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造型师:山东大学的国际化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0:58:03
山东大学校长 展涛#TRS_AUTOADD_1286847199952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86847199952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86847199952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86847199952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86847199952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我先来谈一谈我去澳大利亚的跟班经历。我非常高兴与你们分享我的这段经历。正如我在今天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所提及的,通过这次经历我确实学到了许多东西,并且我真的很难概括地说出我在澳大利亚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但我能告诉你们的是这次跟班经历对我来说确实有特殊的意义。这样说至少有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就是这次跟班经历给了我访问澳大利亚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去澳大利亚。在此之前,对我而言,澳大利亚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我对你们的国家了解不多,我只知道在那里有大片的漂亮的海滩,有设计奇特的大歌剧院。我们也学到不少关于你们国家的信息,可以看到富丽堂皇的悉尼大歌剧院,还有袋鼠以及迷人的风景等等。这也是我的第一次跟班经历。

第二个理由,尽管在此之前我拜访过许多国家,然而这次澳大利亚之行却是唯一给我深入了解澳大利亚各大学的机会的一次旅行。我深深感受到了澳大利亚各高校的独特风采。它不但让我对澳大利亚各大学校园的美景大饱眼福,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深深了解了澳大利亚各高校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知道其他高校的运行体制是如何运行的,对我来说,可谓受益匪浅。在经历这次澳大利亚跟班经历之后,我也参加了美国、英国的跟班游历。但我想说的是澳大利亚之行对我来说是最有益、最高兴的一次。

第三个理由是在2000年,在从这次跟班经历回来之后不久,我被意外地任命为新山东大学的校长,即以前相互独立的三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合并之后不久。前山东大学直属教育部,山东医科大学直属卫生部,山东理工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因此对我以及我的同事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新的山东大学规模的确很大,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目前我校在校生人数50 000人,在济南校区有40 000人,在这里(威海校区)有10 000人。其中有10 000名研究生,有40 000名本科生。因此,确实很富有挑战性。我们必须把三个相互独立的管理体制组织在一起,重新组合成一个高效的运行机制,这太难了。但幸运的是,我的澳大利亚游历给了我一个全新的国际化视角,给了我更多的自信去经营好一个大学。我仍记得由德也普瑞教授主持的一次研讨会,其中有一个主题是“什么可以使一个校长夜不成寐”。我记得每个人都说是预算,在那时我对此并不关心,因为那时我是一名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但现在才发现预算确实很重要,有时真的会让我夜不成寐。由此,我发现很多共同点,这是很令我吃惊的,我们相隔这么遥远,我们都有校长,我们有不同的叫法,你们叫“Vice-Chancellor”,有时,这个词容易误导我们,在汉语中有时被译为副校长。在澳大利亚的时候,我发现你们有一个头衔:CEO。现在我还发现你们的名片上印有CEO,这个称呼让人感觉更像一个商人,我就仍然习惯于这么理解,因为这更符合中国的传统习惯。

在中国文化中,教育与商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而你们却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并且我参加了你们许多非常有趣的会议。我仍然清楚地记得章伯林校长与院长们争论的场景。是的,除了院系之分外,你们还有一种新一层的划分法,称为“Division”。现在我们借鉴了你们的方法,也加了“Division”这一划分法,但仅限于学术方面。我们将几个密切相关的系称为一个组织机构,因此我的确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也会将这些经验付诸实践,将之运用于管理经营山东大学的过程中。另外,在此期间,我在语言方面也突飞猛进,我学到了大量的新词语。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单词“He”除了表示男性“他”之外,还可以指代“高等教育”,还有“模式”等许多新词语,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词是:“全球化”和“商业化”。你们有时也用“国际化”和“产业化”来表达这个意思。

自从我担任山东大学校长这一职位以来,我经常很认真仔细地考虑这两个词。在我的理解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之中,我们必须通过交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争取机遇。这就是我对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含义的理解。我们必须与尽可能多的机构建立起联系,结成合作伙伴关系,不论是工业部门、政府部门,还是我们的姊妹学校,及其他一些机构。在我的学术论文中,我是这么阐释这一概念的:纵观高等教育几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至今,还未出现过像今天这样能让我们在全世界寻找合作伙伴的大好时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丝毫不受时空的限制,机会是无穷尽的,我们自身的发展潜力也是深不可测的。总之一句话,时代期待我们去全世界寻找合作发展伙伴。这是我的澳大利亚之行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

带着这种开放的思想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山东大学位于山东省境内,山东省是我国人口的第二大省,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三位。就人口来说,它简直像一个国家!它有九千多万人口。这是一块广阔的土地,是一个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大市场!并校之后,山东大学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省政府也抽出大量资金赞助山东大学,省政府的财政支持占到了我校总预算的十分之一,这的确是很大一笔资金,但这只是应用于科研项目的。所以,如果我们想从省政府那里取得更多的支持,就必须对本省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尽可能多的实质性贡献。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向省政府作出了承诺,而且我们把这一项工作正式列入学校运行计划之中,即:尽力服务于地方,努力开创学术科研新成果。这是我校的责任和义务。这项承诺很受省政府的欢迎与肯定,我们选择了几个领域,作为与省政府的共同开发建设项目,如信息技术、环境科学和动力科学等。我校的实验室全部向外界开放,以服务于山东省的工业发展,以这种方式,我校与省政府密切配合、协作发展。我们又争取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如由山东省的几个工业部门赞助支持的研发基金。这样,与2000年合校之初相比,我们获得的财政资助整整多了两倍。

 

看完省内环境之后,让我们再把视线转到全国,在全中国有这么多所著名大学。但很遗憾的是我们经常谈及的是国际合作,却很少考虑到与国内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带着这种寻找国内交流合作伙伴的想法,我们拜访了许多国内名牌大学。目前,我校已与12所名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我们还同它们一起,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交流项目,比如说,每年我们派送500名学生到这12所大学学习一年,只有一个学校是一个学期。与此同时,我们也进行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每年派送50名研究生到一所大学。这种相互交流开展得更顺利一些,因为彼此没有语言障碍,规章制度也几乎是一样的。而且,中国地大物博,南北东西各地的地方文化、地理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个项目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已有许多参加这个我们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学成归来。此外,我们为研究生设立了“一生两师制”的合作项目,我们邀请姊妹学校的许多著名教授来我校,同我校导师一起共同督导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即一个研究生有两个导师,一个校内的,一个校外的。同时,我们每年还派送游学学者,通过这些方式,我们能博采各校之长,完善自我。以上就是我校与国内各校所进行的主要交流合作活动。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中国之外的世界。因此,我们尽可能地争取与世界各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今年我们称之为“山东大学之年、国际合作之年”。因此,今年发生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大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中澳高校论坛。正如中国的其他大学正在做的,我们为学生和教职工们开展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教学活动。例如,主要面向研究生的双学位教学体制。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对我们来说,派送学生出国留学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有两大难题:一是签证,二是费用。大规模地派送学生出国留学很困难,但我们有小规模的出国留学活动。根据一些特殊协定和合作项目,我们可以派三五个学生到国外某一大学学习。但对语言学类的学生来说,例如韩语专业,我们可以整个班的学生派送到韩国学习一年,像这种情况在俄语专业也是如此。但对其他专业来说,还只是限于小规模的出国留学。

 

为了发展完善山东大学的国际化,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我们努力派送尽可能多的年轻学者出国游学。在澳大利亚,你们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教授与学者,而相比之下,我们条件却很有限。山东大学的许多教师都是博士生,并且还有许多是硕士生毕业之后就来到山东大学任教。因此,我们必须派他们到中国更好的大学或国外大学继续深造,比如说澳大利亚各大学或其他国家的各大学。我们有一个计划,每年派送100名年轻学者出国游学或访学,时间至少为一年,全部花费由奖学金委员会或省政府或教育部赞助提供,我们也为这些年轻学者争取学校预算的财政支持。这个项目我们称之为年轻学者的“海外经历”。其次,我们想邀请尽可能多的国际教授、学者,长期执教于山东大学。现在,我们安排接待了许多国外来访的教授学者,但他们大多数只作短期的停留,三天、一周或最多一个月。邀请世界著名的教授学者来这里停留一年、一个学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这里,还请大家多帮忙,希望你们能鼓励你们学校的教授来山东大学,最好能在此作长时间的停留,比如说,三个月、半年,甚至是一年。现在我校也有许多通过签订合同在此执教的外国教授学者,但人数不多。另一方面,我们虽然有许多国外来访的教授学者,比如在数学院,有一位来自美国,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另一位来自日本。但我觉得最好能采取如下一种形式:集中于国外的一个大学在某一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工作,比如我们可以与麦考雷大学在数学领域开展合作。我希望每年我校都能有幸邀请到至少一名你校的教授来我校执教一年。这相比于短期的访学活动,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随着外国教授学者在我校的长期停驻,我校课程安排的国际化、教学方法的国际化以及科研方面的国际化就都可以开展起来了。因此,我以为教职工素质能力的高低,对大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正大力提倡我校的各院系负责人能努力与姊妹学校的同院系之间建立起院系级的合作伙伴关系。

 

除了将我校的学生和教职工派送到国外,我们也想吸收外国的留学生来山东大学作短期或长期的学习活动。目前,在济南校区和威海校区我们共有外国留学生一千多人,但绝大多数留学生来自韩国和日本。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两年前我们启动了招收巴基斯坦学生的项目,他们来到山东大学同我校学生一起学习西医,并且所有的课程都是用英语教授的,这是硕士研究生课程。因此,我们想吸收尽可能多的留学生来山东大学学习。同时,我也理解让你们的学生来中国、来山东大学学习一年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所以,我们还有暑假学校项目,这个项目已成功地开展了多年。例如,我们同圣巴巴拉大学已合作开展该项目近十年,每年或每隔一年,他们都派送四五十名学生来山东大学学习一个月。我校为他们提供了用英文教授的课程,有关于中国历史、政治的,还有经济、法律甚至是汉语方面的课程。此外,我们也为他们讲述中国的历史,让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与历史有一个更多的理解。所以,澳大利亚各高校的学生可以在暑假期间来山东大学学习一个月,我认为这是非常实际可行的。泉城济南风景秀丽,在这里,外国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山东,了解中国。同时,我们也非常高兴能开展此类交流活动,因为这个活动为我们的学生和老师们提供了与外国学生直接交流的好机会,他们能不用出国就了解许多异域文化和风俗习惯。而且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出国很不容易,因为费用太高了。这种交流项目很有意义,我们会尽力多开展此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