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老年手机:裂土分茅 白茅台 黄帝真陵(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40:02

裂土分茅 白茅台 黄帝真陵(原创)

高万须

2011年10月23日

 

古籍《尚书》被称为“中国最早到公文总集”。《尚书·禹贡》中有这样的记载:黄海、泰山及淮河之间的徐州之地,田地划为第二等,赋税定为第五等。进贡的物品是田野的五色土、羽山谷的山鸡、峄山南的桐木、泗水边的磬石、淮地的蚌珠和鲜鱼,还有黑色的绸缎和白色的丝绢。进贡的船只走淮河经泗水到达黄河。(《尚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给夏朝进贡的物品除了山珍海味、珍珠奇石、绫罗绸缎之外,还要进献“五色土”派什么用场?集解郑玄曰:“土五色者,所以为太社之封。”《尚书》孔颖达注疏说:“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焘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洁,黄取王者覆四方。”《十三经注疏》说:“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其土焘以黄土。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必用白茅者,取其絜清也。”《韩诗外传》说:“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其方色土,苴以白茅,以为社。明有土谨敬絜清也。”蔡邕《独断》云:“天子太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太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谓之茅社。” 《易经》也说,与土时,“藉用白茅”,茅色白而絜美。“社”,有太社、王社、国社、侯社、置社。王社可能与太社为一处。(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社稷》:“王为群姓立社曰太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王社所在,书、传无文,或曰与太社同处,王社在太社之西。”)古书多有关于“五色土”、“太社”、“王社”、“茅社”、“白茅”、“社坛”、“裂土分社”的记载。坛,本义为用土筑起的高台。古代用于祭祀、会盟、誓师等。如今中原还有使用“五色土”、“五色石”、“五色线”等的习俗。

这里所说的是,远古时期,“白茅”被视为圣洁的物品,常用作天子的信物。天子分封王或侯时,用五色土筑成方坛,即“社坛”,每边长为五丈(现约为10米),东方青色土、南方红色土、西方白色土、北方黑色土,上面覆盖黄色土。黄色是天子的象征。天子在这样的五色土坛上(也即封授台)举行封授仪式。按皇子封地所在方向,天子取一色土,以白茅包封,授于新封王侯。“茅土”是受封者拥有封国,可以建立宗庙、承氏赐姓的标志。立国建庙称为“茅社”,又称为“裂土分茅”。

由此看来,徐州之地进贡五色土(当为青色土),有其特别用途,即用于筑坛、茅社或祭祀。《尚书·禹贡》之中还有荆州进贡菁茅的记载。(原文:“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更有注疏说:“古之封禅,江淮之间,三脊茅以为藉。”这里说的是,战国时期,齐相管仲引用古典劝阻齐桓公封禅泰山之事。(原文:“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籍也。东海至比目之鱼,西海至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于是,桓公乃止。)

筑坛祭祀和茅社的礼仪始于何时,史书似无准确记载。但是,肯定的说,远远早于夏禹之时,因为到这个时候,这些礼仪已为常事,而祭祀伴随人类社会产生就已出现。随着氏族分化以及部落的产生,筑坛祭祀及茅社分封逐渐兴起。茅社这种较原始的分封方式当自三皇五帝贯穿夏商周。自周秦延流整个封建社会,原始的茅社逐渐被诏封所取代。

古代筑坛祭祀及茅社分封的具体地点在那里?可能每个部落居点和国都都曾筑建使用,而名传后世者,不曾见之。郦道元《水经注》之中曾记有“白茅台”地名,使人不禁联想起“茅社”(“裂土分茅”),而且,此“白茅台”与轩辕黄帝裂土分茅大有关联。《水经注》这样记载:“汝水又东,黄水注之。水出梁山,东南经周承休县故城东。其水又东南,经白茅台东,又南经梁瞿乡西。水积为陂,世谓之黄陂。东转,经其城南。东流,右合汝水。”“黄水”就是河南汝州东部的黄涧河(黄炎河),“梁山”是汝州大峪周围山脉之古代山名。据实地考证“白茅台”就位于现在汝州阎村古文化遗址。1978年李建安曾在这里发现“鹳鱼石斧图彩陶缸”。这里是古代原始部落二次瓮葬的墓地。据当地人称,这里已经挖掘出数百个瓮棺。据文史专家研究,这个“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当是轩辕黄帝的寝棺。也就是说,轩辕黄帝的葬地就在汝州市黄涧河西岸的阎村。这里古代当有名谓“白茅台”的村落。村落之中曾建有五色土社坛,黄帝曾在此裂土分茅。后世人们把这个社坛及村落称为“白茅台”。(请参阅高万须《水经注“白茅台”考辨》

诸多文史专家考论,“汝水”即古籍所记“若水”。“汝水”为“淮水”支流。嵩山汝水曾是炎黄长期活动的区域,留下大量遗迹和传说。黄帝之子昌意曾“降居若水”,封地在此,其部落居点最有可能就在“白茅台”;昌意之子颛顼帝“生于若水,实居空桑”,在“白茅台”度过童年实属自然。黄帝长期居住昌意部落,登临社坛,实施分封也为自然。而最终仙逝汝州,归葬黄水,完全可能。当时,墓而不坟,古典略而不详,传说久而失真,地理沧桑变化。因而,黄帝葬所,争相求取,似成千古谜团。然而,“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的惊世之现,将会释解这一千古之谜,黄帝真陵最终会定位在汝州黄水之畔。(请参阅高万须《轩辕黄帝的真陵在汝州》)

附:关于“墓而不坟”

摘《墓葬的起源以及土丘坟的形成和发展》文:

《礼记·檀弓上》引用孔子的话说“古也墓而不坟”。郑玄注释:“墓为兆域,今之封茔也。……土之高者曰坟。”实施土葬,要把死者安放在棺木中,然后把棺木埋入土穴,埋棺之处叫做墓,也叫做茔,墓地范围以内叫兆域。在墓地埋棺之处地面上堆土成丘,叫做坟,也叫做冢。

《易·系辞下》还提到上古的墓葬“不封不树”,也就是葬地不起坟,也不种树以设标志。传说中的相当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上古帝王陵墓,如河南淮阳县的太昊(伏羲)陵、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湖南酃县的炎帝陵、山东曲阜市的少昊陵、河北高阳县的颛顼陵、山西临汾市的尧陵、湖南宁远县的舜陵,浙江绍兴市的禹陵等,虽然都有高大的封土堆,但葬地本来出自后人的附会,并不可信,陵墓中不可能真的葬有这些上古领袖人物的尸骨,“坟堆”也是后人陆续添土加高的,不能说明当时的葬俗。即便已经进入阶级社会的夏、商、西周和春秋前期,也仍然是“墓而不坟”、“不封不树”。如西汉末刘向所说:“殷汤无葬处(意为不知葬处),文、武(周文王、武王)、周公葬于毕(陕西咸阳东北),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今陕西凤翔县南)……皆无丘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