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款雪佛兰科鲁兹试驾:育儿知识100问-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1:26:46
  
      51.为什么婴儿总爱吮手指或脚趾 
       
      ------------------------------------------------------------------------------------      婴儿吸吮自己的手指,会使父母不高兴。有的孩子还吸吮脚趾头,更使父母吓一跳。他们纷纷责备孩子:“又吃,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其实,婴儿吮手指或脚趾这一现象,体现了婴儿用嘴对手指、脚趾的一种探索行为;这一现象还说明婴儿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显著提高,达到了能使手(脚)——口动作相互协调的智力水平;此外,心理学家认为这一行为对稳定婴儿自身的情绪有很大作用,即所谓的自慰行为。如婴儿饿了、寂寞的时候,通过吸吮亲密的手指、脚趾,很快就能安稳下来。 
         
      当父母认识到婴儿为什么吮指后,可能就不会整天为孩子的这一行为而烦恼。随着婴儿的成长,五彩缤纷的世界会使他目不暇接,使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吮指(趾)这一现象会自然减少。父母应尊重婴儿的主张,理解他发育中的特点,培养他的自信心,不要因盲目地干扰吮指(趾)而影响了他正常的心理发育。
              52.为什么婴儿总喜欢敲打东西 
       
      ------------------------------------------------------------------------------------      婴儿快1岁时,大多数都喜欢拿东西当鼓敲。有的父母专门为孩子买了电动玩具,没想到孩子拿起来就往桌上敲,几下就敲打坏了。有的妈妈无法忍受这种声音的刺激,会对孩子唠叨抱怨。 
         
      请父母们理解婴儿的这种行为,这同样也是婴儿在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探索行为。8—12个月的小儿,要了解各种各样的物体,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他的动作所能产生的结果,通过敲打不同的物体,使他知道这样做就能产生不同的声响,而且用力强弱不同,产生音响的效果也不同。比如,用木块敲打桌子,会发出啪啪的声音;敲打铁锅则发出当当声;一手拿一块对着敲,声音似乎更为奇妙。婴儿很快就学会选择敲打物,学会控制敲打的力量,发展了动作的协调性。 
         
      如果父母能理解婴儿为什么爱敲打东西的原因,就会积极地帮助他发展这一探索性活动。我们有一个小建议:对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必去购买高档的新玩具,只需找一些带把的勺子、玩具锤子、玩具小铁锅、纸盒之类的东西就足够了。愿您在与孩子的游戏交往中关心他,理解他,帮助他找到发展各种技能的方法来。
           53.婴儿总爱往地上扔玩具怎么办 
       
      ------------------------------------------------------------------------------------      快到1岁的婴儿总喜欢往地上扔玩具,然后大叫,让成人捡起来给他。没等你转身,他又把玩具掷到地上,等待你再捡起给他。 
         
      这种恶作剧的行为就是1岁左右婴儿的游戏方式。婴儿小一些的时候,手的伸肌发育不成熟,不会主动将手中原有的玩具放下,再去取第二件玩具,而是无意识地将玩具滑落或扔掉。逐渐地,婴儿对玩具的抛落运动感兴趣,对玩具的着地点和着地时的情形感兴趣。这时,小儿手的伸肌发育趋于成熟,能随意松手,思维也有很大进步,能有意识地抛掷玩具来观察落点和着地时的情形,并且学会让成人捡起,再允许他扔,以此发展与成人的交往游戏。 
         
      父母对孩子的这一游戏行为要耐心配合。在这个时期,多给孩子准备一些有不同弹性而又经摔的玩具,如木块、吹塑玩具、皮球等,让他自己尝试和区别物体的性质。随着思维的继续发展,扔玩具的行为就会很快结束。
       
      54.如何与1岁的婴儿玩耍 
       
      ------------------------------------------------------------------------------------      l岁左右的婴儿开始学会动脑筋,模仿力也很强,父母利用游戏对孩子进行智力训练,和孩子一起创造温馨环境,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1)藏与找: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将一个玩具放到枕头底下或衣服下面,或者用布、纸将小玩具包起来,让孩子去寻找,加深他对“看不见的物体依然存在”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不断地更换玩具和遮盖物,以引起孩于的兴趣。 
         
      (2)说指身体部位:母亲与孩子面对面,先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告诉孩子:“这是眼睛,眼睛能看见宝宝;这是耳朵,耳朵能听见声音……”也可用玩具娃娃或小儿本身来做。然后问孩子:“眼睛在哪里?”让孩子自己指,以训练他的反应能力和自身协调动作。 
          (3)利用工具:在桌子远端放一个小玩具,给孩子一根短棍,教他如何使用棍子把玩具拨过来。此游戏还可放到床面或床下来做。 
          游戏的种类很多,父母可根据孩子的爱好和需求来选择,并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智力、体力,培养他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55.如何为婴儿选择玩具 
       
      ------------------------------------------------------------------------------------      婴儿一诞生,父母开始为宝宝准备玩具了。但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玩具好呢,心里往往没数。有些父母不惜花很多钱买来长毛绒的大狗、电动火车等,宝宝不见得喜欢。那么,为婴儿选择玩具的标准应是什么呢? 
         
      首先,要考虑适合婴儿的年龄特点。1岁内的婴儿主要是感知觉和运动的发育,所选择的玩具应符合小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3个月以内的婴儿多躺在床上,这时可买一些色彩鲜艳的吹塑玩具和带悦耳声音的玩具挂在小床四周,刺激和发展他的视觉和听觉;4-6个月的婴儿开始学习抓握,那么就可以准备一些带把的声响玩具,如拨浪鼓、摇铃等,让他练习伸手、够、抓、握及摇的动作,另外还可利用这些玩具诱导婴儿练习翻身;6-9个月的婴儿会坐、会爬,两侧肢体出现配合动作,这时可买吹塑的大球、娃娃等玩具,训练他两臂合抱的动作,同时训练他坐着左右转身及爬行;10一12个月的婴儿会玩捏响玩具、简单的积木、杯子、塑料瓶等小一点的东西了,父母可让他多摆弄这些玩具,从中发展手指的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同时教他这些玩具的名称,促进其语言的发育。 
         
      其次,挑选玩具时要注意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小婴儿多喜欢将玩具放入口中,因此要求玩具材料应无毒无害;玩具外形要能保障安全,避免孩子在玩耍中刺伤、划伤;最好挑选能够经常清洗的玩具,以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此外,易损坏的玩具容易使婴儿失望,带来不快,所以选择的玩具应尽量坚固耐用,经得起敲打摔碰。 
      
      56.婴儿每天需喝多少水 
       
      ------------------------------------------------------------------------------------      水是人类机体赖以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的物质,人体每日摄入的水量应与排出体外的水量保持大致相等。婴儿生长发育旺盛,对水的需求相对比成人高得多,每天消耗水分约占体重的10%一15%,而成人仅为2%一4%。小儿每日的需水量与年龄、体重、摄取的热量及尿的比重均有关系。处在婴儿期的孩子,每日需水量为每公斤体重120-160毫升。但组织和某些食物代谢氧化过程中也可产生水(内生水)。每克碳水化合物产水0.6克;每克蛋白质产水0.4克;每克脂肪产水1.1克。一个8公斤重的小儿如果按每日摄入蛋白质24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120克计算,将产生内生水约110克,即110毫升水。如果按每公斤体重供水150毫升计算,该小儿每天需水1200毫升,除去内生水110毫升,还应为该小儿提供1100毫升饮用水。
      57.母乳充足还要加辅食吗 
       
      ------------------------------------------------------------------------------------
        母乳充足,是否要加辅食,这取决于小儿的年龄。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母乳所提供的营养素能够满足4个月以内的婴儿的需要。如果母乳充足的话,则此时期的婴儿不需再添加其它辅食。随着月龄的增长,小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开始相应地增加,而他的胃容量又是有限的,即便母亲有充足的乳汁,也已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了。例如,一个7个月的小儿每日需要2-4克蛋白质/公斤体重,如果该婴儿为8公斤,那么就需要约24克的蛋白质。母乳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如果仅靠母乳来满足小儿的需要,那么该小儿一日必须食入约2400毫升的母乳,从常识来判断,即使母亲有如此充足的乳汁,而小儿绝无这样的胃口。因此,便需添加辅食来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58.怎样安排婴儿的哺喂次数
        
      ------------------------------------------------------------------------------------      对于婴儿哺喂次数的安排,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是不尽相同的。目前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婴儿没有定时的哺喂安排,哺喂次数取决于婴儿的要求,什么时候饿了,就可以什么时候哺喂。换句话说,就是按需哺乳。新生儿一般每隔3小时左右就有哺乳的要求,这与母乳里的蛋白质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适中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新生儿期的结束,婴儿要求哺喂的时间便逐渐具有一定的规律了。在满4个月以后,开始增加辅助食品时,一般可考虑安排4次哺喂时间,在2次喂奶的间隔中,可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辅助食品。在11个月左右,可将喂奶时间减少为3次,再增加喂辅食的次数。 
         
      如果是人工喂养儿,由于牛奶不如人乳易消化,一般可考虑每日安排6-7次喂哺时间。每次喂奶间隔约为3.5-4小时,在喂奶间隔中,还应给小儿喂1次水。人工喂养的小儿在2个月以后就应加菜汁了,一般在喂奶的间隔中每天加1次,以补充牛奶中维生素的不足。小儿在4个月以后,基本与吃母乳的孩子一样加辅食,喂奶次数也同样的可减少至每日4次,减下的喂奶次数用辅食补充。 
       
      59.怎样添加辅食
        
      ------------------------------------------------------------------------------------      辅食是指在婴儿期除乳制品以外的为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而提供的食品,同时该食品又必须能被婴儿消化吸收。添加辅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婴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但是他的消化道十分娇嫩,加之许多的消化酶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完善的,所以添加辅食必须要适应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添加辅食的原则是: 
        
      (1)从少量逐渐增量: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到5个月时就应该添加蛋黄以补充体内铁的需求。但开始添加时不要把1个蛋黄都喂完,最好是从每天l/4个蛋黄开始,观察几天,如果没有消化不良等反应,可继续增量,增至1/2个,然后1个。 
         
      (2)从稀到稠:人工喂养的婴儿在1个月以后就可以喂一些果汁和菜汁了。随着消化能力的增强和发育的需求,4个月以后可增添米糊、奶糕、烂粥、果泥、鱼泥、蛋黄。到7-9个月时,可以试着加一些烂面、饼干、肉末。10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软饭、挂面、碎菜等食品。婴儿接受辅食基本上是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品,有这样一个过程。 
         
      (3)食品的种类要习惯了一种再增加一种:如给婴儿添加猪肉末才一顿,不要在下顿就加鱼肉末,要适应了一种食品后,再行增加其它种类,最少也应该有3天左右的适应时间。 
         
      (4)增加新的食品种类应在婴儿健康时进行:在炎热的季节,婴儿易患消化不良,一般不主张开始添加新的辅食,宜在天气凉爽时再逐渐增加。一旦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出现消化不良,就应暂停添加此种辅食,待消化功能正常后再从小量喂起。 
               60.给婴儿制作辅食时应注意些什么 
       
      ------------------------------------------------------------------------------------      婴儿的消化系统非常娇嫩,免疫系统的发育又不完善,一旦摄入了不洁的食物,极易引起腹泻。制作婴儿辅食时要把住卫生关,如制作的辅食要熟透,盛辅食的容器要严格消毒,制作人的手要清洗干净。制作辅食时还要注意适应婴儿的消化能力。人工喂养婴儿在1个月后加的辅食是菜汁,为流质食物;4-5个月制作的辅食是泥状糊糊,如菜泥、蛋黄等。7个月后则是碎末状食物,如肉松、鱼松、肉末等。8-9个月时可以提供小碎块的食物了,但须注意的是纤维长的食品必须剁碎,如绿叶菜、瘦肉等。
       
      61.婴儿应经常喂菜汁、菜泥吗
        
      ------------------------------------------------------------------------------------      菜汁可由新鲜的蔬菜加水煮沸后制成,其中溶解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其它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具有保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体内如果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坏血病。4个月内吃母乳的婴儿,因为母亲膳食中维生素C含量直接影响着母乳中的维生素C含量,所以只要母亲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婴儿就无需再喂菜汁;而人工喂养的婴儿,因为牛奶中维生素C的含量极低,应该经常喂一些菜汁,以补充维生素C。 
         
      在蔬菜中还含有许多与婴儿健康关系十分密切的无机盐类,如钙、磷、铁等。由于这些营养素不溶于水,在菜汁中不可能摄取到,因此有必要把蔬菜制成菜泥或碎菜来喂婴儿。吃母乳的婴儿4个月后母乳已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了,也必须添加辅食。因此,无论是哪种方式喂养的婴儿,在4-6个月时都应该经常吃一些菜泥。
       
      62.奶糕能做婴儿的主食吗
        
      ------------------------------------------------------------------------------------      奶糕是由米粉和面粉制成的纯淀粉类食品。淀粉也属碳水化合物,是主要供给热能的物质。婴儿生长需要足够的热能,但仅有热能是不够的。婴儿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长发育迅速,而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等。奶糕只具备了其中的一种营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或许还有极少量的其它营养素,这显然不能成为婴儿的主要食品。随着婴儿月龄加大,活动量增加,所需的热能相应增多,此时,奶糕不失为一种添加热能的良好食品,能补充热能的消耗。
            63.如何给婴儿添加蛋黄 
        蛋黄是一种营养比较丰富的食品。它含有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还含有一些无机盐,如铁、钙、磷等,是补充铁的良好食物来源。在婴儿即将耗尽体内储存铁时,一般在5个月开始时,就要添加蛋黄了。作为一种新添加的辅食,应从少量开始,给婴儿一个适应的过程。添加时先将1个鸡蛋煮熟,取出1/4个蛋黄,碾成粉末状,然后可与奶、奶糕、水等混合后食用。这样连续几天,观察吃了蛋黄后的消化情况。如大便正常,可将蛋黄从1/4加至1/2个,再观察1周,如无异常反应,则可加至1个整蛋黄。婴儿到了7个月左右,就可以吃整个鸡蛋了。蒸鸡蛋羹是婴儿较喜欢的一种食品。在添加蛋黄的过程中,如出现消化不良,可暂时停止添加蛋黄或维持所能接受的蛋黄量,待大便正常后再行少量增加,不能操之过急。
            64.婴儿只吃奶不吃饭怎么办
        奶类,尤其是母乳,只是婴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食品。生后至4个月,婴儿只吃母乳就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奶类所提供的营养素已无法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了,必须接受其它食品。如果只吃奶,拒绝其它食品,必将导致生长发育迟滞。婴儿只吃奶,不吃饭的纠正方法是: 
      (1)每日的进食时间固定,先喂饭,后喂奶。进食时间固定,可形成有益的条件反射,使婴儿食前就产生饥饿感(即使这是由吃奶而建立起来的也无妨),然后,先喂饭。此时已经感到肚子饿了,他就有可能接受除奶以外的食物。在开始加饭时应从少量开始,使他有个适应和品味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2)食物的制作要精细,颜色有适当调配,要适合婴儿消化系统的发育水平,使之能够接受。婴儿对色彩鲜艳的东西有较高的兴趣,在提供食物时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将饭菜的颜色调配适当,使他更容易接纳这种食物。切忌把食品做得颜色很深,那样会引起反感。 
      (3)父母要有信心和恒心。婴儿在开始吃饭时恐怕会用哭闹等方式进行对抗,父母不能因为哭闹就不坚持了,一旦“妥协”,就更不容易纠正这一毛病了。
            65.断奶期应注意些什么
                要明确断奶期应注意什么,首先需明确什么是断奶期。断奶的本来意义是指从正常母乳喂养过程中由母乳为唯一食品过渡到用母乳以外的食品来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要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一般约需7-8个月。这个时期即称为断奶期。在断奶期中婴儿不仅要完全适应奶以外的食品,还要由此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因此,为了保证婴儿能适时接受奶以外的食品,必须及时添加辅食。有许多小儿快2岁时还不能离开奶瓶。有的快l岁的小儿只吃奶而不吃其它食品,原因就在于父母没有把握住断奶期中添加辅食的时机。辅食没有添加或添加过晚,使小儿从心理上对它不能认可;在触觉和味觉上产生生疏感,最后导致小儿营养不良。 
            
      除了注意添加辅食的时机外,还要注意添加辅食的质量。我国婴儿出生后前4个月的体重增加曲线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很接近,但在4-5个月以后,生长曲线变平,而西方国家的则仍能保持原来的上升趋势。其原因何在呢?尽管有一些其它的影响因素,但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婴儿的辅助食品的补充在质和量方面都可能未达到要求。因此,断奶期为婴儿补充优质、足量的辅食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 
            
      除了为婴儿补充优质足量的辅助食品外,在断奶过程中使用的器皿也是需要注意的。4个月后添加辅食就应当使用小勺;10个月时可以让孩子自己一手抱碗一手拿勺试着进食,这可为今后孩子自己进餐打下良好的基础。
         66.为什么不宜给婴儿穿过多衣服
        首先,由于婴儿好动,处在不停地活动中,即使对那些只能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的小婴儿,哭就是他重要的运动方式,而婴儿哭闹或活动时多易出大汗,若穿着过多,汗水浸湿内衣,湿衣服冰凉地贴在孩子身上,非常容易感冒着凉,以至引发气管炎、肺炎。好心的父母给孩子多穿衣服本意是为防寒保暖,其效果却适得其反。有时包裹得太多大厚,还会引起“婴儿闷热综合征”,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其次,孩子穿得太多,活动就不方便,妨碍其运动功能的发育。如10个月的婴儿,在夏天时衣服穿得少,活动灵活,会很快学会站立和扶走;而同样是10个月的婴儿,在冬季穿衣多,动作不便,显得笨拙,上述运动功能的发育也会延迟。 
            
      实际上,正常的婴幼儿与成人的体温相同,只是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对过热、过冷的调节能力较差而已。因此,一般健康的婴儿平时穿着比大人稍微增加一点就可以了,体质差的比成人多穿l一2件衣服也足够了,不必穿得过多。 
            
      在此提醒父母,孩子穿衣的总的原则是适当地少穿些,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心身发育,也是锻炼和增强孩子御寒,抗病能力的最积极而有效的方法。只是在气候多变的春秋季,要注意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67.预防接种会出现哪些不适反应
        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接种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现象。这种现象大多在2-3天后随全身症状消失而渐渐消退,不必进行处理。有的婴儿接种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此时可用毛巾热敷局部,减轻症状。注意防止婴儿搔抓接种部位,以免造成继发感染。接种卡介苗后,有的婴儿接种部位会出现脓肿,甚至破溃流脓,这时应请医生予以处理。 
             有些婴儿接种后会出现发热、呕吐等全身反应,如症状不重,可用退热药等对症处理,严重时应及时去医院。              
      上述表现属于接种后的正常反应,经过一段时间或经适当处理,反应就会消失。有少数婴儿由于空腹、恐惧或本身为过敏性体质。接种后会出现异常反应。若在接种后几分钟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心率加快、突然晕倒,可能为晕针。若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可能为过敏性休克。这些反应发生很突然,症状较重,需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68.婴儿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一般来说,婴儿患严重疾病时应暂时不进行预防接种,待病愈后再补种。有过敏史的婴儿除可以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外,不要进行预防接种。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小儿不要接种活疫苗,如果接种了活疫苗,不仅达不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引起与疫苗有关的疾病。 
            
      此外,由于各种免疫制剂的类型、接种途径不同,对接种对象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当婴儿腹泻时,可以服小儿麻痹糖丸,但此次不算,还需要补服1次。颅脑受过损伤或有抽搐史的婴儿不能接种百白破三联制剂。假如注射第一针百白破时出现惊厥、高热等强烈反应时,切不可再打第二针了。患有严重皮肤病、湿疹或正在发热、腹泻的婴儿,暂时不要接种卡介苗。
      
      69.能训练婴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吗
      婴儿从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训练他定时排大便的习惯了。首先要摸清婴儿每天排大便的时间、排便前的异常表现,再选择合适的排便时间,如早晨起床后,晚上入睡前,或吃饭前等,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使其每天能定时排便。 
            
      3个月以上的婴儿要大便时有明显的“征兆”,如发呆、扭腿、小脸憋得红红的等,这时应赶快把大便。6个月左右的婴儿,可以慢慢坐盆大便。开始坐盆时,成人可以在后面扶着他,并让婴儿学着“嗯…嗯…”地使劲大便。每天应定时让婴儿坐盆,每次坐盆时间不要太长,如果超过5分钟还未排便,可先让婴儿起来,过一会儿再坐。婴儿坐盆时不要玩耍或吃东西。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婴儿形成条件反射后,每天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坐盆大便。 
            
      一般也是从2个月开始进行定时排尿的训练。通常婴儿吃过奶或喝完水后约10分钟左右就有尿,第1次与第2次,第2次与第3次排尿相隔10分钟左右。掌握这个特点后,到时即可把尿或让婴儿坐盆。给小婴儿把尿时,可发出“嘘…嘘…”的声音,使婴儿对排尿形成条件反射。排尿时间一般选择在睡前、睡醒后,饭前、饭后,外出前、回来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婴儿会慢慢适应,并能逐渐憋一会儿尿等着成人把尿。为避免尿床,夜间至少把1-2次尿,把尿的时间应相对固定。把尿时最好把婴儿弄醒,才能达到按时排尿的目的,由被动把尿变成主动要尿尿。 
              婴儿定时排便习惯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但只要有信心、耐心和恒心,一定能训练成功。
             70.怎样培养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婴儿一日2/3一1/2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通过睡眠,婴儿的身体,尤其是尚未发育成熟的神经系统,得到休息与调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使小儿终生受益。        (1)入睡前准备        ①每次睡前应洗脸、洗手,喂些白开水漱口。晚上入睡前应洗屁股、洗脚,出牙的婴儿还要刷牙,养成晚睡前洗漱的习惯。        ②每次睡前应少喂或不喂水,以免因小便影响睡眠质量。睡前要常规把尿,夜间定时把尿。较大婴儿睡前不给甜食,以保持口腔清洁,并改掉夜间吃奶的习惯。        ③每天应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长此以往形成按时入睡的条件反射。        (2)入睡时注意事项        ①入睡时不拍、不摇、不哄、不抱、不唱催眠曲、不讲故事。手里不要拿着玩具或其它物品,更不能嘴里叼着毛巾、假奶头、手等入睡。要培养小儿自然入睡的习惯。如果出现上述不良行为,应该及时纠正。 
      ②睡眠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宜,这样既可减少对心脏的压迫,当奶水溢出时也不致呛奶。睡长了还可适当变换体位如俯卧、仰卧等。        ③睡眠时室内空气要新鲜,室温适中,被褥柔软,厚薄适宜。婴儿应换上宽松、柔软的衣服,使其全身得到放松,睡得舒服。        ④白天和夜间的睡眠时间应掌握好,养成按时入睡、按时起床的习惯。不要任其自然,想睡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或睡醒后不起床,在床上玩儿,或该睡觉时不睡。到了该起床的时候,可通过把尿、放音乐等将婴儿叫醒。经过一段时间后,婴儿会定时自然醒来。
          
      71.婴儿夜里哭闹不睡觉怎么办 
      有的婴儿白天睡得还好,一到夜里就哭闹不安。这样不仅婴儿休息不好,还吵得四邻不得安宁。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躁,应认真分析原因。首先考虑是不是白天睡得太多了。一般6个月以内婴儿白天睡3-4次,每次1.5-2小时;7-12个月婴儿白天睡2-3次,每次2-2.5小时。白天睡得过久,必然影响夜间睡眠。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叫醒婴儿,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几天的调整就会逐渐养成白天少睡,晚上睡长觉的习惯。 
            
      有时婴儿吃得过饱,造成腹部不舒服;或吃得不够,感到饥饿,也会哭闹不睡。如属这种原因,应该不断摸索规律,使婴儿吃得适量,不要过饱或过饥。              
      如果尿布尿湿了没有及时更换,或衣服过紧、被子太厚,使婴儿感到不舒服,他也会通过哭闹不睡表示“抗议”。因此,应尽量给婴儿穿宽松、柔软的衣服睡觉,被子厚薄要适宜。尿布湿了应及时更换。 
            
      假若不是上述原因,父母要细心观察。比如检查一下婴儿身上是否被蚊虫叮咬或是否有湿疹,因为这会使他皮肤瘙痒难忍,尤其夜间安静时较为明显。婴儿不会表达,只能靠哭闹不睡来引起父母注意。 
            
      当婴儿哭闹不睡时切忌不找原因,只是通过又抱、又拍、边走边哄勉强使其入睡,经常如此,将会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而且由于这样做并未去除影响婴儿睡眠的根本原因,使婴儿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日久将会影响婴儿的健康。
       
      72.婴儿每天应在户外活动多长时间
        新鲜的空气中含氧量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适当的冷、热刺激,使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得到锻炼,并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适量地晒太阳,可帮助机体获得维生素d和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佝偻病。因此,不要把小儿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应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过了新生儿期就可以将婴儿抱到户外。开始要选择无风、气候较好、室内外温差相对较小的日子,每天1次,每次在户外呆几分钟。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十几分钟。3-4个月时,每天到户外1-2次,每次呆0.5-1小时。6-7个月后,每天2次,每次活动1小时左右。如遇到大风、大雪、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可暂停1次。无特殊情况时,每天至少在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并应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灵活掌握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夏季应延长早、晚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中午11:00至下午3:00最好不要在户外活动,因为这段时间太阳射出的紫外线最强,易伤害婴儿稚嫩的皮肤。冬季可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利用阳光充足,室外温度较高的时候在户外玩耍。
      
      73.怎样给婴儿喂药
       一般糖浆、冲剂、散剂较适合于婴儿服用。糖浆和冲剂可按照医生交待的方法或说明书上的方法直接喂服。喂服散剂前,先用少量温开水将药溶解后再喂。如果药味很苦,可将适量白糖加在药里,或先喂婴儿少量白糖然后再喂药。假若药为片剂,应将药研碎成散剂。易溶解的片剂也可用温开水将药溶解后再喂。 
             
      喂药时将婴儿抱在腿上,用大拇指轻轻按一下婴儿的下巴,让婴儿张嘴,用小勺或滴管取少量药液,将药从婴儿嘴角送进口中,稍停一会儿,等婴儿快咽下去时再把勺抽出来。勺中剩下的药液不要再放回药杯里。婴儿哭闹时不要喂药,待安静下来再喂,以免药液呛入气管或引起呕吐。不要将药与奶混在一起喂,这样可能会使婴儿产生厌乳及影响药效。 
       喂药后可喂少量白开水将口中残留的药冲下去,但服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喂水,因为留在口腔和咽部的药可以缓和刺激,减轻咳嗽。               
      此外喂药的时间、次数也要注意。应按医生的要求或说明书上的要求去做。因为有的药物给药时间不同,药效也有区别,甚至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不要随便到市场上买药喂婴儿,因为一旦用错药,将给婴儿身体造成很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74.为什么婴儿的衣着要适宜
                婴儿的皮肤很娇嫩,为婴儿选择衣服用料时,应选用吸水性好、透气性强、柔软的布料。棉织品不仅具有上述特点,而且便于洗、烫,容易消毒,最适合婴儿穿用。化纤织品透气性差,热天穿时不易散热,对化纤过敏的婴儿穿后可能引起皮炎或湿疹,因此不要用化纤织品作婴儿的内衣裤。毛织品、呢绒织品最好不要给婴儿穿用,因为这类织物可使湿疹加重,使婴儿感到奇痒无比,从而影响食欲和睡眠。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4-5个月的婴儿开始长牙时,常流很多口水,将衣服弄湿。随着婴儿动作的发育,活动量及活动范围增加,经常弄脏衣服。因此,婴儿的服装应宽松、式样要简单、易穿、易脱、易换。像和尚领的短衫,背后系两根带子,既穿脱方便,胸围还可随着小儿长大而适当放松,很适合婴儿穿着,但要注意袖子不要做得太长以免妨碍婴儿手的活动。裤子以肥大宽松的背带裤为宜。不提倡用腰部有松紧带的裤子,因为松紧带过紧会影响胸廓的发育。 
             
      婴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对外界适应性差,应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婴儿活动或哭闹时容易出汗,尤其是较大婴儿活动量较大,穿衣多少可以与成人差不多,甚至有时应比成人穿得相对少一些,这样既便于活动,也可避免因穿得过厚出了许多汗,一遇冷空气便易伤风感冒。通常婴儿安静时身上有汗就说明穿多了,应适当减衣服;如果手、脚发凉,说明穿得不够可再加些衣服。 
      
      75.为什么要经常给婴儿剪指甲
        婴儿还不会主动运用自己的双手,当哭闹时,双手会不由自主地乱抓。婴儿神经系统兴奋的泛化也很明显,如看见有趣的东西时便会手舞足蹈。他们的无意识乱抓,有时会在自己的脸上、身上留下道道伤痕,尤其是当指甲较长时更为严重。此外,当小婴儿双手乱舞时,一旦碰上硬物,容易导致长指甲劈裂,使甲床受损,如未及时发现,发生继发感染,则后果比较严重。 
             
      婴儿虽然与外界接触较少,但只要室内有灰尘,他们的长指甲就可成为污垢的藏身之处,这时若抓伤皮肤极易造成继发感染。婴儿常将小手放进嘴里吸吮,很可能将指甲下的污垢吃进去,引起胃肠道疾病。 
             
      婴儿,特别是小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最迅速时期,他们的指甲也长得较快。因此,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要经常给小婴儿剪指甲。脚趾甲也不例外。
     
      76.怎样为婴儿洗澡
      洗澡可以清洁皮肤,减少致病菌繁殖。对婴儿皮肤的轻轻摩擦,能帮助皮肤呼吸,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婴儿易出汗,大小便的次数多,皮肤较脏,应坚持每天给婴儿洗澡,冬季每周也要洗2-3次。                
      洗澡的室温以26-28℃为佳,不要低于22℃。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洗澡水的温度应维持在40-45℃。可用成人的肘部试水温,以不烫为好。每次洗澡的时间不要超过5-10分钟。应使用柔软洁净的小毛巾为婴儿擦洗,手法要轻柔。 
              
      开始应先在小盆中洗婴儿的头、面部。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部,拇指和中指压住耳廓,以防水流进耳朵,面朝上洗头部。用过婴儿洗发液后先在小盆中清洗,再在大盆中冲净,将头部擦干。然后脱衣服洗澡。洗澡时将婴儿的头枕在成人的胳膊上,用手托住婴儿的臀、背部。先洗脖子、前胸、腹部、胳膊、手足、大腿,再翻过身洗背、臀部。所有皱褶处都要洗干净。 
             
      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迅速将皮肤上的水分擦干,并在身上涂擦适量的扑粉。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的皱折处易积汗潮湿,应重点涂擦。洗完澡应尽快给婴儿穿上干净的衣服以防受凉感冒。 
    给婴儿洗澡时可用婴儿浴液或无刺激性的香皂,但不必每次洗澡都用,一般每周用1次即可。有湿疹的婴儿只能用清水,以免使湿疹加重。
       
      77.婴儿头皮的乳痂需要清洗吗
        很多父母会发现在婴儿的头皮上有一层黄褐色的乳痂。如果父母没有注意经常地为婴儿清洗头皮乳痂,日久天长,就会越积越多,在婴儿的头皮上形成一层厚厚的乳痂。从清洁卫生的角度看,头皮乳痂非常不卫生,同时也影响婴儿外表的美观。因此,婴儿头皮乳痂需要经常清洗去除,以保证婴儿皮肤的清洁。 
             
      婴儿头皮乳痂是由头皮皮脂腺的分泌物和脱落的头皮不断堆积而形成的厚痂。头皮乳痂的确不容易清洗,有些父母用婴儿皂洗,不仅洗不掉,还会刺激皮肤。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用植物油清洗。为保证植物油的清洁,一般要先将植物油加热消毒,放凉,以备使用。在为婴儿清洗头皮乳痂时,先将冷却的清洁植物油涂在头皮乳痂表面,不要将油立即洗掉,需滞留数小时,头皮乳痂就会变得松软,比较薄的头皮乳痂会自然脱落下来,比较厚的头皮乳痂可能需多涂些植物油,多等一些时间。当头皮乳痂松软没有脱落时,可用小梳子慢慢地轻轻地梳一梳,厚的头皮乳痂就会脱落,然后再用婴儿皂和温水洗净头部的油污。 
             
      清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不要用手指甲去硬抠,更不要用梳子去刮,以免损伤头皮而引起感染。同时,颅囟处是可以清洗的,只要动作轻柔,是不会给婴儿带来伤害的。在清洗后还要注意用干毛巾将婴儿头部擦干,冬季可在洗后戴上小帽子或用毛巾遮盖头部,防止婴儿受凉。
      
      78.幼儿什么时候会行走 
      直立行走是人类特有的动作技能。婴儿到9-10个月就能扶着椅子、床栏站立了;会站后不久就能扶着床栏横着走,或被牵着双手向前走;1岁时会独自站立,牵着一只手能走;一般在13-15个月龄时就可以独自行走了。小儿刚开始走路时,两腿叉开,两手抬得高高地以保持平衡。此时摔跟斗是常有的事,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越走越稳。通常小儿先会开步走。以后走路过程中学会停下来,到18个月时才会倒退着走。 
              如果幼儿到了1岁半时还不会走,就应寻找原因。扁平足可以影响站立、行走;如果幼儿不会爬也将影响行走,学会走了,走得也不稳当。               
      运动发育是以大脑发育为前提的,小儿各种运动的发育都与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的发育相一致,可以说,3岁以前幼儿运动发育是其智力发育的一部分。运动的发育有利于智力的发育;反之智力发育落后的幼儿,其运动的发育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必要时应检查幼儿的智力发育情况。 
      79.幼儿什么时候会说话
        1岁的幼儿可以连说两个重音的字,如灯灯,东东,果果。以后渐渐能说出2-3个字组成的词,如,电视机、毛巾、凉鞋带。想要某个东西时,会用手指着并说出名称。 
             
      l岁半时能说2-3个字组成的单语如“吃饭”、“喝水”;有时说些类似“妈妈抱”的“乱语”。此时幼儿能听懂简单的句子,理解许多词语,但说不出来。               
      1岁半到2岁时,幼儿能正确地说出简单的句子,如“妈妈上班”;用几个简单的词提问题,如“苹果呢?”,“这是什么?”。会用“不”、“不要”表示拒绝。能说出一幅画的名称。 
              
      2岁后渐渐能说5-6个字甚至8-9个字组成的句子。说简单的儿歌。会使用“你”、“我”、“他”。能说出大部分的身体部位。说出2-3天前发生的事情。                
      1-2岁是幼儿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语言的发育与环境及所接触的人有一定关系。如果环境单调,带管小儿的人寡言少语,幼儿的语言发育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父母在此时期应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尽量多与他交流。不要怕罗嗦,不必担心他听不懂。
      
      80.如何训练幼儿张口说话
        1岁多的幼儿不会张口说话,父母往往非常着急。学说话这个过程确实相当复杂,既有幼儿想说话的意图与内容的组合,又有各发音器官肌肉协调运动的组合。怎样训练幼儿张口说话呢? 
             
      幼儿学说话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里人要多跟他说话,并且通过游戏尽量使他情绪愉快而发音。训练小儿张口说话,通常采用的是发音练习法。让幼儿与父母面对面坐在同等高度,注意看父母的口形。如果幼儿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可把他放在腿上与你的脸很近,让他不分心,必要时用一只手固定他的下颌,让他看成人说话的口形。首先从单元音开始练习:a、o、e、i、u、ü,然后练习辅音与元音拼出的字,如ba(爸)、ma(妈)、nai(奶)等。在教孩子发音的同时,父母可帮助他体会声音是从哪儿产生的。比如,发“妈”音时,帮助他把手放在成人的嘴唇和鼻子上,感觉发音时这个位置上发生的振动。然后鼓励他发“妈”音,并把他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嘴和鼻子上来体会同样的感觉。
          
      81.为什么1岁后的小儿更认生
        正常小儿在发育过程中都有一个认生的阶段。一般从生后5-6个月开始认生,8-9个月逐渐明显,12个月达高峰,并持续一段时间,所以1岁以后的小儿显得更认生了。随着长大,幼儿增加了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认生的情况渐渐好转。 
            
      不同的婴幼儿认生的程度有很大差异。有的见到生人,只是愣一下神儿,或有片刻的安静;有的表现出拘谨、退缩;而有的见到生人就恐惧地哭起来。这是由于小儿的先天气质(神经活动的类型)所决定的。比较内向的,情绪易焦虑的小儿,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认生的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这一点,当在客人面前表现出害羞、退缩的时候,父母则认为“没出息”,斥责孩子,极大地损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加重了焦虑和紧张。时间长了,有可能真的变成没出息了。 
            
      因此,当您有一个比较认生的孩子时,要注意照顾他的心理特性,给一个愉快、宽松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当家里来客人时,允许他慢慢与客人接触,鼓励他向客人问好,而不要逼着他在陌生人面前做这做那。通过恰当的诱导和鼓励,认生问题就能逐渐克服。
      
      82.幼儿总爱玩沙子好吗
        许多年轻的母亲都发现,带幼儿去玩,遇到沙子堆,就不想走了,总要在沙堆上踩来踩去,大把大把地抓沙子玩。如果有个小桶小铲,还会模仿着大孩子用小铲笨拙地往桶里装沙子,然后倒出来,接着再装……直到夕阳西下,满身泥沙。 
            
      幼儿总爱玩沙子好吗?回答是:非常好!沙子是一种天然的、取之不尽的游戏材料。婴幼儿的早期发育主要是感知运动的发展,沙子可以提供特殊的感知觉。沙子有流动性,踩上去会下陷,从沙堆高处又可滑下,特别是当抓起一把沙时,指缝中沙粒流动会给幼儿一种特殊的感受。用沙子做“装入倒出”的游戏,更给他增添乐趣。幼儿通过铲沙子,既锻炼了手的精细动作和肌肉的力量,又对小桶(容器)与沙子(内容物)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理解,尤其是把装满沙子的容器倒扣过来,出现一个个造型时,更会进一步发展幼儿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              难怪有人说:“沙子堆是儿童的乐园。”  
           83.怎样教1岁幼儿拿笔涂涂画画
        1岁的幼儿对笔和纸是怎么回事根本不知道,如同看待其它玩具一样看待它们。您是否观察到,他已会用食指在桌上划动,但是,如果用手大把抓住笔杆在纸上划出痕迹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会睁大眼睛,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因为笔在纸上划动,会产生令人兴奋的结果,又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在这种戳戳点点、划来划去的过程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有了提高,手的肌肉也逐渐灵活起来。 
            
      因此我们说,从孩子刚1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教他涂涂画画了。您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有能力用手指蘸颜料“作画”,也有能力握笔去画。幼儿开始握笔的方式有些独特,不是大把握,就是反着拿,父母不要忙于去纠正,否则会影响他画画的兴趣。只要给他充分的机会去涂涂画画,到2岁左右他会正确握笔的。
      84.怎样为幼儿选择玩具
        1岁以后的幼儿尤其喜欢蹬高爬低、抓东抓西。给这个年龄的孩子应选择什么样的玩具呢?幼儿虽然学会走路了,但尚不够稳,最好能有个拖拉玩具,伴他向前走、侧身走及向后退着走,以锻炼他走路的平衡性和灵巧性。皮球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个玩具,除颜色外,球的滚动和蹦跳极大地调动了孩子追逐、抓握、抛扔的兴趣,与成人之间的相互滚球又能让孩子学习一种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在精细动作训练方面,可买些简单的积木玩具,帮助孩子手指肌肉的发育,协调手眼动作的准确性,以及培养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用的纸笔、认识物体之间关系的套碗、小桶、小铲、带盖的瓶子、发展语言需用的图画书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玩具不一定都要去购买,家里的棋子、小药瓶、自制的沙包,都是孩子非常喜欢的玩具,他们正是通过玩具认识了世界。父母的任务不仅是提供这些玩具,而且应参与孩子的游戏,带他一起玩耍,这才是孩子最渴望的。
             85.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1-2岁幼儿的注意力不能维持较长时间这是正常的。这时期小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兴奋和抑制过程不能平衡,兴奋性较高,容易受外界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稳定地较长时间干一件事。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点就是多动,他愿意集中的时间一般只能是3-5分钟,如果经过训练或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力可集中长达30分钟左右。如果小儿不能集中精力干一件事,1分钟也坐不住,也不一定是多动症,可能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或父母对他太娇惯了。                培养孩子活动时集中注意力,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为幼儿安排一个井井有序、安静舒适的活动环境,大人不要过多来回走动。                (2)利用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多与他们一起做游戏。                (3)防止幼儿做一些单调活动,使他们能手脑并用,玩具、玩法要有变化                (4)培养幼儿自己能控制自己,坚持把每件事都能干好、干完,要从小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
       
      86.为什么2岁左右的幼儿总爱与成人对抗
        小儿长到2岁左右,常常出现“我”、“我的”、“我要……”,或“宝宝走”、“宝宝吃”等,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要求,或当大人说让他干什么时,他说出“不”、“不要”……他要跟你对着干,或按他自己主意去干。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儿童的“第一反抗期”。 
            
      这“第一反抗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自立、成熟的表现,是发展他们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大好时机。这时,他们的行动更独立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手也更灵活了。这时也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萌芽时期,开始把自己从周围人和事物中分离出来,认识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认识了我和别人的关系。有人进行过追踪研究,认为有反抗精神的儿童,长大之后能成为办事果断、有个性和意志坚强的人。故我们对小儿反抗期的行为表现不要横加指责、干涉,要因势利导。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主张,支持和帮助他们干他们想干的事。其次,要对他们有耐心,不要强迫命令,适当的时候也可采用转移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当然在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也要敢于说“不”,不能一切都顺从,使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对今后健康的心理发展很有好处。
           87.小儿为什么不愿去幼儿园
        小儿长到2岁左右,生活上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了,这时也是求知欲最强和语言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们要把他送到幼儿园去锻炼学习,多接触人,多接触各种事物。这样,他的语言会发育得更好,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幼儿园内,他与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使他减少了娇惯,增加了自立,能关心他人,能平等合作。这对培养孩子合群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有好处的,对孩子个性发展也是有益的。 
            
      但1-2岁幼儿已适应了家庭中的环境,对母亲有很强的依恋,到幼儿园后感到周围都是生面孔,没有那么多人为他一个人服务,哄他玩,于是感到精神紧张、不安及有失落感,总是哭着喊着要妈妈。这是一种与母亲分离的“分离性焦虑”。这种依恋强度的高峰在10个月和1岁半之间,过了这个高峰,一般2岁送幼儿园,多数能很快适应。 
             此外,母亲要事先让孩子有思想准备,告诉他幼儿园怎么怎么好,带他去看看,熟悉一下环境。送去后,妈妈要坚持接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88.小儿有时自己摩擦会阴部是病吗
        小儿摩擦自己的会阴部,我们可以肯定地告诉父母,这不是病。有人认为这是手淫,有人认为这是心理变态,也有人把它算做不良行为,各家说法不一。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儿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动作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有各种基本欲望,即食欲、快感欲和亲和欲。其次,快感欲在婴儿期已有表现,如我们把孩子抱起来拍打、搔痒、搂抱、亲吻,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咯咯笑出声来。孩子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这些动作使他舒服,这是孩子最初的肉体快感。孩子到了3-4岁,有时仍爱在妈妈怀里,蹭来蹭去或和妈妈亲亲,搂搂抱抱,这就是在寻求快感欲。当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这种快感时,就会自寻出路,去摩擦会阴部。这是个快感区,或他某次无意中碰到会阴部或洗屁股碰到时,产生过快感,他会再次这样做。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母亲应多给孩子些母爱,多和他玩,多给他些身体的接触。如果他已形成习惯,不要打骂,多和他在一起,分散其注意力,慢慢是可以纠正的。
    
      89.幼儿经常便秘吃那些食物好
        孩子便秘是父母亲很焦急的事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有时呈羊粪球状,落到地上叮当响;有的是排便困难,时有肛门被撑破情况。纠正便秘,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①每日多给孩子饮水,每顿饭都要吃蔬菜,每日吃水果。        ②多让孩子运动,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③每日按时让孩子大便,以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这些方面全做到了,却仍然不能解决便秘问题,不妨可作两种粥,让孩子食用,看其效果如何。              
      香蕉冰糖粥:取香蕉3条约300克,糯米100克,冰糖100克。将糯米淘洗净,香蕉去皮,切段,两者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冰糖化开,让孩子经常食用,可起到润便,补虚的作用。 
            
      红薯粥:取红薯500克,大米200克,少量白糖。将红薯洗净切块,与大米一起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稠状烂粥,加入白糖,早晚让小儿温热食用,因为冷后再吃易引起胃部泛酸。常吃可起到健脾益胃、通大便的作用。
    
      90.服维生素c制剂能代替吃蔬菜、水果吗
        维生素c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蔬菜和水果是富含维生素c的主要食品,已为人们所熟知。经常见到父母因孩子不爱吃蔬菜、水果,而以果味维c代替,加之果味维c的味道好,有的小儿一连吃上四五片的事常有。这样做并不好,理由是: 
      (1)蔬菜、水果中的天然维生素c是以两种物质即维生素c与维生素p组成的状态而存在的。在人体中,维生素p起着协助维生素c发挥效力的作用,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是纯药物制剂,效果远不如天然的。 
      (2)服用维生素c药片往往剂量偏大。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体内生成大量草酸,成为肾脏草酸盐结石的潜在危险。而吃蔬菜、水果却不至于使尿中草酸过高。        (3)蔬菜、水果除提供维生素c外还可提供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同时也是纤维素的主要来源。纤维素对经常吃精细食品者以及儿童来说也是一种营养成分,它可促使粪便形成,是便秘的克星。 
      (4)品尝各种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蔬菜和水果,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是丰富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儿童也不能缺少。
          
      91.为什么要注意小儿钙的摄入
        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人体99%的钙都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一个婴儿生下来约50厘米长,1岁时约为75厘米,到l岁末可长到85厘米,以后又以每年5-7厘米的速度增高。 
            
      另外1%的钙分布在体液和软组织中,它对血液的凝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细胞的粘着、神经冲动的传递、肌肉的收缩、激素的分泌等,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小儿摄入钙不足,再加上缺乏维生素d,就会产生佝偻病,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甚至骨骼的畸形,对体格生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平时应注意给小儿选择富含钙质的食物。奶及奶制品含钙较丰富,而且吸收率高。蔬菜和豆类也是钙的较好来源,特别是绿叶蔬菜如小白菜、油菜、荠菜等,以及各类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奶、豆粉等,其它食品像海带、虾米皮、芝麻酱也含较丰富的钙。 
            
      需要指出的是,植物性食物内常含有植酸、草酸,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儿童膳食中牛奶及奶制品很少,则钙的供给就不会太理想,因此,除注意从食物摄入钙外,也可以适当补充钙制剂。现在市面上的钙制剂很多,选用时一方面应遵从医嘱,另一面也要注意一下钙的含量及其在体内的吸收情况
      92.怎样纠正小儿挑食、偏食
        小儿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会影响他获得全面的营养,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父母应该帮助他纠正,这是正确的。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如采取哄骗打骂等强制手段,就更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效果反而不好。因此,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 
      (1)从不在孩子面前谈论某种食物不好吃,或者有什么特殊味道之类的话。对孩子不太喜欢吃的食物,多讲讲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吃了以后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而且父母应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大口大口香甜地边吃边称赞那些食物吃起来味道有多好。当孩子表示也想吃一点时,要及时表扬孩子。 
      (2)让孩子与全家人一起吃饭,或是与不挑食、不偏食的小朋友一起吃饭,创造一个愉快的进餐环境,并且鼓励他要向大人或小朋友学习。        (3)严格控制孩子吃零食。两餐之间的间隔最好保持在3.5-4小时,使胃肠道有一定的排空时间,这样就容易产生饥饿感。古语说:“饥不择食”,饥饿时对过去不太喜欢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味道不错,时间长了,便会慢慢适应。 
      (4)改善烹调技术,不让小儿把不太喜欢吃的食物挑拣出来。如有的小儿不吃鸡蛋黄,可以把生鸡蛋与面粉调和,烹制鸡蛋软饼或是鸡蛋面条;不吃胡萝卜的,可以做成胡萝卜猪肉馅包子或饺子。等吃完饭,再告诉孩子他所吃的食物。 
      (5)给孩子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如骑小自行车、玩球、跑步比赛等,到了吃饭时间,让他洗洗手,安静一会,等有了食欲再吃饭。此时桌子上摆了各种食物,其中也有孩子不太喜欢吃的,但父母不要提醒他。孩子经过活动,肚子已很饿了,吃91.为什么要注意小儿钙的摄入            
        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人体99%的钙都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一个婴儿生下来约50厘米长,1岁时约为75厘米,到l岁末可长到85厘米,以后又以每年5-7厘米的速度增高。 
            
      另外1%的钙分布在体液和软组织中,它对血液的凝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细胞的粘着、神经冲动的传递、肌肉的收缩、激素的分泌等,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小儿摄入钙不足,再加上缺乏维生素d,就会产生佝偻病,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甚至骨骼的畸形,对体格生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平时应注意给小儿选择富含钙质的食物。奶及奶制品含钙较丰富,而且吸收率高。蔬菜和豆类也是钙的较好来源,特别是绿叶蔬菜如小白菜、油菜、荠菜等,以及各类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奶、豆粉等,其它食品像海带、虾米皮、芝麻酱也含较丰富的钙。 
            
      需要指出的是,植物性食物内常含有植酸、草酸,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儿童膳食中牛奶及奶制品很少,则钙的供给就不会太理想,因此,除注意从食物摄入钙外,也可以适当补充钙制剂。现在市面上的钙制剂很多,选用时一方面应遵从医嘱,另一面也要注意一下钙的含量及其在体内的吸收情况。       93.为什么幼儿不宜穿松紧带裤
        总的来讲,新生儿至学龄前儿童都不宜穿松紧带裤。这是因为:             
      (1)此时期的孩子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松紧带裤会影响胸腹部发育,尤其秋冬季节,内裤、衬裤,外加罩裤,从里到外有1-3条松紧带紧紧箍在孩子的胸腹部,大大限制了他的胸廓发育和呼吸运动。 
           
      (2)容易出现衣裤分离现象。由于幼儿腰段尚未发育,随着他跑跳、下蹲,裤子常常滑脱下来而致衣裤分离,往往前面露着小肚脐,后面露着小腰板。幼儿园的老师反映,即使经常给孩子提裤子也无济于事。衣裤分离不仅妨碍孩子活动,而且长期暴露腰腹部容易受凉,起孩子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或腹痛、腹泻,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 
             学龄前儿童也不宜穿松紧带裤,而最好穿背心式连衣裤或背带式童裤。
   
      94.为什么要给幼儿穿满裆裤
        一般1.5-2岁的幼儿应开始穿满档裤,其原因如下:               (1)这时孩子独立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户外活动也增多,穿开档裤冷风直灌入裤筒,孩子容易受凉生病。              
      (2)穿开档裤使臀部、阴部暴露在外,极易感染或造成阴部外伤,尤其幼儿嬉耍时常常席地而坐,更容易引起尿道口炎、外阴炎等,特别是女童尿道短,极易上行引起尿路感染。 
             (3)开裆裤还是婴幼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蛲虫症的感染径途。患儿的手可因肛门瘙痒抓挠沾染虫卵,使虫卵经手进口入消化道而引起再感染。 
             因此对较大婴儿、幼儿,特别是女童,应尽早改穿满档裤,这样既安全又卫生。
      
      95.1岁多的幼儿如何预防佝偻病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它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应大力预防。预防佝偻病的关键是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制剂。小儿每天需要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       
      另外,还应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因为反复生病的孩子,特别是患有脂肪代谢异常性疾病的孩子,更容易患佝偻病。此外,膳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少,因此药物预防也是必要的。宝宝应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晒太阳较少或生长速度较快的孩子,如早产儿、双胞胎、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儿,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及钙片,以防发生佝偻病。
    
      96.怎样预防小儿缺锌
        锌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其缺乏时,机体会发生生理或病理改变,从而造成不良后果。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生长发育,应注意预防锌的缺乏。             
      (1)锌缺乏的预防首先应从母亲孕期开始。孕妇应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注意在各种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应食用含锌量较高的食物,如肉、蛋、肝、牡蛎、鲜鱼、花生、核桃、杏仁等。 
           
      (2)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尽早哺乳。母乳中的锌易于吸收,尤其初乳中锌的含量较高。在母乳喂养的同时,适时合理地添加辅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3)应注意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不挑食、偏食,提倡饮食多样化,不要经常食用精制的米和面,如精白米、富强粉、巧克力等精制食品。因为在精细的加工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会丢失。 
           
      (4)饮食中应供给含锌量较高的食品,如鱼肉、蛋类、豆制品、坚果类等食物。含锌的食物很多,动物性食物含锌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吸收利用率也高。              (5)对于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不良儿,长期腹泻、反复感染的小儿,在饮食补充的同时,可服用适量的锌剂。             
      (6)已确诊为锌缺乏症的小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锌剂,但不得滥用。锌剂服用过量也会影响体内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如导致铜缺乏或贫血,故应科学合理地使用锌剂。此外,治病要治本,应找到小儿缺锌的原因,给予病因治疗;饮食的补充和调整,在预防锌缺乏症中也是不容忽视的。
              97.口吃能矫治吗
        口吃是可以治疗的。首先应注意,在2岁多小儿学说话的高峰期,有时会出现音的重复和句子的中断,这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一般称为“暂时性结巴”,随着小儿的发育成熟,多数能自然矫正。但父母要注意消除周围环境中有可能导致口吃的因素,并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小儿矫正口吃: 
            
      首先,要寻找原因,如周围人中有口吃患者,应尽量让小儿避开。如父母对小儿口吃的态度有问题,应及时纠正,切不可急躁,因为越训斥、越禁止,使小儿越紧张,则口吃越加重。其次,可以采用转移方式,用游戏或其它话题分散小儿注意力;或者通过唱歌的方式,把小儿经常结巴的字音编成歌,用曲调唱出来,让小儿跟着学;也可以由父母带着小儿说歌谣。在此过程中,可对小儿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加他纠正口吃的信心。
      
      98.不会刷牙的小儿如何保持口腔清洁
        小儿自牙齿开始萌出时,就应该开始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 
      婴儿尚不会漱口或刷牙,应在吃奶后喝一口白开水,冲洗一下口腔。当小儿刚开始出牙时,可使用专门的牙齿训练器,它由硅橡胶制成,样子很像牙刷,放到小儿口中,让他横嚼或竖嚼,这样既可以锻炼他的颌骨,校正牙床,使牙齿排列整齐,又可以促进唾液分泌,更好地冲洗口腔。到小儿长出7-8颗牙时,可以使用另一种橡胶做的牙刷,它的样子更接近普通的牙刷,只是刷毛是橡胶做的。由父母用这种牙刷来帮助小儿清洁牙面。到小儿l岁左右,应有意识地教他漱口,在含一口水后让小儿鼓腮,这样可促使水在口腔中流动,慢慢地小儿就可学会漱口了。到2岁左右,开始教小儿刷牙,可以先用前边提到的橡胶牙刷,也可用专门的儿童牙刷。一般到3岁左右小儿就可以学习自己刷牙了。我们提倡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99.怎样为小儿选择牙刷、牙膏
                市售的牙刷种类很多,有成人型、儿童型、幼儿型;有国产的、进口的;有普通的、保健的。到底选择哪种合适呢?        应选用供6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牙刷。进口的牙刷价格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接受。国产的保健牙刷价格适中,有些质量也不错。在购买时应大致挑选一下,先看牙刷头,其大小要适中,能在口腔中转动灵活;刷头有2-3排毛束,每排由4-6束组成,毛束之间有一定距离,易于清洗和通风;毛质要柔软,每根刷毛尖部应经过磨圆处理而呈圆钝形,未经磨圆的刷毛对牙齿和牙龋不利。 
            
      在使用牙刷时应注意每次用后把牙刷清洗干净,甩干后将刷头向上,放在口杯里,以保持刷头干燥,减少细菌滋生。应定期更换牙刷,夏季最好1个月换1次,其余季节也要3个月换1次。如果刷毛卷曲,应马上更换,以防擦伤牙龈。 
      
      氟化物是目前公认的预防龋齿最好的药物,它通过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促进牙齿再矿化,起到保健牙齿、预防龋齿的目的。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最简单易行的保健牙齿的方法之一。因此,应为小儿选购含氟特别是含双氟(活性氟)的牙膏。
            100.怎样教小儿学刷牙
        保持口腔清洁最有效的方法是刷牙。正确地刷牙可以去除牙龈和牙齿表面的菌斑、饭垢和食物残渣,防止牙石的堆积,还可按摩牙齿。小儿应从小养成刷牙的习惯。 
            
      当小儿第一颗乳牙萌出时,即应由父母给小儿刷牙。可用纱布或棉棍蘸温水擦洗牙面。小儿长到3岁时,动作比较灵活了,就要学着自己刷牙。有了3岁前刷牙的经历,小儿基本上适应了刷牙。但从别人刷到自己学着刷需要一个过程。初学时,父母先作示范,让小儿模仿成人刷牙的样子;小儿还可以照着镜子练习刷牙的动作。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牙合)面来回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刷到。每次刷2-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1次。切忌横着刷,既刷不干净还会损伤牙齿。 
            
      刚开始学刷牙,小儿可能刷不干净,父母可以在小儿刷完后再补刷一会儿,并指出和纠正小儿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一旦开始刷牙,就要坚持下去。有的小儿玩累了或困了,不刷牙就上床睡觉,这时应晓之以理,说服小儿刷牙后再睡觉。父母还可以编一些故事给小儿听如小熊刷牙的故事等,使小儿明白刷牙的好处及不刷牙的危害,从而养成自觉自愿刷牙的习惯。健康的小儿应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