念、心理的形式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社会意识虽然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是其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我们要充分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三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这是讲授中要着重阐明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认识社会历史是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在这里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话:“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你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2](P391)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由生产力决定并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这个问题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辩证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辩证运动规律。在教学中要讲清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重要概念,讲清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以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此外,建议在讲授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讲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时要从人与物的相互关联中加以把握。唯物史观研究“人”,但不归结为“人”,是既见物又见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揭示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要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讲成机械的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一定是有人参与、与人关联的,我们要给予生产力、生产关系中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必要的关照,尤其是人的利益的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是一定的人群(阶级和集团)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一定条件下的选择。如果把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抽取出来,把人的利益关系看作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关的东西,就不能正确理解这一矛盾运动的规律。马克思说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它是一种历史的既成的力量;人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最终决定人们选择某种生产关系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因为这是利益主体的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教材中强调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列宁认为生产关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自古以来,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不少思想家试图选择一种公平合理的所有制关系,但限于社会历史条件都没有得到成功。这说明人在一定条件下只能选择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利益主体的生产关系。第二,对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要作整体的把握。没有对规律的整体把握,就不会有对规律的正确理解。注意到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对基本原理的深刻认识,而且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如有人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高度发展,可仍然是资本主义,中国生产力落后,反而建立了社会主义,这又怎样解释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就提出过这个问题。他说,革命为什么没有首先在西方那些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高、无产阶级人数很多的国家成功,而首先在那些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无产阶级人数比较少的国家成功,例如俄国、中国,这个问题需要好好研究。这是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涉及到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整体把握。这里应强调两点:一是任何规律发挥作用都是有条件的,即任何规律的作用都不能离开它的社会历史条件;二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是规律群而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规律,即在一定条件下某一规律作用的发挥,不能离开与密切相关的规律的协同作用。例如,生产力是否要求改变生产关系并不取决于生产力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它们之间矛盾的程度。当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我们不能把社会基本矛盾割裂开来,不能忽视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调节作用。脱离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运动,单独考察生产力水平是非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样,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也有正确认识和应用的问题。第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订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当前,学习和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和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正确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3.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社会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基本范畴。人类社会不是抽象地存在着,而是作为社会形态具体地存在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对于什么是社会形态,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在教材中我们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性上来说明社会形态的。这里讲的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社会形态虽然没有把生产力包括在内,但同一定的生产力是密切联系的。社会形态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其中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讲授社会形态的理论,其意义在于使学生了解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性,也认识其特殊性,对社会形态及其更替作具体分析。教材着重讲了三个问题,一是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二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三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这三个问题所表述的观点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可以找到许多例证,关键在于讲清道理。在这三个问题中,第二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既然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们又何以能选择呢?这里首先要明确,人们的选择是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选择,绝非违反规律的选择。其次,又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认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与空间。而且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究竟选择何种社会形态要从具体实际出发。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所以人们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历史主动性的发挥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能动地认识和运用规律,推动社会的变革,实现其根本利益,这就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径情直遂、走一条笔直的道路的,这是辩证法揭示的一个真理。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出现曲折甚至倒退,是时常发生的,但历史前进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讲清这个问题,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特别是认识社会主义前进过程中的曲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无疑有重要意义。4.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如教材中所指出的,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真正解决了社会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系统,其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根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这里要注意的是,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产力,以及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产关系,犹如社会历史的经纬线,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中向前发展的。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在一定社会中,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就必然要求改变和变革生产关系,而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了变化,就会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并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又会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第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贯穿于社会历史过程中,涵盖了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决定着历史的进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相结合而发挥作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也影响和制约着前者。这两对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表现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更新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动力系统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恩格斯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级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3](P204-205)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它的作用不仅同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直接相关,也同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相联系。对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和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由于无产阶级是代表新的生产方式,是最有前途、最富有革命彻底性的阶级,因此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与阶级斗争相联系,社会革命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4](P616)社会革命是在一定革命形势下爆发的,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任何一个先进阶级和政党在领导革命过程中都必须根据主客观条件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方能取得成功。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现有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讲授这个问题时要联系我国的实际说明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5](P693)社会主义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考虑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要系统讲授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这里不宜过多地展开,主要是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可以从中国古代和欧洲近代的事例得到说明,可以从世界几次科技革命得到说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它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能力和创造力。我国把“科教兴国”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正是基于对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重大作用的充分认识。在现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也不能没有科学精神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讲授这一问题时,主要说明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在应用中所产生的消极后果,对其原因要作一些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全球问题”是什么关系,也要作一些研究。这些问题是必须面对的。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不宜讲得过多。重要的是引伸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关心人、关心世界的未来。教材中引用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是发人深思的。总之,理解和讲授社会发展的动力,要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主线,把以上几个方面统一起来。5.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这一原理是同正确解决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认为人们的物质生产及其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谓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运动规律和总趋势的体现者以及以此为基础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们。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和推动社会变革等方面。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伟大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许多精辟论述。从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同当时的德国唯心主义者鲍威尔关于是谁创造历史的论战,到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从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深刻地体现了对人民群众伟大历史作用的肯定,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热爱。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既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又富于民族和时代的精神。讲授这一原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阐明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以深化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原理的理解,划清与唯心史观的界限,批判否定人民群众历史作用、夸大个人作用的错误观点。二是阐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历史观运用于中国具体实践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和现实的作用。正如邓小平所说,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因为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是要以对人民热爱之情讲授这一原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为师之道,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遵循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有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事例。如果我们能够从内心生发出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来讲授,必将以理论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强烈地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毛泽东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邓小平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简明的话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三、对讲授本章的几点建议1.把握本章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内容上看,本章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认识人类社会的科学的历史观。时至今日,还没有人能提出一种能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抗衡的历史观,更不要说超越历史唯物主义了。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也是某些西方学者的看法。卢卡奇说:“到目前为止,历史唯物主义无可怀疑的是最锐利的武器”。萨特也说:“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我们时代的不可超越的哲学。”从教材的结构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这一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即承接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启下,即开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之路,为理解后续四章的内容提供基本的指导。中宣部、教育部在对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要求中明确提出,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一章对体现这三方面的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所谓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唯物史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而且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之中。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6](P739-740)可见,深刻理解这一章阐明的基本原理,对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因如此,教材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作为全书的主线,以之认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前途,认识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对于学生来讲,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十分重要的。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只能来自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就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历史;不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就不懂得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非永恒性;不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不可能树立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体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2.以经典作家的论述为依据,准确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多,也很重要。为了准确地理解其基本思想,教材在这一章中引用了不少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的论述。在本章的开头就引用了马克思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讲的一段话:“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起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P32-33)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其后,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内容中,都相继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毛泽东等经典作家的论述。其中的许多引语是直接论述基本原理的,内含着深刻的思想。为了讲好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建议,第一,教师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的原著,要学习诸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反杜林论》以及《资本论》等著作的相关内容。第二,在讲授中要有重点地比较准确地阐明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的内容和意义,使学生通过对这些论述的理解达到对基本原理的把握。3.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章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处处都能联系实际,但我们不能蜻蜓点水、信手拈来,那样效果不佳。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现实生活中和学生思想中的重要问题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原理,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在这里,仅提供一些联系实际的方向供参考,究竟如何联系实际还需要大家共同研究。例如,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部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想的内容呈现多样的形态,各种社会思潮应运而生,正确的与错误的彼此交织,积极的与消极的相互激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如何认识这种状况,怎样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等,可以运用原理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部分。可以对这两个规律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加以具体的考察。也可以研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这两个规律为依据来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实践活动的。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部分。可以联系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当前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通过分析,深化对社会改革的认识,增强改革的信心,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部分。可以联系实际说明阶级分析方法是否过时,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如何警惕和对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部分。可以联系现代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分析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面对诸多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应当怎样增强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服务。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部分。可以联系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阐明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阐明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的重大意义,阐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人生价值观。参考文献:[1] 列宁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列宁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责任编辑:郑 端



关于教材第四、第五章若干问题的解读何自力*


一、编写的原则教材第四和第五两章侧重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编写的过程中,既力求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又力求站在21世纪的高度,结合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阐述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四个分清”,即: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这两章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树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二、这两章的特点1.突出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本书的宗旨是全面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全书七章内容安排中,第四章和第五章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它们在全书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即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四和第五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提出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在其后的两章中,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这一安排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发展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过程看,经典作家并不是为了研究资本主义而研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在事实上起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进行科学研究的铺垫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体系的基础。但是,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是提出并科学论证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的预言,并对之进行了初步的描绘。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言和描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崇高品格,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和对人的自由真正得到全面发展的无限憧憬。未来社会是美好的,但是这样的美好社会不是虚构和空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解决的三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抽象的人类理性和永恒正义的体现,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体现;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立要靠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而不能仅仅通过宣传和改良来实现;三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是受剥削受压迫的无产阶级而不是个别达官贵人或天才人物。因此,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以及由此形成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的独特理论分析也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色。可以说,没有关于资本主义的深刻而独到的批判性研究,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本身。所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必须准确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成果。2.从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了研究和阐述这两章不是单纯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研究。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既有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运动规律的理论,也有揭露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本质的理论,要全面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研究的理论成果,正确的做法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研究成果都体现到教材中来。所以,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研究既包括经济基础的研究,也包括上层建筑的研究。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全面地把握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也能够使我们对资本主义的现实发展有更系统和更完整的了解,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3.既重视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本质的研究,也重视对其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及性质的研究教材第四章侧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私有制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及其实质的理论,它们集中体现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第五章侧重阐明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变化趋势的理论,如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理论;垄断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理论。这样的安排旨在从发展和变化的角度理解和认识资本主义,既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内在矛盾,又有助于科学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和历史趋势。4.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时,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经典理论,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和新变化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虽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但是时至今日,它们依然闪烁着灿烂的科学光辉,依然是我们认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的本质的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因此,对它们的阐述就要做到完整和准确。同时,我们又要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回答资本主义在当代发展中产生、学生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例如劳动价值论在今天就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如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生产要素的内容突破了原有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而有所扩展。知识、科技、信息等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要素并开始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正在日益增强。科技人员的劳动在发展生产和创造价值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代社会的劳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中,体力劳动的中心地位已经或正在被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所取代,劳动者的文化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大为提高,出现了白领化、知识化、脑力化、技能化发展倾向;社会产品价值中的活劳动量不断减少,物化劳动含量日益增加;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劳动在社会化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经济全球化使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依赖国内市场,还必须开发和利用国际市场等。这就要求我们对此做出科学的回答,在本书中,对创造价值的劳动做出了新的界定;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认识;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做了深入的分析;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也进行了新的探索。5.在体系安排上,力求突出重点、内容精炼,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理论体系是十分庞大的,通常一部系统反映该理论体系的著作的字数都在数十万字以上。本书是一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全书字数为21万字。其中,第四章的字数为3.3万,第五章的字数为2.4万,总字数约为5.8万。应该说,就所要阐述的内容之丰富程度而言,现在的篇幅是太紧张了,用如此紧张的篇幅要完整准确地表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庞大理论体系,其难度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在有限的篇幅里完整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对基本原理做了认真研究和梳理,基本上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以及资本主义新发展的理论都反映了出来,比较好地处理了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的关系。在文字表述上,对基本原理的表述方式仔细推敲,字斟句酌,力求言简意赅。对一些原理只是提纲携领地加以阐述,没有展开论证;对基本原理所涉及的概念,个别的做了解释,多数只是提到而未做解释。从现在的稿子看,原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对原理的阐述则是高度概括的。这就给教师教学留下了一定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和进度,对有关的原理作出富有个性的分析和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客观的和实事求是的梳理,要努力做到“四个分清”,并且要在一个相对小的篇幅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基本上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这无疑是一件要求比较高,难度比较大的工作。《概论》的编写是一个尝试,我们力求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现在大家拿到的教材经过了多次讨论,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亲自对书稿进行了审阅和修改,可以说,本教材的编写集中了集体的智慧,是许多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是在教学第一线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骨干,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很熟悉,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要求也很清楚,希望大家对教材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关心该教材的建设,使之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三、第四章的结构安排及核心知识点1.结构安排本章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形成及其本质的理论。全章的安排紧紧围绕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而展开。本章共设三节。第一节着重阐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该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关于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也就在逻辑上成为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前提。第二节着重阐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剩余价值理论是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理论宣布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第三节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理论。从逻辑顺序上讲,它是第二节的自然延伸。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从理论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本质和作用。只有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2.各节的结构和核心知识点第一节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着重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形成。本部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建立的社会条件,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萌芽及其加速发展的途径,即资本原始积累。这些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前史。该部分共有三个知识点:一是资本主义萌芽及其产生的途径;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及其途径;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通过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支持)。第二部分着重阐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该理论揭示了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商品经济不是社会经济制度,而是通过价格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可以和各种社会经济制度或所有制形式结合在一起。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与雇佣劳动制度相结合的产物。要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就必须先揭示私有制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此外,资本主义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是其原子形式,只有揭示了商品的秘密,才能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这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前论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一个包括价值的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理论的完整体系,在该理论体系中,通过对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两个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揭示了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通过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分析,揭示了劳动转化为价值,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劳动的社会性转化为与商品生产者相对立的社会关系的必然性。这一分析结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马克思阐明了私有制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一旦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就转化为资本,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就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由此应运而生。本部分共有5个核心知识点:一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二是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与使用价值)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三是价值量的决定和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及作用;四是价值形式的发展(四种形式)和货币(五种职能)的产生;五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及其作用。这五个核心知识点构成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阐明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部分两个知识点:一是理论意义;二是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讲,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该理论的提出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石。从实践上讲,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包含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变化和货币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我国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重要任务。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二节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明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原理。该原理揭示了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条件。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是理解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关键。劳动是劳动过程三个简单要素之一,是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变自然物的过程。劳动是人类专有的、第一个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同一般动物的本能不同,它具有三个特点:(1)人的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们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以预定的方式方法来改变自然物,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2)人的劳动是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因此而使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3)人的劳动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是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耗费。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1](P56)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有时也称之为劳动能力。在一切社会中,人们为了获得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都必须凭借人本身的自然来改造人周围的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发挥脑、肌肉、神经、手等等机能,劳动力就是这些机能的源泉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的发挥就是劳动;反过来说,劳动就是劳动力的使用、消费。劳动力同人类是共生的,在任何社会里,它都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的因素、主观要素,但它同进行生产的物的因素、客观要素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在历史上是各不相同的。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才成为一种特殊商品。发现劳动力这一范畴,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这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具有剥削性质的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因为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劳动力能够成为商品,则是因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为了生存劳动者只能把劳动力出卖给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变成雇佣劳动者。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实现的。一旦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若想再次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就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实现。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劳动力商品的消费就是劳动,它不但创造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当用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商品的消费为资本家带来了剩余价值,货币就不再是货币,而是转化成为资本,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是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而货币只是简单的商品媒介。本部分共有五个核心知识点:一是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分及其理论意义;二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及其社会历史意义;三是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及其构成;四是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历史和道德因素;五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点。第二部分阐明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的原理。有两个核心知识点:一是所有制理论;二是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质的理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一方面,所有制有经济的和法律的两种形式,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人们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围绕物或者生产资料而形成的占有关系;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则是所有权,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经济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生产资料的性质和技术状况反映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从而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的特点和性质。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及其特点的差异,将人类社会区分为原始公有制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中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剥削性质的社会,因为它们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所不同的是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实质是剥削性的和对抗性的,但却被等价交换的形式所掩盖。第三部分阐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即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实现理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石。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的统一。剩余价值实现理论着重阐明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是通过资本的流通过程实现的。资本通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剩余价值,通过流通过程实现了剩余价值。马克思对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的分析是着眼于资本运动的形式、资本运动的速度和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的考察。通过对个别资本循环与周转,即个别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阐明了个别资本运动的形式、连续运动的条件以及运动的速度;通过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阐明了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生产难以实现按比例发展的内在矛盾。剩余价值分配理论阐明了剩余价值分割为各种具体形式的内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本质。正是由于剩余价值被分割为各种具体形式,归不同剥削集团所占有,才使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得以存在,使这些剥削集团赖以生存,使整个资本主义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也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家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实质,这就是:工人不只是受个别资本家的剥削,而是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因为整个资本家阶级“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2](P221)工人阶级要彻底摆脱被剥削的地位,就必须联合起来推翻整个资本家阶级的统治,摧毁资本主义制度。本部分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阐述主要是从七个核心知识点展开的:一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原理。该原理着重阐明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重点在于阐明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区别与联系,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要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们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工人劳动本身创造的新价值,通过工人的抽象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并成为产品价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价值形成过程中,如果工人在一天里新创造的价值正好等于劳动力的价 值,那么,它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预付的资本价值没有增殖,没有生产出剩余价值来,货币也没有转化为资本。所以,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不符合资本家生产的目的,资本家必须要把它变为价值增殖过程。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商品的“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1](P219)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差额。既然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那么,劳动力的使用权也是属于资本家的。因此,资本家不仅要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而且要超过这个一定点,在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提供剩余劳动时间,在补偿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以上创造更多的价值。于是,工人的劳动不仅补偿了劳动力的价值,而且使预付资本价值发生了增殖,生产出剩余价值来。这样,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便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也是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的资本主义形式。“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1](P221)二是资本的本质以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和意义。该原理要着重说明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占有雇佣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的社会权力,体现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其理论意义有三:一是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真正来源,即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二是为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而该理论对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前提。三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讲授该原理要注意阐明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这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过程;三是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关于第一个问题,二者的联系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也为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创造了新的条件和可能。二者的区别是:实现条件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条件是工作日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条件是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组织形式的根本变化,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发挥作用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起主要作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阶段起作用。劳动与资本的隶属于资本的程度不同。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劳动只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劳动在实际上隶属于资本,这意味着资本对劳动的控制和支配在深化和强化。关于第二个问题,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劳动力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二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在个别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三是当大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时,超额剩余价值消失,全部资本家均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关于第三个问题,注意从“总体个人”总脑力劳动的比重上升和劳动复杂程度提高以及劳动强度增大的角度加以论证。四是资本积累理论。该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回答了四个重要问题:一是资本积累的实质;二是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制度中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的影响;三是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形成的影响;四是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影响。关于第一个问题,从再生产入手,先分析没有加入资本积累因素的再生产,这样的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它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即资本家和雇佣个人的再生产)的统一。再分析加入资本积累的再生产,这样的再生产就是扩大再生产。在这里,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就是用从雇佣工人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再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关于第二个问题,资本积累必然导致两极分化。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之相伴的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的手中,另一方面,财富的直接生产者却占有少部分的财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关于第三个问题,资本积累导致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存在。这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会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试图通过降低个别价值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结果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而可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则相对下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这里之所以说是相对,不是就整个社会生产的实际发展而言,而是由于他们不为资本所需要,所以才成为“过剩”或者“多余”的人了。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关于第四个问题,这里阐明的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这主要是从资本积累对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影响来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的。其结论是资本积累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资本积累理论的意义:一是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根源;二是指出了工人阶级失业的根源;三是指明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被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的结论。五是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理论。该理论是关于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理论,侧重分析资本的运动,因为资本是在运动中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的运动有三个维度:资本运动的形式、资本运动的速度和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分析是从个别资本的运动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两个方面展开的。个别资本的运动表现为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资本循环研究资本运动的形式对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在资本循环过程中,资本采取三种存在形态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循环意味着资本在运动中要依次经过三个职能阶段,分别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最后回到出发点的运动。在这里,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是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资本周转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对增大剩余价值总量的影响。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的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社会资本的运动表现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要使社会总产品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就要求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在规模上和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社会资本再生产很难合乎比例地进行,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六是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工资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假象,阐明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剩余价值分配理论阐明了剩余价值分割为各种具体形式的内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本质。关于工资理论。工资理论的意义:揭露了工资的实质,使剩余价值理论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上。该理论的核心知识点有三个:一是工资的本质。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把工资看作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错误的:其一,价值是劳动决定的,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是同义反复。其二,商品是劳动的物化形式,如果工人出卖的劳动是商品,那工人就不是雇佣劳动者了。其三,如果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商品,那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剩余价值就无从谈起;如果资本家用少量的资本换得了多量的劳动,则违背了价值规律。二是工资的形式掩盖了现实的剥削关系。其一,工人付出劳动在前,资本家支付报酬在后,造成了假象。其二,工人往往把自己从事的劳动看作是获得一定量工资的购买手段,而资本家也往往把工资说成工人劳动的报酬。其三,工资形式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三是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关于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该理论着重研究资本在运动中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以及与资本的具体运动形式相适应的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该理论包括五个基本原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其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价值之和转化为成本价格。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成本价格的产物而非可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还是一致的,但在质上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则在量上与剩余价值率不一致,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其二,为了追逐高利润率,资本之间展开激烈竞争并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投,使部门的特殊利润率转变为平均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从全社会看,价值总额与生产价格总额是相等的。商品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经营商品资本的是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作为职能资本家,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其结果是所有职能资本家都获得平均利润,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利息和信用理论。经营借贷资本的是借贷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剩余价值在所有权资本与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与职能资本)之间的分配。其结果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叫利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另一部分叫企业主收入。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即地租。分配关系由生产关系决定,反映了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和要求。剩余价值的分配是以资本和土地这些生产条件的占有为基础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土地所有权,就是剩余价值分配并形成各种具体形式的基础。没有这些生产关系的基础,就没有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家阶级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七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即生产剩余价值,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阐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剩余价值理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表明:其一,为剩余价值而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推动力。其二,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也是资本主义区别于其他剥削制度的本质特征。其三,无止境地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冲动和必然要求。因此,资本家会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形式剥削雇佣劳动者。其四,追逐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无不体现了资本追求最大限度剩余价值的目的和要求。其五,剩余价值生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和发展趋势。剩余价值的生产一方面使资本主义生产不断扩大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不断激化。特别是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不断增强;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得以存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和私人占有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些都意味着,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活动为资本家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资本主义被新社会所取代的条件。第四部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本部分的原理包括三个知识点:一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二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的内在联系。这三个知识点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可以使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失衡和矛盾现象得到强制性地调节,但是,只要少数人占有社会的大部分财富,而多数劳动者只占有社会的少量财富的分配制度不改变,生产过剩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就难以避免。第一个知识点:基本矛盾的表述: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的三个维度: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生产活动进行社会化;劳动产品生产社会化。第二个知识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种表现形式: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供求的失衡,从而导致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所以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第三个知识点: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决定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第五章的结构安排和核心知识点1.结构安排第四章对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特点及性质进行了分析,着重阐明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以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理论。第五章侧重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进行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是本章基本原理安排和展开的主线。本章的核心观点是:资本主义仍然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允许的范围里,资本主义自身能够进行局部的调整,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和。但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资本主义自身的调整是有限的,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本章由三节构成。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主要阐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四个阶段的特点,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全球化。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的特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而调整和变化的结果。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既意味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旧形式的缓和克服,同时也意味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形式的形成和发展。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性质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新变化的表现及其实质进行了分析。分析从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社会阶层和阶级关系、经济调节和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制度等五个方面展开,既阐明了各个方面的变化的表现,又对其原因和实质进行了探索。基本的观点是:看不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完全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变化和调整,是错误的,它不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也不利于我们在与资本主义进行斗争时采取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完全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也是完全错误的,它不利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不利于我们在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坚持正确的方向。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相对于封建主义社会的优越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又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入手,结合资本主义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指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的高度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的固有矛盾将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此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潜力将释放完毕,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新的生产方式替代旧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即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2.各节的结构和核心知识点第一节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第一节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阐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及其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第二个部分阐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特点;第三个部分阐明资本主义全球化。正确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是学习本节原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个部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本部分着重阐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中心观点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在该阶段,垄断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集中起来就表现为垄断。垄断的形成、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的经济和政治形式、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来源,构成了本部分的基本内容。本部分共有4个知识点。一是垄断的形成。首先,从时间上看,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其次,从生产力和技术的发展看,第一次产业革命标志着以蒸汽为动力的大机器生产体系的形成,但企业的规模还不大;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电的广泛使用则标志着以电能为动力的大规模生产体系的出现,由于机器运转的动力空前加大,使大型企业纷纷涌现,规模性竞争优势成为资本家追求的目标。大企业的出现,推动了生产要素向少数大企业的集中,同时也推动了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残酷竞争,进而推动了资本的集中。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由竞争受到限制,垄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最后,从组织形式上看,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企业组织出现,这些垄断组织凭借着庞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市场,限制竞争,制定垄断高价,谋求高额垄断利润。二是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是对竞争的限制,但是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具有新的特点:一、在竞争目的上,谋求垄断利润和更大的垄断权力;二、在竞争手段上,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改善服务、开展技术创新等展开竞争;三、在竞争的范围上,国内和国外竞争并举。三是垄断的经济和政治形式。金融寡头的形成是垄断资本实现经济和政治统治的重要经济基础。在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联合(金融联系、资本参与、人事参与)的基础上形成的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形成了巨大的资本家垄断财团,拥有了空前的资本实力,控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政治上,金融寡头通过与政府的“个人联合”,以各种方式与政府紧密结合在一起,操纵政府的行动,影响政府的决策,利用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保护其经济上统治地位。四是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来源。垄断价格的形成和作用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本质特征,它意味着垄断资本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支配和控制资源的配置过程。垄断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和垄断利润构成的。垄断价格的最大特点是不随供求关系波动而波动,而是服从垄断资本的意志而人为制定的。垄断利润的来源:一是对国内劳动者的剥削;二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三是国外利润;四是再分配收入。第二个部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本部分从民族国家和国际两个方面阐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别揭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民族国家内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引发的严重经济危机使社会化生产停滞;社会矛盾激化。客观上要求国家加强干预,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只能缓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国际范围内,私人垄断资本通过资本输出开拓海外投资场所,谋求稳定的市场和原材料来源。为此垄断资本组成了国际垄断联盟,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从而形成国际垄断。垄断资本在民族国家内部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它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动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解释:一,社会化生产和第三次科技革命要求国家加强干预。二,经济危机的深化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根基,要求国家出面克服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三,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矛盾激化,要求国家干预分配活动,化解矛盾和冲突。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四种基本的形式: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三是国家采购;国家补贴;转移支付创造需求。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就是主要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计划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以实现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收支平衡);微观规制旨在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反托拉斯;规制公共事业;社会经济规制。四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积极作用有四:一是国家直接投资,克服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的矛盾,如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事业;举办高科技的大企业;建立福利制度等。二是国家从整个垄断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出发干预经济运行,规范经济秩序,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稳定而有序的运行。如开展宏观调节和进行微观规制。三是通过再分配手段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四是国家干预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消极作用:一是国家过度干预造成经济缺乏活力;二是国家干预的加强造成财政负担加重,引发通货膨胀;三是国有企业管理不善,缺乏效率;四是国家为垄断资本服务,垄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垄断资本在国际上的扩展,导致国际垄断的形成,推动了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其知识点有五个:一是私人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展的动因。垄断资本的本性是不断追逐高额垄断利润,当民族国家的市场被完全垄断以后,对外扩展,在世界范围谋求高额垄断利润,就成为垄断资本的必然选择。推动垄断资本对外扩展的直接动因有四个:一是寻求新的投资场所;二是技术转让谋求高额回报;三是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四是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稳定来源。二是垄断资本对外扩展的形式。有三种形式: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生产资本输出;三是商品资本输出。这三种形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重要程度不同。商品资本输出在自由竟争资本主义阶段是主要形式,借贷资本,特别是生产资本的输出则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主要形式。三是垄断资本对外扩展的影响:垄断资本的资本输出对资本输出和输入国均有重要的影响。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一方面为垄断资本带来巨额利润,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另一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产业空洞化”后果,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加深。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一方面资本输入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对资本输入国的产业调整和出口、就业规模的扩大产生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资本输入国的环境、资源和能源消耗付出了巨大带价;产业调整的自主性收到约束;冲击民族经济;债务负担加重;对外依赖性增强。四是垄断资本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垄断资本在对外扩张中,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两败俱伤,往往会谋求联合,瓜分国际市场。跨国公司是低级的同盟形式,它只是个别民族国家的垄断资本之间联合的经济组织。民族国家联盟则是高级的同盟形式,这种同盟已经是民族国家之间的联合体了。目前,最大的国家联盟是欧盟。五是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是国际垄断资本为了维护自身的整体利益而进行的经济调节活动,旨在对资本主义国际化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摩擦进行共同协商和调节。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国际经济组织协调有三大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这三大机构的经济协调涉及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贸易、金融活动,对世界经济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三个机构主要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控制,他们掌握着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定权,操纵着这些机构的决策活动。区域经济联盟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目前三分之二的国家都程度不等地参与各类区域经济联盟。政府首脑会晤协调主要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为主。第三个部分: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基本观点: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它意味着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个国家都参与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各国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不同,参与经济全球化所获得的利益也各不相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居优势地位,他们获得的好处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如何使全球化成为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全球化,将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部分的知识点有三个:一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这里从生产、贸易、金融和跨国公司四个方面用数据进行了说明。生产的全球化基于水平化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居主导地位的趋势。贸易的全球化突出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金融的全球化主要从国际债市、股市和汇市三大金融市场的资金运作规模来体现。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则从其企业数量、分布地区和规模来体现。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有三个:一是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它是最深厚的技术基础。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它是主导性企业组织形式。三是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市场经济体制是基础性资源配置机制。三是经济全球化的后果。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意味着资源的配置超越民族国家的边界,成为全球性的了,因而能够给各国带来更大的利益和好处。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悬殊,他们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实际获得的利益也存在巨大差距。只有消除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和消极后果,才能使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都带来巨大利益。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本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节着重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进行分析,以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本节在结构上的安排分两个部分:先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进行分析;然后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关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概括为五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这些新变化既涉及经济基础,也涉及上层建筑;既有生产关系,也有分配关系;既涉及基本经济制度,也涉及经济运行机制,因而是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比较全面的刻画和反映。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变化着的。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经历了从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到二战后的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发展体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占有社会化意味着生产资料所有权最终归属私人而占有形式采取了社会化的形式。因此,资本占有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质。关于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资本主义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围绕生产资料而形成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因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从属于资本的,其作用在于无偿为资本提供剩余劳动。在机器大工业时期,劳动在实际上隶属于资本,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和控制是非常严厉的,资本与劳动的矛盾非常尖锐。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要素借助科技进步而在生产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资本的主导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在保持资本支配地位的前提下,劳动者享有了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利,如参与管理;持有股份;分享利润等。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变化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结果,是工人阶级斗争的产物。分配关系的变化是劳动关系变化的结果。劳动者的权力的某种程度的增强意味着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占有份额必然要相应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是劳动关系的局部变化在分配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关于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基本的阶级关系。一方面,战后,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管理的职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大企业内部所有制与控制权的分离加速进行,实际握有资本的人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大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拥有丰富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士之手。资本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也有相矛盾的一面。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养显著提高,知识化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与资本家斗争的力量也大大增强,这使他们不但能够在生产决策环节与资本分享权力,而且能够在收入分配环节与资本分享利益。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反映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地位的提升和斗争实力的增强。关于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普遍实现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结合。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国家干预起辅助作用。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的差别的影响,不同国家二者结合的方式和程度有一定差别。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和破坏性降低,社会再生产的周期性不显著。关于政治制度的变化。各国基本形成两党轮流执政体制,政府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法制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改良主义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扩大。第二部分: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变化不是偶然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些变化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直接动因有四个: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的结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战后科学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各国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由科技进步所代表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二是工人阶级的斗争。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人阶级的斗争力量得到增强,迫使资本家阶级在不根本影响其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工人参与决策并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三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在与社会主义开展竞争中,一方面试图在政治上诋毁社会主义,在经济上挤垮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吸取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如国家干预经济、实行经济计划等。四是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自觉的改良和调整。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从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资本主义新变化反映了社会大生产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事实上,资本主义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发生变化的只是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劳动关系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但资本雇佣劳动这一深厚的经济基础没有变。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的加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并没有改变社会财富占有两级分化的现状和趋势。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消失了,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能根本消失。第三节着重阐明两个大问题:一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这事实上是对其存在合理性的认识。二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这实际上是对其存在的否定性的认识。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在逐渐降低,而否定性在逐渐上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判断社会制度合理性和否定性的标准,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节主要是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来观察和判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的。本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第一个部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的认识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其一,从经济基础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制度替代封建社会,旧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基于自由和平等的契约关系所取代,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二,从经济体制角度看,资本主义制度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结合在一起,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其三,从上层建筑的角度看。资产阶级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将自由、民主和平等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加强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二个部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本部分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分析侧重于两点,一是资本主义趋于灭亡的动因;二是资本主义趋于灭亡的时期。二者是相互联系着的:资本主义内部包含着否定资本主义自身的因素,只要这些否定因素存在并成长着,资本主义就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否定资本主义的因素的成长需要一定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资本主义不可能一夜之间趋于消亡,正如它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长起来一样。资本主义只有在内在的否定因素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才能走向灭亡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因此,本部分的核心知识点有两个:一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二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关于第一个知识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根本动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种矛盾最终都可以归结到该矛盾。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人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只是与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力总是不断发展着的,生产社会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与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不相适应时,资本主义就走向了灭亡。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一是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灭亡的物质条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来说具有双重后果:一方面,通过资本积累,资本的规模得以扩大,对于单个资本而言,可以提高竞争力,获取超额利润,所以,资本主义有强烈的积累冲动。另一方面,资本积累客观上使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加快,推动了生产社会化,又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亡奠定了物质基础。资本积累的加快进行实际上起着加快资本主义灭亡的作用。二是国家垄断——标志资本主义灭亡的社会条件。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的社会性日益增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意味着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本和管理的社会化达到最高水平,它标志着资本主义灭亡的社会条件成熟了。三是工人阶级——宣告资本主义灭亡的阶级条件。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真正的革命力量。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使命将由工人阶级承担并最终完成。关于第二个知识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资本主义内部否定因素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而必须经历比较长的时期。具体来讲:一是任何社会形态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内部矛盾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也不例外。二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从个别国家向更多国家扩展的过程,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整个扩展的过程也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反复进行和螺旋上升的过程,这就大大延长了过渡期。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还没有达到完全激化和严重制约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动调节和适应能力还比较强,这也大大延缓了资本主义灭亡的进程。参考文献:[1]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 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责任编辑:李 鸣

关于教材第六、第七章若干问题的解读刘建军*
本教材的第六、七章两章,大体说来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但严格地讲,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并不仅仅限于这两章的内容,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等内容,都是属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第四、五章称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因为其中并不只是经济学内容,还有政治和意识形态,还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等。第四、五章与第六、七章是直接相衔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二者是可以等同的。从狭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框架。本书中涉及科学社会主义,指的是狭义上的。但是,了解它的广义上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结论和落脚点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对于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不可缺少的,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但马克思主义讲这么多道理究竟是要干什么呢?很简单,就是要搞社会主义,要追求共产主义。这就是画龙点睛,点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讲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但过去应该说重视不够。在98方案中,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但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课。在硕士研究生层次上虽然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公共课,但范围毕竟比本科小得多。而且往往讲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而不是一般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教育。当然,这样的课程设置也有其理由,比如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不好讲,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正经历着重大的转变,一些理论问题比如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等,还很难在传统提法的基础上有新的概括。而且,“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以及后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尽管有这些理由,但在2005新方案中增加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方面的内容,是对98方案的重大补充和完善。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只能在很有限的含义上才可以看作是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合并。第一部分: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
及其发展》解读一、总体思路1.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集中讲授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关问题,目的是围绕社会主义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依据,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主要是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合理性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2.本章内容和主要结构本章内容非常丰富,但总体思路是比较简明的,包括三节的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主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及其相关理论问题。它包括一系列内容:从历史过程来讲,它以浓缩的形式包括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以及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从理论内容上讲,它包括了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包括了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贡献,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的历史意义等。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主要讲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若干探索。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这些认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深化,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二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包括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以及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问题。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问题,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以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四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讲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包括党的性质和领导作用两个方面。二、若干重点、难点问题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个问题算不上是难点,但可以看作是一个重点问题。在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高度压缩,并不是当作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来阐述的。但是,从教学效果的角度讲,这里却是比较容易出彩的一个地方。在讲授过程中作适当展开,是有必要的。因为大学生们通常对于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缺少了解,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也由于缺乏比较而理解不深。因此,讲讲空想社会主义,讲讲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让学生们知道社会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它确实扎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之中,是人类先进思想家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就可以增强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他们仅仅把社会主义问题看作某种政治问题甚至政策问题的狭隘性,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问题是世界性的课题,是高难度的理论问题,具有深刻的学术内涵和历史意蕴。二是让学生们在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时有一个比较的坐标,通过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使大学生们加深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的理解。三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论兴趣。在空想社会主义介绍和研究方面有很多实际材料,特别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若干著作的中译本,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有中文版选集,为我们找材料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里面许多生动的材料,学生们会感兴趣。说来也怪,越是空想的东西,虽然不科学,但人们往往越感兴趣。现在很多中国人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你给他讲科学知识,他未必感兴趣,但若给他讲些鬼怪神仙之类的东西,个个都竖起耳朵听。我记得我国古代的王充似乎讲到过这一点。看来不只是现在的一种心理,大概也是一种人性的弱点。2.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或形式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手段与和平手段的问题,或革命的暴力与非暴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有着冷静而深刻的理解,并不以温情主义来掩盖历史的真实。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是对历史事实的深刻总结。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讲,暴力革命是基本形式,这已经得到证明。现在是和平与发展的时期,我们又提出要搞“和谐世界”。“暴力”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词。我们不能简单地或一味地颂扬暴力的作用。而且,实事求是地讲,马克思主义也并不主张抽象地讲暴力,抽象地讲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因此,在讲到无产阶级革命暴力的时候,需要注意:第一,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是对反革命的暴力镇压的反抗。正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迫使无产阶级拿起武器。无产阶级并不是天生喜欢暴力,无产阶级政党也不是盲目崇拜暴力。暴力是不得已的手段,也是最后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严格区分无产者与流氓无产者,无产阶级与流氓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建设新世界的力量,它破坏旧世界的目的是建设新世界,而流氓无产者往往只具有破坏作用,他们只对暴力破坏感兴趣。第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是针对旧的国家机器特别是镇压机器的,不是针对个人的,它的直接目的不是从肉体上消灭若干个人,而是取得国家政权。因而它与现在所说的恐怖主义有严格的区别。“恐怖主义”的说法本来是美国的话语,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但是这个说法我们也可以接过来,做出我们的合理解释,为我们所用。现在,我们国家也已站在了反对恐怖主义的立场上。这就带来一个理论问题:革命与恐怖主义是什么关系?搞暴力革命是否就是恐怖主义?全面地探讨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但从比较简单的含义上即斗争策略上来看,我们还是可以从理论上说得通的。无产阶级政党历来摒弃暗杀等恐怖主义策略,认为这样的策略成不了大的气候,因为它并不能起到发动群众的作用,而且往往会走向脱离群众、失掉群众的道路。采用暗杀手段,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力量没有信心,因而感到绝望的结果。而他们之所以对自己缺少信心,又是因为他们不能找到革命的真正的力量源泉,即人民群众,他们不懂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所以,这也不简单地是一个斗争策略问题,而是反映了革命观点上的重大不同。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革命摒弃暗杀策略,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第三,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也往往是结合着若干和平的手段同时进行,并不是纯粹的暴力,不是仅仅依靠暴力。暴力革命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暴力是主导方面,但不是全部。它往往是配合着若干非暴力的手段共同进行。当然,这些非暴力手段如果脱离暴力革命的框架和影响,并不能独立地起到导致革命胜利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虽然重视暴力,但并不认为暴力是革命的唯一手段,因此我们不能把革命仅仅等同于暴力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否定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和意义。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认为英、美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恩格斯晚年也很关注德国和法国无产阶级政党在议会选举中的成绩。列宁在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时,也曾经认为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当然,这些最终都没有成为现实。那么,现实中有没有通过和平选举取得政权的事例呢?可以说是有的。摩尔多瓦共产党通过选举上台执政。印度共产党(马列)长期在两个邦执政,是通过选举实现的。而且,据说印度国大党在发生危机的时期,曾建议由印度共产党(马列)出来组阁,印度共产党(马列)没有同意。这些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的新现象。当然,从世界范围来说,这些还只是个别现象,尚不具有普遍性。而且,通过选举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还不能直接地采取社会主义的措施,以改变整个国家的面貌,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无产阶级政党能否最终通过议会选举的方式,取得全面政权并用它来对社会进行全盘改造,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我觉得,我们应该对未来持开放态度。实现选举的胜利可以说具有重大意义。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革命策略方面的一个转折的尝试。革命的目的是不变的,但革命策略可以变,而且也应该变。如果历史发展到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搞社会主义革命可以而且只能依靠非暴力的手段来进行,或以这种手段对革命目的的实现更为有利,那我们也应该面对现实的要求。一个人一生中要经历若干次重大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是一次痛苦的挣扎,但也都展开生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小孩子一生下来为什么要哭?其实是他在人生中面临的第一次重大转折,需要他自己面对。他在母体内的生存条件突然消失了,他必须面对新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痛苦的挣扎中被迫启动自己身上具有的一种潜能,第一次用肺进行呼吸。其实,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像这样的转折是很多的,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折,都是过一关。一个人如此,一个政党何尝不是这样?就我们党自己来讲,经历的重大转折还少吗?从搞工人运动的党到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的党。党的创始人都是知识分子,哪里拿枪打过仗?但还不是实现了哪个重大的转变吗?从领导革命到领导建设,从搞计划经济到搞市场经济,再到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哪一个都是一关。共产党就是要过这样关。现在的世界上和平成为人们的向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做一些或多做一些和平手段的尝试,又有何不可呢?进一步说,无产阶级革命并不只是夺取政权的问题,还有一个运用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即通过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这种意义来说,中国共产党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可以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在这里不能把和平方式和暴力方式完全割裂开来。中国革命取得政权依靠的是暴力革命手段,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则用的是和平的方式。或者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用的是暴力革命手段,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用的是和平改造的手段。当然,这里面也有复杂的情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也有和平手段的运用(比如和平谈判),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中也有暴力手段的参与或影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并不只是和平改造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而且也包括没收官僚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资本,这后者用的是暴力的手段。而且在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中,也不难感受到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威慑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和平的方式与暴力的方式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在总的暴力革命的过程中,也包含着若干方面的和平手段使用的可能。而和平手段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实现,又依赖于我们党已经拥有的暴力革命的能力和成果。和平过渡的问题,除上述两个方面外,还有另外的含义,即资本主义能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这是另一个问题。即资本主义能否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扬弃,而不通过无产阶级任何方式的革命,自己生长出社会主义或最终长入社会主义呢?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自我扬弃的方面,也会孕育着某些新社会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得到发展;承认资本主义越发展,越能为新社会准备更充分的材料,但是我们是在革命的意义上讲这一点的,认为无论资本主义自身怎样发展,它向社会主义转变也总是要经过社会主义革命的,不会自发地完成。因此,这种和平长入的观点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这是我们不能同意的。按照这样的观点,无产阶级就不用搞革命了,等着社会主义自发实现就行了。这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应该知道,我们在讲和平手段的时候,是有主体的,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正是这个主体在运用和平手段。不能离开无产阶级这个革命主体来谈和平问题。通过和平手段取得革命胜利,与为了求得和平而放弃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而且,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是否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这里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利用资本主义的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因而它本身不是发展资本主义,不是认同于资本主义;二是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投身于发展资本主义中去,认为发展完善了资本主义也最终有益于历史的前进,有益于将来搞社会主义。这是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事情。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否认,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也有进步意义,但是这种积极意义是资产阶级的积极意义,是资产阶级进步性的表现,而不是共产党人的积极意义,如果这样认识和行动,共产党就不再是无产阶级政党,而可能成为资产阶级政党。这不同于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那种情形:无产阶级政党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中,帮助资产阶级搞民主革命,但并不因此变成资产阶级革命者,而是通过参与和推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来发展壮大无产阶级本身的力量,为无产阶级革命做准备。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问题上有两个大问题:一是革命是在若干国家大体同时发生、共同胜利,还是少数国家甚至一个国家先发生并取得胜利?二是革命是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还是先在不发达或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尽管这两个问题往往纠缠在一起,结合在一起,但从理论上看毕竟是两个问题,不是一个问题。把两个问题加以区别,便于深入地考察革命的发生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中,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第一个问题主要是策略问题,第二个问题则更多地是理论问题,当然也不那么绝对。但在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似乎把第一个问题炒得很热,似乎是一个特别核心的问题,而且往往把马克思和列宁对立起来,制造某种戏剧性效果。有鉴于此,也由于第一个问题背后也包含着很重大的理论问题,因此我在这里把第一个问题做一下重点阐述。如何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发生论与列宁一国数国首先胜利论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把二者绝对地对立起来,不要因为肯定列宁在这个问题上的创新就轻易地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发生论的理论价值。单纯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发生论不构成一个基本原理,单纯列宁的一国数国首先胜利论也不构成一个基本原理,而是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发生论有正确的理论价值:首先,他们观察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视野和国际立场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从全世界的视野来看无产阶级革命的,它关注的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若干国家的革命之间的关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恩格斯才谈到革命共同发生或同时发生的问题。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视野是正确的。其次,他们得出共同发生论的理论依据是正确的。他们不是图省事,就主观地断言革命“一下子”共同发生,“一下子”共同胜利,而是有其理论的依据。这个理论就是生产力普遍的发展,交往关系在世界上的扩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依据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是非常敏锐的思想家,他们很明确地预见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他们最早地揭示了这种趋势。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这一理论发现,并依据这一趋势来判断革命的形势。这是他们高明的地方。我们今天至多能责备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他们过于敏锐,把本来刚见苗头的东西就看得那么显著,程度上估计得那么大。就像梅林在《马克思传》中说过,由于马克思恩格斯过于敏锐,因而在观察未来的时候,会把远的东西看得更近一些,因而与现实相比不是那么准确。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发生论的观点没有得到证明,但他们所依据的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是臆想的,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明确,日益证明是非常正确的。因此,我们并不能说他们的共同发生论缺少理论依据。如果说过去没有成为现实,那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发展,将来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共同性方面就不见得不能得到证明。事实上,他们依据历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交往关系的发展来做出判断,从原则上仍然是正确的。这种趋势并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明显。从现实世界的全球化情况下看,各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密切地联系起来,欧洲已经实现一体化。将来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大体上共同发生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更确切地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发生论不是被后来的十月革命证明为错,而是没有机会得到证明。因为他们所说的共同发生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发生,而后来的革命实践只是出现在东方。东方的革命证实了列宁的首先胜利论,但并没有证伪共同胜利论。再次,对马克思恩格斯同时发生论的命题的含义应有合理的理解,不宜绝对化地夸张地理解。当他们说许多国家共同发生时,主要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不是明确断言地球上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同时发生。如果断言某些非洲的部落或国家,也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同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那是笑话,他们决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当他们讲“同时”发生的时候,也不是某一特定时刻的“同时”,而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他们也明确地说,在西欧诸国中,有的革命快些,有的困难些慢些。曾说过法国人开始,德国人跟上,英国人完成。所以,他们并不否认在这个共同的革命事业中,有的国家率先突破。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胜利论断蕴含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国际性质,这在原则上仍然是正确的。当列宁领导俄国党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后,急切地等待西方国家革命的成功。后来,在西方的革命斗争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他和斯大林才来肯定了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把建设与建成、把建成与最终胜利加以区别,认为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则在一国是不行的,因为社会主义是国际的事业。“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一名称很有意思,它没有任何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名称。因为它本来的意思是要称呼全世界社会主义共和国,反映了斯大林当时对社会主义世界性的考虑。这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看法是一脉相承的。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又作出了数国或一国首先胜利的论断。列宁依据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这个规律与资本主义交往扩大的趋势一样,都是客观规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有时这个倾向更突出,有时那个方面更突出。在列宁的时代,资本主义列强在全面扩张方面产生尖锐冲突,不平衡加剧,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出一国数国首先胜利,是完全正确的。已经得到历史的证实。列宁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是:首先,从革命过程上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作了补充。列宁关于一国数国率先突破的观点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论断作了补充和完善,使马克思恩格斯论断中本来并没有否认但确实讲得不够的那个方面,以更突出的语言讲出来了。其次,从理论依据上作了补充。列宁的论断依据了资本主义发展中另一个客观趋势,补充了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发生论的理论依据。学术界曾有人提出,一国数国首先胜利,并不是列宁本人最先提出来的。在第二国际时期,西欧有的社会民主党人已经提出过类似的观点。那么,这也并不能抹杀列宁在这方面的理论创新。因为列宁并不是简单地作出断言,而是把这种断言建立在资本主义不平衡规律的基础上的,而正是他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作了全面的论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趋势,是资本主义发展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把这两个方面都揭示出来,并相互联系起来加以把握,这样革命发生的基本依据就比较完全了。再次,列宁把一国率先胜利的论断与相对落后国家的革命联系起来,明确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中的一国或数国率先突破的思想。其实,列宁最初提出一国率先突破,并没有明确说明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率先突破,事实上他更希望的还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某一国率先突破。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列宁把一国数国率先突破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革命可能性联系起来,最后落脚在俄国这样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这是理论上的重大转变,也是重大发展。最后,列宁领导俄国党和人民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把一国率先突破的理论变成了现实,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出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贡献。4.相对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为什么是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取得革命胜利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呢?从理论上讲,革命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引起,由生产力发展引起。按道理讲,应该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力最发展的地方开始革命,可结果是不是这样呢?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呢?首先,从落后国家落后的程度上来理解。要注意“相对落后”或“比较落后”,即它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落后,但它并不是最落后,不是绝对落后,不是非洲国家那样的落后。不论是俄国还是中国,都有一定的现代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邓小平就明确地建议某些非洲国家不要搞社会主义,因为这些国家更为落后一些。其次,从革命直接条件来认识。生产力发展是革命的根本条件,但并不是直接条件,并不等于直接的革命形势和革命主观力量的成熟。当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在相对落后国家出现时,革命当然就在这些国家发生。西方国家由于没有直接的革命形势,没有那么尖锐的社会矛盾,特别是没有那么成熟的革命主体力量,因而革命就没有大规模地发生,没有革命的成功。再次,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角度来理解。考察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不能只站在某一个国家的角度,而应从全球的角度来观察。资本主义的扩张是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的矛盾也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国内矛盾转移到落后国家时,那么这些国家的危机就更加严重,更利于出现革命形势。落后国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世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最后,从历史上看,社会形态的更替由薄弱环节先突破不是偶然的个别现象。它不是特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例,是带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至于这种规律是一条什么规律,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去揭示。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先从奴隶制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要讲奴隶制,那是古希腊罗马最典型最发达,它的奴隶制文明也很发达,但封建社会却并不是先在那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中国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奴隶制的发展是并不那么典型和发达的。中国有没有奴隶制还有争论呢。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也并不是从封建社会最发达的中国开始的,而是从封建社会不那么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特别是意大利等出现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很显然也发生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为什么这么类似呢?许征帆老师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也多次跟我们讲过这些观点。开始写进了教材,说这种现象不是特例而是通例。后来遭到否定,取消了。但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经典作家解决了社会形态及其更替必然性以及顺序的大问题,但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具体机制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发现这个层次上的规律性。5.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探索与苏联模式问题教材中对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俄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作了论述。特别是不但肯定了列宁的功绩,而且也肯定了斯大林的功绩。这是教材很鲜明的一个地方。列宁的探索中最重要的是新经济政策,这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可以说找到了在俄国搞社会主义的道路,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斯大林的探索主要之点在所谓苏联模式。对于这个模式我们应有一个全面的公正的评价。它的当时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在当时条件下也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很重要的一步。当然,这种模式有它特有的问题,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指令性计划经济,以及过于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等。这种模式被当成社会主义唯一模式是不正确的,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形成自己的道路和模式。6.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说要坚持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是什么?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应该概括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社会主义在发展中,而且我们还在改变着过去的一些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现在的有些东西还有待于历史的证明,因而在现在条件下科学地确定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得出现有的认识。教材首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长时期并没有严格区别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历史阶段。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个社会。他们主要是把未来社会当作一个统一的形态来把握的。至于这个社会中的不同阶段的差别,马克思到了晚年才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谈到。在这部著作中,他把未来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和最高阶段,从经济上论述了这两个阶段的区别。他认为,在第一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还不够,因此在消费品分配方面,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而到了最高阶段时,则实行“按需分配”。至于这两个阶段在其他方面的区别,马克思没有谈到,只是简略地提到在社会和道德等方面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社会的痕迹。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再次谈到这个问题,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它也并没有全面地讲社会主义的特征,而主要从国家角度谈了社会主义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即“半国家”。事实上,这两个阶段的区别是在共同性质的基础的成熟程度的差异或完全程度上的差异。到了斯大林时期,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形成了传统的认识,即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指导。这几条应该说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苏东剧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深化。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观点,为我们概括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指出了方向。在此基础上,我们概括出五条: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第四,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来还有一条“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合生产力发展和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后来专家提意见,认为这一条不属于基本制度层次,够不上基本特征,就去掉了。从这几条可以看出,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五句话分别概括在几个特征中了。这里就有一个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特征是什么关系?在科学社会主义学界,许多专家主张把本质与特征分开,因而也不主张使用像“本质特征”这样的概念。从严格的理论上来讲,这当然可以分不同层面加深研究,但从公共课教材的角度来看,也很难让学生们在这些字眼上作那么严格的区别和把握,单独讲一个社会主义本质,再单独讲一个社会主义的特征,而是把本质与特征结合在一起,列出几条,把本质渗透在这几条中。实际上是本质特征。这样比较简明地告诉学生,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本质也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好,目的就是一个,即说明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这几条特征与传统的五个特征相比有所前进的地方主要有:第一,有所增删。增加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一条,删掉了计划经济的一条。第二,其他各条在表述上增加了时代特点,特别是概括了中国的新经验。第三,在表述方式上把静态表述改为动态表述。本来讲一个东西的特征,通常是静态地讲,列那么几条,如发达的生产力、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主义指导等。教材开始的时候,也是静态表述。但也觉得行文语气上有个小问题,即列特征时很确凿,但下面就得转换语气,来为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没有完全做到这些条而做解释。后来改为动态表述,表达这些特征有一个形成和完善的过程,这样应该是更好一些。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称呼与性质特点首先是党的称呼问题。教材用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提法,与这相关的概念有“无产阶级政党”、“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等。从原则上讲,这几个概念都是正确的、可以的,只是在个性特色上略有不同。“无产阶级政党”的提法符合历史的事实,但对当前学生来说,这样的概念不易把握。“工人阶级政党”虽然相比之下接受于现实中的称谓,但也有可能把西方的工人党混同于工人阶级政党的问题。“共产党”最明确,没有问题,但当代世界上一些无产阶级政党也不叫“共产党”,而且叫共产党的组织其纲领也不相同。本文依据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讲话中使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提法。这是从指导思想上来称呼一个政党,比较明确地点明党的性质,这是完全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称呼虽然没有突出强调,但也没有忽视或抹煞党的阶级性质,这是非常清楚的。这里还有一个概念问题,即“工人阶级”一词与“无产阶级”一词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地方用的是“工人阶级”,有的地方用的是“无产阶级”。我的看法,这两个词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阶级的称呼,都是指的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建设共产主义新社会历史使命的那个阶级。“工人阶级”主要是从职业特征的角度来讲的,指明其从事的主要是工业劳动;“无产阶级”一词主要是从其社会地位特别是经济地位的角度来界定的,指明这个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而受资产阶级的雇佣,而且往往处于相对或绝对的贫困之中。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时,通常用“无产阶级”一词,当然同时也可以用“工人”或“工人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大体上就是这样的用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个阶级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与其他劳动群众一起成为社会的主人,在政治上处于领导地位,因而不宜再简单地称之为“无产阶级”,而应该称之为“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主要不是相对于资产阶级而言,而往往是相对于农民或其他社会阶级阶层而言。如果说,过去经典作家们用“无产阶级”比较多,比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那么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则较多地用“工人阶级”。这个概念不仅可以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相比之下,“无产阶级”只能指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个阶级,而不好使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的党章讲到党的性质时,说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对当代的大学生们来说,他们对工人阶级更好理解,而对无产阶级可能会有些陌生。本教材中从五个方面界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指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没有讲是人民的先锋队或民族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党的领导的必要性:社会主义还不是一种自发的过程,需要自觉追求,为此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第二部分:第七章《共产主义是
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解读一、共产主义单列一章的必要性和意义在国内多数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教材中,几乎没有把共产主义单独作为一章的。往往是只作为一节,甚至只作为一个目。本教材在有限的篇幅中,给共产主义的内容整整一章的篇幅,是一个大胆的探索。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明确表示过,他们不愿意具体地过多地谈论未来理想社会的问题。那么我们现在用一章来讲共产主义,是不是违背了经典作家的科学原则,是否谈得过多,过于具体呢?用一章来讲共产主义,是否会陷入空想主义呢?第二,共产主义是遥远未来的事情,我们今天如果太突出了共产主义,是否会冲淡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可能导致超越阶段?第三,共产主义在现阶段是不易说清的事,谁如果想多说几句就是不够聪明的表现,以回避的态度对待之最保险,也不会犯错误。可以说,不谈共产主义,现在有最好的借口,似乎是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又利于实现党的现行政策。而且,讲共产主义好像太多的话,讲不了多少。但是,本书还是作了这种探索。为什么这样做?第一,不讲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就讲不清楚。而不讲清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理论根基。不讲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就讲不清。我们讲社会主义与西方社会民主党不同,他们只是相对于资本主义来讲社会主义,认为只要与资本主义略有不同,就可以说是社会主义了;而我们讲社会主义,不仅与资本主义相比较而言,也是与共产主义相对比而言,指的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可以说,我们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当我们讲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社会形态时,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而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所以,不讲共产主义,就说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第二,回避共产主义的问题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党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为避免过去那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错误,让全党全国人民集中精力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不再把共产主义讲得很近。这是正确的。但一些用词易于带来某种暗示,造成某种误解。比如我们讲共产主义是“遥远未来的事情”,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小平同志讲,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这些话是非常务实的。但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也可能觉得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产主义失去了信心。事实上也有国外的人这样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公开地、郑重地谈一谈共产主义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帮助解决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的“共产主义渺茫论”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三,共产主义的问题,要么不谈,要么就认真地郑重地来谈,彻底地谈一谈,而不能随意地轻率,轻描淡写地谈一下。当年马克思刚接触到法国的共产主义思潮时,就对共产主义持这样的态度。这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并不热衷于描绘未来理想社会,我们也不耽于未来的幻想,我们是踏踏实实追求共产我们主义理想的,但是我们是有目标的,对于我们要追求的目标我们不能采取漠视的态度。我们如果对自己追求的目标不上心,持存疑的态度,回避的态度,那实际是对未来共产主义没有信心的表现。我们相信,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从大体方面是可以说清楚的。这样可以澄清一些加在未来共产主义理想上的误解和曲解。第四,关于共产主义,我们并不是无话可说,也不是在理论上完全讲不清的。我们对未来并不作详细的细节描绘,我们只是认真地考察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应该说,对此并不是讲不清的。我们不但有考察社会的基本框架,如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状况等,而且有经典作家的丰富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没有对共产主义写出专门的教科书,但他们的论述中涉及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思想还是相当丰富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些丰富的思想的价值。人民大学过去的科学社会主义系曾编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一书,四卷本,其中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的论述并不少。二、总体思路1.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2.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主要讲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态度和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二是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观点。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讲共产主义的实现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人类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追求的角度讲共产主义的实现问题,讲共产主义的合目的性,突出强调无产阶级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历史使命;二是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讲共产主义的实现,讲共产主义的合规律性。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共产主义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三是讲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主要讲我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二是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讲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讲远大理想与现实努力的追求。三、重点、难点问题1.如何看待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能够面向未来,展望未来,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在展望未来时能否持科学的态度,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尽管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所不同,每个人也有不同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绘和认识上,并没有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论。他们十分热衷于谈论未来,甚至详尽地描绘未来生活的细节。但是,正如经典作家所说,他们描绘得越具体,就越陷入空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他们对预见未来持慎重的态度,力求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来看待和处理未来社会的认识问题。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第一,依据规律预测未来。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展望,是立足于对社会规律的探求的,是以历史规律为依据的。第二,从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他们在考察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时候,当然也会继承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某些思想和猜测,但他们主要是立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析,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来提出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他们不是凭空想象。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反面来得到未来社会的启示。资本主义社会有剥削,那么就设想未来社会没有剥削;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共产主义社会就消灭私有制,实现私有制等,这些都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相对立而提出未来社会的观点。二是从正面引申得到未来社会的启示。即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中,资本主义社会中自我否定的因素中,得到未来社会特点的认识。第三,只讲一般特征,不作细节描绘。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细节的描绘。因为具体的情形只能用那时的条件来说明,预见未来主要是指出大的方向和基本的特征,应把细节留给历史。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如何概括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如何概括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本教材采取的办法是:在经典作家的丰富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我们党对未来社会特点的三句话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加以概括加工而成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主要讲了三条: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那么,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是不是只有这么三条?其实,共产主义社会生活当然是非常丰富的,只用三条是难以完全概括出来的,但对未来社会的概括,易粗不易细,列的特征太多,不易把握,本身也难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共产主义的制度特征,二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生活状态,三是共产主义的人的状态。这三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的三句话,以及本教材对基本特征的概括,着重于共产主义社会生活状态和人的状态的方面,同时也没有取消共产主义制度特征的揭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行全面的公有制,这点没有单独列出,但它是包含在其中的,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这一条,就不能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消费资料的按需分配。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剥削与压迫的消失等,都包含在其中了。3.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能否实现有些人对按需分配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觉得人的需要那么复杂,每个人的情形也各不相同,有的人会不自觉地多拿多占,怎么就能各取所需?我认为按需分配的原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那么,如何理解?第一,在人类社会中,“按需分配”的因素一直存在着。它实际上作为一种因素,早已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些局部领域,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量变过程而实现的根本质变。说起来,人的需要是人的生活中很基本的一个事情,它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动力因素。人正是受自身需要的推动,才去从事种种活动的。在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比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需要”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即大多数人的或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直接。比如,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到现在这样的程度,人们的需要所起的作用已日益明显。在生产中,现在一些大的行业和企业已经实行根据用户的需要来生产,而不是先生产出一大堆商品放在仓库里,等着人们来买。交换领域中也出现这样的特点。比如超级市场现在非常流行,它可以说是按需购物。它既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购物需要,同时也节约了商业成本。在消费领域也是如此,消费者越来越认识到,只应该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对自己没有用的东西再便宜也不应该购买。在这方面可以举一个例子:吃自助餐。有一次,我在陶然亭宾馆开会,早饭是自助餐。我到那里一看,吃了一惊。在饭菜前面竖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按需取食”。这说明,在消费领域“按需”消费,正在成为客观的趋势。同样,在分配领域,多数人也发出越来越大的需要呼声,即使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他们的生存需要也应该受到重视。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社会福利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事实上,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中,早就存在着某种“按需分配”的因素或萌芽。在某些群体内部,比如在古代的一些宗教团体内部,就是实行财产共有,按基本需求分配食物和日常用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中的供给制,也是一种比较低层次的按需分配。我国改革前的农村,比如我当时生活在山东农村,那时生产队里向各户分配粮食时,采用“人七劳三”的原则,即家里人口数占70%,家里提供的生产劳动数量只占30%。后面这30%是按劳分配,前面的70%事实上是按生存需要分配。当然,在共产主义到来之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类似按需分配的现象,只是一些局部因素的存在,只是一种处于量变状态中的萌芽现象。它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更大社会生活范围,特别是成为全社会的分配法则。同时,在这些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条件方面的限制,作为因素形式存在的这种现象,也还是低层次的,低水平的。与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按需分配相比,不论在规模和范围上,还是在程度和质量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最终实现按需分配,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具有长期历史量变过程的现象。人的需要并不神秘,按照人们的需要来进行消费资料分配也并不神秘。第二,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以产品极大丰富为基础的。由于产品极大丰富,完全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按需分配就会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在东西少的时候,人们抢着占有一些物品,但如果东西超多,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东西并不会减少时,因而人们也不用储存物品时,人们就不会去抢占那些东西。空气随便用,没有人去抢。而且东西占有的过多,超过自己的实际需要时,不仅不会带来快乐,反而会给人带来痛苦。我们现在各家都有一些旧衣物,虽用不着了但舍不得丢掉,结果在房子里占据了十分宝贵的空间,造成很大烦恼。假如亲属朋友有需要的,恨不得马上让人搬走。再比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街头发小广告的还刚出现。发小广告的人站在过街桥上,抱着一大摞小广告发。那时,很多人觉得这是白给,不要白不要。后来,发小广告的多了,人们发现要这些广告没有用。所以,现在遇到发小广告的,印得再漂亮,人们也不要。可以设想,当人类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时物质产品非常丰富,足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在那样的情况下,按需分配就成为最自然的事情。第三,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以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为条件的。讲到“按需分配”或“各取所需”,很多人就担心:假如有人不自觉怎么办?这里就涉及到人的精神境界。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精神境界的提高,人们不会多吃多占,把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据为己有,或人为地浪费和破坏公共物品。这一条也很重要。在产品很多的情况下,一是不能随意浪费或破坏。二是不能超过自己的需要去占有。不能像《一千零一夜》里阿里巴巴的哥哥那样,见到强盗藏在山洞里的金银珠宝,就没完没了地往口袋里装,一口袋又一口袋,总不罢休,结果断送了性命。另外,人的精神境界也包括劳动态度,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们就会自觉地做到“各尽所能”。因为“按需分配”是与“各尽所能”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孤零零地一个“按需分配”。人们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作出了最大可能的贡献之后,当然也就有资格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正当的需要了。第四,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需要是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了的需要,而不是变态的不正常的需要。那种不正常的需求状态,是由不正常的社会生活造成的,当社会生活的进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的需要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对物质的贪欲,无限制的占有欲,是在私有制社会里形成的。人们正常的物质需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都是有限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限的机体,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都具有有限性,并不是无限的。俗话说“大厦千间,夜眠七尺”,就是这样的意思。而且,要注意: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需要主要已不再仅仅是物质的需要,而更多地是更高层次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人的物质需要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向更高的需要水平上升。精神的需要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满足精神需要与满足物质需要有很大区别,物质产品难以共享,但精神产品完全可以共享。一个面包,难以同时满足许多人的需要。但一首唐诗,全中国人民一齐欣赏,也没有问题。特别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创造、贡献成为人们很突出的需要。这就更好办了。第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中按需分配的具体机制提供了基础。从现在科技发展来看,许多东西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为我们设想未来的分配机制提供了一些启发。现在一些商品的生产数量往往事先有征订,而通过网络征订就很方便。这样就解决了生产得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在未来社会的分配中,特别是在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中,肯定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到那个时候,人类的科技将有更大的发展,可利用的空间也会更大。在理解按需分配时,要注意一点:人的需要,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东西,而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产品的需求也总是具体的。因此,我们不能非历史地谈按需分配。而且,这种分配过程如何实施,也是复杂的过程,只能由历史来证明和实现。因此,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按需分配也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们需要的满足也是逐步实现的。4.产主义的实现是客观必然与主观追求的统一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它是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先进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自觉追求的结果。这两个方面是结合在一起的。过去,我们从合规律性的角度讲的比较多,这当然是对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特点之一。一些当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只是从价值追求的角度,从合目的性角度去讲共产主义,而不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非常片面的,是唯心主义的。但是,我们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我们讲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但也同时认为它还是无产阶级的自觉追求的结果。因为,历史的规律并不是完全无主体的过程,它并不神秘,本身就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活动,脱离人们的自觉追求,去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谈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等着客观规律起作用就行了,不必努力去追求了。教材中补充了这一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这里,没有抽象地谈人类的价值追求,而是结合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来讲,是从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一致性上来讲的。5.“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讲到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时,我们通常讲“两个必然”。“两个必然”有一个表述问题。它是一种中国式的概括或简称。原来的出处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那里讲的是两个“不可避免”,当然意思是一样的。经典作家讲两个必然时,有时从阶级的角度讲,即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必然的;有时从社会制度的角度讲,即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必然的。《宣言》中从阶级的角度讲的,即讲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意思应该是一样的,只是表述角度略有不同。“两个必然”其实是一个必然,即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所谓“两个必然”,是从表述上讲的,从事实上讲,其实只是一个必然,即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或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马克思不只是提出了“两个必然”,还提出了“两个决不会”。这是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一段经典表述中讲的,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应该指出,这两个思想虽然都是马克思的,但层次并不完全一样。“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命题,而“两个决不会”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但是,“两个必然”虽然是科社层次的,但也有历史观的依据;而“两个决不会”虽然是历史观层面的,但它既然适用于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那么它当然也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态,适用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问题。这样,这两个命题就相遇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来谈二者的联系。但是,两个决不会并不是对两个必然的否定。它仍然讲旧社会的灭亡,新社会的诞生,只是讲了旧社会灭亡和新社会产生的条件和时间。把二者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对“两个必然”有更丰富和充实的认识,也就会有更具体的把握了。6.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在当代的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胸怀远大理想,知道我们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又必须从现实出发,为当前的事业而奋斗。这是辩证的统一。必须用辩证的态度来对待。割裂二者的关系,走向任何一个片面都是错误而有害的。如果轻视了最低纲领,急于向共产主义前进,甚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就会超越历史阶段,欲速则不达。这在过去是有过深刻教训的。相反,如果只重眼前,而忘记了远大的目的,就会在现实中迷失方向。这里实际上是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从学理上讲,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并不是一对概念。远大理想与近期理想相对。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相对。但既然已经这样叫了,那我们只能接受,只要能正确地理解这样的意思就行。责任编辑:李 鸣摘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