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地铁羽泉:南怀瑾讲述《我说参同契(上册)》读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24:28
南怀瑾讲述《我说参同契(上册)》读后


南怀瑾的这本《我说参同契》,主要讲生命、养生、修道的原理和实践,对《易经》也多有发挥,读了颇有收获。《参同契》这样深奥的经典,由老南这样对理论和实践都有很高造诣的大师来讲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南怀瑾的这本《我说参同契》,主要讲生命、养生、修道的原理和实践,对《易经》也多有发挥,读了颇有收获。《参同契》这样深奥的经典,由老南这样对理论和实践都有很高造诣的大师来讲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我们习惯于关注外面的世界,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大多忽视了对自己身心的了解。一年三百六十日,为谁辛苦为谁忙?读《我说参同契》,让我们更多地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关注内外的和谐。 希望《我说参同契》的中册和下册早点出版,早学习早受益。  《我说参同契》书摘:     研究做人的道理,要多留意道家的精神。老子的话“曲则全”,一件事情走直线有时候是不行的。         看到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我们很高兴。可是《易经》的道理,这个叫做消,消就是慢慢用,直到用完为止。依庄子的道理,生的那一天就是开始死亡的一天,所以生下来是在等死。就算是活了一百年、一千年,“不亡以待尽”,不过是在等最后一天的到来,所以生命的过程就是消。那么死亡了以后,是真的没有了吗?不是没有了,那叫“息”,休息去了,休息是充实充电,所以息的时候不是没有生命。我们习惯了把消耗、活动的时候当成是生命,不知道那个息,表面上看到的是死亡,实际上是在充电,是新的生命正在开始。            怎么叫卯酉沐浴呢?不是真的去洗澡,而是要你放下、清净、不动念,身心内外才有无比的宁静、安详之感,这就是沐浴的道理。            关于修道,我再告诉诸位一个经验,在我大概只有十几岁,还在杭州念书的时候,听说杭州城隍山上有一位老道士,是剑仙啊!我问他这个剑术,他说:“这个我不懂,这个不懂。”他一口否认懂剑术,然后告诉我两件事,我一辈子记得。他说:“我们的这个心呀,只有拳头那么大,你看这一件事情也装进来,那一件事情也装进来,装了多少事情!会迸开来的!你年轻人,什么剑术呀,都不要装进来,什么事情这里一过就丢出去,永远丢出去,你一辈子享用无穷了。”其实这个就是道,心里不装事。他还告诉我:“哎,你也不要来求什么,我也没有道,也不懂剑术。你啊,眼神不要那么露,年轻人眼神要收敛。你会不会看花呀?”“花怎么不会看?当然会看呀!”“唷,你不会看花的!”我就问“那要怎么看?”他说:“一般人看花,看任何东西,眼睛的精神跑去看。错了!要花来看你。”我说:“花怎么来看我呢?”他说眼神像照相机一样,一路照过去,把花的那个精气神吸到心里头来,那个时候他不讲脑。花、草、山水、天地的精神用眼光把它吸进来,不是拿我们的精神去看花,要把它们的精神吸回来。我跑了几趟求见他,光着两段话,这一辈子就受用无穷了,到现在我都很感谢他。     《易经》有三个重点:理、象、数,加上通、变,实际上有五个。           父兄告诫我们还有一件事,不要做官。“一代赃官九代牛”,如果做贪官,九辈子都要变牛还债,所以不敢做。我们小时候背的《朱子(柏庐)治家格言》,“读书志在圣贤”,并不是为了做官;既然做了官,“为官心存君国”。所以我都叫你们背来,你会背的话一辈子都有用。最后的两句话就是“为人若此”,知识分子做人做到上面所讲的标准,“庶乎近焉”,差不多勉勉强强算一个人了。这是中国文化教育的目的,上至皇帝下至讨饭,那只是职业不同,和事业没有关系,这多难啊!            理学家也用道家、佛家、禅宗的方法静坐,从静来入手,可以达到“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境界。不过他们是不盘腿的,打坐就是正襟危坐,这是儒家坐法。            《伤寒论》是张仲景在湖南地区的经验积累,你如果到黄河以北,《伤寒论》有些病可以治,到了西北或大北方,如果用南方这一套方法用药,也许会医死人的。            朱云阳道人的《参同契阐幽》,在我认为是属于第一流的注解。文字好,道理也透彻,非常好!那是真正最正宗的说法,道家所有工夫道理都放进去了。以我读书的经验,这一生读他的注解配合《参同契》,大概读了一百多次。想起来就把它重新读一次,一次有一次的体会,次次不同。            但是有伤风感冒的话,一点补药都不能吃,有其他毛病也不能随便吃补喔!只要身体内外有一点不清爽就不能吃补,一补就把它封锁住了,病就好不了,所以要特别注意清补这个道理,清理就是补。            我常常告诉人,一个人跌伤了,尤其吩咐你们年轻女同学做妈妈的,孩子跌倒在地上,没有哭之前不要抱起来,你一抱算不定这个孩子闭气死了。所以看到孩子们跌倒,老太太们就叫旁人不要动!不要动!等一下!等一下!等到孩子“哇”一哭,好,可以抱了,他气通过了,一阳来复。成年人也一样,看到别人跌倒在地,不能马上去拉他,先过去看他鼻子呼吸慢慢调整好了,才能起来。尤其照顾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怎么样?痛吧?唉,很痛。他能够开口就是他气通了,你大胆可以扶他起来了。            我们讲中国文学要注意,千古文章一大偷,不是一大抄哦,是一大偷,不过要偷得好。我经常讲这个故事,国外国内我常常接到各方面寄来要我审查的文章,拜读后辈年轻人的这些大作,实在很痛苦,尤其看到写得不通的,那真痛苦,所以我不希望有这个荣耀。可是有些地方实在推不掉,那么怎么办呢?当然就只能拜托我的学生这些高足、矮足们看看吧!看完了提意见。            孟子在《尽心篇》里头所讲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邵康节讲:“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日出没,比精神之衰旺。月盈亏,比气血之盛衰。” 

 附:卓越网上的内容简介 《我说参同契(上册)》讲述了:《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不仅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如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其原理即从此书而来。因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艰深晦涩,素以“天书”著称。《我说<参同契>》一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的诸多奇特的人和事。先生用平实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周易、道家、丹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不拘一格、独到精辟的个人观点。对于一些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此书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修证;而对于一些初入门的读者来说,则可以依此领略中国古人非凡的哲学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先生学识之广博,对各种修炼法门之深刻体验,此书当是国人了解、解读《参同契》这部“天书”的首选。 我们习惯于关注外面的世界,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大多忽视了对自己身心的了解。一年三百六十日,为谁辛苦为谁忙?读《我说参同契》,让我们更多地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关注内外的和谐。 希望《我说参同契》的中册和下册早点出版,早学习早受益。  《我说参同契》书摘:     研究做人的道理,要多留意道家的精神。老子的话“曲则全”,一件事情走直线有时候是不行的。         看到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我们很高兴。可是《易经》的道理,这个叫做消,消就是慢慢用,直到用完为止。依庄子的道理,生的那一天就是开始死亡的一天,所以生下来是在等死。就算是活了一百年、一千年,“不亡以待尽”,不过是在等最后一天的到来,所以生命的过程就是消。那么死亡了以后,是真的没有了吗?不是没有了,那叫“息”,休息去了,休息是充实充电,所以息的时候不是没有生命。我们习惯了把消耗、活动的时候当成是生命,不知道那个息,表面上看到的是死亡,实际上是在充电,是新的生命正在开始。            怎么叫卯酉沐浴呢?不是真的去洗澡,而是要你放下、清净、不动念,身心内外才有无比的宁静、安详之感,这就是沐浴的道理。            关于修道,我再告诉诸位一个经验,在我大概只有十几岁,还在杭州念书的时候,听说杭州城隍山上有一位老道士,是剑仙啊!我问他这个剑术,他说:“这个我不懂,这个不懂。”他一口否认懂剑术,然后告诉我两件事,我一辈子记得。他说:“我们的这个心呀,只有拳头那么大,你看这一件事情也装进来,那一件事情也装进来,装了多少事情!会迸开来的!你年轻人,什么剑术呀,都不要装进来,什么事情这里一过就丢出去,永远丢出去,你一辈子享用无穷了。”其实这个就是道,心里不装事。他还告诉我:“哎,你也不要来求什么,我也没有道,也不懂剑术。你啊,眼神不要那么露,年轻人眼神要收敛。你会不会看花呀?”“花怎么不会看?当然会看呀!”“唷,你不会看花的!”我就问“那要怎么看?”他说:“一般人看花,看任何东西,眼睛的精神跑去看。错了!要花来看你。”我说:“花怎么来看我呢?”他说眼神像照相机一样,一路照过去,把花的那个精气神吸到心里头来,那个时候他不讲脑。花、草、山水、天地的精神用眼光把它吸进来,不是拿我们的精神去看花,要把它们的精神吸回来。我跑了几趟求见他,光着两段话,这一辈子就受用无穷了,到现在我都很感谢他。     《易经》有三个重点:理、象、数,加上通、变,实际上有五个。           父兄告诫我们还有一件事,不要做官。“一代赃官九代牛”,如果做贪官,九辈子都要变牛还债,所以不敢做。我们小时候背的《朱子(柏庐)治家格言》,“读书志在圣贤”,并不是为了做官;既然做了官,“为官心存君国”。所以我都叫你们背来,你会背的话一辈子都有用。最后的两句话就是“为人若此”,知识分子做人做到上面所讲的标准,“庶乎近焉”,差不多勉勉强强算一个人了。这是中国文化教育的目的,上至皇帝下至讨饭,那只是职业不同,和事业没有关系,这多难啊!            理学家也用道家、佛家、禅宗的方法静坐,从静来入手,可以达到“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境界。不过他们是不盘腿的,打坐就是正襟危坐,这是儒家坐法。            《伤寒论》是张仲景在湖南地区的经验积累,你如果到黄河以北,《伤寒论》有些病可以治,到了西北或大北方,如果用南方这一套方法用药,也许会医死人的。            朱云阳道人的《参同契阐幽》,在我认为是属于第一流的注解。文字好,道理也透彻,非常好!那是真正最正宗的说法,道家所有工夫道理都放进去了。以我读书的经验,这一生读他的注解配合《参同契》,大概读了一百多次。想起来就把它重新读一次,一次有一次的体会,次次不同。            但是有伤风感冒的话,一点补药都不能吃,有其他毛病也不能随便吃补喔!只要身体内外有一点不清爽就不能吃补,一补就把它封锁住了,病就好不了,所以要特别注意清补这个道理,清理就是补。            我常常告诉人,一个人跌伤了,尤其吩咐你们年轻女同学做妈妈的,孩子跌倒在地上,没有哭之前不要抱起来,你一抱算不定这个孩子闭气死了。所以看到孩子们跌倒,老太太们就叫旁人不要动!不要动!等一下!等一下!等到孩子“哇”一哭,好,可以抱了,他气通过了,一阳来复。成年人也一样,看到别人跌倒在地,不能马上去拉他,先过去看他鼻子呼吸慢慢调整好了,才能起来。尤其照顾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怎么样?痛吧?唉,很痛。他能够开口就是他气通了,你大胆可以扶他起来了。            我们讲中国文学要注意,千古文章一大偷,不是一大抄哦,是一大偷,不过要偷得好。我经常讲这个故事,国外国内我常常接到各方面寄来要我审查的文章,拜读后辈年轻人的这些大作,实在很痛苦,尤其看到写得不通的,那真痛苦,所以我不希望有这个荣耀。可是有些地方实在推不掉,那么怎么办呢?当然就只能拜托我的学生这些高足、矮足们看看吧!看完了提意见。            孟子在《尽心篇》里头所讲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邵康节讲:“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日出没,比精神之衰旺。月盈亏,比气血之盛衰。” 

 附:卓越网上的内容简介 《我说参同契(上册)》讲述了:《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不仅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如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其原理即从此书而来。因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艰深晦涩,素以“天书”著称。《我说<参同契>》一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的诸多奇特的人和事。先生用平实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周易、道家、丹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不拘一格、独到精辟的个人观点。对于一些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此书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修证;而对于一些初入门的读者来说,则可以依此领略中国古人非凡的哲学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先生学识之广博,对各种修炼法门之深刻体验,此书当是国人了解、解读《参同契》这部“天书”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