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锦荣饲料:“沾粘连随”的意义与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11:14

沾粘连随”的意义与作用

作者:武式|吴文翰|杨式|赵幼斌|吴式|张全亮|推手|四纲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935    更新时间:2010-9-24

   吴文翰:太极拳推手“四纲”

 “沾粘连随”本应该是“沾连粘随”。对这四太极拳是非常重视的.被称为推手“四
   这四个字最早出现在《打手歌》中。《打手歌》是l 881年出现在李亦畲手抄的“老三本”中的一篇。这首《打手歌》首句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打手(就是现在的“推手”)是由什么组成的7是由“拥捋挤按”组成的。李亦畲那个时代.打手 (推手)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形式,没有大捋推手.都是四正推手。四正推手的内容就是拥捋挤按。实际上,拥捋挤按中也包含采捌肘靠。另一个是学习态度一定要认真.不能两个手随便画圈子,一定要认真体会研习,体悟太极拳八法的变化。由于武派太极拳是活步推手,不像后来的杨式太极拳是定步推手,所以,《打手歌》的第二句就是“上下相随人难侵”。实际就是要练到周身一家、上下协调的程度。第三句和第四句讲的就是太极拳的技术特点了一一“牵动四两拨千斤”。在这里重要的是“牵动”,就是对对方的来力,一定要有一个牵引.这样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是个比喻形容.意思是用小力胜大力。其关键的要点是受力的点一定要滚动,要空、松.这样才能引化对方来力,做到小力胜大力。所以,”牵动”是四两拨千斤的前提。“引进落空合即出”讲的是太极拳技击的程序,要先引进.让对方落空,然后“合即出”,这是推手中引化拿发的一个程序。这里要特别注意这个“合”字。怎么叫合”7就是在推手过程当中.我的身形、劲力都要和对方如影相随,才能知道对方的弱点在什么地方,才能把对方发出去。“合”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一句是“沾连粘随不丢顶”.这是对上边五句话的一个总结.它着重讲的是推手的技术方法和技术原则要领一一就是“粘连粘随,不丢不顶”。
    对“沾连粘随”这四个字,各家的解释是有差别的。我是这样认识的。
    “沾”.讲的是太极拳的接手要轻.要准。太极拳打手时.首先就是要接手,接手一是要准,二是要轻,不要重。轻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句诗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可以用来形容打手时的”沾”.就是轻轻地像细雨沾衣一样沾住就行了。为什么要轻呢7因为轻则灵。推手练习的是“听劲”的功夫.如果你放松,动作轻.感觉就灵敏:如果重.感觉就相对迟钝。所以.“沾“一定要轻,要灵.这样才能了解对方劲力的大小和方向。
    “连”,讲的是推手时,双方的手臂互相缠绕往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尽量不要与对方脱离。不仅动作要“连”,在意念上也要“意在人先”.预先感知对方的动作意图。这主要是练习顺随的功夫,要求双方的手臂相吸相连.不要脱离开。
    “粘”,是在“沾连”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它和“沾连“不同,是要制住对方。在推手时,一定要缠住对方.“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控制住对方的三节一一身体的三节是头、躯干、下肢:手臂的三节是手、肘、肩;下肢的三节是脚、膝、髋。推手主要是控制手臂的三节,要捋根节.堵中节,塌梢节。就是捋要从对方的根节上捋下来.把中节堵住.用塌劲控制手腕。总之,只有在推手中控制对方的三节,才能“粘”以制敌。也就是说,推手时.并不是仅仅和对方相随相连就可以了,还要把对方往不顺随的地方引导,造成对方的背势:如果是活步推手.还要控制住对方身体、下肢的三节,也就是要”粘”住对方,造成对方不能走化的局面。这样才能想成我顺人背局面.所以王宗岳说:“我顺人背谓之粘。”这时,胳臂不能僵硬.应该像皮条一样柔软。
    最后是“随”.就是随人所动。但是.“随”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和对方相合。不仅要在动作上相合,而且要在神意上和对方相合。只有做到了”合”.才能练习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功夫,这样才能做到“引进落空合即出”。“连”和“随”是不一样的.“随”要求你做到“合”,只有“合”.才能因敌变化而变化,才能引进落空合即出。
    这四个字.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包含了太极拳的推手形式包括了推手的技术,包括了推手学习的过程.包括了推手时的态度。
    练习“沾连粘随”时.要注意四个毛病.即丢扁顶抗。
    顶,就是顶牛,不知道走化,这是我们在推手中常见的现象。走化应该是从腰上走化,走化不了,就会顶牛。
    扁,就是对方推你,你不走化地退让,身法就偏了。
    丢.就是不能连随,跟不上对方.脱离对方。
    抗,就是用力和对方对抗。
    “顶”和“抗”都属于王宗岳说的“无过不及”中的“过”。用力过度.就容易让对方利用.造成自己的被动。“丢”和”扁”是
  “不及”。这时身法不正确,不能走化,不能探听对方的虚实,很容易让对方乘虚而入.被发放出去。所以,只有避免了“丢扁顶抗“这四病.你才能练好“沾连粘随”的功夫。
    “沾连粘随”是推手的基本功,散手训练也离不开”沾连粘随”。要进一步学习太极拳,还要研究武禹襄提出的“敷盖对吞”四字秘诀,以及李亦畲提出的“擎引松放”撒放秘诀、郝月如老师总结的“引化拿发”四字要诀。但是,以上这些,都离不开武禹襄提出的“起承转合”。做到了“起承转合”.就能达到一线贯穿。
    “沾连粘随”虽然主要讲的是打手{推手)的原则和练习方法.但是在套路练习中,也要讲究“沾连粘随”。套路练习的目的就是掌握太极拳的规律,懂得太极拳的规矩。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通过套路练习,使自己处处合规矩.处处守规矩,还要能够脱离规矩.最后达到脱规矩而又合规矩。只有在套路练习中达到身法正确,处处合规矩.你才能练习推手。推手是在套路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实,功夫是通过练习拳架套路积累起来的.拳架的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太极拳十三势“掤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所以,打拳时.一定要心里有拳,明白八法。以前,很多太极拳老前辈平时并不经常和人推手.但是.他的推手功夫却相当好,这就是从练习拳架中积累出来的功夫。因此,我们练习拳架必须达到四个方面:一是明白拳式的名字.二是知道拳式练习的方法,三是明白拳式的用法,四是明白拳式的变化。只有达到这四点.才是真正学会了套路。
赵幼斌:何为“沾连粘随”?
   “沾粘连随”也写作“粘连黏随”,是太极拳最基本的技术劲法和基础功夫,不仅在推手中得以充分的训练和运用,在套路练习中.“沾粘连随”的意念和劲感也无时无处不在指导着自身内在和外在的运动状态。
   “沾粘连随”在技术上最主要的作用是在胶着(推手)状态中能随时随地摸住对方的底.又随时随地协调自身变化适应的姿态,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掌握主动、见机而为、牵动四两、以巧制胜的目的。在散手较技中,感应对方变化.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腾挪闪展、避实就虚、见隙而入、化打结台、节约体能而克敌制胜的战技方法,就是“沾粘连随“技术理念的体现。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武术拳种都具有这种技术内核.这是由武术技能的本质所决定.只是太极拳将”沾粘连随”提升到一个武学的理论高度.突显了“沾粘连随”是太极拳的一个运动原则.强化了太极拳“沾粘连随”的运用功能,因而形成了太极拳独到的运动特点、特色.从而区别于其他武术拳种而独树一枝。
    沾粘连随”四字具体作用和劲感是什么?拳论上有个解释沾者.提上拔高之谓也:粘者,留恋缱绻之谓也: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其基本含义是“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沾”有收提之意.将来劲引拔,使对方重心浮动.失其平衡:“粘”有听拿之意,既不发劲,也不脱离,使对方走也不得劲,抗也不得劲;“连”,舍己从人.可于退化中牵动其根而仆:“随”,彼走我进,可于前进中不等对方势顺逼其出局。此为知觉运动,须细心体察,经久磨练。
    与“沾粘连随”相反的是“顶匾丢抗”弊病。“顶者,出头之谓也;匾者,不及之谓也:丢者,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若是这样.我处处被动.为人所制。因此这正、反四字,对推手、对懂劲、对松柔、对健身、对练好拳架都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要做到”沾粘连随”懂劲的感觉,必须先存“舍己从人”的心态,在心理上做到松、空、容的虚净状态;在肢体上.筋、骨、皮、肉、毛(汗毛)做到最大限度的松弛,能松透则能机灵、能沉重、能沾粘连随。无论是推手、练拳架,均需如此。“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这是王宗岳的一首《打手歌》.描述了这种运动状态的技术方法。这里的“不丢顶”.可理解为是对“粘连黏随”进一步说明:注意不要丢了手、不要顶了劲。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否还可理解为:在这种运动状态和技术方法运用中,还要始终留意“顶头悬”和“不离腰顶”之要法呢7值得我们推敲。
崔仲三:如何做到“沾连粘随”
    “沾连粘随”是太极拳特殊的一种技击技术.是推手训练的基本原则。简单的讲,太极推手就是双方在双手接触的基础上.在以沾连粘随为动作规范要领的原则下,进行的一种你来我往、连续不断地对抗的运动状态。这种对抗是以不伤害对方身体,破坏对方重心为目的。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技巧和技法来维持。“沾连粘随”就是太  l极推手技术、技巧的具体要领。   
    “沾连”是技术,是双方进行太极推手的必要形式,是太极拳对练的技术规范。“沾连“就是双方上肢相互接触(太极推手称之为沾粘着).遵循不丢、不顶、不抗的原则,通过接触的肌肤来感知对方劲力大小、速度变化、角度实施.以及所使用的太极拳技术方法。“粘随”是技巧.是在“沾”的基础上.双方太极拳技艺的具体运用。“沾连”和”粘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要想在推手过程中保持“沾连粘随”的运动状态,就要求我们在练习太极拳套路过程中,要达到“连绵不断”的境界。“连绵”是意识,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用意”。练习太极拳要从始至终保持这种意识,是一种连续的、和缓的、无限延长的意识。“不断”是指动作与动作问的衔接处,没有停顿和断续的痕迹.式式贯串,一气呵成。太极拳要始终在“松沉“的基础上,非常柔和地、、缓慢地、不用拙力地表现出贯穿始终.“运劲如抽丝”的劲力感觉。太极拳不仅仅是会练.更重要的是要会“品”.如同品茶一样.要有滋有味。在套路动作的变化之中,要能体现出”听劲”、“沉劲”、“粘劲”.要表现出拳势问衔接、转换、折叠、往复、连贯不断的变化轨迹。只有内练意气的连绵不断,才能保证劲力的无断续、动作的不停顿。当然动作外形相互问的式式相连.也有助于诱导气血畅通周身。以上这些就是自我感知.也可以称之为太极拳的练习意境.如同平常所讲“有味,有东西.有感觉”。在这种自我感知的基础上,逐渐明了内心的变化、腰身的转换、手法的运用、虚实的变化、劲力的体现.才达到拳术上身效果。这是基础.也是根本。有了这种连绵不断的感觉,在太极推手的实际运用中.再遵循“沾连粘随”的原则.把练拳时的“自我感知”实际运用到“己彼之间”的感知中,达到理解太极推手技法的实施。所以讲拳术是基础,是根本。只有扎扎实实地进行拳术的练习.体会其中的感觉,才能在推手中体会“沾连粘随”的要领。
张全亮:武术都应该讲究“沾连粘随”
    “沾连粘随”是太极拳技击的一个特点.它是
    “沾”着打.就是在对方的力刚刚接触到你的身体时,你要沾上它.和它连在一起。只有沾住它,才能“听”出它的动向,随势而动,顺势合力发人。“沾”是离不开的意思。要沾住对方,“粘”的意思和“沾”相似,粘住对方后,还要粘住对方,让对方摆脱不掉。“连”是连接的意思,要岁曲酒伸。“随”是随机而动,顺随的意思。只有随,才能连。“沾连粘随”这四个字,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侧重。相同的是连合在一起,不能脱离。不同的地方是“粘”是“沾”的进一步要求,“随”是为了“连”,“沾连粘随”这四 个字是不能单独成立的.是互相关联的。
    “沾”的功夫是很难练的,双方动作缓慢时.还容易沾住对方;双方攻守动作非常快时.就很难沾住对方,这时.“沾”的功夫就要求比较高了。
    “沾连粘随”功夫是通过练习太极拳套路和推手.逐步培养出来的。练拳架时.要注意连绵不断、柔和缓慢、随机而动,培养一种”沾连粘随”的意识。然后,还要通过推手练习,培养“沾连粘随”肢体感知能力。推手是训练懂劲功夫的。通过各种推手方法,训练人体懂劲的感觉,培养进攻防守的感知力。太极拳练习的是身体局部神经的条件反射,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反射动作,就像马受到蚊虫的叮咬时.浑身自然而然发出抖动,弹落蚊虫一样,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浑身就像充了电一样.有感而应.一触即发。
    总之,太极拳的套路训练是为了培养连绵不断、意识集中的手段,也是为了培养身法功架的正确.而“沾连粘随”功夫的训练,主要是通过推手来培养的。推手时.要用意不用力。用的力量过大.就影响“听劲”能力的训练。在推手时.要用皮肤、汗毛感知对方的动态。这样长期练习,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太极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讲了“沾连粘随”功夫训练的三个步骤:开始时推手打轮要达到“着熟”,能够听劲,能够不顶不抗:动作熟练后.慢慢地就“懂劲—了.知道怎样化打:最后达到“神明”一一不完全是靠皮肤接触对方,而是靠神意接触对方,“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对方稍微有一点动作意识.甚至通过眼神.我就可以判断出对方的意图,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就到了高级阶段,能够随心所欲。
    太极拳技击为什么讲究“沾连粘随”呢?这主要是为了引进落空。在技击上.太极拳要求你像一个轮子.来力沾上.就旋转让它落空。为什么要“沾”住来力呢?“沾”住是为了有个支点,沾住对方后.沾着点不动,你要找到另外与之相合的点施加力量,从而引进落空。太极拳不是顶抗对方,而是顺着对方的力量走化对方,把对方引到背势的状态。为此,必须要“沾连粘随“。如果不在“沾连粘随”上下功夫,那就不会懂劲,只能是顶抗,最后就是比拼力气,大力胜小力。
    那么,如何在太极拳盘架子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解决“沾连粘随”这个问题呢?首先要立身中正.这样身体才能灵活.才可以随意左右旋转化解来力。如果立身不正,重心转换不灵活,推手时就不能很好地化解来力。所以,盘架子必须要中正安舒.每一个动作都是随势而动.没有丝毫的牵扯勉强。太极拳必须通过套路和推手练习.把先天的顶抗拙力磨掉.培养出随机而动,应物自然的自然反应.完全是顺其自然、顺势借力.这样才能培养出“沾连粘随”的功力。练拳有几个层次:开始时如临深渊,处处小心谨慎,循规蹈矩.继而如临渊羡鱼.悠然自得。练太极拳架套路和推手,就是在不断提高自己自身平衡的能九提高自己感知外力的能力.这样就能达到一个高级的层次。这时,自己就如行云.能够随风而动,没有丝毫顶抗;如流水.能够随方就圆.无孔不入。练到如云似水.“沾连粘随”的功夫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沾连粘随”是一种方法和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把太极拳的“听劲”功夫练习出来。人体就好比是一个轮子.轴必须是直的.辐条不能弯曲,轮胎的气必须饱满.这样.触之即旋转,不受丝毫的力量.这就是“沾连粘随”功夫的表现。
    在传统的太极拳训练中,还有另一种“沾连粘随”的训练方法,就是两个人各执丝线的一段,_人随意而动另—人如影相随.不能让丝线有所松弛.也不能把丝线拉断。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人的“沾连粘随”的能力。另外.太极拳的沾杆训练.也是为了训练“沾连粘随”的能力。
    除了动作上的”沾连粘随”外.我们还要特别讲究意念上的“沾连粘随”。动作上跟不上,必须劲断意不断,在意念上要跟上对方。
    “沾连粘随”不仅太极拳讲究.其他的拳种也应该研究。八卦掌也是讲究”沾连粘随”的。“沾连粘随”不应该是太极拳的专利,只要是武术搏击,都应该讲究“沾连粘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