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3文字:“浮躁”心态何时了?- 张路加牧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8:05:15
“浮躁”心态何时了?- 张路加牧师 来源:原创 作者:张路加 发布时间:2010-11-25 点击: 122

透视神州今日弥漫的“浮躁”风

“常常计较自己的得失,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常常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常常忙忙碌碌,却又茫然不知所措…我到底怎么了?”这是笔者这些年在中国最常听到的许多人的倾吐和心声。

“到底怎么了?”原因很简单──许多人已经患上“浮躁”症了。今日的神州,似乎处处弥漫着“浮躁”之风:急功近利、焦躁不安、过於繁忙、压力太大、缺乏信仰、过份追求完美、个人欲望高涨…。浮躁似乎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与工作乃至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变成人们面临的一种普遍状态。

 

“浮躁”成了流行时尚?

早在近二十年前,大陆著名作家贾平凹就写过一本小说《浮躁》,这个重大的社会主题已被他敏锐地观察和捕捉到了。等到十年前,当知名歌手王菲将〈浮躁〉一曲唱红、唱遍神州大地时,不过只是对当时现状的一种描述而已。倒是该曲一连数年榜列前茅,反映出人们对此现象的普遍共鸣。“浮躁”已经颇有些“流行时尚”的味道了。

 

“浮躁”者,心浮气躁也。求胜心太切,患得患失;虛荣心太強,跌跌撞撞。一门心思走致富捷径,几可不择手段;尽夜思索出人头地,管它良心是非!反映在官场上的,是察言观色、揣摩上意、阿臾奉承、只求升迁,於是乎“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满天飞舞;反映在考场上的,是投机取巧、作弊连连、手法翻新、胆大包天,於是乎“代考枪手”、“代写论文”生意兴隆;反映在商场上的,是只求获利、不择手段、诚信丧失、诈欺成风,於是乎“毒奶粉”、“黑心食品”时有所闻;反映在个人身上的,是穿必讲“名牌”、用必求“高档”、讲究排场、相互攀比,於是乎出现不少“挥金如土”、“一掷千金”的年轻学子,有的将其乡间父母充作“高官”,有的挥霍的竟是來自老父卖血的钱…另外如结婚酒宴大肆铺张,开业剪彩高价请“明星大腕”捧场,或一窝蜂将稚子幼女送出国“留学镀金”,或三五成群组“炒房团”、“炒煤团”赌高风险投资等等,不一而足。

凡此种种,一时间“浮躁”几成了流行时尚。你不“浮躁”,你就落伍“老土”,你不“浮躁”,你就被“无情淘汰”。翻阅手边刚刚新鲜出炉的“中国欲望排行榜”,发现高达73%的人圈选“更多金钱”为第一欲望,似乎印证“一切向钱看”大潮不但远未在神州消退,且更挟着“浮躁”劲风,有愈演愈烈之势。

“浮躁”已成身心

〈中国青年报〉最近的一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浮躁”已让许多人的心脏不堪重负而出现问题。近日一项在年轻人中间调查显示,66%的人觉得自己压力过大,而仅有不到1%的人觉得自己沒什么压力。重压之下,许多血压异常、胃部疾病、精神沮丧的“浮躁后遗症”正在快速涌现;而“短婚波”、“爱情快闪族”(激情结婚、飞快离婚)以及“月光青年”(每月吃光用光,尽情消费)等怪现象,则具体地诠释着“浮躁”所带來的对家庭、婚姻、消费观念的巨大冲击和潜在危机。

一则颇有些卡夫卡味道的“黑色幽默”如此形容一位“局长之死”:临咽气之前双眼四顾,无法瞑目,老伴在一旁不忍其多受痛苦,乃柔声安慰道:“放心走吧,后事皆已安排好了!”结果发现其仍无法闭眼,再劝道:“所有的钱都已经放置妥当了!”仍然无效,乃将儿女一一召到其近前:“放心吧,儿女都在身边了,可以走了!”局长竟然还是双眼圆睁。正感无奈,还是跟随局长多年的贴身秘书了解其心思,只见他湊前附耳低语:“局长,人到齐了,开会吧!”,乃见局长长出一口气,心滿意足地闭上了眼睛。“浮躁”一幕,莫此为甚!

“浮躁”之始作俑,乃是许多国人认为现今乃一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必须尽力把握,捷足先登,否则时不再來,错失机会。如此,则给自己带來前所未有的压力, 焦虑急躁,所谓“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还要盯着別人嘴里”,这样的心态和活法,怎不叫人身心疲累,未老先衰呢?

正本清源治“浮躁”

查“浮躁”並非今人之发明专利,也非国人之特有。古今中外,东方西方,“浮躁”始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自亚当夏娃始,当人类背离上帝,自绝于生命源头, 即开始饱尝“浮躁”之苦。人与上帝的关系出了问题,则立即影响到其他如:人-我,物-我,己-我等等的关系,于是贪欲之心大炙,变“看守管理”大自然为拼命掠夺,变“平静安稳、归回安息”的生活为“汗流满面、居无定所”的打拼。

日前细读圣经福音书中之彼得,那位加利利海边的渔夫,原本浑身上下也是弥漫一股“浮躁”之气──或血气方刚、好勇斗狠,或高谈阔论、大言不惭,或自以为是、急躁盲动,然而身为渔夫,一句“整夜劳力,却并沒有打着什么”(见路加福音5章),对“浮躁”下了最好的注脚,即所谓费尽心机,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不过是白忙一场!

听听耶稣对他“浮躁”之症下的处方吧!“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路加福音5:4) 果然,水深之处的经历完全翻转和改变了彼得的生命,使他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不过是一个有罪有限的人”,同时对宇宙万有的创造者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你是主,不只是一位夫子(老师)”,更对自己往后的人生有了清楚的看见:要放下暂时的,会朽坏的,跟从那永恒的,永活的主耶穌,那位集“道路、真理、生命”于一体的永生上帝。彼得的生命由此脱离“浮躁”,开始朝向“进深”迈进,终于由加利利海边一介渔夫,蜕变为神所重用的伟大使徒!

今天,我们的生命之舟何等需要驶往“水深之处”! 唯有主活泼的道,才能真正治愈我们的“浮躁”顽疾,也唯有深深进入主基督里面,住在祂那里,专注定睛在祂身上,得着生命的活泉,才能真正身心饱足,灵里兴盛,才不会随波逐流,汲汲营营于滚滚红尘中而无法自拔,虽至性命被世界所耗尽,却仍然不知灵魂的归宿在何处!

愿我们彼此提醒,切勿堕“浮躁”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