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旧事在线阅读:物流专业课程研究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20:05:20

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北仑港口的不断扩建和临港企业的迅速发展,物资流通越来越显示重要的作用,物流人才已成为本区域的紧缺人才。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现有的课程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由此,中等职业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职业中学培养的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已成为职业学校在课程改革中所探索的课题。

选择一种课程模式,意味着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选择了相应的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开发方法、课程实施指导思想、课程管理思想和方式,是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高课程改革实效,事半功倍的举措。集群式模块课程是在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职业学校实际,继承单科分段式课程的优点,借鉴众多引进模式的长处,既通过“宽基础”体现职业群集课程的特点,又通过“活模块”发挥单位行业训练课程优势;既强调继续学习基础的奠定和终生教育思想的落实,强调职业转换、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择业面的拓宽,又注重在毕业前按职业资格标准强化训练;不仅重视专业能力训练,而且强调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因此我们学习和借鉴这一模式运用到我们学校新开的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一定将会促进该专业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集群式模块课程(简称KH模式)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也是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全国联合会立项课题。KH模式是我国职教界在总结几十年实践经验和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先进经验基础上,经过参研单位多年实验而诞生,其课程结构包括宽基础和活模块两部分。可以说“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结构立足于市场经济及其人才需求,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又是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一种课程模式。

物流专业由于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因此通过搜索和查阅很多材料,发现国内外直接针对物流专业进行集群式模块课程体系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本课题通过将努力改革旧的教育机制、课程模式、管理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应北仑临港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物流专业集群式模块课程体系。并通过实践与研究,努力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专业技能突出,能适宜于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岗位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一、明确物流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走访区域内大量企业,尤其是那些外贸型企业、仓储流通公司等等,了解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主要有哪些岗位,也就是明确,与该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然后进一步了解这些岗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分别有哪些具体要求。并且进一步分析哪些能力该是每一个物流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哪些能力可以有所选择的。同时还应了解学生和家长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物流专业,他们希望通过三年的学习学到些什么,今后希望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样学校就可以明确物流专业培养目标。

二、制定物流专业课程计划,建立一套物流专业集群课程模块体系

在制定课程计划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还要严格坚持多学、多能、多证的原则。1、所谓多学的原则,就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宽,专业技能要求实,既体现一般水平要求,又要满足较高水平要求。在有效时间内,做到课内和课外结合。主学和辅修结合,学校和社会结合,让学生多学一点、学扎实一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多能的原则。所谓多能的原则,就是从职业能力入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来开发课程,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系统地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操作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3多证的原则。所谓多证的原则,就是在整个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改变单一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从分析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入手,进行岗位针对性很强的、过硬的职业技能训练,让学生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做到人才培养的“产销对路”。变学生被动择业为主动择业。

具体课程计划其中包括1、确定选择课程模式,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即物流专业三年时间里必须开设哪些课程,哪些定为必修的基础模块,哪些可以定为选修的活模块。2、选择大纲教材,每门课开设,研究选择哪一版本的教材最有利于我们学生的接受和今后的就业。3、制定教学计划,三年时间应该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每门课的课时安排,教学目标。4、探究教法学法,为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完成教学目标,应该不断探究教师该怎么教,学生可以怎么学。5、建立考核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采纳现行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方法,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

三、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根据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及对学生的专业要求,校内建设好学生专业实践基地,同时还应不断跟相关企业合作,开拓校外的学生实训基地。

四、建设物流专业师资队伍

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必须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学校选择的各门课,不仅都能开得出,而且还要求老师能上得好。所以为使教学真正有效,必须加强物流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时间2005年4月至2005年7月

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增强改革意识。

进行调查研究、职业分析和课程分析。

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落实教材。

组建、培训师资队伍,明确职责,严格考核。

二、实施阶段: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

配好师资,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落实实训场所。

严格实施“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教学计划。

加强“多证书”技能应知应会教学,突出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重视过硬的职业技能训练。

认真组织学校考试、社会技能鉴定考核和毕业考试,保证两种证书的教学质量。

继续对师资进行思想、业务及现代教学方法的培训。

组织广泛的专业兴趣学习课外活动小组,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做到课内课外结合,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实验与研究结合,不断提高实验与研究的水平和实验效果。开展各种类型的研讨会,注意实验资料的搜集,根据反馈信息,适应调整实验的各个变量。

建立教学评价、质量评价的标准及评估体系。

三、总结阶段:至2007年3月至2007年5月

总结实践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最终的论文。 

 人员分工:

许斯夫: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计划制定,人员的分工,负责制定课程计划及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余宝剑:进行企业调研,提供物流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以及作岗位能力分析,确定该专业学生具体的培养目标

 江云:共同制定课程计划

徐雪亚:一起参与课程计划制定,资料的搜集和整体,

 

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在“港桥海联动”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北仑的外贸、仓储等临港工业近几年乘势而上,物流业成为与之相关的重要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物流成本,需要一大批专业的物流人才,而现阶段北仑区域内物流人才的紧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学校决心在近几年内积极发展我校的物流专业,并将努力将我校的物流专业建设成为省重点专业,同时还将努力建设省级的物流专业实践实训重点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