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有亏损吗:探路“两步计算应用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01:57
探路“两步计算应用题”
成都市胜西小学 刘莉 教学随笔  加入时间:2007-12-29 8:36:00     点击:768
第一次教北师大版的第四册教材,我熟悉的两步“应用题”板块不见了,在现教材中,它已分散、融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中,它与“实践与综合应用”共同构成了“解决问题”的两个基本的课程渠道,成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因为“应用题”发生这样大的变革,它与计算教学这样紧密的结合,分散呈现出来,我刚开始还真有点无法适应,常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沿用老方法,死扣类型教学,学生兴趣不高,思考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二是按现有教材编写去教,又容易陷入就题论题的困境,学生学的知识缺乏系统,常找不到解题思路,列不出综合算式。此种境地让我苦不堪言。
痛定思痛,我认真研究了新旧教材关于两步应用题的编排体系,阅读相关的教改文章,我悟出了一个不变的道理:不管用何种教材,不管用何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应用题的灵魂,或更准确的说是应用题的“骨架”,正如人的骨架一样,只有把握了这个“骨架”,才能准确解答问题。其实我们以前采用的“模仿——变式——发展”这一模式是比较可取的,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何不借鉴进来,以此为主线条加以润色,推陈出新。因此,我改进了我的教学,力求新旧方法的融合,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既重视情境的创设,也重视审题提炼出问题。
新教材中应用题重视情境的创设,重视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呈现形式图文并茂,常常“半文半图”,面对这样的题目,我适度的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解题欲望,绝对拒绝花哨的形式浪费学生的注意力,反之,我会迅速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题目的数学信息上,首先让学生看懂图,看图中的数据或信息有无特殊的含义,然后再阅读文字叙述,找到分开的两句话之间的先后关系和内在联系,勾划出关键的数据和字、词,最后提炼出这道题要求的问题。因为只有问题落实了,学生才能顺着问题再次回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体会出隐含的中间问题,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活动,为摸到题目中的“骨架”——数量关系,成功解题奠定最扎实的一步。例如:北师大版第4册数学教材第16页第3题:
我用一句话创设了买票的情境,然后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成人票8元,儿童票4元)接着让学生默读题目里的文字,教师有问:“你还知道那数学些信息?”“勾出你认为重要的数或词,为什么重要?”“你能说一下这道题你们要解决的有那些问题?”“想一想你买东西时的情境,要求找回的钱之前要先算出什么”,学生思考后,开始讨论,进入分析阶段。
二、          既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重视分析数量关系,积累常见的数量结构。
新教材的编写把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估得过高(实则少数具备),认为我们的学生拿到题就能根据经验找到解题的策略,通过实际教学证明其实不然,这些生活经验如果没有上升为数学问题,经验也还是经验,教师要把这些经验通过引导,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把它们转化成一定的“数量关系”,再根据运算的意义进行解答。如果教师也一味的相信学生的经验,就题论题,眼光只放在本题,不重视一定的模仿和变式拓展,你会发现学生很久以后也许连第一步求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针对教材分散编排的特点,我采用螺旋式来逐一分层集中教学。首先讲好例题,让学生用分析法逆推解题,说清楚第一步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步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例如,上面提到的题目,我让学生去讨论和交流怎样算找回的钱后,根据经验学生会说要先求买8张票花去多少钱,结合儿童票的单价,联想乘法的意义学生会用乘法来计算,当算出花去32元后,学生再一次回顾给出的50元,理解算找回的钱就是算剩下的钱,结合减法的意义,学生理解了用减法计算第二步,此时,教师要给学生时间整理、回味刚才分析的过程,领会第一、二步是算什么,用什么方法算,并列成综合算式。然后,适当补充一道相似的题型,让学生模仿解题,巩固技能,例如:我拿20元钱买了4本笔记本,还剩多少钱?学生会叫,笔记本的钱都不知道怎么算呀,老师顺势给出:每本3元,然后让学生独立去解答,最后,抽学生完整叙述解答过程,这样,学生有经历了一次感知,形成了一定的解题思路,接着,在第二节课或在以后的练习中再进行变式练习,
当学生对这一类题比较熟悉后,教师再把这几次练习的串联成“网”,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模型。 像上面这样,在第四册教材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建立了以下几个数量结构模型。1、比单价的题型:先用除法算出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的一个物体的单价(体会是用总价除以数量),再用减法算出相差的单价。2、算找回的钱的模型:先用乘法算出用去的钱,再用付出的钱数减去用去的钱数得到找回的钱。3、算一份数的模型:先用加法算出总数/或是用减法算出剩余数,再用除法算出一份数。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把以前的“模仿——变式——发展”分段进行,呈螺旋式的练习后,学生积累了一些必要的数量结构,能较好的把生活经验与分析数量关系沟通起来,较快的找到中间问题,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三、既重视学生的探索活动,又要重视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解题策略。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策略是很重要的,课堂中让学生结合运算意义进行探索活动,自主的寻求解法,经历一个思考与再创造的过程是必须的,但教师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解题策略,对学生分析题目找到解题方法是很有帮助的。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以下四个策略是比较可行的。
1、作图,它是一项具体化的策略,直观、易操作,就是让孩子们涂涂画画,用图形    、   、   等来表示数量,也可用线段来表示数量,也可以用简图
来表示,把题目中纯文字的意思用图形象的表达出来,分化理解上的难点,例如:有12个女生,每4个女生中间插入1个男生,需要几个男生?题中“每4个女生中间插入1个男生”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就可以画图:用   表示男生,用   表示女生,题目意思转化成了
12÷4-1=2(个)
或者
12÷4=3(个)
这样作图,题目的分析和解答就清晰了,思考也更严密了。
2、  模拟和操作,有些应用题与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或许没有实践累积起经验,上升不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所以理解的和实际意义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折长2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李叔叔去看望老人,每小时行4千米,3小时到达,李叔叔去回共行了多少米?题目里的“对折再对折”、“去回”等词语,学生肯定生活中听到过或经历过,但在题目里出现,他们也许就不能把它们的实际意义与解答题目联系起来,转化成数学问题知道是什么意思,常出现错误的解答:2×3=6(米)、3×4=12(米),针对这种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实物操作,折一折,模拟走一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从而指导解答。
3、 罗列法,就是把满足条件的答案都写出来,然后综合考虑,找出正确答案,例如: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30个又少,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或6个小朋友都剩1个,这堆苹果有多少个?对低段的孩子来讲,不可能教他们用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来想,但我们可以把问题分开来想,如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剩1个,在20至30之间有22、25、29个;如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剩1个,在20至30之间只有25个,所以两个要求都要满足,只可能是25个。这种方法很能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有序思考的好习惯。
猜测法或叫假设法,它也是一项重要的思考策略,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时要学会大胆猜测,并逐一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例如:有一个三位数,数字和是12,每相邻的两个数字的和是10,求这个三位数。学生凭借12和10这两个数就可进行猜测,核对、调整,数感好的学生发现2、8、2似乎能成立,于是再写下来,照题目核对,找到了正确答案;能力较差一点的学生就可能连12和10这两个数与问题的解决都联系不起来,所以,教师要引导这些学生按要求逐一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排除(1、9、1;2、8、2;3、7、3;4、6、4)。这种策略多次训练后,可让学生养成一种猜测的意识,让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以上几种策略只是我在实际教学中领会和提炼出来的,粗略的介绍了一点,经过长期坚持训练的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明显多了一些,能力明显要强一些。
总之,在课改这个大环境下,多数教师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力求突破,在新教材和老教材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在老教法和新教法之间找到融合点,“应用题”教学这块研究的空间很大,我希望自己这一小步探路能给大家一点小启发,期待看到更多的探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