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昉 述异记:浙江省新课程语文选修课程专题学习网站 - 文章中心 - 《墙上的斑点》采用什么叙述视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1:36:22
《墙上的斑点》采用什么叙述视角有网友认为这篇小说的视角是“全知视角”,理由是“这篇小说带着极强的主观性,坚决地拒绝他人参与,没有他人视角和其他思想存在的可能”。这个理由包含着网友划分叙事视角类型的两种标准:所叙内容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视角是单一的还是多重的。这样的标准显然是有问题的。“叙事视角”从字面上看,就是“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申丹《视角》)的意思。这个角度,就好像观察景物时的立足点,可以移步换景,可以定点观景;可以仰望,可以俯瞰。上面的标准一个是从内容上判断,一个是从视角的数量上来判断,这都和“角度”无关。教材把叙事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是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的立足点来分的。叙述者如果站在故事外观察故事,是故事的局外人,他对故事中的人和事的任何情况都了如指掌。这个时候,叙述者采用的是全知视角。叙述者如果采用故事中的人物来观察故事,他身在故事中,是局内人,他对故事中其他人、其他事的情况的了解必定受他的位置的约束,所知有限。这个时候,叙述者采用的是有限视角。采用全知视角,叙述者在同一个时候,可以清楚了解故事中不同地方发生的事。中国古代小说中常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句子,这是一种全知视角。两朵花开在不同的地方,但叙述者都清楚,只是不能同时叙述。采用有限视角,因为叙述者为故事内的人物,对他不在场时的人或事肯定所知有限。上面对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作了区分,下面来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采用什么视角。和《桥边的老人》一样,《墙上的斑点》也是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事,就是说,叙述者是借用故事中的“我”的视角来观察故事的。这样看来,应该也是采用了有限视角。但《墙上的斑点》的有限视角的运用比《桥边的老人》要来得复杂。《桥边的老人》虽然有两个人物,但叙述视角却比较单纯,只有“我”的视角,没有老人的视角。(如果以叙事视角的数量来判断视角的类型,那《桥边的老人》岂不成了全知视角?)《墙上的斑点》貌似只有一个人物,但这个人物有过去和现在之分,这导致了小说有两种不同层次的叙述视角。一方面叙述者是采用现在的“我”的视角来观察整个故事的,即现在的“我”在回顾过去的“我”。这构成了小说第一层次的叙述视角。另一方面,被回顾的过去的“我”又在讲述当时的所想。也许有朋友会说,现在的“我”应该比过去的“我”所知的要多,这是全知视角的表现。现在的“我”虽然知道过去的“我”所不知道的一些事——这看起来好像是全知视角,但过去的“我”所不知道的这些事却都是现在的“我”所经历过或听说过的事,都是“我”在场时候的事。对于那些“我”不曾在场的人或事,现在的“我”还是无从得知。这和《桥边的老人》一样,叙述者“我”均被限定在自己所见所闻的范围之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叙述时主观些还是客观些,可根据需要灵活掌握。海明威信奉“冰山理论”,不想让叙述者对所观察的故事说三道四,因此看起来很客观。但实际上,叙述者所记录的客观事实都是主观选择的结果,否则我们也难以读出反战的主题了。伍尔芙坚持“心理真实”,让叙述者不断地对所想的事作出褒贬,于是看起来就很主观。但这种主观,在伍尔芙看来,可能比海明威的更真实更客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