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大钦差陈文杰剧照:吴门画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22:43

15世纪中国画坛出现了以沈周为代表的被后人称之为“吴门画派”的崭新艺术流派,而此种画风久盛不衰,绵延横亘五百余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大的艺术门派。

这种流派之所以出现在苏州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出现在明代中叶而不是别的什么历史时期,是因为吴门画派的诞生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原因的。

首先,说说政治方面的原因。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人统治建立明朝。朱元璋出身贫苦,小时放过牛,又入寺当过小沙弥,后他“参加革命”,从士兵擢升为将领,最后登上龙殿当了皇帝,但他几十年戎马之际努力学习文化,不但通晓儒家经典,还能吟诗作文,欣赏书画。我曾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他在赵孟頫的山水画上的亲笔题跋,虽字写得歪歪扭扭,但行文通畅,字句优美。我暗叹这位“出身草莽”的皇帝之水平了得。他十分怀念被蒙古人灭掉的大宋王朝,建国甫定,即恢复宋制,建立画院。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开国皇帝像他那样重视绘画艺术的。史料记载,朱元璋常亲临画院,甚至兴致所至还泼墨挥毫画上几笔山水。但朱元璋的人格具有典型的两面性,他喜欢画家的同时,常暴露出滥杀无辜的本性,不知多少画家“稍不合”就成了洪武帝的刀下鬼。到了永乐时,朱棣虽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苛政仍如其父朱元璋。到宣宗时,皇帝朱瞻基本身就是个出色的画家,他与明初几位前辈一样崇尚宋人画,“院派”画一统天下。由于政治上仍处于禁锢状态,画坛始终是“万马齐喑”。直到明英宗时,虽然他皇帝当得不怎么样(他外出打仗时,居然在“土木堡之变”中当了蒙古人的俘虏,可见窝囊至极),但他对政治要放松得多了,这时艺术创作开始活跃了。再到明宪宗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特别是绘画,多种风格出现逐渐取代了“院派”、“浙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尤其宪宗朱见深在位时干了很多荒唐事,但他却能画一手好画,绘画水平绝对是“全国会员”级别。到了明孝宗时,皇帝朱祐樘励精图治、除弊革新,将明朝推向“弘治中兴”(明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在“朝野清宴”中,吴门画派终于找到了它产生的政治土壤。

其次,吴门画派的形成还与吴地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关系。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苏州,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自古有着“苏湖熟,天下足”之称,而且所处的地理位置又非常特殊,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苏州是离京最近的大城市。朱元璋建明,定都南京,苏州又一次成为离京最近的大城市。永乐时,郑和七次下西洋,起锚地在太仓浏河,苏州成为“通番”(即今称之为对外贸易)的窗口。永乐迁都后,贯通了京杭大运河,促进南北物资交流,苏州又成为巨大的物流中心。毫无疑问,苏州以发达的经济实力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史料称:“惟东南富庶,为天下之最,若吴之赋入,为东南之最。”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纺织业与手工业发展最快,纺织印染、苏州刺绣、苏州制扇、玉雕、木雕、漆雕等手工业工艺也刺激了吴门绘画艺术有更新更广泛的改革与突破,需以提高绘画艺术水平和壮大绘画人员队伍来与之相适应。另外,苏州宜居的自然环境,引来各方人士来苏定居,兴建私家园林成为时尚。园林是集绘画、建筑、文学艺术的综合体,显然,画师在筑园时有着重要主导地位,如吴门四家中,文征明应邀为王献臣规划拙政园,沈周为好友吴宽(位居内阁大学士)别墅作《东庄图》21幅(东庄遗址在今苏州大学校园内)。凡此种种,经济发展除了为绘画艺术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外,也为画家与作品需求者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另外,各行各业都对吴门画家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画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这些恰恰就为吴门画派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第三,吴门画派的产生还有文化本身的原因。

苏州人文荟萃,历来文化基础非常雄厚,尤其绘画艺术的根基很深。元代苏州即是全国的绘画中心,当时第一流的画家要么经常来往于苏州,要么就生活在苏州或周边地区(如“元四家”中,黄公望居常熟,倪云林居无锡,吴镇居嘉兴,王蒙先居湖州后迁苏州)。尤其元代末期张士诚在苏州称王,广纳贤士,王蒙等一大批优秀画家投奔张而云集苏州。但不久,朱元璋灭了张士诚,与张有关系的画家几遭杀尽(王蒙也冤死于洪武之手)。明初建画院,提倡“复宋”,南宋的“院派”风格重登画坛,这就出现了文化史上的一个怪现象,明初绘画不是继承前朝元代的,而是接受了元代前面的宋代的传承,真是名副其实的“隔代遗传”,有点滑稽。所以,具有元代画风的苏州画坛从此沉寂,显然在明初汹涌的“复宋”浪潮中难有什么声音。但到了明中期(大约在明英宗后),元与明的政治敌对情绪逐渐消失,政治空气逐渐放松,尚未完全泯灭的元画风格在苏州又渐渐“春风吹又生”,先有宋克、谢缙,继有杜琼、刘珏,以及沈恒(沈周父)、沈贞(沈周伯父)等一批画家,完全师法董源、巨然和“元四家”的画风,他们用笔细密,干墨皴擦,淡墨渲染,创造了以笔情墨趣为主的“文人画”。虽然博得广大市民阶层拥护与承认,但这种“吴中文人画”艺术还未得到再三锤炼,这些画家创作水平也有局限,力量也偏弱,还不足与当时画坛主流的“院派”、“浙派”匹敌,但不容置疑的是,他们清新雅逸的画风,显示了绘画革新的方向,也为吴门画派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杜琼们虽然没有看到吴门画派的诞生,但是他们是吴门画派的先驱。

历史终于迎来了“石破惊天”的一刻,等到杜琼的弟子,沈恒的儿子沈周的出现,以及他所带领的弟子文征明、唐寅,和稍后的仇英等一大批优秀画家相继涌现,中国画坛上一个崭新的流派——吴门画派以令人赞服的绘画技艺和雅韵秀逸的艺术品位闪亮登场来展示出璀璨的华夏文明,中国文化史从此写出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