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尸客栈5免费阅读:古人书法:书法彼岸的桥梁与通道 | 书法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27:27
古人书法:书法彼岸的桥梁与通道
2010年4月7日 宏文馆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书法欣赏-祭侄稿
如果让颜真卿用王羲之的书法笔调去写《祭侄稿》,决不可能表现那种悲痛的心情,因为王羲之的线条无法涵载颜真卿那沉郁的情感。王羲之《兰亭序》若换用颜真卿《祭侄稿》的线质与章法去表现,也是不行的。米芾虽是一位“集古字”的能手,他夸张地解构二王的用笔、结构、空间,真实地记录了他的心性,但最具个性的还是他那八面出锋的“米颠体”。心手双畅时,便是经典作品产生之时。学习前人,其目的是借鉴、探寻前人表现这种个性、面目的技术手段。历代书法大家,他们都寻找到了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都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倾向甚至人文内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是个性、气质所决定的。书法爱好者写出具有自己个性、面目的书法作品完全有可能。学习古人的经典,更应思考这种启发意义。古人不是我们攀越的目标,而是到达艺术彼岸的桥梁与通道,或者说是引导我们向艺术彼岸前进的路标。
纵观书史,第一流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不是因为像二王而得到历史的认可。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怀素,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都不是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广泛继承前人,在此基础上探索、总结出具有自己面目的新书法。书家常将“取法乎上”理解为一个时间概念,认为宋代书法取法一定高于明清,唐代书法取法一定高于宋代,东晋书法取法一定高于唐代。书法取法,若抓住二王不放,我们将永远囿于形而下的死胡同中。
书法的取法,未必要专于一家,也未必以二王为最高。后人取法二王,是因为二王曾经启发了无数后来书家。而并非只有二王才能启发后人,我所理解的“取法乎上”,是指向达到艺术彼岸的第一流书法大师学习。
更多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