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攀的相声: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身心健康、长寿的根本诀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45:07
唐代“药王”孙思邈,善于参详思考天地与人的同一性,他指出,做人要以“修身养德”为第一要旨。 他说:“养生之道,重在养神;养神之要,重在养德。德行不全,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他的学生曾向他请教修身养性之要,他回答说:
  
“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
  慎,以‘畏’为本。故,
  士无畏,则简仁义;
  农无畏,则堕稼穑;
  工无畏,则慢规矩;
  商无畏,则货不殖;
  子无畏,则忘孝;
  父无畏,则废慈;
  臣无畏,则勋不立;
  君无畏,则乱不治。
  是以,太上畏道、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
  
自慎、畏,就是自律、敬畏因果、敬畏一切。这样,才不敢为所欲为、不敢乱来。


孙思邈认为,做人,要恪守天道,修德积善。
  
广积善德、心地善良,福泽自然长久,必然身心健康、长寿;
  
心性改为善的、纯净的,那么,内外百病都不生了。
  
如果心性、行为、语言不善,即使吃灵丹妙药、折腾锻炼,也不能得健康、长寿;
  
如果违背天理行事,什么药也无济于事。
  
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修德(改良自己的心地、行为、语言)。
  
孙思邈不仅精通医药,还身体力行,广行善事,治病救人,最终得享高寿,留芳百世,令后人景仰不已。
  
孙思邈,京兆东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00多岁(108-160多岁),葬于故里孙原村。

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孙真人”。
   

人之当食,须去烦恼,

如食五味,不得暴嗔。

·孙思邈《千金药方·道林养性》

【养生百字铭】 唐·孙思邈

怒甚偏伤气 思多大损神 精疲心易衰 气弱病相侵 悲欢勿作极 饮食常令均
再三防夜醉 第一戒晨嗔 夜宿鸣云鼓 晨兴嗽玉津 若要诸疾退 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 惜气保和纯 妖邪难侵犯 精气全自身 寿夭休论命 养生本在人
若能依此训 平地可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