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所谓佛说与醒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57:50

所谓佛说与醒悟

    这里不想谈论佛教太多的东西,不然变得像研究佛教了,所以看客查查大家常用的“大千世界”这个词出自哪里,就知道我不想对佛教谈及太多,不然会跑题,文章也会很长很长,看客看了会跑。

    很多人喜欢谈醒悟,说出自己的警世恒言,我在互联网看到的大多数装逼的所言都是借着所谓佛说,没有几句是自己说的,特别是那句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佛说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甚至造出了一首流行歌曲《求佛》,而可笑的是《求佛》这歌里竟然还有“当我在踏过这条奈何桥之前”这样的歌词,孟婆汤、奈何桥这是道教才有的名词说法,这算求什么佛?另外桥有论“条”称呼的?文化和文学上的双重无知,让很多人对这个歌热衷很久。我看了许多佛教的东西没有看到所谓的佛说的五百次的回眸。从前的和尚尼姑都是谈恋爱的,甚至结婚的?那也得等还了俗再说!

    佛是个音译词,本身是觉悟、知觉、认知的意思。佛让人自省,然后才能醒悟,并将自己的醒悟推己及人,也就是去普度众生,形成一种对世间人和物的博爱,不过这种博爱也衍生出佛教的许多清规戒律,比如不杀生,就是众生平等这种博爱观念催生的,这就是所谓经常提及的“慈悲为怀”。

    我这样认为,佛最终不是用套话让人醒悟的,因为得到的认识很浅,佛最终要教会人通过自省来醒悟。很多所谓的醒悟,如果不是苛求就是遗憾。也就是我本可以这样,如果我不能这样就是我不该这样,往往把佛搬出来,最普遍的是所谓的佛说如此如此云云,结果云云让很多不知道辨别的人晕晕,还以为哲深理厚,不得不服从,我想佛讲的不是”我该这样,我不该这样”,而是讲“我是该这样,我是不该这样”。简单多了一个是字就多了一段自省的过程。

    先提下,曾经贵为王子的释迦牟尼(佛祖生下来并不叫释迦牟尼,他叫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这词是释迦家族里的贤者的意思,他也就是西游记里提到的如来佛祖,如来这个词我想应该是“如何来”的意思,也就是万事皆有因。)29岁出家(和耶稣修行时的岁数应该一样,得道的岁数也一样。),因为他看到了一张苦行僧(其实就是那种乞讨的流浪汉。)的笑脸,而他之前一直没有如此快乐过,如果他依照他的身份可以快乐无比,世间就不可能有佛教了,他带了五个弟子都跑了,35岁那年饿得直不起身,没饭吃,困苦不堪的时候,不得不在一个无花果树(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树。)下坐下来,认真考虑自己的得失,盘腿一坐,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他发现所有的苦痛都来源于欲望。人的欲望首先是生理欲望,如果我说生理欲望,很多人就要笑了,包括掩口而笑的女人,因为生理欲望在现在首先要被看做男女那种事情,实际上是这样吗?你没饭吃的时候呢?你想着要吃饭,这就是生理欲望,困倦了要睡觉,这也是生理欲望,生理欲望就是人的基本需求,那让人掩口而笑的性欲望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对幸福快乐的向往也算是一种欲望。

    所以佛家讲因果,希望通过打坐,静静地彻想一切事情发生的源头,也就是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所谓佛说应该这样,应该如此,更没有说过什么男女之间的缘分之类,佛家考虑的是缘由而不是缘分。一个人不快乐,肯定是有原因的,快乐是因为得到满足,而不能满足肯定是自己和外物之间存在差距或者,自己根本期望过高,所有影响自己的东西,要从自身找问题,明辨善恶,这里的善恶未必就是做坏事,而是该做不该做的意思,这样就找到了答案。

    前面讲了,是对快乐的向往让释迦牟尼做了苦行僧,而他却只是到体验了苦行僧困苦的生活,而没有像他看到的那个苦行僧一样可以无忧无虑,他需要一个答案,当初抛妻弃子做苦行僧,为什么还不能像他看到的那个苦行僧一样快乐,所以他必须静下心来去思考为什么,他需要悟出一个结果,而他悟出的答案他认为是普适众生的。这样他才有勇气和责任感去对世界宣扬他所悟出的答案,这里说笑一下,羡慕别人的幸福而去模仿追随别人未必能得道别人的那种幸福,而极有可能经历别人经历过的苦痛,故而学什么要究其实而不是简简单单随其行,所以困苦了几年,释迦牟尼要做一番思考了,要“究其实”了,于是佛教诞生了。

    佛教与其他所有宗教不同地方,是它不是那种在思想上主动和刻意去约束别人的宗教(无论是基督教还是和基督教有渊源的伊斯兰教都是带有强烈的约束性,中国的儒家也部分如此。),而是让人自我思考,去发现问题根源,然后进行自我调整了来解决问题的的宗教。其他的宗教,比如基督教,在人们还没有去信仰的时候,已经把种种要求如一二三四般定制好了,让人们只有先遵从的份,不遵从就是不信,就是假冒伪善,就不被怜悯,相反会受到比不信还重的惩罚。这是因为佛教是一种人学,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神学,佛教里没有神。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也被称为释家,释这个字就是放弃的意思。佛教在中国还有一个称呼,那就是空门。我们很多人看过红楼梦,红楼梦里讲述了一个人,这个人最后遁入空门,这个人就是贾宝玉。遁入空门,是把已有的和经历过的一切看空之后,才能断然舍弃,这种断然,看似很短的彻悟,但其过程是漫长和痛苦的,所看空的是什么,无非是这世间的诱惑,我想红楼梦里有一首《好了歌》讲得特别清楚,这《好了歌》难道不是对世间万象的一种彻悟?贾宝玉的出家是无法忍受封建社会(这包括存人理,灭天欲的苛制,其实这里的人理是程朱论道出来的,所谓的人理恰恰是以天理来论证的,比如谓三钢中的父为子纲,谁都知道父亲只能生儿子,儿子不能生父亲。还有科举入仕、光宗耀祖的重担。顺便说一句,不要因为提到封建社会就联想起孔子如何如何,跟孔子无关。) )的种种苛制,说到底就是为各种功名利禄这样的东西而苛责自己,以贾府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他在贾府的地位,想必无数人羡慕得要死,而我们可以看到的宝玉是不幸福不快乐的。他最后一次对自己的父亲跪拜,做出父子之仪后,便剃度为僧。《好了歌》虽然是跛足道士唱给甄士隐听的,但是句句唱空,是佛教的思想,只不过曹雪芹借了道士的嘴说了出来。

    其实说到空,就是无的意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里色是眼前看到的东西(不是指情色),当它有它就有,当它无它就无,这实际上是一种彻底的大智慧,没有什么东西能永远在你眼前存在,也许瞬间它就会消失,在《好了歌》里,这种色和空的体现却是那么显白,功名利禄、金银财宝这种色,最终会化为虚无,在当前的社会,生存让我们不得不看到金钱这种色,但不能看得过重,虽不能看空,但可以看轻,须知,很多人以为得到功名利禄、金银财宝就幸福快乐了,但这恰恰是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的根源,因为追求的奋斗或算计的过程就很痛苦,真的全部得到了,很多人因此又会变得心中空无一片,迷茫无措。

    其实《西游记》唐僧三个弟子的法号也很有趣,悟空(不要以为孙悟空名字就叫孙悟空,悟空不是他的名字,是他的法号。)、悟能、悟净,这三种悟的境界我想是针对世人的,也包括你我。

    我一直认为,人首先要佛祖那样静静打坐去自省,然后彻底看清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应该要什么样的幸福,知道自己应该要什么样的幸福,这样才能和幸福更近,这样生活才能快乐,生命才能有意义。

    所以,佛应该这样说,彻底认识自己,然后做自己该做的,忘记自己不该做的,少一些对虚荣浮华的苛求,这样就幸福快乐了。

    另外说一句,中国文化已经将儒释道熔为一炉了,佛教在中国的教义远比其发源地深刻,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广博的,兼收并蓄,中国的佛教教义掺杂了儒家道家的东西或者说认识。

    佛教虽然是空门,但我还是对那种动不动就佛说搬出一些不是佛说的东西加以卖弄追捧感到恶心,佛看万物虽空,理却是实的。

    冷月清辉---收尾于2011年5月3日 3:42