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达拉打佐助多少集:治学从教人为本 传道授业德为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20:51:53

治学从教人为本 传道授业德为先
——黄冈师范学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出差武汉,拾到一个装有2500元人民币、1张空白转帐支票和一些重要客户资料的公文包,政法学院0503班的学生叶沙通过包内的名片与失主联系。心急如焚的失主见失物完璧归赵,当即掏出500元以示酬谢。叶沙莞尔一笑,摆摆手走了。
正缺钱用的商贸学院0402班的学生岑鑫,领到了2008年度国家奖学金8000元兴奋不已。听说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他毫不犹豫地拿出7000元来捐赠灾区。
正在参加无偿献血的政法学院0601班学生,听见有人呼喊救命,循声跑到不远处的人工湖边,见有2名儿童正在水中挣扎,一个猛子跳入湖中,把2名儿童救上岸来……
类似这样拾金不昧、奉献爱心、见义勇为的事儿,在黄冈师范学院的学生中多得像天上的星星。群星闪烁,把这所学院的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耀映得五彩缤纷。
一、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时代性,建立和谐的组织体系,实现全员育人
在黄冈师院图书馆,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晚上7时,在各层自修阅览的学生悄悄来到一层大厅,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那专注的神情表明,他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认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有着105年历史的黄冈师院, 继承的发扬“治学从教人为本 传道授业德为先”的传统。尤其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多科性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后,学校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与进俱进,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中心任务,确立了“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着手,不断探索,创新思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格局。
有一个专门的班子。黄冈师院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教职工全员育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院党委和行政共同决策,院行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的工作体系;院党委直接领导的“学生工作委员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各学院、系部由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宣传部、教务处、人文社科部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工作。学校每年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拨专款,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不同办学体制、多校区办学的新特点,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随时跟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学生思想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深入化、日常化和规范化。
有一支过硬的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抓好思想工作教育的组织保证。学校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政治辅导员为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按照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原则,按1:180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把好优秀毕业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入口和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两课”教师的基础上,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的思路,以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队伍的学习力、应变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为目的,造就一支“忠诚、进取、求实、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学校制定了中长期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两课”教师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社会实践、外出考察以及攻读学位等方式,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不仅要改善大环境——社会环境,还要改善小环境——个体心理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合力。学校设立了专项基金,加大软硬件投入,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两课”建设经费得到充分保证。同时,学校从群体心理入手改善思想教育环境,从社会活动入手改善政治教育环境,从校园文化入手改善道德教育环境,从观念意识入手改善法治教育环境。这正如学校党委书记兼院长     所说:“要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之‘魂’,立牢民族精神之‘根’,夯实基本道德规范之‘基’,增强全面发展之‘能’,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即将毕业的  院  级学生     在支边申请书里写道:“我志愿去西部从事教育工作,这不是我一时的冲动。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人,应该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发展前途联系起来。西部需要人去开发,我有责任、有义务去贡献我的一份力量。”在黄冈师院,这样的大学生岂止    一个。
二、以学生为主体,把握规律性,建立和谐的制度体系,实现全面育人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黄冈师院总结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6种规律,即“目的性和导向性,层次性和针对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激励性和示范性,疏导性和及时性,真实性和感化性”。学校立足本校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把握规律性,以多种制度来支撑,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达到了全面育人的目的。
健全学生工作督导制度。学校以学生工作督导机构为龙头,聘请经验丰富、从事过学生工作的退休教师担任督导员,履行“督促、检查、帮助、指导”的职能。其主要工作任务和职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全校学生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督导评议,为全校学生工作提供监督保证和咨询服务,重点督导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等学生工作综合职能部门;对各学院学生工作的督导,重点对各学院落实学校有关学生工作制度和政策情况进行督导,同时收集整理各学院对学校学生工作的意见、建议,向学校反映;督导班主任的工作。通过这三方面的督导,学校学生工作的自我监控和保障体系得到了完善,学生工作实效得到了切实提高。
建立学生工作特色项目制度。各学院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向学校申报学生工作特色项目,经评审通过立项后,给予经费支持。如文学院的“          ”,艺术学院的“       ”,政法学院的“       ”,外国语学院的“         ”,等等。各学院开展的特色项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仅为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众多自我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各学院通过项目化运作使学生工作与专业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实施“阳光助学工程”制度。学校从6个方面下功夫,形成了“国家助学贷款、无偿资助、学校激励性资助和社会多渠道资助有机结合”的助学体系。一是争取国家助学贷款,从2005年至今年秋季,学校共有    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万元,连续4年在省属高校中位居前列。二是申报助学奖学金,4年来共推荐评选取了政府助学奖学金    人,资助总额达    万元。三是学校自己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1000元。四是每年开发校内校外勤工俭学岗位200多个,提供给学生的劳务费每年达200多万元。五是通过“王正本扶贫助学基金”等社会途径,近4年接受捐款近100万元,资助了1000多名贫困学生。六是建立“绿色通道”,近4年有  名贫困学生顺利入校,接受资助   万元。学校将助困工作与诚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解决了学生的临时困难,又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弘扬了“团结互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新风。
坚持家校联系通知书制度。学校每年3月和9月将家校联系通知书寄给学生家长,其内容除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班主任评语等传统项目外,还专门设计了反映学生是否在校外住宿、是否贷款、是否违纪、是否欠费及欠费金额等栏目并附加回执。通过这项制度,学校与家庭及时沟通了信息,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合力。
巩固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学校以“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热情服务、真诚帮助”十六字方针指导班主任工作,在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工作待遇和工作经费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推行以学生民主评议班主任制度为核心的考核办法,加强班主任工作。学校将班主任工作职责内容细化量化,由学院和学生分别对班主任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测评,其中各班全体学生对本班班主任进行民主评议并进行打分,学生评分占总评分的60%,然后由学院对班主任一年的工作进行考核,学院考评占总评分的40%。通过这项制度,班主任的责任心更强了,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更近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变得更加生动了。
三、以学生为根本,富予创造性,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实现全程育人
伴着秋日早晨的鸟啼,黄冈师院林阴道边、绿草坪旁,传来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华灯初上时分,黄冈师院教学楼的自习教室坐满了夜读的青年学生。图书馆管理人员说,晚来的学生很难在图书馆里找到空位置。黄冈师院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体系,在创新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黄冈师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帮助和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分解为具体化、层次化的阶段性目标和学习计划。首先是抓好新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目标意识,指导学生规划4年大学生活;对高年级学生。其次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道德观、法制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把学习与成才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与持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黄冈师院学生连续7年捧回一等奖;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艺术歌唱演唱比赛和一些体育竞赛,黄冈师院学生每次都摘金揽银。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黄冈师院通过正确的生活观、消费观教育,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到学习、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学校实施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证书工程”,鼓励学生参加外语、计算机、普通话、会计师、律师、电子商务、程序员、软件设计师等专业技能等级考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学校每年坚持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毕业生求职报告会”、“女生成才事迹报告会”、“三好标兵事迹展览”等活动,通过“身边人的经历”、“身边的典型”,现身说法,达到“以先进帮后进,以会学者促不足者”的目的。
贴近大学生关心的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当代大学生既关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关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关心党风廉政建设,关心国际政治,也关心自己的就业创业前景和未来出路。因此,黄冈师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上、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下功夫、出实招,真正在充分说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出高招。 譬如学校成立考研领导小组,由专门老师指导学生考研,表彰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办好“考研指南”专栏,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形成“一年级开始动员,二年级打好基础,三年级积极准备,四年级认真冲刺”的全程备考工作局面。4年来,黄冈师院学生考研上线率达到毕业生总数的35%以上。学校以“就业至上”的观念,通过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坚持毕业生回访制度、巩固与用人单位的协作关系等办法,4年来本科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四、以学生为目的,增强实效性,建立和谐服务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
多层次、多渠道地满足学生的成才和心灵需要,是黄冈师院教书育人的首要追求。学院党委书记      认为,要让学生真正成才,就要结合学生思想状况的发展实际,主渠道和主阵地贯通,课内和课外互补,校内和校外结合,实现全方位育人,使学生时时处处感觉到学校和社会带来的温暖。为此,黄冈师院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摸索,逐步形成了五大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社会实践阵地。建立了红安烈士陵园、黄冈市社会福利院等多个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永记丰碑”、“送法进社区”、“义务交通岗”、“特教一对一帮扶”、“情系敬老院”、“义务支教”等特色活动项目的开展,不断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为学生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提高认识搭建了平台台。
公寓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宿舍中去,学生住到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拓展到哪里。在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的基础上,各系、部又分别在男女生公寓建立了党团组织机构、学生自律委员会及文明宿舍建设机构。形成以系部为单位,驻学生公寓辅导员、学生公寓党团组织、公寓自律委员会和楼、层、室长负责制这一主体纵深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对这一工作体系各组成要素明确职责范围。
社团阵地。学院制定了《社团管理办法》,理顺了社团管理关系,建立健全了学生社团管理机构,把好社团审批关、社团负责人资格关、指导教师资格关、社团活动内容审核关,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大力促进学生社团发展,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管理,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到目前,跨系(部)的学生社团已有    个,注册会员达      人之多,他们在学院红红火火地开展活动,显示出强劲的实力和勃勃生机,推动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网络阵地。黄冈师院大力开展“绿色校园网络”创建活动,努力拓展“绿色网络空间”,积极营造“绿色网络环境”。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和“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融于一体”的校园网建设标准,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教学、科研、艺术和娱乐等活动,同时,加强网上互动交流,掌握舆情,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疏导,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服务之中,校园网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校园网已深入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成为广泛吸引大学生、为大学生喜爱、受大学生关注的重要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
心理咨询阵地。有关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因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乃至产生轻生的主要原因,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20%左右的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抑郁焦虑、情感困惑、自卑情结、网络依赖、社会兴趣偏离等心理疾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学院人文社科系主任、心理学副教授      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是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要求,也是青年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一种需求,也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要求,实现培养目标,不仅要有知识传授、要有思想道德素质、要有身体素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给花样年华一颗健康快乐的心”,为此,学院建立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机制,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周定时接待学生来访;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健康资料档案,对心理问题高危人群提前做好排查和重点预防工作;初步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互动、他助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目前,以“树好一面旗帜,唱响一种旋律,办好一件实事,奉献一片爱心,带好一帮同学”为核心内容的党建进社区“五个一工程”活动,正在学生党员中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加强社区党建,建设红色网站,塑造社团文化,黄冈师院以此为着力点,正在构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进网络、进社团三位一体的新型“立交桥”。
(原载2008年10月21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