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张厅简介导游词:201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4:50:51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13题。

1.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西南风

2.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乙图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

3.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福建山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台风           B.地震           C.风暴潮         D.滑坡

读“我国不同时期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单位:百帕)回答46题。

4.此时,甲图中上海盛行(  )

A.西南风                            B.南风

C.偏北风                            D.不确定

5.此时,甲图中上海至日本九州岛一线海域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                          B.晴朗

C.大风                              D.降温

6.乙图中,南疆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却比同一纬度的北京风力小,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距海远近                          D.地形

某校地理小组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下图):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据此回答78题。

7.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锋面             C.高气压            D.低气压

8.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中央气象台20092226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未来两天,新疆东部、西北地区大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将有57级偏北风,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据此回答911题。

9.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原因是(  )

A.江河湖面摩擦力小

B.江河湖面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大

C.江河湖面气压梯度力大

D.江河湖面地转偏向力大

10.下图为该天气系统略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有关锋面L1、L2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

11.未来两天,图中N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前者升高,后者变大               B.前者降低,后者变小

C.前者升高,后者变小               D.前者降低,后者变大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或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

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

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13.我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主要锋生地带的是(  )

A.四川盆地                        B.南岭地区

C.东北内蒙古一带                D.河西走廊地区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条等温线,据此回答1415题。

14.图中表示7月份等温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

15.当气温分布状况如图④曲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京市的白昼较淮安市短

B.恒河下游地区泛滥成灾

C.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可能出现极昼现象

D.江苏各地盛行西北季风

二、综合题(36)

16.第16届亚洲运动会于201011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季风进退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

(1)夏秋季节,能够给广东沿海地区带来降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和         ,从气象因素考虑广州亚运会选在11月举行,期间天气以晴好为主的主要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年份,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相比,不易发生春旱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年份,当锋面雨带位于华北和东北地区时,控制长江流域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

 

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09年入冬以来,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雪警报,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受暴雪影响严重,下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

(1)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画出等压线,并用正确的图例画出锋线

(2)据图判断此时雨雪主要分布在(  )

A.内蒙古东部                         B.黑龙江东部

C.新疆北部                           D.华北东部

(3)每次大雪过后都伴随大幅度降温,导致降温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重的大雪除了压垮建筑、影响人民生活外,还会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门产生影响。

(5)请用所学知识评价大雪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  1B 2.A 3.D 4.C 5.A 6.D 7.B  8C 9.A 10.B 11.B 12.AD 13.CD

14AC 15.CD

16(1)锋面 气旋 锋面雨带已退出我国大陆地区,台风发生频率较低

(2)东北平原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东北地区春季积雪融水

(3)C 炎热干燥 受高压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

17(1)画图要求(等压线:连线正确、平滑;锋线:位置正确,图例正确)

 (2)A

(3)冷气团取代了暖气团

(4)交通、电力供应、通讯

(5)有利:大雪覆盖地面,减少风力对地面的侵蚀和沙尘暴的发生;积雪融化,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保持土壤墒情。不利:野生动物的数量下降。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

(2011·拉萨模拟)读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受此天气系统影响,与长沙相比,南昌的天气特征(  )

A.冷且干   B.暖且干

C.冷且湿   D.暖且湿

2.若该气压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

A.东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南风转东北风

解析:图中显示长沙与南昌之间有一低压中心,即气旋存在,此时南昌处在气旋的东侧,冬季吹东南风而较温暖湿润,长沙处在气旋的西侧,冬季受西北风影响而较寒冷干燥;若该气旋东移,南昌最终会处在气旋西侧而吹西北风。

答案:1.D 2.B

(2011·昆明调研)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附近是冷锋且正好经历阴雨天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高

B.风向:南风西南风东南风

C.气压:高

D.降水:晴

解析:依据冷锋符号,可判断图中甲、丁两地位于冷锋附近,锋面降水都将在冷气团一侧,甲、丁两处唯有甲符合。从甲到乙沿纬线方向依次是冷气团、暖气团和冷气团,则气压状况变化为高高,降水状况为阴雨阴雨。

答案:3.A 4.C

   读“某地1月等温线和台风移动路径图”完成57题。

5.有关图中半岛1月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气温低,内陆气温高

B.沿海气温高,内陆气温低

C.北部温差大,南部温差小

D.北部等温线向南凸,南部与纬线平行

6.有关梅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就是梅雨

B.东亚临海国都受到梅雨影响

C.梅雨是东南季风与西北季风相遇形成的暖锋天气

D.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栽培非常有利

7.有关东亚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亚各国受台风影响的时间相同

B.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反气旋

C47月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710月相反

D47月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710月相同

解析:第5题,同一纬度沿海气温高于内陆;北部等温线密集,温差大,南部等温线稀疏,温差小。第6题,东亚临海国中朝鲜不受梅雨影响;梅雨是准静止锋天气。第7题,47月,台风的势力不断增强,冬季风不断减弱,台风的路径不断影响亚欧大陆;710月与此相反。

答案:5.C 6.D 7.C

8.下图为某一区域500百帕等压面高程(单位:米)分布状况图,图中的MN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分别是甲、乙。下面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可能有锋面气旋

B.乙地为反气旋,昼夜温差大

C.甲为城市,乙为郊区

D.甲地气压低,气温高

解析:高空等压面分布的海拔高度与气压值正相关,则图中MN两处分别为高空低压和高空高压中心;而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则甲乙分别是高压和低压中心,据此可判断乙地可能有锋面气旋。

答案:A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910题。

9.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90°N、赤道低气压带

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

解析:由图可知,在50°N左右出现了一个高压中心,此时60°S附近出现了气压最低值,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答案:A

10.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解析:亚欧大陆出现了高压中心,应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由此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答案:D

(2011·潍坊检测)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MN两地天气比较正确的是(  )

①M地比N地风力小 ②M地比N地风力大 ③M地比N地气流更暖湿 ④M地比N地气流更干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图中N地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知M地的等压线比N地密集,故风力M地大于N地;M地位于海洋上且属于暖气团,所以M地比N地更暖湿。第12题,结合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可知N地风向大致为东北风。

答案:11.D 12.D

二、综合题(40)

13(2011·贵港模拟)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20)

(1)此时A地处于_______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________(4)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________b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3)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4)根据上面的天气形势图作出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2)(  )

A.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B.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C.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

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5)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____

_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4)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通过对大气的气压分布的分析,对控制该地区的天气系统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分析天气的变化特点及状况,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的气压最高,为高压中心,应为反气旋,气流下沉,所以,天气晴朗。(2)A处为高压脊,天气晴朗,故没有锋面系统,bc两地都位于低压槽附近,按其分布的位置,应一个为冷锋,一个为暖锋。由于bc所在地区为气旋,北半球的气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故b处系统应向北移动,c处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北面为冷气团,南面为暖气团,所以,b系统是暖气团主动前进,为暖锋,c系统是冷气团主动前进,为冷锋。(3)风速的大小,要看等压线的密度,等压线稠密的地方,气压差大,风速就大。(4)要做好天气预报,一要准确地定位,二要准确地判断出天气系统。(5)由于有反气旋和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天气,在春天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旱,容易造成大风降温天气,若冷空气强大,有可能出现寒潮、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答案:(1)高 晴朗

(2)c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3)②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C

(5)寒潮 沙尘暴

14.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20)

(1)说出甲地的风向。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5)

(2)说出图甲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2)

(3)在图乙中画出875900925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

型。(5)

(4)图甲中的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

表。(8)

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

图乙所示天气系统

自然灾害名称

对农业的影响

解析:(1)从图中可知甲地位于北半球反气旋的东部,多吹西北风,甲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乙地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2)A天气系统为冷锋,到达北京时出现大风降温、甚至可能出现雨雪天气。(3)从图中气压数值可知图乙中天气系统为气旋。(4)甲图为45日的天气分布,故天气系统A可能造成寒潮或沙尘暴天气。乙图可能造成台风灾害。

答案:(1)西北风。 甲地比乙地风力更大,原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2)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

(3)画图略 低气压或气旋。

(4)

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

图乙所示天气系统

自然灾害名称

寒潮(或沙尘暴)

台风

对农业的影响

不利影响:冻害等(沙尘暴引起土壤侵蚀、农业减产等);有利影响: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等

不利影响:淹没农田等;有利影响:缓解旱情等

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下列因素中对该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影响最弱的是(  )

A.交通运输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气候                   D.城市规模

2.该城市在图示阶段出现的现象是(  )

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

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在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

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

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4.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

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56题。

5.由图中可知乙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其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社会福利好                  D.历史悠久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

B.目前,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人口较少

D.丙国的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8.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符合(  )

A.市场最优原则                   B.交通最优原则

C.消费最优原则                   D.便民原则

9.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阶段Ⅰ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11.阶段Ⅱ中,城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交通不便 ②地价上涨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读“城市温度与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变化关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判断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有(  )

A.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C.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不相关

D.该城市职能为政治、文化中心

13.由此必然会带来的现象有(  )

A.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B.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

C.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D.城市环境恶化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慢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15.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原因并不是(  )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二、综合题(36)

16.下图中ABC三个阶段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

(1)图示信息显示该区域的城市发展特点是                   。

(2)A阶段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初期主要呈现出     分布的特点;B阶段,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C阶段,该地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向    。

(3)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出    和    的特点,这对商业网点有何影响?

  (4)试分析该地区在C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材料一 2009910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表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中指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5.7%,按照每年0.8个百分点的增速,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含预计)”。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     扩展。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以及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4)试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答案  1C 2.D 3.C 4.B 5.A 6.B 7.B 8.B 9.B 10.A 11.B 12.AB 13.BC

14CD 15.CD

16(1)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沿河

公路与铁路(或交通线) 沿海 (3)多样化 网络化 使商业网点密度变大,规模变大,多沿交通线分布。 (4)耕地减少;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海水入侵;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17.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 地域

(2)表现:城市数目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动力:工业化。

(3)问题: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人口就业压力过大;犯罪率上升;疾病蔓延;资源短缺等。

借鉴意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注重保护城市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迅速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问题: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

城市区位与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读“上海市连续四周(2011728日~2011824)住宅环间均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回答12题。

内环以内

内外环间

外环以外

日期

7.288.3

8.48.10

7.288.3

8.48.10

7.288.3

8.48.10

住宅均价

32 569

32 521

14 710

14 715

6 873

6 896

日期

8.118.17

8.188.24

8.118.17

8.188.24

8.118.17

8.188.24

住宅均价

32 521

32 386

14 700

14 688

6 904

6 439

1.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住宅区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下列关于上海市从中心区到外环以外房价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逐渐降低——交通因素

B.逐渐升高——地租

C.逐渐升高——人口密度

D.逐渐降低——地租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正圆形,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通达度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4.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

A①          B②          C③           D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左图)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右图)回答57题。

5.左上图中所示地区(  )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6.关于左上图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            Cb            Dc>d

7.右上图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  )

A.a以内的区域                    Bab间的区域

Cbc间的区域                    Dc以外的区域

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简图”,回答89题。

8.下列因素对a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最小的是(  )

A.政治                           B.宗教

C.地形                           D.矿产资源

9b湖泊的水位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增加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湖床抬升

C.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大

D.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下图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大城市的区域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市区+城市影响区

B.都市区

C.都市区+城市影响区+乡村腹地

D.主城区+内缘区

11.图中所示区域与城市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B.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内缘区、住宅区——城市影响区、卫星城——外缘区

C.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外缘区、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D.商业区——内缘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读“江汉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北部为新兴工业区,南部为传统工业区)回答1213题。

12abcd四地中,工业布局规划合理的有(  )

Aa           B         C.c             Dd

13.该城市铁路通车后,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拟搬迁至e地,其主要原因有(  )

A.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B.加强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C.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D.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下图是“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正负面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负面影响分别是(  )

A.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  B.增强安全保障

C.造成交通拥挤  D.产生噪声污染

15.下列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加速郊区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

D.加强城乡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

二、综合题(36)

16.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

 (3)FG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原因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材料一 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状况。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 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每百人中65岁以上人

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家庭规

()

1953

3 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 452.21

3.71

14.83

4.09

1982

6 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 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 438.07

8.76

41.49

3.23

(1)材料一中制约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__________________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和1 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多选)(  )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D.改善城市环境

E.缓解老城区衰落

(3)根据材料三可看出江苏人口有怎样的变化趋势?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A 2.D 3.B 4.A 5.B 6.C 7.A  8D 9.C 10.A 11.C 12.BD 13.BC

14AD 15.BD

16(1)偏南风 (2)靠近铁路和公路,运输方便;靠近河流,用水方便;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减少污染。

(3)G  (4)A 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

17(1)交通运输条件 (2)ABC

(3)变化:江苏总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规模有变小的趋势。原因:江苏经济发展较快,乡镇企业较发达,外省人口迁入较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营养状况大有改善,老年人口增多;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快,大量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婚育观念改变,少生优生使家庭规模变小。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新浪网201084日消息:昨天南京最高气温达到38.3°C,创下5年来的最高值。预计后天开始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高温将暂时得以缓解。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                       B.人口过多

C.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D.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2.下列作用与“后天开始高温暂时得以缓解”有关的是(  )

①梅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 ②冷空气侵袭 ③海洋气流带来冷空气 ④城市对流增强降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图中四点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M              B               C              DP

下图是“某地区201018日某时500hpa等压面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4.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5.造成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势高低                             B.海陆性质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读下图,回答67题。

6.若此图是冬季风环流侧视图,影响我国的西北风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

7.若此图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侧视图,则A处表示的气压带和③处表示的风带分别为(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C.极地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9.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

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

11.形成“地球变暗”的大气热力作用主要是(  )

A①            B②           C③            D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N盛行上升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13.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1月份、冬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7月份、夏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读下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据此回答1415题。

1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湖泊使局部地区温差变大,空气湿度增大

B.围湖造田、围垦沼泽是图示原理的正确运用

C.长江三峡水库对库区有与图示原理相似的作用

D.如图所示的气流运动在夏季的白天最常见

15.与图中气流运动成因类似的有(  )

A.东亚季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海陆风

二、综合题(36)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

材料一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哪个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

(1)判断图示时期南半球的季节,试说明理由。

 (2)试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多少,并分析原因。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试说明气流相对上升和下沉时所在的纬度位置、气压性质及天气特征。

 (5)分别说出常年受C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和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及西部地区气候特征。一年中,受BC气流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的气候特征又是怎样的?

答案  1C 2.A 3.A 4.D 5.A 6.C 7.D   8D 9.B 10.D 11.B 12.AD 13.AB

14CD 15.AD

16(1)816时。

(2)变小

(3)如图

 (4)①A ②如图

17.(1)夏季;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A地比B地降水丰富。

A(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信风带)气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相对上升的气流在南北纬60°和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常出现阴雨天气;相对下沉的气流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高气压,一般为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终年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下面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交通

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最有可能是(  )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4.下列四种经济作物最适合在甲省区种植的是(  )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水稻

读“香港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56题。

51955年,香港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地域类型属于(  )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61975年至1998年,香港地区弃耕地比重大幅上升的原因有(  )

①城市不断发展,土地买卖日益兴旺 ②政府限制农业的发展 ③全球变暖,不利于香港农业发展 ④农民进入市区寻找高收入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目前从美国进口的粮食价格比我国自行生产的要低,价格的差距使我国农产品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所以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是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唯一途径。据此回答79题。

7.我国在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上不具备竞争优势,而我国在芦笋种植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主要是因为我国(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土壤肥沃                       D.雨热同期

8.芦笋的种植在我国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发展速度较慢,但近年来由于品质上的改善,出口量剧增,农民也依靠芦笋产业富了起来。这说明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

A.制定国家政策                   B.依靠科学技术

C.发挥劳动者的经验               D.改善自然条件

9.我国从美国进口的粮食的产地,主要位于美国的(  )

A.东部低山丘陵区                 B.西部沿海地区

C.中部平原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图示是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蔬菜大棚,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据此回答1011题。

10.蔬菜大棚实质上是改善了农业生产中的(  )

A.地形条件                       B.光照条件

C.降水条件                       D.热量条件

11.春节期间,大棚内的蔬菜上市时,发现b处附近的蔬菜长势明显不如a处,但口感却优于a处,原因是(  )

①a处土壤条件好 ②b处水分条件好 ③a处热量条件好 ④b处通风条件好 ⑤b处温度高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213题。

12.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B.图中城市人口减少了

C.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13.从Ⅲ到Ⅳ阶段,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B.消费观念  C.劳动力  D.市场

读“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有(  )

A.生产规模大  B.商品率高

C.精耕细作  D.科技水平高

15.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次生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

二、综合题(36)

16.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材料一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 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 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 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2)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了,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

 (4)说出从广东运蔬菜进京可选择的铁路干线。(两条即可)

17.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材料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河南省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1)图中表示京九铁路的字母是    。

(2)简述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说明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4)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简述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A 2.A 3.A 4.C 5.B 6.B 7.A  8B 9.C 10.D 11.B 12.AC 13.BD

14AB 15.AB

16(1)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或土壤肥沃)。不利条件: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大。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府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

(3)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经济收入。

(4)京广线、京九线。

17(1)d

(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热配合好(或:雨热同期);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发展;实行产业化经营(粮食生产规模扩大)

(4)控制人口数量;切实保护耕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防灾减灾;实行区域化、专业化发展。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读“我国台湾省部分产品出口比重示意图”,回答12题。

1.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在竞争中丧失了(  )

A.廉价劳动力优势                B.市场优势

C.技术优势                      D.信息优势

2.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  )

A.技术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

3.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强弱。下列工厂与图示工业区位选择类型相符的是(  )

A.①啤酒厂 ②炼铝厂 ③普通服装厂 ④制糖厂

B.①炼铝厂 ②普通服装厂 ③制糖厂 ④啤酒厂

C.①普通服装厂 ②制糖厂 ③啤酒厂 ④炼铝厂

D.①制糖厂 ②啤酒厂 ③炼铝厂 ④普通服装厂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柱,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产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B.产业集聚现象目前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业集聚一般发生在工业化初期

D.我国目前不宜提倡产业集聚

5.产业集聚的作用有(  )

①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②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③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 ④有利于技术、管理和知识的交流以及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6A地区的重点产业最可能是(  )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工业

7.图示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分布,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人口分布状况                 B.主要交通线走向

C.水源条件                     D.地形因素

8.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

C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

D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崛起了大量的以专业生产某一类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城镇,如佛山市南海区平洲(制鞋)、顺德区乐从(家具)等,这些工业镇往往“一镇一品”,颇具特色。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911题。

9.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密集而发达,下列不属于其发展的区位因素的是(  )

A.平坦的地形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10.该地区专业镇的兴起,反映了工业生产的(  )

A.转移                        B.集聚

C.专业化生产                  D.对环境要求降低

11.该地区的工业主要是(  )

A.耗能多的工业                B.耗原料多的工业

C.科技水平高的工业            D.劳动密集型工业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1213题。

12.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A.市场广阔                   B.资源丰富

C.海运便利                   D.技术先进

13.广东将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

A.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

B.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C.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下图为“我国某市支柱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在Ⅰ阶段(  )

A.工业布局在原料产地

B.生产技术条件要求高

C.企业专业分工程度高

D.工业规模小

15.与Ⅱ阶段相比,Ⅲ阶段的新变化有(  )

A.对劳动力和资金的需求增多

B.工业产品更新周期缩短

C.企业工人多,规模大

D.对交通通达度要求提高

二、综合题(36)

16.读“某地工业布局示意图”,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该布局都是合理的,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16)

(1)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风。

(2)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还具有两个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考虑建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可建____________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4)图中C处建有一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其布局符合________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

材料一 200810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了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一半领土回归中国,这一块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材料二 东北亚局部图及黑瞎子岛示意图

(1)与黑瞎子岛成因相同的岛屿是(  )

A.台湾岛  B.崇明岛  C.大堡礁  D.撒丁岛

(2)甲城市是________,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丙铁路线的名称是________

(3)丁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处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试述该地区形成沼泽的原因。

 (4)说出俄罗斯工业向东发展兴建的两大工业区名称,并分析影响该工业区与日本工业区的主导区位因素的差异。

 (5)分析AB两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答案  1A 2.A 3.A 4.A 5.D 6.D  7B 8.C 9.B 10.C 11.D 12.AC 13.AC 14.AD 15.BD

16(1)偏东风或偏南

(2)工业区位于城市郊区 保护城市生活环境 工业区位于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流)沿线 运输原料和产品

(3)钢铁 有煤、铁资源;交通运输便利;水源丰富;位于城市郊区下风区。

(4)交通最优 交通便利,地租较低

17(1)B (2)大庆 石油(自然资源)

哈大(或京哈)线 (3)三江平原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季风气候,夏秋多雨;③纬度高,蒸发弱;④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⑤河流凌汛现象严重。

(4)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差异:影响俄罗斯兴建工业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矿产资源;影响日本工业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海洋运输。 (5)差异:A地降水量小于B(B地降水量大于A)。原因:①A地受来自亚欧大陆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②B地同样受西北季风影响,但该季风经过日本海时会增温增湿,加上B地位于山地迎风坡,故降水较多。(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地球与地图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下面为“某岛屿的示意图”,该岛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 256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下列地点位于图中主峰对跖点附近的是(  )

A(18°S,76°40′W)                 B(18°S,103°20′E)

C(18°N,76°40′W)                 D(18°N,103°20′W)

2.根据信息判断,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  )

A728/平方千米                 B650/平方千米

C510/平方千米                 D255/平方千米

3.下列有关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结冰期长,含沙量小

B.河流流程短,流速急

C.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D.地势西高东低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最易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A.从乙到丙                   B.从丁到乙

C.从戊到甲                   D.从丁到戊

读“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68题。

6.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距离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

A70 m,50 m                      B140 m,100 m

C140 m,150 m                    D700 m,150 m

7.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火情监测点,最好选择(  )

A.戊点         B.己点          C.庚点           D.辛点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B.甲、乙、丙、丁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

C.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D.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911题。

9.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10.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

11.X数值为500米,图中YA的数值可能是(  )

A600 550                    B600 450

C400 550                    D400 450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总体流向为自西向东

B.甲河落差比乙河小

CP点到山顶的高度大约是300 m

D.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为450 m

13.该地计划修建一条运河连接甲、乙两河,在丙、丁两方案中最终选择了丁方案,其原因是(  )

A.距离短,工程量小

B.西高东低,有利于河水自流

C.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D.沿等高线修建,水流平缓,利于航行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1415题。

14.E点的海拔可能为(  )

A152米          B103          C98米          D195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者在C处可直接观察到D

B.从投入和产出比来看,图中B处可以开垦为梯田,发展种植业

CA处落差大,宜建水电站

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可以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二、综合题(36)

1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

某天文爱好者在某市旅游时,在A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是36°34′,在B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36°36′,在游览完B山后,在山顶观测到太阳正好在正南方向时,他从收音机里收听到“BBC”播报国际标准时间为7204点整。

(1)那么经过A山的经纬线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间的水平距离为5厘米,则上图的比例尺为(  )

A1∶740 000                    B1∶74 000

C1∶444 000                    D1∶44 400

(3)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推测,该气候类型在其他大洲是否有典型分布?为什么?

 (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________③河流流经的山地主要是林地,从该地所处的自然带分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几年,发现市区地面在缓慢下沉,自来水也不断变咸,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解决D处居民小区的吃水问题,经有关部门勘测决定在E处建设一水库,此地建水库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上适当的位置用“=”画出坝址。

17.下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图”,B地区资源丰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

 (1)简要说出AB两地基本的自然概况。

 (2)如果想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3)在依据图文材料规划AB间交通发展蓝图时,具体重点采用哪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还是航空),产生了争议,无法抉择,请指出缺少哪些信息条件。(至少回答两点)

 (4)根据图中信息,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A城条件更具优势的地点作为港口,用“△”标在图中,并说明理由。

答案  1B 2.D 3.B 4.B 5.D 6.B 7.B  8D 9.B 10.C 11.C 12.BD 13.CD

14AD 15.BD

16(1)120°E 36°34′N (2)B (3)没有。因东亚的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4)④ 温带落叶阔叶林

(5)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盆地地形,利于蓄水;并且支流众多,水量大 画图略。

17(1)A地为沿海平原区,距海近,处于海湾内;B为山区,距海远。

(2)见图,按照甲或乙线路画均正确。

甲线路:连接居民区,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相对安全(乙经过峡谷地段,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可能性大)

乙线路:连接居民区,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线路最短。

(3)①缺少比例尺,无法根据运输距离长短选择运输方式;②缺少运输货物(资源)的信息,不同的货物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③两地间的水文状况(有无河流、流量情况、水位变化情况、有无冰期)、气候条件等。

(4)见图中M点。①离C城更近;②处于大的海湾,风浪较小,停泊条件较好。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下表是我国四条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对比表,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回答12题。

河流

径流总量

多年平均含沙量

226亿立方米

61千克/立方米

624亿立方米

0.14千克/立方米

118亿立方米

4.6千克/立方米

2 709亿立方米

0.16千克/立方米

1.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A.闽江、黑龙江、伊犁河、海河

B.海河、黑龙江、闽江、伊犁河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2.甲河流域夏秋季节水患严重,目前已采用的解决措施主要是(  )

A.开挖入海新河

B.修建分洪工程

C.修建大型水库、拦蓄洪水

D.跨流域调水到其他地区

下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35题。

3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4.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香港郊区

5.从1961年至1991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

A.农产品市场萎缩

B.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读下面漫画,回答69题。

6.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荒漠化                       B.温室效应

C.水资源短缺                   D.生物多样性减少

7.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

A.降水稀少                     B.远离海洋

C.淡水资源匮乏                 D.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9.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去采取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节流”的是(  )

A.海水淡化                       B.跨流域调水

C.防治水体污染                   D.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200910月以来,我国新疆北部地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大雪。由于降雪量大,低温持续时间长,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场雪灾被当地人称之为“白灾”。读“新疆积雪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新疆北部雪灾发生期间,控制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系统是下面四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

11.新疆北部的积雪深度有自北向南减少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越往南气温越高

B.越往南地势越高

C.越往南暖湿气流越弱

D.越往南靠近冷锋锋线前方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读“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

A.沿海高,内陆低                  B.西部高,东部低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部高,中西部低

13.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区能源生产总量                B.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C.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D.地区国民人口总量

14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

A.煤炭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天然气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5题。

15.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二、综合题(36)

16.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14)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17.读以下两图,回答下列问题。(22)

(1)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区主要集中在        、      流域。

(2)根据“中国各省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归纳我国地下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           。

(3)地下水丰歉程度除与气候因素有关外,还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上图中字母A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该省区与周围邻省相比,地下水资源较少,原因与该省区广布      地貌有关,这种地貌所在地区的岩石为可溶性岩石,渗水性很强,地下水易渗漏。

(4)我国各省区中降水量稀少,但地下水资源极丰富的是      。请举一例说明当地人民是如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下水的?

 (5)我国东部省级行政区中,地下水严重缺乏的是        ,请联系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

答案  1C 2.A 3.A 4.D 5.C 6.C 7.C  8D 9.D 10.B 11.D 12.BC 13.AB

14CD 15.BD

16(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

(2)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⑥经济发 达,人口密度大。

17(1)黄河 海河

(2)东少西多 南多北少

(3)() 喀斯特

(4)新疆 坎儿井是当地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由竖井和暗渠组成,当地气候干旱,为减少蒸发,通过暗渠输送地下水。

(5)京津 降水量少,年际变化大;地表水补给地下水量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过量开采地下水。

1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选择题(65)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

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14题。

1.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           B.草原            C.沼泽            D.荒漠

2.图中ab两种植被类型,分别体现了(  )

c—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Ba—垂直地带性 b—非地带性

Ca—非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D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3a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美洲大陆

4b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56题。

5.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6.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78题。

7.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8.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20107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最终西班牙队战胜荷兰队获得冠军,结合“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910题。

9.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

10.甲图中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及轮廓                  B.大气环流的差异

C.地形分布                        D.洋流影响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

F①→F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由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D.由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12.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

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

D.可能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基地

下图表示了我国75°E102°E附近范围内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变化的情况。读图完成1314题。

13.我国高山林线的高度(  )

A.在30°N附近变化最为剧烈

B.在30°N以北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

C.在30°N以南降低是因为地形的影响

D.从高纬到低纬持续上升

14.沿30°N一线地区(  )

A.热量条件优越,畜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B.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

C.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具有开拓南亚市场的重要意义

D.煤炭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15.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为(  )

A.甲为荒漠                          B.丙为热带雨林

C.丁为热带雨林                      D.戊为草原

二、综合题(35)

16.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

(1)分别写出图1中数码①、②、③、④所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2)说明图1中自然带⑤→①体现的自然带分布规律。

 (3)自然带②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为    。它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是否有分布?试说明原因。

 (4)2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1    (填数码)自然带相符;判断B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5)说明自然带⑤分布最广的大洲及自然带④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规律。

17.下面两幅图为模拟的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的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

(1)图例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A           ;B         。

(2)1中由CD植被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4)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  1B 2.D 3.A 4.C 5.B 6.A 7.D  8B 9.C 10.A 11.AB 12.BD  13AC 14.BC 15.AC

16(1)①—苔原带;②—亚寒带针叶林带;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

(3)4 000米 否。在南半球该纬度内全部是海洋。

(4)③ 温带荒漠带。位于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5)南美洲。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17(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2)从沿海到内陆的(经度地带性)

水分

(3)位置上,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范围上,寒温带针叶林几乎从中国消失;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面积将明显缩小;热带季雨林面积扩大;温带草原面积缩小。

(4)全球气候变暖。台湾岛面积变小,台湾海峡将变宽。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60)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

读下图,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是(  )

A.abc          Bdef             Cace            Dbdf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少、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少、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4.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56题。

5.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6.图中表示的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78题。

7.关于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8.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读下图,回答910题。

9.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与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对应的是(  )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10.此图可以说明(  )

①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 ③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 ④生物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咸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亚地区的咸水湖

B.大量引入湖河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C.有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淡水注入

D.近年周边生态问题有所缓解

12.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包括(  )

A.气候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生物多样性减少,鱼类近乎绝迹

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有(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地形的变化

1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联系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二、综合题(40)

15.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 500多米,形成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0)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其“牵一发”是指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16.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有关问题。(20)

(1)图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                。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      和      ,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发达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  1A 2.B 3.B 4.B 5.A 6.D 7.B 8.A 9.A 10.C 11.BC 12.BC  13CD 14.BC

15(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

(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16(1)东北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多雨 整体

(2)春季 夏季 春汛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积雪融化;夏汛主要是因为夏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

(3)降水多,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表下有不透水层的存在,使土层积水不易下渗。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选择题(65)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

中国航天新闻网201063日消息:世界月球会议53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领域研究机构及企业代表与会,他们就月球探测及其科学研究成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科学家称“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其依据可能是(  )

A.月球昼夜交替周期长,适宜观测时间长

B.月球的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小

C.月球上天气状况稳定,便于观测

D.月球上没有灯光及人工无线电的干扰

2.北京时间20093116时,“嫦娥一号”卫星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

A.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现象

B.月球上没有风化现象

C.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一号”对月球的撞击力大

D.月球内力作用表现微弱

下图为“古希腊时期托勒密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体系认为,宇宙的中心是(  )

A.太阳          B.地球           C.恒星天            D.最高天

4.与现代科学相比,该体系的正确之处是(  )

A.月球与火星和木星等是同一级别的天体

B.太阳与土星和木星等是同一级别的天体

C.水星和土星等天体具有公转的同向性

D.所有恒星与地球之间距离相等

天山网2010719日消息:近日,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2009年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新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最年轻的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亚暴的最新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读“太阳系局部图”,M是地球的自然卫星,分析判断56题。

5.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M        B        CP          DQ

6.图示时,下列地理现象中可信的是(  )

A.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PQ星,且都特别亮

B.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Q星,但不易看到P

C.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均可能达到最小值

D.到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预计于201110月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升空,历经3.8亿千米的行程抵达火星轨道并定位。分析下表,回答78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a

23小时56

火星

0.11

0.15

3.96

1.9a

23小时37

7.在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D.表面温度高低

8.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八大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生活已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消费国。读“我国新疆地区略图”,完成910题。

9.影响新疆太阳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植被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10.新疆地区太阳能丰富,如果在此建设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地租金低,可供利用土地多 ②科技发达,人才丰富  ③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 ④太阳能丰富,集能容易,发电量大 ⑤利于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

下图为“北京市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统计图”,其中日照时数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等因素有关。读图,回答1112题。

11.北京市2008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  )

A45月降水偏多,有效缓解旱情

B7月降水少,因受低气压控制

C9月降水多,有利于冬小麦的播种

D.全年降水量小,属于偏旱年份

12.图中56月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昼变长夜变短                    B.降水量的增大

C.沙尘暴次数少                    D.气旋活动增多

 “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网站出现了这样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十分必要。据此回答1315题。

13.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黑色斑点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14.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A.对部分地区长波通信和长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15.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二、综合题(35)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

材料一 未来“嫦娥二号”探测卫星示意图

材料二 2009914日,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开工建设。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东经111°03′,北纬19°20′至北纬20°10′之间,东、南、北三面临海。海南航天发射场是中国在低纬度滨海地区建设的首个航天发射场。下图为“我国西昌和文昌卫星发射场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图”。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图示中天体进行分类。

 (2)材料一图示能显示出________级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的天体类型是__________

(3)试分析西昌航天发射场的优越条件。

 (4)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说明我国在海南省文昌市选址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由。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材料一 某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人类系统记录的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于1996年开始。下图为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

 (1)描述材料一图示区域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该地区城市中人们通过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能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从材料二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年是第23周期太阳活动峰年。

(4)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5)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请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  1D 2.A 3.B 4.C 5.B 6.B 7.C 8.D 9.D 10.C 11.AC 12.BD

13AB 14.AD 15.AD

16(1)自然天体:地球和月球;人造天体:嫦娥二号。

(2)一 行星

(3)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水源丰富,能满足发射中心的用水需求;交通便利。

(4)海南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容易发射升空,利于延长卫星使用寿命;濒临海洋,地势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监测;建航天发射场可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

17(1)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递增。

原因:南部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较少;自南向北,气候逐渐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晴朗天气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增多。

(2)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3)2000

(4)耀斑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5)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传播到地球附近,会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使各类无线电短波通信发生短暂的中断。举例:电离层发生强烈扰动,从而使宇航员可能受到辐射伤害;电磁遥感测量在磁暴期间常常发生错误;电波路径发生位移,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产生误差;大磁暴使电网超载、造成输电线路中断;导致卫星衰老并过早陨落,星载电子仪器受到严重损害。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12题。

1.僧一行的发现,实际上是(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在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1日隆重举行。据此回答34题。

3.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最接近于(  )

A12°N         B18°N            C23°N             D30°N

4.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处在图中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下图中GH⊥PQ据此完成57题。

5.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的度数是(  )

A23°26′                             B46°52

C66°34′                             D.不能确定

6.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B.全球极昼范围扩大

C.春节时北京均温升高

D.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

7.若GP弧表示夜弧,则H点的日出时间为(  )

A21时           B4时              C9时             D3

下图中L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状况。读图,回答89题。

8.此日实验中学校园内(36.5°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

A32.5°             B75.5°              C45.5°             D66.5°

9.假设图示太阳高度角为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则(  )

A.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缩小

B.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将会减小

C.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

D.夏至日北半球所有地点白昼时间都将变短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MNP三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情况,读图回答1011题。

10.表示夏至日情况的一组是(  )

AM1、N1          BM2、N2          CM1、P2          DN1、P2

11.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PMN                           BMNP

CNM                          DPNM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20098月的某一天,极点附近的P地出现极夜现象,结合右图(虚线为纬线)完成1213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地附近的极夜范围在不断扩大

B.我国北方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C.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在不断扩大

D.开普敦正值多雨的季节

13.若P地纬度为80°,则该日(  )

A.赤道上日出时间为5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0°

C.太阳直射10°N

D20°N纬线上昼短夜长

20°W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下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1415题。

14.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5.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

A.郑州市(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C.雅库茨克(62°N,130°E)已是白昼

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二、综合题(36)

16.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6)

 (1)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写出①摩尔曼斯克港、②开普敦、③开罗、④北京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并说明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②、④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

 (3)地球公转到乙处时,写出D点的日出、日落时刻。

 (4)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多少?

17.图甲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乙为“地球极地俯视图”。读图回答问题。(20)

 (1)请把图甲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乙中,并用140A.TIFJZ]表示夜半球。

(2)写出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3)判断此时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及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

(4)计算此日a点的昼长、b点日出时间及ab两点的相对方位。

答案  1B 2.C 3.A 4.A 5.C 6.C 7.D  8B 9.B 10.A 11.D 12.BD 13.BC

14BD 15.BC

16(1)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2)①④③②;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 

(3)8001600     (4)14小时;12小时。

17(1)如右图所示:

(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

(3)快;低温少雨。

(4)0时;6时;a点在b点的东北。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65)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

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ac两线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不可能重合

B.二者一年之中有两次重合机会

C.二者只有在春分日重合

D.二者夹角最大为30°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的是(  )

下图中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GI分别为BHHD的中点。读图,回答36题。

3.BAD是晨昏线,且D点正值日出,一架飞机自H点出发,沿赤道向东匀速飞行,12小时后又回到H点,则飞机上的人能观测到(  )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B.一次日出,两次日落

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D.两次日出,两次日落

4.若CAE是晨昏线,A点不是极点,且此时G点正值日出,则AGH、 I的地方时分别是(  )

A10 8 6                       B6 12 18 24

C12 18 6                      D12 6 12 18

5.若DE是晨线的一段,则该日全球昼夜比例为(  )

A1∶1                            B1∶2

C1∶3                            D1∶4

6.下面关于图示中各点自转速度比较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A>BG>F

B.角速度:AB>GF

C.线速度:B>AEF

D.在上题条件下角速度:AB>DC

读“某日晨线图”,ac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据此回答78题。

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际标准时间可能是240

Ba点地方时可能是12

Cb点地方时可能是14

Dc点地方时可能是0

8.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

A.向东向西向东                 B.向西向东向西

C.向右不偏转向左               D.向左不偏转向右

下图为“某卫星M绕地球运行轨道及方向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时,地球、卫星、太阳正好在同一直线上,且北京时间是200962220时,卫星运行的周期为6小时。据此回答910题。

9.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  )

A0°          B25°E        C95°W           D105°E

10.卫星M第二次到达P点的位置时,全球是622日的地区面积约占全球的(  )

A1/4       B1/2          C3/4             D3/5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

读图,回答1113题。

1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13.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

A440分                      B840

C1640分                     D2040

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15.图示季节内,P(  )

A.盛行东北信风

B.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此日过后黑夜逐日变长

二、综合题(35)

16.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7)

材料一 《解放军报》2010824日消息:241510分,我国在酒泉(41°N,100°E)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天绘一号”卫星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资源普查、地图测绘等诸多领域的科学试验任务。该卫星获取的遥感信息和试验结果,将对我国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材料二 卫星发射当日某时刻的太阳光照图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材料二图中的晨昏线。

 (3)当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时,酒泉的地方时和区时分别是多少?

 (4)将材料二图中的ABCD四点的线速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17.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8)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3)该日南京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的反映。

 (4)把此刻的昼夜半球分布情况转绘到右图中。

答案  1B 2.C 3.C 4.D 5.A 6.C 7.A  8C 9.A 10.C 11.CD 12.AD  13BD 14.AD 15.BD

16(1)按逆时针方向运动(画图略)

(2)AC为昏线,弧BC为晨线。

(3)1350分;1410分。

(4)AB>D>C

17(1)角速度:甲=乙>S;线速度: 甲>>S

(2)日出时间:乙地8点,丙地6点,乙地比丙地晚2个小时。

(3)A 地球自转

(4)略。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

1(2010·广东高考)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

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下图),可知(  )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气候统计图判断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的能力。根据图中

的信息可知,甲地各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地;乙地各月平均降水少于甲地;甲地的最冷

月均温大于0℃,为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C是正确的。

答案:C

(2011·河北唐山一模)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点位分布图”(1)据此完成23题。

2.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两地(  )

A78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

B.均濒临海洋,且地形相同

C.为同一气候类型区

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

3.依图1,若按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

水资源缺乏区,绘制非洲地表水资源分布示意图。下面四幅图(2)中绘制较为准确的

(  )

A①            B

C③   D

解析:非洲南北两端均为地中海气候,降水相差不大。注意几个特殊地区的降水量,

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降水达到636毫米,西南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于500毫米。

答案:2.C 3.A

(2011·保定模拟)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105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

据此完成45题。

510

11月至次年4

平均气温(℃)

降水(mm)

平均气温(℃)

降水(mm)

甲地

22.3

863

10.3

113

乙地

21.6

1530

7.8

275

4.两地大约在(  )

A10°N20°N之间的大陆西岸

B25°N35°N之间的大陆东岸

C10°S10°N之间

D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

5.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解析:第4题,甲、乙两地区年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上,且雨热同期,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应分布在大陆的东岸。第5题,根据甲、乙两地距离相差不大,但乙地降水明显多于甲地,可以推断乙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甲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故两地之间可能有山地存在。

答案:4.B 5.D

读两区域示意图,完成68题。

6.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  )

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南向东北

C.由东北向西南   D.由东向西

7.甲、乙两地附近的气候状况是(  )

A.甲地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B.甲地深受洋流、山脉的影响,气候带呈南北狭长分布

C.乙地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降水丰沛

D.乙地受东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8.当甲、乙两地沿岸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尼罗河中上游正值汛期

B.澳大利亚多数居民身穿羽绒服欢度圣诞节

C.墨西哥湾沿岸飓风活动频繁

D.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解析:第6题,甲地处南美洲西海岸,乙地处印度半岛西海岸。乙在北半球,甲在南半球,两点最短距离应经过大西洋,故方向由东北向西南。第7题,甲为秘鲁沿海,受安第斯山和秘鲁寒流影响,气候带呈现南北狭长分布。乙为印度西海岸,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第8题,北印度洋的洋流与秘鲁洋流一致时,呈逆时针,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尼罗河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降水多;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此时为夏季;飓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6.C 7.B 8.D

(2011·绵阳模拟)下面甲图是“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乙图表示在不同纬度的四地垂直竖立高度相同的旗杆,正午时旗杆顶点的影子周年变化范围示意图。完成910题。

9.甲图中,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bd   Bbe

Cde   Dce

10.甲图中d地区的影子与乙图中对应的可能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解析:通过对甲图中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的分析,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c处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e处于10°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由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b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第10题,甲图中的d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影子可以完全朝北,故④项正确;也可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附近,影子在一年中的冬至日最长,且朝北,只有当太阳直射该点和北回归线之间时的影子朝南,故③项正确。

答案:9.D 10.C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2.图甲所示季节里(  )

A.黄河下游地区正在收摘棉花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南迁徙

C.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

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解析:第11题,据甲图所示,该季节比地区盛行西北风,乙图所示季节该地区受一高压系统控制,该高压系统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因此可以判断该地应该是3040度之间,属于南半球,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第12题,图甲是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处于冬季,那么北半球属于夏季,黄河下游收摘棉花是在秋季,非洲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北迁徙,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三江平原播种小麦是在春季。

答案:11.A 12.C

二、综合题(40)

13(2011·南宁质检)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3) (  )

A①——甲         B④——

C⑥——丁   D⑦——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

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4)

(3)乙地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丙地区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丁地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6

)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①④⑥⑦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丁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且降水集中在夏季,故为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在30°40°N地区,故北半球为夏季。第(3)题,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丙地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丁气候主要分布在35°55°N大陆东岸。

答案:(1)C (2)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绿硬叶林 35°55°N大陆东岸

14.下面是地球上的某块经纬网(1)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7)

(1)把图2气候资料与图1中的地点正确配对:(8)

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

(2)乙地常见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戊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其成因。(8)

(3)甲、乙、丙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不同,试从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作简要分析。(11)

解析:甲地位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乙地位于印度半岛,丙地在台湾海峡,丁地在马来群岛,戊地在东非高原,因此甲、乙、丙、丁四地对应的气候资料分别为③②④①。乙地属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因此易发生洪水、干旱、飓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因此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甲、乙、丙三地所受气压带、风带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不同,所以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答案:(1)③ ② ④ ①

(2)洪水、干旱、飓风 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抑制对流雨的产生,降水较少。

(3)甲地常年处于副热高压控制下,终年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丙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一、选择题(6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产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能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2.有关升温3°C对靠雨水生产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3.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                      B.北非

C.西亚                          D.中亚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性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界。下列甲图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乙图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大体是一致的

B.近7千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67题。

6.据图分析可以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7.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将没有冬天。”据此完成89题。

8.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加强国际合作

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

9.怎样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最不可信的是(  )

A.制作一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

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

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D.人工降雨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

据报道: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威尼斯全市人口不足6万人。据此回答1011题。

10.导致威尼斯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冰川融化                         B.火山喷发的威胁

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

11.人类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

A.禁止使用氟氯烃                   B.积极发展生态工业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2008年~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C,较常年偏高1.7°C,为1951年~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据此完成1214题。

12.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  )

A.降水量减小,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B.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强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增加抗病虫害的难度

13.下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不稳定

14.遏制气候变暖,必须(  )

A.压缩经济发展规模

B.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C.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二、综合题(39)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

材料一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12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齐聚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材料二 《京都议定书》协议内容及各国批准情况

材料三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在一处浅海水域举行全球首次“水下内阁会议”,马尔代夫总统和内阁成员在水下签署倡议书,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受马尔代夫“水下内阁会议”的启发,尼泊尔政府2009年12月4日在其境内的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5 200多米的一块平地上召开内阁会议。

材料四 尼泊尔和马尔代夫区域图

(1)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主要关注的是气候变化中的       。

(2)材料一、二中提到的《京都议定书》是关于什么的协议?

 (3)全球气候变暖对材料三、四中的两国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4)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16.阅读新疆近3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天山冰川

面积

雪线

9 500多平方千米,减少22%

年均上升26.5

博斯腾湖

(1986

以来)

水位

面积

上升4米多

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 000多平方千米

南疆气候

相对湿度

降水量

平均增加4%10%

平均增加20.4%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

 (2)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  1B 2.B 3.C 4.C 5.C 6.B 7.C  8D 9.D 10.BD 11.BC 12.AD

13CD 14.BC

15(1)气候变暖

(2)以法律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

(3)全球变暖使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雪线上升,大量冰雪融化,影响尼泊尔农业灌溉甚至危及该国生存环境;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马尔代夫有被淹没的危险。

(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常规能源的利用率,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加强国际合作等。

16(1)全球变暖,冰川消融;造成汇入湖泊的河流径流量增加;(气温升高和湖泊面积的扩大)蒸发量增加,促进了水汽循环,导致当地湿度和降水增加。

(2)有利: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对缓解干旱有利(或对植物生长有利);不利:冰川消融,将导致淡水资源的短缺(或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容易引发洪水、泥石流等灾害)

人口与地理环境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2010·北京海淀区模拟)下面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慢

2.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3.该城市在今后人口工作中应(  )

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回答45题。

4.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考虑,①②③④城市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

5②城市可能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读图,完成67题。

6.与图中甲地区湿地广布的自然原因无关的是(  )

A.纬度高                   B.地势低

C.气压高                   D.河流流向

7.该区域人口南多北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温度

C.水源                     D.交通

1、图2分别是“某市2005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据此完成89题。

8.图1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模式                B“高”模式

C“高”模式                D“低”模式

9.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A.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较合理                    D.年龄构成较轻

读“我国第四次和第五次大陆地区的人口普查数据表”,完成1011题。

总人口

(万人)

014(万人)

1564(万人)

≥65(万人)

10万人中具有

大学程度人数()

城镇人口

(万人)

第四次

113 368

31 618

75 401

6 349

1 422

29 736

第五次

126 583

28 975

88 798

8 810

3 611

45 684

10.第五次人口普查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变化比率最明显的是(  )

A.青壮年人口                        B.老年人口

C.城镇人口                          D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人数

11.有关目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总量大,增长快

B.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

C.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资源需求量大

D.每年净增人口多,对环境压力大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下图反映的是某国近些年来的人口数量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12.图示期间,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多,劳动力充足

B.人口增长快

C.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

D1996年的城市人口比重比2006年的高

13.图示期间,关于该国城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增长率超过总人口增长率

B.预计2012年城市人口数量将达6 000

C.最近几年,城市人口数量稳定增长

D.城乡人口比重合理,维持现状是当前该国的主要目标

下图为“我国2005年和预测的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我国20052050年人口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部分劳动力指向型企业会遭遇用工荒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15.对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  )

A.自然因素                       B.生产力水平和社会观念

C.国家政策                       D.宗教信仰

二、综合题(36)

16.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资料,回答问题。(16)

19902000年人口增长

人口数(亿)

年平均增长率(%)

1990

2000

中国

11.3

12.6

1.07

印度

8.5

10.0

1.62

世界

53

60

1.32

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2000)

少年儿童组(014)

成年组(1564)

老年组(≥65)

中国

22.89%

70.15%

6.96%

印度

33.30%

61.70%

5.00%

(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   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该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显示中国成年组比例远高于印度,但是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人口年龄结构表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该人口问题对人口的直接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我国已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照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在下图中完成中国的柱状图。

17.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091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答案  1D 2.B 3.B 4.B 5.D 6.C 7.B  8D 9.C 10.D 11.A 12.AB 13.AC

14AC 15.BC

16(1)人口基数大 印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人口老龄化 死亡率上升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 上海 关爱老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制度等

(4)略。

17(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C

(3)①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工”可用。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下图为“某交通运输方式以澳门为中心的等时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交通运输方式为(  ) 

A.水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高速公路运输

2.如果以该图信息作为研究依据,则最能反映的问题是(  )

A.澳门工业原料的来源地范围

B.澳门工业产品的覆盖范围

C.澳门农副产品的来源地范围

D.澳门旅游业的最优吸引半径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图中公路有AB两处弯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合理,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BA处不合理,增加了道路长度,增加了支出

CB处合理,到大城市应该弯曲,增加运量

DB处不合理,到大城市应走环线,而不应只是弯曲

4.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发展的工业应是钢铁工业,为使该地的钢铁工业得到较好的发展,要为其找到一条出海通道,你认为该通道应为(  )

A.航空线                        B.铁路线

C.公路线                        D.管道运输

5.假若图中信息不变,聚落C的发展趋势是(  )

A.南北延伸                      B.东西延伸

C.东北西南延伸                D.团状发展

下图为“某岛屿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

7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  )

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周转

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

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

D.地形平坦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降

在德国,政府鼓励民众使用自行车。统计数据表明,德国每1 000名居民拥有自行车814辆,其中38%的人骑车上班。据此回答89题。

8.德国交通发达,除铁路运输外,内河航运发达并实现了网络化。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运河是(  )

A.中部运河                         B.莱茵河多瑙河运河

C.基尔运河                         D.南部运河

9.德国政府鼓励民众使用自行车主要是为了(  )

A.抑制世界石油价格再度上涨

B.减轻城市交通环境污染

C.发展德国传统工业

D.减少国内酸雨发生频率

以市场为龙头的商贸业的持续繁荣是浙赣线上的浙江义乌市最明显的特色,义乌小商品城已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据此回答1011题。

10.义乌小商品城形成的原因是(  )

①交通便利 ②原料来源丰富 ③政府积极的商业政策

④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义乌的一批小商品要从深圳出口到东南亚,最合理的铁路线是(  )

A.浙赣——京九线

B.浙赣——皖赣——京九线

C.浙赣——京广线

D.浙赣——湘黔——京广线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20091226日,武广高速铁路首发时速350千米“和谐号”动车组,在广州、长沙、武汉三个省会城市同时开出,仅用3个小时,千里武广间就实现了直达。据此完成1213题。

12.决定武广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形因素                         B.矿产资源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13.建设武广高速铁路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

A.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开发

B.促进城市间经济联系

C.完善北方铁路网络布局

D.缓解京广线客运压力

20091226日,下图所示高速铁路通车,该铁路是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时速最高的客运专线。全程运行的列车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半空“飞行”。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铁路“以桥代路”的举措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保护沿线地区的耕地资源

B.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C.增加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

D.降低了旅客乘坐的舒适性

15.该铁路沿线一些地区承接B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A.劳动力  B.水源  C.地价  D.经济

二、综合题(36)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

材料 2008525日下午,全长32.4千米的苏通大桥全线开通,并正式融入全省高速公路网。自此,南通与苏州从“一江之隔”变为“一桥相连”。这对满足日益增长的过江交通需求,促进苏中、苏北加快融入苏南、接轨上海,增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均有重要意义。

(1)苏通大桥的贯通对长江以北地区的商业网点会产生哪些影响?

 (2)苏通大桥所处的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在发展工业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3)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考虑,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对此,我国已采取了哪些具体解决措施?

1720081211日,备受关注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河南段在洛阳市伊川县举行开工仪式。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指示:把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成为一流工程。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20)

材料一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至广州,东达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中国国内塔里木气区和长庆气区新增探明储量的天然气作为上述工程的应急和补充气源。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重点市场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有关统计数据表

长三角

珠三角

对外贸易总额

(亿美元)

2001

1 381

1684

2005

5 024

4 107

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2005)

41.3%

17.9%

一、二、三产业比例(2005)

4∶55∶41

3∶51∶46

人均GDP(元,2005)

40 612

40 990

材料三 20081月,我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极端灾害天气,导致南方多省大范围输电线路破坏,电力中断。国家组织北方产煤大省紧急向南方输送电、煤,以解决燃眉之急。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没有穿过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河西走廊

(2)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指出中哈输油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易造成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3)从自然和经济条件分析,近年来影响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长三角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

 (4)冰雪灾害给南方地区的能源供应造成了很大压力,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  1B 2.D 3.A 4.B 5.C 6.A 7.D  8C 9.B 10.B 11.A 12.CD 13.BD

14CD 15.AC

16.规模:扩大;密度:增大;空间布局:沿交通线集聚。

(2)产业基础好;腹地宽广;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

(3)能源、资源不足 措施: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从国外进口资源;开发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约意识等。

17(1)B

(2) 土地荒漠化。管道主要经过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自然景观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被破坏。

(3)珠三角地区受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基础处于劣势,产业升级面临困境;政策优势下降。

(4)应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应对预案;储存能源;发展核电、管道输气等受天气影响较小的能源工程。

水循环和洋流

一、选择题(63)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题。

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

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2010·大纲全国文综Ⅱ)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

4.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

下图实线、虚线代表不同地理事物的等值线。读图完成56题。

5.如果实线、虚线代表水温和盐度(海水盐度表示海水中含盐量的多少,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L线代表洋流,且L1>L3>L5,则该海区最有可能分布在(  )

6.如果实、虚线分别代表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L线代表河流,则关于河流和潜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河向北流,河水补给潜水

B.该河向北流,潜水补给河水

C.该河向南流,河水补给潜水

D.该河向南流,潜水补给河水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回答710题。

7.该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低纬度

C.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8.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①②③④四处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④为北太平洋暖流

B①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C③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

D②③是暖流,①④是寒流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1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本格拉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

A.雨水                              B.地下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

14.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由于(  )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B.流域内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提高

C.全球气候变暖

D.退耕还沼和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1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暴雨(24小时雨量超过50 mm)出现较多。这里暴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A.锋面活动                       B.受地形阻挡,地处背风坡

C.台风活动                       D.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

二、综合题(37)

16.读“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0)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________种补给类型。

(3)河流甲、乙位于我国,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它们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

A.西北、东北                       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

17.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平面年平均水温(0°C)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

(1)此海区位于          半球(南或北)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          气候。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  )

A.欧洲西侧中纬海区                B.北美西侧中纬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海区                D.南美西侧中纬海区

答案  1C 2.C 3.C 4.B 5.B 6.D 7.B  8D 9.A 10.D 11.B 12.B 13.AB

14BD 15.AC

16(1)78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

12 气温低于0°C,冰雪不再融化,河流没有补给水源 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使河流径流量减小 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水 雨水 3

(3)A

17(1)北 (2)画图略。 (3)温带海洋性气候 (4)AB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选择题(6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读“地貌景观图”(如图)回答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甲图中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中是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中最著名的海岸怪石“女王头”。据此回答36题。

3.“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喷出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岩浆侵入作用

4.在中国,石灰岩形成的地貌广布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5.下列岩石中,与石灰岩成因类似的是(  )

A.石英砂岩                       B.板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6.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化学溶蚀、风力侵蚀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读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回答78题。

7.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  )

A①③⑤                            B④⑥⑧

C①②⑤⑥                          D⑤⑥⑦⑧

8.从地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  )

A.沉积物变成变质岩的过程

B.变质岩变成火成岩的过程

C.沉积岩变成岩浆的过程

D.火成岩变成沉积岩的过程

9.下图表示某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排序是(  )

A.a―→c―→b                        Bb―→c―→a

Cc―→a―→b                       Da―→b―→c

2009929日,萨摩亚地区当地时间648分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在(15.5°S,172.2°W),震源深度约为33千米。读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震源深度推断萨摩亚群岛地震发生在(  )

A.莫霍面附近                          B.岩石圈内

C.地壳深处                            D.软流层内

11.上述地震与该地区板块运动活跃密切相关,该地震发生的地点主要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B.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

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

B.该山地地下一定有石油蕴藏

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D.阿尔卑斯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

13.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

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

B.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

C.为减小工程量,铁路尽量从背斜部位穿越

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A.侵蚀作用                           B.搬运作用

C.溶蚀作用                           D.堆积作用

15.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

二、综合题(36)

16.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6)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学生甲所绘制的是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属于学生乙绘制的图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艰苦。”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17.为了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下面设计了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探究学习过程,请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完成相关实验项目,并回答有关问题。(20)

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4cm×30cm的竹片2(也可以用木片替代)

实验步骤:

(1)两手握竹片两端加力,竹片产生变形。

(2)继续用力,先慢后快,竹片折断。

(3)竹片折断瞬间,两手虎口处有震感。

(4)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变形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变形过程比较相似。

实验结论: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1)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在下面的方框内分别画出相对应的地质构造。

 (2)褶皱、断层和火山活动都可以形成高山,将下列世界名山与对应的地质构造相连。

A喜马拉雅山        ①断层

B泰山                      ②火山

C富士山                    ③褶皱

(3)分析说明背斜成谷的原因。

 (4)判断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部位。

答案  1D 2.C 3.C 4.D 5.A 6.A 7.A  8C 9.D 10.B 11.D 12.CD 13.BC

14AD 15.AC

16(1)B

(2)C 冰川侵蚀作用

(3)AEA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17(1)

 (2)A—③ B—① C—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受侵蚀而成谷地。

(4)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的断层处)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

1(2010·江苏高考)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右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据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系统,意在考查学生对影响天气变化的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力。根据图中锋面的移动规律可知,56月上海主要受暖锋影响,而910月会受冷锋影响;78月,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移到东北、华北时,上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

答案:C

读图,回答23题。

2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  )

A①   B

C③   D

3②地常年盛行风(  )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解析:④为季风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关。①②③的气候成因均与气压带、风带有关。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答案:2.D 3.D

(2011·平凉调研)右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气压带(  )

A7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B1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由热力因素形成

5.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  )

A.在气压带②影响下,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B.受风带③的移动影响,1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较多

C.在风带①的影响下,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湿润

D.非洲西南端开普敦受气压带②和风带③的交替控制

解析:第4题,①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③为北半球信风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在7月份被陆地低压切断,1月份陆地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为动力因素形成。第5题,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是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既有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又有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不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开普敦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③越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风,给澳大利亚西北部带来降水。

答案:4.C 5.B

(2011·昆明检测)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动力上升   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南信风

7.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加

解析:第6题,依据纬度可知,①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为热力上升;②为高空西风;③为动力下沉;④为东北信风。第7题,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南半球为冬季,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区,正值温和多雨时期;潘帕斯草原正值旱季;西北太平洋盛行东南风,上升流不明显。

答案:6.B 7.C

(2011·曲靖模拟)右图所示国家,每年春天都会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来自南方的风向北方吹,长达两个月,读图,完成810题。

8“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  )

A.撒哈拉沙漠   B.苏丹草原

C.纳赛尔水库   D.东非高原

10“五旬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大量降水   B.沙尘暴

C.台风   D.寒潮

解析:从题目中“来自南方的风向北吹”可知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的西南风,它来自干旱的撒哈拉沙漠,可能会带来沙尘暴等天气。

答案:8.C 9.A 10.B

(2011·邢台检测)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1112题。

1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1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1题,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11.C 12.D

二、综合题(40)

13.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甲)及沿30°N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乙),若两图的季节相同,完成下列问题。(20)

(1)此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4)

①a→b ②b→c ③e→f ④f→e

(2)b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e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当b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低空等压面向________(高空、近地面)凸出,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________凸出。(4)

(3)c处与e处同为上升气流,但两者的成因不同,请简述原因。(1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带和气压带的成因、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由甲图判断此时的季节,由乙图确定30°N附近,80°E160°E之间的气压中心。第(1)题,由图中大气环流位置向北移确定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伦敦盛行西南风、北京盛行东南风。第(2)题,由b气压带位置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e处的经纬度判断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半球夏季,太平洋低空为高压,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亚欧大陆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第(3)题,c处为极地南下的冷气流和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上的暖气流相遇,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而形成的(动力原因)e处为大陆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的(热力原因)

答案:(1)炎热干燥 ② ④

(2)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高空 高纬(或北)

(3)c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由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上的暖气流与从极地南下的冷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北上的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而形成(动力原因形成)e处位于亚欧大陆上,夏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热力原因形成)

14.读下图,回答问题。(20)

(1)图中AB两股气流都能长驱直入,试解释原因。(5)

(2)简要分析AB两气流性质的成因及其对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影响。(6)

(3)图示地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但很多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市中心区白天人口集中,而夜晚却人流稀少,人口密度甚至不及白天的十分之一,称为名副其实的“空心城”,试分析原因。(5)

(4)联系图中两地的海上通道叫北大西洋航线,造成该航线的不安全自然因素有哪些?(4)

解析:第(1)(2)题,从轮廓上可判断A为北美洲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B为欧洲西部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气流能长驱直入与地形无阻挡关系密切。第(3)题,“空心城”是指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第(4)题,北大西洋航线位于盛行西风带故风浪大,纬度较高则可能受到来自北冰洋浮冰影响。

答案:(1)(A为北美中部平原地区,B为西欧平原)所经地区地势平坦,无高大地形阻挡。

(2)A气流来自北冰洋,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性质寒冷干燥,会给农牧业带来冻害,但有利于减轻次年虫害;B气流来自大西洋副热带海区,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性质温暖湿润,其影响下的气候不利于谷物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3)郊区环境好,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4)风浪大、浮冰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