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九龙拉棺是谁:第二十三章 淡然地对待失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25:39

 

1言自然。故飘2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34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宇宙的相摩相荡的运动说明了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所以暴烈的风刮不了一早晨,骤然而来的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们这样呢?是天和地。天和地本身就不能长久,何况是人呢?所以随从和侍奉宇宙大道的人,和同于大道;随从和侍奉客观规律的人和同于客观规律;随从和侍奉失去的人和同于失去。和同于宇宙大道的人,于宇宙大道是很乐于得到这种境界的;和同于客观规律的人,于客观规律是很乐于得到这种境界的;和同于失去的人,于失去也是很乐于得到失去这种境界的。信心不足,难道就有不相信它们的吗?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而言,周遍才能完全,周遍地懂得了宇宙的道路和规律,就能完全知道这个宇宙。而宇宙的相摩相荡的运动说明了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天和地本身就是这样的。所以随从和侍奉宇宙大道的人,就能够和同于宇宙大道,才能够乐于得到和同于宇宙大道的这种境界。而得到这种境界也就意味着懂得了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奥秘。

而随从和侍奉客观规律的人,就能够和同于客观规律,才能够乐于得到和同于客观规律的这种境界。而得到这种境界也就意味着懂得了宇宙客观规律和人生客观规律的奥秘。

而淡然地对待“失去”的人,他随从和侍奉失去,就能够和同于失去,才能够和同于失去的这种境界。而得到失去的这种境界也就意味着懂得了失去并不可怕,因为人类所掌握的一切最终都会失去,只不过是早一点和晚一点而已。人类最需要的空气、水、粮食,都是大自然给予的,人们并不是在真正的意义上地拥有它们。如果人类真的要灭绝,拥有几十万吨粮食乃至几十亿吨粮食,又能怎么样呢?这个地球上70%是水,然而人类所拥有的水却是少得可怜,还不到1%。如果连这1%都失去了,人类应该怎样面对这一切呢?

所以,老子之所以提出“失者,同于失”、“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就是希望人们不要太执著于所谓拥有的东西,所谓得到手的东西,尤其是名誉地位、金银珠宝等。上一章就说过“洼则盈,敝则新”,就是说万物的道路和规律都是要服从这个宇宙大道的,都是各自有自己的生、老、病、死的规律的。所以有低洼才能盛物才能有满盈,所以衰败以后才能有新生也就是必然的了。没有衰败,永远保持着年轻、青春?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新陈代谢的调节,这个宇宙早就完了。宇宙、万物、人类就是依靠新陈代谢才能生存下来的。任何万物都有衰败,衰败了也就是失去了,失去了而又创造出新的来,难道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守住衰败而不放手呢?所以,淡然地对待失去,就会不断得到新的。低洼的满盈了,去掉它,又能再装再盛,衰败的丢弃它,又能成长出新的,才是人生正确的选择。

人们就是由于不相信这些道理,“信不足”,才舍不得放弃、失去,总想抱着已经失去了意义的东西而度过自己的一生。殊不知,要是果断地放弃应该放弃的,就将会得到更好的东西。“焉有不信”?

有大德说,人生是加法,人从一生下来,从两手空空,到不断拥有更多更多的东西。于是乎,好象是满足了,好象是幸福了。而佛教则是减法,从拥有很多很多东西,到不断地减少它们,丢掉一切可以丢掉的,到遁迹山林、到遁入空门,到最后丢掉这个臭皮囊,而终于获得涅槃(正觉的境界,在此境界,贪、嗔、痴与以经验为根据的我亦已灭尽,达到寂静、安稳和常在)。从佛教的这种思想可以看出,人们所拥有的东西都是“成、住、坏、空”的,也就是说都有生、老、病、死的,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恒久不变,所以放弃它们并不可惜,失去它们也不可怕。

所以,“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这就是从有到无的境界,这就是认为“无”并不可怕的境界,也就是不执著而淡然地对待失去的境界。

——————————————————

【注释】1.希:《老子·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易·系辞上传》:“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广雅·释诂三》:“希,磨也。”《方言》卷七:“希,摩也。燕齐摩铝谓之希。”这里用为相摩相荡运动着的宇宙之道之意。

2.飘:(piāo漂)《诗·小雅·何人斯》:“其为飘风。”《诗·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诗·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诗·大雅·卷阿》:“有卷者阿,飘风自南。”《管子·小问》:“飘风暴雨不为人害,涸旱不为民患。”《尔雅》:“回风为飘。”《韩非子·用人》:“飘风一旦起,则贲、育不及救。”《说文》:“飘,回风也。…盘旋而起。”《汉书·蒯通传》:“飘至风起。”这里用为旋风、暴风之意。

3.从:(cóng丛)《易·益·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诗·齐风·还》:“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论语·八佾》:“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说文》:“従,随行也。”这里用为跟随、随从之意。

4.事:《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书·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诗·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孟子·梁惠王下》:“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韩非子·存韩》:“今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扦蔽。”《玉篇·史部》:“事,奉也。”作动词,这里用为侍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