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岁月txt:方大曾:传奇消失在193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1:01:21
方大曾(1912~?)北京人,中国早期摄影记者。
前方,卢沟桥,战斗正在进行。
炮声隐约可闻。小方从火车座位上跳起来,对同行的记者陆诒说:“听,老陆!这是中华民族求解放的炮声。”隔几分钟,他又坐不住了,把老陆拖到车窗前,手指青纱帐起的原野说:“你看,我们的军队正在向前线开拔!”
在长辛店下车后,小方继续沿平汉铁路徒步前进。他笑嘻嘻告诉老陆:“我要去拍下铁甲车在前线参战的镜头。”长辛店距卢沟桥不到5里。两个小时后,小方从卢沟桥前线回来。铁甲车已经后撤了,但他仍不虚此行。他在前线为一个29军的年轻战士照了相。16岁的战士,高个儿,大眼睛,脸色红润,身背大刀和步枪,手里拿了缴获的日本军官指挥刀和望远镜,笑得嘴都合不拢。
这是1937年的7月28日,已是战地记者小方第二次奔赴前线。
此前,“七七事变”爆发仅3天后,小方即离开北平的家前往卢沟桥采访。
“我在第一时间到达。”他在报道中写道。
那一次,小方完成采访后顺利回到北平,写出战地通讯《卢沟桥抗战记》。而这一次,他没有回来。
和陆诒、范长江在保定分手后,小方以上海《大公报》战地特派员身份继续采访平汉线战讯。9月30日,上海《大公报》刊载了“本报战地特派员小方”的最后一篇战地通讯,题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文末注明,9月18日写于保定,寄自蠡县。
从此,战地记者方大曾不知所终。
人们说:“对从事他这种职业的人来说,消失则意味着死亡。”名记者陆诒称他是“抗战初期第一个在前线采访中为国捐躯的记者”。然而半个多世纪里,他的家人却宁愿相信,他只是失踪。
妹妹方澄敏靠小方留在家中的837张底片来怀念哥哥,等待他的归来。这些底片放在一个棕色油漆的木盒子里,每张都套着一个发暗的粉红色纸袋,那是上世纪30年代冲印店常用的一种纸袋。
这些照片是小方在“七七事变”之前的作品,包括抗战初期著名的“绥远抗战”,以及华北大地上的各种影像。
评论家午马称,变乱、流离的中国是方氏影像的重要内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摄影家们还热衷于聚集在上海、北平这样的都市里展示他们改良过的类似国画或时装照的摄影术,而出生于官宦之家的方大曾身上具有的朴素的民本思想却使他与这种沙龙气氛格格不入。他年轻的脸庞儿径直贴近冰冷的生活。人力车夫、纤夫、矿工等底层劳力者频繁进入他的取景框。”
他拍健美的人体,拍农家孩子灿烂的笑脸,拍北平中央公园里的日本妓女,拍北方旷野里独立朔风的哨兵……
午马认为小方“几乎是凭着直觉感受并运用了摄影纪录的力量”,“在他之前以及失踪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一直没有过自由摄影师,而方大曾的行为方式却近乎无师自通地具有这种职业的影子。”
作家余华迅速地被“方大曾”这个陌生的名字所吸引。小方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品栩栩如生地向他展示了一个遥远时代的风格,“像是30年代留下的一份遗嘱,一份留给以后所有时代的遗嘱”。
然而小方没有遗嘱。这个“喜欢旅行、写稿和照相”的英俊青年只是传奇般地消失了。
中国摄影出版社资深编审陈申,多年前曾到北京协和胡同10号方家旧宅拜访过方澄敏,听老人细说过小方的故事。在他的推介下,出版了《寻找方大曾——一个失踪的摄影师》,拍摄了电视专题纪录片《寻找方大曾》。这个飘散在历史风尘中的名字,始在今日为人所知。
有人把方大曾和他最著名的同行罗伯特·卡帕(匈牙利籍战地摄影记者)联系在一起,虽然,“卡帕有好莱坞式的浪漫经历,而小方甚至连一次像样的恋爱都没有”。
当年,妹妹叫他“小方”,中法大学经济系同学叫他“小方”,摄影社一拨儿朋友叫他“小方”,范长江、陆诒这些记者同行叫他“小方”,他发表文字和影像作品也自署“小方”。
1937年,这段个人的传奇永远定格在了25岁年轻的“小方”。
今天,追慕他的后辈们,仍旧叫他“小方”。也许正如余华所说:“方大曾的形象几乎是纯洁无瑕的。他25岁时的突然消失,使他天真、热情和正直的个性没有去经受岁月更多更残忍的考验。” (记者 徐百柯)
方大曾传奇人生:     1937年9月,“卢沟桥洞事变”的报道者、多家报刊的供稿人方大曾,抗战初期失踪在华北抗战前线。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位摄影家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和大师水准的作品几乎被历史淹没,只有他的胞妹珍藏着哥哥留下的几千张底片,在孤寂中默默地守候。
方大曾生于1912年。富裕的家庭为他后来迷上摄影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母亲给的7块大洋很快换成了他手中的相机,再加上一把伞、一个背包,这就是他当时全部的行头。北平众多的古建筑和纷繁的民俗活动成为他最初关注的目标,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又使得变乱、流离的中国成为他影像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方大曾所处的环境并不好。那时,中国的“摄影家”们还热衷于在像上海、北平这样的都市里展示他们改良过的类似国画或时装照的摄影术,而出生官宦之家的方大曾身上朴素的民本思想却使他与这种沙龙气氛格格不入。
在以前以及失踪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一直没有过自由摄影师,而他身上却近乎无师自通地具有这种职业的影子。     方大曾社会大事年表:
1912年7月13日,生于北平。
1929年8月,发起组织青少年报影组织,创立“少年影社”,举行过公开展览。
1930年,考入中法大学经济系。
1934年,中法大学毕业。在北平基督教青年会任干事。
1935年,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工作,与吴寄寒、周勉之等人成立“中外新闻学社”、受聘北平基督教青年会少年部干事,“一二·九”运动后,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是年采访绥东战场。
1936年,邀高尚红(北平青年会负责人)看斯诺访问陕北延安革命根据地拍摄的照片。夏天到天津《大公报》求职,与著名记者范长江相识。
11月8日,在北平写成《宛平之行》采访记。
11月23-28日,到河北唐山、昌黎等地采访冀东伪政府辖区,写成《冀东一瞥》。
12月4日,离开北平到绥远前线进行了长达43天的抗战初期著名的“绥远抗战”采访,拍摄了数百张照片,写成《绥东前视察记》等战地通讯。
1937年7月10日,离家前往卢沟桥采访“七·七”事变。7月23日由北平寄出《卢沟桥抗战记》。
1937年7月28日,在保定与范长江、陆诒、宋致泉相遇,始担任上海《大公报》战地特派员。
1937年8月,由平汉线转至山西在同浦铁路沿线进行采访。
1937年9月30日,从河北蠡县寄出《平汉北段的变化》一文,为方大曾最后消息。(摘自《新周刊》2001年8月)方大曾:抗战中首名为国捐躯的战地记者[图]     方大曾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摄影记者。有人称,他是“抗战时期第一个为国捐躯的记者”,但他的名字却极少出现在英雄的名册上。有人说,他牺牲在前线,但几十年来他的家人却宁愿相信他只是失踪。方大曾失踪近70年来,他的妹妹方澄敏靠他留下的800余张照片怀念他、寻找他,直到今年去世。前不久,方澄敏的晚辈将方大曾留下的照片及底片捐给国家博物馆,他们认为那里才是这些照片的最佳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