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住娘子不松口:太极拳的呼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6:05:49
太极拳的呼吸

一、太极拳相关原始文献对於「气」的描述 

没有人会否认,太极拳是气功中最好的动功之一,原始的太极拳文献对於「气」,有相当多的描述,本文首先整理王宗岳、武禹襄和李亦畲的文献资料如下
:

(一)「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王宗岳《太极拳论》
)

(二)「气遍身躯不少痴」(王宗岳《十三势行工歌诀》
)

(三)「腹内松净气腾然」(王宗岳《十三势行工歌诀》
)

(四)「以心行气,务令沉著,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   利从心。」(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
)

(五)「能呼吸,然後能灵活」(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
)

(六)「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
)

(七)「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
)

(八)「气贴背,敛入脊骨」(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
)

(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
)

(十)「有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
)

(十一)「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
)

(十二)「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
)

(十三)「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   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夺   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李亦畲《五字诀》
)

(十四)「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於脊骨,注於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於脊骨、布於两膊,施於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放,懂得开合,便知阴阳……」(李亦畲《五字诀》


二、「气」、「气」、「炁」
 

从以上的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在太极拳的领域里,「气」就已经是个歧义性相当大的字。事实上,自古在中国,「气」这个字不但意义纷歧,写法也有许多不同,如「汽」、「气」、「炁(音同气)」等,不同的写法,代表著不同的涵义:「汽」是甲骨文最初的演变,属於象形文字,指的是山上有雾,所以说「山岚,气也」,因此「汽」是山气、雾气,我们引申为「天地宇宙之气」。「气」是指谷水之气,硬的是谷,软的是水。谷水之气引申为「营卫之气」,营者营运,卫者保护、修补,放在人的身体上来看,就是中医所重视的生物能。「气」产生於肾,运行於经络,而至人体内各肺脏器官,负营卫之责,以维持人的生命。正因为它的重要,许多中医药膳食补多强调「补肾壮阳」,它原来指的应该是补充阳刚之气的意思。「炁」指的是现今修练气功的气,个人必须经过锻练、修练才可能产生。个人认为「炁」是基因之气,因为因人而异,不一定每个人都产生,而有特异功能的人,「炁」往往较强,所以古代每个武林高手的「炁」应该都很强。



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知道,「气」是属於天地宇宙的,「气」和「炁」则位於人体内部,「气」主要是人体内在生命的建设维护与修补,「 」则可以对外做功、发功。对於练「炁」要不要对外发功,历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主张要发功,因为愈发功,「炁」愈滋生、强大;第二种则反之,认为周「 」会用到元(原)气,而元气则与营卫之「气」有关,所以用「 」会伤元气,处理不好甚至会「元气大伤」,乃至於「气数已尽」。事实上,七O年代苏联曾经做过调查统计,发现得过奥运金牌的选手,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九岁。因此,对於修练「炁」是为了修身养性的人而言,一般比较接受第二种观点,不喜欢动用「炁」。 

对於修练武术的人而言,在过去因为必须搏斗技击,所以会动用到「炁」,今天这项功能已经不那么重要,所以通常不但不用「炁」,还要养「炁」。修练武术,不但要养「炁」,同时也要养「气」。「气」的增强和「 」的修练,初期是透过丹田吐纳来养成,等修练到一定的层次後,再渐渐将两者分开。上述是比较一般性的说法,但也有将「气」与「炁」统一用「气」来说的。
 

三、本门的呼吸训练

 

修练杨家老架式太极拳,不但要练「炁」,同时也练「气」,「气」的增强与「炁」的修练,初步要透过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不过,本门的调身、调息相当复杂,式子动作的设计,主要是为能达到技击的目的;不像一般气功的训练,动作是为了配合呼吸而设计,所以在呼吸上,也不如某些门派,采取规律性的规范,而是采取原则性的规范。所谓规律性的规范,是出现某些动作时,就吸气或呼气,呼吸与动作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原则性规范在呼吸与动作之间只需要掌握某些固定的原则,关系不是固定死的。
 

对於初学者而言,我们要求呼吸自然就好,呼吸与动作之间并不要求,并且相反地,在要求式子动作的正确与熟练时,最好不要去注意呼吸这件事,理由有四:一是呼吸时骨骼肌肉的变化与式子动作骨骼肌肉的变化不容易协调;二是呼吸容易受到动作的干扰而不顺畅;三是式子动作本身尚未熟练,已经不顺畅了,更遑论与呼吸配合;四是体能不足,呼吸与动作也无法配合。因此,一开始学拳,呼吸自然就好,不要刻意与动作配合,以免练岔了气,又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呼吸自然,忘掉呼吸,先练动作,等动作练熬了,渐渐趋向太极拳的人体工学了,再考虑呼吸问题,这时求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才有可能顺畅无碍。至於动作要如何才能达到熟练?办法无他,每天打一趟套拳,打一千趟,不熟练,也差不多了。但是不能说一天打十趟,打一百天,这样没有用,这样的功效跟一天打一趟打一百天是相近的。因为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与转换需要时间,把衰老的细胞拿掉,旧的基因跟著拿掉,新的细胞有年轻的基因,才能从根本改变身体的材质,并且有延年益寿的功能。所以没有侥幸,一天一趟套拳,打一千趟,体能、动作、身体结构都符合太极拳的人体工学原则了,才谈呼吸。 

事实上,在华步庭,开展阶段是不讲呼吸的,呼吸要到紧凑阶段才谈,这些年来我在开展上下功夫,发现呼吸与动作还是能够配合,只是不如紧凑阶段饱满,因此我将呼吸提到「红极」阶段来谈,以方便推广。
 

呼吸可以概分成两类: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是我们一般所认知的呼吸,经由鼻孔吸入空气时,横隔膜向下撑开,胸腔扩大,空气进入肺中;呼气时,横隔膜收缩,胸腔缩小,空气从肺呼出体外。至於腹式呼吸,则相对於胸式呼吸,呼吸时不是胸腔,而是腹腔的扩大与收缩,当然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是同时进行的。呼吸又分成顺呼吸与逆呼吸,不过顺与逆,是为了方便从常识去说明。一般常识的认知,吸气时,空气进入,应该要膨胀;呼气时,空气释出,则是收缩。顺呼吸,就是符合常识认知的呼吸;逆呼吸则反之,吸气时收缩,呼气时膨胀。我们练拳时采取的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的逆呼吸:呼气时,「气沉丹田」腹腔并非向前,而是向下扩大。在知觉上,呼气时,感觉有一股热流,从中丹田到下丹田,最後到海底会阴穴,初学时热流如注状,渐渐愈练愈细,至如针状。所谓的「我家自种我家田,家有灵苗活万年」、「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童子把贯串」指的就是这种训练。事实上,腹式呼吸的逆呼吸具有消除疲劳的功效,我们可以用打哈歉来检视,打哈歉本身就是一种消除疲劳的方法,而打哈歉时所采取的正是腹式呼吸的逆呼吸。
 

开始训练呼吸,要把握基本原则,那就是「开为吸,合为呼;化为吸,发为呼」。刚开始,先选几个式子来训练,包括起式、揽雀尾、海底针、白鹤亮翅、提掌扬拳、按掌等,配合呼吸训练。由於一趟拳打下来要兼顾调身和调息,所以呼吸和体能也有关系,前段较容易配合原则的要求,後段由於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呼吸的律动就要跟著改变,当一口气不够长时,中间可以用小呼吸带过,只要符合原则性规范即可。例如「进身撩掌」中间就可以有几次小呼吸,只要最後的「按」是呼气即可。另外由於每个人每天体能状况、精神状况不同,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自然也会有些差异,这是允许的,只要能掌握原则就可以。经过不断的练习,从大动作逐渐注意到小地方,呼吸与动作便能渐渐协调配合。
 

知易行难,在动作中加入呼吸的配合,好好练,不要贪心,大约一年的时间,呼吸与动作就渐渐能配合。开始的时候,一定是「以意行气」,也就是用意识导引呼吸,但是要渐渐进入潜意识的状况,这时,也就进入「以心行气」的范畴了。不过「以心行气」并不单指呼吸,还包括动作的反应和思想的反应,故在精气神上的调身、调息、调心都要能够「以心行气」。



四、从「以意行气」到「以心行气」 

在太极拳中,「以意行气」的气,除了指呼吸以外,也指气力。当气做气力解释时,「以意行气」指的是用意念带动气力在所需要的力点上表现出来。例如顶心肘,意念就在肘。不论拳、刀、枪、剑,不论化劲或发劲,都有一个力点,掌握了力点,才能表现出动作中的「神」。神与气不同,就气而言,只要放松,肢体的麻涨感就是气的呈现;但要有神,就要表现出力点才可能。
 

此外,「意念在力点上表现出来」并不是「在力点上把力释放出来」。後者用的是气力,是外家拳的打法;太极拳将意念表现在力点上,意到气就到,无意就无气。修练太极拳,进入红极阶段後,就必须在拳架中找到每个力点,或点、或线、或面,并且打套拳的过程中,力点要连贯,不要放掉,这样才能表现「神」。不过这种修练,属於「以意行气」的范畴,「以意行气」是修练中必经的,也是过渡的过程,而最终的目标,则在「以心行气」。
 

在拳架中找到每个力点,并将力点连贯,经过一定时间的修练後,会渐渐形成习惯性的结构,这时我们就要渐渐将意念撇掉。当意念撇掉後,因为已经形成习惯性的结构,所以下意识中,依旧有同样的力点与结构表现,这样的表现,称做「以心行气」。「以心行气」在个人的修练上,是练习反射动作到定位;两人对练时,练的是「刺激 – 反射」的过程。



在对待上,透过视觉的反应,速度太慢;透过触觉的知觉,速度更快,才来得及反应。所以太极拳的对待,都是在搭手以後才开始谈进攻。但是透过触觉的知觉,如果是以意行气,反应依旧没有「以心行气」快,并且肌肉容易紧张。所以,「以心行气」的反射动作,才是我们对待上所需要的。 

从反应到反射,必须经过不断的修练,是一个逐渐纯熟的过程。知规矩而後懂规矩,懂规矩而後化规矩,化规矩而後神规矩,神规矩而後脱规矩,脱规矩才能练成「以心行气」的功夫。如果妄想一步登天,没有经过知、懂、化、神、脱的过程,那叫没规矩,终究一场空梦,引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