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ove eddy kim 歌词:《论语与算盘》第二章 (6___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28:47

 第二章 立志与学问(6)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以后要大力地认真研究学问,进而说三十而立,是指此时能成为卓立于社会的人物,已经具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至于到了四十不惑的时候,就是一旦立志,就有充分的信心,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有所动摇的境界了。也可以说,人生到了这一步,就算是立志取得了成果,并逐渐坚定信念了。
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立志是在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而志于学还是志向尚未完全坚定、有所动摇的阶段;到了三十岁志向就演变成一种决心,到了四十岁立志算是真正完成。
总而言之,立志是构建人生这个建筑的骨架,小的志向只是迈出的第一步而已。起初就要考虑好两者的搭配,然后才开始行动,最终才能顺利完成,也不至于半途而废。立志是人生最重要的出发点,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立志的要领,首先是充分的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然后再树立以此相适应的方针。我相信,只要谨记这些道理,认真计划,量力而行,那么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失误了。
君子之争
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我是个不与人争斗的人。当然,我是不喜欢与人争斗的,但是也不是完全不争论的人。如果你决定沿着正直的道路走下去,那么与人相争是不可避免的。假如人人与世无争的话,平平淡淡度过一生,那么善就要被恶战胜,正义也得不到伸张。
我虽不屑,但是也不能做一个圆滑而没有原则的人,站在正确的立场不给恶人让路。为人处世固然要圆滑,但是也要有坚持自己的原则,有棱有角,正如古代诗歌中所说,过分圆滑就容易跌倒。
我不是社会中人们说的那样圆滑,乍看一下,像是个圆滑的人,实则不然。年轻时如此,今天我已经年逾古稀,如果有人动摇了我信念,那么我是绝对不会有任何退让,一定与之坚决斗争。我想这就是我所说的不圆滑。人不论老幼,都有这种不圆滑的情况,否则的话,人生就会变得毫无生机、索然无味。人生处世,必要的圆滑是最好不过的,但是过分圆滑的话,就产生相反的效果。正如孔子《论语·先进》所说过犹不及那样,这绝不是做人的最佳品质。
我绝对不是圆滑的人,有事实证明我是一个有棱角而不圆滑的人,用证明这个词似乎多少显得有些奇怪,不过我还是想对此谈论一下。当然,我在青年时代是没有与人打过架的。但年轻时代与现在不同,稍有不顺,我的脸上就会显现不快,所以给人一种我很好斗的感觉。实际上,我的斗争方式都只在口头上,至于为了权利与人争执甚至打架斗殴的情况,那是绝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明治四年(1871年)我三十三岁,在大藏省担任总务局长一职。当时大藏省出台了一项出纳改革法案,要求采用西方的簿记法,即是用传票来记载现金的进出。但是当时的出纳局长,其名字这里暂不提及了,一直对此法案持反对意见。正好在实施传票制度过程中,常常出现错误。发现这个情况,我当即追究了当事人的责任。这位本来就反对新法案的出纳局长,有一次态度极为傲慢地推开我办公室的门。
这位出纳局长,面带怒气,一副要责问我的样子。尽管这样,我仍打算倾听他的想法,可是他对实施传票制度中犯下的错误,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反倒是指责我颁布的新法案,愤愤不平地说:你只知道醉心美国,什么都效仿他们,所以提出什么改革法,用簿记法,以至于产生错误。这个责任与其让犯错的当事人承担,不如让提出者你来承担。只要采用簿记法,就会出现错误,所以最大的责任人是你,根本不应该责备犯错当事人他说了很多没有道理的话,可自己却没有丝毫反省的意思。
我对于他这种无理取闹的态度,只是稍有震惊,并没有感到很愤怒,相反我很耐心地向他解释,为了能够顺利准确地出纳,必须要采用欧洲的簿记法,使用传票制度。可是这位出纳局长根本没有听进去我说的话,反而争辩到面红耳赤向我挥起拳头想要打我。

第二章 立志与学问(7)

  与我相比,他身材高大,不过他一发怒就显得有些笨拙,所以看起来也不是很强大。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习过武术,臂力还是比较强大的。我想,如果他要诉诸武力,那么我也是有能力把他打倒的。因此见他从椅子上起来,紧握拳头向我逼近时,我也很自然的离开椅子,敏捷的向后倒退两三步,把椅子放在前面。而当他逼近正不知所措时,我找了一个空挡,大喝一声:这可是官署,是有规矩的,不允许你像贩夫走卒般撒野,要自重。经我这一喊,这位出纳局长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立刻收起自己的拳头,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我的办公室。
事后,有很多人提出这个局长的去留问题,认为他在政府机关对领导动武,是一件不可容忍的事情。但是我的想法是,只要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是可以保留他的原职位。不过这件事传到了太政官那里,认为此事太不像话,对待上司如此无礼是不可饶恕的,结果免去了这位出纳局长的职务。直到现在,回想这件事,我都感到有些愧疚。
学问与社会的关系
学问与社会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只不过是学生时代对未来过于理想化,等真正步入社会,才发现是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所以便会有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之感。
今天的社会,与以往迥然不同,形形色色,纷繁复杂。在学问方面,就划出很多的科目,有政治、经济、法律、文学,此外还有农、商、工等划分。在各分科中,还有各种学科细分,例如,工科中就可以细分为电气、蒸汽、造船、建筑、采矿、冶金等。即使看起来比较单纯的文学,也可划分为哲学、历史等分科。因而从事教育的,创作小说的,也都是各从其好,内容复杂多义。
由此可知,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不像学校中分科那么分明,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失误。所以,作为学生,在平时就应该多加注意,学会从大局出发,着眼本质,站稳自己的立脚点。也就是说,永远不要忘记相对地分清自己的立场与他人的立场。
急功近利,不顾大局,这是很多人的毛病。多数人习惯于追逐热门事物,稍有寸进,便感自我满足;稍遇不顺,便会灰心丧气。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很容易轻视社会实际工作,因此误解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改正这种错误的认识。
我想举个例子来说明学问与社会的关系。就拿看地图与实际步行举例,打开地图,放眼望去,世界尽收眼底,一国一地都好像近在咫尺。特别是军用地图,绘制更是十分详细,从小河小丘到地形的高低倾斜,都被清晰地标注出来。
即使如此,与实际情况做一比较,仍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如果对此不做深入研究,不充分地熟悉,那么一旦踏入实地,也会茫然,不知所措。要在山高谷深、森林密布、河流湍急的险恶环境中寻找道路前进,就会碰到高山阻挡,虽努力登攀,也难以到达山顶;或者为大河阻拦,无路可走;或是道路曲折,不知道何时能走出等等。
总之,困难是无处不在。如果此时缺乏坚定的信念,没有放眼大局的智慧,就会不知所措、灰心失落,最后陷入不幸的境地。
把这个例子运用到学问同社会的关系上,我想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总之,即使先前对社会事务的复杂程度有所了解,而且是有备而来,一但遇到实际情况时,仍有很多意外的事情发生。所以,作为学生平常就必须对任何事物专心致志研究。
勇猛之心养成法
一个人精力充沛、活力四射,那么他的活动范围自然就广。但是在扩大活动范围时,采取了不当的方法,那就会产生很恐怖的后果。因此,在平时就多加注意,考虑如何养成勇猛之心这个问题。
勇猛的力量一旦受到正义观念的鼓舞,就会劲头倍增。那怎样培养这种勇猛果断、行使正义的勇气呢?那就要在平时加以注意。首先要从肉体的锻炼开始,比如练习武术,以及下腹部的力量,来保持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充分陶冶情操,保持身心的协调产生自信。这样,勇猛之心自然得到很大的发展。

第二章 立志与学问(8)

  现在流行很多下腹部的锻炼方法,如腹式呼吸法、静坐法、气功调和法等。实际上,很多人容易头脑发热,神经过敏,以至于激动好怒。但是,一旦养成把力量集中到腹部的习惯,就会成为心宽体胖、处世不惊的人。所以,自古以来武术家的性格都是比较沉稳而且敏捷的。武术比赛都是锻炼下腹部,养成倾注全力的活动,并且达到自由控制身体。
勇气的锻炼,是在进行肉体锻炼的同时,进行内省式的修炼。在读书方面,要思索自己所一直敬仰的人,深刻学习其言行,从中接受教化。此外,要接受长者的教诲,倾听其言论,使自己养成身体力行的习惯,逐步使刚健的精神得到发展,养成倡导正义的信心和本性,一但达到言行不离义的境界,勇气便会油然而生。
但是要注意的是,人在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容易意气用事、不分青红皂白的做出野蛮的事情。品性恶劣不代表有勇气,野蛮粗暴甚至会败坏社会风气,自己也会身败名裂。所以,要谨记自己的言行,丝毫不能有什么松懈。
总之,日本现状,不是一个应该满足于因循守旧的时代,是要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时代。因为我们不仅要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还要有所超越。一般来说,我是殷切希望青年不断地促进身心的健全发展,保持自己旺盛的精力。
一生应走的路
在我十七岁的时候,曾立志做一名武士。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实业家和农民一样地位卑贱,受到鄙视。社会上几乎都以下等人来对待,甚至没有什么出头之日。可是,只要出身武士家族,即便没有才能也会跻身上层社会,也能随心所欲地扩张自己的权势。
对于这种情况,我是十分生气的。为什么同样是人,不是武士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呢?那时我研修了一点汉学,读了《日本外史》等书籍,了解到政权从朝廷移向武士之后,心中也产生了一种慷慨之气。对于一辈子成为农民和商人,很是不甘心。而成为武士的念头,愈发强烈。
不过,我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当一名武士,而是借武士的力量,去改变一下当时的政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抱着作为政治家参与国政的想法。而这也造成了我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这一错误的原因。后来一直到我就职于大藏省为止,十几年的光阴就这样白白的浪费了。现在回忆起来,也是痛心不已。
坦白的说,青年时代我的志向在不断改变,一直到明治四五年的时候,我才下定决心投身实业界。今天回想起来,这时的志向才是我真正的志向。即使从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来考虑,我投身政界,实际是在朝自己的短处奔跑,直到这时我才逐渐醒悟意识到了。
与此同时,我认识到欧美之所以在各方面发达,完全是其工商业的高度发展所致,而日本只是维持现状,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与欧美强国并驾齐驱的时代呢?从那时起,我就有了投身实业的决心。从立下志向,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坚守信念,始终不变。对我而言这才是真正的立志。
回顾起来以前所立志向,是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符的,缺乏自知之明,所以才会不断动摇,以致出现变动。而以后的志向,持续四十多年未有改变,由此可见,这才是与自己的才能相适合的志向。
如果一开始就认清自己,那么从十五六岁确立真正志向算起,到三十岁左右进入实业界,有十四五年的时间,可以积累不少的工商业的素养。假如这样的话,那后来的涩泽比今天大家看到的更优秀。可惜的是,我被青年时代的一时冲动所误,把青年时代的大好光阴浪费在了错误的工作上。我之所以记载这些,就是希望那些正要树立志向的青年,把我这个前车之覆当作后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