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舞聚宝盆有什么用: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11:21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的本来的意义,即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证的最古的意义,叫做词的本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引申义。例如:

“向”,《辞源》前三个义项是:1、北窗。2、朝向,对着。3、方向,趋向。究竟哪一个意义是“向”的本义呢?从文字体形看,“向”甲骨文作,小篆作向,像房子墙上开有一个窗口。从文献资料看,《说文》:“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室熏鼠,塞向瑾户。”字形与文献相参证,可以判断“北窗”是“向”的本义。因为窗子是朝着一定方向的,所以又推演出来“朝向”、“对着”、“方向”、“趋向”等意义,这些都是“向”的引申义。

“理”,《辞源》前五个义项是:1、治玉。2、治理。3、治疗。4、温习。5、文理,条理。哪个义项是“理”的本义?哪些义项是“理”的引申义呢?从“理”的造字结构看,从玉,里声,是个形声字,“玉”是形符,与本义有关。从文献资料看,《说文》:“理,治玉也。”《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以字形与文献为推,可以判断“治玉”是“理”的本义。因为“治玉”是雕琢玉石,对玉进行加工,由此又引申出“治理”、“治疗”、“温习”、“文理”、“条理”等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理”的引申义。

需要指出的是,词的本义并非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这是因为汉语的产生远在汉字产生之前。汉语历史悠久,至今至少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而记录汉语的汉字仅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汉字产生之前.一个词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很难确切地考察清楚。我们现在所谈的只是有语言文字材料能证明的词的本义。

二、探求词的本义的意义

一个词常常有许多意义,许多意义之间往往是互相联系着的,而且大都是环绕一个中心。探求词的本义,是分析词义内在联系的关键。具体地说,探求本义的意义有三:

第一、释词有据。

本义是引申义发展的基础。探求词的本义,就能对词的引申义解释得确切而有根据。如“间”,《正字通》从门从月,是一个会意字,表示月光从门缝中照进来。本义是指间隙、隙缝。《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门间”就是门缝。这是本义。《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就是牛的骨节有缝隙。《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是引申义。

第二、能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探求本义,有助于透彻地理解词义。如“绥”的本义指车上的绳带。《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绥”是供人上车时作拉手用,以保持身体稳定的东西。所以引申出“安”、“安抚”的意思。《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以德绥诸侯”,就是“用恩德来安抚诸侯”。《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未能绥”就是“未能安抚”。现在的“绥宁”、“绥怀”、“绥远”等复音词的“绥”都是安、安抚的意思。

“固”,《说文》:“四塞也。”是个形声字,本义是四面闭塞。《列子·汤问》:“汝心之固”的“固”,是指智叟思想固塞鄙陋,所以下文接着说“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这就有助于我们深刻体会愚公对智叟的批判锋芒和愚公移山的决心。掌握“四面闭塞”是“固”的本义,对“固”的“坚固”、“稳固”、“固执”等其他意义,都会有深刻的理解。

第三、便于掌握词义利用本义分析词义。

掌握词的本义,可以从纷繁的词义中理出头绪,从而提纲挈领,以简驭繁,使纷杂的词义条理清晰,脉路分明。如“果”,《中华大字典》列有三十一个义项,其中本义和引申义有十七项:1、本实也;2、信也;3、定也;4、诚也;5、成也;6、能也;7、克也;8、终也;9、美也;10、决也;11、勇决也;12、必行也;13、敢行其志也;14、杀敌成果;15、犹济也;16、犹遂也;17、犹竟也。《说文》:“果,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是一个合体象形字。字形本身表示“果实”,本义为”木实”,因为果实是由树木开花而长成的。开花结果是必然规律,所以引申出“信”、“定”、“诚”、“决”等义;由开花长成果,所以引申出“成”义;开花能长成果,所以引申出“能”、“克”义;结果是开花的终了,所以引申出”终了”义;果实味美,所以引申出“美”义;果实要被破开.所以引申出“杀敌”义;“果”有“坚决”义,所以又引申出“勇决”、“必行”、“敢行其志”等义;“果”与“济”、“遂”、“竟”等词都有终了、完成义,所以“果”在“终了”、“完成”义上,可作“济”、“遂”、“竟”用,尽管义项如此之多,只要利用本义进行分析,就能如网在纲。

三、考察词的本义的方法

在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这是古汉语的特点之一。由于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因此可以我们根据形、音、义统一的原则,从分析字形、考究语音、考核文献等方面入手,来了解词的本义。

第一、分析字形。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一个字的构造往往能够反映出它的本来意义。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都可以作为分析本义的手段。

“州”,小篆作纥,是个象形字。本义是水中陆地。而“洲”是后起的形声字,取代了“州”的本义。现在地球上的大陆称“洲”,就是因为地球上的大陆是被大洋包围着的。

“斤”,小篆作醪,是个象形字,表示斧刀,本义是砍伐树木的工具。

“戒”,小篆作检,是个会意字。廾表示双手聚拢,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双手持戈,表示警戒、戒备的意思。

概括起来说,象形字是由字形本身表示本义,指事字则是由抽象的符号来提示本义,会意是由几个字合起来表示本义,形声字凭借形符来确定本义所属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字形分析的主要材料是古文字,而不是现代汉字。因为现代汉字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而成的,它的形体同汉字的本来面貌相比,已变化很大,并且向表音方向发展,字形体现词义已不明显,已经难以看出造字的本义了。在古文字中,又以小篆资料最为齐备,它完整地保存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同时,小篆又是从甲骨文、金文向隶书、楷书变化的桥梁。辨认考释甲骨文、金文,常常要借助于小篆。因此,一般是以小篆为基础,结合甲骨文、金文来分析字形、考察本义。字形越早,越能体现造字的本义。

第二、考究语音。

每个词都有特定的语音形式。最初的语音形式就是词义最早的外壳。开始造字的时候,这个最初的语音也就连同最早的词义固着在文字上面了。因此,考究上古语音,也可以了解词的本义。

“策”,从竹,朿声,是个形声字。它的上古读音与声符“朿”完全一样,读作[tsáiT]。“朿”是“刺”的本字,指木刺。加竹字头为“策”,表示竹刺,竹枝条。《说文》:“策,马棰也。”由此可知“策”的本义是竹制的马鞭。

“经”,从系,坙声,是个形声字。古今读音相近。“坙”是“经”的初文,本义是指织布的纵线。《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是说必须首先确定经线.然后才能织上纬线;首先要确定内容,然后才能产生通畅的文辞。

第三、考核文献,主要是寻求古代文献用例和字书解说。

“乱”,常用义是“不治”。《韩非子·难一》:“法败则国乱。”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国乱”就是指国家不太平,“乱世”是指不治之世,那么“不治”是不是”乱”的本义呢?《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显然,“乱臣”不是指“乱臣贼子,否则怎么能“同心同德“呢”?孔颖达曰:“乱,治也,故谓我治理之臣有十人也。”《说文》也说:“乱,治也。”凭借《尚书》和《说文》的解说,可知“乱”的本义是治理。

应当指出的是,在研究工作中,探求词的本义需要占有大量材料,只凭考察本义的某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字形和语音经过漫长而复杂的演变,今天已经不能完全看清它们的本来面貌。要准确地了解词的本义,必须将字形分析与文献考核结合起来。

四、怎样掌握词的引申义

词义的引申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语言现象,但它又是有一定的途径、方式和规律可循的。掌握引申义,首先要在了解本义的基础上来作具体分析。

第一、要了解词义引申的途径。

(1)从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的特性(包括性质、形状、颜色、味道、用途等)来引申。

例如:

“引”,小篆作頮,象引弓之形,是个指事字。《说文》:“引,开弓也。”本义是“开弓”,即“拉开弓”。《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是说君子张满了弓却不发箭。

开弓是以弦带箭导向后方,所以引申出”导”、“领”的意义。《史记·项羽本纪》:“汉王则引兵渡河。”

开弓是把弓拉开,形状变长了,所以引申出“延长”、“伸长”的意义。《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引领而望之”是说伸长脖子期待他。

开弓是把弦和箭向后拉,所以引申出“引退”的意义。《战国策·赵策》:“秦军引而去。”马中锡《中山狼传》:“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导”、“引领”、“延长”、“伸长”、“引退”等意义,都是从“开弓”的形状直接引申而来的。

“素”,小篆作,是个会意字。这种织品柔软光洁,色白,本义是未染色的丝织品。《孟子·滕文公上》:“冠素。”冠素,就是戴着用未染色的丝布做的帽子。

从丝织品的颜色引申出“白色”的意义。《诗经·召南·羔羊》:“素丝五纪。”就是“白色丝五条”。

把丝织品的颜色用在抽象意义上,引申出“白白”、“空”的意义,《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不素餐”就是“不白吃闲饭”。

“素”未着色,体现了丝织品的本色,所以引申出“朴素”的意义。《淮南子·本经》:“其事素而不饰。”

“白的”、“白白”、“空”、“朴素”等意义;都是从“素”的本义所概括的颜色引申而来的。

(2)用比喻的方法引申。

这种引申途径是由于修辞上的比喻(隐喻和换喻)而导致的词义的引申。古代汉语中,常以“肺腑”喻至亲关系,“鱼肉”喻被宰割凌辱,“根本”喻根源,“心腹”喻亲信,“手足”喻兄弟,“草芥”喻微不足道之物,“坎坷”喻不得其志,“咽喉”喻要害之处,“弹丸”喻偏小之地,“风霜”喻阅历世故。

用比喻的方法引申与修辞上的比喻不同。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用来打比方的一种方法,而用比喻的方法产生的引申义却成了词的一种固有意义。两者有联系,但又有区别。

(3)用借代的方法引申

这种引申途径是用修辞上的借代方法所产生的引申义。古代汉语中,常以“干戈”代“战争”,“骨”代“逝者”,“朱门”代“大户”,“兵甲”代“军队”,“江山”代“国家”,“梨园”代“戏院”、“丝竹”代“音乐”,“皓齿”代“美人”,“口舌”代“言语”、“笔墨”代“文字”,“杜康”代“佳酿”。比如白居易《望月有感》“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就是用干戈代指战争,骨肉代指亲人。

第二、要了解词义引申的方式。

了解词义引申的方式,有助于分析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从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看,词义引申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并列式,一类是串联式。

(1)并列式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而并列地引申出几个词义。例如:

“兵”,小篆作硷,表示斧子,表示双手,是个会意字。双手持斧,本义是兵器。《说文》:“兵,械也。”《楚辞·九歌·国殇》:“车错彀兮短兵接。”成语“砺兵秣马”。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引申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资治通鉴·吴纪》:“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苏询《六国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引申出与兵器有关的事——“军事”、“战争”。《孙子兵法·计篇》:“兵者,国之大事。”《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图示如下:

士兵、军队

兵:兵器

军事、战争

“节”,从竹即声,是个形声字。《说文》:“节,竹约也.”段玉裁解释“竹约”说:“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所以本义是“竹节”。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以“竹节”为中心,直接引申为以下的引申义:

用于树木,则为木节。用于动物,则指关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用于时日,则为节气。用于音乐,则为节奏。陆机《拟古》诗:“长歌赴促节。”

用于社会政治生活,则为法度。用于人的操守,则为节操。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

用于动作,则为节制、节省。图示如下:

----木节

——关节

——节气

节:竹节——节奏

——法度

——节操

——节制、节省

这类引申又称为“直接引申”、“辐射式引申”。引申的方式很灵活,同一个本义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联想,因而就有各种不同的引申义。

(2)串联式

由本义产生一个引申义,再由这个引申产生另一个引申义,接连引申,成为连锁形式。例如:“朝”,《说文》:“旦也。”本义是“早晨”。《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由于古代臣子要在早晨拜见君主,便引申出“朝见”、“朝拜”。《韩非子·五蠢》:“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古代诸侯见天子,臣子见君主,儿子见父母,通称“朝”。

由“朝见”引申出朝见的地方“朝廷”。《战国策·齐策》“入朝见威王。”

由一个接一个的帝王踞于朝廷,又引申出表示时间的“朝代”。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后主刘禅。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又如“商朝”、“汉朝”、“唐朝”、“宋朝”的“朝”。图示:

朝:早晨——朝见——朝廷——朝代

这类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有人称为“间接引申”、“链条式的引申”,由甲义引申为乙义。又由乙义引申为丙义,一个个引申下去,引申义与本义的距离愈来愈远。

(3)混合式

然而,词义的发展是复杂的。许多词的引申并非单一方式,而是两种方式都有。彼此交错。

例如:“习”的本义与鸟有关。《说文》:“习,数飞也。”即“屡次飞”、“反复飞”。《礼记·月令》:“鹰乃学习。”

鸟拍着翅是反复多次的习,由此引申出“反复练习”、“复对”、“温习”、“钻研”的意义。《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由“反复练习”又引申出“熟悉”、“通晓”的意思。晁错《言守边备塞赋》:“习地形,知民心。”

屡次飞,就习以为常,引申出“习惯”的意义。《商君书·战法》:“民习以力攻难。”《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习惯”是名词。词性发生变化之后.用作动词。又引申出“习惯了”、“习惯于”的意义。《孟子·尽心上》:“习矣而不察焉。”图示如下:

反复练习、复习、温对、钻研、熟悉、通晓

习:屡次飞

习惯一一习惯了、习惯于

第三、要了解词义引申的规律。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实词到虚词。

(1)由具体意义引申为抽象意义。例如:

“网”的本义只是指捕鱼鳖鸟兽的工具。后来引申出“广泛搜求”。《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旧闻。”意义就比较抽象了。

(2)从个别事物引申到一般事物。例如:

“涉”的本义是指“趟水过河”。后来引申为“渡河”。《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

(3)由实词到虚词,即实词虚化。

“和”的本义是指“应和”。《老子》:“音声相和。”后来引申为“连带”。又由“连带”引申为“与”、“同”等。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图示:

和:应和(动词)—一连带(介词)—一与、同

“徒”的本义是“步行”。《论语·先进》:“不可徒行也”。步行的特点是不坐车,不骑马,不利用任何工具,于是虚化为“空”、“白白地”、“只”、“仅仅”等意义。

本节重点:

第一、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

第二、考察本义的方法

第三、了解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式

思考与练习:

一、根据字形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2、北山寓公长太息曰。

3、塞向墐户。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5、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二、解释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哪些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

4、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千万卷。

5、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6、韩信使人间视。

三、根据下面提供的例句,分别说明“练”、“绝”二词词义引申的方式。

[练]

1、凡染,春暴练。(《周礼·天官·染人》)练,把生丝煮熟,使之柔软洁白。

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玄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练,白色的熟绢。

3、(翟方进)荐宣明习文法,练国制度。(《汉书·薛宣传》)练,详熟。

4、篇中练句,句中练字。(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练,琢磨,推敲。

[绝]

1、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荀子·修身》)绝,断丝。

2、名灭爵绝,国土不传。(《后汉书·马援传》)绝尽,断绝。

3、投笔抽刀而绝。(《后汉书·束歙传》)绝,自绝,死亡。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绝,极。

5、不远道里,故能威绝域之民。(《管子·七发》)绝,极远。

6、绝唱高踪,欠无嗣向。(《宋书·谢灵运传论》)绝,高超,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