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的功能:张维迎: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原因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1:20:39

张维迎: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原因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时间:2011-06-09   浏览次数:300 次

#TRS_AUTOADD_1313999216234 P {LINE-HEIGHT: 2; MARGIN-TOP: 12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12px; FONT-SIZE: 10.5pt}#TRS_AUTOADD_1313999216234 TD {LINE-HEIGHT: 2; MARGIN-TOP: 12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12px; FONT-SIZE: 10.5pt}#TRS_AUTOADD_1313999216234 DIV {LINE-HEIGHT: 2; MARGIN-TOP: 12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12px; FONT-SIZE: 10.5pt}#TRS_AUTOADD_1313999216234 LI {LINE-HEIGHT: 2; MARGIN-TOP: 12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12px; FONT-SIZE: 10.5pt}#TRS_AUTOADD_1313999216234 {LINE-HEIGHT: 2; MARGIN-TOP: 12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12px; FONT-SIZE: 10.5pt}/**---JSON--{"p":{"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font-size":"10.5pt","line-height":"2","direction":"","margin-top":"12px","margin-bottom":"12px","text-indent":""},"td":{"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font-size":"10.5pt","line-height":"2","direction":"","margin-top":"12px","margin-bottom":"12px","text-indent":""},"div":{"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font-size":"10.5pt","line-height":"2","direction":"","margin-top":"12px","margin-bottom":"12px","text-indent":""},"li":{"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font-size":"10.5pt","line-height":"2","direction":"","margin-top":"12px","margin-bottom":"12px","text-indent":""},"":{"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font-size":"10.5pt","line-height":"2","direction":"","margin-top":"12px","margin-bottom":"12px","text-indent":""}}--**/  2011年6月9日大师对话系列讲座第一期“市场VS伦理——哲学家与经济学家的巅峰对话”在北京大学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会上表示,人类犯错误或者干坏事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我们无知,第二个是无耻。以下是文字实录:

  张维迎:

  刚才阎雨在一开始谈到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些例子,特别是食品安全的问题。我想提醒大家的一点是,我们人类犯错误或者干坏事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我们无知,我们的知识有限,不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很多人出于干好事的目的最后干了坏事;第二个是无耻,明明知道这个事是坏的,是损害别人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仍然去做。现实中这二者非常难以区分,同样的,在食品安全问题的整个链条中,其实好多人为食品安全做出了负面的贡献。其中有些人可能出于无知,有些人可能出于无耻。所以我想提醒大家不要简单地把我们所犯的所有错误,都归于无耻,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这个问题当然我们可以以后回过头来谈一些具体的例子。

关于市场经济,我自己认为,我们理论家包括经济学家对市场都要保有这样一种认识:市场本身没有改变人的本性,市场从来不试图改变人的本性,就是拥护市场的人也没有想到用市场经济改变人的本性;反过来,正因为人的本性没法改变,所以我们才有了市场经济,才需要市场经济,使人的行为更符合善的要求。

人的本性是什么?我的看法是,人的本性其实说的宽一点就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self-centered)。我不一定说人是自私的,但是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一点在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那里都没差别,和亚当·斯密也没差别。

成教授刚才说到亚当·斯密的同情心,亚当·斯密讲同情心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最坏的人也有同情心,但所有的同情心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这种同情心的大小一是与物理上的距离有关,二是与生理上的距离有关。人因为能设身处地,才会同情他人;因为能将心比心,才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可能。假如你看到你的亲人去世了,你的同情心比你看到几千里以外非洲人的死亡时的同情心肯定要大;你看到猴子被杀的同情比蚂蚁被杀的同情心要大。为什么呢?因为猴子比蚂蚁与人的相似性更大,而你对蚂蚁的同情心,可能比对植物的同情心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信奉佛教的人,不吃荤的,吃素的,因为动物在形象上生理上跟人的相似性比起植物来更大。所以同情心是建立在自我中心的基础上的。

并且,即使利他主义也是自我中心的。为周围的人牺牲自己的利益的人比为遥远的人牺牲自己的利益的人多;拔已一毛而利天下的人比比皆是,但舍已一命而救他人的寥寥无几。这些都是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讲到的。

我理解,儒家的一整套伦理体系也是建立在自我为中心的基础上的。儒家伦理是有等级的,为什么从亲情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孝啊悌啊扩展到宗族、国家这个层面?因为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国主义也是自我中心的表现,否则你为什么不爱其他国家,爱自己的国家?所以我觉得人本质上都是自我中心的。

  所有的宗教全部建立在这个基本假设基础上,否则就不需要教导我们这么做那么做了,因为凡是本性的东西是不需要教导的,只有本性可能带来的问题才需要我们教导。我觉得这一点上,无论是科学的还是宗教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关于人性的假设都是一样的。儒家内部有关于人性恶、人性善之类的争论,西方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状态下人的行为的描述也大相径庭,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根本上都假定人是self-centered,自我为中心的,一切主张都是从这个假设展开的。

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任何人要生存都离不开他人的合作和协助,我们怎么样从以自我为中心,或者说从狭隘的角度自私的本性变得给他人带来好处,而不带来伤害?或者我们可以讲,人的本性就是每个人希望有一个好生活,不断追求一个better life。从古到今,从人类有史以来,我们创作各种工具,我们建立各种组织,我们的目的就是过更好的生活。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我归纳一下,大概两种方式:第一个就是怎么样通过让别人不幸福而使自己幸福,即用伤害别人的方式为自己得到好处。我称之为“强盗的逻辑”。第二个方式是怎么通过让别人幸福使自己变得幸福。我称之为“市场的逻辑”。仔细想一下,市场的逻辑其实也是宗教的逻辑,所有宗教都教育人要积德行善,也就是通过利他而实现自己的幸福。比如,老子讲“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佛教主张,通过“普度众生”来实现自己的幸福,达到“无我”的境地。当然,无我要修炼才能达到,不是天生无我,要是天生无我就没有必要修炼了,也就没有宗教了。因为你一开始就是自我为中心的,从有我,然后修炼到无我。从这个方面讲,宗教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逻辑是改变人的心,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改变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

我上次去山西榆次,看到县古衙门有一幅对联,大概是这样的: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什么意思呢?善以心论,恶以行断。一个人是否是孝子,不能看这个人给了父母多少钱,盖什么房子,买什么车,如果这样要求,家里穷的就没有办法当孝子了。但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恶人,不能看他是否有那个心,而要看有没有那种恶行。道德伦理规范的是行为,而不是心!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有时候都有淫的念头,但只要他(她)没有淫的行为,就不能认为是恶人。这就是宗教和市场逻辑基本的差别。所以市场不想改变人的心,只改变人的行为,市场就是必须通过为别人带来好处来实现你这个自利的动机。从这个角度讲,市场本身是最为讲伦理的,就是它使你不能伤害别人,所有你的致富也好,你的地位的提升也好,一定得建立在给他人创造幸福、为社会创造财富这个基础上。这是我理解的市场逻辑。

所以,说市场的逻辑和伦理宗教是对立的,是完全不对的。与市场的逻辑真正对立的是强盗的逻辑。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强盗的逻辑。强盗行为的出发点可能是非常善的。政府就经常使用有好多强盗的逻辑,他不给别人带来幸福,但是自己可以获得幸福。当然,在现实的市场经济当中仍然是这两种逻辑共存的,有些人赚了钱不是因为他给别人带来了幸福,而是因为给别人带来不幸。但这本身不是市场的逻辑。从一个长远历史来讲,在市场当中一个人能持久致富,一定是靠诚实守信,而不是靠坑蒙拐骗。如司马迁所言,“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大家可以想像,政府可以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损害老百姓的幸福,比如说我们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强制农民生产的粮食以低于市场价格交给政府,几十年实行下去。但是市场中企业可能这样做吗?不可能!所以真正理解这一点的话,我觉得市场制度是最符合伦理道德的,但是因为我们对好多问题理解中可能是有偏差的,所以对市场存有误解。

还有一点我觉得需要讲,我们对市场的偏见可能与我们的感情色彩有关。简单的说,市场给每个人发财致富的机会,只要你为别人创造价值。你看一个健康的市场中谁赚钱最多?就是提供服务人数最多的人。如果我是一个保姆,只能服务一个人或一家人,我挣不了多少钱,但是如果我生产Ipad或者Iphone,我就可以服务几千万人,几亿人,那么我赚的钱就多。市场就是按照你给多少人带来幸福来给你回报。你给别人带来的幸福越多,你赚钱就越多;你带给别人的幸福越少,你赚钱就越少。这就是市场的逻辑。但是有时候同样情况别人赚钱了,你没赚钱,你会有抱怨,有不满,这跟心里学上讲的人性的一个特点有关:我们往往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失败了总是怨恨别人;我们把自己看的比本来高尚,把别人看的比本来卑鄙。这样我们赚不到大钱的人,往往有这样一个心理:我赚不到大钱不是我自己没本事,而是因为我道德水平太高,我不愿意骗人。为什么那些人赚钱?因为他们心黑。这是自我安慰。以此我们来看现实生活中,凡是批评别人道德水平差的人,相当一部分人道德水平是最差的(现场笑)。凡是要求别人大公无私的人,可能是最贪婪的一批人,他们喜欢占领道德制高点,用忽悠别人的方式来谋取个人私利。当他说别人太贪的时候,无非是嫌对方要价过高,希望以更便宜的价格买;而从对方的角度看就会觉得另一方太贪,想花这么点钱就买我这么值钱的东西,这分明就是想占便宜。这个从伦理的角度是没办法评价的。

关于市场和伦理的关系,从古到今还是有好多的误解,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澄清一些问题。我想我和成教授都同意,通过给别人带来幸福从而使自己变得幸福,是最符合伦理的。但是我的观点就是说仅仅靠说服人是没用的,得靠制度。这个制度就是自由市场,就是自由竞争!如果没有自由竞争,靠政府垄断,只允许一部分人干,不允许另一部分人干,这就不是市场的逻辑,是强盗的逻辑。就像我们的国有银行系统,赚那么多钱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强盗的逻辑。你的钱存在那里,银行只付百分之一二的利息,而银行把钱贷出去,就有百分之五六的利息,这么大的利差,傻瓜都能赚钱。银行的高利润,有一部分靠的是剥削储户,而不是创造了价值。这种情况不是因为市场本身,而是因为反市场的力量,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太强了。我套用刚才成教授的话,每个人用的都是一个看得见的手,我们每个人做什么都是有目标的,但宏观层面上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这个看不见的手保证看得见的手一定不能偷偷干坏事,看不见的手一定是帮助别人的手,而不是伤害别人的手。如果在宏观层面有其他看得见的手来指挥看不见的手的话,这个时候你的爪子就会伤害别人,而不是给别人带来幸福。

来源: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