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用白乳胶在哪儿买:通河县破解三道难题扎实推进县直纪检监察机构体制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55:39
去年五月以来,通河县按照“分类归口,整合力量,集中派出,统一管理”原则,在全市率先对部分县直部门纪检监察机构进行了体制改革,有效解决了过去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虚位、协调缺位、办案失位等体制上弊端带来的问题。
一是破解编制难题,解决干部选配问题。为不增加全县编制数量,有效解决人员配置问题,县委组织召开了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编委、县人事局和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议,共同协商制定了编制调剂方案。明确哪个部门出干部,哪个部门出编制,所有编制归县纪委统一管理使用。有关部门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从自有编制中拿出16个编制,用于为4个纪工委监察分局配备人员。今年,通河县将在全县各部门全部实行纪检监察机构派驻管理,拟再成立2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为解决县里科级领导干部指数不足的问题,经过认真调研,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整合纪检监察机构意见》,主动压缩了科级领导指数。由原来1个正科级指数,3个副科级指数,缩减为1个正科级指数,2个副科级指数,极大的减轻了县委提拔干部的压力,得到了县委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为全县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破解体制难题,解决职能权限问题。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中,做到了“三个打破”。打破了原来双重领导体制,实行了“纪检”、“监察”双派制,撤销原县直部门党委纪委,成立了2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归县纪委监察局直接领导;打破了部门界限,待4个县直部门纪工委监察分局全部成立以后,将按照分类归口的原则,把全县76个县直党委、县直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全部纳入纪工委监察分局管理,最多的纪工委监察分局将负责近20个党委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打破了原有工作模式,变原来纪委参加党委会议、参与党委决策为纪工委监察局派员列席党委会议,指导不指挥、督办不包办、参与不干预、监督不对立,割断了利益纽带和制约关系,监督地位更加突出。赋予了纪工委监察分局检查权、问询权、制止权、建议权、谈话权、考核权、问责权和督办权等八项权力。2个县直纪工委监察局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先后参加所驻党委会议12次,监督人事任免、工程建设、大额资金管理使用等重大事项决策19件。按照制止权的要求,制止党委会违规动议1件,要求党委变更决议1件。对基层站所负责人进行工作谈话24人次,信访谈话2人,警示教育谈话1人,诫勉谈话1人,检查党委、部门各类会议记录12次,有力的推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三是破解机制难题,解决履行职责问题。为避免纪工委、监察分局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两层皮”的现象,通河县纪委在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对派驻机构履行职责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通河县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通河县纪委监察局派驻机构业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通河县纪委监察局派驻机构责任区划分办法》,在党委与纪工委之间明确了党委负全责、纪工委检查指导的关系;在各纪工委之间明确了对于交叉部门的管理权限;在县纪委各室与纪工委之间明确了工作联系和协调指导的关系,理顺了各纪工委、监察分局之间,各纪工委、监察分局与县纪委和各党委之间的工作关系。由于权责明确、分工清晰,保证了纪工委监察局履行职责。一年来。2个县直纪工委先后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开展了以傅丰志案例为主要内容的警示教育活动,围绕行风建设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4次,组织行风评议活动3次,开展明察暗访活动5次,督促有关部门整改问题6件。围绕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由112人组成的覆盖辖区所有基层单位的宣传教育网和民主监督网,查办领导干部大操大办案件3起,处分1人,通报批评1人。2个县直纪工委,共接到群众来信、来访11件,初核案件线索8件,立案6件,结案6件,处分党员干部7人,收缴违纪资金5万余元。立案案件占全县的22%,收缴违纪资金占全县的18%,彻底改变了原来基层纪委工作被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