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诺教育 谭文清:青稞: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麦类作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6:23:38
青稞科技重大发现蕴育农业革命
青稞β-葡聚糖含量世界之最的重大发现,进一步显示了西藏主要作物青稞突出的品质和医药保健功能,使西藏农业在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后,面临第二次产业革命。
西藏粮食总产从1959年的15万吨,增加到去年的98.2万吨。由于青稞只能加工成糌粑或酿成青稞酒,每年有大量的青稞无法转化,致使广大农牧民增产不增收。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的转化问题,鼓励支持各种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发了青稞麦片、青稞啤酒等产业,积极发展饲料加工,发展养殖业,但青稞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对农牧民增收的拉动不是很明显。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强小林说:“如今,我们搞清楚了青稞内在的特殊成分--β-葡聚糖,而且已经证明了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含β-葡聚糖最高的作物,这意味着西藏青稞附加值将要成百上千倍地增加,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西藏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西藏青稞总产55万至60万吨,按农牧民人均消费225公斤青稞计算,年消费剩余青稞在5万至11万吨左右,其中含β-葡聚糖约为262万-577万公斤左右,其潜在价值高达上百亿元。
据了解,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进行β-葡聚糖原料大麦育种的西藏农牧科学院,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进行了青稞提取β-葡聚糖的中试,结果证明了西藏青稞提取β-葡聚糖可以进行规模生产。确立了项目整体开发方案,计划投资上亿元建立专用青稞原料生产基地、产业化技术研究基地和食药品综合示范加工基地,计划完成10项专项技术研发,并已试制开发了“青稞降脂胶囊”“青稞茶”“青稞饼干”等新产品。(记者拉巴次仁、罗布次仁)
相关链接:一位汉族农业专家的青稞情结
“在西藏20多年来,我一直把青稞当作自己的生命来看待,因为我与青稞有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结。”现任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所长的强小林,一谈起自己的青稞事业显得十分激动。
强小林是陕西宝鸡人,1983年从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自愿到西藏工作。那时,西藏农民的科技意识淡薄,政府无偿发放的化肥他们不敢施,科技人员撒农药,他们怕“杀生”。农业处于原始的粗放经营,很多农牧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从此,他整天与农民、与青稞打交道,手把手地教农民使用农业常规技术。
一次,强小林把自己精心试验的青稞新品种交到藏族农民手中时,很多农民根本不买他的账。当他了解到农民害怕种植新品种没有收获的想法后,他又带着青稞新品种跑到农民家中,告诉他们:“如果你种了我的青稞没有增产,我就给你赔钱;如果增产了,你就还我一点种子就够了。”经过强小林的劝说,藏族农民终于肯种他的青稞了。后来,当这些农民发现种植强小林的青稞比自己原来的青稞产量要高很多,于是找强小林要青稞种子的农民也就越来越多了,从此,“青稞专家”“青稞活词典”的美名也不胫而走。
青稞的育种与生产严重脱节,是青稞单产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为了搞清楚青稞的生长规律,他几乎一年四季都在试验田里度过,为了搞清楚青稞新品种的选育,他多次放弃探亲的机会。
在2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强小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强的意志,致力于西藏主要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与育种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改进,在“雪域高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科研奇迹,由他主持并通过审定的青稞新品种达16个,他主持的“发展冬青稞综合效益与配套技术研究”“青藏高原地区青稞育种协作”等项目,不仅引导了西藏第三次生产品种更换,更为当地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
在西藏粮食实现自给后,农村增产不增收,粮食转化困难,他为了搞清楚青稞体内的特殊成分,走南闯北,寻求科研合作。1994年,疲惫的强小林终于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因长期的生活不规律,他患上了严重的结肠疾病,当时,医生告诉他要做手术而且有生命危险。
强小林说,那次结肠手术切割了他的大肠1米多,如今,他的大肠只有20多公分,这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了青稞,他又一次放弃了调到内地工作的机会,继续投入到青稞品质的研究与开发中。
1992年,在瑞典举办的国际大麦实用与酿造学术研讨会上,强小林的一篇关于青稞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外国专家的关注,同时更加坚定了他对青稞品质的研究。多年潜心研究获得累累硕果,1994年,他被中组部、人事部和中国科协授予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并成为西藏获此殊荣第一人,2001年,他被科技部列入全国500名农业科技骨干名单。 (记者拉巴次仁)
青稞: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麦类作物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所长、青稞作物研究专家强小林在对西藏75个青稞品种研究后发现,“藏青25”的青稞新品种β-葡聚糖含量高达8.62%,是目前世界上含β-葡聚糖最高的麦类作物。
西藏作为全球唯一大规模集中种植青稞的地区,种植面积占西藏农作物总数的60%。近10年来,自治区农科院对西藏青稞作物营养价值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完成了75个西藏青稞品种β-葡聚糖含量的分析。“青稞β-葡聚糖提取技术与功能食品开发”项目还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化验结果令人振奋和鼓舞,我们对西藏75个青稞品种化验后发现,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5.25%,‘藏青25'的β-葡聚糖含量高达8.62%,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对青稞有着20多年研究经验的强小林激动地说。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发现大麦特别是裸大麦(青稞)中的β-葡聚糖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后来,β-葡聚糖的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的作用陆续被发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生物医学界普遍认为β-葡聚糖具有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等四大生理作用。
据强小林介绍,β-葡聚糖在酵母、灵芝、蘑菇、谷物等多种作物生物体中均存在。国外谷物β-葡聚糖的提取主要以燕麦为主,但大麦β-葡聚糖比燕麦β-葡聚糖在降血脂、调节血糖方面更为理想。裸大麦(青稞)比燕麦产量高出1倍多,燕麦一公顷产量在1-2吨,而青稞一公顷产量则达到4-5吨。因此,青稞β-葡聚糖的提取和开发利用价值比燕麦更大。
据专家介绍,10年前,β-葡聚糖主要被用于食品添加剂,其市场价格在每吨10万至16万美元。近年来,β-葡聚糖由于在医药、食品、护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不同规格和用途的产品价格上涨了十几倍到万余倍。(记者罗布次仁、拉巴次仁)
新华网 2004年0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