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从不问哪个字错了:无云晴空(中) 蒋贡康楚仁波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1:15:56
无云晴空(中)  蒋贡康楚仁波切(2010-11-19 12:44:43)转载 标签:

大手印

噶举派

分类: 经论讲授

奢摩他——“止”修

  “止”是一种让心住其自性的禅修方式,这其中,有什么我们应了解的呢?大手印意指安住而离于心识之活动,也就是平常心。为达平常心,我们首需做心灵上的止息静虑。如果我们谈的是平常心,则又为何需要这些?最主要在于我们不断受外物和摄境干扰,一刻也无法安住。因此,克服干扰便成首要工作,所以我们要修习“止”,使能专一。只有当心止息下来,无有纷扰时,我们才能住于自性之中。
  在止的禅修中,有很多渐进让心安住的法门,包括需藉助外物与不藉外物,或直观自性的禅修。第一种止修需藉助外物帮忙,因为只要我们的感觉盯着一样又一样的外物走,心便不免受到干扰。为了利用它本身易受吸引的特性,我们便用一个可视的对象来辅助修“止”。我们可在自己正前方置放一样“普通辅物”或“清净辅物”的东西。普通辅物可能是一小颗石头,或一块木头;而清净辅物便是与佛有关之文物,例如:法照或佛像。一旦熟悉了这种禅修方式后,便可进入不藉外物的止修。
  无辅物的止修是专注在一样精神体上,而不再是一个外在的物质客体。例如,此精神体若是一尊佛,首先我们便要观其外相的细部,例如:脸……等,再来是整个身体。一旦熟悉了这种方法后,便能移入直观体性的止修。
  蒋贡康楚罗卓他耶在他的“证道歌”里所说的这种止修,是属法尔自性、将心安住的最高层次的禅修;它仅让心住其体性,无任何专注的对象。念头若起,便直观其性,不抑压,亦不随转,以此方法,念头便会自动消失,我们的心又可再次安住。在达波噶举的传承《祈请文》里提到:“妄念本质即法身。”虽然念由心起,但其本质为空。念头是心性的自然显现,观其本质,也就是法性或空性,我们便会发现它们由心起,亦将消失融入心中。
  但往往由于我们自身的迷惑,视念头为真实之物而随着转。倘不随转,且更直观其质,因而了悟空性,便能看到法身,而念头也会再融回阿赖耶。阿赖耶识像海洋,而由心所起的念头则像波浪,海洋与波浪两者是不分的;波浪是海洋的一部分,由它而起,也将再回到它。
  这个比喻的目的,主要是解说大手印里是如何修“止”的:将心安住,念头若从阿赖耶识海生起,便直观其性,不迎随亦不扰断。这样子,念头便又会消失融回心中,就像波浪消失退回海洋一样。若以此种方法修行,我们的内心便不会再有纷扰起伏,而住心性之中,也就是住于念头的体性之中。此等法门称为法尔自性的止修禅定,也是心灵止息静虑的最高修行方式。
  在止修中有很多关于体验的描述,其中之一是所谓的“止修九法”,我们可以在禅修的法典上念到。另外,其指导精要也很生动地描述了各种不同的体验,例如:以掉落崖面怒吼的瀑布比喻初阶,因在此阶我们的思绪仍起伏不断。在较后阶段,我们的心便以宽广的河流相喻,安静且少浪花。不过,不论我们是依前面第一或第二种的说法,重点都在达成真正止修的成果,它使身体和心灵变得柔软有弹性。
  由于恶业和烦恼障,我们常觉难以去做些具有正面意义的事,因此大家必须努力培养正念和正行,以断除烦恼干扰。弹性在此不仅指克服行善的无力,更指积极地改正,直到身心都能自然不做作地达到正常状态。当烦恼断除时,正确的行为便会自然建立。身心的柔软是心灵静虑的究竟成果,在此点上,它会自然产生喜悦、清明和无念的感觉。
  完全的喜悦,指的是身体的体验和心灵的觉受;身体沈重的感觉消失了,变得非常轻松愉快,好象手中拿着羊毛,感觉很轻很舒服。精神上,我们则充满喜悦,完全无一丝昏钝或纷乱。清明的觉受也同样涵盖身心两方面,它包括感觉灵敏、脑筋清楚,最细微的东西都能清楚分辨。
  第三个觉受无念,就像我们对虚空的感觉一样。通常我们所认为的,其实仅止于我们所理解到的而已;我们听到声音、看到东西、闻到香味……等等,便依附在这些感官觉受上。我们陷在过去、现在、末来三世的概念里,陷在男女分别和其他二元对立的概念里,执持这些自认理所当然、本来如此的想法。
  这种执着在到达无念阶段时便会消失,而产生一种空间感。我们不再固执于所看到的东西、听到的声音、三世的概念……等等,相反地,我们体验到了一种宽广的感觉。
  这三种喜悦、清明、无念的体验,主要是在禅修中才有的,出定下座后,便一切如常,再次攀附起那些属于现象界的特性。唯有极少数人在下座后仍能维持上述三种体验。
  

毗钵舍那“观”修

  观修或“观隐义”指的是什么?依据教法,毗钵舍那就是“止”修成就产生的内观,一种可辨万法的智慧(妙观察智)。不过,这并不表示此等觉观是由住于无念的“止”修中自己生起的。
  在止修中,我们一心专注于事物上;但在观修时,我们便只去体悟其实体性,因此毗钵舍那讲的,便是观照一切诸法的本质,或是说在检视它们并不真存——本性为空的事实。我们可以这样说止修是专注的禅修,而观修则是检析的禅修。“止观”禅修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先修“止”,一旦心完全静虑止息了,再往下修“观”。或者我们也可以将“止”、“观”合一,交换着修。首先我们修一阵子“止”,再接着发展内观,之后再回去修“止”,而后再修“观”等等。结合“止”与“观”、止息与观照,是一个极为有效益的修行法门。
  举例来说,倘若我们修“止”时使用数息法,便要全神贯注在呼吸的出入息上,因为静虑就是指心无旁骛,完全投入,使心不致散乱。“观”修则指修一阵“止”后,我们不仅要专注在呼吸上,还要观照它的本质。在将心转为观照呼吸的本质一阵子后,再次一心不乱地移回呼吸上的专注。这是一个“止”、“观”的交互换修方法。
  虽然我们将止观说为两种不同的禅修,可以次第来修,也可以交换修,但真正的重点是在双运。倘若我们只修止或只修观,则止观的双运是不可能生起的。
  “止观双修”所指为何?我们知道,止修就是让心专注于一事物上,但心物两者皆乏究竟实性。此等事实原本存在,并非经过观修的内观透视才存在。在止修中维持此等觉观,也就是专一与明觉融合为一,即是“止观双修”。
  当感觉或念头生起时,藉由止观禅修“动静一切皆了然”,所指为何?让我们以瞋念生起时为例。首先我们察觉到瞋念生起并认知它,此与止修静虑相同,觉性让我们注意到念头的生起。接着,我们藉由观修法来观照自己的觉受和念头。动、静、了然,是我们在观照时的三个状态。“静”与此问题相似:“感觉与念头住于何处?”“动”则是:“感觉与念头往何处去?”而“了然”的明觉是:“在感觉与念头的生灭之间是什么?”这种观照的方式,让我们了悟到一切诸法并不实存。
  许多人普遍相信“止观”只有在刚入门时才修,这完全是个错误。止观观禅修有许多不同的层次,遍及整个法道。在培养菩提心(觉醒的心),以及金刚乘的生起次第观想上,都需用到“止”修。有些即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和观念,也还是“止”修,仅形式上有异而已,“那洛六法”就是一个例子。除了一般我们知道的部分外,它还谈到气的运用以及明点的观修。这些不同形式的禅修都是“止”修的方法,也都建立在静虑止妄的基础上,无此则不成。
  毗钵舍那“观”修也是一样。在小乘道,毗钵舍那观修无我,在大乘菩萨道则观修空义以及十二因缘,以深入了解诸法本无实性;在金刚乘,“观”修被应用在圆满次第的修行上。没有一条法道是不使用到止观的法门的,这也是它们极为重要的原因。
  离于妄惑之断除,亦逾治法之引用,任运达此必有时。
  倘若如法修习止观,迷惑定然不生,亦无妄念可断。此乃当我们观照念头的本质时,由于其自身缺乏真实体性,便又会消失融入,因此治法在此便不具意义了。只要让心住其体性,不用任何对治方法,迷惑自会消失。
  已达证悟之境时,二六时中皆住定,若离得失二边槛,修行本身亦不存。
  当我们了悟心的究竟本质后,便无时不在定中;不过唯一要达此成就的方法便是禅修。我们不必费心地想断除烦恼,或得到智慧;在此点上,甚至连法尔自性的观修亦不存在,因为在修者、修行、所修之间,已不再有任何分别。
  思绪犹存初机者,禅修之重不可无。修行之中体悟生,彼乃妙观庄严饰。
  对于还未克服执著的初修者而言,禅修是必要的。只要念头还在,禅修便成为一件最基本的事,否则喜悦、清明和无念的体验便永远不会生起。这些体验之所似被称为“妙观之庄严”,乃由禅修让彻视诸法本质的觉观慢慢生起。
  此道细分四瑜伽;
  “止”修可让心安住,而“观”修则可证得究竟实相的不二觉观。藉着止观之双修,我们便能渐进而达到四瑜伽的成就。
  第一个瑜伽(译注:“瑜伽”本意为相应,此处指与实相相应),专注瑜伽,是对自性的初瞥,也是平常心的首次体验。倘若我们继续修行,便能证得了知心性不具一切实体的觉观,这是第二瑜伽——离戏瑜伽。藉着禅修加深此等觉观,便能了悟到整个法界只不过是我们自心的显现,或者说,心物是合一的,两者之间了无差别。这是第三个瑜伽——一味瑜伽。经由禅修进一步加深此等觉观,我们了悟到修者、修行、所修之间三无差别,这是第四瑜伽——无修瑜伽。每一个瑜伽又再分为三个阶段。
  专一意指识心性,又分三阶上中下,清明喜悦交融见,自在住于三摩地,无断体悟是明性。
  专一瑜伽在上师对我们开启了心性后,我们即能当下认知。此瑜伽中,依照了悟的程度,又分为上、中、下三阶。当我们进一步开展心性的证观时,不同的禅修体验便会交替出现——喜悦、清明、无念,而此等体验也将使心更为安住,带领我们更上层楼。由于对诸法性空的观力不断增强,我们持续生起的体悟便像自身明性的显现。
  离戏悟心实无根,分为一阶上中下,了悟生住灭本空,离于空相两执根,一切诸法融贯通。
  在第二个离戏瑜伽的阶段,我们了知自心与外在诸法俱皆是空,无一丝真实体性。这是一个有关实相的觉观。此阶的证悟相等于菩萨道的第一地——大乘的觉观道。依据了悟的程度,它同样又分为上、中、下三阶。
  在此层次,我们了悟到心性本空,无生、住、灭。经由此等正观,我们对相(万物)和空(性空)的执着消失,对它们妄加分别的习气也没有了。了知一切皆不具真实体性,对内外诸法存在的妄见和疑惑也豁然开朗。
  心物相合即一昧,分为三阶上中下,轮涅诸法化等味,心物犹如水注水,一昧中生诸种智。
  第三个一味瑜伽,是内在觉性与外在万物的合一,不再具主客分别。它也依修持的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一切诸法(我们所依附的一切外在事物)以及司觉受能力的觉知融合,化为等味,它们之间不再有分别。心物为一,便犹如倒水入水中。依此可见,一切万物都是心的自然显现,它与心是一体不分的,而诸种智慧也由此轮涅不二觉观的一味体悟中生起。
  念心消尽是无修,也分三阶上中下,所修能修体当空,无明习气渐逝远,母子光明相融会,法界智慧遍虚空。
  在第四个无修瑜伽中,一切念头想法都不复存在,也没有修与修者的概念。再次,它依程度分为三阶。
  首先我们来说修与修者之间无别的体悟。念心的障碍净除后,我们便能悟到“三轮体空”;以布施为例,它指完全没有施者、施物以及受者的概念,这三样是一体的,毫无分别的。
  “母子光明”这句,指的是什么?由么我们自身的迷惑,一开始未能识得究竟本性,但在由根大手印所产生的正见基础上,修行道大手印后,“子”每个人在道上的体悟便与“母”——实相愈来愈近,直到获得正观,与实相合一,这就是母子相会。而在同时,我们也证得了一切遍法界智。
  总之三摩地禅中,专一随心止念住,领会平常心之性;离戏意指悟无根;藉由正观破边执,此即一昧真实义;越修修与无修辩,习气断尽谓无修。
  通常我们的心总是纷乱不安,甚至在禅修中也一样。念头起来又消失,新的念头随后跟着又生起再消失,,心永远无法专一。只要我们无法明心见性,便会感觉心和念头是分开的两个个体,这也是为何在“止”修中,我们常有“某人”正在做功夫的念头在。只要我们还未认知念头的本质,妄念便不会停止;除非我们了悟心性以及心念的本质,让心住其本身,不受由它所起的念头影响、干扰。我们所谓的平常心,就是彻视心性,了解它与当下一刻的明觉是合一的,这也是为何它被称为“专一瑜伽”的原因。
  与《证道歌》相似,有关心性方面的说明,我们还可在蒋贡康楚罗卓他耶的其他著作里找到。有一本册子里说到,我们应禅观心的本质,了解它与当下一刻的明觉是无二分别的。我们不应向外去觅心,当我们禅观心性以及心念的本质时,被观照的客体以及做观的主体便合一了,这是由于心本身正注视着它自己的缘故。但心性是空的,所以也没有所谓的被观照到什么——没有客体。但在另一方面,我们所体验的并非“什么都没有”我们感觉到了光明。
  当我们观照念头的本质时,它会跟着消失融入自身,而心本身的俱生光明和觉性就此生起。心的两个面向——空与明是不二的,这就是心性的本质。当我们观照它时,发现它与当下一刻的明觉是无二分别的。除了当下一刻的觉性外,我们不知还有所谓“心”的东西。此等体梧依各种传承宗派的描述,被赋予不同的名称。在大手印里,它是所谓的平常心;在大圆满里,则被称为明觉。但其实这两个名词,除了心当下刹那的鲜明觉受外,别无所指。
  从平常心的观点来看,念头不再是要压制或培养的东西。直接体验当下的那一念,可让我们领悟到其本质,也就是体空、自觉和自明之性。观念者、关照以及念头本身之间,是一体不分的,若能住于此等境界,既是了悟法身。我们知道,智慧和法身并非需籍外取得,毋庸说,它是一个住于当下的问题,一个认知现前一刻明觉的问题。
  但说的比做的容易。只要我们仍受拘于对立的观念,分别观心者之主体以及被观的客体,便无法认知当下,因此,为了能做到这点,累积资粮以及消除业障是最基本的。即使有句话说“佛于掌中”,表示我们要找到,除自身外,无处可寻。但除非我们努力做积资净障的工作,否则永远无法了悟这点。这也是前行、积资净障以及本尊等修法非常重要的原因。修这些法,主要是为了把自己带上可能开悟的定点上。
  每个人都有能力证悟,这不是故意把它说得很近,而是根本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只是需依个人努力的程度而定。佛不在我们自身之外,离开这点领会,便没有所谓开悟的了。而它同时也是大手印与大圆满等究竟道的真正修行意义。
  进一步修习加深了禅修的功夫后,我们便到达第二个离戏瑜伽。它谈到心,本身与在内为它所观的东西是无二分别的。
  了解这点后,我们对被认知的客体与司掌认知的觉知主体之间的分别与依执,便消失了。了解一切诸法无非不是自心的显现后,便能认知心物合一,这是第三个一味瑜伽。一旦心物融为一味,修与无修之间便不再有任何分别,但这都只是一些表层的概念。分别的观念与微细的障碍习气断除后,修与修者之间的对立也就跟着消矢,而这就是所谓的“已抵无修法身刹”。
  以此始起瑜行者,那洛梅纪诸大士,迄自贝汪尊胜师,噶举传承之金鬘,已抵无修法身刹,任运消除二障黯,二慧大力广为拓,开启利他遍空藏。
  噶举传承金鬘的上师——从帝洛、那洛到锡度贝玛宁借汪波(蒋贡康楚罗卓他耶的上师),继之由罗卓他耶本身再到第十六世大宝法王——让炯立佩多杰,均因修持大手印,已达无修之法身刹土,同时世代以师徒相承的无断法承传续了大手印之传承——它是一个证悟传承。他们征服了烦恼、所知二障,成就了二种深广的智慧。深奥智慧是了知诸法本质为空,而广大智慧则指同时了悟诸法在相对上无碍的化现为明。所有噶举传承的持有者,不仅了解大手印之意义,亦以他们所知实际行持。他们存着慈悲的发心,关照一切众生的福祉,努力带领大家获得开悟,好比回应如虚空众生之求,开启了一个大宝藏。
  皈依之心了无惑,
  由于大手印传承持有者的圆满功德,众生完全信赖,将心托付以为皈依。他们坚信今生来世都将受庇护,心中了无怀疑罣碍。
  噶举传承师传徒,非仅文字更了义。
  大手印的证悟传承,是由师徒相承,世世代代一路延续下来的,因此每一位也都成为传承的承续者。它不只是一个空架子,只是世代由师传徒的;事实上,不仅是文字,也更是整个悟心的认识和开启,因此所谓的“成就者之海”就此产生。
  低劣凡庸如我者,唯秉尊之传承徽,祈速引入无修刹,尽除无余我念心。
  整体而言,蒋贡康楚罗卓他耶是向整个噶举传承,尤其是他的上师——锡度贝玛宁借汪波祈求的,请求只要拥有他们尊贵传承的“徽记”做为传承的真义。他祈求噶举传承上师赐与加持与启发,让他迅速消除迷惑的念心,证入无修法身刹土。
  

道大手印摘要

  道大手印,意指在藉由根大手印所获的正见基础上,于大手印之道上实修。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地了解心性,藉其本质,我们了悟自心即法身,而一切相对地化现,便是法身光明的俱生显现。为了加强此等正观,我们要完成大手印之道中的各种修行——大手印传承的止观禅修,以及金刚乘中生起、圆满二次第,包括气脉与明点的禅修。
  大手印禅修的重要,在于住于当下一刻的觉性中,既不做任何改变,亦无增减什么。道大手印指心无纷扰,念头了然分明,不刻意做观,宁静地住于本然无饰状态中——定力和觉性是达此必备之条件。心要专注和安住,定力是不可或缺的;而要观照心的粗细思绪与烦恼,则需明觉的启用。维持在定力与觉性中时,心的松紧要适度,否则会生昏沉与掉举。

果大手印

         果大手印如是诠:根承俱生三身性,道用见修二秘诀,实证无暇三身果。
  果大手印是了悟心与相对显现的万物,其根本体性即是法、报、化三身。要达此了悟,首先要对根大手印有清晰的了解,也就是正见是绝对必要的。法身,就是不论我们所谈的是相对外在的万物,或内在组成的心,其本质均乏真实存在的体性;报身,指一切显现圆融无疑;而化身,则是一切所化的形相是无止尽且互不相同的。同理,法身与心俱生,法身光明则与一切万物俱生;与物合一,犹如法身与其光明——这是正见的关键之轮。
 第三世大法宝王,偏知的让炯多杰,在其所写的《大手印祈请文》里说到:
  若吾视物,一无所见,
  盖彼实为我

        若吾观心,何心之有,
  盖彼当体即空。
  若吾两皆看,
  必与分别依执中自脱。
  愿吾辈能识光明,
  盖彼乃之体性。
  当我们对一切外在诸法的究竟体性有所了解而做观时,便能了知万物均无法真实永恒不变地存在,它们只是我们心头的一个映像,是心所赋予的假名,将它们定位为这或那的。在另一方面,我们倘观心性,也只能看到当下一刻的觉性或念头,除此之外,我们感觉不到称之为“心”的东西,我们所体验到的是本质——它的空性,它缺乏真实存在的体性。
  一切诸法并不真实存在,它们只不过是我们心的一个投影;而另一方面,心性本空,万物皆由其明性所无碍化现的。当我们了知这两种层面的关系后,外在事物与内心之间的对立便消失了——没有要拒绝,亦没有要力取的,以此我们认知了心的光明,也就是它的究竟本质。
  根大手印为我们开启了正知见,也就是心物合一的三身。在此基础上,我们修习道大手印,应用正见实际禅修。
  谈到禅修,我们籍著止观的修法,将心自然地安住于心物合一的无分别中,进而了悟心是法身,而万物则是法身光明的化现;讲到行持,我们遵循已了悟悲智双运的菩萨行止,此等行止可助我们增强禅修体验,加速证果。这是一个见、修、行之道,修习上述三点,可将我们导入证果——无暇三身之实证。
  体空离戏法身性,显现则是报身明;无止无量化身力,此即至高真实相。
  法身性空离边执,因此在体性上,它无真存性。万法由离于边执的法身空性中无碍显现,这是报身的明性;而化身则有无碍光明中无尽地化现,因此,法、报、化三身遍及一切,无一能出其范围,无一不具此特质。
  大印本质乃双运,无迎无拒诸法界,
  三身是一体不分的。当我们证入三身一体的法界时,轮回迷惑的舍离与涅槃解脱的证得之间,已无任何区分。在不变的法界里,此等分别是不存在的。
  具足无缘喜悦美,是为广大智慧财。慈悲本色逾思维,
  本然具足三身一体的法界是无暇的大乐,是悲智的双运——慈悲蕴与广大无碍、遍知之无上智中。由此二者的双运,显发了无缘大喜与广大智慧。而后者是诸佛菩萨慈悲的积极表现。
  因此遍知之境并非空无,亦非一无所有,我们宁说它是一种圆融智慧的财富。此等智慧财,是诸佛菩萨普被众生的慈悲所自然显发的——慈悲无法以概念言喻,它超于我们所有的思维。
  不住轮回般若故,不住涅槃慈悲故,无作佛行任运成。
  实证大手印,已悟空性圆满智慧者,仅欲住三轮体空中,而不愿困于依缘生灭的三界轮回;已成就善巧圆满慈悲者,则不愿住于声闻缘觉者,一心欲求自了所达完全寂灭静息的涅槃境界。如此籍着悲智之双运,利他佛行当能毫不费力,自然天成了。
  根道光明母子融,大印根果相拥怀;佛陀原在此心中,满愿宝藏内满溢,噫嘻美妙神气啊!
  根,一切诸法之真实体性,与在法道上长久积累起来的体悟融合为一,如前所说的,被描述为母子会。俱生自性的实证,是根之明与道之果的合一,而证悟不是我们要另外取得的东西,也非在我们自身之外能找到的,有如到国外旅行一样,它仅在于我们是否识自心性而已。了悟了自性后,此等成就可助我们利益遍虚空的众生,就如在自己身内开启了一个宝藏,而发现佛就在我们心中;也犹如在自身里面启开了一个满愿宝藏,确实是件很殊胜神奇的事。
  大手印之知见中,由于毋须关照故,作意知识远远抛;大手印之禅修中,既是无法执念故,刻意禅修应舍弃;大手印之行持中,基于法无定法故,离断欲行与不行;大手印之证果中,无有成就新增故,远离欲盼与恐惧。
  大手印知见,教导我们不要把修者和心当成具体的东西看待;而大手印禅修也非在讲关照念头的问题,因为心若住己,必能直观念头本质,而悟到无生、住、灭。我们要抛弃任何矫饰的作意观念,仅止安住心性之中,这是大手印的知见。
  大手印禅修应抛弃任何修行上的执著,不要想:“喔,我正在禅修……这是禅修……这不是禅修……”等等,任何修行上的念头都要舍弃,也不要刻加作意,以致心弦太紧——让心就住于它自己。
  大手印行持是没有所谓“我要做这个,我不要做那个”等取舍念头的,它是一种离于欲行与不行的随意自在。
  我们晓得:道大手印终必导入证果,成就此证果并非指要向外求取某样我们所缺的东西,此证果是本来即有,已然存在,不是新得的。因此我们应抛弃一切期盼、恐惧,以及出于无明想获取某个东西的欲望。例如:“若我修了,便能得到;若我不修,便没希望了。”等等的观念是不必要的。


  
大事印的知见、禅修和行持的摘要

  以究竟观点来看,轮回涅槃是不二的——但未证之前,我们由于认定轮涅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因而随惑流转。
  如第三世大宝法王的《大手印祈请文》所言:
  固有万物,从无实存,
  却被扭曲为客体。
  俱生明觉,由于迷惑,
  则被错认为自我;
  由于分别妄执,
  而于生死流转。
  愿无明——惑之根,
  终将被伏。
  迷惑之所以产生,乃由于一方面我们末能识知外物只是内心的本然化现,而执以为真;再方面,基于不明心的体性为空,而将其错当为“我”。此等对立导致自他、轮涅之妄分——即使究竟上一切都是不二,分别并不存在。
  大手印知见让我们了解到了轮涅不二,因此,既无一被感觉的客体,亦无一丝觉受主体的觉知;大手印禅修讲到心安住本然无饰状态中,心物之间无差异分别:大手印之行持,在于依悲智双运所生起无碍力量的基础上,修习菩萨行。实证了法道上的这三点,也就是见、修、行后,我们便能了知究竟实相,也就是轮涅不二和大手印之果。
  尽此噶举深密意,诸佛佛子唯一道,遮断生死惑乱法,即身成觉真妙方,一切法教经续髓,
  大手印是大成就者——无数噶举上师的证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与其子——也就是菩萨,皆因遵循此道而开悟;轮回三界一切迷惑消除了。这要感谢大手印之道让我们能即身成佛,证入金刚总持的胜果。大手印是佛的一切法教、经教与密续的精髓。
  愿与等同虚空众,齐获俱时悟与脱,同证无上大手印。
  蒋贡康楚罗卓他耶在证悟了大手印后,写下这首证道歌。在此金刚歌里,他表达了每个人都能了解的内在体悟,而不必去求诸艰深的理论知识。
  但就某方面来说,本歌相当不易,某些章节的观念有点艰深难懂;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涵括了整个法道,从基础之根到究竟之果无一不包,因此依次道歌修行,将非常有助益。
  最后,愿一切有情均能早日达到大手印的最高证悟。


问答录

  问:迷惑是如何产生的?
  答:由于迷惑的体性为空,因此谈不上有什么开始,这就是无始轮回,而同时,迷惑也没有结束。从某方面来看,它既不实存,也就没有结束可言;但在另一方面,就“从迷惑中解脱”的意义来说,我们事实上是可断除它的,这就是所谓的“遮断生死轮回”。
  问:开悟后会再堕入迷惑吗?
  答:不会,因为开悟就是断除无明。不过,虽然文字上是如此描述的,但开悟并非结束迷惑,因为究竟上来说,并没有迷惑、无明和可从中解脱的轮回可言。我们之所以说“遮断生死轮回”,是由于苦因还未消除。
  问:如果心一直是空与明的结合,则迷惑又是如何产生的?
  答:迷惑是由于未能识自本心。虽然心性是完全纯净和清明的,但只要未能认出它,便会产生迷惑。
  问:是否有人没依循法道而开悟的?
  答:没有,每一个人都要遵循此道。唯一相异的是,要达证悟,每个人所需的时间不同。
  问:成觉之道对我而言,似乎是既远且难。
  答:达成开悟,表示认知自己的心,因此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认识自己的心性。但要做到这个重点,需花很长的时间,因为习气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心、我们的阿赖耶识里。
  问:有关相对与绝对真理,我们如何培养正确的见解?
  答:基本上有二个方法可以达到目标:一在理论上学习正知见,另一是藉着禅修来观察。两者之间,以前者较易;除此外,具正知见对禅修也有极大的帮助。本法本中,禅修指的是止观——对心性的禅观。
  我个人认为,先藉理论来培养正确的见解较好,但这不意味要学习整个佛学哲理。如能一面学习理论,一面同时修“止”,或其他方式的禅修,是最恰当的,因为除了少数地方外,单单理论是无多大用处的,唯有禅修才能真正获大效益。
  问:您不认为矫正观念会加深我们有念的思考或想法?
  答:是的,就某些程度而言。而这也是将学习与实修结合非常重要的原因。释迦牟尼佛曾亲自说过,我们不应只靠文字,更应去体悟意义。
  问:喜悦、清明、无念,以及空性的感觉,是否依于法道上使用修行技巧与方法?
  答:虽然这些体验多少依于所用的禅修技巧,但主要还是看个人——依行者本身是否存心想去感觉空性或喜悦的体验而定。
  问:无念是否指没有念头产生?
  答:虽然我们在止修中能体验到喜悦、光明和无念,但这些只是修行上的一些附带作用,并非真正的证果。无念意指我们对各种经验以及六识,例如:听觉、味觉……等等的依执都已被转化,我们感觉到那些与自己的觉受不再是分开的两回事,而是慢慢的合而为一,以致有一种遍及整个空间、与空间相融为一的感觉。念头还是会产生,这是当然的,但我们不再依附于上——没有任何念头产生是不可能的事。
  止观禅修的证果在于其培养出来的柔软和清朗性,意思是我们的身口意都于一切接触融合为一了。通常事实是:不管我们多想走正道,我们的情绪恼障总是阻止我们朝正确的方向走;柔软和明朗意指我们内在有一种宽广的空间感,让我们能随心所欲,不致随情绪的起伏流转。
  问:阿赖耶识与心性有何不同。
  答:阿赖耶识是产生迷惑的根本,各种概念和想法都集存于阿赖耶识,之后便浮上表面。心的本质是空,性则是光明,两者合一组成它。
  问:阿赖耶识在迷惑产生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举眼识的例子来说,当它看到一样东西时,便紧抓住其映像,意识开始评估打量这个进来的影像,而第七意识则将此等由分别产生的印象存入阿赖耶中。阿赖耶中的习气不断增强后,便产生了烦恼业障,这就是所谓的“混沌心”。
  问:对存于阿赖耶识中的习气,我不十分了解。
  答:影像和习气是如此产生的: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分别对立的环境中,因为我们相信有“我”和“他”,从中产生了支配我们身口意活动的烦恼业。这些活动——事实上是烦恼留下的影像,也是烦恼业所造成的一种行为倾向,便由第七意识将它植入阿赖耶识中。当适当的条件凑齐,因缘成熟时,这些存于阿赖耶的印象便又开始活跃,终致成熟,而让我们再次受报——这就是“习气”,当我们惯于某事时,根本不用想自然做出来了;但若我们没有某种特别的习惯,做前便要先想想,必须使点力,因为我们无法自自然然就做出来。
  问:因此一切我们下意识所做的,都是习气使然?
  答:对,你可以这么说。但考虑到习气时,要包括业力的强度,这点很重要。我们有些习气不单是在这一生才形成的,有些是在过去世形成的习气,较诸今生才形成的,更为强大。
  问:在七支供养文中,我们请求佛不要进入寂静涅槃。这种涅槃指的是什么?甚至佛也可能进入涅槃吗?
  答:这个供养文是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祈求的。以现在的观点看,有些佛已入灭进入涅槃,有些则正入灭。其实佛是从没间断地在做利众工作,而且是可化身千百亿的,只是从众生的观点来看,我们需要与佛结一个缘,因此需要一个参考点,而这正是这个祈祷文的作用。为了造这个缘,我们向佛祈求做为一个着力点。涅槃这个名词有两个意义:第一指的是超越轮回与涅槃的一个境界——一个轮涅不二的境界;在此所指的是另一个色身融入法身的境界。培养菩提心可为众生带来无限福祉,一个了悟空性的人,便能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色身来利益众生。
  问:佛的六十四种功德是什么?
  答:六十四种功德中有三十二种是属于佛的庄严好相,另三十二种则是觉行圆满的功德。我们也可说佛有无尽功德,因为此六十四种功德中包括了一切可能存在的功德。
  问:金刚总持的八功德是什么?
  答:首先,金刚总持不是凡夫身,他是空明合一的法身。他的身相非由血肉或其他物质性的东西所构成,即使显现,本质还是空的。
  第二,即使本质为空,仍可无碍的化现身相——报身,身蓝色、手腕交叉、手中握着铃杵、全身严饰。这是无碍的显化。
  第三,他具有佛的一切功德,也就是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
  第四,法身金刚持遍满轮涅二境,无一不为其所及,虽然他有一个身相,但不为其所限,同等的泽被一切。
  第五,金刚总持的法身,其身相没有映象。
  第六,他是自明自暗的,无任何的染垢瑕疵。
  第七,为了象徵法身如如不动的特性,金刚总持的身体是深秋的天空色——湛蓝。
  第八,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他是遍知的,不像我们有这些概念的分别。为象徵此,他的眼睛不转地注视着同一方向。
  问:光明或明性的意思为何?我们是否应该从象徵的意义上去了解它?
  答:光明真正的涵意就是无碍性。由于空性,每件事都变为可能,每件事都可能在每一刻无碍无止的发生。它不是指阳光或人工的光线。
  问:心的无碍性指的是什么?
  答:心的无碍在于它的本质是空的——在每一方面来说,它的本质完完全全都是空的。心性既是空的,本身便毫无阻碍,什么都可能产生;如非这样,则空性便等于只是否定,只是虚无的边见罢了。
  问:“离二边执无所住”这句偈文是什么意思?
  答:心和万物的产生,只有从相对观点来看时,才有其真实性:在究竟的本质而言,它们是不生亦不实有的。不过这不表示它们是空——一无所有,因此,反倒其化现变为无穷无尽。这两个层面——也就是究竟层次的无生,以及相对层次的无尽延续,二者是无二分别的。这就是离于生、住、灭之自在的意义了。
  心与万物在究竟上来说是无生的,或许我们会认为这是因为它们缺乏延续的因缘条件,但这非此处我们要讲的:相反地,它无阻无碍的源源流长,每样东西不断化现,我们的心也因此体验到了轮涅的不二。由于心无生亦无灭,因此,很明显的,它也不住任何处。所以心是离于生、住、灭的。
  问:心无生、住、灭,依此,万物是否由于无常的力量而产生的?
  答:在相对上来说,一切诸法——不只外在万物,也包括我们的心都存在,也都会结束,这是由于念头不断生起和消灭的缘故。不过,究竟上来说,心和万物都不会出生过。
  问:开展觉性最常用的是哪一种禅修方法?
  答:一切形式的禅修,都是针对觉性的发展而来的。通常我们以奢摩他——“止”修和培养菩提心的自他交换开始;另外,在金刚乘,一切本尊的观想,包括生起、圆满二次第的修法,也都是为加深稳固我们的觉性而来的。例如:当我们专注于本尊形相的观想以修生起次第时,则心灵的宁静便会自然而然发展起来。
  问:如果修四加行有困难,是否还是一定要修? 
  答:虽然其他修法也很好,但四加行的确是非常有助益的,你可藉由比较不同的法道看出,在因乘的经教,你需要三大劫始能功德圆满而成佛;但在果乘的密续里,有许多像四加行这样殊胜的修法,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即能积聚足够资粮。由于此等原因,修习四加行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我们由于体能上的残缺无法行大礼拜,也要做皈依、念金刚萨埵的咒语等等,这点很重要。在“前行”法中,上师相应法尤其重要,这是由于在大手印之道上,若要开启究竟智慧,上师的加持是最根本的。
  问:我们可以不做大礼拜就修金刚萨埵的咒语吗?
  答:是的,如果你生病了就可以;否则还是要按部就班一个一个来。
  问:一方面您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本具佛性,因此不必净化我们的心性;但在另一方面,“加行”法又是一种净业积资法,这不是有点互相矛盾吗?
  答:我们的佛性具足一切圆满功德,这是事实,但只要习气妨碍了我们去认知它,我们便没办法做到。因此,如要将自己由习气中解脱,便一定要清净障碍和恶业,同时积聚福德和智慧;唯有藉由修习四加行所累积的福慧资粮,才能让我们认识自己本来具足的功德。
  问:何谓三解脱门?
  答:三解脱门指的是根道果,根是无生、道是无分别对立、果是任运无作。根在此指的是我们前面已详加解释的正知见,也就是一切诸法现象在究竟上并无生灭,因此也无所住;道是进入证悟的方法;果是离于有欲和造作,此因在究竟上,无一我们可观修,也无一有别于法道的。法道无有可辨的特点,因此,只要住其本来实性即是。所谓证悟,就是了悟究竟上我们无任何成果可获,这是一种自在,让我们抛离自认不会成就的不安感。
  问:三种念头(思绪)是什么?
  答:就是细、中、粗,不过念头本身并非这三者。它是起于我们对念头依执的程度所产生的分别,也才是我们将它分成三种的主因。例如:造成心理高度起伏的烦恼被认为是粗念:而细念则是那些在禅修中生起,却几乎在生起后马上就消失,对我们一点也不起干扰或困扰的念头。藉由禅修的静虑,我们会渐渐消除对念头的攀执。
  问:对我而言,要让念头消失似乎很容易,但肉体上的痛苦要怎么办?
  答:它主要还是有赖个人的修行。我们通常都很执着自己的身体,以致难面对肉体上的病痛,因此我们可以先这样开始:每当有小痛或小病起来时,便直观我们的感觉和痛苦的本质。这是一个和它打交道的好方法,但需要多方练习,增加经验。我们持续地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便能以同样的方法克服更大的病苦,只是通常这并非十分容易,原因出于我们太执着自己的身体。另一个方法就是培养菩提心,愿众生的病痛都在我身上成熟,藉此承当他们的一切痛苦。
  问:是否我们跟每一位上师都有特殊的因缘?
  答:不,没有。这也是我们要谈“根本上师”的原因。“根本上师”这个用语,说明了他必须是位能让他的学子心性成熟自在的老师,而这也是当学生要找一位根本上师时的重点所在。某些上师与弟子的关系,来自前世或前几世结的缘,这是由于学生非常深切的祈愿所致,此等老师也许根本不需使用任何言语来向学生介绍大手印,而仅藉用象徵性的东西或其他方法,便可做到这点。
  问:据说金刚乘法门可以即身成佛,但这岂不与您所说与上师累劫因缘的说法相矛盾?
  答:通常我们的确需要一位累劫以来即结着深缘的上师,以便这世即能证得金刚总持的果位。因此这一世倘又与金刚乘结了缘,便能藉着与上师恒久以来的因缘,在其对我们启开心性的刹那便开悟了。假设有一个人在今生有机会接触到密续佛法,且值遇一位与他有累劫因缘的上师,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他遵循上师的教导,便能在此生或未来——也就是中阴阶段或未来几世中了悟心性,并且开悟,这完全依于个人的因缘业力。据经典说,一个人最多在十六世内即能开悟,因为开悟的种子已种入心田,逐步接近成熟。
  问:请问灌顶是何意思?
  答:依法教来说,金刚乘灌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要使学子的心性成熟。通常一个灌顶是由几个组合而成,而每个灌顶事实上都是分开独立的。基本上共有四个灌顶,第一个身灌(宝瓶灌)是净除一切身的障碍,藉着身体的圆熟可引导我们证入化身;第二个语灌(秘密灌)可净化我们一切语的障碍,引导我们证入报身;第三个是意灌(智慧灌),对学生启开空乐的智慧,其证果也就是法身;第四个是所谓的文字灌,是大手印真正的“前行”,也是心性的启发。经过每一个不同的灌顶后,身语意便自然圆熟了,而其证果便是了悟三身合一的法界体性身。
  问:我们可以藉由学习来培养信心和虔诚吗?
  答:是的,首先我们要培养信赖,藉此便能发展出虔诚。简单地说,信赖意指对某件正确的事深信不疑,不只是上师,亦包括教法;不只是自以为是地以为虔诚已够,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完全地信服。你信赖佛陀和上师,因为你确信他们圆满无瑕,可以真正帮助我们。基于此等信赖,我们的虔诚始能因此被激发出来。虽然虔诚有不同的程度,但它一直是较诸信赖更为强的一种内在体验——真正无饰的虔诚,是视上师为圆满的佛。
  信赖像一个我们可以倒入东西的容器,也像一颗可以播种结果的种子,如果种子烧掉了,便不可能有果实出来。同理,依佛陀所说,若缺乏诚信,是不可能修习法道的。你不能只是单纯的信赖某事,而应首先听聆佛法,思其法意,然后对它的正确性产生信心而欲依赖,继之领入对法教和上师的信赖。因此刚起头时,需花点功夫做培养的工作,不过,越修它就会变得越自然,越能由心底而发了。
  总括而言,诚信指对法教和上师有绝对的信心,相信他们具足引领我们走向正道的能力。一旦建立了信心,虔诚便会油然而生,甚有泪流满面,或全身起鸡皮疙瘩的现象出现,到最后,虔诚本身不需经过作意便能自然由心中生起了。
  问:在金刚乘和大手印的禅修中,升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间的关系为何?
  答:虽然大手印禅修实无对象可观修,但这并不意味我们便什么都不修了——其所谓的对象,是离于二边,亦无修者存在的一种状态。至于金刚乘里生、圆二次第的禅修,是观修光明与空性的双运,究竟上而论,它们是不一不异的。
  这样的说明听来妤像大手印相当易修,其实行者往往会发现它并没那么简单。困难的原因,在于我们执着太多东西,而这也是金刚乘之道分为生起与圆满等阶次的原因,它是金刚乘的特殊方便法门。生起次第防止我们堕入虚无的边执,而圆满次第则助我们克服对万物的依执。究竟上来说,当这两种层面的东西合一时,我们才能超越边见,对于一切诸法存在的模式,也才能达到离戏的境界。想要获得了悟,有些工作必须要做,譬如:真正去了解能将一切不净化为清净的观想意义,以及每个修行过程的象徵意义,如此我们才不会把自己的法道变得狭隘局促。依此正确地去修习生起次第是很重要的。
  问:经教大手印与密续大手印之间有何不同?
  答:在经教大手印里,空性方面——离断空有与诸妄的万法空性,较被强调为一个禅修的主体;而在密续大手印,善巧方便的明性,则被列为重点。不论其相异处如何,目标都是一样的。在大手印道上了悟空乐双运,便能断妄,住於无念。在显教,不需要什么外在东西;而在金刚乘,便要藉助灌顶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在经教之道,我们依大手印修习止观禅修;而在密续之道,便要依生、圆二次第来修习了。
  问:您说我们的神识要清清楚楚,了然分明地住于当下一刻。但每次当我坐下禅修时,我一点也不觉得清楚分明。
  答:大印也许听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是相当难修的。之所以要使用金刚乘的殊胜方法——生、圆二次第的禅修,是因我们很难直接就进入了悟。例如:那洛六法是一个体认心性的法门,而大手印的修习,则与这些瑜伽法有关。它对我们菩提心和虔诚心的增长,有很大的助益。
  问:请问“传达证悟之加持”是什麽意思?
  答:它是指由噶举传承心传的加持。噶举,或曰大手印传承,被描述为证悟以及具究竟实义的传承,因为在噶举金鬘的传承中,由上师开启,并将究竟实义传给了弟子。
  问:我们为发展培养真正的菩提心,於是发愿留驻轮回六道,直到一切众生皆成佛。但是否我们一定要停留在轮回当中,直到一切众生都成了佛?
  答:假如一个人真心这样觉得,也想尽办法努力去做,不是只在嘴巴上说说而已,那么肯定这一切都将加速他达到成佛的目标,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方便。不过我们不能刻意地拿菩提心来当方便,因为引领众生成佛的愿力,必须真诚而不造作,这样我们才能在法道上一路神速进步,为众生的福祉达到开悟,或证入较高的菩萨地;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引领众生开悟成佛。
  问:我们如何能判别自己禅修的体验?
  答:最好的方法是去请教一位你信任的上师。
  问:另外,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知见是正确的?
  答:这也是在法道上有位精神法友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问:但我很少跟上师沟通……。
  答:刚开头我们要常请教上师,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此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完全了解教法,并能正确的将其付诸实修;不过之後就不必常常依赖上师,偶尔去叁访他就够了。原本西藏和印度的情况与在西方这边的也很相似。
  问:请问三种清净(三轮体空)是什麽意思?
  答:它是指离於某些我们常有的概念。例如:当我们给某人某样东西时,我们有一个施物、自己本身是施者以及他人是受者的概念。离於这些观念上的障碍代表,认知施者、受者以及施物的本质为空,并不实有,且三者不分是一体的。它不仅应用在布施度,也应用在其他之上,因为只有配合着无上般若智慧,前五度才能真正成为解脱的方法。
  问:请问“生之本质即无生”这句话的意思?
  答:我们必须回到前一偈:“三身湛朗唯万物”。这讲到一切诸法的本质,它们的本质为空,或应说是它们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因此它们就是法身;在空性的基础上,万物无碍的显现是报身;而此无碍性以很多方式化现为化身,因此一切诸法都可看到三身之显现。
  “生之本质即无生”。既然究竟上没有真实的开始或发生,因此本句指的就是法身。由於空性代表无尽的可能,万法也便可无碍的显现,这就是生——虽然究竟上无一法曾生过。这样子,无生亦无生尽,在此二者之间,住亦不能。生之本质即无生,这是法身;其无碍性是报身,而诸种的化现则是化身。
  问:报身和化身之间有何不同?
  答:我们心无碍的表现本身是报身,而其无尽的化现便是化身,其间最大的不同在於粗与细的相对显现。只有在较高、较清净层次的众生才能接触到报身,而在不净层次的众生只能接触到化身。
  问:法界与法界体性身有何不同?
  答:法界体性身是三身一体,而法界亦是。法界讲的是现象诸法的空间其空性和法身;而法界体性身,讲的是三身的合一无别。法界和法界体性身只是两个不同的名词,所指皆同。
  问:当我们做有辅助客体的“止”修,念头若上来时,是否也要直观其本质?
  答:不。当做有对象物的“止”修时,我们只要随时保持警觉,注意念头的生灭,不刻意压制,也不散漫随转,马上再回到专注的点上。
  问:我们是否要在同一个时间里同时做三种止修?
  答:不。修完一样再继续下一样,由较简单的开始。
  问:您是否可以简要地说明“止”修与“观”修之间的不同?
  答:“止”修基本上是一种专注,而“观”修则以妙观察智来检视观照。以呼吸为例,“止”修是一心不乱地专注在呼吸这点上,而“观”修便是检视呼吸的本质。假如你在做本尊法的禅修,“止”修是专注在本尊的形相上,而“观”修便是观照他的化现、功德、象徵的意义等等。我很赞同“止观”两个交换着做,首先以“止”的方法来达专注,继之使用觉性和“观”修的方法,然後再回专注……等等。
  问:我们是否在四加行修完後才能修习止观?
  答:道大手印的真正修行讲到先做“前行”的四加行法,然後才在一个像三年闭关的环境中修习大手印的止观。但未做加行前就修止观,也没有什麽错,事实上它也许更能帮助学子观想皈依境。这一切全要看自己上师的做法,看他强调的是哪一方面的。
  问:书上在献曼达的後面说,我们向上师做内、外、秘密和究竟的供养。请问这是什麽意思?
  答:外供养是物质的,例如:供养的曼达本身;内供养,指供养我们的身口意;秘密和究竟供养则指空性的供养,也就是三轮体空。
  问:圆满次第禅修和毗钵舍那“观”修有几分相同?
  答:“观”修是认知究竟真理,也就是在静虑的基础上了悟万法皆空;金刚乘的圆满次第,讲的是次第融入明性中,也就是我们所建立起的观想,并认知一切事物皆空。一切诸法就其本质而言皆空,全乏真实存在的体性,我们经由“观”修与圆满次第禅修来认知这一点,因此就某个层面来说,它们是一样的。
  问:我常听说“观”是“止”之果,那为何我们要将“止观”分开修?
  答:一般而言,“观”确实是“止”之果,这表示在“止”修静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观”见万法的实相。但单靠“止”修较不易达到这点,因此把“止观”合并,两者交换着修,帮助便很大,因为“止”修可增强“观”修的内观力,反之,“观”修亦可使“止”修更为稳固。
  问:请问色界与无色界有何不同?
  答:两者均属天(神)界。在色界,我们还有很微细的色身;但在无色界,便纯然只有心识住於“无尽妙观”、“无尽虚空”等等,此界色相的慨念俱无。
  问:有小孩的家庭如何找时间修行?
  答:如果父母都是佛教徒,便能各设定一个修行的时间——一个在早上修一、二个钟头,另一个则排在晚上做同样时间的修行,尽可能多找一点时间,并使之维持固定。禅修需要变成习惯,因此,重点在於培养这个特定的习惯——虽然习惯也是我们流转於轮回之因——因为心识储聚了恶的习气之故,而禅修的效益可以减弱我们的习气,因此修行要固定持续,才能培养一个新的习惯。固定持久地做功夫,每次虽然时间不长,也总比拚命地修,却只维持了一点点时间更有帮助。除了固定地做功课外,我们也应偶尔找时间闭关。
  问:四瑜伽是否在菩萨地上实证?
  答:菩萨地与五道和四瑜伽的关系如下:五道中居次的加行道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之一的“五力”,相当於第一个专一瑜伽,五道中第三的通达道,等於离戏喻咖,到此便上了菩萨初地;第四的修习道,与第三个一味瑜伽相等,在此阶段,我们证得了所谓的不净菩萨地(一至七地);以及清净菩萨地(八至十地);第五道的无修道,便是第四个无修瑜伽,也就是第十一地的佛地。
  问:可否请您再次说明大手印的行持?
  答:它主要的重点在於身舆语的戒律,同时依於菩萨道的六波罗蜜而行。只要我们还未认知心性,便要保持身口意都很严谨的生活,同时也要培养利他的愿行、修习六度等,这些事都很重要。一旦了悟了心性,一切自然都会变成正行,就像大成就者一样,对他们而言,要培养善行以及要避免恶行之间,已无任何差别。
  但就我们现在的层次而言,那些只是一些深奥的话,适用於高证悟者的身上而已,未悟而说悟的人是犯戒的。有些未证者观察上师的一举一动,以为这样就会证悟,因此虽然本身未悟,藉着模仿而错觉自己已悟,在这点上,他已完全受控於自己的习气恼障。
  问:请问“作意知识远远抛”是什麽意思?
  答:没有人可以不准备就直修大手印,按部就班来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先要修加行以及本尊法,配合持咒等等之因;这些法道的步骤,让我们慢慢由对立分别的观念中解脱。经由加行和本尊观修法,一切的不净都将被转为清净,如此直到最後,我们终可真正自然无饰地禅修。到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作意知识远远抛”没有人一开始就可以做到的。
  问:不过我们是否依然要记得朝向成就的目标?
  答:是的,应该。不过只在心里想我们要达到的那个成就是不够的。愿力本身是不错,但我们更要知道其中意义。有一句萨迦班智达的话是还样说的:“如果你像愚夫一样修习大手印,便会造了一个投生为动物的因。”像愚夫一样修习大手印,表示没有正知见,为了把禅修做好,把基础、见解和法道弄懂是很重要的,否则,倘若我们只是坐下来打坐,眼隋睁得大大的,一点也不了解大手印,便有可能将自己带入畜生道。萨迦班智达曾对一些我们在禅修中可能犯下的错误所造成的影响,写了整整一本书。
  还有一句谚语说:“若你在晚上修大圆满,同一晚便能证悟:若你在早上修,当早便可获得开悟:若你修大手印,则当下刹那即获正觉。”这其中并无高深道理可言,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坚固扎实的准备功,否则便无法在法道正确地行走而达目标。
  问:知性上的方法是否会对我们在禅修的过程造成障碍?
  答:不,一点也不。念头和概念不会影响心——因为它们就是心。在大手印道上,它们融入了自身,念与心是相同的,一旦我们了解了心性,便能看到念与与心是一体的。倘若我们了解到念头是自证自脱的,便会知道它与法身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