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勇新浪微博:张松老师《精神分析讲座》听课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1:55:44

张松老师《精神分析讲座》听课笔记

    声明:本文内容系七十三根据张松老师讲课内容整理而成,讲课相关内容版权系张松老师与相关辅导机构所有。七十三整理成文字,仅供个人学习、欣赏之用。任何人不     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作品,基于此产生的法律责任本人不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讲  什么是精神分析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一、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

二、精神分析的两大魅力

1、精神分析的魅力之一是这把刀能深入到人的内心底层

2、精神分析另外一个魅力是它的辩证性

三、精分是什么?

1、对精分的态度

2、精神分析的本土化

3、怎样学习精神分析?

4、对精神分析学派治疗取向的简短评论

四、精神分析的历史——驱力理论;客体;自体心理学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一、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

“精神分析”如果对这个词做自由联想会想到什么?头脑中的意象是什么?

从学员反馈的情况来看,学员的理性反映比较多。张老师的内容——中德培训、武汉中德医院、施其嘉的大烟斗、椅子、老外来培训的情景。

精神分析研究对象是潜意识。潜意识对来访者来“内心深处”、“心劲”、“心理能量”可能比较容易被接受。

潜意识内容有:情结和症结。它们的关系是:

情结:一般是比较美好的。女生喜欢一类男孩,是因为喜欢父亲的情结的体现。

症结:一般是压抑的内心冲突。一般是一堆、一大束。对症结的比喻:放在地下室的包、长了一个包刺。神经症的症结特点是:被打碎的结,弥散性的。

如何来理解症结:

第一,不被觉察、被意识排斥

第二,痛苦的经历,不想被知道,被压抑在内心深处。

如何来识别症结:

一般的来说,来访者在谈话时,咨询要仔细观察,一般不要打断。当来访者诉说过程中,发生了:语速的改变、表情的改变、流眼泪、突改话题,这些都是识别创伤和症结的标志。

一个比喻:症结有了,冒出了,杀毒软件就开始运行,机器运行速度就会缓慢。

个案:一女生,2~4岁父母为了要第二个小孩子,把她送到姑姑家。在咨询前5、6次,只要谈到父亲,就会流眼泪。

精神分析就是研究我们不能意识到潜意识。给来访者做精神分析,就是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觉察自己所不知道的潜意识。

 

二、精神分析是什么?

第一,从临床来看,精神分析是观察学。

所谓的观察学,即把我们所观察的东西告诉知病人。这种观察看我们内心的感受来实现的。

个案:与来访者进行谈话时,咨询师就瞌睡。咨询师靠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来告诉来访者。

第二,精神分析是反省的工具。

我们依靠精神分析来进行来访者的内心,像考古一样,进入来访者的地下室。精神分析像精神考古学、精神地质学。速度慢、精巧。

精神分析的神奇性:靠体验、感悟。越掩盖暴露就越多。爱恨情仇,只能靠感觉、身体的感受来达到理解的程度。精神分析很慢、但是病人要求快速变好,这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依靠咨询设置。

第三,精神分析是一种人造的、非自然的关系。

精神分析是研究人的心理成长发展历史。精神分析是条大路,精神分析注重身体的感觉,会让人成为罗杰斯。

第四,精神分析是深度心理学,是心理动力学。

第五,精神分析注重人际关系。

精神分析研究复杂的人际关系,治疗一个人,实际上治疗一个家族。一切心理问题实质都是关系的问题。

第六,精神分析与人格的关系

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解了这个人的人格。精神分析从一定程度来看也是一门人格鉴赏学。据说,只有高品格自身才能进行这项工作。

第七,精神分析是一种哀悼的过程

我们通过观察现在,推断出未来,实质上来告别过去,是不将一个家族的问题往下传递的过程。

当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潜意识,再做出相应的行为就会受到意识的支配。

李梦潮“精神分析是成佛的之路”。佛——活在当下,精神分析——让病人无法活在过去。

活在过去,只能幻想未来。

 

三、精神分析的两大特点

精神分析学的两大内容——快刀、圆滑。

精神分析的魅力——切中要害,能深入人的内心底层。

(老师在讲课的举例子,费了N长时间。快刀的例子为什么这么拿搜索,压抑了什么、做了一个动作,喝了口水、盖上盖子,干咳了一声音,然后说谈沙盘游戏)

个案:女孩第二个咨询时,用10分钟做了一个沙盘,投射出2岁的时候,父母吵架把孩子的被子扯了,以后的咨询围绕被子被抱走而作为咨询突破口而迅速展开。

咨询时,要多用来访者的话语、词语来谈问题。

精神分析有其辩证性。

精神分析侧重于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在过去与现在、潜意识与意识等等之间建立联系。

来访者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早年经历,但是父母的诉说,其实表达了当时的那种关系状态是什么。

例如一个人怕冷——妈妈的爱永远不够,特别怕妈妈的冷落。

一个人怕热——一个不爱回家的人,稍微给点温暖就很让其难受。

从潜意识来解释:外语学的好,想离家远。外语学不好,可能是保留对祖国、对故乡的忠诚。

有理论的谈话是治疗,没了理论的指导的谈话,就是聊天。

感受的时候,我们要用精神分析来进行,而谈来访者之间的交流不要用理论来进行。张松老师讲自己的治疗案例:对十一、二岁男孩建议和母亲抱一抱试试。双方感觉都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妈妈:不自然。孩子:扎的感觉。

精神分析很靠近现实,我们可能感觉不到,或忽视了这份感受。

 

四、如何学精神分析?

本土化问题——一个人戴着西方思维的头脑的治疗师给另外一个中国人来治疗,效果会如何?

把自己当病人,把自己的身体当感觉物来应对。

精神分析需要我们:“用感觉来体验,用身体来学习”

记忆,并不只存在于大脑,身体会记忆的。被父母拥抱、母乳喂养,更重要的是一种关系。

(苏晓波买到23本,弗洛伊德全集,全剧?这个口误为什么)

浸泡在精神分析里——听课、读书染一染。看人的时候,用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

精神分析是用屁股坐出来的。两个人通过谈话,背后会浮现出移情、阻抗等等。

把自己做病人做分析才能完全感受到精神分析的魅力。

做精神分析不会出现一种现象“我忘记了哪”,当一感觉浮现出来时,记忆自然就会跟着出来的。

张松老师谈了,自己对此时讲课的感觉“水流动很快”

精神分析需要直面人生。真话,有的时候不需要说。

粗糙意味着暴力。改变太快,病人自己就会不舒服。

精神分析并不排斥行为、人本、认知等疗法。

人并没有男人和女人,只有长的比较大的小男孩,小女孩。

精神分析是做出来,不是学出来的。

做一个快乐、舒服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

 

 

第二讲  精神分析的动力性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一、精神分析的两大本能——性快乐;攻击

二、精神分析的两大基本假设——宿命论与不确定性

1、宿命论——强迫性重复——决定论

2、不确定性——意识的不同层次——我们所不知道的自己

三、精神分析的精神化——躯体化;行动化;图象化;语言化

四、精神分析视角人的三个特点

1、别人是如何对待你的,是你勾引别人那样对待你的结果

2、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部分是被别人教会的

3、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发展了一套保护自我的防御机制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一、精神分析的两大本能(动力)——性快乐;攻击

1、性本能

人的两大本能:性本能(快乐本能)、攻击本能。

此两大本能,是动力学认为的基本功能并由此演生出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

理论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荣格分析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发展:动力性精神分析(三元)发展了客体关系精神分析(二元),第二波:自体关系(自恋问题,一元)外加安娜自我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五大流派)以上的学派认为的人内心世界的潜意识,决定了人的意识。

人的潜意识:快乐和攻击。

释梦是建立在内驱力的模式之上的。

精神分析被不理解时,被攻击为:泛性论。

王朔:人身体最坚硬的两部分——牙齿和生殖器。“爱他就咬他”——性的含义。

精神分析,讲的不是性,而是性关系。吹自己的性能力,其实是性的自卑表现。性的问题,从来不是性的问题而是关系的问题。

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性是一种关系,而性之所以不重要是因为性是所有关系的一种。

女人性的能力得到满足,就会宽容。性的能力不满足就会在生活就会乱叫。

对性问题的认识的三个层次:性变态、性障碍、性偏好。

正常性活动的三个特点:成人之间、私密场合、双方之间。

人的压抑,不自由,性不自由、夫妻性关系不正常、家庭内部矛盾由此而生。

肥胖的男孩,小的生殖器,拒绝成长的,拒绝成为男人,拒绝成为成功的男人。过于肥胖的男人,不吸引女人,

拒绝性享受道德的优越感。

女人的肥胖——是准备生孩子,生完孩子,去性化。孩子长大会重新具有女人味。

女人的一次认同:认同妈妈即可。男人两次认同:与母亲建立关系,后来向父亲认同。

精神分析在进行到第十次时,会出现早年的性经历。

性是精神分析的内容之一,有人建议,第一次咨询可以问青少年如何来处理自己的问题,是否手淫?

2、攻击本能

攻击本能,人人都有干预、控制他人的欲望和本能。

控制一个人最厉害的不是恐惧、而是让对方内疚,对对方温柔、还不要回报,不给疏远机会。

一切过度的表达,都可能会导致自我攻击。

让对手最难过的事情是让自己活的更好。

男人的攻击武器是棍子,女人的攻击是袋子。

成人的攻击是更加象征化。该出色却不出色,快成功却不成功,是性压抑的表现。

基辛格: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母亲过度的控制孩子是攻击的需要。过度自由表达也是攻击的表达。

控制、攻击本能对日常生活来讲,非常普遍。

小结:

精神分析的两大本能即精神分析的动力学内容:性本能(快乐本能)和攻击本能。性是追求快乐的和繁殖的,攻击是证明比他人优秀;内驱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弗洛伊德后期提出的生本能、死本能,是性本能的变形,但是没有被广泛接受。

 

二、精神分析的两大基本假设——宿命论与不确定性

两个基本假设,这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前提。

1、宿命论——强迫性重复——决定论

中德培训老师的在书:《精神分析的基本知识》所谈到两个假设的基本描述:每一个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由先前的事件所决定的;我们内心所经过的大多数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潜意识。

现在是由过去决定的;将来是由现在所决定的。六岁前的经历决定了今后的人生。人是最忠诚于自己的童年的动物。人不是用头脑来记忆的,而是用身体来进行感觉。每个人都由过去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六岁后没有新鲜事。

有的人想离家越远越好,从小没有建立好亲密的关系,就会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看到了这个宿命论,目的是了超越。

2、不确定性——意识的不同层次——我们所不知道的自己

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社会潜意识——无声的语言(拉康)

庄周梦蝶。释梦、家庭排列,我们可以认为:这个世界是一定是有一些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

精神分析与算卦:都是研究一些不确定的东西。与不确定性的东西进行交流是会产生焦虑的。

观察无意识的三种途径:口误、释梦、自由联想。

催眠是以咨询师为中心,自由联想是由病人来做的、自主的。

判断是否为精神分析:看是否是探究不确定的内容。

三、精神分析的精神化——躯体化;行动化;图象化;语言化

精神分析的精神化的含义:一个人将内心的冲突转化为精神的能力。

第一,躯体化:内心的世界通过身体来表达。

焦虑上厕所、背痛、头疼。

唐登华:75%的病人需要看的是心理医生而不是外科、内科医生。

内心的欲望、语言不能表达的通过躯体来表达。

痛经:来了也焦虑、不来也焦虑,通过不接受自己的性,来进行表达。中医最大的科学性可能在于其提出的身心统一的观念。

乳线癌:母女关系有问题——攻击母亲的象征——乳房。

皮肤病:皮肤过敏,皮肤需要爱。

儿童哮喘:儿童控制妈妈的方式;解决方式——孩子有病是妈妈制造的谎言。除了哮喘发展,我们要将孩子看作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身体反应的部位与关系的联系:头——父亲;乳房——母亲;脖子—兄弟姐妹、父母关系的问题;

闭着眼睛哭——自己;睁着眼睛哭——对方;半睁半闭哭——关系;

晕车、晕船、迷失方向:让自己呆在家里。

胃病:吃不消。

疾病是有意义的,是有一种无声的语言。

学习精神分析,要学习利用自己的身体。利用自己是身体来感觉对方,利用自己的身体来对自己进行感觉。让自己停留在身体的身体感觉上,然后告诉对方;

分析听完课后,就爱吃东西——爱的缺失,表面补充的食物,实际上补充的是关系。

第二,行动化

内心的世界用行动来表达。

烦——女人三大宝:逛街、洗衣服、吃剩饭。

什么时间花钱:悠闲的时候。花钱的时候满足自己是什么?

抽烟、来回走、摔东西、把事情弄大;

事业有成的,有些人是通过些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内心没有松驰。舒舒服服的工作才是真正的满足。

我们真正需要的什么——小时候亲密关系、小时候的愿望等等;

女人爱罗嗦——不说自己不舒服、当罗嗦成为行为模式时,无论说不说都是令自己的孩子感觉到不舒服。

咨询的严格设置——不允许与来访者有身体的接触,不要发生咨询关系外的任何关系,都是避免行动化的表现。

第三,图像化。

内心的东西用图像来表达。

意象对话、画家、电影导演(据说张艺谋找巩、章是表达自己的恋母情结)学不会英语是对自己父母的忠诚。

一把尺子的两个面来比喻母亲在来访者心目中的两个方面。

表面上来访者一个人来了,其实在内心带着一个家庭来的——照顾所有的人,控制所有的人。

第四,语言化

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最高的表达。不容易得躯体疾病、行动是自由的、图像可以变得很清晰。

但是,有的人语言不能表达到此境界。声音加表情。

咨询师的语言是高度节制的,尽量不要说话。永远不要说第一句话,永远不要问为什么,永远不要回答病人的问题。

语言是象征性的。通过对语言来赋予自己内心的内容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小结:

精神分析的精神化四种表现:躯体化(最低级的表达);行动化;图象化;语言化(较高级的表达)

四、精神分析视角人的三个特点(曾奇峰三句话说完精神分析)

1、别人是如何对待你的,是你勾引别人那样对待你的结果

2、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部分是被别人教会的

3、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发展了一套保护自我的防御机制

第一,别人是如何对待你的,是你内心向外投射的结果

一个人早年不被人喜欢,后来就会重复这种模式。

吵架:家庭暴力的过程,是不断重复早年关系的模式。

小时候,一切记忆都是需要寻求表达。

成年人的关系本质是:施虐和受虐的过程。

在亲密关系中制造一个“小爸爸”来实现内心关系的重复。

人际关系是内心关系的呈现。所谓的心理咨询师成长就是:变化+积极互动

孩子离妈妈、爸爸有多远,就有多成熟。

精神分析的学习,不是靠理性的理解,而是靠感觉而来的。

第二、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部分是被别人教会的

据说3G手机推不开,是因为女人内心感觉使用那手机的男人旁边有另外一个。(晕了!)这样的女人是教男人出轨。

把自己打扮的很糟糕的女人告诉男人别喜欢自己。

成功的女人的心理学标准:做优雅的女人——教会男人喜欢自己,与老公的距离是最近的、与儿子是平行的,与爸爸的距离是较远的,与单位同事的距离是对面的。性格的性感。

个案(极端的个案):想象自己的老公和漂亮的女生在一起上床,哈哈大笑,这笑表达了自己的潜意识:满足了自己的同性恋的内心需要。

学习精神分析目的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获得独立的心理空间。

第三、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发展了一套保护自我的防御机制

这种防御机制是我们自己保护自己的方式。我们用一套和自己父母的交往方式来和一切人打交道。

看一人如何就是看这个人使用何种方式来保护自己。

钱、性、死,是人性,是人最深的东西。

精神分析师要做到——脸皮厚:自恋加很少被投射。有独立的自主的心理空间。

成熟的防御机制的培育:给孩子在困难的时候垫上一块砖头。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不能很好的结婚和离婚,都是破碎人际关系的体现。

与一百位、两百位女性发生性关系,这位个案不是享受性的快乐,而是性压抑。

从潜意识角度来看:妻子是妈妈的变形。

安全感从来都不的外在的,而是自己内心的结果。

叙说的记忆是真实的经历还是主观的建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表达了一种关系,无论是父母的对待还是对父母对待的渴望。

 

第三讲  精神分析的核心——移情反移情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一、移情:移情是关系的转移

二、反移情——用反移情推移情

1、反移情:病人勾引你产生的感情

2、反移情是精分最好的工具

3、反移情带到治疗关系中的处理

三、两种反移情:一致性反移情与互补性反移情

四、移情与共情的区别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一、移情:移情是关系的转移

移情是不可避免的,一切治疗都需涉及到移情。移情也是各种亲密关系的基础。

移情、反移情是精神分析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它两个重要的概念是:阻抗、潜意识。

精神分析疗法的标志是:移情和反移情。

早期精神分析疗法的治疗方法就是:移情与反移情。咨询师保持中立,空屏,等待来访者的投射和移情。

移情就是关系的转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向外进行投射就会形成人际关系,形成的治疗关系就是移情关系。

移情具有普遍性:在治疗中,一个50、60岁的老太太会把20多岁的治疗师当作“妈妈”来看待。认为咨询师能看透自己、具有强势的特点,是对“父亲”的现象的移情。

精神分析离不开感觉。拉窗帘,来访者感觉到脸红了——脸红了,靠近父亲的感觉。通过深入分析,可以了解的无法清除的性创伤等问题。

从11、12岁洗父亲裤子、内裤,移情到看到咨询师的裤子异样的感觉,

做到5、6次,咨询关系比较稳定时,坚持到出门就晕倒了——个案在咨询师面前努力维护“好女儿”的形象。遇到这种问题,下一次咨询时会要处理这种感觉。

攻击咨询师——不想来,不想说,这种感觉和早年不愿意见妈妈、爸爸是一致的。

在咨询前面一段时间内,这种关系一般不轻易判断是移情的表现。当咨询关系表现比较稳定时,所呈现的都是移情关系。

移情关系是一种强迫性重复。过去的在现在的重现就是移情。其特点:

第一,时间的错乱。将早年的关系移情到咨询关系中。不要怕。

第二,过去在现在的重现。治疗的目标是:活在当下。让病人体会当下的感情。

第三,有年轮。通过早年留下的印迹进行探究。

第四,有历史纵深感。历史性、层次性。

过去的、扭曲的、过度的情感,都是移情的体现。通过这些关系的再现,我们可以了解到其早年的经历。

闭上眼睛哭,哭自己的弱小。睁着眼睛哭,哭的是他人——父母等重要他人。

精神分析要求咨询师有敏锐的感觉。咨询师的正确的感觉是探索来访者有力的工具。

夸奖咨询师,满足咨询师的自恋——这样好的人才有资格、配得上和自己建立关系。

如何让来访者发生移情:和来访者讨论当下的感觉;对同性青少年问性问题,对已婚的问性关系、性快乐,有利于推进咨询关系,有利于移情。

虚假性疗效:第一次治疗就发挥了作用,这也是移情的体现——咨询师给了一个好妈妈的感觉。这样的疗效是虚假,因为症状如果重新出现更激烈一些。

移情的浓度越大,治疗效果可能越好。

 

学员提问1:来访者称其为病人的原因:弗洛伊德惹的祸——他将人分为三类: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神经症。正常人都是神经症。

学员提问2:如何把握移情的度?很过度的情感需要指出。特别是当攻击三次才能指出:斜眼看了三次,指出然后其问题,领悟与父亲的关系。

学员提问3:拉窗帘与父亲的关系。潜意识与脸热联系在一起。

学员提问4:来访者不能明白自己与咨询师现在发生的是移情,但是关系和意义却很大,如何处理?在治疗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移情”这个词。处理——当我们俩谈话,你是否感觉到像(某个重要人物的)的感觉?

学员提问5:如何来闻出来访者的味道?可以先从闻几岁的气息来开始。从感觉出发。

学员提问6:移情来源于早年,早期环境成长环境不好,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处理?早期的关系纠缠一定会和咨询师的关纠缠。这时候,不要进行强迫性重复,正确的方法是:下一次进行访谈,和来访者进行商讨。

学员提问7:有的时候,也不要点破这层移情关系。先理清、处理、巩固的是咨访关系和治疗关系。

学员提问8:来访者不来了,如何处理?不来就不来了。有的时候过一段时间还会来。所以,咨询设置很重要。只有专业而标准的设置才能正确处理和来访者的关系。

学员交流9:做咨询,要靠身体的感觉来做!在咨询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

以不纠缠的方式来进行纠缠。

 

二、反移情——用反移情推移情

反移情:精神分析最好的工具。

1、反移情:病人让咨询师产生的情感。

治疗师在来访者的刺激下所产生的感觉,是督导的重要内容。咨询师说别人的感觉是分析,咨询师说自己的感觉就不是分析。

来访者说的内容很没有意思,咨询师犯困。

精神分析之所以在科学性方面不够,主要是因为这种咨询是靠感觉来做的,特别是靠咨询师对自己身体的感觉的认识,虽然在科学的实验论证上比较难,但这能够被临床所证实。

2、反移情是咨询师最好的工具。

早期弗洛伊德做咨询时,坚持咨询师的中立、客观立场。后来,精神分析认为,利用反移情能了解病人的潜意识。

当我们能在自己的感觉上停留一段时间,我们来观察和感受一下,滑一段时间,来思考:是自己的问题还是来访者带给我们的?

个案:对慢10倍的小组的工作者,有想教训的冲动,滑一下,认识到这是母亲对孩子的感觉。

对速度快10倍的个案,总是有一种害怕犯错误的感觉,滑一下,认识到这是个案从小害怕自己被妈妈、爸爸挨打。

感觉来访者是在勾引自己,滑一下,认识到,这是来访者自己不想做花瓶女人。

在治疗进行十四、五次后,往往会出现来访者把治疗师给催眠——睡着了。这时候,滑一下,病人的语言让我们睡着了,咨询的目标或设想是:让病人的生活有趣些。

边缘人格障碍会让咨询师感到很无趣,咨询师以这种无言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以不帮助来访者的方式来帮助来访者。以不听来访者的声音来倾听来访者的诉识和表达。

当咨询师能把自己的感觉告诉来访者时,咨访关系就会深入。

学员提问1:是否违背,或者如何做到以来访者的主导?先搞定自己才能搞定来访者。

学员提问2:为什么能睡着了?睡着了,是在咨询关系中正常的反应。病人只要关心咨询师,就是转化的开始。睡着了,病人不会感觉

学员提问3:如何反馈自己的感觉?当咨询师感觉来的时候,不要急于说,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停留一下,并且来了三次以上就可以准确的反馈出是来访者带给我们的感觉,而不是咨询师个人的问题。

学员提问4:来访者会不会生气咨询师睡着了,而感觉受冷落不来了?不会。只要咨询师呈现的是自己真实的一面,就能接受。如果生气了,就要讨论为什么生气。

 

德国老师的感觉分析:来访者一来,就感觉想去超市、吃东西。滑一下,来访者情感饥渴,不停的动嘴,来访者让咨询师感到饥饿感。

没有感觉,是最大的感觉。

个案分享:小组活动没有感觉,不想别人伤心,事实是不想让自己伤心。

 

学员提问1:被塞了奶瓶的个案会不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咨询是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上。

学员提问2:是不是就是靠感觉来咨询的?最好的咨询师和来访者都感觉很放松、很舒服,有相同的感觉才能是最好的。

学员提问3:敏感、感觉敏锐的人是否更适合做精神分析?如果对自己的身体感觉敏感,不用培训,可以做精神分析的。

学员提问4:能给自己做精神分析吗?一般情况下,需要别人来分析,可以分析自己的梦等。

 

3、反移情带到治疗关系中的处理

特别喜欢、排斥同性恋,都代表着对同性恋的感觉。

反移情的识别,一定要区别开是自己的问题还是来访者引起的。

训练治疗师的重要内容:说话的多少。什么也没有学会,就学会了不说话。

说话多、不能恰当的沉默,是咨询师无法忍受自己的焦虑,而不是帮助来访者。训练少说话,就是体会、认识自己的反移情。

 

小结:

移情:来访者的移情是来源于来访者的早年的经历、将早年重要他人的关系移植到咨询师身上。来访者的强迫下重复。

反移情:治疗师在来访者的刺激下,产生的情感反应。咨询师的强迫性重复。

 

学员提问1:咨询师的感觉与反移情的关系:如果是由来访者引起的,就是反移情。如果是咨询师自身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就不是反移情。(咨询师的感觉是如何来的?)

学员提问2:正移情和负移情:

学员提问3:自己的咨询师对自己表达了25分钟的愤怒,如何处理?这是一个需要被教训的治疗师。

 

 

三、两种反移情:一致性反移情与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父亲打孩子,皮带打断了,用拖拉机三角带打。如果咨询师产生了同仇敌忾的感觉,认为其父亲很坏。此所谓一致性反移情。

互补性反移情:老师打断学生个人隐私性问题,下课后学生让说安慰性的话。老师恨不得打这学生。咨询师此时的感觉与父母相同——揍孩子一顿,此所谓的互补性反移情。

这两种反移情是交织在一起的。个案:见了300位女朋友,十月不结婚,就自杀。咨询师的感觉:羡慕——一致性反移情。很可怜——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类似于共情。互补性反移情,与来访者的感情是互补的。

咨询要使互补性反移情变成为一致性反移情。互补性反移情容易被病人吸走。咨询师需要体味、感受来访者。这是一种初级的共情。不说话,才是深度的共情的体现。

四、移情与共情的区别

共情:一般的共情是意识层面的,穿着病人的鞋子,感受来访者的感受。打开自己,倾听来访者。

移情、反移情是无意识的。一致性反移情是深度的共情。

个案:男生与女朋友做爱时,呕吐、非常厌恶生殖器。(小时候看到妈妈的生殖器。)治疗师想的一句话:钱仲书一句话——最不好看的生殖器。男性治疗师有相似的感觉——一致性反移情,这是深度共情。感觉很可笑——互补性反移情。

深度共情是不需要用语言的。恋爱是深度共情的。来访者和治疗师深度共情,就会有心通了感觉,这时候不需要说,说了就上升到意识层面,无意识的交流会受到阻碍。

感应是比深度共情的感觉更高级。

一开始就进入深度共情,很容易引起阻抗。

 

学员提问1:移情与反移情与投射性认同的关系。见后面。

学员提问2:如何达到深度共情?从一致性反移情转换到互补性反移情,再由互补性反移情回到一致性反移情,这是的状态可以说是深度共情。

学员提问3:如何把握共情的深浅?主张一点一点深入进行,不提倡轻易进入深度移情的关系。

学员提问4:家庭暴力,是如何来感觉自己的腿痛?又结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挨揍、挨打。

小结:

移情和反移情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是精神分析区别于其它疗法的显著区别。据说,这是钢的标准。

第三讲  精神分析的核心——移情反移情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一、移情:移情是关系的转移

二、反移情——用反移情推移情

1、反移情:病人勾引你产生的感情

2、反移情是精分最好的工具

3、反移情带到治疗关系中的处理

三、两种反移情:一致性反移情与互补性反移情

四、移情与共情的区别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一、移情:移情是关系的转移

移情是不可避免的,一切治疗都需涉及到移情。移情也是各种亲密关系的基础。

移情、反移情是精神分析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它两个重要的概念是:阻抗、潜意识。

精神分析疗法的标志是:移情和反移情。

早期精神分析疗法的治疗方法就是:移情与反移情。咨询师保持中立,空屏,等待来访者的投射和移情。

移情就是关系的转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向外进行投射就会形成人际关系,形成的治疗关系就是移情关系。

移情具有普遍性:在治疗中,一个50、60岁的老太太会把20多岁的治疗师当作“妈妈”来看待。认为咨询师能看透自己、具有强势的特点,是对“父亲”的现象的移情。

精神分析离不开感觉。拉窗帘,来访者感觉到脸红了——脸红了,靠近父亲的感觉。通过深入分析,可以了解的无法清除的性创伤等问题。

从11、12岁洗父亲裤子、内裤,移情到看到咨询师的裤子异样的感觉,

做到5、6次,咨询关系比较稳定时,坚持到出门就晕倒了——个案在咨询师面前努力维护“好女儿”的形象。遇到这种问题,下一次咨询时会要处理这种感觉。

攻击咨询师——不想来,不想说,这种感觉和早年不愿意见妈妈、爸爸是一致的。

在咨询前面一段时间内,这种关系一般不轻易判断是移情的表现。当咨询关系表现比较稳定时,所呈现的都是移情关系。

移情关系是一种强迫性重复。过去的在现在的重现就是移情。其特点:

第一,时间的错乱。将早年的关系移情到咨询关系中。不要怕。

第二,过去在现在的重现。治疗的目标是:活在当下。让病人体会当下的感情。

第三,有年轮。通过早年留下的印迹进行探究。

第四,有历史纵深感。历史性、层次性。

过去的、扭曲的、过度的情感,都是移情的体现。通过这些关系的再现,我们可以了解到其早年的经历。

闭上眼睛哭,哭自己的弱小。睁着眼睛哭,哭的是他人——父母等重要他人。

精神分析要求咨询师有敏锐的感觉。咨询师的正确的感觉是探索来访者有力的工具。

夸奖咨询师,满足咨询师的自恋——这样好的人才有资格、配得上和自己建立关系。

如何让来访者发生移情:和来访者讨论当下的感觉;对同性青少年问性问题,对已婚的问性关系、性快乐,有利于推进咨询关系,有利于移情。

虚假性疗效:第一次治疗就发挥了作用,这也是移情的体现——咨询师给了一个好妈妈的感觉。这样的疗效是虚假,因为症状如果重新出现更激烈一些。

移情的浓度越大,治疗效果可能越好。

 

学员提问1:来访者称其为病人的原因:弗洛伊德惹的祸——他将人分为三类: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神经症。正常人都是神经症。

学员提问2:如何把握移情的度?很过度的情感需要指出。特别是当攻击三次才能指出:斜眼看了三次,指出然后其问题,领悟与父亲的关系。

学员提问3:拉窗帘与父亲的关系。潜意识与脸热联系在一起。

学员提问4:来访者不能明白自己与咨询师现在发生的是移情,但是关系和意义却很大,如何处理?在治疗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移情”这个词。处理——当我们俩谈话,你是否感觉到像(某个重要人物的)的感觉?

学员提问5:如何来闻出来访者的味道?可以先从闻几岁的气息来开始。从感觉出发。

学员提问6:移情来源于早年,早期环境成长环境不好,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处理?早期的关系纠缠一定会和咨询师的关纠缠。这时候,不要进行强迫性重复,正确的方法是:下一次进行访谈,和来访者进行商讨。

学员提问7:有的时候,也不要点破这层移情关系。先理清、处理、巩固的是咨访关系和治疗关系。

学员提问8:来访者不来了,如何处理?不来就不来了。有的时候过一段时间还会来。所以,咨询设置很重要。只有专业而标准的设置才能正确处理和来访者的关系。

学员交流9:做咨询,要靠身体的感觉来做!在咨询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

以不纠缠的方式来进行纠缠。

 

二、反移情——用反移情推移情

反移情:精神分析最好的工具。

1、反移情:病人让咨询师产生的情感。

治疗师在来访者的刺激下所产生的感觉,是督导的重要内容。咨询师说别人的感觉是分析,咨询师说自己的感觉就不是分析。

来访者说的内容很没有意思,咨询师犯困。

精神分析之所以在科学性方面不够,主要是因为这种咨询是靠感觉来做的,特别是靠咨询师对自己身体的感觉的认识,虽然在科学的实验论证上比较难,但这能够被临床所证实。

2、反移情是咨询师最好的工具。

早期弗洛伊德做咨询时,坚持咨询师的中立、客观立场。后来,精神分析认为,利用反移情能了解病人的潜意识。

当我们能在自己的感觉上停留一段时间,我们来观察和感受一下,滑一段时间,来思考:是自己的问题还是来访者带给我们的?

个案:对慢10倍的小组的工作者,有想教训的冲动,滑一下,认识到这是母亲对孩子的感觉。

对速度快10倍的个案,总是有一种害怕犯错误的感觉,滑一下,认识到这是个案从小害怕自己被妈妈、爸爸挨打。

感觉来访者是在勾引自己,滑一下,认识到,这是来访者自己不想做花瓶女人。

在治疗进行十四、五次后,往往会出现来访者把治疗师给催眠——睡着了。这时候,滑一下,病人的语言让我们睡着了,咨询的目标或设想是:让病人的生活有趣些。

边缘人格障碍会让咨询师感到很无趣,咨询师以这种无言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以不帮助来访者的方式来帮助来访者。以不听来访者的声音来倾听来访者的诉识和表达。

当咨询师能把自己的感觉告诉来访者时,咨访关系就会深入。

学员提问1:是否违背,或者如何做到以来访者的主导?先搞定自己才能搞定来访者。

学员提问2:为什么能睡着了?睡着了,是在咨询关系中正常的反应。病人只要关心咨询师,就是转化的开始。睡着了,病人不会感觉

学员提问3:如何反馈自己的感觉?当咨询师感觉来的时候,不要急于说,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停留一下,并且来了三次以上就可以准确的反馈出是来访者带给我们的感觉,而不是咨询师个人的问题。

学员提问4:来访者会不会生气咨询师睡着了,而感觉受冷落不来了?不会。只要咨询师呈现的是自己真实的一面,就能接受。如果生气了,就要讨论为什么生气。

 

德国老师的感觉分析:来访者一来,就感觉想去超市、吃东西。滑一下,来访者情感饥渴,不停的动嘴,来访者让咨询师感到饥饿感。

没有感觉,是最大的感觉。

个案分享:小组活动没有感觉,不想别人伤心,事实是不想让自己伤心。

 

学员提问1:被塞了奶瓶的个案会不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咨询是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上。

学员提问2:是不是就是靠感觉来咨询的?最好的咨询师和来访者都感觉很放松、很舒服,有相同的感觉才能是最好的。

学员提问3:敏感、感觉敏锐的人是否更适合做精神分析?如果对自己的身体感觉敏感,不用培训,可以做精神分析的。

学员提问4:能给自己做精神分析吗?一般情况下,需要别人来分析,可以分析自己的梦等。

 

3、反移情带到治疗关系中的处理

特别喜欢、排斥同性恋,都代表着对同性恋的感觉。

反移情的识别,一定要区别开是自己的问题还是来访者引起的。

训练治疗师的重要内容:说话的多少。什么也没有学会,就学会了不说话。

说话多、不能恰当的沉默,是咨询师无法忍受自己的焦虑,而不是帮助来访者。训练少说话,就是体会、认识自己的反移情。

 

小结:

移情:来访者的移情是来源于来访者的早年的经历、将早年重要他人的关系移植到咨询师身上。来访者的强迫下重复。

反移情:治疗师在来访者的刺激下,产生的情感反应。咨询师的强迫性重复。

 

学员提问1:咨询师的感觉与反移情的关系:如果是由来访者引起的,就是反移情。如果是咨询师自身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就不是反移情。(咨询师的感觉是如何来的?)

学员提问2:正移情和负移情:

学员提问3:自己的咨询师对自己表达了25分钟的愤怒,如何处理?这是一个需要被教训的治疗师。

 

 

三、两种反移情:一致性反移情与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父亲打孩子,皮带打断了,用拖拉机三角带打。如果咨询师产生了同仇敌忾的感觉,认为其父亲很坏。此所谓一致性反移情。

互补性反移情:老师打断学生个人隐私性问题,下课后学生让说安慰性的话。老师恨不得打这学生。咨询师此时的感觉与父母相同——揍孩子一顿,此所谓的互补性反移情。

这两种反移情是交织在一起的。个案:见了300位女朋友,十月不结婚,就自杀。咨询师的感觉:羡慕——一致性反移情。很可怜——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类似于共情。互补性反移情,与来访者的感情是互补的。

咨询要使互补性反移情变成为一致性反移情。互补性反移情容易被病人吸走。咨询师需要体味、感受来访者。这是一种初级的共情。不说话,才是深度的共情的体现。

四、移情与共情的区别

共情:一般的共情是意识层面的,穿着病人的鞋子,感受来访者的感受。打开自己,倾听来访者。

移情、反移情是无意识的。一致性反移情是深度的共情。

个案:男生与女朋友做爱时,呕吐、非常厌恶生殖器。(小时候看到妈妈的生殖器。)治疗师想的一句话:钱仲书一句话——最不好看的生殖器。男性治疗师有相似的感觉——一致性反移情,这是深度共情。感觉很可笑——互补性反移情。

深度共情是不需要用语言的。恋爱是深度共情的。来访者和治疗师深度共情,就会有心通了感觉,这时候不需要说,说了就上升到意识层面,无意识的交流会受到阻碍。

感应是比深度共情的感觉更高级。

一开始就进入深度共情,很容易引起阻抗。

 

学员提问1:移情与反移情与投射性认同的关系。见后面。

学员提问2:如何达到深度共情?从一致性反移情转换到互补性反移情,再由互补性反移情回到一致性反移情,这是的状态可以说是深度共情。

学员提问3:如何把握共情的深浅?主张一点一点深入进行,不提倡轻易进入深度移情的关系。

学员提问4:家庭暴力,是如何来感觉自己的腿痛?又结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挨揍、挨打。

小结:

移情和反移情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是精神分析区别于其它疗法的显著区别。据说,这是钢的标准。

 

 

 

 

第四讲  精神分析的前提——精神分析首先要处理阻抗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1、什么是阻抗?

2、五种阻抗的类型和来源

3、阻抗的表现

4、怎样面对阻抗

 

Ⅱ 具体授课内容

阻抗是首先要处理的内容。所要讲的内容是什么、所要打的文字不重要,首先前提条件是:要有好的一个声音,声音能通。

 

1、什么是阻抗?

阻抗与对抗。爸爸、妈妈带孩子来,孩子不愿意说,这不是阻抗,而是对抗。阻抗是发生在潜意识中。

移情本是就是阻抗。请治疗师吃饭,就是封口费——让咨访关系变成朋友关系。

说话少、沉默的能力是判断咨询师高低的两条标准。

咨询师的话越多,病人的话少。这时候,可以理解为:来访者无意识的制造了咨询师的话语。咨询师上了来访者的当。

咨询师打破了沉默,往往是缓解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对治疗没有益处。

咨询的目的是一点一点破除阻抗,然后将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转变成为成熟的防御机制。

咳嗽就是突破阻抗、想说什么或不说什么。

学员提问:老师为什么咳嗽?学员为什么想要睡觉?——停留一下,然后感觉一下。

 

2、五种阻抗的类型和来源

(1)正移情和负移情,引发的阻抗。爱上咨询师,怕咨询师批评自己。

(2)原发阻抗:原发性获益——有病可以得到直接的照顾。所有的疾病都有继发性获益。直接告诉来访者,可以减少伤其自尊。

(3)继发阻抗:继发性获益——有病可以向咨询师来表达愤怒。

(4)本我阻抗:边听边批驳,是超我。边听别联系现实,是自我。不回避性、钱问题,是本我。丝袜可以让个案达到高潮,治疗的目标是让来访者更喜欢女人,而非就是放弃丝袜。

学员反馈:把感觉说出来,真心回馈,感觉就会消失。

(5)超我阻抗:我不配得“富贵病”——高血压、糖尿病,对别人特别关心,别人不能有效的回应。不配让别人来照顾自己,不配让自己过得舒心。工作累死了,超我舒服了,自我累死了,退休后无所事事。

(6)价值观阻抗。亲人去世了,想到了——快乐是不道德的。

六种阻抗阻止了一个人有效的改变自己。

3、阻抗的表现

第一,对设置的阻抗。迟到、早到、非常准时,都是阻抗。99%咨询中的行为是阻抗。

咨询像恋爱中约会,总是迟到,一般是做不了。

现实中的原因一定有后面心理的原因。

提出改变咨询的地点,这样的来访者的潜意识是:不想好了,无意识中阻抗咨询的设置。

关门:你关门还是我关门?这句话,提示了做咨询的“省长”他是人,而不是省长了。

李梦潮个案,老师挠了挠后背

(2)治疗之外给咨询师联系。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3)在咨询中阻抗的表现。打扮的太修边幅,太不修边幅。说话太快、太慢,沉默不说话,说话太多,更快的同意咨询师的解释。

(4)在咨询中,过快的希望太快的好、不喜欢自己好起来。

(5)防御机制在治疗中的表现。

防御机制都是阻抗的表现。咨询中40~45分钟的时间都是阻抗。

在咨询中,首先要处理的就是阻抗。

学员提问1:要识别对咨询设置的阻抗。

学员提问2:迟到是阻抗、早到是阻抗、准时是阻抗,什么是不阻抗?迟到的早到了,早到的迟到了不是阻抗。

学员提问3:来访者的咨询过程中打嗝,这是阻抗。处理完,说话就会流利。

学员提问4:千万不要跟来访者谈阻抗这个词,这个咨询师心中有理论指导即可。

学员提问5:来到哭是阻抗。理想状态是边哭边说。哭是无意识的表现,说是意识层面的表现。

 

4、怎样面对阻抗

一定不能说这是阻抗!这样来说:你不想让我来了解这个问题?你不想让我……

假如是病人提到了,咨询师要问:你是从哪儿看的?怎么学的这个词。如果病人谈我又阻抗了,这是“理论阻抗”,假如咨询师用理论来解释,是咨询师的“理论阻抗”的反移情。

解决原则:

第一,先于咨询的内容解释阻抗。

“我不信任你”“你为什么这么需要一个信任的人呢?”这个提问,将目标指向了阻抗,而非内容。

第二,把问题踢回去。

处理阻抗就是一个技术问题。

“你的鞋子很漂亮,我可买不起”“你为什么那么注意我的鞋子,并且夸奖我的鞋子”

当病人夸奖我们时,就是踢过一个球,让球过来,停下来,抱起来,告诉对方,你接着球。

永远不要接对方的问题,一定要把问题踢回去。“你为什么夸奖我?”

我们就是足球场上那个捡球的小球童。我们手中有了很多球,我们一个一个或者把很多球分类踢过去。慢慢的,让来访者自己观察、处理自己的球。

学员提问1:把治疗师扔下去,这是本我的阻抗。

学员提问2:把球踢回去,让来访者生气了,怎么办?留着慢慢观察。

学员提问3:把球踢回去的意义:把问题还给病人,让病人自我觉察,这样来处理阻抗。

学员提问4:关于鞋子问题的纠缠:鞋子背后可能有含义,但是这并不是永远不能让来访者观察咨询师,永远关注病人的问题,而不是关注咨询师!

学员提问5:防御机制与阻抗:消极的防御机制一般都是阻抗。积极的防御机制也是阻抗的一种表现。

“我来不是咨询,而是请教一个问题”这都是阻抗问题。

学员提问6:“我不找你做咨询,你太嫩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咨询师原来的回答:“这是你自己的权利”。

可以这样来回答:“你怎么感觉我太嫩了”、“你什么时间感觉我太嫩了”他用什么样的语调、声音、身体姿势,你就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是把球踢回去。

学员提问7:不要陷入教条主义——老师你的衣服真漂亮。咨询师的回答:谢谢!

第五讲  防御机制是一个人的国防(1)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十四种基本防御机制

1、压抑;

2、情感隔离;

3、理智化;

4、反向;

5、分裂;

6、否认;

7、投射;

8、认同;

9、投射性认同

10、见诸行动;

11、退行; 

12、升华;

13、利他;

14、幽默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两大部分内容:第一,十五种防御机制,第二,防御机制的应用。

以前在学校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由于缺少理论、经验及指导,感觉做起来很困难,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是“以无招胜有招”、有人随口说“顺应自然”但实际上没有做到,这两个都是日常生活的防御的表现。

阻抗与防御的关系:联系:阻抗就是防御,防御就是阻抗。区别:阻抗的表现为精神分析之中来访者所做的防御。我们无时不刻在防御。阻抗是无意识表现出来的。

学习精神分析分析就是把防御象征化。脸皮更厚,心理治疗就是形成更强大、更成熟的防御机制。

不能太快把来访者治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保持对自己的童年忠诚,新的防御机制没有建立,我们就无法更好的生活。

1、压抑

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对意识层面的冲动压到潜意识之中。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人没有遗忘,只是将记忆压抑到潜意识。意识不到的需要,就是压抑。

从性的角度:有伴侣,没有性欲望,是压抑的表现。早泄、阳萎,不允许插入、不允许自己射精,是最成功的性压抑。这样把自己变成为不是男人。

压抑与压制: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泄泻,环境不具备,是压制。压制是指人在意识层面没有得到满足。

个案:犯罪心理学的一个案例:强奸——进监狱——改造——释放——再强奸……这个过程中的压抑与压制:在监狱中,没有女人,是对性的压制。在监狱外面,看到女人,没有感觉,只有在偏僻、昏暗街道的地方(即案发地点)才能产生强烈的欲望,这就是压抑。

想满足而不能满足是性压制。没有性的想法是性压抑。

现代精神分析修正了弗洛伊德的不能被接受的冲动被打包放在地下室,而认为压抑是指不能被接受的东西,被打碎后,弥散在意识的各个层面。

精神分析认为:各种艺术形式都是性压抑的升华。据说,美国经济、政治比较繁荣时,容易出比较好色的总统。没有事做,可以很放纵自己的原始冲动。坐怀不乱的男人是享受道德的优越感,是压抑的表现。

男人的升官、赚钱,是更加强大、攻击的表现,是男性特征的表现。男人一辈子的事情就是把性压抑的象征化,将压抑的性表现各方面显示男性特征。

过分依赖、过分固执的人都是性压抑。过分依赖:见谁都是爹妈、做得不像男人是性压抑。过分固执:自己认为用语言来战败对方,其实是战败自己。

皮下脂肪特别薄或特别厚,是性压抑表现,这样没有性魅力,得不到异性关注,满足了自己没有性的潜意识愿望。这样的人做父亲,将不允许女儿直白的表达性感,女儿可能会配合父亲,把自己变成为一个没有性吸引力的人。

 

学员反馈1:压抑是潜意识层面,压制是意识层面。想做,而条件不允许做是压制。(21分补充)

学员反馈2:探讨压抑、压制在实际咨询中的实际意义:压制是超我,压抑是本我。做咨询时,我们通常解决的是压抑的内容。压制时间通常会形成压抑。父母对女儿的压制,容易形成女儿的压抑。

学员反馈3:如何改善自己的性压抑?放荡一次!(晕了!)

学员反馈:父母打孩子是性行为的表现。如何理解?打孩子可能伴有快感,是释放自己性压抑的表现。

2、情感隔离;

避免与自己的真实情感接触,称之为情感隔离。

就事论事、遗忘,都是情感隔离的隔离。情感隔离是无处不在的。

情感隔离,正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隔离时间过长,容易变傻、变麻木、无情无义。所以,既不能没有隔离,也不能完全隔离。过度(不足、过多)的情感隔离都是不好的。

个案:听了,悲伤的家庭悲惨故事,有些人在笑。这些人隔离了,笑的人太痛苦了。

老师的处理:“现在有强烈的情绪反差。有的人特别悲伤,有些人特别欢喜”。可以提问:“为什么笑了”,不用和对方说,笑的原因是情感隔离。如果对方没有反应,可以问别人:他们笑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笑嘻嘻讲自己的早年创伤,是隔离的表现。或者,听完伤心故事后,有的人反应是:我小时候很幸福,这也是情感隔离的表现。(从咨询的经验来看,这些人实际可能并不幸福)

精神病人说自己没有病时,是隔离。只有承认自己有病,才可以考虑出院。

不抽烟时骂抽烟的,抽烟的时候特别享受;当了教授就骂教授,是日常生活隔离的表现。

对情感隔离的态度:我们不能没有隔离,也不能全部隔离。

学员反馈1:抑郁症状病人完全隔离。治疗的目标是将抑郁治成焦虑。焦虑了才能感觉的自己的生活。

学员反馈2: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10岁失去奶奶,特别伤心。15岁失去爷爷没有伤心的感觉。如何解释?所有的眼泪到流到心理,没有表达,是情感隔离的表现。

学员反馈3:听了一个笑话,别人都笑,自己笑不出来,是隔离吗?具体分析:听不懂感觉没有意思,就不是隔离,当能听明白,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不表达,就是隔离。

学员反馈4:抑郁症——即使自己体会到别人的感觉的时候,也会停留在自己的感受中。

 

第三,理智化

年纪轻轻的人喜欢哲学,喜欢谈“大人不计小人过”,停留在书本的理论上,这就是理智化的表现方式。理智化是发育良好的乳房。完全去情感化,就是理智化。

来访者大特而特谈心理学术语、理论,这是理智化的表现。对理智化的治疗是:不谈理论,谈情感、谈性方面的事情。可以问第一次遗精、射精,和女孩子的关系。

个案:初中男生,谈话像做政治报告。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来访者给咨询师的感觉:家庭中的谈话像政治对话,缺乏应有的感情。治疗——谈下来,谈感情、谈性。或者直接反馈来访者:听起来很难受、不舒服。这类的来访者容易催眠治疗师。

学员反馈1:对这类来访者不能讲道理,因为来访者的理论可能很系统很完整。

学员反馈2:理智化与情感隔离,都没有情感表达吗?理智化是有情感的,是用理智化来表达。“我知道我很爱我妈妈,但是我不能表达。”“我恨我妈妈,但是,我明白,我妈妈很关心我、为我很操劳。”理想的状态:说到“我恨妈妈……”流泪了。

学员反馈3:理智化与合理化:两种不同的防御机制。理智化,将丰富的情感内容用书本知识来表达出来,但是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但是来访者不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内心。

“我又哭了,对不起”、“老师,让你见笑了”动作表现:拿纸巾擦泪也是缓慢的、有条理的。

学员反馈4:理智化与压抑的关系,理智化的人是否压抑了自己,失去了真实的自己?理智化没有失去真实的自己,是压抑了自己的情感。

学员反馈5:理智化是意识的还是无意识作用的?一般的来说,理智化是意识层面发生的。但是时间长了,可能会走向无意识。

学员反馈6:理智化与压制的关系:一般不是压制的,是压抑的。日常生活中,与理智化的人打交待很容易、很舒服的。但是,与理智化的病人打交道,并不是这种感觉。

第四,反向形成

举例:“如果老公突然对你好,这是有外遇的信号”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是:内心感到内疚,反向形成的防御就会对老婆好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自己讨厌的、痛恨的人也会对他好。一般的老江湖的都会这样做。表现上对老师特别客气的,在评价老师的时候会特别差。

在咨询中,洁癖的人可能会过度的喜欢脏东西。小孩子一般的来说,都喜欢脏东西。小孩子第一件艺术品就是自己的大小便,随便乱涂乱沫。小孩子没有被照顾好的,长大可能对脏就会有特殊的害怕,形成洁癖。洁癖,实际上特别喜欢、关注脏东西。治疗的方法:讲关于“脏”的笑话,讲咨询师喜欢脏东西,让其放松对自己的控制。或者与其讨论谁更喜欢脏东西这个问题。洁癖喜欢脏东西,已经完全渗透到人格中,他会说“就算你说的对”,讲一个特别脏东西“你的朋友真有意思”。这样来讲,会放松其紧绷的人格。

学员反馈1:“脏”的笑话,特别恶心的笑话:如何治疗羊羔风,让其吃枪毙的人大脑,就着蒜和葱,用小勺挖着吃。

学员反馈2:有洁癖的人,内心喜欢脏东西,看似矛盾,这是反向形成的作用和表现。

学员反馈3:强迫症会出现在13岁,父母对孩子的大小便,控制过于严格。不喜欢脏东西,就形成了特别注意脏东西的洁癖。所以一般要回溯到肛欲期。

学员反馈4:反向形成,与成语“此地无银三百里”来形容也可以。

学员反馈5:吝啬带有道德的味道,有钱、有物,但是啥不得用,啥不得花。

个案:特别吝啬的一个人不允许自己和妻子花挣来的钱,但是过天桥时,一定要给乞丐扔硬币,不扔,会感觉很难受。内心把自己当成乞丐来看待。

学员反馈6:女孩子说“讨厌”有的时候表达喜欢的意思,也是反向形成的作用表现。

学员反馈7:吝啬的人一般是肛欲期的固着,与大小便的训练过于严格有关。

学员反馈8:如何看待“精神分析的解释过于牵强”?精神分析可能很难直接被证明,但是我们在咨询过程中可以通过个案或实践来感受、触摸到它的存在。

 

第五,分裂

分裂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常用的防御方式,但是分裂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如“偏听”、“偏信”,只看好的一方面,不看坏的一方面。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咨询的感觉:一会在温暖的房间,一会在寒冷的房间,冷热迅速交替,变化很快。一会儿把治疗师夸上天,一会儿贬咨询师一文不值。一会投投射对父母的好感,一会儿投射自己对父母的攻击。

个案:开始把咨询师“拔地而起”,一会儿,贬低咨询师。这样的来访者,这样的来访者如果没有攻击性负性移情,就好像活不下去一样。

不能同时看到好、坏的并存,两方面,可以运用面质这种情形,来访者会说“我也不知道”。

“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用坏的方面来否定好的方面。

偏听、偏信,使一个人完全认为一个人和一个人坏。

第六,否认

开口说话,就连续说不。这样的人可能很令人讨厌。

小孩子把自己的眼睛一晤,什么都不存在。(闭上眼睛就是天黑)这是最原始的否认的表现形式。只要一否认就感觉自己对了。

检查出绝症,经常出现这种防御机制——不相信检查结果,反复做检查。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一下子击跨。

个案:苏州某官员请德国老师吃狗肉(德国人不吃狗肉)——德国老师防御机制:否认。

回民同学吃猪油馒头——否认防御机制,吃的是羊油馒头。

不知道不为过。

否认的四种方式:                                                                                                                                                                                                                                                                                   

(1)本质上的否认。

自欺欺人。女儿知道父亲的外遇——“我爸爸不是那样的人”

(2)行动上的否认。

掩耳盗铃。

(3)现实的否认。

邪教、传销,被洗脑的人,相信想象,不相信现实。

精神分析让我们相信我们的感觉,不是让我们相信其理论,——当我们完全能把握自己的感觉,现实就是感觉,感觉就是现实。

(4)语言的否认。

孩子为什么撒谎——父母制造了一个条件,让孩子不撒谎就活不下去。“我的孩子才不讲瞎话”

张老师认为自己的课:真的不一定讲,讲的一定要是真的。

有些来访者将真的说的假的,有些将假的说的真的。

有些人一直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高情感,否认自己平淡的情感,让其接受自己平淡的情感,才能活的更好。

七、投射

我讲我心。

将自己不想要的内容给别人就是投射。用5分钟的时间评论别人,其实这5分钟都是在说自己的。总说别人小气,这个人就是小气。

投射多的人,其实戴着颜色多的眼镜来别人。

八、认同

(原始课程无)

九、投射性认同

(原始课程无)

十、见诸行动

心理咨询师收费从200~300元,容易出现话多、无意识的延长咨询时间的现象,这是见诸行动的表达。咨询师拥抱了来访者是见诸行动,只讨论不行动,不是见诸行动。

报复性诊断:把轻的病症,诊断为严重,过量、过度用药。

精神科医生搞不定来访者时,就给来访者开药了,见诸行动,从分析来讲,这其实是病人用药物来控制了精神分析师。

个案:网瘾少年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回家,妈妈知道后,用了一个小时来准备书包。孩子发短信告诉妈妈永远不回家了。妈妈和孩子都是在用“见诸位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见诸行动时咨询的表现:无意识的迟到、无意识的忘记督导、来访者撕碎交费单、延后10分钟的治疗时间。这些都是无意识的表现,并非有意识的做,有意识的见诸行动,是对抗。

精神分析,心理咨询,是不容易成功,很容易失败高的职业。高收费,也是防止咨询师见诸行动。

十一、退行

退行是指从比较成熟、高级的防御机制退行到比较低级的防御形式。

表现:做完咨询后,特别容易爱吃东西还吃不饱,这是退行到吃奶的阶段。咨询后抽烟。男人回到家变成小孩子。老人变成为老小孩。女人生气不好就回到自己的老家。穿运动服装,说“顺便来看治疗、治疗后打网球去。”给某省长做咨询,咨询师问:“开着门还是关着门做咨询?”,让来访者明白他应该去关门。

疾病也是一种退行方式,病的孩子就会得到妈妈或别人的关怀和照顾。

做5~8次咨询时,可能会遇到病人的躯体化的问题。

个案:两位科学家的孩子,大年三十,吃完饭后,各人忙各人的。学习型障碍。

理性思维特别发达的人不容易退行。感性和理性思维想结合,有利于推进来访者的成熟。

太理性的人,让他躺下。太感性的人,让其边说边哭。

十二、升华

升华的三个特点:升华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防御机制;将原始冲动健康地进化为没有冲突的防御机制;是自我将本我和超我完美的结合的防御机制。

警察——攻击别人欲望的升华;

消防队员——纵火的欲望的升华;

男性的友谊——同性恋欲望的升华;

政治领袖——控制别人欲望的的升华;

艺术——大小便的升华(儿时玩尿、屎兴趣的满足);

教师——口欲欲望的升华;

外科医生——杀人欲望的升华;

律师——犯罪欲望的升华;干点小小的坏事情也是有点成就感;

摄影师、心理咨询师——偷窥欲望的升华;

科学家——窥私欲望的升华;

演员——暴露欲望的升华;

回避光——回避偷窥冲动的升华(喜欢暗的);

隐私的五个层次

第一,马路可以说;(没有什么隐私)

第二,私密场合可以说;(比较低级的隐私)

第三,日记中可以说;

第四,自己不敢觉察(母亲如何嫉妒女儿、女儿如何恨母亲);

第五,自己不知道的。(做什么样的职业,一开始可能是自己不知道的)

十三、利他

抛开道德的批判标准——过度利他,是没有能力自私的表现;

过度利他,对自己好一点一点就会内疚,就完全利他,平衡自己的内疚感,来享受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无休止照顾自己。喂孩子的饭,其实自己想吃,嘴在动。

无私、自私是人格发展的疾病;人格正常的人可以轻松的获得金钱并把钱作为获得快乐的途径。自私是一种无钱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利他的治疗:求求你迟到一次、做点坏事吧!(因为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十四、幽默

最高的防御机制、是冲突的润滑剂,把自己放在不利位置,把自己拿来开玩笑;文革,是偏执性障碍,无幽默感的时期。

黄段子,是以色情面目出现的反色情材料。

幽默可以在谈笑间把冲突化解掉;家庭是否健康的标志:是否幽默、是否让人感觉很舒服。

第六讲  防御机制是一个人的国防(1)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一、防御机制的总结与归类

二、各种心理疾病的防御机制

三、处理防御机制原则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一、防御机制的总结与归类

(1)压抑:压抑与压制不同。压抑发生在潜意识层次;(2)感隔离:(3)理智化:(4)反向:(5)分裂:

这五种防御机制是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不是不好,是经不起风吹雨打,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6)否认:(7)投射;(8)认同;(9)投射性认同(10)见诸行动:(11)退行: (12)升华:(13)利他:(14)幽默:

最常用的三大防御机制:第一,压抑、第二,投射、第三,认同;

成熟的防御机制:升华(消极的转移到理性的)、利他(社会所倡导)、幽默(谈笑间搞定不愉快),

没有成熟的防御机制,就是精神的“艾滋病”。防御机制有利于合理化、把否定变成肯定、把消极变成为积极的。

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强度,代表着人格的成熟度和强度。

防御机制无所谓好坏、只有成熟和不成熟之分。更成熟的防御机制能被更多的意识到;想骂谁就写杂文,想爱谁就写诗。

成熟的防御机制能区分开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在潜意识层次不能区分自己与他人,现实感比较差——自己想害别人,就会认为别人想害我(想让别人来害我)。

在治疗和分析的过程中,这些防御机制是不需要放在心中的,也不需要就是把某行为归结为某防御形式,背下来100多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也是一种不合理的防御机制。

心理健康的人:用成熟的防御机制来代替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增加防御机制的成熟度。不是去掉防御机制;

想哭就哭吧,不是罪,能纠缠的就纠缠一次吧,但是要明白,自己是在纠缠,只要坚持“度”、自制即可。

二、各种心理疾病的防御机制

正常的防御机制:合理化、禁欲(有些欲望不能被满足,等到有机会再更好满足)

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多为神经症;

使用否定的多为人格障碍;

神经症的病人的防御机制多、复杂。从经验来看,这类来访者经常让咨询陷入迷失,需要慢慢理清的。

强迫症的病人是运用防御机制最复杂的、最难以理解的。

抑郁症,是最少的防御机制的,追求完美的、理想化、像水一样透明的人格特征。说着说着,就抑郁。

厌食症是最多变、最灵活的来运用防御机制:厌食症小女孩子,她变什么我们就跟随变什么、以不变应万变,厌食症,还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防御机制,没有边界的、没有稳定的行为模式,经常与妈妈打游击战形成的。父母的防御机制是否成熟、稳定将能影响孩子的防御机制;

精神分裂症与人格障碍,采用否认、原始化、投射认同等运用混乱的防御机制。

人格障碍能用清楚是否接受现实的检验。

应对方式与防御机制的关系:

第一,应对方式一般是指行动上的,而心理防御机制是心理上的。

第二,应对方式一般是理智上的、理性的;而心理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不经过思考而得出的;

第三,应对方式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外在表现,心理防御机制是应对方式的内在动力。

研究一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需要观察一个人的应对方式然后推断。

防御机制可能涉及到许多未完成的心理冲突,日渐成为应对方式。

三、如何来处理防御机制

第一,要了解病人的防御机制是处于何种水平:成熟与不成熟、或介于中间状态。

观察防御机制可据此作为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动力学诊断的参考;

用症状做诊断是精神科的表现,用防御机制做诊断是心理动力学的表现;

神经症与强迫症采取了复杂的防御方式来表现症状,防御机制很透明是抑郁,多变的是厌食症的表现。

正常人、成熟的人的防御机制是成熟的或伴随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而神经症的防御机制,则完全是不成熟的、并且采用复杂的防御机制。,

第二,尊重病人的防御机制。

心理咨询不是打跨病人的防御机制。不要直击其防御机制,缺德。新的防御机制尚未建立,只能让人深受伤害。

防御机制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

当病人第三次出现某心理潜意识,我们可以和其讨论其背后的原因。个案:三次感冒、三次退行,就可以和其讨论。这是趁热打铁,这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第三,用高级的防御机制来代替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新的防御机制形成后,可以解释其原本的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解释时,来访者就不会用低级的防御机制来防御。

不要太快把来访者治好就是这个意思。继发性获益过大时,是不能在短期内治好的。

对“啃老族”需要这些人想把自己变好才能好起来。当其认识到不舒服时,才会走出去。

第四,对防御机制的解释需要以人格的基本稳定、成熟为前提。

防御机制的强度约等于人格的强度。防御机制的深度约等于人格的深度。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可能会失败,成熟的防御机制失效的可能性较小。

防御机制的解释时机:来访者的人格相对稳定和成熟时。不成熟时是不可以解释的。

第五,让病人优雅的改变,不遗余力的尊重和维护来访者。

不要太快把病人治好,或不把来访者治好,是让来访者自己治好、自己帮助自己,形成优雅的、轻松的防御机制。

道德沉底,让病人在堕落中成长——自己爱自己吧。

对父亲有性幻想的来访者容易在第一次性关系、婚姻中“让鲜花插在牛粪上”,让一个不好的男人来打破自己,然后将其抛弃——这是因为其害怕自己的性幻想。

一般的来说,时间不成熟,我们对来访者的防御机制解释了,来访者也不会承认。

学习精神分析就是加强防御,用理论作为自己的防御。任何新的心理治疗理论,都必须有加强自我功能的作用,具有防御的功能,使自我功能更加强大。

防御之后,要有助人之心,使人性光辉更加明亮。

越帮越乱、越帮越糟,只能是投射性认同。

第七讲   投射性认同——谁投射谁认同:一本糊涂账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投射性认同?

二、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三、投射性不认同

四、投射性认同四种形式

1、依赖性投射认同

2、权力性投射认同

3、情欲性投射认同

4、牺牲性投射认同

五、正向投射性认同与负向投射性认同

六、如何处理投射性认同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一、什么是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唯一一个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防御机制。

投射: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说成是别人的东西。“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其实是自己如何想的。

认同:别人如何说,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投射性认同:妻子认为丈夫好色(投射),丈夫承认了(认同)。

妻子问:今天跟谁在一起,是不是跟那个狐狸精在一起了?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可以跟那个人在一起。从深层来分析:我想和某人在一起,但不能。就投射给丈夫,想像他和别人在一起。

德国老师的看法:我们无法表达,但我们能认识它。

勉强用语言来表达: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进行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

妻子想好色,投射给丈夫。丈夫变成为妻子认为的那种人,妻子就认为自己判断是正确的。

边界不清,是一种勾引和上钩的过程。

投射性认同的动力是在哪儿?人的内部关系、人的欲望、无意识冲突在起作用。

二、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表现:争着付账的人,会认为别人小气,害怕对方说自己小气,就争着付钱。

边界不清,谁付谁心中都不舒服。

“你看不起人!”背后的潜意识是:我自己看不起我自己。别人其实没有看起,看不起的问题,时间长了,真的看不起了,这个人就会想,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想让对方听不懂,就谈理论,就让对方的认为自己是高深的。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往复杂讲,才是高水平的表现。

外出,带非常多的药物的人,潜意识可能是:求求你得病吧!孩子就不好意思身体好,妈妈的潜意识就得到证实了。特别关注孩子身体的妈妈、害怕孩子有病,是想让孩子有病。

妈妈的眼睛如果看到孩子是病人的,孩子一定会有病。看孩子是阳光的,孩子就是阳光的。

1.80高大的男孩,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要死了。15岁遗精,父母认为孩子弱,不断的孩子补。

从父母的角度看:父母认为孩子弱,是投射。儿子表现弱,是认同。

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表现身体弱,是投射,父亲给儿子补,是认同。

谁投射,谁认同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步曲:

第一,自己想摆脱。

第二,强迫别人。

第三,别人也这样做。

父亲可能曾经弱,自己想摆脱,就投射给孩子,孩子最后表现出其想像的状态。

争着付账,我不想表现出我小气。强迫别人——你的账我来付。每次都让对方付钱。

学员反馈1:投射性认同三者是统一的。

学员反馈2:投射性认同的意义:相互交织在一起。边界不清,相互投射。

学员反馈3:投射性认同对象的选择性:

学员反馈4:争着付钱的人,一般都是投射的。因为正常情况下,谁付账是很正常的情况。

学员反馈5:投射性认同时时都会产生。产生弱小、受欺负、自卑感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觉到自己受欺负、退缩。不敢意识到自己其实想欺负别人,但是做不到,就投射给别人,别人就给了他教训,他就认为自己想的是正确——别人都欺负他。

精神分析不是通过理论学习而获得的,而是在个案过程中,感觉到的内容。

学员反馈6:投射性认同是不是幼年母女关系不清的表现?是的。边界不清导致的。

学员反馈7:投射性认同一定是自己不想要的吗?不是!我们可以投射正向的、积极的。说自己老婆一百次漂亮,她就不会不好意思不漂亮。

学员反馈8:投射性认同被投射方的感觉是什么?来访者进行投射,消极投射会让咨询师感觉很不舒服。所以,一般情况下,吃饭AAA制较好。

三、投射性不认同

举例:到男朋友、女朋友家,狗汪汪叫,狗的语言表达的含义是——“你是敌人,我排斥你”如果往后退,就是证明了狗的判断的正确,这是投射性认同。如果不退,反而拿棍子打,狗更加咬,也更加证明了狗的判断,也是投射性认同。

如果没有紧张,则可以吹个口哨、小幅度晃荡钥匙,狗由紧张变成平静,狗反而想亲人一口,这就是投射性不同,狗认可了人的想法——“我是你的朋友”,这是投射性不认同。

 

有些来访者对咨询师说“你无所不能,不管干什么都有办法”,这是投射。处理办法是:咨询师不要回应,保持沉默。沉默过后,问来访者什么感觉。这就是投射性不认同。

 

投射性不认同就是正性的投射性认同。

 

四、投射性认同四种形式

1、依赖性投射认同

只要被对方粘上,对方就会产生深深的被依赖。“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是这种认同的最常见的表达。

被遗弃的婴儿,他所传达的信息就是——没有大家,我就活不下去,我需要牛奶和食物。

一旦建立起关系,就

敌对共生的恋人、夫妻关系,不是一个人在依赖,而是两个人相互依赖。不见面的话非常想念对方。见了面以后,又非常纠缠,不能正确处理关系,又很痛苦。

特别需要别人信任、善良,关系建立了,可以面质:“你为什么如此需要相信、信任你?”

这样的人,其实可以自己独立做事的,但是两个人在一块共事的时候,纠缠。

依赖性投射认同的表现:依赖对方,对对方很严,内心很痛苦,但是独立行事时,自己也能独立解决问题。内心必须依赖对方,而且享受这种依赖。

依赖性投射认同在咨询的表现:来访者向咨询师表达——如果不帮助我,我就走投无路;如果不关心我,我就活不下去;我要去死。这种方式来迫使咨询师在不咨询时,时时刻刻在想念着来访者。

被抛弃的孩子,在收养的家庭中不能融入,但是必须依赖。这样的人会把对方搞的很无力。如果认同了,就会时时刻刻关心、想念对方。

2、权力性投射认同

问小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幼儿园的孩子回答:做老师。为什么?做老师想让谁做班长,谁就做班长。

孩子的权力欲望一般是来自家庭的。父母表达“没有我,就没有你,你就活不下去”,孩子就会配合父母表达自己的无能。15、16岁的孩子,妈妈给孩子夹菜。孩子的权力被剥夺了。父母剥夺了孩子很多权利。

孩子把其它的人看的比父母更重要,这是孩子摆脱父母的表现。

父母内心嫉妒咨询师、老师,“咨询师比父母更重要”、“老师说一句比家长说一百句都重要”表达了父母不愿意孩子离开,想控制在自己权力之中。

个案:争论停止后,咨询师说:谁对谁错无所谓,我们争论中,谁更想赢?这样的停止,容易进入人格的深层。这时候,来访者会突然停止后,流泪(不要急于递纸巾,安慰,停留一会儿),然后说话:“我从小就被要求优秀,否则父母就不要我了”。这个个案是辩论赛的优秀选手,无理搅三分,必须表现优秀。

说什么,就是争论,想赢,就是在争夺的权力。

个案无意识的表现出强势、总是否定咨询师的意见,让咨询师产生无力感、无助感、感受到压力,这是来访者的投射权力的争夺。一个人自卑、自负,特别害怕别人瞧不起,就会产生权力性投射认同。

这样的人容易让人产生权力性投射认同,实现自己了控制欲、权力欲。我们感受到无力、压力,就产生的是认同。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自己的这种感觉表达出来,有利于治疗展开。

3、情欲性投射认同(性欲性投射认同)

使用这种投射认同方式的人,性是其生活的主题。在交往中,这种人往往性的方式,来建立、控制关系,使用的性,来诱导别人的性反应,来满足自己的性欲望。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内心有性饥渴,当来访者让咨询师满脑袋中都充满了性幻想,是来访者这种投射的表现。

个案:被男人抛弃,但是感觉自己不离不弃,见面后上床,没有感觉,就分手。原因:其母亲在性方面很开放,在其成长中,被小叔子性侵犯。性会让她所有的都黯然失色。只要是交往就是性。只要是交往,就是利用性诱导。关系的建立,如果不是以性为连结,就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一定会很脆弱。

不能和别人建立长久的、稳定的关系。不会建立友谊、事业、金钱、同事、伙伴关系。

对这样的来访者来说,所有关系的底线,就是提供了性欲的满足。

怕得爱滋病,其实是想得的爱滋病。这样男来访者,会不断的给来咨询师讲一些性的内容,让咨询师产生“自己是妓女”的感觉。

治疗:一般的,让来访者表现三次,然后就把咨询师的感觉反馈给来访者。

学员反馈1:说话给人的感觉比较硬、冷,没有亲和力,如何来认识?这个问题很复杂。老师讲课,看到学生的回应,就感觉很亲和,而面对电脑讲课,自己感觉自己很生硬。

 

 

4、迎合性投射认同(牺牲性投射认同)

回答学员每一个问题,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就是迎合性投射认同。

母亲对女儿的话:我与你父亲的婚姻,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这是以牺牲婚姻为代价,来对女儿进行投射,而女儿则会以后的与自己先生的婚姻关系不和来对母亲进行认同。女儿的婚姻如果比母亲的好,就会产生内疚感、内心不舒服。

与父亲关系不好的女儿,也很难与先生建立起满意的关系。恨爸爸的女儿,是妈妈教会的。家庭的魔咒。这是家庭无情、悲惨的一面。这样的人,一般的对别人都很好,但是得不到别人很好的对待,甚至在关键时,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牺牲自己,照顾别人,结果别人对他不好,这是对牺牲性认同的描述。

牺牲性认同,表现出过度认同、假性认同、夸大认同,都是压制自己的不满,害怕自己被拒绝的防御,渴望被接纳的手段。

 

小结:

1、依赖性投射认同——特征是:我需要别人的照顾,否则我活不去。就像马路上被丢弃的婴儿。儿童哮喘,身心疾病的表现。哮喘就是需要别人照顾。

2、权力性投射认同——特征是: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表现为无能。父母过度照顾孩子是权力性投射性认同。

3、情欲性投射认同——色情性投射认同。我能让你性满足。诱惑咨询师产生性欲望。

4、牺牲性投射认同——你欠我的。妻子惨兮兮的控制老公。这么对你好,你应该对我好。我吃不舍得吃、穿不舍得穿,想得到赞美。

 

学员反馈1:父母过度照顾、孩子过度依赖。(25岁)孩子既舒服、又不舒服。孩子享受了这种依赖。表现出哮喘,需要妈妈抱。16岁孩子失去了父亲。从心理意义上讲,现在孩子处于没有断奶的阶段。而且父亲存在时,也没有在孩子与母亲中间插入一脚,帮助孩子完成心理发育。

学员反馈2:孩子皮肤过敏,是否与过度照顾孩子有关?皮肤过敏的心理学含义,想得到合适的爱,但是没有得到合适的爱。离开母亲、离开家庭太远,与别人打交道,产生心理不舒服就容易引起皮肤病。所以一般不会是过度关照,而是给的爱不适当,产生皮肤过敏。

五、正向投射性认同与负向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发生在出生后,那时候妈妈是好妈妈,孩子是好孩子。妈妈满足了孩子所有的愿望,在交往互动中都是正向投射性。

抑郁的妈妈在和孩子交往中,会有慢半拍的行为,孩子搞不明白:妈妈搞不明白的。孩子就会产生一个坏妈妈的形象。慢慢就会出生抑郁、内向的倾向。

神经症防御性投射认同,大部分是负面的投向性认同。

与别人打交道,有被“托起来”的感觉(即感觉受到支持、鼓励),是正向的、积极的情感,这也是咨询师要被训练的内容。有被压的感觉,是负面投射性认同。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被暗示的过程。所以投射性认同,也带有暗示的味道,我们在不断的暗示别人——投射自己的情感。

所以,当我们明白了投射性认同的理论,就不要说别人坏了——说别人坏,其实是自己坏的投射,说别人如何好——是我们内心希望别人说我们好,我们希望别人说我们好。

面对病人的夸奖,我们不必沾沾自喜,他的潜台词是:只有你这么好的咨询师,才配拥有这么好的我这样的来访者。夸奖别人,其实是想让别人夸自己。

六、如何处理投射性认同

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如何来处理投射性认同,就是如何做精神分析治疗。

从简单的方面来说:

第一步:允许来访者进行投射。我们要接纳来访者的投射,我们需要充当“容器”的功能。

第二步:来访者进行投射,我们不需要进行认同。

第三步:分析,解释。我们需要把来访者这些隐秘的信息,变成为公开的信息。用语言表达来访者几次的投射给我们所带来的感觉。分析是利用我们的反移情来告诉别人。

第四步:来访者不断的投射,治疗师不断的反馈,进行整合。我们只认同正性的认同,修改那些负性的认同。

小结:

①建立关系允许投射。

②澄清。

③分析,说我们的感觉。

④整理,扭转负性认同,接受正性认同。

对性欲性投射认同如何来处理:

在治疗关系中表现出性欲性投射,如果我们回避,表面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这也正是来访者利用性欲来控制、操作治疗师的表现——允许投射三、四次:我发现你每次来的时候,你都会换一次。或者直接告诉来访者:我有被诱惑的感觉。这样说出来的,这时候治疗师是真实的,来访者一般会返回自己的潜意识,告诉治疗师自己的想法、梦,一般的来访者会哭泣、流泪,痛苦。来访者表现了、呈现了真实的自己,治疗取得进展。

如果治疗师视而不见这种性欲性投射认同,这是用最糟糕的方式来挫败来访者,帮助来访者逃离其最痛苦的东西,这时候来访者会更加恐惧,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他只会用性来建立关系,除此之外,没有办法来建立关系),是无价值的人。

处理性欲性投射认同,最核心的内容是:将性欲性投射认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带到最显著的地方。经过这种最显著的曝光,来访者在人格就会成长。

学员反馈1:如果把感觉对方,来访者不高兴怎么处理?分析来访者会让来访者感觉不舒服。但是只是如果将自己的感觉告诉来访者,来访者一般是不会认为不舒服。

学员反馈2:说自己的感觉是被对方勾引的,会不会让对方感觉不高兴?不要说自己的感觉是被对方勾引的,这是投射。仅仅是要告诉对方自己的感觉:你一来,甚至你没有来的时候,我就有感觉到你会换衣服,换很性感的衣服,我满脑袋就是性幻想。

学员反馈3:如果和来访者总是纠缠如何处理?让来访者进行纠缠,纠缠三到五次,形成了情结,有利于我们观察。

学员反馈4:投射是过程,认同是结果,正确吗?不是的。投射性认同,只是一种关系和表现,我们无法完全正确分清谁是投射、谁是认同。

学员反馈5:投射性认同与移情与反移情。来访者投射给咨询师,这是移情。如果咨询师认同,这是反移情。

学员反馈6:暧昧关系与性欲性投射。暧昧关系无法进行操作性定义,无法进行答复。

学员反馈7:四种投射性认同,可以集中表现吗?一般的人表现出典型的一种。

学员反馈8:反复向咨询师讲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在那儿纠缠如何处理?咨询师听即可。

对学员几个反馈问题的回答

学员反馈1:一家几个女儿,各自婚姻状况并不相同,有幸福的,有不幸福的。如何理解?例如,生完大女儿,又生一个女儿,把她送走出去,为了生一个男孩。第二个女儿,送走,在2~3岁回到了家。这个女儿一生都在寻找爸爸、妈妈。结婚后又离婚。咨询时谈到在睡觉时被姑姑抱走,所以睡觉特别惊醒。相反,大女儿感觉自己地位很重要,婚姻也很美满。对孩子特别好,其实并不是对孩子好。对孩子的距离要适中,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学员反馈2:早年能不能建立很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很重要。当父亲说“这个孩子长的不像我”,这句话可能让孩子与父亲之间产生隔阂。长的谁都不像,这孩子就象一个受气鬼。

学员反馈3:不能发展新的关系,是对原始关系的效忠。如何理解?原始关系一定和原始家庭中恋父、恋母关系。如果不难发展与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如果除了老公(老公也是爸爸、妈妈帮助她找的)外,其它男人都不能正常交往,认为其他的人会欺骗她、伤害她,一回到家,就感觉像家中像有乌云一样压抑的感觉,而离开家庭则感觉很轻松,与老公的关系像和爸爸的关系一样,这就是对原始关系的效忠。(精神分析的话,仔细听都是有毛病的。)

学员反馈4: 许多家庭的老二,很优秀、很幸福,如何理解?一般的来说,长子如父、长女如母,是小爸爸、小妈妈,老二的出生马上就会得到照顾。但不能被送走,三岁前,亲密关系是不可分离的。老二除了得到爸爸和妈妈的爱,还得到老大的照顾。并且,老二观察老大与父母之间如何相处。所以,发展会更成熟。

学员反馈5:痔疮是心理肛欲期的问题的表现。口欲期是吃的问题——胃病。肛欲期是排泄的问题——拉肚子、痔疮。丈夫不让妻子因为痔疮让男医生做手术,妻子不认同,偷偷做了手术,丈夫就是和妻子冷战,不过性生活。如何理解。(这个故事给人的感觉很好玩)——老婆的生殖器不能让男医生用手术刀插入,只能让女医生来。这是一个同性恋的潜意识的表达。她的身体被其他男人穿透,“脏”——妈妈被其它男人碰,被父亲碰,如果被自己碰,就会产生阉割焦虑。

学员反馈6:男人、女人永远是与文化来联系在一起。

学员反馈7:个案:三个姐妹,最后一个男孩,男孩婚姻不幸。这个男孩,应该有四位妈妈照顾她。被四位妈妈抱着的孩子,是永远不会来走路的。这个男孩一定会被四位的某一个位在某一方面来满足,所以,和另外一个女人结婚,这个女人一定是永远不完美的。搞成功的婚姻几乎没有这个可能,因为要超越四位妈妈。这位男孩其实是在家是爷爷,“小祖宗”的称呼,是间接的潜意识的表达,没有阉割的焦虑,但是内心很恐惧,因为他在潜意识中超越了爸爸。小女儿的婚姻不好,是因为三女儿是在家庭是“多余”的。

学员反馈8: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有阉割焦虑?如果三角关系如果处理很好,爸爸、妈妈给孩子一个支持、很好的得到处理,孩子就会感觉到我拥有世界的一切,让孩子有非常成功的感觉,孩子的阉割焦虑就会减轻或者没有。这样的孩子会超越恋母情结,没有阉割焦虑。这样的男人会喜欢那个和他一起慢慢变老的女人。如果成功了、有钱,然后找女人进行满足,这时表现的就是阉割的焦虑。

学员反馈9:口误——将男人说成女人如何来理解?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没有男人、女人,只有小男孩、小女孩,甚至没有小男孩、小女孩,只有生殖器外形的不同。三岁前没有男女之分。男人做咨询时间长了,就会很柔和。女人做咨询时间长了,就会很锐利。达到一个境界,还会进行再一次超越。精神分析学的时候长了,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行为咨询做多了,人就不像人了。口误一般是三、五次才分析。

学员反馈10:如果和父亲关系不好,如何和其它男人来处理关系?不一定。只是与父亲那个类型的男人可能处理不好,但是可能与哥哥这样男人处理关系。

学员反馈11:没有父亲的婚姻会如何?如果是寡妇带的儿子,儿子很可能会懦弱,儿子结婚后,二个女人争夺一个男人,这种家庭关系会很纠缠。妈妈会抓住这个儿子不放,媳妇就会吃醋。这个游戏很可能会玩一辈子。奥巴马单亲家庭的问题,奥巴马有一位好母亲,对奥巴妈很给力,所以走向了另一面——不是特别懦弱,而是特别成功。

学员反馈12:小时候被送外婆家,成长与家里的人没有联系。结果婚姻不幸福遭到丈夫的背叛,现在无法与异性建立正常的关系。如何来理解、咨询?这位女士小的时候被其母亲送走,其实,是其母亲将“小我”送走。让自己的女儿替代了小妈妈的角色。所以,这位女士在婚姻中要充当小妈妈的角色。因为这位女士在小女孩的时候是照顾他祖母的。虽然丈夫有外遇,但是,还是认为很爱她。这个象征是表示自己被送出去。如何来处理?一定不能将这个分析说给来访者听!说的时机,是有良好的咨访的关系为前提,当咨询师走进了来访者的内心,才可以说。

第八讲  性心理发展的心理病理学理解(1)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一、性心理发展的三阶段

1、口欲期(0-1岁)

2、肛欲期(1-3岁)

3、性蕾期(4-6岁恋母情结)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一、什么是投射性认同?

 

一、性心理发展的三阶段

1、口欲期(0-1岁)

2、肛欲期(1-3岁)

3、性蕾期(4-6岁恋母情结)

此是经典精神分析的核心。三角关系。

客体关系是二角关系:孩子与母亲的关系。

自体心理学:自恋的问题,是一角关系。

性的问题,并不性问题,而是关系问题。

从性蕾期4-6岁恋母、恋父情结开始讲,讲三角关系。客体关系讲两角关系:母亲孩子,自体心理学讲自我关系,一角关系。

父母、母亲、孩子三者关系。

人的一生永远离不开原生家庭,所有的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重现。

俄底浦斯时期有四大冲突:①生死的冲突;②男和女;③金钱;④权力。人的一生围绕这四个方面而展开,所以死亡、性、金钱、权力,是人生的主题。一般情况下我们无法平静的面对这些问题。而这四大问题,都是在俄底浦斯时期产生的。特别是权力、权威冲突,是这个时期特别突出。

爸爸、妈妈和孩子,这个家庭中到底谁了算,是有动力的。特别成功的爸爸、妈妈,孩子也很容易成功。孩子成功了,超过了父母,内心会很内疚——超过父亲就会拥有妈妈,拥有了妈妈,就是乱伦,会有焦虑。所以,孩子永远在父亲面前是自卑,甚至成功了,也不敢父亲面亲表现。这些想法,只是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到的内容是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的。所以,但凡喜欢精神分析的,可能都存在在俄底浦斯情结的焦虑。

俄底浦斯如何产生?过度的对孩子有性诱惑、过于亲密,容易产生恋母情结。母亲带5~6岁小孩洗澡,小孩子看到母亲的身体,妈妈诱惑了孩子。远离母亲有多远,一个人就有多成熟。

如果父母不让孩子走弯路,过度的控制,孩子就会没有能量。只有走弯路,青春是用来浪费的、走弯路的,不是用来成功的。

个案:20岁女儿,夏天因为开空调的原因,与父母住在一个房间,心理极其难受。给爸爸洗内衣,很难受,洗的是衣服,实际上洗的是爸爸妈妈的隐私。

一个男生的个案:从外地回来后,首先向妈妈报平安,然后再告诉妻子。这个男人的依恋对象是自己的妈妈。分析:爸爸不在家,妈妈让孩子和自己睡一屋。在性关系,只有幻想到自己的母亲,才能达到性高潮。

人的心理,在俄底浦斯开始有性意识。既想亲近妈妈(爸爸),又害怕。

第三个个案:一位女士结婚后,感觉自己的先生不好,“勾引”男人来打自己——分析:这是特别恨自己的父亲打自己。“你不打我,就不是男人,你打不死我就不是男人”——你是爸爸,如果不打的话,就不是好爸爸。找对象条件只有一个——你是否打女人,不打就可以结婚了——特别恨爸爸打自己或打妈妈,但她会把对象造成为打自己的男人,(离婚是不是应该代表,离开、抛弃?这样来完成自己对父亲的愤怒的释放或攻击。)

第四个个案:一位领导永远是副职,而做了正职时反应很强烈。分析:爸爸文革因为政治原因被枪毙了;自己成为了爸爸——正职(妈妈是副职),会被更强大的力量消灭,所以焦虑、冲突。成为爸爸是世界上最让人焦虑的事情。成为爸爸,就会拥有妈妈,最焦虑的内容——与妈妈做爱。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对手、矛盾焦虑,没有了对手,就容易空虚,常常会出现躯体化。这就是三角关系的体现。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既是竞争关系,又是朋友关系,这是恰当的关系。

渴望成功的,往往是害怕成功。富不过三代——第一代打拼,超越了自己的父亲,让第二代享受不会奋斗,让孩子不会超过自己,这是父亲潜意识制造的,第三代就更不好。富二代的表现(我爸是李刚)则是配合着第一代的内心愿望——让孩子不成功,儿子不成功,自己就不成功,就满足、补偿自己超过父亲的内疚。

有些人不敢成功,是用失败来求得心理平衡的。对孩子特别好,是特别恨的表现,因为这样做孩子就不成功了。

俄底浦斯的冲突是渴望成功与害怕成功的冲突。

学员反馈1:在俄底浦斯期培养孩子,让其顺利发展?这与爸爸、妈妈无关,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一定会遇到的。爸爸可以让女儿喜欢,但是应该有界限。但是不可以形成联盟,排斥另外一方。这种关系应该是正三角的,即等边三角形。在俄底浦斯后期爸爸、妈妈可以比较近,与孩子保持等距离关系。

学员反馈2:当母亲意识到自己与儿子的关系好,如何来处理?当母亲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就要适当的保持与儿子的距离。夫妻关系好,对儿子发展才有好处。夫妻关系越好,对孩子越好。让孩子与妈妈保持一定距离。

学员反馈3:找对象时一定找不动手的男人,但是婚后却勾引实施家暴。如何来理解?一开始是恨父亲打自己、打妈妈,结婚后会感觉心理不对劲,然后就会反复纠缠。这里面有投射认同的作用。这是个案内心的表现,此个案并不代表所有都是这个问题。这里面也有移情的内容——即对爸爸的愤怒转移到丈夫身上,将对丈夫的感情转移到咨询师身上。

在俄底浦斯时期的三角关系,是精神分析最核心的问题。

学员反馈4:女儿和妈妈比较亲近,会如何?女儿认同妈妈的表现,这种认同,也表达了自己想成为认同,自己成为小妈妈。一个大妈妈、一个小妈妈,两个妈妈照顾一个儿子。如果父亲强大,女儿就学会同男孩来如何处理关系,这就是良性互动关系。如果爸爸、妈妈关系不好,长大会关系要不疏远、隔离(找当兵的、找工作狂——害怕回家),要不纠缠。

学员反馈5:爸爸比较弱,儿子会如何?爸爸比较弱,一般的妈妈比较强,“老娘称能,儿笨蛋”。妈妈强就会培养一个更懦弱的孩子。如何来处理?儿子弱,潜意识认同了爸爸。如果妈妈也比较弱,孩子要不特别优秀,要不特别不好。

学员反馈6:一个家中,姐姐依赖,弟弟强大,妈妈很劳累,爸爸很强势。如何来分析?爸爸、妈妈很优秀,姐姐是妈妈的反面(反向认同)——爸爸制造出来的。儿子的强大认同了爸爸,成为小爸爸,得到妈妈的喜欢。会出现爸爸、妈妈不喜欢姐姐的情况,但是女儿会保持这种状态,可能与享受爸爸的照顾有关。爸爸与妈妈与姐姐的纠缠,与姐姐的反向认同有关。

此三角度关系,决定了性心理发展。

 

第九讲  性心理发展的心理病理学理解(2)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二、恋父恋母情结――三角关系

三、心理病理学的理解——心理病理学理解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二、恋父恋母情结――三角关系

性心理发展某一阶段,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容易躯体化关系。

口欲的内驱力——口腔的需要。

肛欲期的内驱力——控制权的需要。

俄底浦斯期内驱力——争夺爱、嫉妒的需要。

吃奶粉的孩子一般的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吃母乳,会形成和母亲良好的关系。男人一辈子都离不开乳头。

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形成的问题:讲话、讲课罗哩罗嗦,语言施暴、说话尖酸刻薄、贪食、禁食,精神疾病就是重度的精神分裂症状。

肛欲期,越是控制严格,孩子越容易尿床。精神疾病就是强迫症。父母以钢琴的名义来进行施暴,就是控制,就是强迫,精神疾病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俄底浦斯期,纠缠——疏远、自闭。精神疾病就是神经症,焦虑、恐惧,抑郁,都可以。

人越早得到关照不好,问题就越严重。人的心理问题,都是在5~6岁之前。知道早年就是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就知道心理疾病。疾病与性格、早年联系在一起。

口欲期:胃溃疡经常有孤独和依赖的冲突。以吃不消为特征。妈妈给的爱接受不了。消化了良好就可以回溯的这个时期。

爱吹牛的人,往往是没有能力的人,是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假的说成为真的。“吹”是口欠,这个汉字造的很有意思。

爱说脏话的人,痰比较多。脏话,痰是口欲的满足的表现。床上功夫不好。

叫床不好的女人生活中就会乱叫。欲望没有得到满足。

爱说刺激人的话人,容易牙痛、口腔溃疡。

爱说绝话的人,往往坏了自己的机遇,灾难比较多。

爱说狠话的人,容易招来横祸。

爱说极端的话,容易大起大落。

爱说这些话,是没有得到母亲足够的爱,用口腔来表达这种需要。

 

肛欲期:

晕车、晕船,控制性过高。晕,是想控制的结果。

鼻炎,是家庭控制严格,不想闻到家的各种味道。

便秘,控制冲突。

哮喘是内心孤独、依赖和控制的严重冲突。儿童哮喘是内心呼喊妈妈的声音。妈妈应该在儿童哮喘不发作时把孩子当作正常的孩子来看待,不要太关注、关爱。

认真的人比较瘦,内心控制比较强,比较较劲。大便不正常,拉稀。

比较胖的人,不思进取。喜欢积攒。

特别爱干净的人,皮肤容易不好,皮炎等,而且容易得脾胃疾病。(电影《黑天鹅》和这个论断完全一致。)

肛欲期,争夺控制权的问题。

 

俄底浦斯期:

容易出现头痛、头晕。头痛是对父母的攻击,特别是对父亲的攻击,“头”——是领导、社会、丈夫、长辈,代表权威。白天痛,和单位有关;晚上痛,和家庭有关,和暗地有关(出墙了)。抬头痛,与敬仰有关,低头痛,与看不起、看着生气有关。连着耳根痛,与不爱听、乱说有关。连鼻子痛,与沟通有关。连着嗓子痛,与说话有关。头痛伴随热,跟盼望有关。

此处痛泛指各种不舒服。

考试焦虑,蒙了,是攻击爸爸、妈妈有关。与病毒有关。

有的孩子从小就和父母较劲,越较劲越翻不了身。活着,就是为父母而活着。

 

乳腺癌、宫颈癌,攻击自己的性别,成为不了妈妈,是对妈妈的报复。对妈妈的攻击,通过躯体化来表现。治疗师可以问与母亲的关系。

胃病等,把一切责任放到我肩上,我消化不了,压得自己无法消受。

糖尿病:对爱也迟疑,对恨也迟疑。既不能爱,也不能恨。

癌症:对自己攻击的需要。

高血压:攻击性对内,爱激动的人,没有一个是心脏好的(心血管的病人)。

害怕压力的人,容易低血压。

心疼别人(父母、孩子),容易心绞痛。

疑心重的人,容易肩肘炎。

孩子不听话,父母容易在腿关节不好。

感觉人生艰难的人,腿脚行动艰难,容易出问题。

特别爱伤心的人,容易脾脏不好,腰不好,有酸软的感觉。

不爱看、看到了不该看的,容易白内障、眼花。

爱操心、瞎操心,容易少白头。

 

疾病与心有关。

喜欢夸自己家里的人,容易出现丢人现眼的事情。专门说好,隐藏着家庭矛盾。

喜欢说谎话的人,不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与知识,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喜欢忘记,不容易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咨询到一定程度时,能够回忆出来。

说话比较绝的话、不留余地的人,遇到困难和问题不容易化解。

脑血管疾病的人,脑血栓,其特点是:爱较劲、看不上别人,爱激动、爱管闲事,往往年轻的时候有一定的能力。越有能耐的人,老的时候越容易半身不遂。小的时候,就爱管爸爸、妈妈的事情。这样的人可能处于领导地位,就容易管别人,自己家里的事不管。

脊柱病,爱较劲,不服气的人,脊柱容易出问题。

头部是父的象征,胸部是母的象征,而脖子、颈椎则代表着关系——与爸爸妈妈的关系有关。领导是头,如果看不上领导,将头下降到脖子,不服领导,颈椎越来越硬。 

跟父母较劲的女孩子,婚姻容易不幸福,恋爱时没有问题,结婚后也会制造出较劲的状态或者找较劲的丈夫,容易得颈椎病。

颈椎或腰椎病大部分比较倔强、固执,与父母关系有关,三角关系时埋下的隐患。固执的人像石头,越固执,越坚硬,越容易得病。

搞体育的人,会把自己的身体搞坏,是因为较劲,容易把自己搞的伤痕累累。我们从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其俄底浦斯的三角关系。

呼吸系统的疾病:

什么话都不爱听,软硬不听,容易耳聋、耳鸣。

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容易鼻子出问题。左鼻孔堵,与父亲的关系。右鼻孔堵,与母亲的沟通问题。

听力差,右耳,不爱听母亲说话,左耳,不爱听父亲的话。(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则)

学员反馈1:不爱讲话,感觉讲话很累,如何理解?小时候,一般的爸爸、妈妈什么都说了,或者特别能说,孩子就不说。自闭症的人,不讲话,是用行动来讲话。

学员反馈2:孩子总是不等父母说完,就讲话,让人感觉很烦,如何来理解?一般的来说,这是父母没有理解孩子的表现。如果父母话少一些,孩子多讲一些,情况就好一起。

学员反馈3:两鼻孔都闻不到味道,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不愿意跟别人沟通的表现。

学员反馈4:股骨头坏死,心理学代表着什么?一般说,心理病理学,特别是性心理心理病理,不是讨论的生理学疾病,而是讨论的心理学,不是跟现在的心理有关,是跟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有关。

疾病是一种语言。孩子不说话,是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语言。妈妈、爸爸说的很烦,不理解孩子,孩子就用躯体化来表达自己的无意识。

用行为、疾病来表达无意识,用身体来表达。

精神分析要思考:为什么有这个病,这个病的心理含义,与性发展哪个阶段有关?

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的欲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用躯体来表达,不断的强化,就形成躯体化疾病。我们要通过现在的躯体疾病,回溯这个过程。

抽烟、喝酒,不容易戒断,如果进行精神分析一定会与口欲期有关,进一步回溯到与母亲的关系。母亲没有满足其口欲的欲望。

乳房、子宫得了疾病,与自己的性别认同有关——切除后就不是女人了。

学员反馈5:闻不出味道如何理解?应该具体的测试闻不到什么味道。一般来说来,应该有些味道能闻出来。还是不愿意跟别人沟通的问题。与老师、副校长的沟通,与父母不沟通。

概念性假设。做初始访谈,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初始假设,然后进行论证。

精神分析理论的学习,就是让我们形成理论假设,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学员反馈6:更年期不愿意顺利完成的解释。更年期结束后,就是老年期。

 

课程小结:性心理发展某个阶段,如果欲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用躯体、行动来表达,不断进行强迫性重复,最后形成成为症状,症状不断变,就成为躯体化症状,做咨询时,来访者就会表现出身心疾病,在咨询师面前也会表现出来。

第十讲  精神分析的治疗框架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一、分析治疗的设置——保护了病人又保护了咨询师

二、心理动力学诊断——用防御来诊断

三、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估

1、心理功能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估

2、侧重于时间发展水平的评估

3、病症的选择

四、初始访谈的框架与方法——得到一个动力学假设

1、初始访谈的内容

2、初始访谈的程序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一、分析治疗的设置——保护了病人又保护了咨询师

精神分析课程并不在于老师讲的有多精彩,而在于学习的人有没有感觉。

一、分析治疗的设置——保护了病人又保护了咨询师

精神分析的设置,也是精神分析的工作框架。只有在这个框架中,我们才可以工作,在这个框架中,我们慢慢找感觉,不是来找概念、理论,利用潜意识来慢慢品位精神分析。

分析治疗的设置——保护了病人又保护了咨询师。我们在设置中工作,才能安全。设置是前提,是保护,是我们严防死守的内容。我们一般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段一般是50分钟,初始咨询可以设定为90分钟,家庭治疗120分钟,中间要休息一次。

设置定下来,我们就不需要管来访者迟到不迟到。

在设置中,我们要有“节制”的意识。

如果来做?

第一,不要长时间对视来访者的眼睛。长时间的对视来访者的眼睛,意味着注入感情,深度共情,打扰病人的潜意识。不要过早、过度的与来访者进入深度共情。长时间的注视一方面是性的诱惑,一方面是超我(监督作用)。

双方达到“静”的程度,都很放松,容易进入潜意识。

什么是节制?咨询师想说的时候,闭上眼睛。不要先说第一句话,等待来访者说第一句话。让来访者说第一句话。第一句话很重要,很关键,可能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注意三条:

第一,永远不要问问题。我们往往忍耐不住,去问。问多了,休息支离破碎。

第二,永远不要直接回答来访者的问题。锻炼我们保持沉默的能力。来访者的问题我们可以保持沉默,

咨询师常常说话,是因为自己焦虑。“你吃饭了”“你觉的呢?”“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把球踢回去。

一问一答,关系容易肤浅。节奏快,往往说明在逃避问题。

慢慢说话,语言有渗透力、穿透力。精神分析是做无意识的内容,所以,需要渗透。

第三,永远不分析来访者,只说自己的感觉。

说自己的感觉,可以体现在好多方面。

讲课过程中,有位突然上麦放音乐的,打扰课程的。张松老师说自己的感觉:感觉耳朵突然哗的一下,然后想,怎么搞的,感觉自己的课程进行不下去了。停一停,又来了一次,就下麦了。这是说自己的感觉和行为。说别人可能是什么则是分析。

说自己的感觉永远是没有错误的。有两种情况,不需要自我觉察,谈自己的感觉:

一是享受美食、一是性爱。性爱时,如果感觉一下,马上就没有感觉了。

只说自己的感觉,就能有效的帮助别人。

精神分析是不分析的,永远只能谈自己的感觉。

咨询师如何做到“节制”?咨询目标的确立是关键。如何确立咨询目标?

第一,当来访者问关于目标的时候,问如何让自己好的时候,咨询师的回答:你觉得我该怎么做对你最好?我怎么对待你,你的病会好?

第二,你有没有想到有一个好的治疗师是如何来治疗好的你病?我们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你觉得什么样的治疗师对你会更好,这样的询问,是让来访者教会我们如何做咨询,如何治疗他。

第三,你对今天的谈话,有什么感觉?你今天对我,有什么感觉?

我们平常一般不说这句,但是在精神分析中来访者不知道如何说的时候,就说这句。

从以上三个方面:你觉得我该怎么做,对你会最好?你有没有想过,有好的咨询师能如何治好你病?你对我今天的谈话,有什么感觉?这三个方面最终让病人明确自己的治疗目标。这样做,我们就节制了自己。

对来访者好一点,细致一些。如果来访者对症状如何来的不感兴趣,一般的情况下,也不做精神分析。我们做的使要让来访者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兴趣。真正的精神分析的长程治疗,是没有目标,就是探索人的内心世界。40次以上的治疗可以称为长程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的来访者,可以做长程治疗。

个案:小气的人往往很大方,争着和别人付账。在付账的时候,往往也很潇洒,我们可以面质:为什么这么大方?来访者回答:我在预算中已经计划过此钱。这时候,咨询师感觉到很冰冷。我们在治疗中,一定要抓住这种感觉。这种感觉需要我们慢慢来做,没有感觉就需要等。慢慢的让感觉沉淀下来。

咨询要有的思路是——遵循咨询中的设置。设置的具体内容有:时间设置、沉默设置、节制设置、感觉的设置。这些设置,需要我们用精神分析的视角,来融会贯通。

学员反馈1:咨询师说话,是因为自己焦虑的需要。如何来理解?常常想分析别人,想显示自己多厉害。当看懂了病人就禁不住要说出来。看一个人焦虑不焦虑,就是看一个人静不静,是不是在思考。我们再坚持10秒、20秒,我们不说话,说话的人一定是来访者。小组活动中,主持人说一句:现在我们开始。然后是三分钟的沉默,大家都没有说话的。这时候,有人咳嗽了一声音,主持人就问:想说什么呢?咳嗽的人则会回答:不想说什么。这时候问的问题,反映的是主持人的焦虑,但投射给组员就是:想说什么呢?如果还是坚持等,那个咳嗽的人则会说,其实我不想说,但是我……就会说下去。

学员反馈2:为什么高血压和心脏病的病人需要长程的治疗?这种病,基本上身心疾病,爱激动、爱抱打不平、对别人好,对自己不好,潜意识是:别人应该对我好,对别人要求其实很多。但别人没有这样来对他,则会有怨气产生,但对别人好,正是社会所提倡的,所以,就容易得此类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我对爸爸好,其实是恨爸爸,但不能给跟人说,跟治疗师说了,他就会好起来的。

学员反馈3:治疗师永远不说第一句话,如何来处理来访者的沉默,特别是第一次来咨询的来访者的沉默?第一次做咨询时,一定要做好咨询设置的说明。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收费,这50分钟的时间要充分利用。如果第一次咨询就不说话,其实代表的内容更多。个案:初中生,沉默,不说话。咨询师也沉默。我们不要先说话。我们有的时候,会迎合来访者。这时候,让来访者作画,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学员反馈4:咨询师和倾听者之间的关系。咨询师要会做一个倾听者,但咨询师不仅就是一个倾听者。会倾听,是人本主义疗法,就会做咨询了。但会倾听还需要听出真的内容,还需要会表达自己的感觉,共情、移情、识别防御、阻抗,进入潜意识,共鸣,修通。

学员反馈5:对别人好,就一定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好吗?是的。一定是的。坐怀不乱,享受道德优越感。对别人好,一定是有所求。我们对别人好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说我们好,当别人不说我们好,我们就难受。这是我们突破不了的。对你好,无条件的好,让对方就会内疚。精神分析分析认为,人性好,我们就看到不好的方面。人性不好,我们就要看到好的方面。不坏,就无法迎合原生家庭。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对此有深刻的研究,《爱的艺术》中有所阐明。

不求回报的对别人好,就是享受道德优越感。这个更大的要求。

 

二、心理动力学诊断——用防御来诊断

我们要学会抛弃诊断,去诊断化。不需要告诉来访者自己对其的诊断。只要来访者认为发生过,我们就认为发生过,不要判断和探究。精神科和心理动力学的区别就是:精神科有明确的症状诊断标准,而心理动力学用防御来做出诊断。

精神科的弊端:第一,非病因学诊断,不科学。第二,贴标签。第三,静态诊断。第四,一元性诊断。第五,会造成医患关系的隔离,情感交流无。

精神动力学诊断如何来进行?

神经症:表现的很可怜,让咨询师同情。其内心有很多冲突,自己跟自己在较劲,做咨询时,咨询师会很有感觉。

强迫症,洁癖是特别喜欢脏东西,不注意其它,就是注意是否脏。把潜意识中喜欢脏东西的内容调动起来。咨询师要和来访者比谁更脏。把鞋子脱下来,在地下走一圈。把强迫的治成焦虑,就差不多有疗效。

抑郁症状有两大特点:一是把攻击转向自身,一是边界不清。抑郁症的人好像在说:任何人都会影响我,而有能量的人会说:任何人都不会影响我。把别人的任何行为都会认为是在攻击自我。自卑的人,实质是瞧不起自己。先不瞧别人,遇到瞧到起自己的人,则会转向自身。不要对抑郁症的人做诊断,说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只能说情绪状态不好。产后抑郁:生孩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成为妈妈,是少女成为少妇,认为自己不应该当妈妈,自己应该是女儿。产后一个月的安顿,其实是在制造条件,让其成为妈妈。产后抑郁就是不想做这个妈妈,就是抑郁了。

判断爱还是喜欢,想对方想抑郁是爱上了对方。抑郁不是坏事情。

抑郁症的来访者会让咨询师产生没有力量的感觉、难受。

焦虑症:成熟的焦虑是害怕丧失自己所爱的人。害怕被毁灭是原始的焦虑。焦虑一般和黑暗相联系、特别闪光。和焦虑的人在一起,也会让咨询师感到焦虑。

强迫症的人,一片混乱,是自己在跟自己玩,让我们感觉其非常可怜,同情。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拉着咨询师一起玩,把咨询师搞的很焦虑、很难受、很无力。咨询师感觉到有权力的斗争、受控制、无力感、挫败感,就可以考虑人格障碍。一个内容没有处理完,另外一个问题就出来了。

神经症:对内不和谐,对外和谐。别人感觉不到有多大问题,来访者自己会告诉咨询师:我抑郁、我焦虑,这些人在单位一边很工作、很努力,是劳动模范。

人格障碍:对外不和谐,对内和谐。我自己没有任何问题,除我之外,所有的人都有问题。

用感觉来做诊断,用感觉来觉察其防御来做诊断。

精神分裂:这类型的来访者给人的感觉:像城堡,咨询师进不去,像刀枪不入的感觉。重度的精神分裂症,需要转介给精神科医生,做评估。

父母过分的爱憎分明,会导致孩子精神分析。问题发生的阶段越早,问题就越严重。

精神分裂和人格障碍之间是边缘性人格障碍。轻度精神分裂一般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隔障碍的会很纠缠。咨询时,我们可以指出是:关系出问题。不要说是其父亲、母亲是问题的根源,否则家庭成员会引用咨询师的话,来进行攻击对方,开批斗会。关系问题,是非常好的表达。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是来源于家庭,可以说没有例外的。

做精神分析就是做原生家庭,做幼年阶段的关系。

做精神分析到一定阶段,写诊断报告。这个诊断报告,是心理动力性诊断报告,要写成描叙性语言,不允许写术语,用个案原汁原味的话,是最好的。

曾奇峰老师:北京安定医院,霍尼的学生写的内容:是不是想把我的阴茎插入你口中,来访者:你怎么知道的?

治疗师的语言就是病人的药。吴和鸣老师在做咨询时,产生一种感觉:喉咙感觉被堵的慌,然后吴和鸣老师就霍尼的学生那句用上了。让来访者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反应。

学员反馈1:如何对有网瘾、烟瘾的人做精神分析治疗?首先,这个人要有治疗的动机。烟瘾可以从口欲期方面来入手,而网瘾可以思考争夺控制权,与父母争夺谁有控制权的问题,与肛欲期、三角期有关。

学员反馈2:精神分析师的语言就是病人的药。不要随便乱用,很毒的,要考虑副作用。

学员反馈3:独处的时候,害怕黑暗。如何处理?集体潜意识就驱使我们害怕黑暗。而女人害怕自己黑暗,是控制父母或丈夫的表现。

学员反馈4:精神分裂症如何治疗?一般的来说做行为治疗。

学员反馈5:有妄想或幻觉的症状,合适做精神分析吗?这是精神分裂的典型表现。不适合。

学员反馈6:咨询师现在是两种人:一是中年怨妇,一是怀春少女。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考了二级咨询证。

学员反馈7:精神分裂症如何治疗?一般靠吃药,比较有效。

 

三、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估

1、心理功能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估

心理诊断一定要涉及到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估。

正常的人处于第一水平是神经症。神经症就是正常的。典型的神经症状,需要治疗。

第二水平是边缘性水平障碍。一分为二,两个极端对立分开。不能同时存在。要么坏、要么好,没有机会整合。有人对他好,就是妈,坏一下,就是魔鬼。无法整合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第三,精神病性水平障碍。分不清现实与想象,分不清自己与他人,完完全全的以自我为中心,像一岁孩子前的状态。缺少现实检验能力。

我们做咨询,一定要将来访者进行这是三类水平的诊断。如何在咨询中进行诊断呢?从敲门的声音就可以开始了。敲的很紧,人格障碍,找个人一块玩。敲的很轻,是抑郁症神经症,这类人一般不主动的。

无论是健康的心灵还是不健康的心灵,心灵注定在创伤中前进。

 

2、侧重于时间发展水平的评估

0~1口欲期、1~3肛欲期、3~6俄底浦斯期

社交焦虑,分为三种:第一,怕见同伴。第二,怕见领导、长辈。第三,怕见异性,异性恐惧症。这三种焦虑分别对应三个阶段:

0~1岁的分裂焦虑,断奶没有断好,上幼儿园又是分离,到了陌生环境容易躯体化症状表现。

1~3岁肛欲期对权威的服从、逆反。怕见领导,是怕父母,是控制过于严格的表现。跟领导对着干也是其表现。

3~7岁俄底浦斯期,性的压抑。怕见异性,不能喜欢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没有形成。

偷偷喜欢一个男生。表现了这三个阶段。喜欢上了男生,是口欲期与父母分离处理比较好。自己说了算,是肛欲期发展的表现。而对异性的兴趣,是俄底浦斯期在青春期的激活表现。

敢喜欢但不敢见,肛欲期还是没有处理。如何处理?丛中老师的观点:不要对立,要整合:把英语单词写在男生的脸上,看男生,就是背单词的过程。

做评估时,从水平和时间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3、病症的选择

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是否作精神分析。有神经症,就对神经症有感觉,有人格问题,就对人格分裂有感觉。

听课也需要等待,等感觉来到。频率慢下来,精彩的内容就出来了。(沈老师是谁?)

精神分析主要治疗神经症。客体关系,特别重视早期的母婴关系,这时候出现问题,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有作用。

睡眠、性障碍、轻中度的抑郁症(要死要活做不来),有自我调节能力的人。精神分析就是启动来访者心理动力的。

适应障碍,一般是人格不太健全,缺乏辩证性,只会一招,是强迫性重复。不会在两招中成功的自主切换。

小结:精神分析的治疗范畴:

第一,神经症

第二,轻中度人格障碍

第三,生理、心理、躯体障碍(睡眠、进食、性功能)

第四,轻中度抑郁症

第五,适应障碍

学员反馈1:神经症状和精神症状同时存在,如何来进行处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病转不到神经症状,神经症状的病人也不会得精神病症状。

学员反馈2:怕与人对视如何理解?害怕对视,害怕亲密关系,亲密的依恋关系没有产生。口欲期与母亲的关系,是眼神的互动关系,是无意识的交流关系。

学员反馈3:社交恐怖症,工作时害怕别人看,如何理解?肛欲期,和大小便与妈妈在后面看有关。

四、初始访谈的框架与方法——得到一个动力学假设

在精神分析中需要200分钟完成。刚开始的时候,比较自由散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初始访谈要排除那些不是精神分析能做的案例。如果来访者没有一个好朋友,就说明没有发展其它关系的能力,不适合做精神分析。这样的来访者无法与咨询师无法建立移情关系。

1、初始访谈的内容

前三次,收集资料,要注意三点:

第一,谈现在。以症状为核心的提问。“你为什么来见我?”

第二,谈过去。抛开现在,回到过去,回到七岁前。

第三,谈将来。未来即讨论治疗目标,我怎么治疗你,你能好?你想象一个好的咨询师会如何来治疗你?

从三个方面,可以得出一个整体的感觉,得出一个动力学假设:来访者出了什么问题,将来访者概念化,得出一个动力学假设——这就是初始访谈的框架。

经过了三四次,咨询师就不说话、很少说话。

从现实、症状、成长、医患关系四个层次展开谈。具体程序和内容:

第一,转诊经过。与个案接触时,首先要弄清楚个案怎么来的。“你如何找到我的?”

第二,一般情况。

第三,外表。相由心生。头发乱,亲密关系状态不太好。

第四,自己的诉说。

第五,成长经历。从记起的第一件事情。记得什么事情,不重要。为什么我们会记住,我们记得这件事情表达的关系是什么。特别是青春期的性问题。第一次性经历。异性问起来要小心,可以问,说不说无所谓,给了好准备,找机会再问。

第六,个人心理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处于哪个时期。

第七,自恋情感的需要。自己跟自己如何来玩的。父母决定的人格哪些方面,自己发展人格哪些部分。

第八,人际关系。与父母、亲密关系。早年稀薄的人际关系,会有孤独感,与治疗师的人际关系也是稀薄的。与父母的关系疏远,与治疗师的关系也会疏远的。

第九,防御机制。避免新的防御机制没有建立,改变旧的防御机制。

第十,移情、反移情、阻抗。要直截了当的谈钱。不要回避人生的四大主题——生死、性、权力、钱,要平静的讨论这些问题。

第十一,悟性加耐心,等于精神分析。

这十一个方面就是前200分钟,初始访谈需要涉及到的内容。

理清这十一个方面,咨询师就需要开始慢慢倾听。

学员反馈1:心理动力学好教材,没有。解十个、八个梦就会有感觉,学起理论不枯燥、艰难。

学员反馈2:网上咨询比较困难,对咨询师要求比较高。

学员反馈3:如何学好精神分析?做自我体验,参加实战性的小组。把自己给分析清楚了,就会有感觉。

 

 

第十一讲  精神分析的修通技术(1)

Ⅰ 本讲课内容提要

一、精神分析的目标

1、具体目标——打破强迫性重复

2、中间目标——满足现实需要

3、最终目标——能够发展出满足自己愿望的能力

二、精神分析的技术

1、移情反移情

2、阻抗:移情反移情+阻抗=精神分析

3、自由联想——沙发技术

4、释梦:描述梦--联想--分析

(1)一个象征背后一定有一个感受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事情给你带来过同样的感受

(3)梦的分析是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来解释梦的情感

(4)讨论生活中的这些感受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5)心理治疗是鼓励来访者靠现实的手段来达成梦的愿望

5、解释

Ⅱ 具体授课内容

 

一、精神分析的目标

启动来访者的动力系统。修正三个层次,较为合理:1、具体目标——打破强迫性重复;2、中间目标——满足现实需要;3、最终目标——能够发展出满足自己愿望的能力。

弗洛伊德认为,让潜意识上升为意识,不容易操作。所以,被具体化,我们最终目标是:让内外世界和谐。

如果一个人能够满足现实需要,强迫性重复就会被终止。最终目标是:能满足自己的内心愿望。

1、具体目标——打破强迫性重复

这是精神分析的治疗目标。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受到最大的诱惑:来访者把治疗师当作父亲、母亲,配合来访者共同完成一次强迫性重复。来访者任何内容咨询师都接受,就完成了这个过程。打破这种强迫性重复,需要咨询师任何内容都不接。

个案:满脸长疙瘩,不敢出门。做咨询时,总是攻击咨询师,抱怨咨询没有效果。如果咨询师教训来访者,就配合他完成一次强迫性重复。

个案:自己的妻子与上级做爱,自己在一边看。可以分析出:领导,是父亲的替身。他在家低人一等的感觉,家是父母的舞台,不配做当丈夫,不配跟妻子做爱。如果咨询师看不起这位来访者,就是配合来访者完成一次强迫性重复。这个来访者回答问题具有跳跃性,像在跳出父亲的控制,像泥秋一样。

“我做了一个梦,但是不告诉你”咨询师如果想问,这进入了强迫性重复。等着来访者说。

进入青春期的小女生割手腕,有快感、有兴奋,还拍,放到网上。皮肤痛,减轻了心痛的感觉,因为能感受到生命存在。如果这样问:疼痛,还割的什么?这就是配合来访者完成强迫性重复的表现,这样问法是妈妈的行为。可以这样搞咨询:割什么感觉?“割了以后,让妈妈心痛,是发泄对母亲的愤怒。咨询就是打破这种强迫性重复——割手腕,在妈妈面前摔东西,是对妈妈的攻击的变形。咨询要最终消除这些行为——对妈妈愤怒,就关上门,自己静一静,看书、听音乐。这也是第二层目标的表现。

2、中间目标——满足现实需要;

达到这个目标很不容易,需要经过很漫长的时间。比治好病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现实中满足自己的需要。

个案:女生,28岁,大学毕业,无工作,与男朋友分手,原因是妈妈不同意。内心很痛苦。妈妈不同意,自己成为了妈妈,让妈妈陪着自己活。

抑郁不抑郁,可以直接问:想没有想到过自杀。

妈妈让女儿来看心理医生。女儿看心理医生是告诉妈妈:临死前完成妈妈布置的这个内容。

第一次,“自杀是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决定的事情。在这50分钟,我就陪伴你走完这段自杀之前的一段时间。”

第二次,“你真心狠,我咨询后痛苦一场。我来了,就是因为你愿意陪伴我一段时间。我来找你,是因为想告诉妈妈,我心理咨询师都找过了,但是我还是自杀了。”

在以后咨询中,一直不断攻击咨询师。理论、概念不正确。这时候,咨询师一定要沉得住气,千万不要回击,回击了就意味着配合来访者完成强迫性重复。

当攻击一段时间之后,来访者会停下来,告诉咨询师,妈妈就是这样一直在不断教训我的。第一次发现,有人听她说了、攻击了这么多。然后就开始思考、自己内部的动力系统就会被启动。进入了咨询的第二层目标。

“上周咨询后,什么感觉?”让来访者描述自己的心情。

个案:抑郁症一般都是追求完美的。将三天的工作,一夜完成,结果领导推出许多毛病。抑郁了。咨询师:为什么抑郁?来访者:被领导骂了。为什么不骂领导呢——来访者产生了领悟,从来没有这样来思考。将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说出来,就满足了现实需要,敢于说出自己的内心愿望。

敢骂娘、敢打人了,有了人的正常欲望,满足现需要,我们可以说,治疗目标开始实现了。其实,这样的话,也可以停止治疗。

3、最终目标——能够发展出满足自己愿望的能力

第二目标实现的表现:

听音乐,不听妈妈的表达,是满足了自己的现实需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

不自杀了,买了自己喜欢的菜来做,这是长大的表现。

在领导面前说,我做了一夜,写的很不容易。敢于跟领导表达。敢于和父亲表达。

第三目标:发展出满足自己愿望的能力

做事情:第一,做了事情给别人看,第二,被别人逼着来做某件事情。

最好是我们想做点什么就能做点什么。

自己喜欢的、做的很轻松、是自己的工作、是自己的追求,四者结合是很完美的状态。

很轻松的满足自己的各种愿望,把自己的症结一点一点修通,将身体放松,面部平静如水,象海一样的女人,让来访者达到这种状态,是精神分析的第三层目标。来访者和咨询师可以谈哲学。

荣格:感知到爱,然后表达爱,咨询可以终结。

突破了性、死亡、欲望、钱、权威,我们就在精神分析方面修通了。这需要“悟”的过程。悟需要有整体感,打破强迫性重复是渐悟的过程,有的是顿悟的过程。

渐悟是多重创伤愈合过程,一种创伤,可以顿悟而解决。但是一定要注意,这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咨询的治疗节奏一定要慢、咨询师一定要低一些、被动一些,干预一定要浅,不要太深。逐层的来推进治疗目标。

学员反馈1:强迫性重复的症状表现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强迫性重复,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是: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不好,在现实生活中又表现出来。如果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能、情绪,我们不想做,但是又偏偏做了,是强迫性重复的表现。不想打老婆,打了以后还跪倒道歉,但是下一次又重复。这就是强迫性重复。重复了爸爸打妈妈的潜意识,而打老婆。爸爸打妈妈,爸爸这时候,有权威感。自己虽然恨,但是在妻子的纠缠中,会启动这个潜意识。而且会越打越厉害。离婚的爸爸、妈妈,孩子很容易离婚,这会传递的。

我们不一定会解决掉强迫性重复,但是我们会减轻它的能量、频率,让其不往下传递。

学员反馈2:如何修通?分析是达到修通最差的方法。分析是教会来访者学会分析。家庭是修通的最好的场所。修通是最先和家庭修通的,和家庭修通好了,就会同事处理好。修通是从亲密关系建立好起来了的。做团体、成长、小组也能修通好。

学员反馈3:是否需要了解家族史?害怕亲密关系的人,往往不爱回家,回家后喝多了,倒头就睡。可以这样问:“能不能说说家庭?”当我们把来访者所说的事情都串起来,来访者自己就会明白问题。

二、精神分析的技术

1、移情反移情

只要进行精神分析,就要涉及到移情和反移情。涉及人的潜意识就是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心理剧、NLP等都是精神分析的衍生。

移情、反移情、阻抗就是精神分析。

2、阻抗:移情反移情+阻抗=精神分析

参考以前内容。略。

3、自由联想——沙发技术

如何操作自由联想?如果一个人胡说八道5分钟,我们就可以听懂他的自由联想。回到原生家庭,听父母说闲话、拌嘴,静下来,体会自己的感觉,能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的内容。

自由联想是精神裸体。

自由联想的引导语:你还想说什么、还能告诉我什么更多内容。从现在开始,我不说话,你把你脑子中浮现的内容都说出来,像坐火车一样,我坐在不靠窗户一边,你坐在靠窗户一边,你把看到的外景的内容描述出来。

如果来访者不说,要等待。

让一个人写300字的口语。不要用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阻抗。自由联想做20次后,许多来访者的症状就会消失。前几次自由联想,不要反馈,反馈就是限制自由联想的内容。

“我们下一次讨论这个问题。”结果下一次来访者一般不会说这个问题。所以,不给反馈是好的策略。

自由联想的时候,咨询师要做到“均匀悬浮注意”。来访者说的话,像飘在空气中一排一排的,不归纳、不分析、不总结,这为面质来做准备。

自由联想,躺下、放下防御。躺椅要考虑是不是舒服,可以问一问来访者的。咨询师一般在来访者后面,不要让来访者看到咨询师的面部表情,让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坐着,比较紧张。斜靠背沙发,半放松、半紧张的状态,这时候,理智和情感参伴。

感情太强,我们让着坐,加强理智。理智太强,我们让其躺下,让情感流露,哭了,才向正常方向发展。

“做解说员技术”:各位,现在有一位人,不断的哭泣,看样子很受伤。我们现在让他坐在椅子上……

哭、叫,是因为内心的情感太多、理智太少,我们用语言来增加理性成分。坐在椅子上说,也会增加理性。

“你想把我们带到哪儿去?”“我们要带入你进入心理健康的状态。”

4、释梦:描述梦--联想--分析

我们不是真的分析梦,而是通过梦来探讨潜意识,是帮助来访者的手段之一,精神分析不是解梦,而是研究人的。是通过理解梦,来理解人。我们一定要对人感兴趣,而非对梦感兴趣。

释梦的三个步骤:描述梦、联想、分析。

个案:说了一个梦:一个房间,三块石头,搞不动。在咨询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记录这个梦。我们可以念完了,让其补充。这是固化梦,不要让其总是变了变去。

房子——心理、心情,“心房”。石头代表什么?(硬)中间遇,两边低——什么感觉?开始哭,小时候,与小哥哥玩性游戏后,被大哥哥威胁:告诉他爸爸。来访者是第三个女孩,被送到姨家,两三年后回家。“我不是一个好女孩,所以被爸爸抛弃”如果哥哥说了,我会被爸爸抛弃。

释梦的要义:

问感受,问感受背后的故事,现实中有没有相同的感受。用现实的经历来解释梦中的情感。

生活中这些感觉,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鼓励来访者用现实的手段来完成梦中的愿望。

释梦要回到感觉,而感觉要回到现实中来。

注意:释梦,是能满足咨询师的自恋。如果对释梦的兴趣,超过了对人的兴趣,是不对的!

(1)一个象征背后一定有一个感受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事情给你带来过同样的感受

(3)梦的分析是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来解释梦的情感

(4)讨论生活中的这些感受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5)心理治疗是鼓励来访者靠现实的手段来达成梦的愿望

 

5、解释、分析

精神分析基本是不分析的。但是到了一定时间,病人会勾引我们去分析。不要一定时间,不分析。实在想分析,只能在小组、督导中满足一下而已。

曾经的解释,一定要要潜、要小心,要有偶遇美女的冲击力的效果——眼睛一亮。到处充满了性的诱惑力。

节制!如果解释了,还遇到了对抗,一定是解释的时机不对。只有了足够了安全感和信任,解释就会自动出现。一定要等待,不要急。

解释是以讨论的形式来出现的。讨论永远比解释好。分析时,咨询师是很爽的,但我们这种解释和分析,是眼汪汪,血淋淋,让病人很不舒服的。(张松老师要说这段,结果有一小动作:弗洛伊德早期犯过错误。)

中医的针灸,一点一点的将针推进,进入了穴位感觉又酸又麻又疼。一个针、一个针,许多针,但是还不能有太多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精神和态度。

学员反馈1:梦,骑了一自行车,还推了一自行车,买东西,出来后两车都没有了。这个梦如何分析?你对自行车有什么感觉,自行车让你联想到什么?

学员反馈2:如何来对待那些婚外恋的来访者?首先,对婚外恋不要持支持或反对的态度。是否婚外恋,是个人的选择。将自己放到“静”的状态。咨询师只能听他内心的声音,听其童年的的三角关系。婚外情,是在跟两个妈妈玩游戏,甚至跟妈妈和奶奶在玩。

学员反馈3:如何修通“权威”?权威一般是家里的老大。小的时候,怕领导,长大后跟领导关系的处理有一些不舒服。体会到自己与领导在一起的身体感觉,然后改变状态。

只有建立了足够好的工作联盟关系,才可以说出精神分析的内容。因为精神分析越来越深入,说的话就越来不像人话。

精神分析工作坊,有的人的反应是特别能吃,吃是不是饭,而是吃奶,因为触动了潜意识的内在需要。

精神分析就是找感觉。通过讨论来进行所有的感觉连接起来,比直接解释起来好。

6、退行——精神分析的全部力量就在于人格的退化,而不在于解释

精神分析到底是解释的,还是退行的?精神分析全部的力量在于人格的退化,而不在于解释。

30、40岁的女人穿18、19岁小姑娘的衣服,这是退行的表现。没有退行,就没有治疗。退行不容易,因为退行抹不开面子。越往小时候退行,越真实、越有疗效。

给个案塞给一个奶瓶,没有断奶的表现,就是创造条件让其表现出退行。

“谁来关门”——省长去关门。这是退行的表现,从一个官员退行到普通的人。

治疗就是退行。精神分析要改变一个人,包括人格的改变,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让一个人退行到婴幼儿阶段,用一个新爸爸来陪同他过童年。让一个人彻底的改变,需要三年,从出生到上学的阶段,咨询师充当父亲、母亲的。

我们需要用敬畏与谦卑的心态来对待精神分析的潜意识。退行,是我们让病人优雅的改变,而解释则是眼汪汪,血淋淋的改变。

解释的时候会错,而且很多的时候是错误。一定不能说:你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形成的。

了解病人的真实的内心现实,唯一的途径是“直觉”。给酒鬼做咨询,我们用酒鬼的语言,听不清就听不清,等待,慢慢就会清楚出来、浮现出来。我们需要和病人用同一个频率,离开我们舒适的空间,慢慢进入来访者潜意识的世界,来面对恐惧。

来访者也很关心咨询师是如何想的,甚至会表现出关心咨询师。但在咨询过程中,永远要讨论的问题是来访者的问题,而非咨询师的问题。

精神分析的全部力量在于退行而不在于解释!精神分析的本质是退化,将人的退化做为治疗的根本。

移情、阻抗、做梦,都是退行的表现。来访者不说自己的梦,就别问,咨询师要相信,来访者终于一天会说的。

精神分析术就是退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是退行,来访者开始会感到满足,但是到了一定阶段,来访者就会有挫折感。积极关注,消极对待。

咨询师要有延时反应的意识,不要反应的太快。精神分析的人格退行,是控制下的退行。退行太快,很容易失败。

一直哭,就是情感的过程,而睁开眼睛哭,边哭边说,是比较好状态,

一直打不开,很理智、像演员一样,这是一个很深的掩饰,如何处理?让其躺下,放松。

退行的过程,实质是把人原始化。来访者刚来的时候,都是神经症的“神”,经过咨询,变成为“人”,我真想杀人,变成为“兽”,可我不能这样做,重新变为“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由“理想人格”变成为“社会人格”变成为“现实人格”、“过去的人格”变成为“婴儿”,退行为婴儿就可以做治疗了。

 

做治疗时,我们的全部力量在于退行。退行到婴儿的状态——一个坏妈妈或一个坏爸爸,这时,慢慢就开始成长了。

一般的咨询,来访者会叙说自己的问题。咨询师,这时候只是听,不要理会。来访者会调动自己的所有的内在情感来诉说,并期待着咨询师说成那些魔术班的语言让自己成长起来,咨询师还是不说(这时候说了也没有用),来访者还会说,说那些见不得光的内容,咨询师还是不说。来访者这时候就会出现攻击或靠近咨询师的方式。这时候,就达到了父亲和孩子的关系。这时候,来访者认识到只有自己能救自己。当来访者清理自己早年的时候,退行就会反转。反转就是修通。

当认识到,没有人能帮助自己,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抛弃了儿童的幻想,来访者就修通了。

学员反馈1:退行,是会到本我的状态吗?退行,一定不是让人的自我和超我发挥作用。

在哪个年龄阶段出问题,就容易固化到哪个时期。

学员反馈2:梦到治疗师为什么是好事?这说明治疗师深入到来访者很深的灵魂层次。要很关心来访者的梦。

学员反馈3:个案,“自己关门”为什么是退行?离不开特定的身份和环境来分析。

学员反馈4:退行之后,是否需要重新长大?一般来讲,退行后,来访者自己就会意识到问题,然后重新长大。

学员反馈5:上次推行15分钟,这次开课等了15分钟,问这个问题是代表着什么意思?潜意识是有内容的。不做自己分析的。

学员反馈6:退行是退行到固着点吗?一般的出问题,会出现固化点,有症结。退行也是退行到这个固着点。

学员反馈7:精神分析如何操作?预约就是开始咨询的标志。张松老师,预约后一般要推迟一周到两周来进行。然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利用这3~5次来收集信息。一定要慢,一周一次。病人都很着急,希望一下子治好。来访者需要教育的——从容而缓慢。

学员反馈8:退行到越小越好吗?不是。退行到早年爸爸、妈妈描述自己的状态。爸爸、妈妈记住了什么,代表着什么关系。记忆了什么内容并不重要,而在于记忆内容背后代表的关系。

张松老师的身体感觉:从头顶往下麻,这是初生时的感觉。我们的记忆,有的储存在皮肤或身体上。

恋人之间,喂饭,是退行到女儿与父亲的关系。

学员反馈7:咨询节奏太慢,是否会影响到来访者依赖?来访者希望得到咨询师魔术般的语言,我们要承认自己真的给不了什么内容、什么办法的。我们以无招胜有招。一般的问题,一般是12次,每次50分钟。三个月,才能启动我们的内在动力系统,才能解决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形成的心理问题。

学员反馈7:没有必要区分自己的真实记忆还是被父母灌输的记忆。精神分析需要的事实,是不是真实的事实并不重要,重要是:内心中的事实。别人看到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孩子自己感觉不到父母的爱,爸爸妈妈很爱孩子,但孩子感受不到爱,感受不到的爱,才是问题。爸爸、妈妈说的话很多,但我们记忆的那些话语,则代表着我们感觉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学员反馈8:给来访者做治疗,病人特别关心咨询师,我们一定要坚持的原则是:不讨论咨询师自己,当要讨论咨询师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这种讨论对咨询师来讲是有帮助的,讨论咨询师是一个过度,是引发来访者的更深的暴露。“挑战老师”——挑战父亲、挑战权威,

学员反馈9:个案说12岁后,没有幸福感,如何来理解?这位来访者将人生分为两个阶段,一般的来说,来访者的症结发生12岁,如果细究还可能回溯到3、4岁等。

 

三、精神分析的修通技术:语言表达+情绪表达=修通

1、语言表达+情绪表达=修通

公式:移情+反移情+阻抗=精神分析;

潜意识=精神分析;

投射+认同+关系=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就是纠缠、分不清,是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

语言表达+情绪表达=修通

技术:移情、反移情、解释、释梦,这些技术如何修通了?是通过语言表达和情绪表达来进行修通的。

为什么语言表达+情绪表达,才是比较有效果的治疗?单纯靠语言来进行叙述、感情宣泄是达不到较好的效果。进行感情宣泄时,如果加上语言的叙述,是用理性来管住感情的,感情宣泄是退行,而语言描述是理性控制。这时候解释,容易让来访者产生顿悟。

个案:男孩子,动不动拿刀砍人。这样的人不会说话。我们可以这样教他:拿起刀,就说一句话:“我要砍死你”别人一听,可能就跑了。用语言表达了出来,就是用语言来管理了自己的愤怒。更加进一步:“我恨不得一刀砍死你”,这时拿刀速度就慢了。情绪是受语言抑制。再进一步“气死我了,我恨不得一刀砍死你”,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只活在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没有多大危险的。

把内心真实的情绪释放了。心理的表达:躯体化、行动化、形象化、语言化。其中语言化是最高级的表达。当用语言来描述,我们的理性就管理的情绪,将无意识和意识中间修了一条路,让两者相连。外面是语言,内部是潜意识,二者相通,问题就解决了。

把自己的感觉,和咨询师的感觉将两者相连联系,将自己的感觉用语言正确描述出来,也是修通的。

学员反馈1:修通后身体是软的吗?是的。放松,频率慢了,就放松了。

学员反馈2:越说杀人越激动。我们用的三句话,来描述语言描述情绪的三个层次,而实际做咨询,过程很复杂。

2、精神分析的挖掘技术:边说边哭为最佳尺度

张松老师告诉贾晓明老师,精神分析就像解放军挖战壕(20年前)。现在张松老师对挖掘的理解:以边说边哭为最佳尺度。单纯哭、单纯说,效果都不持久。

歇斯底里症,只会哭,不会说,我们需要“解说员技术”。强迫症,光说不哭,我们需要把他整好。哭的说不话来,挖的太深,我们需要及时调整,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往下挖的过程,也像潜水的过程,我们需要一点一点的往下深入。不能一下子潜入太深。太深了往深带,太深了,往浅回一回。

从现实回到过去,从过去回到童年,从童年回到创伤,慢慢来做,会越做越好,越做越有感觉。

挖的最深,50分钟时间到了,如何来处理?这是失败的。在30、40分钟,是进入的最深的时刻,剩余的时间,是回来的时间。否则,让人家血淋淋的走,很不道义。

3、精神分析是让治疗师成为一个彻底的人本主义者——会倾听就可帮助病人修通

精神分析不是血淋淋、泪汪汪。精神分析虽然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残忍的、触目惊心、刀光剑影、如此残酷,又如此善良,如此脆弱,又如此坚强。这仅仅是30~40分钟的时间内呈现的。

但是我们理解人性更深。一个彻底的人本主义者——会倾听就可帮助病人修通。

相信每个人都有内在完善自己的动力,这是我们从业的信念。如果没有这个信念,就不能从事这个职业,因为,经常被来访者攻击、打败,咨询师会崩溃。失去人本主义方向的治疗,会更加残害来访者。

相信每个人都有内在完善动力,是最基本的理念。

一般的,开始做咨询,是从神经症来开始的,一般的人格相对完善,内在幸福感比较差,我们可以做。而且单一的创伤,比较容易做。

我们要学精神分析,是用身体和感觉来学习的,用原始的本能的身体反应本能来解读来访者,而非知识来学习的。

用身体和感觉来学习,我们是孤独的,我们要忍受孤独、享受孤独、享受自由的代价。

精神分析是被训练出来,是被浸染出来的。三年时间,对什么事情都用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但是不要说出来。

我们通过,精神分析,可以把自己训练的像猎豹一样敏锐,像猫一样温柔,像海一样博大,像深坛一样寂寞。像海一样的女人,像母亲,能够包容、承载一切。

不要迷恋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就是一个传说。

学员反馈1:用语言来进行描述,不就是宣泄吗?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感,不是宣泄,是管理。

学员反馈2:什么类型的来访者适合做精神分析?从年龄来看,15~45岁之间。从症状来看,精神分裂症不适合,其它都可以。边缘性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一般不要做。判断咨询师水平高低,就是看做几例人格障碍。做成功几例,就是大师级人物。

学员反馈3:如何缝合伤口?让来访者进行描述,将刚才看到的血淋淋、泪汪汪的进行总结。一般的剩下10~20分钟时间,来做完这个工作。

学员反馈4:如何用身体来学习?讲课的时候,身体的感觉是什么?讲到什么内容的时候,身体发生反应?如头蒙蒙的、胸闷。

学员反馈5:总想比丈夫强,与总想比父亲强。如何处理?分析自己或丈夫,容易受到伤害,容易产生毒素,消除不了。

学员反馈6:每个精神分析师都需要接受分析吗?是的,还必须接受督导。

学员反馈7:手足麻木,如何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理解?离自己的心脏、头远,代表离潜意识比较远,麻木不能行动,不能支配,被别人控制住了?需要更多的信息。什么时候麻,什么情境麻,从中才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

学员反馈8:梦见上厕所如何来理解?这是有代表性的含义:厕所是脏的,性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