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化田受同人文: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特别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4 00:58:34
开天辟地抒壮志  卅载飞腾展宏图——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特别报道

本报记者 黄 真/文

 

挥毫当得江山助,亲历厦门更有诗。

厦门,一个美丽的地方。它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是厦门的特色,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白鹭栖息,有“东方夏威夷”之誉。

厦门,一个大气的名字。600多年前,此地因明初洪武二十年在此岛上筑城寨、置卫所而得名,意寓“中国大厦之门”。

厦门,一块朝气蓬勃的创业沃土。作为我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经济特区于1981年正式动工建设,从此承载起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历史重任,担负起发展对台交流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特殊使命。

东风唤得大地春,一洗旧貌换新颜。今天的厦门,不复是当年落后匮乏的海岛小港,已奇迹般摇身一变为经济繁荣、风景优美、和谐幸福的文明都市;今天的厦门,不再是两岸曾经对峙的海防前线,已蜕变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今天的厦门,已从偏居东南一隅的弹丸之地,正迅速崛起为海峡西岸的重要中心城市。

30年的改革开放,30年的创新奋进;30年的艰辛创业,30年的辉煌历程。

置身于这个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朝气蓬勃、开放包容、和谐文明、美丽宜居……这些字眼不时跳进记者的脑海。

是的,就经济发展而言,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包括各经济特区中,厦门不是个头最大的,速度也并非最拔尖。但如果从经济、社会、人文、环境诸多领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角度来综合观察,厦门的发展从“更快些更好些”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其发展模式无疑具有鲜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的特点,更能够体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堪称是探索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行者和最佳典范。

厦门崛起,值得深入探究一番;厦门模式,值得大书一笔!

 

风雷动,炮声震,起宏图。“大厦之门”开启“开放之门”,特区航船在改革、创新中乘风破浪

 

19811015日,位于厦门岛西北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湖里,传出了阵阵开山炮响,厦门经济特区轰轰烈烈的建设序幕从此拉开。

站位高,才能看得远。

经济特区,承载着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探路的重大使命。办特区,没有先例可循;种“试验田”,没有现成模式可参照。路怎么走、资金从哪里来?一切都需要解放思想,跳出旧观念束缚,从实践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原市人大主任李秀记,是厦门特区建设的亲历者和老领导,他告诉记者:“当时办特区,市委市政府从第一次规划开始就立足于‘全市’,思考的起点比较高。从新加坡请来专家做规划,又从北京请来设计师和清华大学专家进行论证,出发点就是想建设‘大厦门’,并没有囿于湖里加工区2.5平方公里这区区一隅。”

19826月提出的城市规划,将厦门定位为海港风景城市,确定了市区围绕厦门港组成一环六片的组团式布局,成为此后近30年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蓝本。率先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聘请外国专家编制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可以说,厦门在全国创了先河。

1984年国家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1989年设立海沧、杏林为台商投资区,1992年又批准设立集美台商投资区,同安县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事实证明了当时规划者的远见。

登高望远,还体现在特区建设如何起步的争论上。当初,厦门基础设施之差从老百姓的一句顺口溜中就可见一斑——“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自来水经常停”。李老回忆说:“那时候,全岛只有小小的发电厂,没有一个万吨级泊位,像我原来经常都要半夜去排队接自来水。”

是先盖大楼,还是先搞基础设施?各种看法都有。市委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经多次讨论后拍板:先“筑巢”,再“引凤”,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办好经济特区的前提条件来抓。

广大建设者们风尘仆仆,满腔热血奔赴特区第一线,移山填海、“五通一平”、兴建厂房齐头并进。他们办公租民房,吃住在工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创造出了加工区4号通用厂房建设比国家预定的工期缩短近2/3的“湖里速度”,树立起“开明守信、开拓奉献”的特区精神。

基础建设改善了投资硬环境。从1982年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印华地砖厂落户湖里加工区,至1983年底,全市共引进三资企业项目22个,实际利用外资794万美元。特区建设成功迈出了可喜一步。

尝到甜头的特区人,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不断加快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拓宽了经济增长空间,对外开放步子迈得坚实有力。1985年和1989年,厦门迎来两次外商投资高潮,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并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

李老回忆说:“那些年投资翻番,经济年年发展,没有大起大落。小平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最近有的同志告诉我,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比深圳还理想。1984年我去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荒地,只有一个机场,现在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平同志的话对我们特区人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大胆试,才能盘得活。

特区建设之初,家底很薄。据李老回忆,1981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才7.4亿元,财政总收入不足仅2亿元,除去上交省财政的份额后,全市财政支出才5000多万元。

建设资金如何筹措?厦门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勇于冲破“无债一身轻”的旧观念,大胆采取“举债搞建设”、鼓励外资参与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有偿使用、以地养城等创新举措,多渠道筹措资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再到“共同筑巢引凤”的建设路子。

例如,他们利用科威特政府贷款2100万美元修建高崎国际机场,创了举外债搞基设的先例;利用银行贷款迅速启动了湖里出口加工区首期开发;发行债券建成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厦门大桥;先后利用国外贷款建设东渡码头二期工程、万门程控电话、装机容量7.5万千瓦的燃气电厂和跨海进岛的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高殿水厂一期工程和穿越厦鼓海底的输水管道等一系列交通、通讯、能源和工业区开发项目;成立了首家中外合资银行……

厦门市统计局局长孙延风告诉记者,大规模基础建设直接推动了城市经济快速增长。30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多亿元,年平均增长24.4%,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创造出2.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中力度最强。

孙延风说,投资环境改善还有力推动了厦门外向型经济发展。至2010年底,全市历年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007个,开工投产6504家,实际利用外资223.23亿美元。客商从创办初期以港澳和东南亚客商为主逐步扩展到欧美、日本以及台湾等近70个国家和地区。近30年来,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800多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2.7%。形成了经济特区、保税港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每年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为外资进入中国最重要的窗口,有将近1/6的外国直接投资是通过投洽会引进我国落地的。如今,厦门已经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破得准,才能立得早。

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厦门高举改革大旗,先行先试,善破善立,在实践中摸索改革突破口,在化解矛盾中将改革推向深入,努力走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前沿。

据厦门市发改委副主任黄晓舟介绍,厦门在全国最早取消专业化行政管理机构;最早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最早开放市场、取消计划供应;率先开辟了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人才劳动力市场、科技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最早进行政企分开试点,率先实行土地有偿转让和商业用地、政府采购、医药采购等公开招投标制度……这些具有超前性的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在我国改革进程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随着上世纪末全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发展,特区的政策优势逐步淡化,厦门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将特区优势的立足点和重点放在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市民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等领域,增创特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优势和社会全面进步优势。特别是加入WTO后,厦门主动适应世贸规则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开放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30年来,厦门从单项改革逐步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向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推进,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闯出了一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适度超前、综合配套的改革之路,出色地发挥了“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的作用。

 

特殊的优势,特殊的使命,特别的成效。厦门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前沿平台作用日益彰显

 

与深圳等其他兄弟特区有所不同,厦门经济特区因地理和历史因素,是台湾同胞观察大陆的重要窗口,还肩负着对台工作的特殊使命。

30年来,厦门充分发挥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商缘相承、文缘相连、法缘相循”的独特优势,从两岸交流最需要突破的领域入手,积极构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

他们大胆探索,由小及大,不断取得新突破,收获新成效。率先设立台商投资区,相继出台了鼓励台胞投资的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吸引台商持续入厦办厂,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促进形成了两岸经贸往来的热潮。目前,厦门累计引进台资企业超过3500家,累计合同利用台资102亿美元,占全市引进外资的1/3。有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还获批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率先开展海上试点直航、居民赴台自由行等试点,启动大陆居民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澎湖和台湾本岛旅游,“小三通”往来旅客累计670万人次,成为两岸往来的“黄金通道”。“大三通”效应不断扩大,成为两岸海空直航口岸和通邮封发局。

厦台之间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民俗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精彩纷呈,成功搭建了台交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等30多项交流平台,每月至少有一场重大涉台活动在厦举办。海峡论坛已连办三届,率先开展了两岸基层政党交流对口参访。厦门在发展两岸关系中的桥梁纽带和前沿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厦门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阳光道

 

改革开放为厦门插上腾飞的翅膀,特区建设焕发了厦门的活力生机。采访在厦门,记者感受到,这里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特征,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走得很健康,走得很阳光。

在厦门市政府大楼里,市委常委、副市长林国耀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具体向记者阐述了他对厦门30年发展成就的体会。

在经济发展上,厦门的增长步子迈得又快又稳又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得益彰。

快。从总量上看,厦门地区生产总值从19817.41亿元到2010年突破2000亿元,30年的平均增速高达17.4%。横向比较,长期平均增长率居全省之冠,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就人均水平而言,按常住人口计算,2010年厦门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分别是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和2倍。

稳。30年发展过程,除4个年份是个位数增长外,其余各年都保持了两位数增幅,经济增长起伏很小,称得上是一种理想的平稳高速。

好。2010年,厦门以占全省9.6%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创造出占全省14.0%的生产总值、25.6%的财政收入和52.4%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达201,而每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0.569吨标准煤,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4%。“低投入、低能耗、高质量、高效益”可谓名至实归。三次产业结构由1981年的26.551.621.9调整为2010年的1.149.749.2,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2010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以占厦门市不到6%的工业能耗、1%的土地面积,实现全市3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成为国内开发面积最小、单位产出最高的国家级高新区。

城乡居民从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实惠,收入年年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万元,年均递增15.2%;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年均递增13.4%;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346.72亿元,年均递增23.7%。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消费层次不断升级,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迈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在生态建设上,厦门并没有因为追求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而是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不断美化城市环境。自1996年获评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厦门相继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等一系列桂冠,获得了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特别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等殊荣。

在社会发展上,厦门始终坚持从人民要求出发,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厦门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住房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社会保障、文明创建、平安建设水平皆走在了全国前列——最早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率先推行“全民社保”,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均实现了城乡居民一体化、全覆盖、高标准;率先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模式成为全国“蓝本”,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高。

林国耀总结说:“厦门30年的建设成就,可以概括成三句话。一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二是‘低投入、低能耗、高质量、高效益’,三是‘关爱民生,和谐发展’。一语以蔽之,就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来看,就是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没留下过多的发展‘后遗症’。”

 

以人为本,环境优美,城市文明。幸福和谐的厦门的确就是这样美

 

厦门是一个海港型城市,天生丽质。20多年前因大兴土木搞建设,曾一度以脏乱差出名,连一个正式的垃圾处理场也没有,被人们戏称为“美丽的脏厦门”。1990年第一次全国卫生城市检查时,厦门竟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位列倒数第四。

一个不重生态、不讲科学发展的城市,是没有未来的城市。痛定思痛后,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积极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谐幸福的文明城市。

1994年获地方立法权后,厦门出台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就是《环境保护条例》,之后又陆续出台30余个法规规章,为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完备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提到厦门的城市建设,不能不说到筼筜湖治理。”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林树枝对记者说。治理前,筼筜湖是个垃圾遍布、污水横流、蚊蝇孳生、令人望而生畏的“臭水塘”,随着1984年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如何治理好这块“城市的伤疤”?林树枝介绍说:“当时市委市政府气魄很大,没有把城市建设一直盯在老城区,而是断然将新办公大楼搬迁到荒凉的筼筜湖畔,从而加速了臭水湖的治理与周边建设,提升了土地价值,带动了筼筜湖新区的开发。这件事情在全国反响很大,无论从城市发展角度或者后来人们常说的‘经营城市’的角度看,厦门做得最早,力度也最大,对整个厦门城市建设影响非常大。”

筼筜湖治理,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为东亚海域污染治理示范区的示范工程,并在全球推广。如今的筼筜湖,已由原先污染重灾区变成了风景怡人的厦门名片。刚从街道办退休的吕良萍,向记者介绍了湖水治理和街道经济发展变化的亲身经历。新兴的筼筜街道,以其快速的经济崛起和日益增强的财政贡献,被誉为“八闽第一街”,今年以来平均每天创造财政收入高达475万元。

随着市容环境卫生、海岸带及风景资源保护等专项治理以及筼筜湖综合治理的开展,如今的厦门已是一座世人皆知的“花园城市”——步行500米就有绿地,步行15分钟就可到公园;城市森林覆盖率近50%,人均绿地近30平方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7.5%,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98.38%,污水集中处理率91.2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在厦门,记者见到了上任不久的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队长康君,他聊起了刚来厦门时的几个生活细节上的“小发现”——脚上的皮鞋三天忘了擦,好象也没沾上什么灰尘;身上的T恤一连穿了好几天,领口也不见脏。康君说:“没想到,厦门这地方真干净。”

厦门是一个让人感觉温馨的宜居城市。多年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收到了良好成效。

厦门的公交成网成系统,出行很便利。乘公交主动让座,是观察城市是否讲文明的一个最直接的窗口。家住嘉园路87号的市民肖金萍,给记者讲述了几天前发生在公交车上让座的小故事。她说:前天坐公交车,我给一个老人让座,让完座后又上来一个老人,我后面一位男乘客又起来给老人让座,让完后我们两个人都往后挪,恰好有一个空位。那位乘客说,你坐。我说,你坐。让来让去,最后我只好坐下了。

厦门人的文明素养还体现在空闲时间的打发上。从事城镇居民辅助调查工作的翁金花,几乎每周都要与家人上图书馆看书。她告诉记者:市图书馆八点半开门,到九点半开门就座无虚席。有家长陪小孩去的,有青年有老人。大家看书,看报,看杂志。环境安静,服务很好,书籍多,免费喝水,免费上网。借书不用交费,登记一下证件即可。而且,从市图书馆借的书可以在少儿图书馆还,连网管理,通借通还,管理人性化现代化,很受市民欢迎。

周末做志愿者,是厦门人的一种习惯。有当交通志愿者维持交通秩序的;有义务植树捡垃圾的;也有反扒志愿者到公交车抓扒手的;还有一些单位的义工是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介绍对象的。像举办投洽会、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大型活动时,经常有志愿者在服务,既有单位组织的,也有自发组织的。肖金萍也参加了一个倡导环保理念的机构的志愿者。她说:大家把志愿行动作为一种培养情操的方式,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价值的实现。

厦门统计局的赵建明处长有一个“特殊”身份——市政府聘任的“行风评议代表”。他告诉记者,全市50多名行风评议代表绝大多数是群众代表,每个工作日都有一位行评代表接听市民来电来访,督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纠风工作,建立行评代表、特邀监察员坐班接访、暗访调查、督促整改、媒体公开的全程监督新模式,是厦门市纠风办探索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职能部门监督有机结合的纠风工作新路子。5年来,厦门日报“监督在线”对近300个群众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整改进行了公开报道,让群众真实感到了“纠风惠民”的实效。

厦门市发改委副主任黄晓舟说,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大到行政区划调整,小到公交收费调价,政府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率先向市民开放旁听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副市长林国耀说,没有安全感,就没有幸福感。厦门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增强市民文明素质;加强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拓宽行政监督渠道,促进民生问题解决。这一系列工作有力地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我觉得厦门的幸福感确实很高!”康君,这位曾负责过国家统计局“幸福指数”研究的专家如是说。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蓝图。迈向新跨越的厦门,明天会更好

 

2010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同意厦门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厦门特区一夜之间“长”大了12倍,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在新起点上如何抓住新机遇,必须描绘新的发展蓝图。今年9月底,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在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奋力推进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目标,描绘了未来5年厦门发展的新蓝图——全面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全力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幸福厦门,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和平统一的排头兵,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林国耀对记者说:“‘三个排头兵’、‘五个厦门’的概括,是对今后5年厦门特区建设最全面的一次阐述。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要切实推进‘五化’——厦漳泉同城化、岛内外一体化、产业高端化、发展低碳化、城市国际化。”

他分析了当前厦门发展面临的挑战:发展空间小,土地面积甚至不如有的县大;资源缺,水要靠外部引入;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外部不确定因素的考验;经济规模总量偏小;产业转型与城市转型均面临很大挑战。并着重向记者分析了同城化与低碳化。

林国耀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打破行政壁垒,走向融合,走向一体化、同城化,这是必然趋势。要化解资源约束挑战,必须在更大的范围来谋划厦门未来发展,在更大的空间做产业布局,这就要求加快推进厦漳泉同城化,通过一连串建设创造一连串需求,带来一连串商机,实现共赢发展,才能够切实发挥厦门在海西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才能形成更大的经济体量,与台湾交流合作才会有更大的吸引力,毕竟目前台湾的经济体量相当于福建省两三倍。

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才会有永久的竞争力。林国耀说:厦门是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就创新而言,厦门的优势可能比不过其他城市,那么在低碳化上就一定要领先。在低碳建设领域,我们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做,从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到产业发展领域,空间很大。甚至在居民生活上,也要创造和推广低碳生活理念。

厦门在低碳生态新城建设上没有流于概念炒作,而是通过深入研究归纳出了一套包括40项指标的低碳生态指标体系,并在集美新城项目上进行了实施。市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林树枝告诉记者:“为使得这些指标能够落实,厦门在土地招标挂牌时,除一般规划指标外,签协议时还捆绑了低碳指标。要求开发商能做到就摘牌,没信心、做不到就别来摘牌。这个在全国是率先的,得到了建设部的肯定。整个厦门岛外四个新城都在按照这个低碳生态新城的模式来规划。”

现任福建省统计局局长、曾在厦门多个部门工作过的孙希有博士,对厦门有一份特殊认识,对厦门未来发展有着一份独特而深邃的见解。他认为厦门要想建设成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在模式和手段上应有别于其他中心城市的建设。按孙博士的话讲,厦门的中心城市概念应当主张“个性强调”。

城市与城市之间是有差异化的,这种差异化决定城市能力。如果一个城市具备对整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带动和辐射能力,是大区域内的信息中心、集散中心、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创新中心和榜样中心,那么,即使这个城市“块头”不是最大,也能够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中心城市”。

孙希有认为,厦门有“天生丽质”的先赋条件,有30年改革开放、特区建设的后赋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的硬约束,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发展空间受限。因此,在建设海峡西岸“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应从认识上寻求“个性突破”,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更加注重城市能力的提升。亦从事过外经贸工作的孙希有曾根据厦门的特点提出过两个概念。一是走“零地招商”的路子,利用有限的土地做更多的事情,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能力和经济效益;二是“港口资源延伸”概念。通过现代工具把海港功能延伸到内陆地区,形成“陆地港”、“虚拟港”等,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大力发展流量经济,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把厦门建成有特点的中心城市。

天风海涛,沧桑巨变。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在闯创中崛起,一路走来,成就辉煌!

蓝图新绘,蓄势跨越。迈过而立之年的厦门,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厦门!充满了希望的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