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圈帮的小说:贵州日报新闻:循环经济引领多元产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16:29
循环经济引领多元产业
——水矿集团高端转型发展样本剖析本报记者 田 洋 孙晓蓉
贵州日报新闻 时间: 2011年11月21日 来源: 贵州日报
作者:


【新闻提示】
今年,在煤炭主业和其他多元产业迅猛发展拉动下,水矿集团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元,昂首迈入全省百亿元企业行业。
从5亿元到100亿元,水矿用时10年,将提前4年完成“二次创业、十年百亿”目标,并由单一资源开发型企业到新型煤化工企业迈出坚实一步。
随着“高端调整、高端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一个以煤炭生产及加工为主,集煤化工、煤机制造、电力、建筑建材及房地产开发、物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已在水矿形成。
“十二五”,水矿又有了新目标:力争煤炭产量达到3000万吨/年,销售收入200亿元。踩着“生产-发展-跨越”的发展步点,水矿经历凤凰涅槃,在新型煤炭工业化道路上,正展翅欲飞。
二次创业:
十年再造20个水矿
用企业领航人魏永柱的话来说,二次创业意味着发展、富强和竞争,“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从销售收入这一指标来看,2000年仅为5亿元,2011年将攀升到100亿元。从5亿到100亿,用时10年,相当于十年再造20个水矿。
骄人业绩背后,是水矿人二次创业的艰辛努力,是在“让矿区美起来,让职工富起来,让企业竞争力强起来”思路引领下的具体实践。
新矿区开发建设。2002年,水矿抽调精兵强将、采取现代企业新模式创建中岭煤矿,仅用17个月,年生产能力100万吨的首采区即形成。到2005年6月,中岭煤矿3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全面形成,取得了“速度最快、投资最省、用人最少、设备最优”四个贵州煤炭建设之最,是全省第一个为“西电东送”工程建成的大型现代化矿井。
同时,“西电东送”重点建设项目发耳电厂配套骨干矿井、设计能力年产465万吨的格目底矿区相继开工。其中,年产60万吨中井矿已于2008年9月建成,次年达产;设计年生产能力240万吨/年的格目底东井首采工作面今年11月投产,另外两个矿井前期工作也有序进行中。预计到2012年,整个格目底矿井将全部建成。
老矿区扩能技改。自2004年启动技改项目以来,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建成那罗矿三采区和盛远矿三采区,新增产能120万吨/年;在建的大湾中、西井及那罗矿一二采联合布置、老鹰山技改工程正紧张进行,其中设计能力90万吨/年的大湾西井即将建成投产。同时,对3座洗煤厂进行配套改造,淘汰工艺,采用先进的三产品无压旋流重介洗选工艺,洗选能力大幅提升到580万吨/年。
经过新矿区开发和老矿区技改,到2009年,水矿核定生产能力达1226万吨,矿井的基础条件和生产能力达到生产原煤1000万吨以上。同时投入巨资,对有条件的矿井投入综采、综放、综掘设备,使采煤机械化水平达到了100%。通过治理瓦斯、建立安全监控系统等措施,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为采掘工作面提高单产奠定了安全基础。这期间,水矿还摸索推广“锚网喷注”、“无压旋流重介选煤”等全国先进工艺,为提高煤炭产量夯实了技术基础。
“2009年,是水矿的一个重要节点。”魏永柱说,水矿原煤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二次创业”实施八年交出的最好答卷。这标志企业生产规模迈上一个新台阶,跻身全国大型煤炭企业行列,实现原煤生产“量”的跨越。
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十一五”期间,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和金融危机让水矿遭受严峻考验。面对困难,水矿上下展开思想大讨论,提出“五统筹五和谐”统领二次创业的战略思想,逆势而上,制定了提前三年实现2005年提出的“百亿企业”目标,并果断作出调整结构、加快上大项目的决策,顶住压力全力实施。特别是在后三年,水矿艰难爬坡,砥砺奋进,开创了新局面。
到2010年,水矿原煤产量1068万吨,增长52.14%;销售收入70.22亿元,增长235.50%,在岗职工人均收入32275元,增长84.43%,实现了“十一五”的胜利收官。
伴随着“二次创业、十年百亿”目标,水矿企业步入从求生存到谋发展,从谋发展到求跨越的快车道。
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新要求,工业强省战略在全省迅速展开。
围绕企业实际,水矿迅速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启新的发展动力,以解放思想扫除障碍,以观念突围开辟空间,以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新局面。
以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永柱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在经过慎重调研,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出了坚持“突出主业,坚持以煤为主;发展非煤,打造相关多元产业”的基本思路,决心加快“高端调整、高端转型”步伐,着力构建煤炭生产及洗选加工主业,煤化工、电力、建筑建材及房地产、机械制修、物流等相关多元产业的“1+5”产业格局。
今年,进入11月,水矿煤炭生产传来利好消息:在提前两月完成全年电煤任务的同时,累计生产原煤1000.36万吨,可确保全年实现1200万吨目标。同时,煤化工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为百亿目标作出贡献。
“企业在煤炭主业和其他多元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下增速强劲,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提前4年实现‘十年百亿’目标。”魏永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底气十足。
如今,“1+5”产业格局清晰可见,水矿跨越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高端转型:
“从井下到井上”的漂亮转身
2010年12月22日,是水矿集团发展历程中的另一个重要节点。
当天,水矿鑫晟煤化工有限公司老鹰山煤电一体化项目打通全部工艺流程,第一批纯度为99.87%的精甲醇煤化工产品正式“出炉”。这意味着,水矿迈出了由煤炭企业转型煤化工企业的第一步。
站在生产现场,鑫晟公司副总经理陈军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一吨煤,只卖得几百元,1.5吨煤可生产1吨甲醇,而甲醇当前的售价为每吨3000元至4000元,显而易见,盈利空间很大。从原煤到甲醇,吨煤附加值提高2800元,增加8倍,价值成倍增长。
化工生产区的一头,连着一座煤矸石发电厂,利用周边矿区的劣质煤和煤泥发电,提供了甲醇生产所需的蒸汽和电力。而煤矸石发电厂的一头,则连接着一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厂,专门负责“吃掉”发电厂和化工厂产生的粉煤灰等残渣废物。
粗略计算,发电厂每年可消耗劣质煤和干燥煤泥106万吨,而水泥厂每年可将发电厂和化工厂的废弃物全部消化。
据陈军介绍,甲醇和水泥自推向市场便广受欢迎,目前主销广东、广西、四川和省内各地。到今年年底,一期工程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8.24亿元,实现税金1.11亿元。
“把资源‘吃干榨尽’,才能显现出价值倍增效应。”水矿集团总经理倪德飞说,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认识到,“仅靠卖资源,难以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企业要发展,不能在煤这一棵树上吊死。”因此,围绕“煤”字做文章,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延长产业链,走多元发展之路,成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
改革总是会遇到阻力。
煤化工项目从2006年决策,到2007年开始实施,有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质疑声:“发展煤化工我们是外行,到底行不行?”,“安心挖煤就行了,煤化工肯定搞不了。”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使得工程建设资金出现巨大困难,项目实施遭遇巨大挑战。
面对各种阻力,项目是停下来还是“咬牙”坚持,成为摆在企业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解放思想大讨论,企业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决定排除外部干扰,坚持理想,“勒紧腰带也要干下去”,“砸锅卖铁也要干下去。”在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永柱的大力推动下,水矿分赴北京、上海等地,四处融资,寻求合作伙伴。最终,成功融资10亿元,渡过资金难关。
“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水矿人把煤变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愿望就不能实现。”倪德飞说,这个托起水矿高端调整、高端转型梦想的循环经济项目,帮助企业完成了从量到质的跨越。
与煤炭资源深度开发相呼应,煤机制修也在水矿风生水起。
今年3月,为加强煤矿机械成套设备制造能力,水矿携手央企--中煤科工集团共同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煤机成套装备制造基地。该基地集煤矿开采、洗选、深加工成套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咨询、服务和示范性工程建设为一体。目前,总投资30亿元的一期工程已在六盘水红桥新区开工建设,建成之后将面向西南,剑指东南亚。
与此同时,非煤产业齐头并进,大踏步前进。恒利物流公司积极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对外产值,全年可望实现产值9亿元。机制公司以维修、再制造为主,同时加强与西南天地等优势企业协作,全年有望实现产值4亿元。新建业建材公司在今年实现3000万块砖的基础上,明年将扩大规模,在织金矿区搭建一条新型环保砖生产线。
走过“傻大黑粗”的单一资源开发型企业时代,实力倍增的水矿以新的战略眼光,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拓展煤化工、电力、化工、建材、物流等几大产业,践行科学发展之路,呈现出主业突出、多业并举、环境友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随着“高端调整、高端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完成“从井下到井上”的漂亮转身,一个以煤炭生产及加工为主,集煤化工、煤机制造、电力、建筑建材及房地产开发、物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已在水矿形成。
发展篇
煤化工项目托起水矿高端转型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