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兰装饰:冬日踏勘交地古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36:01
[作者:陈良军] [2009-12-27]
2009年12月23日,天气晴朗却干冷。济源的文物普查仍在继续。在这个万物萧条的时节,最适宜在山区普查。
早已得到线索,横亘于济源与山西省阳城市之间的太行山上有一条古道,名曰交地古道。
向导是克井镇原昌小学退休教师李建廷老人,年逾花甲,对当地的人文古迹、历史掌故了解颇多。李老介绍,交地古道是由济源市克井镇交地村开始至山西阳城的一条石道,其穿行于太行山上,全长约140里。1995年以前仍在使用。
克井镇是济源最北部、太行山南麓的一个镇,地下富藏煤矿。所辖的交地村就位于太行山山脚下。1995年,经过济源、阳城两地的共同努力,济阳公路终于修通,其沿太行山南坡向东北方向盘旋而上,钻山越谷,时隐时现。由济源克井镇始,12公里的盘山公路穿过7个隧道后到达豫晋两省的分界处——友谊隧洞,此后再行50公里方至阳城市。

交地村已在济阳路下侧三四里处,且公路以下的古道多已毁掉。如今,走古道无需从交地村起程,直接行车过三号隧道后,陡步登山,可叉入古道。听从李老的安排,卢化南、李磊我们一行四人将车弃于路边,开始登峭壁


古道的确难走。太行山多石,古道或骑于山梁,或凿于山体,宽2-3米,于陡崖处常一边向崖层凿进一米,于路外侧又用毛石砌岸加宽。四人的队伍,有两位都为老者,显然是毅力强于身体。小心翼翼攀爬了半小时,终于在稍宽阔的山脊处休息。此处叫七里拐,因距起点交地村七里而名。

这是石壁一眼泉,光滑圆溜。


步履蹒跚,来到万绿池,当地人叫韩王池。万绿池是条石砌壁、石板铺口的蓄水池。池口北部有一石槽,在北30米石券洞室下有一泉流,被导引过来,由石槽流入池内。在石券洞室处发现的“创建万绿池  修路碑”(顺治八年即1651年)记载,此古道晋魏以来有之,山路无水,有杨氏欲修池蓄水,济邑段世明施银十二两并募化四方创建飞泉。后又修补仙人桥吊驴台,使断崖无隘,历三年乃成。







继续上行,不知历程几何,在太行之巅,到达了豫晋两省的分界处——交地口,南边属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北边属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市东冶镇所辖,在此处可谓一脚踏两省。这是一处关隘,为两省出入门户。用毛石拱券门楼,可谓坚不可摧。东侧一间窑洞式石房。然十年之间,门楼的西半部分已倒塌,东侧也不完整,如华表一般直指青天。


登上太行山。天啦,石质的山体,到了顶部竟是一马平川,方圆四五十亩。有肥沃的沙质土壤,野生的艾叶无人采。这里是山西的地盘。尚有空心村存留,村民早已搬走。天很蓝,气很透,风很冷,太阳很亮却没有力气。积雪还没有消融的意思。


开始返程。在交地口南边、济源境内,我们发现了仙人桥。说桥实际上是填垒于山鞍部的一段路。东西两侧是万丈深渊。测量时心惊肉跳,凉意沁背,害怕一不小心......。桥面南北走向,中间窄两端略宽,长14.3米,最宽处4.8米,最窄处3.25米。这里距交地口百米之遥,仍属两省交界区域,盗匪四起,命案频发而不得破解。李老说,两侧深渊下不知有多少皑皑白骨,莫名之躯。



古道并没有淡出今人的视线,仍有不少人来此寻悠或者探古。一路上,这种方向标时不时出现。前行者的默默指示让我们无比温暖。好人还是不少啊。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确,上山的过程耗去了太多的体力,下山自然就踉踉呛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